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成像技术的发展及原理(胶片成像到CCD成像)

合集下载

CCD基本原理与成像系统中的新技术 ppt课件

CCD基本原理与成像系统中的新技术 ppt课件
按一定的方式将一维线型CCD的光敏单元及移 位寄存器排列成二维阵列,即可以构成二维面 阵CCD。
根据转移方式不同,面阵CCD通常有帧转移、 全帧转移、行间转移等转移方式。
LUSTER LightVision
C技C术D基本原理与成像系统中的新
帧转移面阵CCD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光敏单元的尺寸较小,模传递函数MTF 较高,但光敏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小。转移速度较快。
CCD的突出特点是以电荷作为信号,而 其他大多数器件是以电流或者电压为信 号。
CCD的基本功能是信号电荷的产生、存 储、传输和检测
LUSTER LightVision
C统C中D的基新本技原术理与成像系
CCD单元部分,就是一个由金属-氧化物-半导 体组成的电容器,简称MOS结构。
CCD单元与线阵列结构的示意图 a) CCD单元 b) CCD线阵列
η=Q1/Q0 ε表示残留于原势阱中的电量与原电量之比,故
ε=1-η
LUSTER LightVision
C技C术D基本原理与成像系统中的新
暗电流是大多数成像器件所共有的特性,是判断一个摄像器件好 坏的重要标准。
产生暗电流的主要原因是: 1.耗尽的硅衬底中电子自价带至导带的本征跃迁 2.少数载流子在中性体内的扩散 3.Si-SiO2界面引起的暗电流
LUSTER LightVision
C技C术D基本原理与成像系统中的新
CCD的光谱响应是指CCD对于不同波长光线的响应能力。现在固 件摄象器件中的感光元件都是用半导体硅材料来作的,所以灵敏范围为 0.4~1.15μm左右,但光谱特性曲线不象单个硅光电二极管那么锐利, 峰值波长为0.65~0.9μm左右。
LUSTER LightVision
C技C术D基本原理与成像系统中的新

相机的成像原理与过程

相机的成像原理与过程

相机的成像原理与过程
相机的成像原理与过程如下:
1. 光学原理:相机的镜头通过将光线折射和聚焦,使得物体的图像能够投射到感光元件上。

镜头的组合通过调节焦距来实现对远近物体的聚焦。

2. 光圈和快门:光圈和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两个重要参数。

光圈大小可以调节进光量,决定景深的深浅;快门速度可以调节进光时间,控制曝光的亮度与运动的模糊程度。

3. 感光元件:感光元件是相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作用是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

常见的感光元件有胶片和影像传感器。

胶片是一种化学感光材料,而影像传感器是一种电子光感器件,常见的有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4. 曝光与成像过程:当按下快门按钮时,快门打开一段时间,光线穿过镜头进入相机,通过光圈控制进光的量。

然后光线投射在感光元件上,感光元件记录下每个像素点受到的光强,形成暂时的电信号。

在数码相机中,这些电信号经过放大和转换后以数字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卡中。

在胶片相机中,感光胶片通过化学处理使得图像显现出来。

5. 图像处理和显示:在数码相机中,存储的数字图像可以通过相机内部的图像
处理芯片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例如颜色校正、锐化、降噪等。

处理后的图像可以在相机的显示屏上或通过连接到电脑或打印机上进行观看或打印。

总结起来,相机的成像原理与过程是通过光学透镜将光线聚焦到感光元件上,并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然后经过处理后形成可见的图像。

光学成像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光学成像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光学成像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光学成像技术一直是现代科技的重要领域,它可以用于现代通信、医学、生物学、天文学等众多领域。

光学成像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也成为了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篇文章将对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光学成像技术的历史人类对光学成像技术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多年的古希腊时代。

当时,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发表了《光学原理》一书,其中就介绍了成像原理,成为了光学学科成像原理方面的奠基之作。

从那时开始,人们就致力于研究光学成像技术。

在发明了显微镜和望远镜之后,光学成像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世纪末,人们发现在照片中的图像可以被放大,这促使了照相机的发明。

这使得人们能够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和精度。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学成像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现在,人们利用各种高端设备,比如雷达、激光雷达、红外热像仪和超声波成像等,使光学成像技术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光学成像技术的分类现在,光学成像技术可以分为多个类型,因此可以应用于很多不同的领域。

这些分类包括可见光成像、近红外成像、红外成像、紫外成像、X射线成像和超声波成像。

• 可见光成像:这种成像是可以看到的光和镜片的结合,以产生所需的图像。

• 近红外成像:近红外光成像使用到了比可见光波长更长的光线。

这种光可以穿透肉眼不能看到的东西。

这种技术在医学和肉类制品上非常有效。

• 红外成像:这种成像使用热成像光谱。

这个技术可以被用来观察林冠结构,从而理解生态系统的变化。

这种技术也可以被用来在潜水艇中观察环境变化。

• 紫外成像:紫外成像是一个使用更短光波长的技术。

这可以用来找到证据或探测病原体。

• X射线成像:X射线被拿来用于检查骨头结构。

这项技术也用于安全检查。

• 超声波成像:这种技术使用高频声音进行成像。

这可以用于运动的物体,例如胎儿。

未来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向前推进。

据预测,在未来几年,该技术将实现更高的精度和分辨率。

CCD成像原理及应用

CCD成像原理及应用

CCD成像原理及应用CCD(Charge-Coupled Device)成像原理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对光信号进行转换的技术。

