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电磁干扰屏蔽技术及应用研究
无线网络中信号干扰分析及优化研究
无线网络中信号干扰分析及优化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在众多的传输信号中,信号干扰成为影响无线网络传输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无线网络干扰进行分析及优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信号干扰的种类及原因在无线网络传输中,信号干扰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同频干扰、异频干扰、多径干扰以及电磁干扰等。
同频干扰:同频干扰是指同一频段内的不同信号相互干扰,通常出现在信号频段重叠或信号接近的情况下。
异频干扰:异频干扰是指不同频段内的信号相互干扰,通常是因为不同无线网络工作在相邻频段或者相互干扰的频段导致。
多径干扰:多径干扰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遇到的反射、折射、衍射等影响导致的干扰。
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指一种无线电技术特有的干扰形式,通常是由于电子设备、机器或其他干扰源放射电磁波导致的。
以上四种干扰形式通常是由环境、设备以及传输路径等因素导致的。
二、信号干扰的影响信号干扰的存在会对无线网络的传输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带来重大影响。
具体的影响如下:降低传输速率:信号干扰会导致接收器在接收到错误的数据包后,产生重新传输的情况,并不断消耗带宽,从而下降无线网络的传输速率。
信号丢失:在信号干扰的情况下,无线网络的传输路径可能会受到干扰或被阻塞,从而导致信号丢失,传输被中断。
延迟增大:由于信号传输受到干扰,比如多径干扰等,可能导致信号传输时间变长,出现延迟增大的现象。
三、信号干扰的优化方案为了保证无线网络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对于信号干扰的优化措施非常重要。
具体优化方案如下:频段管理:正确的频段规划可以有效减少同频干扰和异频干扰,保证无线网络传输的高效性。
天线设计:天线是无线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优化天线的设计,可以降低多径干扰等干扰因素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信号处理:通过信号处理算法的优化,可以有效削弱多径干扰等干扰因素,提高无线网络传输质量。
维护管理:及时维护网络硬件设施,避免出现暴露的接头、松动的电缆等问题,从而减小电磁干扰。
无线网络电磁干扰屏蔽技术及应用研究
辐射 干 扰两 种 。传导 干 扰是 指通 过 导 电介 质把 一个 电网络上 的信 号耦 合 ( 干扰 ) 到另 一个 电网络 。辐射 干 扰是 指干 扰源通 过空 间把其 信号耦 合 ( 干扰 ) 另一个 电网络 。 到 电磁 干 扰 传播 途 径一 般 也 分 为两 种 : 即传 导耦 合 方 式和 辐射 耦合 方 式 。任何 电磁 干 扰 的发生 都 必然 存在 干扰 能量 的 传输 和传 输途 径 ( 传 输通 道) 或 。通 常认 为 电磁 干 扰传 输有 两 种方 式 : 种 是传导 传 输方 式 , 一 另一种 是辐 射传 输方 式 。因此 从被 干扰 的敏感 器来 看 , 干扰 耦合 可分 为传 导耦合 和辐 射耦合 两大 类 。传导 传 输必 须在 干扰 源 和敏 感器 之 间有 完整 的 电路 连接 , 扰信 号沿 着这 个 连接 电路 传 递 到敏感 器 , 干 发生 干扰 现 象 。这 个传 输 电路可包 括导 线 , 备 的导 电构件 电电源 、 设 供 公
S l to 解 决 之 道 o u in・
无 线 网络 电磁 干扰屏蔽技 术及应用研 究
乐文斌 陈祥潘
( 圳市 利谱信 息技术 有限 公 司 广 东深 圳 584 ) 深 100
【 摘要 】 对于 普 通的 无线 网络用 户来 说 , 无线 网络 的使 用需要 同 时兼顾 便携 、 高速 、 安全 的特性 . 因此 IS是一个 重要 的 发展 方向 D 但 对于 类似军 队 中的保 密要 求更高 的应 用来说 . 采用更 加稳 妥的解 决方 案 。 则需 【 关键 字】无线 网络 ; 队信 息安全 军 无线 屏蔽 . 阻断 网络
电磁干 扰 E ( l to g e c I tr rn e , MI e r ma n t n ef e c) 有传 导 干扰 和 E c i e
无线网络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技术
无线网络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普及,无线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无线网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干扰问题,这些干扰会严重影响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因此,为了保证无线网络的正常运行,抗干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无线网络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技术。
一、无线网络中的干扰种类在无线网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干扰种类:1.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指来自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磁信号对无线网络的影响。
常见的电磁干扰源包括电视、微波炉、手机等。
这些设备会发射电磁辐射,干扰无线信号的传输。
2.信号衰落信号衰落是指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因为遇到障碍物、反射或折射等原因而损失信号强度。
信号衰落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甚至影响到网络的连通性。
3.多径效应多径效应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经过不同路径到达接收端,导致接收到的信号相位和幅度发生变化。
多径效应会引起信号间的干扰和失真。
4.天气干扰天气因素,如雷电、雨雪等,会对无线信号的传输产生干扰。
这种干扰一般是临时性的,但却会造成网络的中断或信号丢失。
二、无线网络中的抗干扰技术为了应对无线网络中的各种干扰问题,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开发了许多抗干扰技术。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抗干扰技术:1.频谱分离技术频谱分离技术是指将无线电频谱划分为多个不重叠的频段,不同设备在不同频段上进行通信,避免信号之间的干扰。
常见的应用包括2.4GHz和5GHz频段的切换。
2.自适应调制技术自适应调制技术是指根据当前信道质量和干扰水平,动态选择最适合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和鲁棒性,减少干扰的影响。
3.空间分集技术空间分集技术通过增加天线数量和调整天线位置来改善信号的传输质量。
多天线接收可以将多种路径的信号进行合成,提高信号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4.编码和调制技术编码和调制技术可以通过添加纠错码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通过合理选择编码方式和调制方式,可以在信号传输过程中更好地抵抗噪声和干扰。
无线通信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方法
无线通信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方法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无线通信设备,如手机、无线网络、蓝牙耳机等。
然而,无线通信中的干扰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线通信中的干扰问题以及抗干扰方法,分步骤进行说明。
一、无线通信中的干扰问题:1.1 外部干扰:外部干扰是指无线通信设备受到其他无关设备或信号的干扰,包括电磁辐射、其他频率段的无线信号等。
