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字的演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汉字的演变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对于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算起已经历了3000多年的历史过程。在现代社会对于汉字的演变,人人褒贬不一,各有说法,本文打算通过汉字大致演变的过称、汉字演变的原因以及汉字演变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来对汉字的演变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汉字演变的过程

事实上,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先“由简入繁”,再“由繁到简”的两个阶段。首先是从古代陶器上刻划符号嬗递演变到繁复的大篆,这是由简入繁、逐渐丰富的阶段;此后,由草篆向隶书进化,又从草隶向楷书演进,这是由繁入简、不断完善的阶段。“由简入繁”,适合于汉字的初创和形成阶段,这是语言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由繁到简”,适用于汉字定型后的阶段,这是事务繁冗对汉字书写从简从速的合理要求。所以,自先秦的大篆定型后,“由简入繁”的演变就宣告结束,而“由繁到简”却成了不衰的演变过程。从篆至隶,至草,至行无不如此,连早在唐代就已定体定法的楷书,至今仍在简化发展。而我们现在的汉字实际上就是解放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人们对楷书进行了大量的简化工作后,简化了一批汉字形体而形成的。

那么,我们就主要说一说汉字“由繁到简”这个阶段的演变。首先,“隶变”是汉字的根本之变,汉字由篆书至隶书的转变,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重大变革。其它汉字的演变,如从大篆到小篆,从隶书到楷书,主要是形体和点画的简化或者是书势的变化。而从小篆到隶书就不同了。它除了包括点画的简化和书势、体势的变化外,更重要的是汉字形体由“具象型”向“抽象型”的质的“飞跃”。它的这一“飞跃”,使汉字的象形特征出现决裂,趋向点画化、符号化,从根本上进行了简约,比较彻底地改变了小篆以前的古文的面貌。这对于隶书之后的楷书和行、草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着,草体是汉字演变的关键,因为草体迎合了广大文字使用者的从简从速、省时省力的心理要求,所以总是受到欢迎和普及。这也正是草体经久不衰的直接原因。草体是生命力很强、推动力很大的书写形式。事实正是这样,在汉字从“古体”到“今体”的演变过程中,“草体”充当了“离开”至“达到”的“运输传媒”的角色,成为汉字演变的关键。最后,字体与书体并存及相互作用,这是汉字演变过程中的又一特殊现象。汉字的演变,不是直线性的、单一的方向发展,它受到对字体使用的影响。因使用的范围、途径的不同,多种字体、书体都有各自的市场。它们不仅能够共存,而且还相互作用,相互参照,共同促进和发展。

总之,汉字的演变过程错综复杂,存在着上面几种特殊现象,其中“草体”和“隶变”最为重要,而“简约”是其总的发展趋势。

二、汉字演变的原因

汉字作为书面符号,在实际书写过程中追求“简、明、快”是导致形体演变的主要原因,同时,汉字的使用频率、社会化程度以及书写材料、工具等的改变也是其演变的重要原因。

首先,汉字形体的演变发展同书写工具的变化与改进是分不开的。甲骨文基本上是用刀契刻在龟甲兽骨版上,刀硬版实,容易刻成线条,圆笔与方笔相间而以方笔为多,体态瘦长。金文上的文字通常是先制成模子然后再浇铸而成,笔画布局齐整均匀,比甲骨文丰硕粗壮而又有肥瘦之别。小篆笔画圆转,隶书变圆转为方折,变弧线为直线,楷书则有了撇捺等变化,这些都是因主要的使用毛笔并不断改进毛笔的缘故。书写工具的革新,给汉字形体演变提供了条件。其次,汉字形体的演变发展同其所使用的书写材料的变化与改进是分不开的。汉字形体演变跟书写材料有很大的关系,用漆书写,因为漆腻,写出的字,头粗尾细,形似蝌蚪。用墨书写,因为墨匀,写出的字,笔画粗细易控,形体匀称。另外,汉字形体演变跟提高汉

