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信息与空间数据库(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数据库复习试题答案及解析

(完整版)数据库复习试题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1、DB DBMS^ DBS三者的关系是(B)A、DB包括DBMS^ DBS B 、DBS包括DB和DBMSC、DBMS包括DBS和DB D 、DBS与DB DBMSc关2、假定学生关系式S( S#, SNAME SEX AGE,课程关系式C(C#, CNAME TEACHE)学生选课关系是SC( S#, C#, GRAN)要查找选修“ COMPUTER课程的“女”学生姓名,将涉及到关系(D)A、S B 、SC C C 、S, SC D 、S, C, SC3、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时,如果两实体间的联系是m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将m方主键(主码)和联系的属性纳入n方的属性中B、将m方属性和n方属性中均增加一个表示级别的属性C、增加一个关系表示联系,其中纳入m方和n方的主键(主码)D、将n方主键(主码)和联系的属性纳入m方的属性中4、由SELECT-FRO—WHER—GROU—ORDERS成的SQL语句,在被DBMS处理时,各字句的执行次序为(0A、SELEC—FRO—WHER—GROU—ORDERB、FROM—SELECT-WHER—GROU—ORDERC、FROM—WHER—GROU—SELECT- ORDERD、SELECT- FRO—GROU—WHER—ORDER5、以下不是数据库技术所具备的特点是(D)A、数据结构化B、数据冗余小C、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D、数据联系弱6、在信息模型的“学生”尸体中,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的描述,称为(A)A、实体值B 、实体型C、属性值D、属性型7、关系数据库三级模式中的(B),可用视图实现。

A、内模式B 、外模式C、存储模式D、模式8、可用于区别实体集中不同个体的属性或属性集合,称为该实体的(B)A、属性型B、键C、外部键D、实体型9、设有一个体育项目可以有多个运动员报名,一个运动员课参加多个项目,运动员与体育项目之间是(D)A、一对一的联系B、一对多的联系C、多对一的联系D、多对多的联系10、关系R与关系S只有1个公共属性,T1是R与S作等值连接的结果,T2是R与S作自然连接的结果,则(D)A、T1的属性个数等于T2的属性个数 B 、T1的属性个数小于T2的属性个数C、T1的属性个数大于或等于T2的属性个数D 、T1的属性个数大于T2的属性个数11、数据库系统是由应用程序、DBMS DB以及DBA组成。

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库

1.空间数据管理的五种方式:基于文件管理方式、文件与关系数据库混合型空间数据库、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对象—关系型空间数据库和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2.空间数据库与一般数据库的区别:综合抽象特性、非结构化特性、分类编码特性、复杂性与多样性3.矢量数据结构的特点:定位明显,属性隐含4.栅格数据结构的特点:属性明显,定位隐含5.空间关系分类:拓扑关系、度量关系、顺序关系6.空间数据库系统:不仅包括空间数据库本身,还要包括相应的计算机硬件系统、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管理人员DBA等组成的一个运行系统7.空间数据引擎SDE:是用来解决如何在关系数据库中存储空间数据,实现真正的数据库方式管理空间数据,建立空间数据服务器的方法8.空间数据组织:人们习惯于按不同比例尺、横向分幅、纵向分层来组织海量空间数据9.栅格数据管理方案:栅格、影像数据库采用金字塔结构存放多种空间分辨率的栅格数据,同一分辨率的栅格数据被组织在一个层面内,而不同分辨率的栅格数据具有上下的垂直组织关系:越靠近顶层,数据分辨率越小,数据量也越小,只能反映原始数据的概貌;越靠近底层,数据的分辨率越大,数据量也越大,更能反映原始详情10.空间索引定义:是指在存储空间数据时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如对你说那个额标识、外接矩形级指向空间对象实体的指针11.R树与R+树的区别:a.R+树的结点中对数据项和索引项的填充个数没有严格限制,而R树要求至少有m个b.R+树中间结点的目录矩形不允许重叠,而R树目录矩形允许重叠c.R+树中空间目标标识重复存储在多个叶结点,而R树无目标重复存储12.CELL树索引:它在空间划分时不再采用矩形作为划分的基本单位,而是采用凸多边形来作为划分的基本单位13.空间填充曲线:通过使用空间填充曲线对空间实体数据集进行降维处理,映射到一维空间进行编码14.将候选集对象的实际数据输入求精步骤:a.减小候选集b改进几何算法15.元数据: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GIS发展而出现的外来词,是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质量、表达方式、空间参考系、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供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16.标准部分的内容:标识信息、数据质量信息、数据集继承信息、空间数据表示信息、空间参照系信息、实体和属性信息、发行信息、空间元数据参考信息17.引用部分:引用信息、时间范围信息、联系信息、地址信息18.空间数据库设计阶段:需求设计、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的实现、数据库运行和维护六个阶段19.GIS逻辑设计模型:混合设计模型、集成数据模型、地理关系数据模型20.空间数据库建库过程a.数据字典和数据索引的生成b.图形与属性数据库的建立c.设立用户密码d.软件系统与数据的融合检查e.数据库系统试运行测试21.四叉树编码22.矢量拓扑数据结构23.空间实体描述:基于对象、基于场(看书)24.栅格数据的存储编码方式:a.直接格式编码:全栅格式存储、链式编码、块式编码、四叉树编码b.压缩格式编码:行程编码。

数据库习题及答案

数据库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数据库分析与设计中,其设计对象称客观世界的〔〕A.逻辑对象B.目标对象C.实体对象D.需求对象答案:B 〔150〕2. 数据库物理设计完成后,进入数据库实施阶段,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实施阶段的工作是〔〕A.建立库构造B.扩大功能C.加载数据D.系统调试答案:B 〔150〕3. 通常用以下的顺序来完成数据库的设计工作〔〕A.概念设计、物理设计、逻辑设计B.逻辑设计、概念设计、物理设计C.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D.物理设计、逻辑设计、概念设计答案:C 〔150〕4. 在数据库设计中,在概念设计阶段可用E-R方法,其设计出的图称为〔〕A.实物示意图B.实用概念图C.实体表示图D.实体联系图答案:D 〔153〕5. E-R图是数据库设计的工具之一,它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A.概念模型B.逻辑模型C.构造模型D.物理模型答案:A 〔155〕6.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完成设计关系模式的任务是属于〔〕A.需求分析阶段B.概念设计阶段C.逻辑设计阶段D.物理设计阶段答案:C 〔157〕7. 数据库逻辑设计的主要任务是〔〕A.建立E-R图和说明书B.创立数据库说明C.建立数据流图D.把数据送入数据库答案:B 〔158〕二.填空题1. 数据库概念设计是在数据需求分析根底上进展的,其目的是分析数据间的在语义关联,在此根底上建立一个数据的______________。

答案:抽象模型〔152〕2.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的根本方法是将E-R图转换成指定RDBMS中的______________,此外还包括关系的规化以及性能调整,最后是约束条件设置。

答案:关系模式〔156〕3.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的根本方法是将E-R图转换成指定RDBMS中的关系模式,此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以及性能调整,最后是约束条件设置。

答案:关系的规化〔156〕4.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的根本方法是将E-R图转换成指定RDBMS中的关系模式,此外还包括关系的规化以及______________,最后是约束条件设置。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最终版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最终版

一、名词解释1.空间数据库:描述与特定空间位置有关的真实世界对象的数据集合。

2.数据库:统一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基地3.空间数据: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用来描述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等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4.空间认知: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属性包括位置、大小、距离、模式、运动和物体内部关系的认知,是通过获取、处理、存储、传递、和解译空间信息,来获取空间知识的过程5.矢量数据结构:利用欧式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6.栅格数据结构实际实质就是像元阵列,即像元按矩阵形式的集合7.空间关系:空间目标在一定区域上构成的与空间特性有关的联系。

8.四面体网格:将目标空间用紧密排列但不重叠的不规则四面体形成的网格来表示,其实质就是2D TIN结构在3D空间上的拓展9.空间数据库系统:指带有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采用现代数据库技术来管理空间数据。