1.2 内部干扰:内部干扰是指无线通信设备自身产生的干扰,如不同通信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不同频段的信号相互干扰等。
二、无线通信中的干扰类型:2.1 同频干扰:同频干扰是指在相同频段上的两个信号互相干扰,导致通信质量下降。
例如,在同一频段上通话的两部手机会相互干扰。
2.2 邻频干扰:邻频干扰是指在相邻频段上的两个信号互相干扰,也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
例如,使用相邻频段的两个无线网络之间可能会相互干扰。
2.3 共存干扰:共存干扰是指不同通信系统或设备共同使用同一频段,导致互相干扰,进而影响通信质量。
例如,无线网络在2.4GHz频段上与蓝牙设备共存时会相互干扰。
三、无线通信中的抗干扰方法:3.1 技术手段:3.1.1 协议设计:通过优化协议的设计,降低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
例如,在邻频干扰情况下,通过合理规划频段的间隔,来降低相邻频段信号之间的干扰。
3.1.2 功率控制:通过合理的功率控制策略,减少同频干扰。
例如,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根据距离远近、信号强度等因素自动调整发送功率,降低同频干扰的可能性。
3.1.3 频谱分配:通过合理的频谱分配策略,减少共存干扰。
例如,通信系统可以按需分配频段,避免频繁的频谱冲突和共存干扰。
3.1.4 编码技术:采用差分编码、编码违序、交织技术等方式,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例如,利用纠错编码算法可以在传输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检测和纠正,提高通信质量。
3.2 设备设计:3.2.1 滤波器设计:通过在无线通信设备中加入滤波器来屏蔽外部干扰。
屏蔽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屏蔽技术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屏蔽技术是在通信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它可以有效地抵抗干扰、保证通信质量。
本文将介绍屏蔽技术的原理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2. 屏蔽技术的原理屏蔽技术基于信号传输中的干扰现象,通过一系列方法来防止干扰信号的影响。
2.1 电磁屏蔽原理电磁屏蔽是一种常见的屏蔽技术,它基于电磁波传播的特性。
当电磁波碰到屏蔽物时,屏蔽物会吸收或反射部分电磁能量,从而减弱或阻挡干扰信号的传播。
2.2 硬件屏蔽原理硬件屏蔽是指采用特殊材料和结构设计来实现屏蔽效果。
例如,在电子设备中,采用金属盒、金属屏蔽罩等进行屏蔽。
这些材料和结构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屏蔽性能,能够将干扰信号隔离在屏蔽物的外部,从而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
2.3 软件屏蔽原理软件屏蔽是指在通信系统的软件层面上实施屏蔽措施。
例如,通过信号处理算法进行滤波、串扰消除等操作,可以减小或消除干扰信号对正常数据信号的影响。
3. 屏蔽技术的应用3.1 通信领域在通信领域,屏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
通过合理的天线设计和天线位置布置,可以减小天线之间的互相干扰,提高通信品质。
此外,对信号进行硬件和软件层面的屏蔽处理,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保障通信质量。
3.2 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中,屏蔽技术被用于保护电子元件免受外部干扰。
通过采用金属屏蔽罩、电磁屏蔽材料等,可以有效地隔离外界干扰信号,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3.3 医疗领域在医疗设备中,屏蔽技术对保证医疗信号的准确传输尤为重要。
例如,在核磁共振成像(MRI)领域,屏蔽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小外部电磁干扰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提高医学诊断的准确性。
3.4 军事与安全在军事和安全领域,屏蔽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系统、雷达系统等敏感设备中。
通过强化硬件屏蔽和软件屏蔽,可以防止对军事设备的干扰和窃听,确保机密信息的安全。
4. 结论屏蔽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子设备、医疗和军事等领域的技术手段。
网络安全IDS:无线网络电磁干扰屏蔽技术及应用
网络安全IDS:无线网络电磁干扰屏蔽技术及应用
【电源网】目前的无线网络安全产品是基于入侵检测而开发的,事实上,这类安全产品并不能从源头上杜绝外部攻击,尤其在发生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攻击时,不能保证涉密信息的安全。
对于普通的无线网络用户来说,无线网络的使用需要同时兼顾便携、高速、安全的特性,因此IDS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对于类似军队中的保密要求更高的应用来说,则需采用更加稳妥的解决方案。
1.入侵检测系统(IDS)
目前,无线网络(或称无线局域网,即WLAN)统一执行IEEE802.11b标准,在物理层,IEEE802.11b采用2.45GHz的无线频率,最大的位速率达
l1Mbps,使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传输技术。
在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802.11b使用“载波侦听多点接入/冲突避免(CSMA/CA)”媒体访问控制(MAC)
协议。
由于WLAN采用公共的电磁波作为载体,任何人都有条件窃听或干扰信息,因此对越权存取和窃听的行为也更不容易防备。
入侵检测系统(IDS)通过在网络中设定监测代理来监听无线数据包,并利用检测引擎检测非授权AP 和伪装MAC地址进行监测、记录和报告警告信息。
目前最常用的IDS检测方法是特征匹配,即把网络包数据与预先写在规则中的“攻击内容”或特征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数据包是否具有攻击性。
多数IDS的匹配算法都与开源入侵检测系统Snort的多模检测算法类似,异常检测方法是另一种IDS检测方法,通常作为特征匹配的补充方式。
面对多样化的网络攻击和入侵,这种技术需要不断完善。
2.电磁干扰和电磁屏蔽技术
电磁干扰(EMI)是干扰电缆信号并降低信号完好性的电子噪音,EMI通常由。
无线网络中的信号干扰检测方法研究
无线网络中的信号干扰检测方法研究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移动设备的普及,无线网络的需求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无线信号受到各种干扰的影响,如电磁波干扰、天气干扰等,导致无线网络的连接质量常常受到影响。
因此,研究无线网络中信号干扰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信号干扰对于无线网络的影响无线网络中的信号干扰主要包括同频干扰和异频干扰两种类型。
同频干扰是指与目标信号处于相同频段的干扰信号,常见的有共址干扰、碰撞干扰等;异频干扰指在其他频段产生的干扰信号,如邻频干扰、间隔频干扰等。
信号干扰会导致无线网络中的信号质量下降,影响通信质量以及数据传输速度。
在严重情况下,信号干扰还可能导致无线网络的断连,从而降低用户体验和网络服务的稳定性。
传统的信号干扰检测方法在传统的无线网络中,常用的信号干扰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频谱分析法、特征提取法以及机器学习等。
频谱分析法是最传统的信号干扰检测方法之一,它通过对无线信号的频谱进行分析来判断是否存在干扰信号。
频谱分析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是它仅仅通过频谱的变化来判断干扰信号,对于复杂的干扰信号往往无法有效检测。
特征提取法是通过提取无线信号的特征参数,构建特征空间,然后通过判别器判断是否存在干扰信号。
