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EM到哥大商学院金融经济-我的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背景
申请方向:金融/金融工程
院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经济与金融
GRE: Q159 + V170 + AW3.5
TOEFL: 阅读30 + 听力29 + 口语26 + 写作29 = 114
实习:瑞士信贷、麦格理、穆迪、中金等
录取结果: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 MS in Financial Economics;CMU - MS in Computational Finance;Cornell University – MEng (Financial Engineering Track);University of Chicago – MS in Financial Mathematics;LSE – MSc Risk and Finance
其实,有出国留学的想法,是从我大一甚至高中就开始的。

从小在北京长大,很久以前就想离开家乡,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可遗憾的是,执行力不足,也出国的信念也不够坚定。

孔子云,讷于言而敏于行。

我这个出国的想法却总是”讷于行而敏于思“。

早在高一和大一的时候,我就参加过新东方托福、GRE辅导班,本想早做准备,但又总觉得出国还遥遥无期,拖着拖着,本科再有一年就毕业了。

这时候回望一下浑浑噩噩度过的本科时光、也不知道当年“去远方”的小理想该从何做起。

平心而论,本科四年间,我的成绩不算拔尖,没当过学生会主席,也没做出什么像样的科研成果。

虽然如此,但在漫无目的的探索当中,积累了一些有趣的经历,磨练了自己的品质,也鬼使神差地为我的申请铺平了道路。

大二、大三时候,我对学术研究的热情空前高涨,梦想读PhD,研究经济和金融的理论,梦想成为影响世界的经济学家。

那时候,我跟着经管学院、五道口金融学院的多位老师做过助研,还从学长学姐那里了解到了清华的本科生暑期海外科研——只要找到在暑假里愿意接
收自己去做研究的国外教授,学校就会给予资金支持,报销机票、住宿等费用。

借着这个契机,我开始广泛地联络国外的助研机会,发cold email、参加学院组织的seminar、跟来清华访问的国外教授交流、也向学长学姐们打听往年暑期海外科研的机会。

在长达几个月的联络,经历了无数的拒绝之后,我终于找到了Harvard和Princeton的两个助研机会,有两位年轻有为的助理教授愿意接受我做暑期助研。

权衡再三,我选择了Harvard经济系,在那里做了两个半月助研。

那时候我本来无心申请金融/金工,但这段研究的经历却意外填补了我量化经历的不足,教授也同意给我写一封强有力的推荐信,无意中为我的申请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那次暑期中,我接触到了最前沿的经济学研究,逐渐认识到了真实的PhD和经济学家们的日常工作。

