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获奖影片赏析
电影解读: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艺术特点
电影解读: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艺术特点引言奥斯卡最佳影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影奖项之一,每年颁发给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杰出表现的电影。
这些获奖影片通常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从剧本、导演、表演到技术实力都具备非凡之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于奥斯卡最佳影片中的艺术特点。
1. 杰出的剧本一个成功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往往与优秀的剧本密不可分。
这些影片通常拥有深刻而富有层次感的故事情节,并通过巧妙而引人入胜的对话展示其中人物关系和冲突。
对剧本进行精心构思和刻画,能够令观众产生共鸣,并让他们沉浸其中。
2. 卓越的导演技巧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往往由才华横溢的导演执导。
他们用独特视角和创意来呈现故事,并通过镜头语言和节奏感来营造情境与氛围。
他们运用各种技巧,如镜头配合、镜头切换、剪辑等,以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
3. 杰出的演员表现奥斯卡最佳影片绝对离不开出色的演员表现。
这些电影通常拥有一流的演员阵容,他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将角色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无论是强烈的情感表达还是细腻而真实的人物塑造,都能够令观众为之动容。
4. 精良的制作和技术实力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往往在制作和技术方面非常出色。
包括摄影、剪辑、美术设计、音效等各个环节都要达到高水平。
这些制作上的精益求精使得电影更具观赏性和沉浸感,并为故事提供了更好的视听体验。
结论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艺术特点可以从剧本、导演技巧、演员表现以及制作和技术实力等多个方面来解读。
这些特点的综合运用使得获奖影片在艺术和商业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外经典电影赏析——《美国丽人》
国外经典电影赏析结课论文关于《美国丽人》的影评《美国丽人》这部1999年度的第7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犀利地揭示了美国日常生活的“众生相”。
它以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为例,展示了隐藏在美国社会肌肤内的种种“癌症”。
该片渗透着浓烈的嘲讽精神,所有角色的表演都可圈可点,摄影、剪辑、配乐等都令人叫绝,但最出彩的“神来之笔”却是一个冗长的空镜头:一个被人用过扔掉的垃圾袋在地上随风起舞,飘来飘去不知归宿在哪里。
该剧是由导演萨姆•曼德斯1999年执导的一部揭露和讽刺美国平静生活表面下的诸多矛盾的电影。
为我们提出了关于美与生活的真正意义的思考——什么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怎样的生活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追求的生活?影片一开始便是:一个女孩对他的父亲抱怨,并且企图想杀死他。
这不禁揭示了目前所普遍存在的“父母与子女的代沟问题”。
然后便是主人公(布达利)的旁白:“我四十二岁。
再有不到一年就会死去。
当然,那会我还不知道。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已经死了。
这是我的郊区,这是我的街道,这是我的家……”场景:笔直而干净的街道,两旁挺拔的树,洁白的房子……一切充满了平静,和谐,正是人们所向往的生活。
然而,对多少的人而言,这种和谐与平静仅仅是表面的现象,他们被压抑着思想,抑制着欲望,生活就如同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味同嚼蜡,乏味而不值一提。
平静的表面下掩藏着烦躁,不安,沮丧,伪善……结局便是死亡。
影片以莱斯特一家的生活矛盾为主线来展开。
由凯文•史派西扮演的主人公布达利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然而这种生活却是极其的乏味。
在家里他的妻子总认为他没用,在任何方面都对他实行专制独裁,为了维持家庭的平静,他一再的容忍着妻子,即使是他一直关心的女儿此时也瞧不起他,远离他;而在工作方面,他安于本分,做自己该做的事,即使是知道了上司用公司的钱召妓,仅仅视而不见。
在这里布达利是软弱的,面对毫无激情的婚姻和无意义的职业生活,他没有勇气去抗争,而是选择了隐忍。
经典奥斯卡最佳影片《阿拉伯的劳伦斯》的相关精彩影评赏析三篇
经典奥斯卡最佳影片《阿拉伯的劳伦斯》的相关精彩影评赏析三篇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是奥斯卡最佳影片,如此精彩的电影会有怎样的解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它的相关影评吧。
篇一我磨蹭了好久才开始写这篇文章,因为一方面,这部电影已经有太多的人为它写下文字,而电影的主角也早在他那个时代就已成为传奇。
但是另一方面,在花了3小时45分钟后看完这部电影(天晓得,这是我6岁以后第一次看一部有“intermission”中场休息的电影!),并查看了很多资料后,我又确实想写些什么。
而耽误我动笔的最大问题在于:这部篇幅宏大的电影述说的宠大故事,有太多太多可说,我又从何处说起?组织文章是件辛苦的事情,既然又没有稿费拿,那么我干脆就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想到哪里讲到哪里吧。