字书写效率以便于应用也是分不开。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发生巨变,文字使用日益频繁,而诸侯割据,各国文字异形,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由于小篆的笔画是圆转的,写起来比较麻烦,人们在省繁就简调整部首之时,把字的圆转笔画变为方折笔画,写起来也就既快又便利了。隶书便是在这一情况下产生的。但隶书藏锋翻笔,讲究蚕头燕尾,运用起来仍不方便。人们为了提高书写效率,切合实用,便加以扬弃而向楷书过度。又为了加快书写速度以适应交际需要,就产生了行书与草书。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汉字普及的需要。要想使更多人掌握汉字,就必须在不破坏汉字构形理据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简化汉字的形体构造。古今汉字中使用频率高的字往往笔画数相对少,便于人们掌握。解放后,我国政府对汉字进行了比较合理的简化工作,其目的都是为了普及和推广汉字。

总而言之,书写者对汉字的简易需求和美观需求以及书写工具、书写方式方法和书写材料的变化与字体的演变都是离不开的。

三、汉字演变的影响

传统汉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繁与乱,繁指笔画繁多,乱指异体纷呈。这两个问题给汉字的学习和应用带来了不便,解决的办法是简化和整理。但部分简化了的汉字从字型上又难以分辨其正确意义,难以体现其形成的历史过程。对于这样一个汉字简化的演变,一直以来人们都存在着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近年来对于汉字简化的反思和争论也开始升温。那么,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对于这个问题,大致可以分为赞成汉字简化演变和反对汉字简化演变两部分。

首先,赞同汉字简化的人认为: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在演化过程中不断简化。除中国大陆外,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都在简化汉字,这是是大势所趋。并且中国大陆规定的简体字基本源于民间业已流传的写法,其中一些来自古体,并非凭空创造。.汉字的简化减少了汉字的笔画数和汉字的数目,因而降低了汉字学习的难度,同时加快了书写的速度,有利于普及教育,且废除繁体中的异体字便于民众交流,这也有利于我国与国际接轨,我国的文化走向世界。另外,由于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大部分受简化字教育的中国大陆人在阅读繁体字的文本时并未出现明显理解困难。最重要的是,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在使用电脑、手机等数字设备时,文字大小是有限制的,简化汉字因笔画较简单,显示会更为清楚。

然而,还有部分反对汉字简化的人认为:汉字简化后,不利于对中国五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继承,推广汉字简化之后,很多现代中国人无法再直接阅读古代的典籍。即使把古书以简化字重印,亦往往会出现歧义,使读者误解。很多人忽略的是,自五四以来,一直有声音鼓吹废除汉字,改以拉丁字母-这是中共推动简体字背后的意识形态。作为世上最后一种活的表意文字系统,简体字是消灭一种文化的一部分的第一个步骤。而且,汉字的简化不利于中国大陆、台湾、港澳等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日本等外国使用的汉字也进一步脱节,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主要是考量到大陆地区在世界的地位日渐重要,故随之采用简体,两者不能一概而论。另外,有人还认为简化字违反了六书造字原则,但又不是另行建立一套完整的造字系统,大大削弱了汉字的科学性与逻辑性。许多汉字失去表义的结构,如一字多义,简化后产生的许多类似字形,以及缺乏音义结构等,都造成阅读上辨识的困难,结果使汉字系统更繁杂,增加学习者的负担。其实从书法美观的角度出发,很多简化字的设计也不够严谨,同时对于篆书、隶书等书体,简化之后失去原先书体的特殊美感。

总之,简化字易写易认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是毋庸质疑的,但是它日趋显露弊端也是不可否认的,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汉字的简化演变。

汉字字体的演变体现了由繁到简的不断运动,促进这一运动的重要因素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汉字简化顺应了历史潮流,适应了社会表达的需要。今天的汉字字形是经历了4000 多年的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而来的。曾经能够分析的汉字,今天已经变得不能分析,这也是汉字字体演变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