它通过将光信号转化为电荷信号,再将电荷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最后将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从而实现对光信号的捕捉和处理。

CCD成像原理的主要步骤如下:1.感光:CCD感光元件是由光敏二极管和光电荷转换区组成的。

当光照到感光元件上时,光子的能量会激发出电子。

这些电子会被光电荷转换区吸收并转化为电荷。

2.电荷传输:通过将电荷信号从感光元件逐行传输到垂直传输寄存器,再从垂直传输寄存器逐列传输到水平传输寄存器,最后通过输出端口传出。

3.电荷放大:CCD通过将电荷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进行放大。

利用源跟随放大器的原理,将电荷信号放大到可以被后续电路读取的范围。

4.信号读出:CCD通过驱动电路将放大后的信号传输到输出端口,进行数字化处理或者进行模拟信号输出。

1.数码相机:现代数码相机中,CCD作为光电传感器,负责将图像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数码电路进行处理,最终生成数字图像。

2.星载遥感:星载遥感卫星利用CCD技术捕捉地面上的图像,对地表进行监测和测量。

其高分辨率和广域性能,可以提供大范围、高精度的地表图像数据。

3.医学影像:CC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领域,如X射线成像、核磁共振成像等。

CCD的高灵敏度和低噪声性能可以提高诊断效果。

4.工业检测:CCD可以实时捕捉物体表面的微小缺陷,广泛应用于工业品质检测、半导体芯片制造等领域。

5.视频监控:CCD技术被广泛用于安全监控领域,如街道监控、商场监控等。

其高分辨率和快速响应能力可以提供清晰、稳定的图像。

总的来说,CCD成像原理通过光敏二极管将光信号转化为电荷信号,再通过驱动电路将电荷信号传输和处理,最终实现光信号的捕捉和成像。

CCD技术在数码相机、遥感、医学影像、工业检测、视频监控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胶片成像原理

胶片成像原理

胶片成像原理胶片成像原理是指利用胶片进行图像拍摄和成像的原理。

在胶片摄影时代,胶片是主要的感光材料,通过曝光、显影、定影等工艺过程,可以将所拍摄的场景记录在胶片上,形成可观看的照片。

胶片成像原理是摄影技术的基础,了解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摄影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胶片成像原理的基础是光化学反应。

胶片的感光层含有银盐晶体,当光线照射到感光层上时,会使得银盐晶体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曝光的影像。

这一过程是胶片成像的基础,也是胶片摄影的核心原理之一。

其次,曝光是胶片成像的关键步骤。

曝光是指光线通过镜头进入相机,照射到胶片上的过程。

在曝光过程中,光线会根据所拍摄的场景的亮度和色彩分布,照射到感光层上,使得感光层上的银盐晶体发生光化学反应,记录下所拍摄场景的影像。

不同的曝光时间和光圈大小会影响到最终照片的明暗和清晰度,因此掌握好曝光是摄影师必备的技能之一。

再者,显影和定影是胶片成像的后续步骤。

显影是指将曝光后的胶片放入显影液中,使得感光层上的曝光影像得以显现出来。

而定影则是将显影后的胶片放入定影液中,去除感光层上未曝光的银盐晶体,使得照片得以固定和稳定。

显影和定影的过程是胶片成像中不可或缺的步骤,它们可以使得胶片上的影像得以完整、清晰地呈现出来。

最后,胶片成像原理的应用已经逐渐被数码摄影所取代,但胶片摄影仍然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了解胶片成像原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摄影的基本原理,还可以让我们在数码摄影时代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影像的形成和处理过程。

同时,胶片摄影也因其独特的质感和表现力而备受摄影爱好者的青睐。

总之,胶片成像原理是摄影技术的基础,它的了解对于我们掌握摄影技巧和方法至关重要。

通过对胶片成像原理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摄影的核心原理,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同时也能够欣赏到胶片摄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第5章 光电成像技术

第5章 光电成像技术

2016/11/15
7
三、CCD电荷的存储与转移
在铝膜电极上加上正电压,衬底接负电 氧化层 压,由于电场的感应作用,使 p 型半导体中 的电荷分布发生变化。正电荷被排斥而远离 Si 与 SiO2的界面,使得在接近界面的位置上 (a)耗尽层 出现耗尽层,如图a所示。 VG < Vth 耗尽层的出现使界面处的表面势Es增加 电极 氧化层 。随着电极上的电压增加,耗尽层加深,表 面势更高。表面势对电子有吸引作用,因而 Es高到一定程度,会将半导体内的电子(少数 (b)反射层 载流子)吸引到表面,形成一层极薄(103m ), 但电荷浓度很高的反射层,如图b所示,反射层又称为n沟道 。
第5章:光电成像技术
5.2 CCD 与 CMOS
2016/11/15
1
上节回顾 -- §1 光电成像器件的发展
• 1965年,氧化铅管成功代替正析摄像管,广泛应 用于彩色电视摄像机。
• 1969年,美国Bell Lab.的Boyle & Smith发明电荷 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09年诺贝 尔物理奖)。 • 1976年前后,相继出现灵敏度更高、成本更低的 硒像管、硅靶管及CMOS等。
功能: 把入射到传感器光敏面上的按空间分布的光强信 息(可见光、红外辐射等),转换为按时序串行输出的 电信号 —— 视频信号,而视频信号能再现入射的光 辐射图像。
2016/11/15 5
一、CCD基本功能
• CCD中是大量的独立的光敏元件排列在一起,每个 光敏元件称为像素, 它是图像的基本单位和最小的
电荷检测电路
2016/11/15
11
五、CCD工作原理
Photodiode — 感光二极管;

