分布式多媒体系统x

合集下载

西工大20春《计算机网络》在线作业答卷附标准答案

西工大20春《计算机网络》在线作业答卷附标准答案
D.4,2
答案:B
30.视频传输的QoS要求的平均吞吐量(Mb/s)为( ).
A.0.064
2.IP v6的地址为( )位。
A.32
B.64
C.128
答案:C
3.通常我们使用Web网页浏览服务使用的协议是( )。
A.HTTP
B.TCP
C.FTP
答案:A
4.ARP协议用于解析的是( ).
A.通信对方的物理地址
B.本机的物理地址
C.通信双方的物理地址
D.服务器的物理地址
A.B类
B.C类
C.D类
D.A类
答案:D
22.QoS总体上可分成三类,分别是( ).
A.确定型、统计型、实时型
B.确定型、转发型、尽力型
C.确定型、统计型、尽力型
D.确定型、统计型、服务型
答案:C
23.以下哪一个特性不是物理层接口定义的?( )
A.机械特性
B.电气特性
西北工业大学20年春《计算机网络》在线作业附标准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传送语音数据时,QoS保证要求最大延迟为( )ms。 参考答案:
A.0.2
B.0.5
C.0.25
D.0.1
答案:C
需要更多加微信boge30619
B.连接限制和时间限制
C.用户名和时间限制
D.身份限制和时间限制
答案:A
26.对网络的关键部件(如文件服务器)应提供必要的容错能力,属于NOS的以下哪一个重要的特性?( ).

试探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的基本特征-分布式新闻名词解释

试探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的基本特征-分布式新闻名词解释

试探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的基本特征:分布式新闻名词解释摘要:分布式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简称分形式多媒体系统,是一种融合了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综合系统。

在通信领域,通常称该系统为多媒体通信系统,而在计算机领域,则称其为分布式多媒体系统或分布式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关键词:分布式多媒体特征分布式多媒体系统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概念,要给出严格定义还为时过早。

随着技术的进步,系统的发展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阶段。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把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集成性、交互性与通信技术的分布性、同步性结合起来,就构成了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由于多媒体信息数据量大,为了协同工作和资源共享,在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中引入分布式处理,形成分布式多媒体系统。

因此,要求通过统一控制对纳入分布式处理过程中的对象进行处理及通信。

也就是说,只有在合作活动中进行有效的协调,才能正常完成所有的任务。

以网络为中心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与集中式单机系统相比,具有潜在的优势,并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可靠性更高,且灵活易于扩充。

特别是系统透明,使用户使用分布式系统就倡使用一台单机系统一样。

但是,这些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大多基于公理正文,都用单一的媒体表示信息。

不是多媒体系统。

下面从研究和发展的角度来描述一下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的基本特征。

1)多媒体综合性通常,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传输都是通过不同的载体。

单一的信息载体(如计算机中的正文Text,图像处理中的图像Image等)都是单一的媒体,单一媒体的采集、存储、传输都有自己的理论和一系列的专门技术。

把上述多种媒体综合在一起,就称为多媒体一体化。

所谓一体化,就是指不同的媒体、不同类型的信息能采用同样的(或非常接近)的接口,统一进行管理。

这里所指的统一管理,就是它们能存储在一个文件中,而且不同媒体的信息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系统对不同媒体信息能自动地转换。

多媒体综合性不仅包含实时多媒体综合性,而且包含处理这些媒体的技术综合性。

多媒体期末思考题

多媒体期末思考题

多媒体期末思考1、多媒体数据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哪些?多媒体同步主要研究哪些问题?主要构成部分:(1)多媒体数据构成的主体部分是不同媒体的数据,即成分数据(2)多媒体数据之间的约束关系,即同步规范多媒体同步所研究的主要问题:(1)如何表示(描述)多媒体数据的时域特征(2)在处理多媒体数据的过程中(如采集,传输,播放等),如何维持时域特征。

完成第二项工作的机制称为同步机制。

2、一个远端数据库内存有一个60s的、帧率为30帧/s的视频短节目。

该节目以MPEG-1压缩方式存储,每帧平均数据量为50 kb。

此节目经由一条带宽为512 kb/s的通信线路传送到接收端(见图1)(1)在数据库内此节目所需的存储空间(MB )是多大?(2)此线路能否实时地传输节目?如果不,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计算接收端的起始延迟时间以及为保证接收端正常播放所需要的缓存器大小。