关键词1:史诗据说在一次调查中,影迷们选出的最优秀史诗片就是《阿拉伯的劳伦斯》。
看完这部电影我一点也不惊讶,实际上,从片头那波澜壮阔的音乐一响起我就清楚,这不会是一部名不副实的电影。
对于一部拍摄于六十年代初的电影来说,《阿拉伯的劳伦斯》完美的让人惊叹,那些沙漠中的镜头,让人感到漫漫黄沙,从眼前到天边。
在劳伦斯返程去找寻掉队的同伴时,等待他的随从向远处眺望,在炙热太阳的烘烤下,地平线都升腾着热气,一望无际都是沙子沙子沙子,直到一个极小极小的黑点出现……摄影师的功力只能用神乎其技来形容。
另外,在几个骑兵团体作战的场景中,影片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气魄,在沙丘上冒出的一片片阿拉伯骑士,和马踏蹄溅的阵阵漫天黄沙,让我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这种气魄并非现代电脑技术做出的0和1可以比拟。
关键词2:英雄劳伦斯在他自己的时代就已经是一个英雄,影片中的记者本特利,其实就是历史上的美国旅行家兼记者洛维尔托马斯(LowellThomas),他所写关于劳伦斯策动的阿拉伯起义(TheArabRevolt)的轰动一时的报告文学,还有劳伦斯的自传体记录《智慧的七柱》,都是他成名的原因。
在我看来,劳伦斯身上的闪光点有两处,其一是敢于创造奇迹,其二,他是个真正崇尚自由的人。
电影作品鉴赏
电影《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它是一部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影片。
电影主要围绕一双鞋子展开话题。
主人公阿里在取回为妹妹修理的唯一一双鞋子时,不慎把它们弄丢了。
为了免除父母的责骂以及再为这个贫困的家庭增加负担,兄妹俩达成协议并且执行。
于是每天,哥哥仅有的鞋子在兄妹之间交换着。
阿里和父亲去城里打工赚钱,却意外受伤,花去了千辛万苦挣来的打算为妹妹买鞋子的钱,阿里的希望破灭了。
可是不管经历多少艰难困苦,兄妹俩对鞋子的渴望并没有如泡沫般烟消云散。
阿里参加了长跑比赛,因为季军的奖品是一双球鞋。
阿里奔跑着,气喘吁吁,耳边回荡着与妹妹的约定,脑里回放着与妹妹换鞋,然后不停奔跑的情景,他要得到季军!可是最后,阿里控制不住自己,得了第一。
回到家后,妹妹很难过,阿里则陷入绝望之中,他把磨出水泡的脚泡在池中,鱼儿们游来游去,抚摸他的伤口。
而此时,阿里的父亲正在回家的途中,自行车里放着阿里与妹妹的新鞋……这部电影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以及一些细节,以此来表示人物的情感,如:电影开头,一双大手在反复修补一只破旧的鞋子,花费了很长时间,可以看出这只鞋子来自一户很穷的人家;阿里的妹妹莎拉在考试时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的手表,表现出她的着急;阿里和父亲骑车到城里时汗流浃背,可以看出城市离他们的家很远;在城里,阿里和父亲破旧的衣服和城里川流不息的汽车,拔地而起的大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贫富悬殊。
这部电影也是在讲述一种美好的信念和品质。
它向我们讲述了善良:阿里和莎拉找到丢失的鞋子并想拿回它们时发现那个女孩的父亲是个盲人,他们觉得女孩更需要这双鞋子,于是放弃了它们;莎拉在急着赶去与阿里换鞋的路上,不小心把一只鞋落入水中,莎拉哭着追赶,这时,一个陌生大伯帮助了她……它教会我们诚实是金:家里的糖没了,而此时阿里父亲面前堆着一大堆糖,可他一颗也没拿,还教育孩子们做人要诚实;莎拉不小心丢失了一支笔,一个女孩捡到并且奉还……它也让我们体会到童真:阿里和莎拉在院里吹泡泡,大小不一的泡泡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色的光芒,画面多唯美……它让我体会到了孝心,懂事:父母劳累,阿里兄妹帮忙操持家务……这就是《天堂的孩子》与《小鞋子》两个名字相比,我更喜欢后者。
老人与海影片分析
放牛班的春天经典奥斯卡电影赏析论文
放牛班的春天经典奥斯卡电影赏析论文《放牛班的春天》是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擅长于讲述校园故事的代表作品,于2005年上映后广受好评,获得了多个国际电影节的大奖和10个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外语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等。
影片讲述了一群在1949年法国南部某小学的学生、老师和一个学校长的故事,一位音乐教师克莱门特(杰拉尔·朱尼奥饰)来到这里,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带领学生们唱出音乐之美,在最后一次舞台表演中展现出音乐激励人们奋斗的意义。
影片中的情节、场景、音乐和人物塑造都构成了一个又美丽、又感人的故事,让观众深深地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
在影片中,克莱门特作为一位音乐教师,通过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爱上音乐,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影片中充满了动人的情感,在音乐和人物塑造方面达到了近乎完美的高度。
克莱门特通过音乐鼓舞着学生们的斗志,使他们发掘出自己的潜力,同时也让学生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与希望。
在描写音乐方面,影片将音乐与故事紧密结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人感叹音乐的魅力与力量。
此外,影片还描绘了学生、老师和学校长之间微妙的关系,展现了人性中无处不在的温情和感动,让观众深刻理解到,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学的一部分,还包含了对学生人格、情感的塑造,是一站式服务。