特征提取法相对频谱分析法来说,能够更好地处理信号的动态变化,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干扰信号,特征提取法的参数选择和构建较为困难,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机器学习方法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信号干扰检测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构建分类器来区分正常信号和干扰信号,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和鲁棒性。
目前,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学习方法在信号干扰检测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基于深度学习的信号干扰检测方法深度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中的分支领域,其核心是构建和训练多层神经网络来进行模式识别和分类。
在信号干扰检测方面,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 处理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深度学习可以通过多层神经网络来学习和表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从而更好地处理复杂的干扰信号。
无线通信中信号干扰与防护技术
无线通信中信号干扰与防护技术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无线通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日常的手机通话、无线网络连接,到工业领域的自动化控制、交通运输的导航系统,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
然而,随着无线通信的广泛应用,信号干扰问题也日益凸显,给通信质量和可靠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障无线通信的正常运行,深入研究信号干扰的成因和防护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无线通信中的信号干扰,指的是在通信过程中,无用的信号对有用信号的接收和处理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这些干扰信号可能来自于多种来源,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两大类。
自然干扰主要包括来自自然界的电磁现象,如雷电、太阳黑子活动等。
雷电产生的强大电磁场可能会在附近的通信线路中感应出瞬间的高电压和大电流,从而对通信设备造成损坏,同时也会干扰正常的信号传输。
太阳黑子活动则会引起地球磁场的变化,导致高层大气的电离程度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造成信号的衰减、失真甚至中断。
人为干扰则更为复杂和多样化。
常见的有同频干扰、邻频干扰、互调干扰等。
同频干扰是指两个或多个使用相同频率的信号源在同一区域同时工作,相互之间产生干扰。
例如,在一个城市中,如果多个无线电台或无线网络都使用了相同的频率进行通信,就可能会出现同频干扰,导致信号质量下降,通话中断或数据传输错误。
邻频干扰则是指相邻频率的信号之间相互影响。
由于通信设备的滤波器并非理想的,无法完全隔离相邻频率的信号,因此邻频信号可能会泄漏到有用信号的频段内,造成干扰。
互调干扰则是当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同时通过非线性器件时,会产生新的频率成分,如果这些新产生的频率恰好落在有用信号的频段内,就会形成互调干扰。
除了上述的电磁干扰,还有一种常见的干扰形式——恶意干扰。
这可能是出于非法目的,有人故意发射强大的干扰信号,阻断或破坏正常的无线通信。
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个人和企业的正常通信,在一些关键领域,如军事、航空航天等,还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无线电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
无线电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摘要】各种干扰信号的存在使得无线电通信的环境日益恶劣,在分析现代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常见的抗干扰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抗干扰技术,阐明了无线电通信系统软件无线电抗干扰的关键技术,采用软件无线电的通信抗干扰技术具有良好的前景。
【关键词】抗干扰技术;软件无线电1引言在现代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所处的传播的电磁环境非常复杂,因此无线通信系统经常受到各种电磁干扰信号的影响,这种干扰不仅有自然环境的干扰信号,而且还有人为施加的干扰信号,对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的研究一直是无线通信领域研究人员研究的热点问题。
目前广泛采用的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包括扩频技术、跳频技术以及扩频跳频混合技术。
采用以上几种抗干扰技术的缺点是增大了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电路复杂程度,提高了无线通信设备的研制和生产成本。
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能够克服成本高的缺点,并且能够灵活多变、实时动态地实施通信对抗,是提高系统对抗的一个有效措施[1]。
软件无线电通信抗干扰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尽量通过软件实现系统的各种功能,让尽可能多的系统功能由通过软件来完成,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硬件成本,提高通信系统效率。
2采用软件无线电抗干扰技术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基本原理采用软件无线电抗干扰技术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主要包括干扰信号检测模块、控制模块、收发信机模块和计算机模块四部分。
其工作原理是:在干扰信号检测模块,由天线接收的无线干扰信号经滤波器与混频器后成为中频信号,再由A/D 变换为数字信号,DSP将采集到的干扰信号参数送入计算机。
在收发信机模块中,发信时音频信号经过A/D转换之后进入DSP电路进行基带数字信号的处理,再经过A/D变换、信号放大与变频,最后由天线发射出去;收信时,天线感应的射频(RF)信号,经过混频得到IF 信号,然后进行A/D 变换,对IF 数字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音频信号解调等功能,最后送到耳机。
高频无线信号的抗干扰技术探讨
高频无线信号的抗干扰技术探讨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手机通信到无线网络,从卫星导航到物联网应用,高频无线信号的使用无处不在。
然而,随着无线通信的广泛应用,干扰问题也日益凸显。
干扰可能导致信号质量下降、通信中断甚至系统故障,严重影响了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研究高频无线信号的抗干扰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频无线信号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
首先是自然干扰,比如雷电、太阳黑子活动等会产生电磁辐射,对高频无线信号造成干扰。
其次是人为干扰,包括其他无线设备的同频或邻频干扰、恶意的电磁干扰等。
此外,环境因素如建筑物的遮挡、反射和折射也会影响信号的传播,从而产生干扰。
为了应对这些干扰,一系列抗干扰技术应运而生。
扩频技术是其中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扩频技术通过将信号的频谱扩展到一个较宽的频带上,使得信号的功率谱密度降低,从而增加了信号的隐蔽性和抗干扰能力。