答:(1)60*30*50=90000Kb=90000 /8KB=11250KB=11250/10 24MB=11MB(3)不能。

在接收端添加一个缓冲器。

设缓冲器大小为x Kb,当缓存完成后经过t1秒播放完毕,起始延迟时间t。

则有x+512*t=30*50*t1=30*50* 60t1=60s, x=59 280Kbt=59280/512=115.8sx=59280Kb=59280/8/1024 MB=7.24MB3、在图2所示的具有全局时钟的实时多媒体系统中,发送端将压缩后的每一帧图像打在一个包中传送,每个包的包头有表示该包发送时间的时间戳(),=1,2,3∙∙∙(1)保证接收端连续播放的条件是什么?(2)若网络传输延时()∈[Δ,Δ],为保证播放的连续性,接收端应该在什么时刻开始播放?其缓存器应为多大?(3)假设网络传输延时为一符合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其均值为,方差为2,在保证连续播放概率≥99%的条件下,接收端应该在什么时刻开始播放(用解析式表达)?答:(1)接收端解码重建的结果保持发送端原始信号的时间约束关系。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后答案(新)教材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后答案(新)教材

第一章习题及解答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不属于感觉媒体的是: D 。

A. 音乐B. 香味C. 鸟鸣D. 乐谱2. 下列选项属于表示媒体的是: DA. 照片B.显示器C.纸张D.条形码3. 下列选项属于显示媒体的是: BA.图片B.扬声器C.声音D.语言编码4. 下列选项属于传输媒体的是: AA.磁带B.照片C.扬声器D.打印机5. 下列选项属于传输媒体的是: CA. 光盘B. 照片C. 光缆D. 键盘6. 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从而能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是: AA. 感觉媒体B.表示媒体C. 显示媒体D. 传输媒体7. 为了传送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出来的媒体称为: BA. 感觉媒体B.表示媒体C. 显示媒体D. 传输媒体8. 语言编码,电报码,条形码和乐谱等属于: BA. 感觉媒体B.表示媒体C. 显示媒体D. 传输媒体9. 下列不属于多媒体的基本特性的是: DA. 多样性B. 交互性C. 集成性D. 主动性10. 下列不属于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的是: DA. 图像处理B.质量服务C. 用户界面D. 软件工程11. 对人类视觉系统反应最敏感的是: AA. 亮度B. 红色C. 绿色D. 蓝色12. 色彩的三要素不包括: CA. 亮度B. 色相C.色性D. 纯度13. 下面 C 代表色彩的冷暖倾向。

A. 亮度B. 色相C.色性D.色调14. 在可见光谱中,亮度最高的颜色是: DA.白色B.黑色C.紫色D.黄色15. 在可见光谱中,亮度最低的颜色是: CA.白色B.黑色C.紫色D.黄色16. 物体颜色的 D 取决于该物体表面选择性反射光辐射能力。

A. 亮度B. 色相C. 色性D.饱和度17. 下列颜色,是互补色的一对是: BA. 红色与紫色B. 绿色与红色C. 绿色与黄色D. 蓝色与绿色18. 下列颜色模型,属于相加色的是: AA. RGB颜色模型B. CMYK颜色模型C. Lab颜色模型D.HSB颜色模型19. 下列颜色模型,属于相减色的是: BA. RGB颜色模型B.CMYK颜色模型C. Lab颜色模型D.HSB颜色模型20. CMYK颜色模型中的“K”代表: CA. 紫色B. 蓝色C. 黑色D. 青色21. 一个色系能够显示或打印的颜色范围称为: DA. 颜色深度B. 显示深度C. 颜色区域D. 色域22.下列颜色模型中,具有最宽色域的是: CA. RGBB. CMYKC. LabD. HSB23.下列颜色模型中,具有最窄色域的是: BA. RGBB. CMYKC. LabD. HSB24.下列颜色模型中,属于视频图像的颜色模型是: AA. YUVB. CMYKC. LabD. HSB25.YUV颜色模型应用于 A 制彩色电视。

