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课件 《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季福坤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课件17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课件17](https://img.taocdn.com/s3/m/632cc9d9195f312b3169a53a.png)
NANJING UNIVERSITY
4
Micro-Operations (cont.)
NANJING UNIVERSITY
5
Fetch Cycle
• It occurs at the beginning of each instruction cycle and causes an instruction to be fetched from memory
• Control signals from control bus: provide signals to the control unit, such as interrupt request and response
NANJING UNIVERSITY
19
Input / Output of Control Unit (cont.)
NANJING UNIVERSITY
16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Processor Control (cont.)
• Two basic tasks of control unit
• Sequencing: The control unit causes the processor to step through a series of micro-operations in the proper sequence, based on the program being executed
• 00: Fetch • 01: Indirect
• 10: Execute
• 11: Interrupt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第三章第一讲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第三章第一讲](https://img.taocdn.com/s3/m/801ee5d3f18583d0496459ee.png)
编址技术是存储器结构中的重要问题。
PPT文档演模板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第三章第一讲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3.1存储系统概述
•3.1.2 存储器的组成 •存储体编址方式 •编址单位: • 常用的编址单位:字编址、字节编址、位编址、 •块编址等 •编址单位与字长访问: • 一般:字节编址,字访问; • 部分机器:位编址,字访问; • 辅助存储器:块编址,位访问;
PPT文档演模板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第三章第一讲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3.1存储系统概述
3.1.4 存储器的主要指标
2、速度 衡量存储器速度指标的参数可以有下面几个。 数据传送速率Bm:也称为频宽,通常是用单位时
间能传送的信息位数(或字节)来衡量。有
Bm= (位/s)
如果是m个存储器并行工作,则有
4. 按信息的可保存性分类 (1). 非永久性存储器(易失性):
断电后信息即消失的存储器 (2). 永久性存储器(非易失性): 断电后仍能保存信息的存储器 5. 按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分类 * 主存储器 * 辅助存储器 * 缓冲存储器 * 控制存储器
PPT文档演模板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第三章第一讲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3.1存储系统概述
•图3.1 存储器与外部的连接关系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第三章第一讲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3.1存储系统概述
存储系统:两个或两个以上速度、容量和价格各不相 同的存储器用硬件、软件、或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方 法连接起来的系统称为存储系统。 对应用程序员透明,并且,从应用程序员看它是 一个存储器; 这个存储器的速度接近速度最快的那个主存储器; 存储容量与容量最大的那个主存储器相等或接近; 单位容量的价格接近最便宜的那个主存储器。
计算机体系结构完整讲义ppt课件
![计算机体系结构完整讲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04ed97c850ad02df804186.png)
• 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硬件设计公理: 越小越快
–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 第四代:大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 第五代:VLSI(甚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性能的大幅度提高和更新换代,一方面依靠 器件的不断更新,同时也依赖系统结构的不断改进。
30
二 按计算机系统成本分类
• 是对计算机系统中各机器级之间界面的划 分和定义,以及对各级界面上、下的功能 进行分配
– 1964年,IBM/360系列机的总设计工程师G.M. Amdahl、G.A. Blauw、F.P. Brooks等人提出。 也称体系结构。
– 是从程序员的角度所看到的系统的属性,是 概念上的结构和功能上的行为
• 1.2.2 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方法
• ---软硬件舍取的基本原则 • ---计算机系统设计者的主要任务 • ---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三种)
• 计算机语言:是用以描述控制流程的、 有一定规则的字符集合
– 语言不是专属软件范畴,可以介属于计算机 系统的各个层次,具有不同作用
4
1.1.1计算机系统的多级层次结构
从使用语言的角度上,将计算机系统 看成按功能划分的多级层次结构
机器、汇编、高级、应用语言
低级
高级