常见的扩频技术有直接序列扩频和跳频扩频。
直接序列扩频将原始信号与一个高速的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得信号的带宽大大增加;跳频扩频则是使载波频率按照预定的规律在一个较宽的频带上跳变,从而降低了被干扰的概率。
另一种重要的抗干扰技术是智能天线技术。
智能天线通过调整天线的方向图和波束,实现对信号的定向接收和发射,从而提高信号的增益,减少来自其他方向的干扰。
智能天线可以根据信号的到达方向和强度自动调整波束,有效地抑制多径衰落和干扰信号。
滤波技术也是高频无线信号抗干扰中常用的手段。
通过使用合适的滤波器,可以将干扰信号滤除,保留有用的信号。
例如,带通滤波器可以允许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通过,而阻止其他频率的信号;陷波滤波器则可以专门抑制某个特定频率的干扰信号。
编码技术在抗干扰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纠错编码通过在发送的信息中添加冗余信息,使得接收端能够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
这种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干扰对信号造成的影响,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光纤通信技术在无线网络中的防干扰调研
光纤通信技术在无线网络中的防干扰调研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干扰问题。
当大量无线设备同时工作在同一频段时,会导致频谱拥塞和信号受干扰,从而影响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光纤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线网络中的防干扰方案。
本文将对光纤通信技术在无线网络中的防干扰调研进行详细探讨。
1. 无线网络的干扰问题由于无线网络设备的高频使用,频谱资源有限,因此频谱拥塞问题成为无线网络常见的干扰问题之一。
此外,设备的电磁辐射,多径传播引起的多径干扰,以及相邻频道间的干扰等也是影响无线网络性能的重要因素。
2. 光纤通信技术的优势与传统的无线通信方式相比,光纤通信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使其成为解决无线网络干扰问题的理想选择。
2.1 高速传输能力:光纤通信的传输速度远高于无线通信,能够满足大规模数据的高速传输需求。
2.2 低延迟:由于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速度极快,光纤通信具有低延迟的特点,可提高无线网络的反应速度和数据传输效率。
2.3 抗干扰能力强:光纤通信不受电磁波干扰,与无线信号隔离,能够有效解决信号受干扰的问题。
2.4 安全性高:由于光纤通信是通过光信号传输数据,相对于无线信号而言,光纤通信更难被非法窃听和干扰,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3. 光纤通信技术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3.1 光纤传送基站信号在无线网络中,基站信号的传输是一个关键步骤。
传统的做法是通过电缆将基站信号传输至无线设备,但这种方式存在传输距离有限、干扰问题较大等问题。
而利用光纤通信技术传送基站信号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无线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质量。
3.2 光纤分布式天线系统光纤分布式天线系统是利用光纤传输无线信号的一种方案。
通过将无线天线与基站之间的电缆替换为光纤,不仅增加了传输距离,还有效解决了电磁干扰和损耗等问题。
3.3 光纤天线前传技术光纤天线前传技术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进行传输,最后再由光纤技术转换回射频信号。
电磁干扰对无线电通信的影响研究
电磁干扰对无线电通信的影响研究无线电通信是一个现代化的正确有趣的技术,与有线电通信相比,它具有灵活性、可移动性和广泛的覆盖范围等优势。
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开展,电磁干扰也逐渐成为一个麻烦和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对电磁干扰对无线电通信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1.电磁干扰的概念和分类电磁干扰是指电磁波对设备功能产生破坏或干扰的现象。
电磁干扰有很多种类型,可以按原因分为自然电磁干扰和人为电磁干扰。
自然电磁干扰包括闪电、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干扰,人为电磁干扰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电磁波造成的干扰。
电磁干扰还可以按干扰位置分为同轴电缆干扰和空中传输干扰。
同轴电缆干扰是指干扰信号在同一电缆中传输,通信线路中的信号被干扰。
空中传输干扰则是指干扰信号在空中传输,以及电台之间的干扰,通常是通过电磁波辐射媒介产生的。
2.无线电通信中的电磁干扰在无线电通信过程中的电磁干扰,通常来自电源、急停开关和其他电动设备等电路中的干扰源,干扰源传递到接受机器的电缆上,然后被放大并干扰其输入,导致误码、野码和降低传输速率,从而干扰通信的传输。
在无线电通信的过程中,电磁干扰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调制干扰,也就是频率干扰或相位干扰,导致接收信号中出现噪音或者失真,降低了接收信号的质量,干扰了通信;另一种是通信频率受到无关信号的影响,导致接受设备无法接收信号或者接收到干扰的信号。
这种强磁干扰很容易导致接收机失灵,而且越来越常见,成为无线电通信中严重的问题。
3.电磁干扰对无线电通信的影响电磁干扰对无线电通信的影响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信噪比:电磁干扰会使信号受到破坏,接收到的信号变得混乱无序,信噪比降低,导致通信质量降低。
(2)误码率(BER):电磁干扰会导致误差码的出现,降低数据传输的速率和有效性。
(3)接收带宽和可靠性:电磁干扰会降低接收机的带宽和可靠性,影响通信质量。
(4)增加能耗:电磁干扰使得设备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处理信号,增加了设备的运行成本。
关于复杂电磁环境下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的研究
关于复杂电磁环境下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的研究【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工作于不同模式的无线设备越来越多,导致我们周围的电磁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在这种新的环境下,无线通信中的抗干扰技术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对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进行研究,同时对时间反转技术在无线通信抗干扰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的多元化、多方向发展策略。
【关键词】复杂电磁环境;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时间反转技术1.引言在当前的无线通信环境中,随着相关电子设备的增加,使得无线通信所处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无线通信面临着外界干扰的难题,这也是目前发展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的主要原因。
在对无线通信造成干扰的因素中又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其中人为因素主要指的是敌对国进行的蓄意电磁干扰,从而使得对方国家的无线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导致无线信号终端,达到干扰对方正常通信的目的。
在无线通信的诸多干扰中,可以主要分为三大类:多址干扰、共道干扰以及码间串扰。