分布式多媒体通信系统设计

分布式多媒体通信系统设计

【 文献标志码】A
De s i g n o f Di s t r i bu t e d Mu l t i me d i a Co mmun i c a io t n Sy s t e m
YANG Ro n g
( I n f o r m a t i o n 。 n d C o m m “ n i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s , W u h a n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P o s t s a n d 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 W u h a n 4 3 0 0 7 4 , C h i n a )
[ A b s t r a c t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l a t e s t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i n t h e f i e l d Q f p u b l i c t y a n d s a t i s f y i n g m o r e o p e r a t i o n a l a n d e x p a n s i b i l i t y o f t h e m u l t i m e d i a c o m m u n i —
技术 的进步 , 特别是宽带 I P互联 网应用的突飞猛进 , I P宽
业 பைடு நூலகம் 应 用 层 厂 — 磊
带技术 的独特优势也逐 渐应用 到多媒体通 信系统 。由于 大众对 即时 I 生、 直观性 、 移动性 、 便捷 性 等要求越来 越高 , 这 就使多媒体通信 系统 需要融合 固网 I P和移动 3 G等多 种 通信手 段 , 能 够综合接 入视频 监控 系统 、 3 G智 能手机 、 视 频会 议 终 端 等 多种 设 备 , 因此 必 须 支 持 S I P 、 H . 3 2 3 、 3 G一 3 2 4 M 等标准信 令协议 , 以及 R T P 、 R T C P 、 R T S P等媒 体传输 、 控制协议 。 支持 的协议越 多 , 系 统本身就越 复杂 , 为 了使 系统 能

吉大14秋学期《多媒体通信技术》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吉大14秋学期《多媒体通信技术》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吉大14秋学期《多媒体通信技术》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
1. 不属于多媒体通信系统应具备的特征的是()。

A. 集成性
B. 交互性
C. 同步性
D. 独立性
?
正确答案:D
2. 不属于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的主要特征的是()。

A. 多媒体异步支持
B. 技术综合性
C. 实时多媒体综合性
D. 交换性
?
正确答案:A
3. 下面不是MPEG-1标准的构成部分的是()。

A. 系统部分
B. 算法设计
C. 视频部分
D. 音频部分
?
正确答案:B
4. 不属于IPv6和IPv4共存技术的是()。

A. 双栈技术
B. 隧道技术
C. 转换技术
D. 上面选项都不对
?
正确答案:D
5. 关于QoS保证的划分等级描述错误的是()。

A. 确定型QoS保证
B. 统计型QoS保证
C. 尽力而为型QoS保证
D. 上面选项都不对
?
正确答案:D。

分布式多媒体会议系统

分布式多媒体会议系统
社交化与协作化
未来分布式多媒体会议系统将更加注重社交化和协作化功 能。例如,系统可以支持用户在会议中直接创建和编辑文 档,或者提供实时聊天和小组讨论功能,以促进团队协作 和沟通。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政策宣传与解读
01
政府可以通过分布式多媒体会议系统向公众宣传政策、解读政
策,提高政策传播效率。
舆情收集与分析
02
系统可以实时收集和分析公众对政策的反馈和意见,为政府决
策提供参考。
应急指挥与调度
03
在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等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应急
指挥和调度,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案例分析
系统架构
某大型企业采用了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多媒体会议系统,实现了多 级部署和跨地域的会议功能。
02
分布式多媒体会议系统的核心 组件
视频会议组件
视频源获取
采集来自摄像头、录播 服务器等视频源的数据 ,实现视频会议的图像
传输。
视频编解码
采用H.264、H.265等视 频编解码技术,压缩视 频数据,降低传输带宽
占用。
视频流传输
通过RTP/RTCP协议将视 频流传输到各个参会终
端。
视频显示
在参会终端上解码并显 示视频数据,实现视频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需要支持TCP/IP、UDP等常用的网络协 议,同时还需要支持RTP、RTCP等音视频传输相 关的协议。
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需要具备高性能和高可用性,同时还需 要具备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
04
分布式多媒体会议系统的关键 技术
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音频编解码技术
采用高效音频编解码技术,如AAC 、MP3等,确保音频质量清晰、流 畅,同时降低传输带宽占用。

(完整版)多媒体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多媒体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多媒体课后习题答案1.什么是多媒体?2.多媒体的关键特性包含哪些方面?3.触摸屏分为几类?简述常见的触摸屏的工作原因?4 什么是视频捕捉卡?他的主要作用是什么?⒌简述USB设备的软件、硬件结构?⒍简述CCD和CMOS影像感应器的主要特征?7.简述数据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8.常用的数据压缩算法有哪些?9 .矢量图和位图有哪些不同?10、常用的几种图像文件格式BMP、GIF和PNG各有什么特点?11、简单描述JPEG压缩算法的基本流程。