10.空间数据引擎:用来解决如何在关系数据库存储空间数据,实现真正的数据库方式管理空间数据,建立空间数据服务器的方法11.空间索引:指在存储空间数据时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

12.空间链接查询:是空间数据库系统一种重要的多路查询,即从两个数据集合中检索出所有满足某一条件的空间对象。

13.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照系、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供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14.空间元数据:描述地理信息数据集内容、表示、空间参照、质量以及管理的数据二、填空1.空间数据特征包括:时空特征、多维特征、多尺度性、海量数据特征2.空间数据库的作用:①空间数据处理与更新②海量数据存储于管理③空间分析与决策④空间信息交换与共享3.空间数据库的特征:综合抽象特征、非结构化特征、分类编码特征、复杂性与多样性4.空间数据管理的五种方式:基于文件管理方式、文件与关系数据库混合型空间数据库、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对象-关系型空间数据库、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5.空间类型的表现形式:感知空间、认知空间、符号空间6.空间认知模式:空间特征感知、空间对象认识、空间格局认知7.空间认知的三层模型:空间概念数据模型、空间逻辑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8.矢量数据结构主要有spaghetti结构和拓扑矢量数据结构9.最基本的拓扑关系:关联、临接、包含10.栅格数据结构实际实质就是像元阵列,即像元按矩阵形式的集合11.栅格数据取值的四种方法:中心归属法、面积占优法、长度占优法、重要性法12.四叉树编码的方式:规则四叉树、线性四叉树、一对四式四叉树13.栅格数据的存储:全栅格式存储、链式编码、行程编码、块式编码、四叉树编码14.空间关系可分为:拓扑关系、度量关系、顺序关系15.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涉及四个抽象概念:分类,概括,聚集,联合、以及继承和传播两个语义模型工具16.TIN常用的算法:逐点插入法、分治算法、三角形生长法17.空间构模方法可归纳为:基于面模型、基于体模型、基于混合模型18.根据模型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大致可以将其分为4类:三维矢量模型、三维体元模型、混合或集成数据模型、面向实体的数据模型19.图形数据与专题数据的链接基本上有4种方式:图形数据与专题属性数据分别管理、对通用DBMS扩展以增加空间数据库的管理能力、属性数据与图形数据有统一的结构、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自成体系20.目前空间索引技术超过50多种,可概括为树结构、线性映射和多维空间区域变换三种类型,从应用范围上可以分为静态索引和动态索引21.典型的空间索引技术包括:R树索引、四叉树索引、网格索引22.四叉树索引的方法有:点四叉树索引、MX四叉树索引、PR四叉树索引、CIF四叉树索引、基于固定网格划分的四叉树索引、线性可排序四叉树索引23.SQL查询语言的优点:非过程化语言、统一的语言、所有关系数据库的公共语言24.SQL查询语言的功能:查询、操纵、定义、控制25.SQL可细分为:DDL、DML、DCL26.主要的空间查询包括:点查询、区域查询、最邻近查询27.空间查询采用的算法:过滤筛选步骤、细化步骤28.查询分析的类型:属性查询、空间查询、空间分析29.空间数据交换的方式:①外部数据交换模式②直接数据访问模式③基于空间数据转换标准的转换④空间数据互操作模式30.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可分为: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的实现,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6个阶段31.空间数据库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用户基本需求调研、分析空间数据现状、系统环境/功能分析三、问答题1.空间数据库与传统数据库的差异:①信息描述差异。

地理信息系统10套题汇总(包括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10套题汇总(包括答案)

一、填空题(1)在GIS中计算机硬件包括___,___,___,___等。

计算机主机、数据输入设备、数据存储设备、数据输出设备。

(2)规划工作中空间信息源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图件、实地调查资料、统计资料和科研报告、遥感资料、实测资料。

(3)地理数据库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层次结构、网络结构、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目标模型。

(4)栅格数据宏运算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扩张、侵蚀、加粗、减细、填充。

(5)在GIS中计算机软件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数据输入子系统、图形与文本编译子系统、空间数据库管理子系统、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子系统、数据输出子系统。

(6)城市与区域空间信息制图的基本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网络结构、等值线结构、网络结构、离散点结构、多边形结构、三维立体结构。

(7)进行数据压缩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等。

间隔取点法、垂距法和偏角法、道格拉斯——普克法、光栏法。

(8)栅格数据的基本运算包括___,___,___等。

栅格图像的平移、两个栅格图像的算术组合、两个栅格图像的逻辑组合。

(9)GIS的英文全称是____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_。

(10)空间信息的基本特征为___,___,___,___等。

空间定位特征、时间特征、层次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11)地理信息系统按其内容可以分为___,___,___等。

专题信息系统、区域信息系统、GIS工具。

(12)布尔逻辑组合包括___,___,___,___等。

或、异或、和、非。

(13)几何数据获取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等。

外业测量获得、由栅格形式的空间数据转换获得、对各类地图跟踪数字化获得、扫描获得。

(14)GIS中的空间分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库

1. 空间数据库定义:空间数据库是存放空间数据的数据库,更确切的说,空间数据库是描述空间物体的位置数据元素(点、线、面、体)之间的拓扑关系及描述这些物体的属性数据的数据库。

2. 空间数据库的特点:1.空间数据库管理的是现实世界中相关性大的连续数据,要求进行综合管理。

2.空间数据库中描述的实体类型多,关系复杂,使数据模型复杂。

3.空间数据库存储的空间数据具有非结构化特征,不满足关系数据模型的范式要求。

3. 基于OR-DBMS、OODBMS的SDBMS1.一个SDBMS是一个软件模块,它利用一个底层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DBMS/ OODBMS)。

2.SDBMS支持多种空间数据模型,相应的空间抽象数据类型(ADT)以及一种能够调用这些ADT的查询语言。

3.SDBMS支持空间索引,高效的空间操作算法以及用于查询优化的特定领域规则。

4. 矢量数据交换格式(NSDTF-VCT)《矢量数据交换格式》的组成:《文件头》《要素类型参数》《属性数据结构》《几何图形数据》《注记》《属性数据》5. ArcView的Shapefile文件格式shapefile是ArcView的原生数据格式属于简单要素,用点、线、多边形存储要素的形状却不能存储拓扑关系,具有简单快捷显示的优点。

在shapefile中的信息可分成两种类型,一种与数据有关,如,主文件的记录信息。

主文件文件头有关数据描述的字段(特征类型、围矩等),另一种与数据的组织管理有关,如文件盒记录的长度,记录的偏移等。

这些信息是以文件的方式进行存储的,每个shapefile至少由固定的3个文件组成:主文件(.shp文件)、索引文件(.shx文件)、dbase表文件(.dhp),其中主文件和索引文件为二进制文件,dbase为数据库文件。

6. 空间数据库引擎(SDE)的特点:1.空间数据库引擎采用RDBMS高级组织和管理海量空间数据,具有大型RDBMS管理数据的许多优点,通过空间数据引擎,能访问RDBMS中的空间数据和GIS软件的传统数据格式文件,还能实现传统格式文件盒RDBMS中空间数据的相互转换,并能很好的平衡服务器和客户端的网络负担。

空间数据管理系统概论复习

空间数据管理系统概论复习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论》期末复习考试第一章绪论1.空间数据库: 是指在地球表面某一范围内与空间地理有关, 反应某一主题信息旳数据集合, 是一类以空间目旳作为存储对象旳专业数据库, 是GIS旳关键和基础。

2.空间数据: 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旳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数据。

它包括文字、数字、图形、影像、声音、图像等多种体现形式, 如地名地址、数字高程、矢量地图、遥感影像、地理编码数据、多媒体地图等。

3.矢量数据: 是一种用点、线、面等基本空间要素体现人们赖以生存旳自然世界旳数据。

4、栅格数据:是把地理空间中旳事物和现象作为持续旳变量或体来看待, 如大气污染、植被覆盖、土壤类型、地表温度等。

5、空间数据旳特性: 1)空间特性2)非构造化特性3)空间关系特性4)时态特性5)多尺度特性6.空间数据库: 在地球表面某一范围内与空间地理有关, 反应某一主题信息旳数据集合。

