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水准测量手簿

合集下载

二等水准测量实习指导书

二等水准测量实习指导书

二等水准测量实训项目指导书二〇〇九年七月二等水准测量实训项目指导书1 任务概述某地占地面积1000余亩,平均海拔73m,地势平坦,便于测量作业。

实训内容有:测区踏勘、实地选点、二等水准观测(往返)、外业高差与概略高程表编算、水准网平差计算。

2 测区已有资料2.1 1:1000地形图;2.2控制点成果表;2.3控制点点之记。

3 作业依据3.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以下简称规范。

3.2本实训项目指导书。

4 高程基准与作业方法4.1高程基准本次作业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2 作业方法4.2.1根据地形条件沿主干道布设5-8个水准点组成闭合环,并绘制水准点点之记。

相邻两水准点之间的水准路线为一测段,相邻的2-3个测段为一区段。

4.2.2 作业开始后的一周内,应每天检验i角,若i角较为稳定时,以后每隔15天检验一次,直到作业结束。

4.2.3二等水准测量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一条路线的往返测,应使用同一类型的仪器和转点尺乘,沿同一道路进行。

4.2.4 在一个区段内,先进行所有测段的往测(或返测),随后再连续进行该区段的返测(或往测)。

同一测段的往测(或返测)与返测(或往测)应分别在上午和下午进行,在日间温度变化不大的阴天和观测条件较好时,若干里程的往返测可同时在上午或下午进行,但不应超过该区段总站数的30%。

4.2.5观测时间与气象条件要求水准观测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而稳定时进行。

下列情况,不应进行观测:a.日出后与日落前30分内;b.太阳中天前后各约2h内(可根据地区、季节和气象情况,适当增减中午间歇时间);c.标尺分划线的影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d. 气温突变时;e.风力过大而使标尺与仪器不能稳定时。

4.2.6测站观测程序a.往测奇数站:后(基)→前(基)→前(辅)→后(辅),b.往测偶数站:前(基)→后(基)→后(辅)→前(辅);c.返测奇数站:前(基)→后(基)→后(辅)→前(辅);d.返测偶数站:后(基)→前(基)→前(辅)→后(辅)。

二等水准测量

二等水准测量

沉降观测(二等水准测量)实训一、目的1、通过一条水准环线的施测,掌握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使所学知识得到一次实际的应用。

2、熟悉精密水准测量的作业组织和一般作业规程。

二、要求1、熟悉D S1型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铟瓦尺的读数方法及掌握测量过程中的技术要领;2、掌握计算环线闭和差。

三、仪器及工具D S1型精密水准仪一台,铟瓦水准尺一对,尺垫一副,扶杆四根,50m皮尺一把,记录板一块,自备铅笔,小刀和记录手薄。

1、精密水准仪的构造精密水准仪主要用于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和高精度的工程测量中,例如建筑物沉降观测,大型精密设备安装等测量工作。

精密水准仪的构造与D S3水准仪基本相同,也是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其不同之点是:水准管分划值较小,一般为10"/2m m;望远镜放大率较大,一般不小于40倍;望远镜的亮度好,仪器结构稳定,受温度的变化影响小等。

为了提高读数精度,精密水准仪设有光学测微器,如所示是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它由平行玻璃板、传动杆、测微轮和测微尺等部件组成。

平行玻璃板装置在望远镜物镜前,其旋转轴与平行玻璃板的两个平面相平行,并与望远镜的视准轴成正交。

平行玻璃板通过传动杆与测微尺相连。

测微尺上有100个分格,它与水准尺上一个分格(1c m或5m m)相对应,所以测微时能直接读到0.1m m(或0.05m m)。

当平行玻璃板与视线正交时,视线将不受平行玻璃板的影响,对准水准尺上B 处,读数为146(c m)+a。

转动测微带动传动杆,使平行玻璃板绕旋转轴俯仰一个小角,这时视线不再与平行玻璃板面垂直,而受平等玻璃板折射的影响,使得视线上下平移。

当视线下移对准水准尺上146c m分划时,从测微分划尺上可读出a 的数值。

如所示是我国北京测绘仪器厂生产的D S1级水准仪,光学测微器最小读数为0.05m m。

2、精密水准尺的构造精密水准仪必须配有精密水准尺。

这种水准尺一般都是在木质尺身的槽内,引张一根因瓦合金带。

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仪器记录表检查验收表过程检查意见:(签名或盖章)年月日最终检查意见(签名或盖章)年月日验收意见:(签名或盖章)年月日重要问题记载表(标出图幅分幅线、水准路线、点位号数及路线联测之三角点或其它点)水准观测说明与规范(一)观测方法1. 三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往返测。

