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塘坝完小学生第一堂毒品预防教育课》主题班会教案
禁毒教育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
![禁毒教育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6c746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5.png)
《禁毒教育第一课》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禁毒知识,使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性,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2. 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通过参与禁毒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 结合禁毒宣传活动,人人争当小小禁毒员,为远离毒品,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禁毒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并提高学生对毒品的鉴别能力。
教学准备:1. 搜集有关毒品知识及国家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
2. 禁毒图片及文字资料。
3. 制作禁毒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观看图片(吸毒者、吸毒工具等)2. 小组讨论,谈自己的感想。
3.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毒品是人类公害,所谓“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就是这个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有关毒品的相关知识,了解毒品的危害性,进行防毒、拒毒教育,让学生懂得远离毒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二、新课展示:(一)初步认识毒品:吸烟与吸毒的区别及吸毒的危害性。
1. 小组内展示收集到的有关毒品知识。
(罂粟壳、麻果、摇头丸、K粉、冰毒等)区分吸烟与吸毒的不同。
讨论吸烟与吸毒的危害性。
2. 小组之间交流汇报成果,注意要让同学了解到各种毒品难以辨别,任其泛滥不仅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也会破坏社会赖以安宁的治安。
此外向学生说明任何吸毒行为都有可能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二)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性:从个人身心健康、家庭和社会等方面进行讨论。
1.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或身边人吸毒所带来危害。
(如:有的青少年因吸食毒品导致身体衰弱、精神失常,甚至死亡;一些吸毒者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严重的会诱发犯罪,扰乱社会治安等)教师总结并补充国家司法机关对涉毒人员的惩处措施和强制戒毒所、劳教所对涉毒人员所实施的强制性管理措施。
从而突出严历的法律制裁对于遏制毒品犯罪起到的积极作用。
使学生明确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吸毒都有极大的危害性。
2. 小组内制作禁毒卡片并互相交流学习。
(在卡片的正面上写上“毒品有害”四个大字,背面写上有关毒品的知识和如何进行防毒、拒毒的知识。
“毒品预防教育”班会教案
![“毒品预防教育”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b3251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0.png)
“预防教育”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重点1. 的危害。
2. 如何抵制。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自觉抵制。
3. 采用问答法,解答学生对的疑问。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危害案例。
2. 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思考。
3. 准备问答环节的问题和答案。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的定义和种类。
2. 提问:你们对有什么了解?二、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危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的危害。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案例中的启示。
三、讨论环节(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抵制。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问答环节(5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2. 教师解答学生对的疑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预防教育的感悟文章。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班会,学生能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自觉抵制,健康成长。
学生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能够遵守法律法规。
六、教学拓展1. 邀请警察或者戒毒所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2. 组织学生参观戒毒所,亲眼见证的危害。
七、教学活动1. 举行预防知识竞赛,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开展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的看法和抵制决心。
八、教学实践1. 让学生参与社区禁毒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禁毒意识。
2. 组织学生开展禁毒宣传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九、教学反馈1.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竞赛成绩,评估教学效果。
2.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小学禁毒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禁毒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a520b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b.png)
小学禁毒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重点1. 的危害。
2. 如何抵制。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防范意识。
3. 采用游戏法,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五、教学内容1. 的危害:介绍的种类、危害及对个人、家庭、社会的严重影响。
2. 防范:教育学生如何识别、拒绝,以及在发现违法行为时如何报警。
3. 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4. 健康成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健康成长。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的危害。
2. 案例分析:分享危害的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抵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防范意识。
4. 游戏:设计有关禁毒知识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增强法律意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的危害,提醒学生时刻保持警惕。
6. 课后作业:布置关于禁毒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危害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
4. 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禁毒教育基地,加深对危害的认识。
2. 开展禁毒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防范意识。