后者比前者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
而前者是后者发展的基础,在单条指令的 执行速度相比较,前者更快。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计算机系统设计基础 数据表示与指令系统性能分析 流水技术和向量处理 阵列计算机 多处理机系统 数据流计算机
1
第1章 计算机系统设计基础
• 1.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 • 1.2 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技术 • 1.3 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价 • 1.4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件第9章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件第9章](https://img.taocdn.com/s3/m/af5f159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4.png)
2) 多级互连网络 另一种组织与控制更为有效的交换网络是基于a×b交换 开关构造而成的。2×2交换开关是一种最常用的二元开关, 如图9.13(a)所示,它有两个输入和两个输出,从任意输入 线到达的消息都可以交换到任意的输出线上。
图 9.13 2×2的交换开关
图 9.14 Omega网络
多级互连网络设计的关键是: (1) 选择何种交换开关; (2) 交换开关之间采用何种拓扑连接; (3) 对交换开关采用何种控制方式。
图 9.3 计算机分类
9.3 阵列处理机和向量处理机
9.3.1 阵列处理机 阵列处理机属于分布式内存SIMD(DM-SIMD)系统,它
由许多在不同数据集合上执行同样指令序列、完成同样功能 的完全相同的处理器组成。阵列处理机中的处理器共享一 个控制器(所以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独立CPU),控制器发布 指令,指令由处理器阵列中的处理器执行。因为阵列机中的 所有处理器是以步调一致的方式工作的,所以处理器之间不 需要同步,这就大大简化了这种系统的设计。
向量-寄存器处理器的基本组成如图9.5所示,它是以 Cray-1为基础的一个模型,标量部分是MIPS,向量部分是 MIPS的逻辑向量扩展,其主要模块功能如下:
(1) 向量寄存器组。 (2) 向量功能单元。 (3) 向量Load-Store部件。 (4) 标量寄存器组。
图 9.5 基本的向量-寄存器体系结构
9.4 互 连 网 络
9.4.1 基本概念 互连网络(Interconnection Network)是一种由开关元件按
照一定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式构成的网络,用于实现计算机 系统中部件之间、处理器之间、部件与处理器之间甚至计 算机之间的相互连接,
根据连接的设备数和设备的接近程度,可以将互连网络 分为以下四类:
《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第5章
![《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第5章](https://img.taocdn.com/s3/m/7ca9ad3383c4bb4cf7ecd10d.png)
5.5.1 数据传送类指令
2.数据交换指令 上述传送指令的传送都是单方向的,然而,数据传送也 可以是双方向的,即将源操作数与目的操作数(一个字 节或一个字)相互交换位置。如Intel8086中的XCHG指 令就实现了这一功能,两个操作数可以是主存单元和寄 存器,也可以是两个寄存器,但不能同时为主存单元。
2.地址码 (1)零地址指令的指令字中只有操作码,而没有地址码。例 如,停机指令就不需要地址码,因为停机操作无需操作数。
(2)一地址指令常称单操作数指令,通常,这种指令是以运 算器中累加寄存器AC中的数据为被操作数,指令字的地址码 字段所指明的数为操作数,操作结果又放回累加寄存器AC中, 而累加寄存器中原来的数随即被冲掉;或者参加运算的数据 即为一个操作数,如取反或求补操作;或者一个操作数需要 由指令指出,另一个操作数为固定的位置,如堆栈操作。 (3)二地址指令常称双操作数指令,它有两个地址码字段 A1和A2,分别指明参与操作的两个数在内存中或运算器中通 用寄存器的地址,其中地址A1还兼做存放操作结果的地址。
退出
5.1 指令系统的发展与性能要求
5.1.1 指令系统的发展 5.1.2 对指令系统的性能的要求 退出
5.1.1 指令系统的发展
计算机的程序是由一系列的机器指令组成的。 指令就是要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从计算机组成的层 次结构来说,计算机的指令有微指令、机器指令和宏指令 之分。微指令是微程序级的命令,它属于硬件,宏指令是 由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的软件指令,它属于软件,而机器 指令则介于微指令与宏指令之间,通常简称为指令.每一 条指令可完成一个独立的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操作。 70年代末期,计算机硬件结构随着VLSI技术的飞速发展而越 来越复杂化,大多数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多达几百条。我们 称这些计算机为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简称CISC。但是如 此庞大的指令系统不但使计算机的研制周期变长,难以保 证正确性,不易调试维护,而且由于采用了大量使用频率 很低的复杂指令而造成硬件资源浪费。为此人们又提出了 便于VLSI技术实现的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简称RISC。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课件02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课件02](https://img.taocdn.com/s3/m/f1caa886680203d8ce2f2439.png)
NANJING UNIVERSITY
5
Computer Components: Memory
• Data and instructions are stored in a single read-write memory • The contents of this memory are addressable by location, without regard to the type of data contained there
NANJING UNIVERSITY
7
Computer Components: Memory (cont.)