经典的奥斯卡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深入人心,是因为它展现了音乐的魅力,跨越语言和国界地呈现了人类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让观众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好和人性的温情。
总之,《放牛班的春天》作为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成功地将音乐教育、成长与人性揉合在一起,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教育之美和音乐之美的画卷。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不仅了解了音乐的力量,还深入理解了教育对于心灵的重要性,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观看到这部经典的奥斯卡电影。
奥斯卡获奖电影赏析
宁波大学答题纸(20 11 —20 12 学年第1 学期)课号:056R31AGP 课程名称:奥斯卡获奖电影赏析改卷教师:学号:106140021 姓名:楼斯婷得分:《入殓师》的理与情《入殓师》最打动观众的地方,不在于它的剧情,影片拍摄手法,或者是演员的精彩表演,而是蕴含在整部影片中的“理”和“情”。
先来谈谈影片的“理”。
影片开头,男主角小林不得不放弃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回到了乡下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时影片中出现了小林的内心独白:“我打算迎来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但卖掉大提琴时,很不可思议,觉得很轻松。
觉得被一直以来的束缚解放了。
自己以前坚信不移的梦想,可能根本不是梦想。
”如是之人其实并不在少数,梦想并不一定是能让自己活下去的东西,有过梦,有过追逐就够了。
人最后还是要去寻找自己的“天职”,也许它起初并不让你和周围的人满意,也许你起初接受它只不过是为了吃饱饭,但是随着你对它的深入了解,你却发现自己竟然深深爱上了这份职业。
当深入了解它之后,你会发现,比起梦想,这个不经意间涉足的“天职”,它比梦想更具有震撼力。
影片中小林与她妻子,对入殓师这个职业有着非常鲜明的矛盾。
当妻子第一次知道丈夫做的是这一行的时候,强烈反对甚至是回了娘家。
对白中,妻子说这份职业是令人羞耻的,至于羞耻,仅仅是因为每天接触所谓的“死人”。
她只希望丈夫有一个平凡的工作。
然而平凡是什么呢,在小林看来,平凡不过是生死。
每一个活着的人都会死,你会死,我会死,大家最好都会死去。
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如果不平凡,还有什么是平凡的?影片后段部分,澡堂老板娘去世。
小林担当入殓师为她处理后事。
火葬场工作人员的一席话让人难以忘怀。
“感叹之后,就开始一点点回忆过去。
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下一程,正如门一样。
我作为看门人,在这里送走了很多人。
说着,路上小心,总会再见的。
”其实火葬师与入殓师一样,他们的职业都是神圣的。
只不过一个是为逝者开启另一扇门的人,一个是为逝者送行的人。
奥斯卡获奖影片与重点赏析影片
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学院奖最佳服装设计奖(Academy Award for Best Costume Design)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一个专门针对电影中优秀服装设计成就的年度奖项[1]。
这一奖项首次颁发是在1949年初举办,针对1948年电影进行奖励的第21届学院奖颁奖典礼上。
起初时,服装设计奖也与当时的摄影、艺术指导两个奖一样,是按黑白片和彩色片分开颁奖的。
但到了1958年3月26日举行的第30届学院奖颁奖典礼上,这三个奖项都统一为一个奖。
不过这一做法仅持续了两届,到了第32届学院奖颁奖典礼又一次分开成了两个奖并一直保持至第39届时为止。
从第40届开始,三个奖项再也没有按黑白片和彩色片为开颁奖过[。
有意思的是,自第40届学院奖开始至今,服装设计奖仅有两次颁给了时代背景为当代的电影,其余获奖影片均为历史题材(古装片)。
1940年代1950年代自第30届学院奖起连续两届,奖项没有再按黑白片和彩色片分开颁奖。
自第32届学院奖起,奖项又一次分开按黑白和彩色片颁奖。
1960年代从第40届学院奖开始,这一奖项不再分黑白、彩色两类而统一合并为一个奖项。
1970年代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第一部分亚洲经典影视作品服饰赏析目录1.《英雄》(重点服饰解读)2.《夜宴》3.《满城尽带黄金甲》(重点服饰解读)4.《十面埋伏》5.《卧虎藏龙》6.《赤壁》7.《橘子红了》8.《花样年华》9.《艺伎回忆录》10.《源氏物语》11.《花魁》(重点服饰解读)12.《宝莱坞生死恋》(重点服饰解读)13.《王的男人》第二部分欧美经典影视作品服饰赏析目录1.《角斗士》《宾虚》2. 《埃及艳后》(重点服饰解读)3. 《伊丽莎白2》4. 《绝代艳后》(重点服饰解读)5.《莎翁情史》(重点服饰解读)6.《红磨坊》7.《泰坦尼克号》8. 《勇敢的心》9. 《罗马假日》10.《乱世佳人》11.《穿PRADA的恶魔》(重点服饰解读)。
经典奥斯卡最佳影片《午夜牛郎》的相关精彩影评赏析三篇
经典奥斯卡最佳影片《午夜牛郎》的相关精彩影评赏析三篇电影《午夜牛郎》是奥斯卡最佳影片,如此精彩的电影会有怎样的解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它的相关影评吧。
篇一《MidnightCowboy》,说不出来,真是让人惊喜。
没想到这样一部老片子,如此前卫。
我本以为寓意就在JOE一人身上了,单纯,富有理想,辛酸经历,受挫,勇往直前,妥协。
借COWBOY一业,带着爱心般,踌躇满志的样子,这样拍,在那个年代算是十分大胆了,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讲,道义也好,手法也好。
我本以为就如此了,大胆有些寓意但也许比较闷的好片子罢。
结果哪想到远不止如此。