7、空间数据库旳特点: 1)数据量大2)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旳集3)应用广泛8、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位于顾客与操作系统之间旳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对空间数据库旳所有操作都是在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旳统一管理和控制下进行旳。

9、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旳特点: 1)空间数据旳定义和操纵2)空间数据旳组织、存储和管理3)后台旳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4)数据库旳建立和维护10、空间数据系统旳一般由四部分构成: 1)空间数据库2)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3)数据库管理员4)顾客和应用程序11.既有旳两个空间数据原则简介:(1)简朴要素旳SQL实现规范(SFA SQL): 第一部分定义旳是几何对象旳不同样体现方式和空间参照系统旳体现方式;这个规范不是针对某个特定平台定义旳, 具有平台独立性。

第二部分定义了第一部分定义旳简朴要素模型在数据库中旳实现, 给出了内模式下几何类型旳定义及有关实现。

(2)SQL多媒体及应用包旳第三部分: 1)空间定义了矢量数据存储于检索旳有关原则;2)静态图像定义了静态图像数据存储于检索旳有关原则。

空间数据库设计与优化考核试卷

空间数据库设计与优化考核试卷
A.距离计算
B.面积计算
C.空间插值
D.数据压缩
8.以下哪个软件不是用于空间数据库管理?()
A. ArcGIS
B. PostgreSQL with PostGIS
C. MySQL
D. Oracle Spatial
9.在空间数据库设计中,以下哪项措施不能提高查询效率?()
A.பைடு நூலகம்引优化
B.数据分区
C.数据冗余
1.在空间数据库中,用来表示地理特征的抽象模型称为____模型。
2.空间数据库中,用来组织和存储空间数据的数据结构称为____。
3.空间数据库中,____是衡量空间索引效率的重要指标。
4.在PostGIS中,用来表示点状数据的类型是____。
5.空间数据库中,____操作用于判断两个空间对象是否接触。
D.数据规范化
10.关于空间数据库性能优化,以下哪项措施是正确的?()
A.提高数据的存储速度
B.减少数据的读取速度
C.增加数据的传输量
D.优化查询算法
11.在空间数据库中,哪种查询操作效率通常较低?()
A.空间连接
B.空间索引
C.空间聚合
D.空间选择
12.以下哪个几何图形不适用于空间数据库的点状数据?()
4.空间数据可视化帮助理解数据,步骤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图形渲染。
6.空间数据库的优化过程中,____是一种常用的减少磁盘I/O操作的技术。
7.在GIS中,____是进行空间分析的基本单元之一。
8.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SDBMS)的核心功能是管理____数据。
9.空间数据库中,____是指数据模型中属性与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
10.在进行空间数据库设计时,____是确定数据存储结构的关键步骤。

空间数据库(1)

空间数据库(1)

空间数据库1.数据库的三大任务(模型,存取方法,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的三大任务:(1)建立数据模型,描述信息结构,使数据组织有序;(2)设计数据存储方法,实现数据的三层独立;(3)实现统一管理和有效控制,提供高效安全的访问与共享。

2.空间数据库的概念?任务?空间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哪些扩充?概念: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的、与应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和其任务是以数字形式表示各类空间的宏观和微观结构,建立空间数据模型并转化为有效的存储结构,以最小空间和时间代价有效组织、存储、管理和控制各类空间数据,维护数据的现势性和正确状态,提供一定的访问机制,安全、高效、准确的实现数据的共享。

扩充和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空间数据模型:一般数据模型不能表达地理空间复杂的信息结构,研究空间数据库必须先研究空间数据模型及相关问题。

(2)、空间数据库的实现技术:要实现基本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至少要在标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定义新的空间数据类型,支持空间计算,建立空间索引,考虑空间数据访问的安全和并发问题,实现海量数据的管理等功能。

(3)、地理空间认知、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访问、海量数据管理、长事务处理、空间数据可视化、空间数据库管理和实现(空间索引、空间计算、空间数据结构)技术等很多内容还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空间数据库理论与技术是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3.地理空间中的三种坐标系是什么?空间点位在三种坐标系中如何表示?(1) 地心3维空间参照系统:以地心为原点,相互垂直的X,Y,Z为坐标轴的真3维空间直角坐标系统,任意点位表示成坐标矢量(X,Y,Z)。

(2)椭球面空间参照系统:将地球抽象为接近地球形状的旋转椭球,以椭球面为地球表面几何模型。

任意点P的位置用(B,L)+大地高H表示。

(3)平面参照系统:研究区域范围不大时用平面作为地球表面的局部几何模型,任意点P的位置用(x,y) +海拔高h表示4.空间现象,空间要素,空间对象,几何对象,空间数据类型,专题等概念及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1)空间现象:地理空间中占据一定的空间范围或位置,具有特定的几何形状,具有完整地理含义的各种自然地物、人工建筑物和构筑物、现象、区划、分布、实体、环境等称为空间现象(2)空间要素:空间要素是空间现象经过人类大脑的认知和抽象,并结合应用目标提取其本质特征后,在概念世界中的信息表示形式。

空间数据库复习重点答案(完整)

空间数据库复习重点答案(完整)

空间数据库复习重点答案(完整)1、举例说明什么是空间数据、非空间数据?如何理解空间查询和非空间查询的区别?常用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方式有哪几种及其各自特点。

文件管理阶段缺点:1)程序依赖于数据文件的存储结构,数据文件修改时,应用程序也随之改变。

2)以文件形式共享,当多个程序共享一数据文件时,文件的修改,需得到所有应用的许可。

不能达到真正的共享,即数据项、记录项的共享。

常用:文件与数据库系统混合管理阶段优点:由于一部分建立在标准的RDBMS上,存储和检索数据比较有效、可靠。

缺点:1)由于使用了两个子系统,它们各自有自己的规则,查询操作难以优化,存储在RDBMS外的数据有时会丢失数据项的语义。

2)数据完整性的约束条件可能遭破坏,如在几何空间数据系统中目标实体仍存在,但在RDBMS中却已删除。

3)几何数据采用图形文件管理,功能较弱,特别是在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方面,比商用数据库要逊色得多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属性数据、几何数据同时采用关系式数据库进行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不必进行烦琐的连接,数据存取较快◆属性间接存取,效率比DBMS的直接存取慢,特别是涉及空间查询、对象嵌套等复杂的空间操作◆GIS软件:Sytem9,SmallWorld、GeoView等本质:GIS软件商在标准DBMS顶层开发一个能容纳、管理空间数据的系统功能。

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优点:在核心DBMS中进行数据类型的直接操作很方便、有效,并且用户还可以开发自己的空间存取算法。

缺点:用户须在DBMS环境中实施自己的数据类型,对有些应用相当困难。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

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建立的数据库系统;GIS是一个利用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可视化和空间数据分析的软件。

它的主要功能有:搜索、定位分析、地形分析、流分析、分布、空间分析/统计、度量GIS可以利用SDBMS来存储、搜索、查询、分享大量的空间数据集改: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导论》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1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导论》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1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导论》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GIS的核心功能是()。

A.空间数据采集B.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C.空间数据分析D.空间数据输出参考答案:C2.在空间数据的插值方法中,IDW指的是()。

A.反距离加权法B.趋势面法C.样条函数法D.克里金法参考答案:A3.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根据其应用层次的高低,又可以分为()A.空间事务处理系统B.空间数据计算系统C.空间管理信息系统D.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参考答案:ACD4.根据一定的方案建立的数据逻辑组织方式叫空间索引。

()T、对F、错参考答案:F5.GIS的核心功能是()。

A、空间数据采集B、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C、空间数据分析D、空间数据输出参考答案:C6.地图比例尺通常认为是地图上距离与地面上相应距离之比。