• Solution
• Include a cache or other buffering scheme to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memory access and increase data transfer rate
Multiplexor Bus a shared transmission medium simplify the interconnection layout and the control of processor
IBM 7094
PDP-8
NANJING UNIVERSITY
18
Computer Components: Bus (cont.)
2
Computer
the von Neumann machine
NANJING UNIVERSITY
3
A Top-Level Overview
the von Neumann machine
NANJING UNIVERSITY
4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课件06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课件06](https://img.taocdn.com/s3/m/812c25f3700abb68a982fb3b.png)
Hamming Code (cont.)
• SEC
• Single-Error-Correcting
• Can find and correct one bit error
• SEC-DED
• Single-Error-Correcting, Double-E Assume the data is ������ = ������������ … ������2 ������1
• Data in
• Odd parity: ������ = ������������ ⊕ ⋯ ⊕ ������2 ⊕ ������1 ⊕1 • Even parity: ������ = ������������ ⊕ ⋯ ⊕ ������2 ⊕ ������1
NANJING UNIVERSITY 8
Hamming Code
• Basic idea
• Divide the bits into several groups, and use parity check code on each group for error correction
• Procedure
• Example
• Assume the 8 bits data is ������=01101010, and use even parity in producing hamming code
• The syndrome word is
������1 = ������1 ⊕ ������2 ⊕ ������4 ⊕ ������5 ⊕ ������7 = 0 ⊕ 1 ⊕ 1 ⊕ 0 ⊕ 1 = 1 ������2 = ������1 ⊕ ������3 ⊕ ������4 ⊕ ������6 ⊕ ������7 = 0 ⊕ 0 ⊕ 1 ⊕ 1 ⊕ 1 = 1 ������3 = ������2 ⊕ ������3 ⊕ ������4 ⊕ ������8 = 1 ⊕ 0 ⊕ 1 ⊕ 0 = 0 ������4 = ������5 ⊕ ������6 ⊕ ������7 ⊕ ������8 = 0 ⊕ 1 ⊕ 1 ⊕ 0 = 0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1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1](https://img.taocdn.com/s3/m/afa30de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e.png)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一、名词解释1. 简述S RAM 和DRAM 的特点SRAM的概念:它是一种具有静止存取功能的内存。
特点是:不需要刷新电路即能保存它内部存储的数据。
因此SRAM具有较高的性能,但是集成度较低,相同容量的DRAM内存可以设计为较小的体积,但是SRAM却需要很大的体积,且功耗较大。
DRAM的概念:即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最为常见的系统内存。
特点是:只能将数据保持很短的时间。
为了保持数据,DRAM使用电容存储,所以必须隔一段时间刷新一次,如果存储单元没有被刷新,存储的信息就会丢失。
2. 指令周期CPU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3. 操作控制器的功能根据指令译码和时序信号,产生各种操作控制信号,以便完成完成指令的功能。
4. 溢出数据运算超出机器所能表示的范围称为溢出5. 双端口存储器:指该存储器具有两个独立的读写端口,两个端口可以同时进行读写,以提高存取速度。
二、简答题1. 集中式仲裁有几种方式?画出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的逻辑结构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集中式仲裁方式有三种方式:菊花链式查询,计数器查询,独立请求查询。
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逻辑结构如下图所示:工作原理:总线上的任一设备要求使用总线时,通过BR线发出总线请求。
总线控制器接到请求信号后,在BS线为“0”的情况下让计数器开始计数,计数值通过一组地址线发向各设备,每个设备接口都有一个设备地址判别电路,当地址线上的计算值与请求总线的设备相一致时,该设备置“1”BS线,获得了总线使用权,此时中止计数查询。
2. 试述存储器的分级结构,简要说明原因。
1)主存存放指令和数据,一般由RAM 构成,控存存放微程序,一般用ROM 存储器实现。
2)主存字长一般和机器字长相同。
控存字长一般大于机器字长,通常等于一条微指令的字长。
3)主存的容量一般取决于CPU 提供的地址信号个数,而控存容量取决于微指令字长和微程序总长度。
3. 已知x=-0.11011,y=-0.10011, 要求用双符号位法计算x+y 的值,并给出计算过程, 同时指出计算结果是否溢出?[ x ]补 = 11.00101 [ y ]补 = 11.01101[ x ]补 + [ y ]补 1 1.0 0 1 0 1 +1 1.0 1 1 0 1 1 1 0.1 0 0 1 0 则x+y=[ x ]补 + [ y ]补 = 10.10010=1.10010.因符号位相异,故溢出。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课件15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课件15](https://img.taocdn.com/s3/m/060d8fde26fff705cc170a3b.png)
• Logical data
NANJING UNIVERSITY
21
Operands (cont.)