特别到了后头,扛相机的男人,发传单的女人,奇怪的PARTY,酒店外联想翩翩的剪辑,迈阿密的海滩和阳光,运用了大量表现主义的手法,剪辑相当前卫,在那个年代的片子里算得上异数,也许是一部有些奇怪别扭的电影,但如今看来,它仿佛超前太多了,即使放在今天,也许依旧会引起争议连连。
一定程度上,如果要找一个相关的话,会突然想起《天生杀人狂》。
奇怪的链接,也许是剪辑的缘故罢,闪回的片断,理想或者是记忆。
喜欢结尾,少见的淡处理。
我看一部电影,甚至是某些很喜欢的片子,常常会很恐怖地完全想不起结尾,能记住结尾的除非是太经典处理。
比较容易理解的就是那种快十分钟结尾时结局陡变处理,很典型的,比如说《非常嫌疑犯》;还有一种即是给悬念的结局,突然冒进我脑子的是《本能》,缓缓摇镜向下,床下一把冰锥;再就是高潮型的结尾了,太多,很平庸,最常见。
这些结尾如果能给人印象深刻那几乎是百分百应该的,因为本来就是属于这一型,专挖结尾,就靠着尾巴出彩的。
但《午夜牛郎》的结尾处理就很像一种零落的收笔,浸染着,然后果断淡出,Rizzo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死在JOEBUCK的怀里,没有任何音乐渲染,没有杂乱的人物关系,默默悄悄,生命在即将到达梦想之地时结束。
结尾,汽车驶过迈阿密的海边,镜头渐远,字幕起。
这样的留白,反而在冥冥中力量庞大。
动画赏析勇敢传说
三胞胎: 哈里、 哈伯、 哈密。
梅 莉 达 与 爱 骑 安 格 斯
巫婆 与 乌鸦
氏 族 首 领 麦 肯 塔 席 及 其 长 子
氏 族 首 领 麦 葛 芬 及 其 长 子
氏 族 首 领 丁 沃 及 其 独 子
三、影片的故事情节
《勇敢传说》的故事设定在公元10世纪神秘的苏格兰高地,故 事围绕一位美丽勇敢的公主梅丽达(Merida)展开,作为国王弗 格斯(Fergus)与王后埃莉诺(Elinor)的女儿,梅丽达有着娴熟 的弓箭技能;梅丽达天天在森林里骑马射箭,享受着无拘无束的 生活。 • 不过她的母亲却一心想调教她成为一个气质端庄的好女人, 而父亲佛格国王也打算以联姻来增加同盟,可是这全都不是梅莉 达想要的。为了争取自己获得真爱的权力,她公然挑战了三位不 安分勋爵之间古老而神圣的习俗。 • 梅丽达的鲁莽给她的王国带去了混乱和灾难,当她向森林中 的女巫寻求帮助的时候,女巫却实施了灾难性的魔咒。接踵而来 的灾难逼迫梅莉达使出浑身解术,包括自己的三胞胎弟弟们都来 帮助她解除咒语,寻获勇气的真谛。为了拯救家园、让生活重归 美好,受到诅咒的梅丽达将书写属于自己的“勇敢传说”,激发 出真正的勇敢雄心。 •
世界动画影片赏析
之第85届奥斯卡获奖动画片
海峡动漫网
第85届奥斯卡获奖动画片 《勇敢传说》 一、影片简介
• • • • • 片名: 《勇敢传说》 英文: Brave 导演: 马克· 安德鲁斯;布伦达· 查普曼 编剧: 布伦达· 查普曼;马克· 安德鲁斯 制片公司: 迪斯尼公司/皮克斯
海峡动漫网
皮克斯 动画工作室
• 1986年成立,至今已出品十部动画长片。可以称为是 一所继迪士尼公司之后对动画电影历史影响最深远的 公司。 • 于2006年被迪士尼收购,成为其子公司。 • 1995年,皮克斯完成世界上的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动 画长片《玩具总动员》在全美上映。《玩具总动员》 被称为是继《米老鼠》赋予动画片声音和《白雪公主》 赋予动画片色彩之后的第三次飞跃——赋予动画片 3D。 • 《玩具总动员》《怪物公司》 • 《超人特攻队》《汽车总动员》 • 《料理鼠王》《海底总动员》 《机器人瓦力》《飞屋环游记》
生命和爱的史诗——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父亲和女儿》赏析
生命和爱的史诗——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父亲和女儿》赏析摘要:一、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父亲和女儿》简介二、影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主题内涵三、影片中的亲情描绘与现实意义四、总结与推荐正文:动画片《父亲和女儿》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佳作,自2016年上映以来,赢得了广泛好评,并荣获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本片以简洁的线条、温馨的色彩和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讲述了一段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父女情感故事。
影片通过描绘女儿从小到大,与父亲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展现了父女间深厚的感情。
导演以独特的视角和艺术手法,将这份亲情升华至极致,使之成为一部充满爱与温暖的史诗。
尽管影片没有一句台词,但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让观众感受到了父女之间的默契与依恋。
《父亲和女儿》中的艺术表现手法独具匠心。
导演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如父亲手中的风筝、女儿成长过程中的自行车等,寓意着生命的传承和时光的流转。
此外,影片通过视觉和音乐的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让观众沉浸在这段美好的回忆中。
本片主题为生命和爱,通过父女间的情感纽带,展现了生命的延续和爱的传承。
影片中,父亲始终默默守护着女儿,为她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港湾。
无论女儿走到哪里,父亲的心都始终陪伴在她身边。
这种无私的父爱感动了无数观众,也让人们意识到亲情的珍贵。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身边的亲情。
这部影片提醒我们要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关爱。
与此同时,影片也为那些为了生活忙碌的人们敲响了警钟,告诫他们不要忽略了对家人的陪伴。
总之,《父亲和女儿》是一部充满爱与感动的动画短片,既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