3. 举办禁毒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禁毒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危害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
4. 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禁毒主题班会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2. 分析学生禁毒知识竞赛的成绩,评估教学成果。
《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32273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d.png)
《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活动主题:远离毒品关爱未来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常见毒品的种类。
2、毒品对人体的危害。
3、毒品为什么会有成瘾性4、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
抵制毒品的诱惑活动方式:通过案例分析联系自己周围的耳闻目睹的人和事。
学生分组辩论。
老师小结归纳序:毒品是人类的公害。
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身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一、毒品的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辅助材料:1、鸦片:鸦片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分干,就是鸦片,鸦片中有20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约10%,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
2、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
它对呼吸中枢有叫强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这通常是吗啡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
吗啡比鸦片更易上瘾。
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吗啡和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
极易上瘾,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极难戒除。
4、冰毒:学名是去氧麻黄碱或XXX安非他明。
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它是无臭、带苦味的半透明晶体。
吸食冰毒将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极强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
吸食者常发生精神分裂而自杀、自残。
5、摇头丸:学名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长期服用,会严重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偏瘫,也很容易使吸食者的行为失控而发生以外。
《禁毒教育第一课》(教学设计)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禁毒教育第一课》(教学设计)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af813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a.png)
《禁毒教育第一课》教案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认识毒品的种类、毒品对个人和家庭以及社会的危害。
2. 了解毒品成因,形成正确、健康的毒品观。
3. 培养关心、帮助他人意识,学习宣传毒品危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远离毒品。
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学会自觉抵制毒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结合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禁毒的宣传资料。
教学时间:__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了解些什么呢?我国在预防艾滋病日的宣传中提到:“与毒品相识,与时尚无关,与潮流无关。
”同学们千万不要被那些看似时尚、前卫的毒品所蒙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毒品说‘不’”。
二、认识毒品的种类:毒品种类繁多,那么到底有哪些毒品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通过阅读资料及图片认识不同种类的毒品。
(可参考课本第__页的“图217毒品种类”)三、认识毒品的危害: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毒品的种类很多,危害也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毒品毁坏家庭。
一个吸毒人员面临的是亲人的离去,朋友的疏远,疾病的折磨,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危害。
吸毒者为了获得足够的毒品,不惜偷盗、抢劫、卖淫等。
一个人吸毒影响了周围一大片人,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更大。
贩毒吸毒会使原本美满幸福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因此毒品是人类共同的公敌。
我们应该主动与吸毒、贩毒人员断绝关系,对他们不要有怜悯之心。
对同情、可怜而吸毒的人更要加强帮助和指导。
不要听信毒品能治病、能戒瘾之类的话,以免受害。
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或倾向,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贩毒是国家严厉打击的严重犯罪行为,一方面可减少毒品的需求量,另一方面也为公安机关打击毒品犯罪提供了线索和证据。
我国已加入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的公约,“为了大家的幸福,对毒品‘不’”要见义勇为,打击毒品犯罪行为与违法犯罪斗争作坚决的斗争!总之从拒绝吸毒做起;从预防毒品做起;坚决参与禁毒斗争!让我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2. 青少年是禁毒宣传教育的重点之一。
《禁毒教育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
![《禁毒教育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24bee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9.png)
《禁毒教育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毒品的定义、种类、危害以及预防毒品的方法。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拒绝毒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拒绝毒品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同时也是毒品接触的高风险期。
此外,学生的心理状态也比较复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环节1.教师简单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性。
例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禁毒教育第一课》,我们将会了解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预防毒品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2.展示一些毒品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毒品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对毒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环节:知识讲解环节1.毒品的定义和种类:教师简单介绍毒品的定义和种类,如海洛因、冰毒、鸦片等。
例如:毒品是指能够对人体产生依赖性和毒性的物质,包括海洛因、冰毒、鸦片等。
2.毒品的危害:教师详细讲解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如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家庭和社会的危害等。