胶片成像原理

胶片成像原理

胶片成像原理胶片成像原理是指利用胶片作为感光介质,通过光的照射和化学显影过程,将被摄对象的影像信息记录下来的过程。

胶片成像原理是摄影技术的基础,了解它对于理解数字相机的工作原理和提高摄影技术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胶片成像原理的核心是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是一种能够对光敏感的物质,当光线照射到感光材料上时,会产生化学反应,使得感光材料的某些部分发生变化。

在胶片摄影中,感光材料通常是一层涂在塑料基底上的银盐乳剂。

当光线照射到感光材料上时,银盐乳剂中的溴化银颗粒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暗影和高光的不同程度的银粒。

其次,曝光是胶片成像原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曝光是指光线照射到感光材料上的过程。

当我们按下快门按钮时,镜头会打开一小段时间,让光线照射到感光材料上,记录下被摄对象的影像信息。

曝光的时间长短会影响到感光材料上银盐的化学反应程度,从而影响到最终的影像效果。

然后,化学显影是胶片成像原理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化学显影是指将感光材料上记录下来的暗影和高光部分的银粒显现出来的过程。

在化学显影过程中,感光材料首先要经过显影液的处理,显影液中的显影剂会使得感光材料上的银盐颗粒还原成金属银。

接着,感光材料需要经过定影液的处理,定影液中的定影剂会使得感光材料上未曝光的银盐颗粒被溶解掉,从而形成最终的影像。

最后,胶片成像原理的优点在于它能够记录下更加丰富的影像细节和色彩信息。

由于胶片本身具有较高的感光度和宽容度,它能够在记录影像时保留更多的细节和层次,使得最终的影像效果更加真实自然。

此外,胶片成像原理也能够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色彩层次和饱和度,使得影像更加生动鲜明。

总的来说,胶片成像原理是摄影技术中的重要基础,它通过感光材料、曝光、化学显影等环节,记录下被摄对象的影像信息。

了解胶片成像原理不仅有助于理解数字相机的工作原理,也能够提高摄影技术水平,拍摄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光学成像技术是指利用光学原理,通过控制光线的传播和反射,对物体进行成像的一种技术,是现代科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

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了生物医学、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等领域,本文将从技术的历程,发展趋势和应用案例等多方面介绍和探讨光学成像技术的前沿发展。

一、技术的历程光学成像技术的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直到今天才成为了一门完整的学科。

人类在寻求观察和理解现实世界的过程中,对光学的认识从最初的感性认识到经验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逐渐趋于完善。

在显微镜的发展历程中,"Huygens" 显微镜、"Leeuwenhoek" 显微镜、"Phase" 显微镜、"DIC" 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等,为显微镜的不断发展铺平了道路。

从最早的 "Huygens" 显微镜开始,通过简单的物理规律控制光线,形成显微成像,最初的显微镜可以仅看到数百倍的放大倍数。

随着人类对科学的理解加深,显微镜技术不断升级,通过改变样品和光的性质,光学显微镜可以获得更佳的成像效果。

同时,随着计算机和数字图像技术的发展,成像技术获得了更好的图像处理能力,并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光学成像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科技的推动下,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的准确性和精度不断提高。

现代光学成像技术通过精准的操作,实现了英寸级、毫米级、微米级的精度,对于解决精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车间机加工,利用高精度光学測頭进行长度測量;在医学中,借助精准的光纤和激光技术,实现了精准的微创手术;(2)技术的快速性和实时性不断改善。

随着光学成像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更加灵活和高速的数据收集和图像处理方式正逐步出现。

例如激光扫描,通过激光扫描仪即可获得一个物体的三维形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光学成像技术的实时性越来越强。

胶片成像原理

胶片成像原理

胶片成像原理
胶片成像原理是指在摄影过程中,通过光线的照射使得胶片上的感光层发生化学反应,进而记录下被摄对象的图像。

具体来说,胶片的感光层由许多微小的颗粒组成,这些颗粒是感光剂和银盐晶粒的混合物。

当被摄体反射的光线进入镜头,通过透镜系统聚焦在感光层上时,感光剂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使得颗粒内部的银盐晶粒发生变化。

在曝光结束后,胶片需要经过显影、停止、定影等化学处理步骤,才能形成可见的图像。

首先,显影剂将暗部颗粒中的银离子还原成黑色金属银,产生出暗影部分的图像。

然后,停止剂中和显影剂的化学反应,停止显影过程,以防止过度曝光。

最后,定影剂将感光剂中未曝光的银盐晶粒去除,加强图像的对比度和稳定性。

通过这样的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胶片最终形成了与被摄体相对应的图像,我们可以通过放大、印刷等方式将其转变成可见的照片。

胶片成像原理的优点在于其高分辨率、广宽动态范围和色彩还原等方面,因此在摄影界曾长期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胶片相机逐渐被数码相机所替代,使得胶片成像逐渐沦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方式。