对无线通信自身而言,外界干扰只有在特定的频带、调制方式情况下才能够产生干扰影响。
针对军事用途的干扰技术而言,为了对敌方的无线通信实现干扰,需要提前对地方的通信频段等信息进行侦测,然后在不同的纬度施放干扰信号,只有这样才能够起到干扰正常对方无线通信的目的。
2.复杂电磁环境下主要抗干扰技术类型随着目前无线通信所处的电磁环境复杂程度不断提高,抗干扰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主要有跳频、扩频、智能天线以及混合技术等。
(1)跳频技术跳频技术的应用较早,主要应用于民用无线通信,其抗干扰效果较好,主要应用于微波、毫米波段的无线通信抗干扰中。
跳频技术顾名思义是指实现无线电频率按照特定规律实现跳变,与固定不断的无线通信相比,采用跳频技术使得无线通信达到扩展频谱的目的。
与此同时,频率跳变的速度关系到无线通信的抗干扰能力,通常情况下频率跳变的速度越高则抗干扰性能越好,频率跳变速度越低则抗干扰性能越差。
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研究
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通过对现状分析和干扰机理分析,探讨干扰抑制技术研究及抗干扰算法设计。
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验证抗干扰算法的有效性。
研究背景为当前无线通信系统中普遍存在干扰问题,研究目的在于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研究意义在于为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结论部分总结研究成果并指出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
通过本文研究,可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通信质量和用户体验,促进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现状分析、干扰机理分析、干扰抑制技术研究、抗干扰算法设计、仿真与实验验证、研究成果总结、存在问题与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无线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无线通信的需求越来越高。
随着无线通信设备的增多和基站密度的增加,通信系统频繁受到各种干扰的影响,特别是无线频谱的限制和共享导致了通信中干扰问题愈发突出。
传统的抗干扰技术难以满足当前无线通信系统对抗干扰性能的要求,研究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
通过对干扰机理的深入分析和抗干扰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保障通信质量和稳定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先进的抗干扰技术,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为实现可靠的无线通信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的开展,对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无线通信系统在复杂环境下受到干扰影响而导致通信质量下降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旨在通过对干扰机理的分析和干扰抑制技术的研究,提出有效的抗干扰算法设计方案,从而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并提升通信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深入了解当前无线通信系统在面临干扰时的表现和问题,探讨干扰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机理,挖掘并研究各种干扰抑制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提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抗干扰算法设计方案,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电磁干扰对无线通信的影响研究
电磁干扰对无线通信的影响研究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无线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手机通话、无线网络到卫星通信,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电磁干扰这一无形的“敌人”却时刻威胁着无线通信的质量和稳定性。
电磁干扰,简单来说,就是指任何能够中断、阻碍或者降低无线通信信号传输和接收的电磁能量。
它的来源多种多样,可能是自然界中的雷电、太阳黑子活动,也可能是人为产生的,比如电子设备的辐射、电力设施的运行等。
当电磁干扰出现时,它对无线通信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信号强度的减弱上。
无线通信依靠电磁波来传输信息,而电磁干扰会使这些电磁波发生扭曲、衰减甚至反射,导致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大幅降低。
想象一下,当您正在与重要的客户进行电话会议,突然信号变得微弱,声音断断续续,这不仅会影响沟通的效率,还可能导致重要信息的遗漏。
其次,电磁干扰会增加信号的误码率。
误码率是衡量无线通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传输过程中错误比特的比例。
电磁干扰会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畸变,接收端在解码时就容易出现错误,从而增加误码率。
这就好比在传递一封重要的信件时,途中遭遇了风雨的侵蚀,使得部分字迹模糊不清,接收者在解读时就容易产生误解。
电磁干扰还会导致无线通信的频谱资源受到侵占。
在有限的频谱范围内,各个无线通信系统都有其分配的频段。
然而,强烈的电磁干扰可能会扩散到其他频段,干扰正常的通信频段。
这就像是在一条繁忙的道路上,突然有一辆不守规矩的车辆闯入了其他车道,造成交通混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电磁干扰影响无线通信的情况。
比如,在微波炉运行时,附近的无线网络可能会出现卡顿或掉线的现象。
这是因为微波炉工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干扰无线网络的信号。
再比如,在一些大型电子设备密集的场所,如工厂、机房等,无线通信往往会受到严重的干扰,导致通信质量下降。
对于一些关键的无线通信领域,如航空通信、军事通信等,电磁干扰带来的影响可能是灾难性的。
无线电通信中的抗干扰技术分析
无线电通信中的抗干扰技术分析在当今信息时代,无线电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了社会运转和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日常的手机通话、无线网络连接,到航空航天、军事国防等重要领域,无线电通信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无线电通信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诸多干扰因素,这些干扰可能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数据丢失甚至通信中断,严重影响了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研究和应用有效的抗干扰技术对于保障无线电通信的正常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无线电通信中的干扰来源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两大类。
自然干扰主要包括雷电、太阳黑子活动、大气噪声等。
人为干扰则更加复杂,例如其他无线电设备的同频或邻频干扰、有意的电磁干扰等。
这些干扰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无线电信号的传输,如降低信号强度、引入噪声、改变信号的频率和相位等。
为了应对这些干扰,人们研发了多种抗干扰技术。