12、与JPEG相比,JPEG2000有哪些优点?在压缩算法上主要的不同是什么?13、MPEG-1标准中主要采用了什么技术来减少视频图像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冗余?14、简述H.263标准中QCIF(174*144)图像的帧结构。

15、什么叫做均匀量化?什么叫做非均匀量化?16、在增量调制中为什么会产生粒状噪音?17、自适应脉冲编码调制(APCM)的基本思想是什么?18、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PCM)的基本思想是什么?19、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两个基本思想是什么?20、简单说明声卡的工作原理。

21、简述光盘的发展史。

22、简要介绍CD光盘的结构,并比较它与硬盘的异同。

23、简述DVD播放机的结构。

24、与CD光盘相比、DVD是如何提高其存储容量的?25、对几种新型的光盘存储标准进行比较,说明各自的特点。

26、为了解决高速度光盘驱动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可靠性,通常采用了哪些技术?27、多媒体软件分为几类?28.什么是驱动程序,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9.简述不同版本WINDOWS操作系统对多媒体的支持。

30.简述Windows环境下声音和视频数据的采用过程.31.评测一个多媒体创作工作的标准应包括哪些不部分?32.什么是超文本?超文本系统有哪些要素组成?33.什么是超文本系统?一个典型的超文本系统具有哪些主要的特征?34.Javascript语言与JA V A语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简述Javascript在网页设计中的作用。

多媒体系统体系结构概述

多媒体系统体系结构概述

多媒体系统体系结构概述多媒体系统是指能够同时处理多种媒体数据(例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并能够将它们以适当的方式呈现给用户的计算机系统。

多媒体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教育、娱乐、广告、医疗等。

为实现多媒体系统的功能,它需要一个合理的体系结构来组织、管理和处理各种媒体数据。

多媒体系统的体系结构是指系统中各个组件和模块的设计和组织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交互方式。

通常,多媒体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件:1. 数据源:多媒体系统的数据源是指提供媒体数据的设备或应用程序。

它可以是摄像头、麦克风、扫描仪等硬件设备,也可以是音频、视频、图像和文本应用程序等软件应用。

数据源负责收集、采集和生成各种媒体数据,并将其传输到其他组件进行进一步处理。

2. 数据存储:多媒体系统需要一个存储器来保存各种媒体数据。

通常,大规模的多媒体系统会采用分布式的存储结构,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物理节点上,以提高存储容量和性能。

数据存储组件还可以提供高速缓存功能,以减少数据访问的延迟,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3. 数据传输:多媒体系统的数据传输组件负责将数据从数据源传输到目标设备或应用程序。

数据传输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进行,也可以通过存储介质进行。

数据传输组件需要考虑带宽、延迟和数据传输质量等因素,以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完整性。

4. 数据处理:多媒体系统的数据处理组件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对各种媒体数据进行解码、编码、转换、编辑、合成等操作。

数据处理组件通常会根据不同的媒体类型采用不同的算法和处理技术,以达到最佳的视听效果。

5. 用户界面:多媒体系统的用户界面是用户与系统进行交互的界面。

它可以是图形用户界面(GUI)、触摸屏界面、语音界面等不同形式。

用户界面提供给用户对多媒体数据的浏览、播放、编辑、搜索等功能,同时也需要考虑用户友好性和易用性。

6. 控制器:多媒体系统的控制器负责协调和管理各个组件的工作。

它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和系统的状态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处理和呈现。