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

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

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光学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实现对物体图像的获取、处理和呈现的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光学成像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本文将从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们最初发现光学现象的时期。

在早期,人们使用光学器具进行视力矫正、天文观测和摄影等方面的初步应用。

到了20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更加先进的光学器材并出现了光学成像技术的雏形。

20世纪中叶,随着电子器件和计算机的发展,光学成像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从传统的摄影机到数字相机、摄像机,光学成像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而如今,光学成像技术更是与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一起成为科技界的热门话题。

二、光学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光学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涉及广泛,常见的有:1. 摄影:光学成像技术使得摄影变得更加方便和易于实现,方便了各类用户使用,普及了摄影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摄影艺术的发展。

2. 医疗: 在医疗领域,光学成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超声波、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以及包括内窥镜、胃肠镜、支气管镜等多种临床应用。

2. 安防: 在安防领域,视频监控技术是光学成像的重要应用之一。

Zoom等应用在网络视频、视频会议等领域的兴起,进一步加强了视频技术的通用性,为视频监控应用的普及和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3. 航空航天: 在领域中,光学成像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卫星导航和地球观测等方面。

三、未来趋势随着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光学成像技术将会越来越智能化。

下一代光学成像技术的核心将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

这意味着能够更加精准的识别和识别图像中的目标物体,掩盖掉非目标成像物品,使成像结果更加准确、优雅。

预计未来光学成像技术将会在医学、安防、交通、工业制造等领域中取得更多的应用。

总之,光学成像技术在现代科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CCD成像原理

CCD成像原理

CCD成像原理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摄像机和天文望远镜等光电设备中的成像传感器。

它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转换特性,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实现图像的捕捉和传输。

CCD成像原理涉及光电转换、电荷传输和信号放大等多个环节,下面将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当光线照射到CCD表面时,光子会激发半导体晶格中的电子,使得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产生电子-空穴对。

这些电子-空穴对会在半导体中产生电荷,形成光生载流子。

CCD的表面被分成许多微小的光敏单元,每个光敏单元都能够收集到特定区域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荷。

其次,经过光电转换后,CCD需要将光生载流子进行采集和传输。

这一过程依靠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完成。

在CCD的表面,通过掺杂和加工形成了电荷耦合器件,它由一系列电容和场效应晶体管组成。

当光生载流子被收集到光敏单元后,电荷耦合器件会将这些电荷进行逐行、逐列地传输,最终将它们聚集到输出端,形成图像信号。

最后,CCD输出的电荷信号需要经过模数转换器(ADC)进行模数转换,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随后,数字信号会经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放大、滤波和增强,最终形成清晰的图像。

这些数字信号可以被存储、传输和显示,实现图像的捕捉和处理。

总的来说,CCD成像原理涉及光电转换、电荷传输和信号处理等多个环节。

通过这些过程,CCD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最终形成清晰的图像。

在实际应用中,CCD成像原理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光电设备的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

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第一章绪论

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第一章绪论

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第一章绪论光电成像是利用光学和电子学原理,通过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实现对图像的捕获、处理和显示的技术。

光电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安防、医学、工业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章将对光电成像的原理和技术进行绪论性的介绍。

1.1光电成像技术发展历程光电成像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的平面摄影,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进步,逐渐演变为现代的数字摄影和光电成像技术。

20世纪60年代,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影像传感器的发明标志着光电成像技术的重大飞跃。

随着CC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光电成像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1.2光电成像原理光电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被照射的物体会吸收或反射部分光线,这些光线进入成像系统的镜头中,在镜头的作用下,光线被聚焦到光电传感器上。

光电传感器是光电成像系统的核心部件,一般采用CCD或CMOS技术。

光线在光电传感器上产生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数字化等处理后,最终形成一个数字图像。

光电传感器的性能是衡量光电成像技术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1.3光电成像技术的应用光电成像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军事方面,光电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导弹导航、夜视设备、侦察和监视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战场情报支持。

在安防领域,光电成像技术被用于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捕捉和追踪安全隐患。

在医学方面,光电成像技术被应用于内窥镜、CT、MRI等医学影像设备中,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工业检测中,光电成像技术被用于制造业的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等领域。

1.4光电成像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电成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一方面,光电传感器的性能不断提高,像元数量增加,动态范围扩大,噪声减少,使得图像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另一方面,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使得光电成像系统的功能更加强大,处理速度更加快速。

光电成像原理

光电成像原理

简述CCD和CMOS成像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预测未来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CCD(电荷耦合器件)的突出特点是以电荷作为信号,而不同于其他大多数器件是以电流或者电压为信号。

所以CCD的基本功能是电荷的存储和电荷的转移。

它存储由光或电激励产生的信号电荷,当对它施加特定时序的脉冲时,其存储的信号电荷便能在CCD内作定向传输。

CCD工作过程的主要问题是信号电荷的产生、存储、传输和检测。

在CCD中,电荷注入的方法可分为光注入和电注入两类。

1:光注入当光照射到CCD硅片上时,在栅极附近的半导体体内产生电子-空穴对,其多数载流子被栅极电压排开,少数载流子则被收集在势阱中形成信号电荷。

CCD摄象器件的光敏单元为光注入方式。

2:电注入所谓电注入就是CCD通过输入结构对信号电压或电流进行电压流进行采样,然后将信号电压或电流转换为信号电荷。

电注入的方法很多,一般常用的是电流注入法和电压注入法。

构成CCD的基本单元是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在栅极G施加正偏压UO之前,P型半导体中空穴(多数载流子)分布是均匀的。