本片不仅寓意着生命的美好,更强调了亲情的可贵。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可以在这部影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
生命和爱的史诗——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父亲和女儿》赏析
生命和爱的史诗——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父亲和女儿》赏析生命和爱的史诗——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父亲和女儿》赏析影评范文:生命和爱的史诗——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父亲和女儿》赏析你有没有试过被一部片长仅八分钟,而且没有一句对白的动画短片所感动呢,如果没有的话,请去看一看荷兰画家迈克尔(Michael Dudok de Wit)的作品《父亲和女儿》。
该片2000年在加拿大渥太华的国际电影节上首映时就引起了动画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2001更是毫无争议的击败对手《The Periwig-Maker》(假发匠)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中的最佳动画短片。
虽然是一部多年前的作品,但是该片所包含的对生命、对真情的感悟却是历久弥新的。
这是一个从别离开始讲述的小故事。
有一天,小女孩和爸爸骑着自行车来到堤岸边,爸爸吻别小女孩后,坐上小船朝水平线划去,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小女孩一直等、一直等……直到有一天,成为老婆婆的她,又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当年爸爸离开的岸边。
她走过已经干涸的河床,找到了半埋在泥沙中已经破旧不堪的小船,她倦缩起身躯满足地卧在船舱中,就像躺在爸爸的怀中一样。
恍惚之间,她仿佛看到了亲爱的父亲。
于是站起身向爸爸走去,她越走越快,越来越年轻。
最后,穿越回少女模样的她与爸爸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该片除了对人间永恒的真情的歌颂,还包含了作者对于生老病死这一沉重话题的感悟。
与轻松幽默类动画片相比,严肃题材动画片往往费力而不讨好观众。
但作者娴熟的动画技巧加上自身深厚的艺术修养却赋予了本片不同寻常的魅力,感人至深。
本片作者迈克尔20世纪40年代出生于荷兰,年少时对艺术抱有极大的兴趣。
青年时代,赴英国伦敦接受艺术教育,练就了非凡的艺术造型能力,艺术功底十分扎实,后来开办自己的动画工作室,制作了许多动画片和商业广告。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他的动画风格日趋成熟。
1995年,他以一部《僧侣与鱼》的动画短片在动画界崭露头角。
这部表现僧侣生活的诙谐有趣的动画片,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曾多次获世界级的奖项,并曾得到奥斯卡奖的提名。
奥斯卡最佳影片赏析
03
影片技术与视觉呈现
摄影技术与视觉风格
精湛的摄影技术
奥斯卡最佳影片通常拥有出色的摄影 团队,他们运用先进的摄影技术和设 备,捕捉到令人惊叹的画面。
独特的视觉风格
每部获奖影片都有其独特的视觉风格 ,从色彩运用到光影效果,都展现出 导演和摄影师的匠心独运。
音效设计与配乐选择
完美的音效设计
音效在影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奥斯卡最佳影片往往拥有出色的音效设计,使得观 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影片的氛围。
导演与主演介绍
导演
影片的导演,通常是一位在电影界有 着丰富经验和才华的艺术家,其独特 的视角和风格为影片的成功奠定了基 础。
主演
影片的主要演员,他们的精湛演技和 角色塑造为影片增添了无限魅力。
影片制作背景及历程
制作背景
影片的制作背景,包括投资、制片公司、拍摄地点等方面的信息,这些因素共 同影响了影片的制作质量和风格。
视觉特效与场景还原
逼真的视觉特效
随着科技的发展,视觉特效在影片中的运用 越来越广泛。奥斯卡最佳影片通常拥有逼真 的视觉特效,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
场景还原度高
为了更好地呈现故事背景和环境氛围,获奖 影片通常会精心打造场景。无论是实景拍摄 还是搭景拍摄,都能够做到高度还原故事所
需的环境和氛围。
04
恰到好处的配乐选择
配乐是影片的灵魂之一,获奖影片的配乐通常与画面完美融合,为观众带来更加深刻的 情感体验。
剪辑技巧辑技巧,将影片的各个 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整个故事流畅 而紧凑。
节奏把控得当
优秀的影片能够精准地把控节奏,使得观众 在观影过程中既能够感受到紧张刺激的情节 发展,又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得到放松和喘息 。
奥斯卡动画短片赏析
花与树(1933)1931年,泰尼柯勒(Technicolor)公司发明了一种彩色电影拍摄技术。
华特开始考虑拍摄彩色动画。
并利用这种技术在1932年7月30 日,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花与树》(Flowers and Trees)《花与树》是华特·埃利亚斯·迪士尼:(1901-1966) 美国动画片制作家、演出主持人和电影制片人,以创作卡通人物米老鼠和唐老鸭闻名,他制作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利号汽船》(1928年),并制作了第一部长篇动画故事片《白雪公主》(1938年)。
《花和树》是世界上第一部对白动画片,第一部宽银幕动画片,第一部使用动画摄制机拍摄的动画片,是美国第一部动画长片,是第一部华特迪士尼的彩色动画片,这部动画片片长7分钟49秒,荣获1933年第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这部短片1932年的短片,充满最原始最童真的味道。