例如:海洛因可以导致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冰毒可以引起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毒品的滥用还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3.毒品的预防方法:教师介绍预防毒品的方法,如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拒绝毒品的能力等。
例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可以让我们远离毒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拒绝毒品的能力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不受毒品的侵害。
第三环节:情感教育环节1.引导学生认识毒品对生命的威胁,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拒绝毒品的能力。
毒品防治知识主题班会教案
![毒品防治知识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fc0e2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5.png)
人们常说,“毒品入魔,丧命于此”,可见毒品的危害是多么严重。
为了让青少年更加深入地了解毒品防治知识,增强他们的防毒意识,我们决定在班会上开展一次毒品防治知识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的主题是“警惕毒品,树立正确态度”。
下面,我们将会提供一份详细的教案,帮助大家更好地开展本次班会。
一、活动目的:1. 增强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提高防毒意识。
2. 使学生懂得如何预防毒品侵害,学会树立正确的毒品态度。
二、主要内容:1. 演讲:“警惕毒品,树立正确态度”2. 影片:《毒品的危害》3. 奖励与惩罚:毒品知识问答三、活动过程:1. 开场白及简要介绍2. 演讲:“警惕毒品,树立正确态度”演讲者可以事先准备一个PPT,配以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述毒品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毒品侵害,同时鼓励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毒品态度。
强调毒品是不可取得的。
要减少与想法谈论毒品或者小爆闸的人相处,避免给自己带来非必要的威胁。
3. 影片:《毒品的危害》通过观看影片,同学们能够更加具体地了解毒品危害的种类和其给人带来的影响,同时也是为了让同学们警醒自我,远离毒品。
4. 奖励与惩罚:毒品知识问答通过团队竞争的形式,来开展毒品知识问答。
制定同意的游戏规则,规定得分等奖励方式,来激励同学们积极参与。
此活动将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与自我调节能力,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是真实存在的,进而形成在玩笑中藏匿毒品的意识观念。
5. 活动总结:通过班会的此次活动,同学们重新对毒品危害有了更为明确的了解。
同时,学生还能够增强对于防毒的意识,进而能够引导少年学生同学们更好的树立正确的毒品态度。
四、教学评估:1.本次班会为期30分钟,开设毒品讲座、影片、问答等形式,培养学生警惕毒品、预防毒品侵害和抵制毒品侵权等意识。
2.教师会对于班会进行回顾和整体评估。
通过这种方式,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了解不同的毒品及其知识,具备一定的毒品防治技能。
结语:这次毒品防治知识主题班会,旨在引导同学们提高防毒意识,远离毒品。
小学毒品教育教案 小学毒品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毒品教育教案 小学毒品教育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141c7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3.png)
小学毒品教育教案小学毒品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小学毒品教育教案教案名称:拒绝毒品,健康成长教案内容:小学毒品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适用年级:小学一至六年级教育目标:1. 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性和违法性;2. 培养学生远离毒品的意识和能力;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健康成长;4.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危害;2. 学生了解毒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3. 学生了解毒品的违法性;4. 学生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毒品”、“毒品对我们有什么危害”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简单介绍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毒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例如毒品会导致病态的心理和身体现象,损害大脑和身体器官等。
第三步:讲故事(10分钟)讲述一个关于毒品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毒品对生活、家庭和社会的破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警觉。
第四步:讨论与交流(15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就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违法性展开讨论,并就如何拒绝毒品的问题进行交流。
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听取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第五步:培养技能(15分钟)1. 小组展示学生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并共同评价和改进。
2. 教师指导学生在模拟场景中进行角色扮演,锻炼学生拒绝毒品的能力,例如拒绝与毒品相关的邀约、拒绝与毒贩接触等。
第六步: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毒品的危害性和违法性,鼓励学生坚决拒绝毒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七步: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如何拒绝毒品,写一篇心得体会或发表一份反毒宣言。
教学手段:1. 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加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受;2. 运用讲故事、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毒品预防教育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
![毒品预防教育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4deeb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1.png)
毒品预防教育开学第一课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定义和危害;2.让学生掌握如何预防和治疗毒品依赖;3.让学生知道如何避免接触和陷入毒品陷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和预防措施;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影响,以及如何抵制毒品的诱惑。
三、教学过程1.备课: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所需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如PPT、视频、图片、案例等。
2.导入:通过展示—些吸毒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毒品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3.呈现:a.通过PPT展示毒品的定义和种类,以及它们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b.通过视频展示一些吸毒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c.通过图片展示一些毒品预防的措施和方法,以及如何避免接触和陷入毒品陷阱。