其中,扩频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扩频技术通过将信号的频谱扩展到一个较宽的范围,使得单位带宽内的信号功率降低,从而提高了信号在干扰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常见的扩频方式包括直接序列扩频(DSSS)和跳频扩频(FHSS)。
直接序列扩频是将原始信号与一个高速的伪随机码进行乘法运算,从而将信号的频谱扩展。
跳频扩频则是让载波频率按照预定的规律快速跳变,使得干扰难以跟踪和影响通信。
智能天线技术也是一种重要的抗干扰手段。
智能天线通过对天线阵列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实现波束的定向发射和接收,从而增强有用信号的接收强度,同时抑制来自其他方向的干扰信号。
这种技术能够根据信号的来波方向和强度自动调整天线的参数,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此外,纠错编码技术在抗干扰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在发送的信息中添加一定的冗余纠错码,接收端可以根据这些纠错码对接收的信号进行纠错,从而减少干扰对信息传输的影响。
常见的纠错编码方式有卷积码、Turbo 码等。
在实际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常常会综合运用多种抗干扰技术,以达到更好的抗干扰效果。
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电磁屏蔽技术分析
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电磁屏蔽技术分析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电磁屏蔽技术是指通过设计和制造合适的屏蔽结构或材料,阻止或减小外部电磁场对设备内部电路的影响,从而保证设备正常工作的技术。
电磁屏蔽技术是保证无线电通信设备正常工作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高频段上的设备,更容易受到外部电磁场的影响。
电磁屏蔽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导体屏蔽:导体屏蔽是通过采用金属材料作为屏蔽结构,将电磁波反射或吸收,来达到屏蔽的目的。
例如,在手机中使用的金属外壳和天线就具有屏蔽作用,可以减少外部电磁干扰和防止电磁辐射。
2. 吸波屏蔽:吸波屏蔽是利用吸波材料来吸收电磁波能量,从而减少电磁波的反射和传输。
吸波材料通常是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材料组成,并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和阻抗匹配性。
在无线电通信设备中,常用的吸波材料有碳粉、铁氧体、石墨等。
3. 浪漫屏蔽:浪漫屏蔽是通过设计合适的电磁波导路,将电磁波引导到特定的区域或场合,达到屏蔽效果。
例如,在手机中,天线的射频信号可以采用特殊的波导路线和金属屏蔽,将信号引导到射频模块,从而隔离其他不需要的电路。
4. 磁屏蔽:磁屏蔽是通过设计合适的电磁屏蔽结构,减小外部磁场的干扰,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例如,在大功率变频器中,由于变压器产生的强磁场对电子器件产生的影响很大,因此需要采用磁屏蔽材料对变压器进行包装,有效降低磁场干扰。
5. 地线抗干扰技术:地线抗干扰技术是通过设计合适的接地系统和地线排布方式,减小外部电磁场的影响。
在无线电通信设备中,地线抗干扰技术的主要措施包括采用较低的接地阻抗、增加共模抑制电路等。
总之,电磁屏蔽技术是保证无线电通信设备正常工作的重要手段,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对电磁屏蔽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电磁屏蔽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电磁屏蔽技术分析
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电磁屏蔽技术分析无线电通信设备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可以在各种场合见到其身影,比如手机、电视、无线网络等等。
但是随着各种无线通信设备的广泛使用,电磁干扰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为了保证通信质量和设备稳定性,电磁屏蔽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电磁屏蔽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原理和应用。
一、电磁屏蔽技术的原理电磁屏蔽技术是利用屏蔽材料对电磁波进行阻隔的方法。
常用的屏蔽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铝、镍、铁、铜等)、合金材料(钢铁、铝镍合金等)以及导电性聚合物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射频反射性能,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反射电磁波,从而达到屏蔽的目的。
电磁屏蔽技术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步骤:吸收、反射、扩散和导向。
屏蔽材料吸收电磁波的能量,将其转化为热能,从而减弱电磁波的传播。
屏蔽材料能够反射部分电磁波,使其无法穿过材料表面,起到挡住电磁波的作用。
然后,屏蔽材料会将电磁波扩散成多个较小的波,使其能量分散,减小对周围设备的干扰。
屏蔽材料还可以对电磁波进行导向,将其引导到指定位置,避免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
二、电磁屏蔽技术的应用电磁屏蔽技术在无线电通信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保障通信质量和设备稳定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磁屏蔽技术的应用场景。
2. 无线网络设备屏蔽技术在现代社会,无线网络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电磁辐射问题也备受关注。
为了减小无线网络设备对人体的辐射,提升通信质量,必须采用一定的电磁屏蔽技术。
常见的做法是在无线网络设备周围布置合适的屏蔽材料,将电磁波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减小对周围环境和设备的干扰。
3. 电视和电台设备屏蔽技术电视和电台设备在传输信号时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需要采用屏蔽技术来减小其干扰范围。
在电视和电台设备的设计中,通常会采用金属外壳、导电材料和屏蔽结构来限制电磁波的传播范围,提升通信质量和设备稳定性。
三、电磁屏蔽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无线通信设备的不断发展,电磁屏蔽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电磁场论文 ——电磁屏蔽中屏蔽技术的分析和应用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论文(设计)题目:电磁兼容中屏蔽技术的分析和应用摘要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以及电磁环境污染的加重,对电磁兼容性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电磁兼容设计的主要技术之一——屏蔽技术的研究也就愈显得重要。
本文从电磁屏蔽技术原理出发,讨论了屏蔽体结构、屏蔽技术分类、屏蔽材料的选择以及所要遵循的原则,在电子设备实施具体的电磁屏蔽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同时分析了电磁干扰形成的危害,介绍了工程上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几种常用方法。