创意很好。
影片简单而不晦涩,也很容易让人理解。
他让我想起了格林童话里的故事。
我非常喜欢格林童话,看了一遍又一遍,却从不厌倦。
它让我在这个繁华嘈杂的都市里,内心有了孩童般的美好和愉悦。
整部影片的情节很好理解,在此就不做过多介绍。
影片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作品,但是画面非常优美清晰,音乐与画面的配合精致,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
短短八分钟,想象力非常丰富,虽然没有一句对白但却把整个剧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作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部最佳动画短片,很好的讲述了一个赞扬美好,抨击丑恶的小故事。
借助动植物所表现的许多细节均处理得恰到好处,使人几乎感觉不出这部作品已经穿越了近80年的光阴,这其中可能又要引发我们对国产动画的深思。
三只小猪(1934)《三只小猪》美国导演Burt Gillett1933年执导的动画片,英文名Three Little Pigs.片长8分钟,是由华特迪士尼公司出品,荣获1934年第6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三只小猪的故事相对于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小时候的我们应该都看过这部动画.最初它只是一部英国的童话故事,以会说话的动物为主角,出版时间可能是18世纪或者更早,而正是由于1933年迪士尼的所制作的这部动画片使得三只小猪成为全球儿童所熟知的通话之一.由于它的全球知名度,三只小猪也被改编成多个版本,包括舞台剧,动画片和漫画书等等.Burt Gillett导演的这部影片,三只小猪中,猪老大和猪老二建议做了茅草房,因此二只懒惰的小猪让野狼有机可乘。
历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及优秀影评
最佳影片:失去的周未 The Lost Weekend
第19届奥斯卡(1946-1947年度)
最佳影片:黄金时代 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第20届奥斯卡(1947-1948年度)
最佳影片:君子协定 Gentleman's Agreement
最佳影片:泰坦尼克号 Titanic
第71届奥斯卡(1998-1999年度)
最佳影片:莎翁情史 Shakespeare in Love
第72届奥斯卡(1999-2000年度)
最佳影片:美国丽人 American Beauty
第73届奥斯卡(2000-2001年度)
最佳影片:角斗士 Gladiator
第67届奥斯卡(1994-1995年度)
最佳影片:阿甘正传 Forrest Gump
第68届奥斯卡(1995-1996年度)
最佳影片:勇敢的心 Braveheart
第69届奥斯卡(1996-1997年度)
最佳影片:英国病人 The English Patient
第70届奥斯卡(1997-1998年度)
第77届奥斯卡(2004-2005年度)
最佳影片:百万美元宝贝 Million dollar baby
第78届奥斯卡(2005-2006年度)
最佳影片:撞车 Crash
第79届奥斯卡奖获奖名单 (2006-2007年度)
最佳影片 《无间道风云》
第80届奥斯卡 (2007-2008年度)
最佳影片 《老无所依》
历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及优秀影评
获奖影片:
第1届奥斯卡(1927-1928年度)
最佳影片:翼 Wings
2024奥斯卡获奖影片观后感
2024奥斯卡获奖影片观后感《2024 奥斯卡获奖影片观后感》要说这 2024 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啊,那可真是让我大饱眼福!其中有一部片子,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忘怀。
这部影片叫《梦想之途》,讲的是一个小镇青年追逐音乐梦想的故事。
主角叫小李,生在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镇。
小镇上的日子,平淡如水,每天都是一样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可小李不一样,他心里揣着一团火,那是对音乐的热爱。
影片一开头,就是小李在自家那破旧的小屋里,抱着一把都掉漆了的吉他,弹得如痴如醉。
那小屋啊,墙皮都剥落了,窗户还漏风,可小李完全不在乎,他的眼睛里只有那把吉他,那六根弦在他的手指下,仿佛有了生命。
小李的父母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民,他们不懂啥音乐,就想着小李能安安分分地种地,找个媳妇,过安稳日子。
可小李不甘心啊,他背着那把吉他,偷偷跑到镇上去参加各种唱歌比赛。
有一次,比赛在一个小广场上举行,那场面,人山人海的。
小李紧张得手心出汗,可一上台,音乐响起,他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全身心投入。
他唱的是一首自己写的歌,歌词里满满的都是他对梦想的渴望和追求。
台下的人一开始还交头接耳,可慢慢地,都被他的歌声吸引住了,安静下来,静静地听着。
最后,小李虽然没拿到冠军,但他收获了满满的掌声和鼓励。
从那以后,小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
他白天帮着父母干活,晚上就躲在屋里写歌、练歌。
他那股子劲儿,真让人佩服。
为了能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小李省吃俭用,攒钱去城里买教材。
他舍不得坐汽车,就骑着那辆破自行车,一路上风餐露宿。
到了城里的书店,他像个孩子进了糖果店一样,兴奋得不行。
一本本翻着那些音乐书,眼睛都放光了。
回到小镇,小李继续努力着。
他组建了一个小小的乐队,成员都是和他一样怀揣梦想的小伙伴。
他们没有好的乐器,没有专业的排练场地,就在一个废弃的仓库里练习。
夏天,里面热得像蒸笼;冬天,冷得能把人冻僵。
可他们从来没有抱怨过,每天都充满激情地排练。