当使用有光学测微器的水准仪和线条式因瓦水准标尺观测时,也可进行单程双转点观测。

2. 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单程观测。

支线必须往返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

(二)设置测站要求三、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尺台作转点尺承。

观测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若成像欠佳,应酌情缩短视线长度。

测站的视线长度、视线高度等按表1规定执行。

(三)测站观测程序和方法1、三等水准测量每测站照准标尺分划顺序为:1)后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2)前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3)前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4)后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

2、四等水准测量每测站照准标尺分划顺序为:1)后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2)后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3)前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4)前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

3、一测站的操作程序:1)首先整置仪器竖轴至垂直位置(望远镜绕竖轴旋转时,水准气泡两端分离不大于1cm);2)远镜对准后视尺黑面,用倾斜螺旋导水准气泡准确居中,按视距丝和中丝精确读定标尺读数(四等观测可不读上、下丝读数,直接读距离);3)照准前视尺黑面,按2)款操作;4)照准前视尺红面,按2)款操作,此时只读中丝读数;5)照准后视尺红面,按4)款操作。

使用单排分划的因瓦标尺观测时,对单排分划进行两次照准读数,代替基辅分划读数。

4、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操作程序与气泡式水准仪相同。

每测站观测前,首先将概略整平水准气泡导至中央,然后按规定顺序照准标尺进行读数。

转镜水准仪的操作程序,应按规定顺序照准标尺,而将黑面和红面分划的观测分别在两个镜位(或摆位)进行。

5、三、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单程双转点法观测时,在每一转点处,安置左右相距0.5m的两个尺台,相应于左右两条水准路线。

二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二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第4页
共6页
评分编号(裁判长填写): 判评分: 二等水准测量手簿
测自: 测站 编号 后距 视距差 18.1 1 -0.6 -0.6 后 前A2 后-前 h 15.1 3 0.0 -0.4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15.1 后 前 后-前 h 1.75734 0.87366 +0.88368 +0.88370 前距 累积视距差 18.7 至 方向及 尺号 后A1 前 后-前 h 17.6 2 0.2 -0.4 17.4 1.89742 0.83448 +1.06294 +1.06293 1.75738 0.87366 0.88372 -4 0 -4 ; 标 第一次读数 1.98928 0.77818 +1.21110 +1.21107 1.89735 0.83443 +1.06292 +7 +5 +2 尺 读 数 两次读数之差 第二次读数 1.98922 0.77817 +1.21105 +6 +1 +5 备 日期: 年 月
第3页
共6页
二等水准测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簿
测自: 测站 编号 后距 视距差 至 前距 累积视距差 方向及 尺号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 标 第一次读数 尺 读 数 两次读数之差 第二次读数 备 注
.
日 注
后视尺NO.1
第1页
共6页
二等水准测量手簿
测自: 测站 编号 后距 视距差 至 前距 累积视距差 方向及 尺号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 标 第一次读数 尺 读 数 两次读数之差 第二次读数 备 注

测量教学:二等水准测量

测量教学:二等水准测量

观测手簿记录
测 站 编
后 尺
下丝 上丝
前 下丝 尺上丝 方向
后距 前距 及
号 视距差
d 尺号
标尺读数
基+K
减辅
基本分划① 辅助分划②
备 考

(2)
(6)

(4)
(5)
(1) (3) 后-前
(7)
(8)
(11)
(9) (10) h
- (12)

132 575 132 567
1

178 933 178 927
• 四、计算 • 计算中主要是用机内自带平差程序将所测数据进行平差,我们建议不用此项
功能,因为平差过后所有原始数据都将被覆盖并且不能被恢复。 • 五、内业 • 数字水准仪内业处理较为简单,在PC机上装好传输软件后将项目文件传输到
指定的文件夹中,用记事本打开,在结尾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如下显示: 此时 将Db和Df相加即为测段长度L,Z即为高差。将往返测高差代数想加即为该测 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根据规范求得允许误差,二者相比即可(注意测段长 度L的大小为往返测测段长度的平均值)。 • 六、注意事项 • 1、每开始一条测段或同一测段的往测和反测都要分别建立新项目,并且要保 证新建项目名称在仪器中没有同名的项目存在,具体项目名字自己定义。 • 2、线路测量要注意测量模式的选择,往测为aBFFB,反测为aFBBF。往返 测都要在偶数站上才能结束测量。 • 3、测段开始的点号和结束的点号都要实名输入,这将有利于内业分析和管理 数据;同时在测量过程中要每隔三四个测站检查一下前后视距累计差是否过 大以便及时逐渐将其缩小。 • 4、数字水准仪测量对扶尺人员责任心要求较高,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保持气泡 居中(上下气泡不一致时以上面气泡为准);在软地面作业时要将尺垫踩实 ,防止尺垫移位,并协助仪器观测人员适当控制视线长度。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作业方法及相关问题的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作业方法及相关问题的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作业方法及相关问题的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作业方法及相关问题的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作业方法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2011年10月27日一、概述 1(研究范围参考椭球大地水准面 2(我国高程控制网现状目前,国家采用的高程基准和高程系统是黄海1985高程基准和正常高系统。