关键词:电磁屏蔽电磁干扰屏蔽技术Abstract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pollution is getting worse,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of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is also higher and higher.Shielding techniques,as an important designing technical of the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is also unavoidable.This article along with the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technology principle, discusses the shielding body structure, shielding technology classification,the choice of shielding materials and the principle to observe,and provides an important basis in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implementation of specific.It also analyzes the harm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introduces several common method solving engineering problems of th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Keywords: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interference; method目录序言 (4)1 电磁干扰 (5)1.1 电磁干扰定义 (5)1.2 电磁干扰分类 (5)1.3 电磁干扰传播途径 (5)2 电磁兼容 (5)2.1电磁兼容定义及内涵 (5)2.2设计思想 (6)3 电磁屏蔽 (6)3.1屏蔽原理 (7)3.2电屏蔽 (7)3.3磁屏蔽 (8)3.4电磁屏蔽 (8)3.4.1电磁屏蔽原理 (8)3.4.2电磁屏蔽设计原则 (9)参考文献: (10)序言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电磁干扰。
针对无线屏蔽电磁干扰的措施
针对无线屏蔽电磁干扰的措施无线屏蔽电磁干扰的措施。
电磁干扰是指电磁场对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它会导致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下降,甚至造成通信中断。
在现代社会中,无线通信系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如何有效地屏蔽电磁干扰成为了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针对无线屏蔽电磁干扰的措施。
1. 设备屏蔽。
设备屏蔽是指在设备内部采取措施,以减少电磁干扰对设备内部电路的影响。
这种措施包括采用屏蔽罩、屏蔽壳等物理屏蔽结构,以及在电路设计中采用滤波器、隔离器等电路屏蔽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干扰对设备内部电路的影响,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2. 环境屏蔽。
环境屏蔽是指在设备周围采取措施,以减少外部电磁干扰对设备的影响。
这种措施包括在设备周围设置屏蔽墙、屏蔽罩等物理屏蔽结构,以及在设备周围设置滤波器、隔离器等电路屏蔽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电磁干扰对设备的影响,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3. 地线屏蔽。
地线屏蔽是指在设备的地线系统中采取措施,以减少地线系统对电磁干扰的敏感度。
这种措施包括采用屏蔽地线、设置屏蔽地线环等物理屏蔽结构,以及在地线系统中设置滤波器、隔离器等电路屏蔽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地线系统对电磁干扰的敏感度,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4. 信号处理屏蔽。
信号处理屏蔽是指在信号处理过程中采取措施,以减少信号处理过程中电磁干扰的影响。
这种措施包括在信号处理过程中设置滤波器、隔离器等电路屏蔽措施,以及在信号处理过程中采用数字滤波、数字隔离等数字信号处理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信号处理过程中电磁干扰的影响,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5. 技术屏蔽。
技术屏蔽是指在无线通信技术中采取措施,以减少电磁干扰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影响。
这种措施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采用频谱扩展技术、自适应调制技术等技术屏蔽措施,以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采用多天线技术、多径传输技术等技术屏蔽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8学术研究A cademic R esearch乐文斌,陈祥潘(深圳市利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40)[摘 要] 对于普通的无线网络用户来说,无线网络的使用需要同时兼顾便携、高速和安全的特性,因此IDS 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对于类似军队中的保密要求更高的应用来说,则需采用更加稳妥的解决方案。
TIPTOP 无线网络阻断系统使用电磁干扰技术,通过对2.4GWLAN 无线通信网络(802.11b/g/n)进行干扰,能够达到全部或有选择性的阻断WLAN 中无线接收器 (Access Point) 或个人工作平台 (Station) 的无线信道,同时采用了智能分析技术,一旦环境中出现无线信号,即对其进行干扰,并记录干扰结果,供需要时使用。
[关键词] 无线网络;军队信息安全;无线屏蔽,网络阻断[中图分类号] TP30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054(2010) 11-0068-03EMI Shielding Technolgy of Wireless Network and Its ApplicationLE Wen-bin, CHEN Xiang-pan(Tipto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China)[Abstract] The ordinary users require that the consideration must be given to the portable,high-speed,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ireless network in use,so IDS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trend. However,for the military-like application of high-confidentiality,a more secure solution must be employed. TIPTOP wireless network blocking system cmploys 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technology to exercise interference on the 2.4GWLAN(802.11b/g/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and thus to realize whole or selective blocking of WLAN wireless receiver(access point) or individual working platform(station) radio channel. Meanwhile,the intelligent analysis technology is also adopted,and once the wireless signal occurs in the environment,the interference on this signal should be implemented,and the results recorded for use when necessary.[Keywords] wireless network;army information security;wireless shield;network blocking无线网络电磁干扰屏蔽技术及应用研究收稿日期:2010-09-16作者简介:乐文斌,1982年生,男,本科,资深技术专家,研究方向:保密技术、信息安全、信息架构、技术及项目群管理;陈祥潘,1981年生,男,本科,市场经理,研究方向: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