当栅极施加正偏压UG(此时UG小于P型半导体的阈值电压Uth)后,空穴被排斥,产生耗尽区。

偏压继续增加,耗尽区将进一步向半导体内延伸。

当UG>Uth时,半导体与绝缘体截面上的电势(常称为表面势,用ΦS 表示)变得如此之高,以至于将半导体内的电子(少数载流子)吸引到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约10um )但电荷浓度很高的反型层,反型层电荷的存在表明了MOS结构存储电荷的功能。

当CCD工作时,用光注入或电注入的方法向势阱中注入信号电荷,以获得自由电子或自由空穴。

势阱所存贮的自由电荷通常也称为电荷包。

在提取信号时,需要将电荷包有规则的传递出去,即进行电荷的转移。

CCD的电荷转移是利用耗尽层耦合原理。

电荷转移过程如下图:CCD的发展是与集成电路工艺的发展息息相关的,随着VLSL技术的出现和发展,CCD在可见光谱范围内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在摄像领域,CCD已越来越理想的实现了高密度,小型化,微型化以至于超微型化。

光电成像技术

光电成像技术
第七章:光电成像技术
2021/7/18
1
1 光电成像器件的发展
近年来,利用光电成像器件构成图像传感器 进行光学图像处理与图像测量已成为现代光 学仪器、现代测控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它 广泛应用于遥感、遥测技术、图形图像测量 技术和监控工程等,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 要组成部分。
2021/7/18
2
1934年研制出光电像管,应用于时内外的 广播电视摄像。它的灵敏度相当低,要达 到现在图像信噪比的要求,需要不低于 10000 lx的照度,这是它的应用范围受到 很大限制。
28
有光纤板的三级像增强管
2021/7/18
29
微通道板结构
2021/7/18
30
2021/7/18
25
五、像管的主要结构类型
近贴式 静电聚焦倒像式 (单级,多级) 电磁复合聚焦 带微通道板的像管(第二代,2,3之上) 负电子亲和势像管(第三代) X射线变像管和r射线变像管
2021/7/18
26
三级串联像增强管
2021/7/18
27
磁聚焦像增强管
2021/7/18
热电型:热释电摄像管
固体自扫描型:电荷耦合摄像器件
2021/7/18
5
扫描型光电成像器件又称为摄像器件。这 种器件通过电子束扫描或自扫描方式将被 设景物将光学系统成像在器件光敏面上的 二维图像转变为一维时序电信号输出出来。 这种运载图像信息的一维时序信号称为视 频信号。
2021/7/18
6
二、非扫描型:直视型电真空像管
1947年超正析摄像管面世,使最低照度降 至2000 lx。
1954年灵敏度较高的视像管投入市场。其 成本低,体积小,灵敏度和分辨率都较高, 但不是适用于高速场合和彩色应用。

光学原理和成像技术的发展

光学原理和成像技术的发展

光学原理和成像技术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光学原理和成像技术也有了大量的进步和发展。

随着日益增长的需求,现代光学技术在许多领域中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突出表现。

从基础的原理到现代的成像技术,光学已经成为了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核心部分。

一、光学原理的发展光学作为一门科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当时的学者们已经开始研究光的特性和行为。

然而,直到17世纪的新科学革命,光的本质才被真正地研究和理解。

当时的科学家如牛顿、哈雷、胡克等人,对光的行为、成分和特性进行了彻底的探索。

在牛顿提出的粒子说和胡克提出的波动说之间的争论中,后来证明了波动说的正确性。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对光学原理理解加深,人们对光学现象的解释也愈加完善和精确。

从波动到粒子,从电磁波到光量子,我们可以看到,光学原理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二、成像技术的演变成像技术是一项基于光学原理的技术,主要被用于传递信息和获取图像。

从最早的火药焚镜到如今的数字成像技术,人们已经创造出了许多成像技术。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人眼对电磁波的感知,而其它的技术就是基于各种光学原理的设备。

相机则是这方面的代表。

这种“测量光”的器件,在证明了真空存有电磁波之后,开始普及和应用。

相机的最早原型出现于19 世纪中期,当时的相机拍摄过程相当繁琐而且耗时,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才能保证成像的质量。

在近年来,随着飞速发展的科技,现代成像技术已经有了极大的突破。

数字相机、电视屏幕、摄像机,三维扫描仪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

这些设备,不仅在成像质量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且还在快速响应和跨越长距离传递数据方面作出了贡献。

三、现有的应用现代光学技术在许多领域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尤其在医疗、航天、通信和国防领域表现突出。

其中,除了基本科学研究,光学也应用于制造面向消费市场的产品,如电视机、计算机屏幕和智能手机相机等。

在医疗学领域,光学成像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组织、器官和细胞的检测、成像和诊断上。