()T.对F.错参考答案:T7.叠加过程可分为()A.几何求交过程B.属性分配过程C.矢量数据过程D.属性数据过程参考答案:AB8.关于地理数据与比例尺的关系,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理数据所表示的地理实体的数量和特征的详略程度受地图比例尺影响B.地理数据对地理实体概括的程度以地图比例尺表示C.比例尺越大,所表达的地理实体特征越详细D.比例尺越小,所表达的地理实体特征越详细参考答案:D9.空间数据坐标变换的实质是建立两个平面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包括几何纠正和投影转换,它们是空间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之一。

()T.对F.错参考答案:T10.空间分析的定量基础是()A.几何求交B.空间匹配C.空间查询D.量算参考答案:CD11.地理信息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有()A.数据采集B.数据管理C.数据处理D.数据分析与输出参考答案:ABCD12.下列给出的方法中,哪项适合生成DEM()A.等高线数字化法B.多边形环路法C.四叉树法D.拓扑结构编码法参考答案:A13.栅格数据结构的主要类型包括()。

(完整版)数据库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完整版)数据库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之间的关系是(A )。

A. DBS 包括DB 和DBMSB. DBMS 包括DB 和DBSC. DB包括DBS和DBMS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2. 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D )。

I •人工管理阶段II.文件系统阶段III •数据库阶段A. I 和IIB. 只有IIC. II 和IIID. 只有I3.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C )。

A. 数据共享B. 数据完整性C. 数据冗余度高D. 数据独立性高4.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B )。

A .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B. 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C. 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D. 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5. 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C )。

A. 模式与外模式B. 模式与内模式C. 三层之间的两种映射D. 三层模式6. 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A )。

A. 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B.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C. 模式D. 三层模式7. 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C ),它是模式的逻辑子集。

A.模式B.物理模式C. 子模式D. 内模式8. 下述(B )不是DBA 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A.完整性约束说明B.定义数据库模式C.数据库安全D.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9. 常见的数据模型有三种,它们是(B )A 网状、关系和语义B 层次、关系和网状C 环状、层次和关系D 字段名、字段类型和记录10. 在E-R 图中,用来表示属性的图形是(B )A 矩形B 椭圆形C 菱形D 平行四边形二、填空题1. 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___________ 模式 ______ 。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整理v3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整理v3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整理v3⼀、名词解释1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和应⽤的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合。

2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能进⾏语义和逻辑定义存储在空间数据库上的空间数据,提供必需的空间数据查询、检索和存取功能,以及能够对空间数据进⾏有效的维护和更新的⼀套软件系统。

3空间数据库应⽤系统提供给⽤户访问和操作空间数据库的⽤户界⾯,是应⽤户数据处理需求⽽建⽴的具有数据库访问功能的应⽤软件。

⼀般需要进⾏⼆次开发,包括空间分析模型和应⽤模型。

4什么是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SDE: Spatial Database Engine)ArcSDE是⼀个⽤于访问存储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中的海量多⽤户地理数据库的服务器软件产品。

5什么是空间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简称空间数据库或地理数据库)是某⼀区域内关于⼀定地理要素特征的数据集合。

6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库)模型:就是对空间实体及其联系进⾏描述和表达的数学⼿段,使之能反映实体的某些结构特性和⾏为功能。

空间数据模型是衡量GIS功能强弱与优劣的主要因素之⼀。

7空间数据结构不同空间数据模型在计算机内的存储和表达⽅式。

8场模型在空间信息系统中,场模型⼀般指的是栅格模型,其主要特点就是⽤⼆维划分覆盖整个连续空间9对象模型⾯向对象数据模型(Object―Oriented Data Model,简称O―O Data Model)是⼀种可扩充的数据模型,在该数据模型中,数据模型是可扩充的,即⽤户可根据需要,⾃⼰定义新的数据类型及相应的约束和操作。

10概念数据模型按⽤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于组织信息世界的概念,表现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如E-R模型。

11结构数据模型从计算机实现的观点来对数据建模,是信息世界中的概念和联系在计算机世界中的表现⽅法。

如层次模型、⽹状模型、关系模型、⾯向对象模型。

12空间元数据空间元数据是指在空间数据库中⽤于描述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表⽰⽅法、空间参考和管理⽅式等特征的数据,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标准之⼀。

空间数据库习题答案

空间数据库习题答案

空间数据库习题答案空间数据库习题答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空间数据库在地理信息系统(GIS)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存储和管理各种地理数据,包括地图、卫星图像、地理坐标等。

而在学习空间数据库的过程中,习题是提高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空间数据库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是一种用于存储和管理地理信息数据的数据库系统。

它可以存储各种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并提供强大的查询和分析功能。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需要考虑空间索引、空间查询、空间分析等方面的问题。

2. 空间数据库有哪些常见的数据模型?常见的空间数据库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关系模型和对象模型。

层次模型将地理要素组织成层次结构,通过节点和边的关系来表示空间关系。

关系模型使用表格来存储地理要素的属性和空间关系,通过关系代数和SQL语句来查询和分析地理数据。

对象模型将地理要素作为对象来表示,通过面向对象的方法来操作地理数据。

3. 什么是空间索引?空间索引是一种用于提高空间查询效率的数据结构。

它可以将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信息进行组织和存储,以便快速地检索满足特定空间条件的地理要素。

常见的空间索引包括R树、四叉树、网格索引等。

4. 如何进行空间查询?空间查询是指根据特定的空间条件来检索满足条件的地理要素。

常见的空间查询包括范围查询、邻近查询、交叉查询等。

在进行空间查询时,可以利用空间索引来提高查询效率。

例如,对于范围查询,可以使用R树索引来快速找到满足范围条件的地理要素。

5. 空间数据库中的空间分析有哪些应用?空间分析是指对地理要素进行空间关系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等操作。

在空间数据库中,可以进行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

例如,缓冲区分析可以根据给定的距离,在地图上绘制出一定范围内的缓冲区,以便分析和规划。

6. 空间数据库的应用领域有哪些?空间数据库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领域。

空间数据库习题答案知识讲解

空间数据库习题答案知识讲解

空间数据库习题答案空间数据库习题答案【篇一:空间数据库复习思考题】xt>1. 什么是空间数据库?阐述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2. 阐述数据库系统的外部、内部体系结构。

3. 什么是数据模型?阐述常用数据模型的基本思想。

4. 什么是空间索引?阐述格网索引、四叉树索引、r树索引的基本思想。

5. 如何扩展sql语言,使其支持空间查询?6. 阐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7. 阐述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基本思想。

8. 数据库的完整性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阐述geodatabase提供了哪些措施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9. 深入理解geodatabase中的要素类、关系类、子类型、属性域、拓扑等基本概念及相关内容。

10. 比较、分析geodatabase中的简单关系和复合关系。

11. 什么是子类型?什么情况下创建子类型,什么情况下创建新的要素类?12. 使用microsoft visio如何设计geodatabase模式?13. 使用arcgis diagrammer如何设计geodatabase模式?14. 拓扑验证(validate)过程中的聚集处理(cluster processing)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影响?15. “脏区(dirty areas )”有何作用?简述产生“脏区”的五种情况。

16. 在一个版本化的要素数据集中建立一个新拓扑或者修改一个已存拓扑的模式,请阐述如何完成?17. 请阐述在创建复制和同步复制这一过程中,对geodatabase中的拓扑是如何处理的?18. 阐述要素几何在oracle arcsde geodatabase中如何存储(5种存储方式,及每种存储方式使用的主要系统表)。

19. 阐述oracle geodatabase中的blob数据存储。

20. arcsde geodatabase在oracle中是如何识别事务表和其相联系的要素表、索引表。

空间数据库考试题

空间数据库考试题

空间数据库考试题1.你认为以下哪些场景会用到数据库?()A.游戏(正确答案)B.图书馆(正确答案)C.支付宝(正确答案)D.手机应用程序(正确答案)2.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单选题]A.DB包含DBS和DBMSB.DBMS包含DBS和DBC.DBS包含DB和DBMS(正确答案)D.没有任何关系3.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单选题]A.数据模型B.数据库管理系统(正确答案)C.数据库D.数据库管理员4.下面关于数据库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A.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B.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正确答案)C.数据库系统比文件能管理更多的数据D.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的一致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A.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共享的问题B.数据库设计是指设计一个能满足用户要求,性能良好的数据库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物理结构必须与逻辑结构一致(正确答案)D.数据库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但是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6.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中,表达物理数据库的是()。