类似于坐标框架,主要由国家二期一等和二等水准网构成国家高程控制网,以实现和维持这一高程基准和系统。

国家第二期一、二等水准网分别于1977-1981年和1982^-1988年完成,前后耗时12年,一等水准网路线总长9.4万km,二等水准网路线总长13.6万km,国家高程控制网点(水准标石)总计约5.3万个,平均分布密度约为1:15 kmX15 km。

我国在20世纪建成的这一高程基准和高程控制网为我国的各项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全国统一、协调、可靠的高程。

当前国家高程控制网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由于近20年经济的快速增长,公路交通建设飞速发展,沿交通干线埋设的国家一等水准点位平均毁坏、丢失率达40%以上,严重地段达到50%以上。

此外,由于地震和地壳运动以及人类的各种活动,地下矿产、地下水的开采使许多地区、城市的地面出现了大范围的沉降,因此,目前国家高程控制网中的水准点位损毁严重,现势性差。

3.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及其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用于建立和维持大地测量基准的技术手段、工具和理论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国家测绘局为满足新技术条件下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及地球科学研究对三维动态大地测量基准框架的需求,确定了我国大地测量在“十五”期间的发展目标,组织有关专家多次讨论,编写了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基准框架工程(简称“框架工程”)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设计书等。

其目的是在21世纪初建立一个高精度、三维、动态、多功能的国家空间坐标基准框架、国家高程基准框架、国家重力基准框架,以及由GPS、水准、重力等综合技术精化的高精度、高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

二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示例

二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示例

二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
示例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2015年“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建工系测量技能大赛”竞赛
二等水准测量手簿示例
团队编号:040 观测日期:2015年5月8日
注:高差要写正负号,高差中数保留6位小数,测段高差按“奇进偶不进”保留5位小数。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南方测绘杯”测绘项目广东选拔赛竞赛
二等水准测量手簿示例
团队编号:040 观测日期:2015年5月8日
注:高差要写正负号,高差中数保留6位小数,测段高差按“奇进偶不进”保留5位小数。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南方测绘杯”测绘项目广东选拔赛竞赛
二等水准测量高程误差配赋表示例
注:高差和改正数保留5位小数,待定点高程推算后保留3位小数。

二等水准测量

二等水准测量

沉降观测(二等水准测量)实训一、目的1、通过一条水准环线的施测,掌握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使所学知识得到一次实际的应用。

2、熟悉精密水准测量的作业组织和一般作业规程。

二、要求1、熟悉D S1型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铟瓦尺的读数方法及掌握测量过程中的技术要领;2、掌握计算环线闭和差。

三、仪器及工具D S1型精密水准仪一台,铟瓦水准尺一对,尺垫一副,扶杆四根,50m皮尺一把,记录板一块,自备铅笔,小刀和记录手薄。

1、精密水准仪的构造精密水准仪主要用于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和高精度的工程测量中,例如建筑物沉降观测,大型精密设备安装等测量工作。

精密水准仪的构造与D S3水准仪基本相同,也是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其不同之点是:水准管分划值较小,一般为10"/2m m;望远镜放大率较大,一般不小于40倍;望远镜的亮度好,仪器结构稳定,受温度的变化影响小等。

为了提高读数精度,精密水准仪设有光学测微器,如所示是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它由平行玻璃板、传动杆、测微轮和测微尺等部件组成。