有一次,他们得到了一个去大城市演出的机会。
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介绍(附电影海报)
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介绍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29)片名:翼(Wings)出品: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导演:威廉.A.韦尔曼制片:约翰.芒克.桑德斯编剧:约翰.芒克.桑德斯主演:克拉拉.鲍/理查德.阿伦/Jobyna Ralston/埃尔.布伦德尔/加里.库珀影片简评:全片一半的篇幅在经营空战场面,由于编导等都是飞行员出身,使影片呈现出鲜明的生活实感和壮观的空战场面。
在爱情的安排上,全片也发展得流畅自然,不落俗套。
使这部奥斯卡历史上第一部的最佳影片,也是唯一的一部获此殊荣的默片,具有历久常新的观赏价值。
剧情简介: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战争片,故事描述在1917年的美国小镇,玛莉暗恋着邻家性格开朗的男孩杰克,而杰克却对大家闺秀施维亚情有独钟,施维亚则对世家子弟大卫一往情深。
杰克和大卫同时参军并分配到同一个军营中,两个情敌时起冲突,后来化敌为友。
两人因分别立下战功,得以到巴黎休假。
在作战中大卫中弹堕机,幸而未死,并偷了一架敌机返回。
杰克正要给朋友们报仇,误认大卫是敌人而开火,待知道真相为时已晚。
战争结束后,杰克返乡向大卫的双亲请罪,而玛莉也重新接纳了杰克的爱情。
第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30)片名:百老汇的旋律(the Broadway Melody) 6.0/10(295票)出品: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导演:哈里·博蒙特主演:查尔斯·金/阿尼塔·佩奇/贝茜·拉芙影片简评这是米高梅公司出品的第一部大型歌舞片,也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有声片,上映当时标榜:百分之百对话,百分之百歌唱,百分之百舞蹈。
影片的主要吸引力,来自演员热情洋溢、朝气勃勃的表演和幼稚得有趣的真实对话,使观众感到一种窥视艺人私生活的非凡乐趣。
本片并首次运用声画对位法,为电影艺术带来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片中的音乐和舞蹈均具水准,歌舞场面部份采用黑白,部份采用彩色拍摄,也令人感到耳目一新。
剧情简介故事描述克薇妮和汉克姐妹均为歌星,在家乡演出成功后,来到纽约闯天下。
历年奥斯卡获奖影片
历年奥斯卡获奖影片自1929年以来,奥斯卡奖一直是电影界最著名的奖项之一。
每年,奥斯卡奖颁给了在影视作品中取得杰出成就的演员、导演、编剧和技术人员。
这些获奖影片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深受观众和评论家的喜爱。
本文将带您回顾一下一些历年奥斯卡获奖影片。
1.《乱世佳人》(1939)- 这部经典的爱情战争片承载了困境中的爱情和希望的力量。
该片获得了八项奥斯卡奖,包括最佳影片、导演和女主角。
2.《音乐之声》(1965)- 这部音乐剧片以音乐和家庭为主题,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在纳粹占领下的奥地利寻找幸福的故事。
它赢得了五项奥斯卡奖,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
3.《教父》(1972)-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的这部黑帮电影改编自马里奥·普佐的同名小说,以意大利黑手党家族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权力和家族的故事。
该片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改编剧本等六项奥斯卡奖。
4.《泰坦尼克号》(1997)- 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这部爱情灾难片讲述了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一对恋人的故事。
它成为了当时最卖座的电影,并赢得了十一项奥斯卡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女主角。
5.《指环王:王者再临》(2003)- 彼得·杰克逊执导的这部奇幻冒险电影是《指环王》三部曲的最终章。
它赢得了十一项奥斯卡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
6.《无敌破坏王》(2012)- 这部迪斯尼动画片以互联网世界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电子游戏反派角色寻找自我认同和友谊的故事。
它赢得了最佳动画长片和最佳原创歌曲两项奥斯卡奖。
7.《剪刀手爱德华》(1990)- 蒂姆·波顿执导的这部奇幻剧情片讲述了一个天真无邪的创造者遭遇社会孤立的故事。
它获得了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化妆两项奥斯卡奖。
8.《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2006)- 这部日本电影根据林真理子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女性在日本传统社会中的坎坷经历。
奥斯卡获奖电影《入殓师》影片分析
《入殓师》导演泷田洋二郎电影人要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充满自信!在2016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上,诸多评委头顶“奥斯卡”的光环,其中日本导演泷田洋二郎曾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作品《入殓师》更是为中国观众熟悉并喜爱。