4.热身: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毒品的理解和看法,以及身边有没有出现过毒品的问题。
5.主体:a.通过PPT展示毒品的危害,包括对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影响;b.介绍一些预防和治疗毒品依赖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c.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避免接触和陷入毒品陷阱,以及如何应对可能的毒品诱惑。
6.练习:设计—些课堂练习题目,如选择题、简答题等,让学生加深对毒品预防知识的理解。
7.概括: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毒品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8.延伸:通过布置作业或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毒品预防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景模拟:创造真实的场景,让学生模拟吸毒后的状态,加深对毒品的认识。
2.案例分析:结合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毒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4.演绎推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推导出一些简单的毒品预防知识。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设计选择题、简答题等练习题目,让学生当场进行回答,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回家后进行思考和查阅资料,以加深对毒品预防知识的理解。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主题班会教案(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6399a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2.png)
《远离,珍爱生命》主题班会教案(教案:《远离,珍爱生命》主题班会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远离,珍爱生命》,主要内容包括的定义、种类、危害以及如何拒绝。
教材的章节涉及的概念、的危害、的预防等方面。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定义和种类,认识到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珍爱生命,远离。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的定义、种类和危害。
难点:如何拒绝的诱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样本、宣传海报等。
2. 学具: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危害的视频,引起学生对的关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的理解和看法。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定义和种类,通过展示样本,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的形态。
2. 教师详细讲解对人体和社会的危害,包括对身体器官的损害、对心理的摧残以及对家庭的破坏等。
3.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拒绝的诱惑,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三、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关于如何拒绝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 学生分享自己在面对诱惑时的心态和做法。
四、实践(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制定出拒绝的计划。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板书设计:1. 的定义和种类2. 的危害3. 如何拒绝作业设计:1. 请列举三种,并简要描述它们的危害。
答案:海洛因、冰毒、大麻。
海洛因会损害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下降;冰毒会破坏人体免疫功能,引发多种疾病;大麻会损害大脑发育,影响认知能力。
2. 请分享一个你拒绝的故事或经验。
答案:当我面对诱惑时,我坚定地拒绝了,并告诉自己要珍爱生命,远离。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的危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学会了如何拒绝的诱惑。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主题班会教案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e35e9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1a.png)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毒品的种类、危害及预防方法。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禁毒宣传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掌握预防毒品的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自觉远离毒品。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展示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3分钟)(1)播放一段关于毒品危害的视频或展示一些毒品危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提问学生对毒品的了解有多少,引出本次班会的主题——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认识毒品(10分钟)(1)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如鸦片、海洛因、冰毒、大麻等。
(2)讲解毒品的特征和危害,让学生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影响。
毒品的危害(15分钟)(1)个人危害展示吸毒者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吸毒者的外貌变化,如消瘦、皮肤溃烂、牙齿脱落等。
讲解毒品对身体的危害,包括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分享一些吸毒者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毒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如产生幻觉、妄想、抑郁等精神障碍。
(2)家庭危害讲述吸毒者给家庭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如家庭破裂、亲人离散、经济困难等。
播放一些吸毒者家庭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毒品对家庭的破坏。
(3)社会危害分析毒品对社会的危害,如引发犯罪、破坏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等。
列举一些因毒品引发的犯罪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毒品的社会危害性。
如何预防毒品(15分钟)(1)讨论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毒品,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2)总结预防毒品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饮料等。
远离不良场所,如酒吧、KTV等。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盲目追求时尚和刺激。
加强对毒品知识的学习,了解毒品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积极参与禁毒宣传活动,向身边的人宣传毒品的危害。
总结(5分钟)(1)回顾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强调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小学毒 品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毒 品教育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6acf3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5.png)