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系统

第1章分布式系统的特点定义:分布式系统是其组件分布在连网的计算机上,组件间通过传递消息进行通信和动作协调的系统.1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区别:文件系统、访问控制、程序执行2分布式系统实例Web搜索、多人在线游戏、金融交易系统3分布式系统特征并发性、缺乏全局时钟、故障独立性4分布式系统的趋势泛在联网和现代互联网、移动和无处不在的计算、分布式多媒体系统、公共设施5分布式系统的挑战5.1异构性网络:网络协议屏蔽不同的网络计算机硬件:指令系统数据表示方法机器配置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调用的语法、语义文件系统编程语言:数据存储方式的不同不同的软件开发者5.2开放性决定了能否以不同的方式扩展或重新实现网络协议屏蔽不同的网络取决于新的资源共享服务被增加和供多种客户程序使用的程度特征:发布关键接口基于一致的通信机制和访问共享资源能够使用异构的软件和硬件5.3安全性机密性:防止泄露给未授权的个人完整性:防止被改变或被破坏可用性:防止对访问资源的手段的干扰5.4可伸缩性系统称为可伸缩的:如果资源数量和用户数量激增,系统仍能保持其有效性实现伸缩性面临的挑战:控制物理资源开销控制性能损失防止软件资源用尽避免性能瓶颈5.5故障处理故障处理技术:检测故障、掩盖故障、容错、故障恢复、冗余5.6并发性5.7透明性定义:是对用户和应用程序员屏蔽分布式系统的组件的分离性,使系统被认为是一个整体而不是独立组件的集合分类:访问透明性:用相同的操作访问本地资源和远程资源位置透明性:不需要知道资源的物理位置或网络位置就能够访问资源并发透明性:几个进程能并发地使用共享资源进行操作且不受干扰复制透明性:使用资源的多个实例提升可靠性和性能,而用户和应用程序员无需知道副本的相关信息。

故障透明性:屏蔽错误,不了软硬件故障,用户和应用程序员都能完成任务。

移动透明性:资源和客户能够在系统内移动而不影响用户或程序的操作性能透明性:当负载变化时,系统能被重新配置以提高性能伸缩透明性:系统和应用能够进行扩展而不改变系统结构或应用算法6服务质量可靠性、安全性、性能第2章系统模型1系统模型物理模型:组成系统的计算机和设备的类型以及连接方式体系结构模型:描述系统如何执行计算和通信任务基础模型:抽象的观点描述大多数分布式系统面临的单个问题的解决方案2物理模型基础物理模型:位于联网计算机上的硬件或软件组件仅通过消息传递进行通信和协调动作的系统。

奥鹏西工大16春《多媒体技术》平时作业

奥鹏西工大16春《多媒体技术》平时作业

实用标准文案西工大16春《多媒体技术》平时作业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60分。

1.PM区别于PM的关键是()。

.不是对每个样值都进行量化,而是预测下一个样值.不进行预测器和量化器的设计.预测器随着输入数据的变化而变化.预测器固定不变正确答案:2.在一个分布式多媒体信息系统中,通常采用层次化的QoS参数体系结构,所定义的层次中不包括()。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物理层正确答案:3.多媒体创作模式中,()模式是一种线性表现模式。

实用标准文案.层次模式.网络模式.幻灯表现模式.窗口模式正确答案:4.一幅彩色静态图像(RG),设分辨率为1024 X1280,每一种颜色用8it表示,则该幅彩色静态图像的数据量为().1024 X1280 X8 X2 it.1024 X1280 X8 X3 it.1024 X1280 X3 X8 X30 it.1280 X1024 X3 X8 X25 it正确答案:5.utosk nimtor Stuio 包括的四个程序中,()用于生成和编辑波形声音文件。

.nimtor Stuio.ni mtor Soun L.ni mtor Sriptor.ni mtor Plyr正确答案:6.新一代网络协议IPv6有()位的地址空间。

.256.32.64实用标准文案.128正确答案:7.以下()不是数字图形、图像的常用文件格式。

.MP.TXT.GIF.JPG正确答案:8.计算机中显示器、彩电等成像显示设备是根据是()三色原理生成的。

.RVG (红黄绿).WRG (白红绿).RG (红绿蓝).MY (青品红黄)正确答案:9.关于压缩编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无失真压缩法是一种常用的压缩编码,也就是熵压缩法.失真压缩法是一种常用的压缩编码,也就是熵编码.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分为:冗余压缩法、无失真压缩法、失真压缩法三种.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分为:无失真压缩法.失真压缩法两种正确答案:10.用Toolook建立的文件称为书,文件扩展名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17.4 流媒体技术
2. 支持流媒体传输的网络协议
(1) 实时传输协议RTP
Internet上针对多媒体数据流的一种传输协议
(2)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
和RTP一起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服务
(3) 实时流协议RTSP
定义了一对多的应用程序如何有效地传送多媒体数据
带宽、数据流的传输延时和丢失率等质量指标,满足音 频和视频等实时应用。如何提供具有一定QoS的保证也 是视频系统的关键技术。 ❖ (3)媒体同步技术。 • 媒体同步是指保持一个数据流或者不同媒体流之间的时 间关系。通常有流内同步、流间同步和对象间同步等三 种类型的同步控制。