Disillusion的过程让我有些失望,对学术的热情也比当初。

从美国回来以后,我开始在学术之外探索新的方向,探索新的机会,也挖掘自己的潜力。

我本科的专业是经济与金融,于是就自然地随着大流,在业界寻找实习。

在职场上初来乍到,但是我的运气不错。

几个好朋友不遗余力地帮我引荐,于是我在中金公司的投资银行部开始了第一份实习。

对金融行业来说,投行是个很优秀的平台:常常有机会能接触到上市公司的高管,参与数十亿、数百亿的资本运作。

虽然身为一名实习生,往往只能做最琐碎的工作,但是却可以在日积月累中,对金融行业建立整体的认识,也逐渐熟悉这个业界的种种规则。

其实,积累实习经历就像滚雪球,有了第一份实习以后,之后的机会便会纷至沓来,公司和部门的含金量也会随着自己经历的充实而水涨船高。

如果现在的你还在为实习发愁,那务必要多点耐心,多去寻找机会,不要怕失败,一旦成功了第一次,之后就会越来越顺利。

这时候的我,距离申请季开始还有几个月的时间。

粗略的分析以后,我觉得自己的履历具备了申请国外项目的基础,于是来到了GGU咨询,开始认真地考虑申请方方面面的细节。

在跟
龚老师、田老师的几次meeting后,我确定了自己的申请方向,也规划了自己的背景提升方案。

首先,为了让自己的履历与量化金融的方向更契合,我在穆迪的风险咨询部门做了一份偏量化的实习。

此前的投行实习偏“定性”,虽然充实了我的金融背景,但距离量化的金融工程方向,还差了一个台阶。

在实习的同时,我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集中准备GRE和TOEFL。

按理说,GT成绩只需要过了底线就足以,一味地刷高分不会给申请的背景带来多少提升,但却会花掉过多的时间,机会成本太大。

不过我却觉得,在不影响申请大进度的前提下,通过刷GT成绩的方式来提高英语水平,长期来看好处良多。

比如,准备GRE时我反复地背《再要你命三千》,极大地提升了我的词汇量;再比如,我的听力和口语一直是短板,于是我反复地做了大量的托福听力和口语的练习,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在后来外资投行暑期实习的申请中,我能够在多轮全英文面试中脱颖而出,其实也是得益于之前对词汇、听力、口语有意的训练。

最后,我听从了龚老师的而建议,在Coursera上自学了Python语言和数据结构两门课,填补了课程方面的不足。

美国金融/金工方向的申请季从12月份正式拉开帷幕。

这段时间忙的不可开交,我既在麦格理做PE投资的实习,又在紧锣密鼓地写文书、填申请,还在申请第二年外资投行香港办公室的暑期实习,同时还要应对学校的课程。

这段时间,我对GGU最深的感受就是——专业,每每我在申请中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GGU的老师总能给出一个“是”或“否”的答案,每次meeting我们总是简明扼要,用最短的时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明确未来的规划。

几次meeting下来,文书初稿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最后交由GGU Native Speaker修改语言;每次面试之前,GGU都能提供有针对性的面经和背景资料,并由专业的mentor做mock
interview。

这种高效的分工合作节省了我的精力,使我在留学申请、暑期实习申请、当前实习和学业课程这几条线上能够有条不紊,用最少的时间投入,实现最大的收获。

去年12月到今年3月,短短几个月的申请季中,如果说写文书、填网申、面试等等这些是身体上的劳累,那等结果的这段时间就是精神上的折磨。

1月份全部申请提交以后,真正的比赛才刚刚开始,只不过是自己和内心的较量:我常常在极度的自信和极度的自卑之间反反复复。

有时候觉得,凭自己的实力,肯定能横扫各种offer,往年录取的学长学姐也不过如此;但有时候,又觉得自己的申请材料漏洞百出,肯定要“全聚德”,反复地琢磨自己的保底校是不是够低;更糟糕的是随之而来的无助感,无论怎样焦虑也于事无补,自己能做的只有稳定自己的情绪,认真、全面地准备每一次面试机会。

后来问了问身边一起申请的同学,其实大家的状况都大同小异,都是反复地陷入焦虑的循环,又要从焦虑中跳出来,做力所能及的改变,最后把心放在太平地,静观其变。

“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必不能稳妥。

”如此看来,申请也是一场内心的修行。

有人说,2月14号情人节,也是申请季的一道坎。

从这一天以后,心爱的女神校就会抛出橄榄枝。

我不得不服。

这天以前,我收到的拒信都能打牌了,学校申请、投行实习一无所获。

直到这一天开始,我先是接到了瑞士信贷香港办公室的投资银行及资本市场部的暑期实习录取,不久又纷纷收到了我的dream school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MSFE的项目和CMU、Cornell、Chicago、LSE等校的录取,终于迎来了大团圆的结局。

如今,距离我的申请季结束,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

回顾申请留学、甚至整个大学时光,我想起了乔布斯的一段话: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This approach has never let me down, and i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n my life.
Steve Jobs, Stanford Commencement Address, 2005其实,我的大学、我的申请季也是一个“connect the dots”的过程。

大学里的每个阶段,我们憧憬着不同的未来,尝试每一条有趣的路径,认真地对待每一个选择,尽力做好每件事。

最后,在将要离开母校、开始新的旅程时,会惊喜地发现,自己原来做了这么多有趣又有用的事,这些过往的经历共同指明了未来的方向,也铺平了通往未来的道路。

想到这里,我由衷感激自己起起落落的申请季,也原谅了自己的焦虑和神经质。

最后,祝愿每个同学申请顺利,实现自己的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