光成像

光成像

第10页
入职工艺知识培训讲义
2.工序原理、主要参数及控制点
前处理 贴 膜 曝 光 显 影 蚀 刻 退 膜 工艺流程
RD-CM-WI01S1A
曝光即在紫外光/激光照射下,光引发剂吸收了光能分解成游离基, 游离基再引发光聚合单体进行聚合交联反应,反应后形成不溶于稀 碱溶液的体型大分子结构。
曝光前
曝光后
2.工序原理、主要参数及控制点
前处理 贴 膜 曝 光 显 影 蚀 刻 退 膜
主要参数、控制要点: 控制项目 压力 温度 速度 Cu2+ 药水 比重 HCL 蚀刻均匀性 控制范围 上2.0-2.4kg/cm2 下1.4-1.8kg/cm2 46-50℃ 根据板底铜的大小来决定 140-180g/l 1.3-1.4 1.8-2.5N COV≤5%
第20页
入职工艺知识培训讲义
3.主要设备、物料
贴 曝 显 蚀 退 膜 光 影 刻 膜
物料:
RD-CM-WI01S1A
菲林、菲林水、无尘布、擦气板 、粘尘辘、红胶带、麦拉 测试工具:
第21页
入职工艺知识培训讲义
3.主要设备、物料
贴 曝 显 蚀 退 膜 光 影 刻 膜
保养段 更换显影缸、补充显影缸 显影液自动添加检查 清洗显影段过滤网膜 显影 检查显影及补充显影温度 显影点测试 检查显影段各喷淋压力 清洗显影段过滤棉袋 清槽剂保养显影缸、补充显影缸 保养内容
第25页
入职工艺知识培训讲义
5.环境要求

RD-CM-WI01S1A
人员着装 (1)防静电服的穿戴要求: 要求服装整洁无脏物; 穿戴必须整齐,帽子不可戴歪, 拉链/纽扣必须拉/扣到最上面;帽子下摆必须 放在无尘服里面,不许外露; 不得有卷起袖口,露出手腕的现象; 不得佩戴手表、手链、戒指首饰。

光成像原理

光成像原理

光成像原理光成像是一种利用光线传播和反射的原理来获取影像的技术。

在光成像的过程中,光线会经过物体并被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最终被成像设备捕捉并记录下来。

光成像原理是现代影像技术的基础,它被广泛应用于摄影、医学影像、卫星遥感、光学显微镜等领域。

光成像的原理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成像设备的捕捉和记录。

首先,光线在空气或介质中传播时,会按照直线传播的原理向各个方向传播。

当光线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或折射。

物体表面的光线反射会形成物体的外形和表面特征,而折射则会使光线改变传播方向并穿透物体。

成像设备如相机、望远镜、显微镜等会捕捉并记录光线的信息,最终形成影像。

在光成像的过程中,光线的传播和物体的表面特征决定了最终成像的效果。

光线的传播受到介质的影响,例如光线在空气中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和方向会有所不同。

而物体的表面特征如粗糙度、颜色、反射率等也会影响光线的反射和折射情况。

因此,在进行光成像时,需要考虑光线的传播路径和物体的表面特征,以获得清晰、准确的影像。

光成像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摄影领域,摄影师利用光线的反射和折射来捕捉景物的影像,通过调整光线的入射角度和强度来获得理想的拍摄效果。

在医学影像领域,X光、CT、核磁共振等影像设备利用光线的透射和吸收原理来获取人体内部的影像,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卫星遥感领域,卫星通过捕捉地球表面的反射光线来获取地表的影像,用于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

在光学显微镜领域,利用光线的折射原理来放大微小物体的影像,帮助科学家观察微观世界。

总的来说,光成像原理是现代影像技术的基础,它通过光线的传播、反射和折射来获取物体的影像。

光成像原理的应用涵盖了摄影、医学影像、卫星遥感、光学显微镜等各个领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发展。

通过深入理解光成像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光学技术,提高影像的质量和准确性,推动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见光成像的发展及工作原理》胶片成像的发展史:公元1725年德国,纽伦堡阿道夫大学的医学教授,亨利其舒尔兹(Heinrich Schulze 1687-1744)发现;装有硝酸银溶液,曝光几分钟会变黑,没曝光仍能是原来的浅白色。