❖ 2. 视频会议系统标准 • 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经过了第一代模拟电视会议系统,
第二代电路交换会议系统,第三代分组交换会议系统三 个阶段。目前广泛使用的标准包括:H.320标准、H.323 标准以及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视频会议标 准。 ❖ (1)H.320标准。 • H.320是同步电路交换网(如ISDN)上视频会议的标准。 这些网络适用于实时应用,如长时间和具有确定延迟的 音频和视频信号传递。
3. 点播/广播:
点播:客户端主动与服务器连接 广播:用户被动接收流

Logo
17.4 流媒体技术
17.4.5、流媒体文件格式
(1)庞大的媒体数据信息首先要进行压缩
媒体压缩格式
(2)为了方便传输,需要对压缩后的文件进行分割
媒体流格式
(3)要在IP网上传播,还要将一定的格式告诉用户

Logo
17.4 流媒体技术
1. 预处理
• 采用先进高效的压缩算法 • 加入一些附加信息形成适了关于编码、流式传送、以客户 观看等方面、享有专用权的方案;
(2) 编码速度:20kbps~300kbps,甚至1Mbps
Logo
17.6 分布式多媒体典型应用系统
❖ (4)组播技术。 • 视频会议业务需要点到多点的通信。组播技术可以避免
数据的重复发送,不会造成网络带宽的浪费,非常适合 视频会议业务,是视频会议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 (5)信息安全技术。 • 用于视频会议系统的信息安全技术主要有加解扰技术和 数字签名技术两大类。加解扰技术的目的是防止信息被 非法盗用。数字签名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信息的否认、伪 造、篡改及冒充等问题。
元MCU组成。其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17.6 分布式多媒体典型应用系统

Logo
17.6 分布式多媒体典型应用系统
❖ 4. 视频会议系统的关键技术 ❖ (1)音频和视频编解码技术。 ❖ (2)视频会议的QoS保证技术。 • 视频会议系统中的传输网络应充分考虑应用所需的网络

Logo
17.6 分布式多媒体典型应用系统
❖ 1.IP电话工作原理
• IP电话在宽带网连接上提供语音通信。这种语音通信可以转接到公 共互联网上,也可以转接到专用的IP干线网络。由专门设备或软件 将呼叫方的话音/传真信号采样并数字化,压缩,打包,经过IP网络 传输到对方,对方的专门设备或软件接收到话音包后,解压缩,还 原成模拟信号送给电话听筒或传真机。
Logo
分布式多媒体系统
Logo
17.4 流媒体技术
❖多媒体数据格式会因应用要求的不同而不 同
❖流媒体实际上是一种新的媒体传输技术
Logo
17.4 流媒体技术
17.4.1、什么是流媒体
网络上的多媒体信息,有两种传输方式: 1. 下载方式
延迟大:AV文件大,存储容量大,网络带宽有限
2. 流式传输
启动延时小:实时传送,降低了缓存容量的需求

Logo
17.6 分布式多媒体典型应用系统
17.6.2 IP电话
• IP电话(VoIP,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是利 用互联网实现语音通信的一种先进通信手段,是基于IP 网络的语音传输技术。它利用电话网关之类的设备将电 话语音数字化,将数据压缩后打包成数据包,通过IP网 络传输到目的地;目的地收到这一串数据包后,将数据 重组,解压缩后再还原成声音。这样,网络两端的人就 可以通话。与传统电话相比,IP电话费用相当低廉。
• 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可以和任何人进行通信, 这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美好的梦想。移动通信技术 的推广和应用使得人们的这一理想成为了现实。
• 3G无线网络给提供384 kbit/s~2 M bit/s的带宽, 使得在无线链路上提供集成的数据,语音,音频, 视频业务成为可能。
• 目前,国际电联接受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 主要有三个,即美国提出的CDMA 2000,欧洲和 日本提出的WCDMA和我国提出的TD-SCDMA。
❖ 1. 视频会议系统基本功能 • 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在异地之间实时双向传输文本、语音、
图形、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并容许多人参加、协同工作以 达到面对面开会的效果。视频会议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会 议管理、发言控制、信息交换和用户交互界面等多个功能。