小学毒品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危害,增强对毒品的防范意识。
2、帮助学生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远离毒品的坚定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包括对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影响。
(2)引导学生掌握拒绝毒品的有效方法。
2、难点(1)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毒品的危害,并在内心深处产生拒绝毒品的强烈意愿。
(2)如何让学生在面对可能的毒品诱惑时,能够坚定地运用所学的方法拒绝。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毒品的相关知识,包括种类、危害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毒品的危害。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拒绝毒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面对毒品诱惑时的情景,锻炼应对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1)播放一段关于禁毒的公益广告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提问学生对毒品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毒品可能带来的危害。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毒品的定义和常见种类,如鸦片、海洛因、冰毒、摇头丸等,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2)讲解毒品对身体的危害,如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导致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3)讲述毒品对心理的影响,如产生幻觉、焦虑、抑郁、依赖等。
(4)强调毒品对社会的危害,如引发犯罪、破坏家庭、影响社会稳定等。
3、案例分析(15 分钟)(1)展示一些因吸毒导致家庭破裂、犯罪入狱、丧失生命的真实案例。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吸毒者走上不归路的原因和教训。
(3)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4、拒绝毒品的方法(10 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拒绝毒品的诱惑。
(2)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介绍以下拒绝毒品的方法:坚定信念,明确毒品的危害,坚决拒绝尝试。
远离可能存在毒品的场所,如歌舞厅、酒吧等。
毒品防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7篇
![毒品防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05655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8.png)
毒品防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7篇毒品防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精选7篇人一旦染上毒品,往往导致经济贫困甚至亲情丧失、家破人亡、违法犯罪等问题,我们来给青少年学生开展一些关于毒品防御教育的主题班会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毒品防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欢迎大家来阅读。
毒品防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精选篇1一、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的形式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2.加强毒品防御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懂得在危害急时运用法律意识保护自己。
3.弘扬禁毒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活动重点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形式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增强禁毒意识。
三、活动难点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
四、活动准备1.全校学生已观看过以禁毒为主题的图片展览。
2.禁毒课件、多媒体教学、实物、图片资料、卡片。
3.师生协作设计禁毒主题班会的环境。
(禁毒主题班会的标题横幅等)五、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1、教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呢“国际禁毒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介绍有关知识:“国际禁毒日”的由来:联合国于1987年6月12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
会议提出了“关爱生命、远离吸毒”的口号,与会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2、教师根据学生设计和创设的禁毒主题环境入手,揭示活动的主题——“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自主探究,深入了解学生讨论观看禁毒图片的感受,自主探究,了解毒品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老师提问:什么是毒品毒品包括哪些毒品对个体、对家庭、对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有哪些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讨论观看禁毒录像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集体朗读毒品的含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
毒品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毒品预防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b441f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c.png)
毒品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目标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教育,学生们应该能够理解以下内容:
1. 了解毒品相关知识,包括吸毒的危害和毒品种类等;
2. 能够明确拒绝毒品的态度和方法;
3. 意识到毒品问题的严重性,了解自己作为学生应该做到的责任。
内容和安排
内容:
1. 毒品的定义和种类;
2. 吸毒对个人身体和心理的危害;
3. 吸毒会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4. 毒品预防的相关知识,如如何拒绝毒品的诱惑等;
5. 向学生介绍学校相关规章制度。
安排:
1. 开场引入:介绍班会主题和目标;
2. 知识讲解:老师讲解毒品相关知识,如毒品种类、吸毒的危害等;
3. 视频播放:播放相关视频,加深学生对吸毒危害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探讨毒品预防的相关知识和如何拒绝毒品;
5. 总结和宣传:结合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再次强调拒绝毒品的重要性,并宣传学校对毒品零容忍的态度。
教育方法
1. 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视频播放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吸毒危害的了解;
2. 分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
3. 强调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和零容忍的态度,策略性宣传。
总结
本次主题班会教育,通过知识讲解、视频播放和小组讨论相结
合的方式,加深了学生们对毒品危害和拒绝毒品的意识,让他们意
识到身为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希望通过这次教育,让学生远离毒品,健康成长。
小学“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cc1d7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7.png)