[单选题]A.外模式B.模式C.用户模式D.内模式(正确答案)7.数据库中不仅能够保持数据本身,而且能保存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系,保证了对数据修改的()。

[单选题]A.独立性(正确答案)B.安全性C.共享性D.一致性8.一个数据库系统的外模式()。

[单选题]A.只能有一个B.最多只能有一个C.至少两个D.可以有多个(正确答案)9.()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单选题]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正确答案)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结构10.数据库三级模式中,真正存在的是()。

[单选题]A.外模式B.子模式C.模式D.内模式(正确答案)11.为了保证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单选题]A.模式与外模式之间的映射(正确答案)B.模式C.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D.三级模式12.用树形结构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是()。

数据库试题(含参考答案)

数据库试题(含参考答案)

数据库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8题,每题1分,共98分)1.虽然数据库应用系统对用户界面的要求与具体应用领域密切相关,但都应遵守一定的原则。

下列描述的用户界面设计原则,错误的是()。

A、Web界面应多采用动画和图形效果,以吸引用户使用B、用户界面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数据输入方式,以降低用户输入负担C、友好的用户界面应能容忍用户在使用中的一些操作错误D、当系统出现错误或程序运行时间较长时,用户界面应为用户提供有意义的反馈信息正确答案:A2.关于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的工作目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定义和描述应用系统设计的信息结构和范围B、定义和描述应用系统中数据的属性特征和数据之间的联系C、描述应用系统的数据需求D、描述需要存储的记录及其数量正确答案:D3.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重要区别是数据库系统具有()。

A、数据结构化B、数据无冗余C、数据共享性D、数据独立性正确答案:A4.某商场想根据购物记录找出倾向于购买高清电视的顾客所具有的属性特征,能够满足此需求的数据挖掘方法是()。

A、时间序列分析B、回归分析C、关联分析D、分类分析正确答案:D5.关于数据视图与三级模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数据视图是指用户从某个角度看到的客观世界数据对象的特征B、外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使用的局部数据,描述外模式时,通常需要给出其物理结构C、概念模式以数据模型的形式描述数据D、三级模式结构实现了数据的独立性正确答案:B6.数据库物理设计的目标是为应用数据提供合适的数据存储结构。

同时要保证数据库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

关于数据库物理设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数据库物理设计需要考虑数据的存储方式、存取路径和具体的实现细节,还需要考虑数据的加载方式B、数据库物理设计一般需要根据数据的存储需求和使用需求确定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配置参数C、在数据库物理设计后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降低采些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程度,以提高査询效率D、数据库物理设计需要权衡系统的时间效率、空间效率、维护代价和各种用户要求,因此可能会产生多个备选方案正确答案:A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库

PPT思考题:绪论:地理信息是描述地表形态及其所附的自然和人文地物特征和属性的总称。

地理空间是一个相对空间,是一个空间实体组合排列集,强调宏观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实体间的相关关系。

空间数据是指带有空间坐标的数据(非结构化特征)。

1、什么是空间数据库?是以特定的信息结构和数据模型表达、存储和管理从地理空间中获取的某类空间信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空间信息需求的数据库。

2、空间数据库系统包括哪几部分?(1)矢量地形图数据库(2)数字高程模型库(3)影像数据库(4)数字栅格地形图(5)专题数据(6)电子地图(7)元数据3、空间数据库主要作用有哪些?(1)海量数据的管理能力(2)空间分析功能(3)设计方式灵活,满足用户要求(4)支持网络功能4、当前空间数据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空间数据组织空间数据库系统空间数据共享研究5、影响空间数据库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哪几个?空间数据库的计算平台;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库的组织管理模式。

第二章空间现象计算机表达1、空间实体:具有确定的位置和形态特征并具有地理意义的地理空间的物体2、空间索引相关概念及其包括哪些索引方式?空间索引:依据空间对象所在位置及分布特征,按一定顺序编排的一种数据结构,且该数据结构包含有对象标识和定位这些对象的内容的信息空间数据索引:是指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如对象的标识、外接矩形及指向空间对象实体的指针空间检索: 给定查询条件,利用空间索引从数据库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空间数据的一种操作索引方式:BSP树、K-D-B树、R树、R+树和CELL树3、数据挖掘,空间数据挖掘有哪些方法?数据挖掘:一般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通过算法搜索隐藏于其中信息的过程方法:分类、回归分析、聚类、关联规则、特征、变化和偏差分析、Web页挖掘等4、地理系统: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即一个动态的多等级开放系统5、栅格结构与矢量结构的比较第三章空间数据的物理组织文件管理:文件系统把有关数据组织成为文件并予以命名分页技术:即把内、外存空间按同样大小分成若干页面系统缓冲区:是主存中特别指定的一块存储空间,以存放从外存读入内存的数据或从内存写进外存的数据缓冲区管理:就是将缓冲区分成若干块,系统用一个程序分配这些缓冲块,并采用分配算法使缓冲区的利用为最佳文件组织:就是按一定的逻辑结构把有关联的数据记录组织成为文件(称为逻辑文件),用体现这种逻辑结构的物理存储形式把文件中的数据存放到某种存储设备上,使之构成物理文件的机构动态存储管理:研究数据结构的空间分配、回收的方法,以满足某种结构对存储的不同要求流水文件:是一种最简单的文件组织方法,即按照数据到达文件的时间顺序依次连续地存储数据,对数据不分析、不规范,记录的类型既可相同,也可不同索引文件:将每页的最后一个单词与页号列表,那么查单词可先查表(称为索引表),等确定页面号后,再细查该页面。

GIS试题库1-4(带答案)

GIS试题库1-4(带答案)