他发现,不是由于热和空气,而是因光的作用。

经实验,混合物中含银越多,曝光变黑速度就越快。

他在1927年发表了「硝酸银与白垩之混合物对光的作用」之论文。

垩,白色而可以用来作涂饰的土。

文中述说:将硝酸银与白垩之混合物,加水作成白色泥状物,放入玻璃夹版,外放以黑色且有剪成的图案、文字的纸,经露曝受光后,则玻璃版会现出图案、文字来。

如此广为科学界重视,也是最早提出对摄影有用的光化学之第一人。

德国人赞誉他是现代,摄影取像片的始祖。

公元1737年法国海勒特(M Hellot)发明了钢笔写字纸,浸在硝酸银溶液后,竟然没有了字迹。

再经过曝光日晒后,却又能现黑字。

此为科学家开始研发,摄影中显影剂的滥觞。

公元1802年英国汤姆斯─维吉伍德(Thomas Wedgwood),进一步将影像投影在硝酸银纸上,作影像存有,可长期保持。

他最大贡献是完成了与现在照相机一样的最原始照像机,当时所谓『晦影照像机』。

这照像机是一个匣盒状,针孔是装有透镜,相对的内部有可以感光的硝酸银纸。

这可以感光的硝酸银纸,是他以白纸浸湿在硝酸银溶液中,再于黑暗处所凉干它。

此纸若在日光下露曝,只要二、三分钟就变为黑色。

若以间接光,通过进入,他作出的像机内,得感光须数小时之久,才会变黑显影像。

但在红光下便不感光变黑。

不久他的学生亨弗利戴维爵士(Sir Hunmphrey Davy),以氯化银取代硝酸银来定影处理,竟而成功了人类史上第一张较能存久的相片。

汤姆思维吉伍德和亨弗利戴维被英国皇家科学院誉为「暗箱」与感光材料结合的先驱者。

公元1800年英国科学家威廉赫谢尔(Willian Herschel)发现红外光线。

它在我们可见光区(光的七种颜色;红、橙、黄、绿、蓝、靛蓝、紫),红端的部分。

我们肉眼看不到它的光,但是会感觉到它给我们的温热,此光会影响摄影的影像、感光底片、彩色相片等色泽。

公元1801年科学家理特恩(J W Ritten)发现紫外线。

它在我们可见光区(光的七种颜色)的紫端部分。

此光人眼也见不到,但它照射到某些表面时,可使之发荧光,有种醒目亮丽的感觉。

它和红外光线一样,会影响摄影技术上效用,尤其在照明上,会产生特殊效果,以及激发荧光材料的色彩等。

公元1812年英国科学家乌拉斯顿(Wollaston W Hyde 1766-1828);利用多片凹凸透镜,制出有史来,最好的摄影镜头。

开始奠下,研发未来有更好、更精准,摄影镜头的基础。

公元1819年赫谢尔(John Herschel 1729-1871)发明了摄影的定影法。

他发现硫代硫酸钠、俗称大苏打,可使已感光的氯化银固定下来。

从而可以长时间保存影像。

其定影方法,一直被人们延续使用到20世纪80年代。

可见他的发明,影响有那么大,且如此久远。

达盖尔发明银版摄影世界摄影历史上,第一张可以摄影成像的图片,在公元1826年夏天,由法国摄影术和印刷制版发明者,尼埃普斯(Nicephore Niepce 1765-1833)在实验室中制成。

尼氏曾是法国尼斯市市长,服役军职为将校,在法意战争(公元1793年)中受伤,一目失明。

1816年,他用氯化银感光纸,存影了黑白负片。

继用沥青涂于铅锡合金板上,经八小时后曝光,洗去未硬化,则影像明亮部分是白色,而黑色金属板对称下,就显影出与原景物相同正片。

直到1826年他成功了,将发明的感光底片放置在,新进的特制摄影机中,此摄影机是由巴黎光学机械师修瓦力(Chevalier)所制造的。

摄影得到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的景物是法国中部尼氏住家窗口外屋顶。

此张照片现收藏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收藏馆中。

他发明的这个摄影法,经再改进,就普遍为印刷制版界所采用。

世界印刷制版界尊崇他是印刷制版的伟大发明家。

公元1827年9月,尼氏去英国拜访居住在伦敦哥哥,偶识英国画家包耳(Bauer),包耳惊喜尼氏的大发明,邀请尼氏在英国皇家学会作发明专题演讲,也奏请英王乔治四世驾临听讲,不料待人谦让,一向谨言慎行的尼埃普斯却临时动议未赴,造成英国当局的反感,因而也否认了尼埃普斯有此大发明,令人惋惜。

公元1837年,德国科学家慕尼黑大学矿物学教授柯贝尔(Kobell 1803-1875)和数学教授斯坦哈尔(Steinheil 1801-1870)公告宣称他已发明出摄影术,使用的定影剂是阿摩尼亚。

不过德国的历史文献有记载是只是底片发明,而没能制成像片。

然而,有柯贝尔教授署名的四张底片,所摄的风景是慕尼黑的建筑物,今天还珍藏在德国慕尼黑的「德意志国家博物馆」里。

世界摄影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日子是在公元1839年,法国人画家达盖尔(Louis J M Daguerre 1789--1851)发明「银版摄影技术」正式问世。

他曾于1822年在法国巴黎开一个名叫「幻象画」绘画景色展览。

他用各式各样的灯光变化照射在画面上,产生使人意料不到的美好奇妙效果,声誉卓著。

在1829年,他向巴黎透镜商买透镜巧遇年长的尼埃普斯,因两人意识相同,结果合作共同研发摄影、感光相片技术。

三年后尼埃普斯去世,他仍然继续进行实验不已。

终于在公元1839年1月9日于法国科学学会上宣布他的傲世大发明。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的发明摄影技术,并命名为「达盖尔照相术」。

他把一块涂有碘化银的铜版上曝光,然后用水银蒸气熏沐,生成碘化银薄膜而为感光面。

在自制的照像机内将已发明可以感光的版,让它经由透镜投射光影,作曝光,再用设计的汞显影箱以汞(水银)蒸汽显现影像出来,又置在食盐水(后改作大苏打)中定影。

竟就能形成永久性的影像照片。

原先尼埃普斯第一张永久性照片须曝光八小时,而达盖尔的方法只需要20~30分钟。

尚且照片影像清晰鲜明,令人惊奇赞赏。

几经研究改进,又在同年8月18日,公布发明熏蒸氯气银版显像法。

此法更使曝光时间大减为数分钟,同时采取硫代硫酸钠定影,影像更可以久留不灭迹,连尼埃普斯的儿子给他的贺信上说:我得花一个白天才能摄得一张照片,而你却只要四分钟,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发现呀!。