小学“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班级主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班会主题:探讨毒品对生命的危害班会时间:30分钟班会目标:1.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危害;2.培养学生拒绝毒品的意识和能力;3.强调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重要性。
班会准备:1.课件或图片展示毒品的种类和危害;2.班会主持人准备相关问题和活动。
班会过程:一、开场(5分钟)1.主持人简单介绍班会主题和目标;2.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或音频,引起学生对毒品的关注。
二、毒品种类和危害(10分钟)1.主持人通过课件或图片展示毒品的种类和形态,包括大麻、海洛因、冰毒等;2.讲解每种毒品的危害,如对身体、心理以及社会的影响;3.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对毒品的了解和认识。
三、毒品对生命的危害(10分钟)1.主持人以真实案例或故事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毒品对生命的危害;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或身边的人陷入毒品的泥沼,会对自己、家人和社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四、珍爱生命远离毒品(5分钟)1.主持人以积极的语气强调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重要性;2.提醒学生要时刻警惕身边的毒品诱惑,坚决说不;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健康的娱乐活动,培养阳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五、活动环节(1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拒绝毒品的诱惑;2.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3.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拒绝毒品的方法。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主持人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并强调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重要性;2.鼓励学生将班会的内容传达给家人和朋友,共同维护社会的健康和安全;3.学生进行反思,写下自己的感想和行动计划。
班会延伸:1.邀请警察、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士来班级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2.组织学生参观毒品预防教育基地,亲身了解毒品的危害和预防知识;3.开展班级宣传活动,制作宣传海报、宣传视频等,向全校宣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理念。
小学生禁毒知识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生禁毒知识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21a8e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8.png)
小学生禁毒知识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教学设计某些职业人员,如歌舞厅、夜总会、酒吧、娱乐场所等场所的工作人员,由于长期处于娱乐、消费场所中,易受到毒品的诱惑,加之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也容易成为吸毒人群。
三、禁毒知识的研究:学生应该了解毒品的种类、危害、易染人群和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认识到吸毒的危害性和后果,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同时,学生还应该了解社会禁毒政策和法律法规,知道如何向警方报告毒品犯罪活动,积极参与禁毒宣传和活动。
四、禁毒宣传活动:学校可以组织禁毒宣传活动,如制作禁毒海报、展览、演讲比赛等,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了解毒品的危害性和禁毒知识,增强禁毒意识,提高禁毒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警方、社区工作者等专业人士来校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毒品及其危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五、禁毒教育的重要性:禁毒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开展禁毒教育,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毒品的危害性和禁毒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提高社会禁毒意识和法律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减少毒品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做出贡献。
一般职业人员吸毒的比例较低,因为他们的收入难以支付昂贵的毒品支出。
但是一些特殊职业,如汽车司机和采购员,经常在外接触人多,更容易获得毒品。
此外,离开家庭和单位,缺乏约束,也容易染毒。
易染毒的环境包括结交坏朋友、富裕家庭和吸毒流行地区。
吸毒对社会经济财富的创造和积累产生负面影响。
据XXX公布的最新数据,全球吸毒人数超过5000万人。
每年有数十万人因吸毒丧命。
全球毒品交易额约达8000-亿美元。
吸毒问题严重的国家需要拨出大量资金用于防治吸毒及相关问题。
此外,长期吸毒会降低吸毒者的劳动能力,甚至导致劳动力完全丧失,从而影响社会财富的创造,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吸毒与犯罪有密切关系。
吸毒会导致社会犯罪增加。
一方面,吸毒者成瘾后,为了满足毒瘾,会进行偷窃、贪污、卖淫甚至杀人等犯罪活动。
小学“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44e5c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e.png)
小学“珍爱生命远离”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珍惜生命,远离。
二、教学内容1. 的定义与种类2. 的危害3. 防范策略4. 珍爱生命,远离5. 宣誓与承诺三、教学重点1. 的危害2. 防范策略3. 珍爱生命,远离的意识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2. 如何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意识五、教学方法1.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的危害及防范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的危害。
3. 宣誓法:引导学生进行宣誓,增强学生的决心和信念。
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吗?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危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珍爱生命,远离。
二、的定义与种类(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的定义:是指能够对人体造成依赖性、危害性、毒害性的物质。
2. 教师列举常见种类,如海洛因、冰毒、大麻等。
三、的危害(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的危害,包括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家庭、社会的危害。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感受的危害。
四、防范策略(5分钟)1. 教师提出防范策略,如:不接受陌生人的馈赠、不进入易染毒场所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防范方法。
五、珍爱生命,远离(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的危害,引导学生认识到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宣誓,承诺自己将远离,健康成长。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珍爱生命,远离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八、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宣誓承诺等方面,评价学生对危害的认识及抵制的决心。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珍爱生命,远离的宣传活动,如主题演讲、手抄报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防范意识。