GIS试题库1-4(带答案)单项选择题:1.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于20世纪:(B)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2.地理信息区别与其他信息的显著标志是(D)A.属于属性信息B.属于共享信息C.属于社会经济信息D.属于空间信息3.对一幅地图而言,要保持同样的精度,栅格数据量要比矢量数据量(A)A.大B.小C.相当D.无法比较4.有一点实体其矢量坐标为P(9.5,15.6),若网格的宽与高都是2,则P点栅格化的行列坐标为:(B)A.P (5,8)B.P(8,5)C.P(4,7)D.P(7,4)5.“3S”技术指的是:(A)A.GIS、RS、GPSB.GIS、DSS、GPSC.GIS、GPS、OSD.GIS、DSS、RS6.地理决策问题属于:(B)A.结构化决策B.半结构化决策C.非结构化决策D.以上都不是7.对数据文件操作,进行数据记录的交换都要经过:(D)A.软盘B.用户区C.GIS软件D.缓冲区8.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C)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C.扫描数字化法D.人工读取坐标法9.矢量结构的特点是:(A)A.定位明显、属性隐含B.定位明显、属性明显C.定位隐含、属性明显D.定位隐含、属性隐含10.下列栅格结构编码方法中,具有可变分辨率和区域性质的是(D)A.直接栅格编码B.链码C.游程编码D.四叉树编码11.带有辅索引的文件称为:(B)A.索引文件B.倒排文件C.顺序文件D.随机文件12.在GIS中组织属性数据,应用较多的数据库模型是:(A)A.关系模型B.层次模型C.网状模型D.混合模型13.下列属于GIS输入设备的是:(C)A.主机B.绘图机C.扫描仪D.显示器14.质心量测可用于:(D)A.缓冲区分析B.人口变迁分析C.人口预测D.人口分布15.用数字化仪数字化一条折线,合适的操作方式为:(A)A.点方式B.开关流方式C.连续流方式D.增量方式16.在数据采集与数据应用之间存在的一个中间环节是:(D)A.数据编辑B.数据压缩C.数据变换D.数据处理17.“二值化”是处理何种数据的一个技术步骤:(A)A.扫描数据B.矢量数据C.关系数据D.属性数据18.对于离散空间最佳的内插方法是:(D)A.整体内插法B.局部内插法C.移动拟合法D.邻近元法19.下列给出的方法中,哪项适合生成DEM:(A)A.等高线数字化法B.多边形环路法C.四叉树法D.拓扑结构编码法20.提取某个区域范围内某种专题内容数据的方法是:(C)A.合成叠置B.统计叠置C.空间聚类D.空间聚合21.生成电子地图必须要经过的一个关键技术步骤是:(D)A.细化B.二值化C.符号识别D.符号化22.GIS设计中系统分析的核心是:(B)A.需求分析B.可行性分析C.业务调查D.逻辑分析23.GIS的系统设计,一般根据设计原理采用的设计方法是:(A)A.结构化方法B.概念化方法C.物理化方法D.数据流程设计24.把GIS分为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工具是按:(C)A.数据容量B.用户类型C.内容D.用途25.描述地理实体本身位置、形状和大小等的数据为:(B)A.属性数据B.几何数据C.关系数据D.统计数据26.从历史发展看,GIS脱胎于:(B)A.地图学B.地理学C.计算机科学D.测量学B.GIS是研究地理系统的科学技术保证C.地图学理论与地图分析方法是GIS重要学科基础D.GIS是数字地球演变的必然趋势31.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是:(B)A.美国地理信息系统B.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日本地理信息系统D.奥地利地理信息系统32.在GIS数据中,把非空间数据称为:(C)A.几何数据B.关系数据C.属性数据D.统计数据33.地理数据一般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A)A.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B.空间特征、地理特征和时间特征B.地理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D.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拓扑特征34.存在于空间图形的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是:(D)A.拓扑邻接B.拓扑关联C.拓扑包含D.以上三者35.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表示点、线、面地理实体的数据结构是:(A)A.矢量结构B.栅格结构C.拓扑结构D.多边形结构36.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B)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C.改变栅格形状D.减少栅格总数37.对同一幅地图而言,矢量结构与栅格结构相比:(A)A.图形精度高B.图形精度低C.图形精度相当D.无法比较38.对于估算长度、转折方向的凹凸度方便的编码方法是:(D)A.游程编码B.块码C.四叉树编码D.链码39.下列属于逻辑数据单位的是:(D)A.位B.字节C.记录D.块40.要求等长记录,只能通过记录的关键字寻址的文件是:(C)A.随机文件B.顺序文件C.索引文件D.倒排文件41.地理信息数据库与事物管理数据库的根本区别在于表征:(A)A.属性数据B.统计数据C.文本数据D.图形数据42.用户数据库对应的模式为:(A)A.外模式B.概念模式C.内模式D.映射45.下列能进行地图数字化的设备是:(B)A.打印机B.手扶跟踪数字化仪C.主机D.硬盘46.GIS区别于其它信息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是:(A)A.空间分析B.计量分析C.属性分析D.统计分析47.在使用数字化仪时,定标器在感应板上移动定长(步长)距离,数字化仪就发送一对绝对坐标数据的操作方式为:(B)A.点方式B.开关流方式C.连续流方式D.增量方式48.有关数据处理的叙述错误的是:(D)A.数据处理是实现空间数据有序化的必要过程B.数据处理是检验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C.数据处理是实现数据共享的关键步骤D.数据处理是对地图数字化前的预处理49.在进行图形比例变换时,若比例因子S某≠SY,则图形变化为:(D)A.图形没有变化B.图形按比例缩小C.图形按比例放大D.图形发生变形50.下列既可以对矢量数据压缩,又可以对栅格数据压缩的方法是:(A)A.运用压缩软件B.特征点筛选法C.链式编码D.四叉树编码51.由矢量数据向栅格数据转换时,网格尺寸的确定一般是根据制图区域内:(B)A.所有图斑的面积平均值来确定B.较小图斑面积来确定C.较大图斑面积来确定D.中等图斑面积来确定52.邻近元法是:(A)A.离散空间数据内插的方法B.连续空间内插的方法C.生成DEM的一种方法D.生成DTM的一种方法53.有关DEM的叙述错误的是:(C)A.DEM是构成DTM的基础B.三角网可生成DEMC.DTM的质量决定DEM的精确性D.等高线数字化法是普遍采用的生成DEM的方法55.利用GIS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时,可使用的分析方法是:(C)A.空间聚类B.空间聚合C.合成叠置D.网络分析56.有一点实体P,其矢量坐标为P(16.5,13.4),若网格的宽与高都是3,则P点栅格化的行列坐标为:(C)A.P(6,4)B.P(4,6)C.P (5,6)D.P(6,5)57.将较复杂的类别转换为较简单的类别使用的方法是:(A)A.空间聚类B.空间聚合C.类型叠置D.形状化简58.可用形式化的方法描述和求解的一类决策问题属于:(A)A.结构化方法B.半结构化方法C.非结构化方法D.地理问题决策59.GIS设计的基本要求,除满足加强系统实用性,降低系统开发和应用成本外,还包括提高:(D)A.系统的效率B.系统的可靠性C.系统的可移植性D.系统的生命周期60.有关地理系统的论述错误的是:(C)A.地理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巨系统B.地理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依据C.地理系统就是统一地图学D.地理系统是以哲学思维和高度现代化的技术为支撑的科学体系61.GIS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是20世纪:(C)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63.GIS的主要工作方式是:(B)A.批处理方式B.人机对话的交互方式C.模拟方式D.增量方式64.GIS与机助制图的差异在于:(D)A.是地理信息的载体B.具有存储地理信息的功能C.具有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D.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65.有关信息的论述错误的是:(D)A.信息具有传输性B.信息具有共享性C.信息具有适用性D.信息具有主观性66.存在于空间图形的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属于:(C)A.拓扑邻接B.拓扑包含C.拓扑关联D.以上都不是67.栅格结构的特点是:(C)A.定位明显,属性隐含B.定位明显,属性明显C.定位隐含,属性明显D.定位隐含,属性隐含68.下列既是获取矢量数据的方法,又是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是:(C)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扫描仪法C.数据结构转换法D.分类影象输入法69.矢量数据量与表示地物精度之间的关系是:(A)A.数据量越大,精度越高B.数据量越小,精度越高C.数据量越大,精度越低D.以上三者都有可能70.栅格结构与矢量结构相比较:(D)A.数据结构复杂,冗余度小 B.数据结构复杂,冗余度大C.数据结构简单,冗余度小D.数据结构简单,冗余度大71.对于游程编码而言,图形复杂程度与压缩比的关系为:(A)A.图形越简单,压缩比越高B.图形越简单,压缩比越低C.图形越复杂,压缩比越高D.二者之间无关72.下列栅格数据编码方法中,接近矢量结构,不具有区域性质的编码方法是:(D)A.四插树编码B.块码C.游程编码D.链码73.下列多边形矢量编码方法中,边界数据冗余大的编码方法是:(B)A.