• Address
• An instruction is required to contain four address references: two source operands, one destination operand, and the address of the next instruction
c0864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
Lecture 15
Instruction Sets
Tongwei Ren
Software Institute, Nanjing University May. 27, 2014
Review
• Decimal representation • Operation
• Opcodes are represented by abbreviations, called mnemonics
• ADD: add, SUB: subtract, MUL: multiply, DIV: divide, LOAD: load data from memory, STOR: store data to memory…
• Indicate the length of data to be transferred • Specify the mode of addressing for each operand
NANJING UNIVERSITY
12
Operations (cont.)
• Arithmetic
《计算机组织》课件
![《计算机组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caf99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0.png)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硬件设备,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直接与CPU相连,速度快,但容量较小;外存储器则容量较大,常 见的外存储器有硬盘、光盘、U盘等。
输入输出设备
总结词
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中用于输入和输出数据的设备。
详细描述
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中用于输入和输出数据的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 打印机等。这些设备与计算机的内部设备进行交互,实现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集成电路时代
详细描述
第三代计算机以集成电路为主要元件,体积进一步缩小,运算速度更快,广泛应用于各 行各业。
第四代计算机
总结词
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VS
详细描述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 元件,性能和可靠性得到显著提升,个人 计算机开始普及。
第五代计算机(人工智能)
总结词
人工智能时代
详细描述
软件开发与维护
软件开发方法
01
包括结构化开发方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等, 旨在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软件质量。
软件工程
02
研究如何系统化、规范化和工程化地开发高质 量软件的一门学科。
软件测试
03
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验证软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的过程,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
等。
软件维护
04
在软件交付后对其进行修改、更新和优化的过 程,包括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和预防性维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
详细描述
中央处理器,也称为CPU,是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中心,负 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处理各种数据,包括算术运算 、逻辑运算、输入输出操作等。CPU的性能决定了计算机的 整体性能。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课件12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课件12](https://img.taocdn.com/s3/m/eac4519bdd88d0d233d46a3b.png)
• Optical memory • Magnetic tape
• Parallel vs. serial
NANJING UNIVERSITY
10
Memory: Virtual Memory
• Partitioning vs. paging • Virtual memory
• Instruction set, the number of bits to represent data type, …
• E.g.: Is there a multiply instruction?
• Organization (transparent to programmer)
• The operational units and their interconnections • Control signals, memory technology, …
• General-purpose electronic digital computer
• Architecture (visible to programmer)
• The attributes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logical execution of a program
NANJING UNIVERSITY 9
Memory: External Memory
• Magnetic disk
• Data organization, formatting, read and write mechanism,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timing of a disk transfer
第1章 计算机系统结构概述(移码)PPT课件
![第1章 计算机系统结构概述(移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0c7300524de518974b7dbd.png)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17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18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计算机组成 与系统结构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结构概述
(移码)
2006年2月27日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1
移码的定义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2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李亚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3
4 7 10
移码E
真值e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E = e + (23-1) = e + 7
4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 白中英 科学出版社 2003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5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6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王爱英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7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8
《计统结构
9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IEEE754标准中的移码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12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 蒋本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0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13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14