小学“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
![小学“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ba9af9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7.png)
小学“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小学“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1活动目的:1、宣传禁毒知识,抵制毒品侵害。
2、通过看禁毒展、阅读材料、自编自演小品、讨论等系列活动,使学生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
3、进一步认识吸毒不仅是对自身的身心健康有危害,而且危害他人,影响社会秩序。
因此吸毒在我国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如果吸毒贩毒就不再是违法行为,而是犯罪行为。
活动准备:1、组织同学们到贵阳市禁毒教育基地参观禁毒展。
2、排练小品:《深渊》。
小品讲述一个中学生从逃学,抽烟,交上坏朋友,受吸毒、贩毒者的引诱染上毒瘾,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
3、关于主题班会的课件。
课件中进一步向学生展示毒品的种类、毒品的危害以及历史上的禁毒斗争。
4、环境布置(黑板上写出主题班会的标题: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活动步骤:活动一: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展,在参观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活动二:活动育人主持人:今天我们班召开主题班会《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上午我们大家参观了禁毒教育展,通过参观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为了让大家更清楚的认识毒品的危害,自觉远离毒品,使我们大家健康成长,请大家首先观看由我们班的几位同学自编自演的小品《深渊》。
活动三:同学们观看表演活动四:全班同学分组讨论,结合上午参观的禁毒教育展和刚才的小品演出,谈观后感。
主持人:同学们,今天参观了禁毒展和小品《深渊》表演,对毒品、吸毒、禁毒及毒品的危害等大家都有什么认识、感想和体会,就在这次班会课上谈一谈,不必长篇大论,一句感想、一点体会、一句表态的话都行,现在谁先发言。
学生1. 看了刚才的表演,使我重新认识到逃学造成的严重后果。
学生2. 逃学不仅使我们失去学习的机会,还会使我们接触到很多不好的东西,使坏人有可乘之机。
学生3. 看了刚才的表演,使我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它给毒贩创造了机会。
学生4. 我们应该加强《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增强对不良心理因素的抵抗能力。
小学主题班会《预防生命远离毒品》教案
![小学主题班会《预防生命远离毒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24a4d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6f.png)
小学主题班会《预防生命远离毒品》教案1. 教案背景毒品问题在社会中一直存在,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了严重的伤害。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和预防毒品的危害,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本次班会将以主题《预防生命远离毒品》为中心展开。
2.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毒品对身体和心理的危害;- 帮助学生掌握拒绝毒品的技巧;- 引导学生认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第一部分:毒品的危害1. 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各类毒品的外观和名称;2. 向学生简单介绍各类毒品对身体和心理的危害;3. 让学生讨论和思考,引导他们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是不可逆转的。
第二部分:拒绝毒品的技巧1. 向学生讲解拒绝毒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遭遇毒品的情境,让学生学会拒绝毒品的方法;3. 教授学生一些拒绝诱惑的口头表达和姿势,让学生在遇到毒品时能自信有效地说不。
第三部分:健康的生活方式1. 介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如良好的饮食惯、均衡的作息时间等;2. 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和兴趣爱好,培养他们健康的娱乐方式;3. 引导学生认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让他们更加自信、快乐和充实。
第四部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1. 强调学生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和身体;2. 告诉学生遇到陌生人给予疑惑和保持距离的重要性;3. 告诉学生如果遇到毒品或可疑情况,应该尽快向家长或老师寻求帮助。
4.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 通过小组讨论、问题回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毒品危害和拒绝技巧的理解情况;3. 以学生的作品、口头表达等形式评估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程度。
5. 教学资源1. 毒品图片、视频等;2. 角色扮演道具和音乐等。
以上是《预防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的教案,通过此次班会的开展,我们期望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同时提高他们的拒绝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促进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小学主题班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案
![小学主题班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588bf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7.png)
小学主题班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案小学主题班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毒品知识。
2.通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和宣传片,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师生互动,讨论和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今天我们来讨论青少年禁毒的问题。
出示课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师: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容易成为毒品侵袭的人群。
据调查,在我国吸毒的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
而且,近年来中小学生群体吸毒现象有所增加。
如果把毒品比做猛兽,那么它最容易攻击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如果把毒品比做瘟疫,最容易感染的也是青少年。
青少年一旦“染毒”,其身心健康受到的损害,远大于成人。
二、毒品及种类1.谈话:同学们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什么是毒品?毒品都有哪些呢?请举手回答。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构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的毒品有: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
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和宣传片,问学生有什么感受。