拓扑结构编码法B.多边形环路法C.树状索引编码法D.无法比较74.用来表示物体属性最基本的不可分割的数据单位是:(A)A.数据项B.数据项组C.记录D.文件75.为了唯一标识每个记录,就必须有记录的标识符,这个标识符称为:(B)A.代码B.主关键字C.辅关键字D.记号76.物理顺序与逻辑顺序一致的文件是:(B)A.随机文件B.顺序文件C.索引文件D.到排文件77.在数据库有关概念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D)A.用户所使用的数据库B.内模式的一个子集C.数据库的最外层D.对整个数据库的全局逻辑描述78.在计算中实际存在的数据库为:(C)A.用户数据库B.概念数据库C.物理数据库D.逻辑数据库79.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操作全部通过:(A)A.DBMSB.OSC.GISD.GPS80.以信息损失为代价换取空间数据容量的压缩方法是:(C)A.压缩软件B.消冗处理C.特征点筛选法D.压缩编码技术81.下列属于多边形网格化的方法是:(A)A.扫描线法B.射线算法C.直线插补法D.二值化法82.一般用于模拟大范围内变化的内插技术是:(B)A.邻近元法B.整体拟合技术C.局部拟合技术D.移动拟合法83.有一点实体P,其矢量坐标为P(10.5,16.2),若网格为方格其边长为2,则P点栅格化的行列坐标为:(A)A.P(9,6)B.P(6,9)C.P(5,8)D.P(8,5)84.在GIS中可用于对地理分布变化跟踪的量算方法是:(C)A.长度量算B.面积量算C.曲率量算D.质心量算85.下列那些是矢量数据的分析方法:(C)A.破向分析B.谷脊特征分析C.网络分析D.地形剖面分析86.解决道路拓宽中拆迁指标的计算问题,可应用的空间分析方法是:(A)A.缓冲区分析B.包含分析C.网络分析D.最短路径分析87.利用GIS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可采用的方法是:(A)A.统计叠置B.空间聚类C.空间聚合D.类型叠置88.下列哪些属于GIS产品的输出设备:(D)A.键盘B.硬盘C.主机D.显示器89.在GIS的开发设计中,将逻辑模型转化为物理模型的这个阶段是:(C)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施D.系统维护90.有关地理数据库的叙述错误的是:(B)A.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储在一起的互相关联的地理数据集合B.由地理信息数据库和程序库组成C.它描述的是地理要素的属性关系和空间位置关系D.它描述的是事物属性之间的抽象逻辑关系91.数字地球是美国人1998年由:(A)A.戈尔提出的B.克林顿提出的C.布什提出的D.基辛格提出的92.矢量结构与栅格结构相比:(A)A.结构紧凑,冗余度小B.结构紧凑,冗余度大C.结构松散,冗余度小D.结构松散,冗余度大93.下列有关数据的叙述正确的是:(B)A.信息是数据的表达,数据是信息的内涵B.数据是信息的表达,信息是数据的内涵C.数据不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D.地图符号不是数据94.GIS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A)A.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B.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理数据和分析程序C.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理数据和绘图机D.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网络和用户95.在GIS中,明确定义空间结构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D)A.邻接关系B.关联关系C.包含关系D.拓扑关系96.下列给出的方法中,哪种可获取矢量数据:(A)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扫描法C.遥感信息提取D.手工网格法97.联结现实世界到数据世界的纽带是:(C)A.坐标B.关系数据C.空间数据编码D.关系模型99.对文件进行存去操作的基本单位是:(C)A.数据项B.数据项组C.记录D.数据库100.在数据库的系统结构中,对整个数据库进行逻辑描述的是:(D)A.用户级C.概念级C.物理级D.DBMS102.在地理数据采集中,手工方式主要是用于录入:(A)A.属性数据B.地图数据C.影象数据D.DTM数据103.下列只能用于矢量数据压缩的方法是:(D)A.压缩软件B.游程编码C.链码D.特征点筛选法104.完成直线网格化可采用下列哪一种方法:(A)A.扫描线法B.内部点扩散算法C.复数积分算法D.局部内插法105.广泛应用于等值线自动制图、DEM建立的常用数据处理方法是:(A)A.数据内插B.布尔处理C.数据提取D.合成叠置106.利用DEM数据可以进行:(C)A.包含分析B.缓冲区分析C.洪水淹没损失估算D.网络分析107.湖泊和河流周围保护区的定界可采用:(D)A.空间聚类B.统计分析C.叠置分析D.缓冲区分析108.有关决策支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A.主要解决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B.强调支持的概念C.模型与用户共同驱动D.强调批处理式的处理方式109.电子地图的生成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A)A.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符号化B.数据采集、空间分析和符号化B.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C.地图数字化、地图编辑和地图分析110.下列能用于输出地图的设备是:(D)A.喷墨绘图机B.激光打印机C.彩色显示器D.以上三者111.GIS整个研制工作的核心是:(A)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施D.系统维护112.要保证GIS中数据的现势性必须实时进行:(C)A.数据编辑B.数据变换C.数据更新D.数据匹配113.整体趋势面拟合除应用整体空间的独立点外插外,最有成效的应用之一是揭示区域中:()A.不同于总趋势的最大偏离部分B.逻辑一致性C.渐变特征D.地理特征114.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储在一起的互相有关联的数据集合称为:(B)A.记录B.数据库C.顺序文件D.到排文件115.属性数据编码内容包括:(A)A.登录部分、分类部分和控制部分B.登录部分、分类部分和配置部分C.数字化部分、分类部分和控制部分D.数字化部分、数据处理部分和数据分析部分116.栅格数据表示地物的精度取决于:(A)A.栅格尺寸的大小B.编码方法C.地物的大小D.数字化方法117.处理数据库存取和各种控制的软件是:(A)A.DBMSB.GISC.DSSD.OS118.描述数据库中各种数据属性与组成的数据集合称为:(D)A.数据结构B.数据模型C.数据类型D.数据字典119.下列属于地图投影变换方法的是:(A)A正解变换B.平移变换C.空间变换D.旋转变换120.有关地图的论述错误的是:(B)A.地图是一种符号图形B.地图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源C.地图是GIS查询与分析结果的主要表示手段D.地图是地球表面缩小描绘的图形121.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产生于:(C)A.中国B.美国C.加拿大D.澳大利亚122.信息系统的四大基本功能是: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D)A.计算B.表达C.制图D.存储123.地理信息除了具有一般信息的特性外,还具有以下特性:空间分布性、数据量大和:(C)A.抽象性B.模糊性C.多样性D.信息载体的多样性124.GIS的数据输入通常有三种形式:手扶跟踪数字化仪的矢量跟踪数字化、扫描数字化仪的光栅扫描数字化和:(A)A.键盘输入B.数据导入C.数据拷贝D.软件输出125.GIS硬件配置一般包括如下四个部分:计算机主机、数据输入设备、数据存储设备和:(C)A.键盘B.鼠标C.数据输出设备D.数据野外采集设备126.GIS的功能丰富多彩,能回答和解决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位置、条件、趋势、模式和:(B)A.模型和模拟B.数据表达C.预测D.数据采集127.GIS软件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其它支撑软件及:(A)A.数据库B.系统库C.办公软件D.应用分析程序B.实体间的空间相关性C.实体间的包含关系D.实体的属性129.基本空间单元与其相关的特征是:点、线、面积及:(A)A.体积B.长度C.大小D.重叠130.GIS的空间数据分析与处理功能通常包括以下内容:空间数据管理、拓扑关系与制图综合、地图提取、图幅管理与空间数据处理、缓冲区生成、多边形重叠和消除、数字地形分析、格网分析与量测计算及:(D)A.自动制图B.报表生成C.数据压缩D.数据格式转换131.数字地形分析的主要内容有:等高线的生成与分析、断面图分析、三维立体显示和计算及:()A.坡度提取B.汇流分析C.距离量算D.地形要素的计算与分析132.GIS中的格网分析与量测计算包括:格网叠加与计算、距离计算、半径查找、多边形面积量算、容积计算及:()A.点的定位B.路径优选C.多边形叠加与消除D.多边形周长计算133.GIS中的图幅管理及空间数据处理的常见预处理内容有:改变比例尺、纠正畸偏差、旋转/转换及:()A.图幅拼接B.几何纠正C.改变投影系D.格式转换134.地理信息系统的特色之一,且对地理空间数据的编码、录入、格式转换、存储管理、查询检索和模型分析都有重要意义的内容是:()A.空间拓扑关系B.实体的属性数据C.空间分析D.模拟分析C.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D.空间数据模型136.GIS中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是指对单幅图件及其属性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和:()A.指标量测B.特征提取C.格式转换D.图像纠正137.GIS中的数据输出与表示是将地理信息系统内的原始数据或经过系统分析、转换、重新组织的数据以何种形式提交给用户。