Logo
17.6 分布式多媒体典型应用系统

17.4 流媒体技术
17.4.6. 流媒体的应用
(1)视频点播 (2)视频广播 (3)Internet TV (4)视频监视 (5)视频会议 (6)远程教学 (7)电视上网 (8)音乐播放

Logo
Logo
17.5 移动多媒体通信
多媒体信息的时空同步技术的研究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其原因 在于多媒体技术是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它们之间的同步十分重要, 尤其在移动多媒体通信中,信道的多径效应将会给多媒体带来很大的 困难;此外即使在核心网络内部,网络的延时和拥塞也会影响信息的 同步,因此实现各种多媒体通信的同步非常重要。

• 在企业网中,一般都使用IP电话网关实现普通电话网络与IP网络的 转换。IP电话网关具有路由管理功能,它把电话区号映射为相应的 地区网关IP地址,这些信息存放在数据库中。在用户拨打IP电话时, IP电话网关根据电话区号数据库资料,确定相应网关的IP地址,并 将此IP地址加人IP数据包中,同时选择最佳路由,把IP数据包经因 特网送达目的IP电话网关。
Logo
17.5 移动多媒体通信
❖17.5.3 高速信号处理技术
在对移动信号进行发射和接受过程中,由于移动信道的传输环境比 较恶劣,因此要有高效的纠错编解码技术,这就要求通信设备具有 很强的信号处理功能,另外由于多媒体信息中实时业务需要较高的 信息速率,这就要求高速DSP器件的有效处理,从这个角度来讲实 现高速信号处理技术也是实现移动多媒体通信的关键因素之一。
• SIP协议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其他广泛存在的Internet协 议,如HTTP,SMTP等,采用基于文本的编码方式,这 是SIP协议同视频通信领域其他现有标准相比最大的特点 之一。

Logo
17.6 分布式多媒体典型应用系统
❖ 3. 视频会议系统工作原理及其结构 • 一个视频会议系统主要由终端、网关、网闸及多点控制单

Logo
17.6 分布式多媒体典型应用系统
❖ (3)SIP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 议)
• SIP是由IETF于1999年提出的一个在基于IP网络中,实 现实时通信应用的一种信令协议。在基于SIP协议的应用 中,每一个会话可以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内容,可以是普 通的文本数据,也可以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音频、视频 数据,还可以是诸如游戏等应用的数据,应用具有巨大 的灵活性。

Logo
17.6 分布式多媒体典型应用系统
❖ 2.IP电话系统结构
• IP电话系统由终端设备(TE)、网关(Gateway)、多点控制单元 (MCU)和网守( Gatekeeper)四个基本组件组成,其系统结构如 下图所示。

❖1. 数据压缩技术
多媒体信息中绝大部分是视音数据,它们数字化的数据量相当庞大, 只有采用先进的压缩编码算法才能提高通信线路(特别是移动通信) 的传输效率,使高速移动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实现成为可能。目前ITUT规范的H.263,G.729,G.723.1等标准在这一方面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2. 信息同步技术

Logo
17.6 分布式多媒体典型应用系统
❖17.6.1 视频会议系统
• 视频会议(Video Conferencing)系统是一种在不同地点 的多用户之间提供音频和视频图像双向实时传输的会话型 电信业务,视频会议也称为视听会议、可视会议、会议电 视或电视会议。
流式传输,可以实现“边下边看”,不必等到下载完整个多媒 体数据文件,启动延时后,多媒体的播放和下载并行处理。
Logo
17.4 流媒体技术
17.4.2 实现流式传输的两种方式
实时流式传输
使用流式传输媒体服务器,或应用RTSP的实 时协议
顺序流式传输
文件顺序发送,使用HTTP服务器

17.4 流媒体技术
1. 实时流式传输
Logo
(1)保证媒体信号带宽与网络连接匹配,使媒 体实时可见
以Modem连接,图像质量较差
(2)需要专用的媒体服务器与传输协议
允许对媒体发送进行更多级别的控制 协议:rtsp/mms
(3)适合:
实时传送,适合现场事件 支持随机访问

(4) 资源预留协议RSVP
在一定程度上为流媒体的传输提供QoS

Logo
17.4 流媒体技术
3. 识别流媒体类型的途径--MIME
(1)Web服务器和Web浏览器均基于HTTP,而 HTTP都内建有MIME
(2)HTTP通过MIME来标识Web上繁多的多媒 体文件格式
17.4 流媒体技术
2. 顺序流式传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