0 引言目前,无线网络(或称无线局域网,即WLAN)统一执行IEEE802.11b 标准,在物理层,IEEE 802.11b 采用2.45 GHz 的无线频率,最大的位速率达11 Mb/s,使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传输技术。
在数据链路层的MAC 子层,802.11b 使用“载波侦听多点接入/冲突避免(CSMA/CA)”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
由于WLAN 采用公共的电磁波作为载体,任何人都有条件窃听或干扰信息,因此对越权存取和窃听的行为也更不容易防备。
入侵检测系统(IDS)通过在网络中设定监测代理来监听无线数据包,并利用检测引擎检测非授权AP 和伪装MAC 地址进行监测、记录和报告警告信息。
目前最常用的IDS 检测方法是特征匹配,即把网络包数据与预先写在规则中的“攻击内容”或特征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数据包是否具有攻击性。
多数IDS 的匹配算法都与开源入侵检测系统Snort 的多模检测算法类似,异常检测方法是另一种IDS 检测方法,通常作为特征匹配的补充方式。
面对多样化的网络攻击和入侵,这种技术需要不断完善。
目前的无线网络安全产品是基于入侵检测而开发的,事实上,这类安全产品并不能从源头上杜绝外部攻击,尤其在发生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攻击时,不能保证涉密信息的安全[1]。
对于普通的无线网络用户来说,无线网络的使用需要同时兼顾便携、高速及安全的特性,因此IDS 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对于类似军队中的保密要求更高的应用来说,则需采用更加稳妥的解决方案。
1 电磁干扰和电磁屏蔽技术电磁干扰(EMI) 是干扰电缆信号并降低信号完好性的电子噪音,EMI 通常由电磁辐射发生源如马达和机器产生的。
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有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学术研究A cademic R esearch两种。
传导干扰是指通过导电介质把一个电网络上的信号耦合(干扰)到另一个电网络。
辐射干扰是指干扰源通过空间把其信号耦合(干扰)到另一个电网络。
电磁干扰传播途径一般也分为两种:传导耦合方式和辐射耦合方式。
任何电磁干扰的发生都必然存在干扰能量的传输和传输途径(或传输通道),通常认为电磁干扰传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导传输方式;另一种是辐射传输方式。
因此从被干扰的敏感器来看,干扰耦合可分为传导耦合和辐射耦合两大类。
传导传输必须在干扰源和敏感器之间有完整的电路连接,干扰信号沿着这个连接电路传递到敏感器,发生干扰现象。
这个传输电路可包括导线,设备的导电构件、供电电源、公共阻抗、接地平板、电阻、电感、电容和互感元件等。
辐射传输是通过介质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干扰能量按电磁场的规律向周围空间发射。
常见的辐射耦合有以下3种:① 甲天线发射的电磁波被乙天线意外接收,称为天线对天线耦合;② 空间电磁场经导线感应而耦合,称为场对线的耦合;③两根平行导线之间的高频信号感应,称为线对线的感应耦合[1]。
电磁屏蔽是电磁兼容技术的主要措施之一。
电磁屏蔽的技术原理,即用金属屏蔽材料将电磁干扰源封闭起来,使其外部电磁场强度低于允许值的一种措施;或用金属屏蔽材料将电磁敏感电路封闭起来,使其内部电磁场强度低于允许值的一种措施。
静电屏蔽:用完整的金属屏蔽体将带正电导体包围起来,在屏蔽体的内侧将感应出与带电导体等量的负电荷,外侧出现与带电导体等量的正电荷,如果将金属屏蔽体接地,则外侧的正电荷将流入大地,外侧将不会有电场存在,即带正电导体的电场被屏蔽在金属屏蔽体内。
交变电场屏蔽:为降低交变电场对敏感电路的耦合干扰电压,可以在干扰源和敏感电路之间设置导电性好的金属屏蔽体,并将金属屏蔽体接地。
交变电场对敏感电路的耦合干扰电压大小取决于交变电场电压、耦合电容和金属屏蔽体接地电阻之积。
只要设法使金属屏蔽体良好接地,就能使交变电场对敏感电路的耦合干扰电压变得很小。
电场屏蔽以反射为主,因此屏蔽体的厚度不必过大,而以结构强度为主要考虑因素。
交变磁场屏蔽:交变磁场屏蔽有高频和低频之分。
低频磁场屏蔽是利用高磁导率的材料构成低磁阻通路,使大部分磁场被集中在屏蔽体内。
屏蔽体的磁导率越高,厚度越大,磁阻越小,磁场屏蔽的效果越好,当然,要与设备的重量相协调。
高频磁场的屏蔽是利用高电导率的材料产生的涡流的反向磁场来抵消干扰磁场而实现的。
交变电磁场屏蔽:一般采用电导率高的材料作屏蔽体,并将屏蔽体接地。
它是利用屏蔽体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反方向的涡流磁场与原磁场抵消而削弱高频磁场的干扰,又因屏蔽体接地而实现电场屏蔽。
屏蔽体的厚度不必过大,而以趋肤深度和结构强度为主要考虑因素[1-2]。
屏蔽体做好之后需要进行屏蔽效能检测。
屏蔽效能的检测设备:屏蔽效能的检测设备有变频信号源、射频放大器、发射天线、电磁场接收天线、衰减器、测量接收机和数据记录仪。
屏蔽效能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① 定位测量点;② 校准检测设备;③ 测量无发射时的环境电平H;④ 测量无屏蔽时在测量点接收到发射机的电磁场强度W;⑤ 测量有屏蔽时在测量点接收到发射机的电磁场强度Y;⑥ 屏蔽效能SE的检测分析,屏蔽效能SE计算式为 SE=20log10[(W-H)/(Y-H)];⑦ 计算后,将屏蔽效能SE与设计要求相比较,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安全余量是否满足要求,是否有过设计。
如果达不到要求,就要具体分析原因并加以改进,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如果有过设计,也要具体分析原因并在以后的设计中加以改进。
2 无线网络阻断系统分析深圳市利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TIPTOP无线网络阻断系统,采用一种可控的电磁干扰技术,是一套以干扰为手段,以屏蔽为目的的无线网络安全系统。
TIPTOP无线网络阻断系统使用电磁干扰技术,通过对2.4GWLAN无线通信网络(802.11b/g/n)进行干扰,能够达到全部或有选择性地阻断WLAN中无线接收器 (Access Point) 或个人工作平台的 (Station) 无线信道,同时采用了智能分析技术,一旦环境中出现无线信号,即对其进行干扰,并记录干扰结果,供需要时使用。
TIPTOP无线网络阻断系统主要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检测部分、干扰部分和控制部分。
检测部分:这部分包括信号放大、信号处理和检测通道强度。
放大部分包括输入放大和中间级放大两个模块,主要作用是将信号放大以便于处理,经处理完成后输出的信号经过信号检测芯片检测出信号强度,之后传送给控制部分进行处理。
无线网络阻断信号检测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无线网络阻断信号检测原理干扰部分:这部分包含信号前级推动和末级功放两个模块。
信号处理完成后将输出干扰信号,经过后级放大处理,输出射频干扰信号,干扰信号强度大约为0.5 W左右。
无线网络阻断信号干扰原理如图2所示。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 2010.1169学术研究A cademic R esearch图2 无线网络阻断信号干扰原理控制部分:控制部分接收外部程序指令,根据指令进行控制收发信号的处理,并确定收发的方式,然后根据指令要求来发射干扰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