《空间数据库》范围及重点

《空间数据库》范围及重点

《空间数据库》范围及重点1.第一章:绪论1)空间数据库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名称简写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与联系;答;利用当代的系统方法,在地理学、地图学原理的指导下,对地理空间进行科学的认识与抽象,将地理数据库化为计算机处理时所需的形式与结构,形成综合性的信息系统技术——空间数据库或者SDBMS是海量SD的存储场所、提供SD处理与更新、交换与共享,实现空间分析与决策的综合系统。

组成:存储系统、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是SDBS的简称2)目前空间数据库实现方案;答:ORDBMS3)GIS,RS与空间数据库之间的联系;4)常见的空间数据库产品答:轻量级:MS的Access、FoxPro、SUN的MySQL中等:MS的SQL Server系列重量级:Oracle的Oracle不太熟悉的有:Sybase、Informix、DB2 、Ingress、PostgreSQL(PG)等5)产生空间数据库的原因;答:直接利用?SD特征:空间特性非结构化特征空间关系特征多尺度与多态性海量数据特性存在的问题:复杂图形功能:空间对象复杂的空间关系数据变长记录6)空间数据库与普通关系数据库的主要区别。

答:关系数据库管理属性数据,空间数据采用文件库或图库形式;增加大二进制数据类型(BLOB),解决变长数据存储问题;将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全部存放在数据库中;但空间特性由程序处理2.第二章:空间数据库模型1)如何理解空间数据库模型;2)空间数据及空间关系;… (1) 空间数据类型几何图形数据影像数据属性数据地形数据元数据:对空间数据进行推理、分析和总结得到的关于数据的数据,数据来源、数据权属、数据产生的时间数据精度、数据分辨率、元数据比例尺地理空间参考基准、数据转换方法…(2) 空间关系指地理空间实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拓扑关系:形状、大小随投影改变。

在拓扑变换下不变的拓扑变量,如相邻、包含、相交等,反映空间连续变化的不变性方位关系:地理空间上的排列顺序,如前后、上下、左右和东、南、西、北等方位度量关系:距离远近等3)空间数据库如何建模;DB设计三步骤‹ Conceptual Data Model:与应用有关的可用信息组织、数据类型、联系及约束、不考虑细节、E-R模型Logic Data Model 层次、网状、关系,都归为关系,SQL的关系代数(relational algebra, RA) Physical Data Model:解决应用在计算机中具体实现的各种细节,计算机存储、数据结构等4)模型之间如何转换?5)可行的空间数据库建模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工程硕士
《空间数据库》课程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空间数据库所管理是空间信息,所以只能用于诸如GIS这样的和地理信息相关的信息系
统。


2.对两个关系进行连接操作,不管连接是属性是空间属性还是非空间属性,用于连接的属
性类型必须要一样。


3.普通的C语言程序它主要只关注的是CPU计算时间效率,而空间数据库系统则主要只关
注数据的I/O时间效率。


4.ER模型是空间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常用的工具之一。


5.B+树索引是普通关系数据库使用最广泛的索引,它同样可以用于空间数据库来加快空间
属性的查询。


6.从概念模型角度,空间信息通常被分为两大类,即:场模型和矢量数据模型。


7.]
8.OGIS提出的空间几何体基本结构包括点、线和面共三个实体类型。


9.在关系代数中,集合运算需要两个参与运算的关系必须是相容的,而连接运算则没有此
要求。


10.第一范式是满足关系模型的充要条件。


11.扇区是外存和内存之间交换数据的最小部位。


12.SQL中的数据操纵语言(DML)用于创建、删除和修改数据库中的关系表。


13.后关系数据库是指在关系数据库中增加面向对象的特性,即可让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


14.格网索引需要预先知道空间区域的范围,而R树索引则没有此限制。


15.图的深度优先搜索(DFS)算法得到的结果是唯一的。


16.九交模型可得出512种在现实中都具有实际意义的拓扑关系。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
2.顺序文件
顺序文件是指文件中的物理记录按其在文件中的逻辑记录顺序依次存入存储介质而建立的。

即其中的物理记录的顺序和逻辑记录的顺序是一致的
3.扩展ER模型
其主要思想是增加某种结构来接受和表达空间推理的语义,同时保持图形表示的简洁性。

最近,提出了用象形图(pictogram)来注释和扩展ER图的方法。

4.笛卡尔积
该运算可以用在任何两个关系上,而无须要求这两个关系是否具有相容性。

运算RXS返回一个关系,其模式由R的全部属性加上S的全部属性。

5.空间索引
为便于空间目标的定位及各种空间数据操作,按要素或目标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来组织和存储数据的结构。

空间索引文件是用来提高空间数据查询效率的辅助文件。

索引文件的记录只有两个域,即码域和空间数据的页面地址。

索引文件中的记录上般是有序的(如前述介绍的空间曲线),也可能是一种专门的数据结构,如B树、R树、Grid 文件等。

空间索引的目的是为了在GIS系统中快速定位到所选中的空间要素,从而提高空间操作的速度和效率。

~
6.Z曲线
为了达到对多维空间进行一维排序目的的一种算法具体步骤为:
1读入x、y坐标的二进制值
2隔行扫描二进制数字的比特到一个字符串
3计算结果二进制串的十进制数
7.半连接操作
半连接操作的目的是在分布式数据库结构下,尽是减少数据传输量以提高系统查询的速度。

半连接操作中使用的主要手段如下:
1.只将连接属性和主码从站点1发送到站点2
?
2.只将有关元组从站点2发送到站点1
三、问答题(共40分)
1.根据下图所描述的三个关系表“COUNTRY”、“CITY”和“RIVER”,回答以下问题:(20分)
(1)用关系代数表达如下查询:
a)找出GDP大于5000亿而小于100万亿的国家;
πname(σ500<GDP<100000(country))
b)列出有河流发源的各国家的居民平均寿命;
1 country c river r
2 c×r
.
3 c = r
4 π, –exp (c r)
c)找到位于南美洲或者人口少于200万的城市;
1 country co ,city ci
2 co×ci
3 c0= ci
4 s= π(c0ci)
5 R=πname(σpop<2(city))
6 s U r

d)列出不位于南美洲的城市。

1 country co ,city ci
2 co×ci
3 c0= ci
4 s= π(c0ci)
5 s1= σcont=nam(s)
6 r=πname(city)
7 r-s1
&
(2)用SQL语句写出以下查询。

a)计算入口少于1亿的国家的个数。

SELECT count(name)
FROM country
WHERE pop<100;
b)找出北美洲GDP最低的国家,不要使用MIN函数。

SELECT
FROM country AS c1
where ="nam" and <all (select from country c2 where <>

c)列出北美洲所有的国家以及首都人口少于500万的国家。

SELECT DISTINCT
FROM country AS c1, city AS c2
WHERE ='nam' or( <5 and ='y'and =
d)找出GDP排名第二的国家。

SELECT TOP 1 name
FROM country
WHERE gdp not in (select top 1 gdp from country ORDER BY gdp DESC)

ORDER BY gdp DESC;
2.在传统的数据管理中排序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对空间数据排序却很困难举出一种空间数
据排序的例子。

(10分)
传统的数据排序可以有效的减少检索、查询所用的时间,比如说要查询“2009年前十位的顾客“,如果有了营业额的排序,我们可以很快得到所要的结果。

但是传统的DBMS无法管理空间数据或是在管理空间数据的时候难以使用,因为空间数据是带有地理编码的,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如”列出居住在离总部50公里以内的顾客“,传统的数据排序无法处理多维坐标数据。

要对多维数据排序,要使用空间数据排序方法,如1行排序 2 Z排序。

3.给定由12个八边形组成的数据空间(见右
(1)直接处理;
(2)使用过滤精化策略处理。

假定空间上没有索引,处理每个多边形的代价等于其边数。

对于过滤步骤,假定每个多边形用其MBR表示。

(10分)
科技论文写作,英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