三、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问:毒品有哪些危害呢?1.毒品摧毁人的健康。
1)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和循环系统。
4)易感染传染性疾病和艾滋病。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读吸毒者的故事,让学生受到教育。
五、讨论,交流体会。
1.了解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自由发言。
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塘坝完小学生第一堂毒品预防教育
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的:
落实禁毒教育的“五个一工程”。
把有关毒品知识,毒品的危害、预防吸毒的方法传授给青少年。
对青少年进行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保证我们下一代不受毒品的侵袭。
二、活动形式:
1、让学生查阅、准备有关资料,班会时上讲台演讲。
2、老师通过提供详实的图片、文字资料,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加深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认识。
三、课时计划:一课时
四、活动过程:
1、让做好准备的2—3名学生上台演讲;
2、老师提供更详实的图片、文字资料,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禁毒预防教育。
(一)、要求及意义:1997年国家禁毒委与国家教委联合发文,规定各大、中、小学校都要开设禁毒知识教育,这是因为青少年是最容易受到毒品侵袭的重点对象,各大、中、小学校是青少年最集中的场所。
各大、中、小学校抓好了对学生的禁毒知识教育,就能保证我们下一代不受毒品的侵袭。
(二)、当今现状:在吸毒者中,由于无知、好奇、被他人引诱而吸毒的青少年的比例最高。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好奇心重,判别是非能力不强,抵制毒品侵害的心理防线薄弱,加之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最容易受到毒品的侵袭。
我国吸毒者中,80%以上是青少年。
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是禁毒预防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吸毒是当今全球性公害,害人、害己、害家又害国。
凡是吸毒者不论用口吸、鼻吸、烫吸、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等何种方式,日久则对人体各种器官产生慢性损害,表现为面色憔悴、晦暗、苍白无力、形体消瘦。
一旦不吸毒则出现各种痛苦不堪的症状,似有万蚁啃肉、万刺穿心,求生不得,欲死不能,神志失常,自毁自伤,甚至自杀。
我国历史上曾有过鸦片类毒品肆虐的惨痛教训,面对当今形势,您我岂能等闲。
据统计,1985年到1999年9月全国因吸毒而感染艾滋病毒者平均以82.75%的比率增长
[小知识] 禁毒教育的“五个一工程”: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建立一所禁毒教育基地;各大中小学校每年都要集中开展一次禁毒教育活动;各地都要组织一批禁毒宣传理论研究成果;创作一批禁毒文艺活动;培养一批青年禁毒志愿者。
(三)、主要诱因
根据调查,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好奇心驱使:在调查报告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
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
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逆反心理:有人为吸毒者作戒毒榜样,导致吸毒后戒不了;有的被激将而吸毒,特别是个性极强的人往往被自信心所蒙蔽。
(3)被欺骗、引诱: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欺骗吸毒,几次后找到了欣快感而无法自拔。
不少毒贩为扩大毒网,经常利用青年学生的无知多方引诱。
(4)环境影响:多见于家庭亲友,所谓近墨者黑。
(5)负面生活事件影响:对于感情脆弱、意志薄弱的人更容易发生。
夫妻感情不和、失恋、父母离异、事业受挫、失业待业等引起的苦闷、情绪低落,以毒麻醉,解脱苦恼。
(6)医源性成瘾:由于国家对于麻醉品控制较多,现在医源性阿片类药物成瘾已不多见。
(四)、四大危害性
(一)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和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
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的重要原因。
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
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
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二)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吸毒者,家便不成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坏了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者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机体都会带来极大的损害。
(三)吸毒离死神只有一步之遥
多种原因可以造成吸毒者死亡率高于一般人群,归纳如下;·吸毒过量死亡,过量吸毒致死亡多见于年龄较轻者。
吸毒者的自杀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有资料表明,吸毒者自杀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10~15倍。
·吸毒者参与犯罪死于非命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
吸毒者易于死于各种吸毒引起的并发症,毒品可对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等造成直接损伤引起死亡。
·吸毒者患病后不积极求治易发生死亡。
·吸毒者常死于各种意外事件,毒品可影响吸毒者的精神活动,使吸毒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注意能力下降和操作能力下降。
(四)吸毒者的人格和心理变异
通过研究发现,毒品使吸毒成瘾者的人格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严重的影响其思维、行为和情绪,对于吸毒的意志力、注意力、记忆力、耐受力、持久力等都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对毒品的依赖性使吸毒者丧失了效率、兴趣、责任感、羞耻感等,产生情绪不稳定、疑心重、敌对感强、偏执、惊恐的现象。
也有少数吸毒者有精神抑郁、自卑感、无能感、性心理和性行为异常、喜好刺激、逃避现实、自恋等病态心理特征。
因此吸毒者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精神系统出现了障碍或变异。
在相当多的西方国家,吸毒者首先被视为精神病人,从这一角度说,吸毒者既给社会造成了危害,同时又是毒品的受害者;既是一个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违法者,也是一个需要社会的帮助、治疗和康复的患者。
毒品对于心理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尤其是对吸毒者的认知、思维、情绪、行为的影响后果尤为严重。
在吸毒成瘾期间,吸毒者为满足毒瘾需要不断地加大毒品的摄入量和次数,毒品副作用对于生理、心理的影响也随之而加剧,以致出现一些典型的症状。
在心理结构方面,毒品导致吸毒者产生一系列失调、紊乱和变异问题。
多数或大多数吸毒者的兴趣感、注意力、记忆力下降,精神处于高度或明显的紧张、恐惧、焦虑、烦躁、孤独、空虚状态,思维混乱,疑心重,易于发怒,敌对性和攻击性增强;在行为方面,导致能力和效率严重下降,甚至无法坚持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五)、防止吸毒的对策
四个“一定”
(1)、一定要学会说"不",远离毒友,尽早坚决脱离容易使自己堕落的小圈子;
(2)、一定要多与父母师长沟通,互相体谅和关心;勇敢面对人生挫折。
(3)、一定要打破侥幸心理或好奇心理,一次吸毒,终身戒毒。
(4)、一定要积极举报吸贩毒行为,这样才能保护自己和家人,避免受到毒品的毒害。
3.学生讨论发言(略)
4.小结:
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很好的防毒禁毒主题班会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认真准备,积极发言,学到了很多防毒禁毒的知识。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真正做到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报负的好学生、好青年。
5.作业:在晚上的日记中写一写对今天活动的感想或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