世人称赞为达盖尔银版照相法。

申获专利,且得法国国会颁授「帝国勋章」,同时宣布授奖日为摄影技术诞生日。

当时,人们称赞,达盖尔摄影术是世界人类摄影历史上的伟大发明。

1837年达盖尔摄影作品『艺术家工作室』,现由法国摄影协会珍藏。

1838年,达盖尔曾是四处售卖达盖尔摄影术发明专利权,可惜未如愿。

时来运转,找到法国政府主管购买发明权人,天文学家兼国会议员阿拉哥(M Alaco),代为陈请收购他的发明专利权。

达盖尔对阿拉哥,名正言顺说:如此发明专利权,若归入私有,则永无可能会造福社会,只由国家收购,再公布天下,以全国人物力,始能再改造,完成更好的。

第二年的1839年,英国政府给了达盖尔摄影术发明专利权的后五天,法国政府被说服,买下了达盖尔摄影术发明权,并且公布全国任由人使用,条件是政府发给他年俸六千法郎,给尼埃普斯的儿子四千法郎年俸。

达盖尔银版照相法,当时报章杂志上轰动一时,没多久,此摄影技术即刻风靡了全世界。

几个月内,欧洲就出现了一种前所没有的行业,也就是新艺术形式照相馆。

不论巴黎、伦敦的光学商店,多人排队买镜头。

药房买冲洗药剂,商品店买照相机及感光版。

顺提是,达盖尔摄影术发明后风行全世界,达盖尔本人也自制照相机出售,甚至于获利不少。

当年,达盖尔本人也著书「达盖尔摄影术」出售,大受欢迎,洛阳纸贵,一版再版,竟连版47次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话说1840年4月在美国的纽约大学屋顶上,由塔列普(W Draper)和莫斯(S Morse)两位教授研究摄影技术,顺便开设达氏银版照相场,一小张照片收费高达美金5元,依然要摄影者,络绎不绝。

前些日,美国费城的柯尼利斯(Cornelius)此人业已设店,银版照相馆开门营业了。

依在1850年有统计,就美国,纽约市有71家豪华的银版照相馆开业。

照相馆为了取光,大都设置在建筑物顶楼,曝光虽只几分钟,但在烈日下,又不能动地摄影,是很难过的事。

可是,人人确为能拍张自己的人像照,趋之若鹜,去大排长龙。

摄影拍照,形成风气,大家都赶时髦,美国仅1853年,有一万多摄影师为人服务拍照,也共拍400多万幅照片。

1856年,英国伦敦大学率先开「摄影技术」课。

花开并蒂,公元1839年1月29日,英国天文学家约翰─赫雪尔爵士(Sir John Herschel)用望远镜摄影,使用硫代硫酸钠,把影像固定在纸上,这感光纸是卤族银盐造成。

接着3月14日送论文报告给英国皇家学会称有独特摄影技术新发明。

尤其是摄影术语,「摄影」此字Photography 是由他第一次提出的创用名词。

Photographic摄影的,形容词也是他创用字。

他第二次给英国学士院的报告,又介绍底片(Negative),相片(Positive),及其它摄影术语。

年老时又创用快照(Snapshot)新名词。

可见约翰赫雪尔爵士在人类摄影历史上是个承先启后的伟大创新者。

公元1839年6月,英国相机制造商,威斯特(west)注销有史来第一则出售摄影相机的广告。

刊文称,达盖尔照相术适用的此相机,最适合艺术人像拍照。

由镜头的前木箱与映射的后木箱组成,附件药剂溶器、酒精灯、化学瓶罐、用品箱等加三脚架,总重达100多磅。

标价高至16英镑,400法朗。

后改善为更小型相机出售,也因而引发全面性,各制造行家朝向制造出,精致轻巧,体小易携带的摄影相机处出现。

历史上,第一次摄影展览会,是在公元1839年10月,由德国的,莱比锡美术学会所举办的达盖尔摄影展览。

当时展出的相片,都是法国与德国摄影家的作品。

但是公元1840年二月,瑞典的皇家博物馆,一次达盖尔摄影公开展后,就已正式地将「摄影」,形成为艺术界经常展览的风潮,甚而弥漫到全世界至今与未来。

公元1839年,有内托此(Nedo)人,写作书名「制作达盖尔照片的详细指导」,在德国哈雷出版。

此书成为世界上第一本论述摄影的书籍。

「达盖尔照相术」在达盖尔发表会场上,有位奥国教授爱丁斯豪森,立即发现达盖尔所用镜头大约仅f/17的亮度,所聚集光线不足够。

散会后,即告知友人奥地利学者,维也纳大学数学教授佩兹法尔博士(Petzval 1807–1891)。

经佩氏以数理精算设计,加上制造镜头商福克特连德(Voigtlander 1812–1878)合作,整年后,于公元1840年制造出更好镜头(佩兹法尔镜头)的摄影机。

镜头聚光约为f/是达氏镜头的16倍聚光亮度,更甚是曝光时间也缩短到1/4分钟之内。

因佩氏计算设计出,有名的相对孔径为1: 的佩兹法尔镜头,使银版摄影技术,从适合拍人像也因有广角效果,又适合拍摄风景与建筑物,而为科学方法的镜头设计,开了先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