《计算机组成结构》 张礼平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15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16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 白中英 科学出版社 20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学习目标
本章将介绍计算机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详细讲解计算 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以及计算机的系统 结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重点掌握和理解以下内容: • 掌握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 • 掌握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性能评价 • 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和系统结构 • 了解大中型计算机的典型结构
2021/3/8
第一章
11
3.控制器
控制器是计算机中发号施令的部件,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它控制 计算机的各部件自动协调地工作。控制器的实质是解释程序,它每次从 存储器中读取一条指令,经过分析译码产生一串操作命令发向各个部件, 控制各部件动作,使整个计算机连续地、有条不紊地运行。
控制信息是由控制器发出。控制器产生信息的依据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指令,它存放在指令寄存器中,是计算机操作的主要依据。二是各 部件的状态触发器,其中存放反映机器运行状态的有关信息。机器在运 行过程中,根据各部件的即时状态决定下一步操作是按顺序执行下一条 指令,还是转移执行其他指令,或者转向其他操作。三是时序电路,它 能产生各种时序信号,使控制器的操作命令被有序地发送出去,以保证 整个机器协调地工作,不至于造成操作指令间的冲突或先后次序上的错 误。
第一章
5
1.1.2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根据“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 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的计算机称为冯·诺依曼计算机。其典型结构 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典型的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框图
2021/3/8
第一章
6
早期的冯·诺依曼计算机在结构上是以运算器为中心的,但演变到现 在,已转向以存储器为中心了。图1-2为计算机最基本的组成框图。
1.1 电子计算机与存储程序 控制
1964年2月,以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命名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它是在美国陆军部 的主持下,由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设计研制出来的。电子计算机是一种 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能够自动、高速、准确地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和 存储的电子设备。从今天的角度来看,ENIAC的性能并不好,但是它的 历史意义远远超出其实用价值,它是科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它揭开了计算机时代的序幕。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至今,随着计算 机逻辑原件的不断发展,把电子计算机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 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称为四代。现 在正在研制第五代计算机——人工智能计算机,第五代计算机将具有智 能的知识信息处理系统,实现对自然语言、图形、图像与文字的综合处 理,能积累知识,总结经验,具有再学习的能力。
2021/3/8
第一章
1
第1章 概论
1.1 电子计算机与存储程序控制 1.2 计算机系统 1.3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与性能 1.4 计算机系统结构 退出
2021/3/8
第一章
2
பைடு நூலகம்
1.1 电子计算机与存储程序控 制
1.1.1 存储程序概念 1.1.2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返回目录
2021/3/8
第一章
3
第二,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来表示指令和数据。
第三,采用存储程序方式,这是冯·诺依曼思想的核心内容。它意味 将事先编好的程序(包含指令和数据)存入主存储器中,计算机在运行程 序时就能自动地、连续地从存储器中依次取出指令且执行,这就是“存 储程序控制”的基本含义。它是计算机能高速自动运行的基础。
2021/3/8
运算器中还有若干个通用寄存器,用来暂存操作数,并存放运算 结果。寄存器的存取速度比存储器的存储速度快得多。
2021/3/8
第一章
8
图1-3 运算器结构示意图
2021/3/8
第一章
9
2.存储器
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信息的记忆部件,是计算机能够 实现“存储程序控制”的基础。
在计算机系统中,规模较大的存储器往往分为若干级,称为存储系 统。图1-4所示的是常见的三级存储系统。主存储器(简称主存或内存) 可和CPU直接交换信息,存取速度快但容量较小,一般用来存放当前正 在执行的程序和数据。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或外存)设置在主机外部, 它的存储容量大,但存取速度较慢,一般用来存放暂时不参与运算的程 序和数据,这些程序和数据在需要时可传送到主存,因此它是主存的补 充和后援。当CPU速度很高时,为了使访问存储器的速度能与CPU的速 度相匹配,可在主存和CPU之间增设一级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 Cache的存取速度比主存更快,但容量更小,用来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 程序中的活跃部分,以便快速地向CPU提供指令和数据。
图1-2 计算机最基本的组成框图
2021/3/8
第一章
7
通常将控制器和运算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一起组成主机部分,除去主 机以外的硬件装置(如输入/输出设备、外部存储器等)称为外围设备 或外部设备,简称外设。
1.运算器
运算器是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的部件,经常执行的运算是算术运 算和逻辑运算,所以运算器又称为算术逻辑部件(ALU——Arithmetic and Logical Unit)。
算术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及其复合运算,但最终都可归结为 加法和移位两种基本操作,因此,通常把加法器看作运算器的核心。 逻辑运算一般指逻辑加、逻辑乘、逻辑取反及异或操作等。
2021/3/8
第一章
10
图1-4 三级存储系统
主存的工作方式是按存储单元的地址存放或读取各类信息的。主存 由若干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可存放一串若干位的二进制码表示的信 息。该信息的总位数称为一个存储单元的字长。全部存储单元统一编号, 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注意,要把存储单元的地址和存储单元里存放的 内容(指令和数据)区分开,存储单元地址只有一个,是固定不变的, 而存储在其中的信息是可以更换的。
2021/3/8
第一章
4
1.1.1 存储程序概 念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等人于1946 年6月在一篇题为《关于电子计算机仪器逻辑设计的初步探讨》的报告 中,首次提出了“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计算机有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 大基本部件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