平行玻璃板装置在望远镜物镜前,其旋转轴与平行玻璃板的两个平面相平行,并与望远镜的视准轴成正交。

平行玻璃板通过传动杆与测微尺相连。

测微尺上有100个分格,它与水准尺上一个分格(1c m或5m m)相对应,所以测微时能直接读到0.1m m (或0.05m m)。

当平行玻璃板与视线正交时,视线将不受平行玻璃板的影响,对准水准尺上B处,读数为146(c m)+a。

转动测微带动传动杆,使平行玻璃板绕旋转轴俯仰一个小角,这时视线不再与平行玻璃板面垂直,而受平等玻璃板折射的影响,使得视线上下平移。

当视线下移对准水准尺上146c m分划时,从测微分划尺上可读出a的数值。

如所示是我国北京测绘仪器厂生产的D S1级水准仪,光学测微器最小读数为0.05m m。

2、精密水准尺的构造精密水准仪必须配有精密水准尺。

这种水准尺一般都是在木质尺身的槽内,引张一根因瓦合金带。

二等水准测量设计和技术要求

二等水准测量设计和技术要求

二等水准测量设计和技术要求1. 水准网的布设1.1水准网的技术设计水准网布设前,必须进行技术设计,获得水准网和水准路线的最佳布设方案。

技术设计的要求、内容和审批程序按照ZD A75 001《测绘技术设计规定》执行。

1. 2高程系统和高程基准水准点的高程采用正常高系统,按照1985国家高程基准起算。

海上岛屿不能与国家高程网直接连测时,可建立局部水准原点,根据岛上验潮站平均海 水面的观测确定其高程,作为该岛屿及其附近岛屿的高程基准。

凡采用局部水准原点测定的水准点高程,应在水准点成果表中注明,并说明局部高程基准的有关情况。

1. 3水准测量的精度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 和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W M 一般不得超过表1 规定的数值。

∆M 和W M 的计算方法见后面式(1)和式(2)规定。

2. 选点与埋石2.1选点2.1.1选定水准路线时,应尽量沿坡度较小的公路、大路进行,应避开土质松软的地段和磁场甚强的地段,应避开行人、车辆来往繁多的街道和大的火车站等,应尽量避免通过大的河流、湖泊、沼泽与峡谷等障碍物;选定水准点时,必须能保证点位地基坚实稳定、安全僻静,并利于标石长期保存与观测。

2.1.2每一个水准点点位选定后,应设立一个注有点号、标石类型的点位标志,并按规定填绘点之记;在选定水准路线的过程中,须按规定绘制水准路线图;对于水准网的结点,还须按规定格式填绘结点接测图。

3. 2埋石水准标石,含基岩水准标石、基本水准标石和普通水准标石三大类型。

根据其制作材料和埋石规格的不同,可分别为表2所列十一种标石。

标石的埋石类型可根据实地情况及相应的规定要求选定、埋设和整饰。

4.仪器的技术要求4.1仪器的选用二等水准测量中使用的仪器按表3规定执行。

4.2仪器应按规范在作业前后或作业过程中作相应的检校。

4.3仪器技术指标二等水准测量中所用仪器其技术指标按表4规定执行。

表4中自动安平水准仪磁致误差,指自动安平水准仪在磁感应强度微0.05mT的水平方向上的稳恒磁场作用下,引起视线的最大偏差。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作业方法及相关问题的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作业方法及相关问题的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作业方法及相关问题的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作业方法及相关问题的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作业方法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2011年10月27日一、概述 1(研究范围参考椭球大地水准面 2(我国高程控制网现状目前,国家采用的高程基准和高程系统是黄海1985高程基准和正常高系统。

类似于坐标框架,主要由国家二期一等和二等水准网构成国家高程控制网,以实现和维持这一高程基准和系统。

国家第二期一、二等水准网分别于1977-1981年和1982^-1988年完成,前后耗时12年,一等水准网路线总长9.4万km,二等水准网路线总长13.6万km,国家高程控制网点(水准标石)总计约5.3万个,平均分布密度约为1:15 kmX15 km。

我国在20世纪建成的这一高程基准和高程控制网为我国的各项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全国统一、协调、可靠的高程。

当前国家高程控制网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由于近20年经济的快速增长,公路交通建设飞速发展,沿交通干线埋设的国家一等水准点位平均毁坏、丢失率达40%以上,严重地段达到50%以上。

此外,由于地震和地壳运动以及人类的各种活动,地下矿产、地下水的开采使许多地区、城市的地面出现了大范围的沉降,因此,目前国家高程控制网中的水准点位损毁严重,现势性差。

3.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及其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用于建立和维持大地测量基准的技术手段、工具和理论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国家测绘局为满足新技术条件下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及地球科学研究对三维动态大地测量基准框架的需求,确定了我国大地测量在“十五”期间的发展目标,组织有关专家多次讨论,编写了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基准框架工程(简称“框架工程”)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设计书等。

其目的是在21世纪初建立一个高精度、三维、动态、多功能的国家空间坐标基准框架、国家高程基准框架、国家重力基准框架,以及由GPS、水准、重力等综合技术精化的高精度、高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段一(二)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No20 年测记于No前接手簿后接手簿(测量单位名称)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测自......................................................至................................................ 2010年月日时刻始.................时.................分末.................时.................分成像......................................... 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