虽然泷田洋二郎并非是第一次担任国际电影节评委,但他对本次的北京之行寄予厚望,因为除了能有机会看到来自全世界优秀影片,并和全球著名影人交流外,泷田洋二郎更希望北京之行能为他的创作带来灵感。
提及中国,泷田洋二郎更是一脸艳羡:“中国的历史厚重,文化深厚,有那么多庞大的题材可以拍,那么多的优秀影人,让我们日本影人心生憧憬。
”■生死是电影永恒的主题《入殓师》不但让泷田洋二郎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一举成为“世界级导演”,更让入殓师成为热门职业,而泷田洋二郎多部作品中都会涉及生与死,对此,泷田洋二郎表示,自己当初并没有想到《入殓师》能获得如此高成就,他的拍摄“格局”并不大,没有太多野心,就是展示日本文化,讲述其所感受的日本生活,结果没想到这部电影会在全球如此受欢迎。
而这也让他确信,拍电影一定要对自己的本国文化充满自信,真实地拍摄出内心感受,就会与观众取得共鸣,“虽然抓住观众的兴趣是很难的,不过有些东西一定是共通的,比如内心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爱,生存中的烦恼,共同奋斗的目标等。
”至于拍摄影片多涉及生死问题,泷田洋二郎认为生死并非个人问题,而是全世界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但是一说死亡,虽然人人都知道躲不过去,但人们总是采取逃避的态度,而电影是可以直面这一主题的重要艺术形式。
不过,泷田洋二郎说自己的影片不仅探讨死亡,也非常强调“生”,人们从生到死,构成人生,而电影就是要表达人生。
“所以《入殓师》虽然是描绘死亡的,但是也不仅仅是描绘死,它是通过死,来告诉大家,你怎么生活,怎么看待自己的现实的生的状态。
”对泷田洋二郎本人来说,他也喜欢看那些虽然活着看不到未来,但仍必须顽强生存下去的电影,也因此看到陈凯歌的《黄土地》时,泷田洋二郎就受到震动,时至今日,谈起中国电影,他仍会向记者举起《黄土地》的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斯卡获奖影片赏析
众所周知,“奥斯卡奖”是世界上最享盛名的电影奖。
它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又称为“学院奖”。
第一届“奥斯卡奖”在1929年5月16日颁发,其宗旨就是提高电影的艺术质量。
《为奴十二年》
每一年的奥斯卡奖都是从秋季开始,今年的最佳影片无疑最为出众。
影片根据所罗门·诺瑟普所写纪传体小说《为奴十二年》改编。
其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他原来是生活在纽约的自由黑人,受过教育而且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生活也是很幸福。
因遇到两个骗子相信他们会帮他在华盛顿找到一份好工作被诱拐绑架,从此开始他的为奴生涯。
经历种种辛酸最终靠一个好心的加拿大木匠帮忙送信才得以解脱。
他从最开始的反抗到后来慢慢顺从,从最开始的锋芒毕露到后来的小心翼翼,都表达了对黑人制度的一种批判。
白人自以为非常尊贵非常优越的种族,认为黑人生来就是低等野蛮的存在。
却不想暴露出来的是比黑人更加丑陋更加恶劣的行径,他们以各种卑鄙的手段折磨黑人贩卖黑人获取自己的利益。
在黑人母亲和两个孩子分离哭的悲痛欲绝的时候白人表现出来的厌恶与黑人同胞表现出来的息事宁人和无奈形成对比。
黑人身处这样的世界,对于所受的苦难更多的是无奈,面对同胞的受苦更多的也只是麻木。
他们救不了自己更何况别人,他们只能顺从和接受。
尽管如此,所罗门一定还是在心里存在一点希望的。
不然他不会想要写信,不然他不会想要逃跑,不然他更不会信任木匠并求他的帮助......他的勇气和信念让他重获新生。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辉煌”的定义,每一个人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当人老了,即将走完生命的全程,会躺在床榻上回忆自己曾经有过的辉煌过去,或许带点遗憾,或许是心满意足,至少会帮助他们重新明白生活的意义……
贾马尔?马里克参加了印度一档“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电视节目。
这一天是他过关斩将来到的最后一关。
过了这一关他就能得到一大笔做梦才有的奖金——2千万卢比。
影片采用倒叙的方式,通过贾马尔回答问题来回忆以前的事,也反映了印度底层社会的贫穷和暴力。
它以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为线索讲述了三个孩子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群贫民窟的孩子在打棒球遭到警卫的驱逐。
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人。
他们为生计发愁,他们的子女永远低人一等,不管在哪里都会受到欺凌。
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贾马尔和哥哥舍利姆相依为命,并遇见了女主拉提卡。
三个孩子被利用儿童乞讨的犯罪集团带走。
他们残忍的弄瞎孩子的眼睛。
亲眼目睹这一幕的舍利姆带着弟弟贾马尔跳上火车逃跑。
拉提卡因为哥哥的放手成为贾马尔最大的遗憾。
贾马尔参加这个节目并不是为了钱,他只是想重新找到真心相爱的拉提卡。
他说,因为我认为她在看这个节目,她是我的宿命。
最终他们真的在一起。
无论什么也不能阻挡他们,这是他们的宿命。
《阿甘正传》
看完《阿甘正传》第一反应就是“傻人有傻福”。
阿甘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妈妈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女性,她常常鼓励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强不息。
阿甘就是想救他热衷捕虾的朋友就连着救下了其他受伤的人,就作为英雄受到了约翰逊总统的接见。
阿甘就是告发了水门事件的窃听者就作为美国乒乓球队的一员到了中国为中美建交立下了功劳。
阿甘就是为了完成他热衷捕虾的朋友的遗愿为了纪念他就成立了布巴·甘公司就成了一名企业家。
阿甘就是想跑步了就横越了美国一直坚持不懈的跑,还带了一大批人跟着。
阿甘就是喜欢珍妮就喜欢了一辈子。
阿甘是个傻子,做事有一股子傻劲。
他不是运气好,他是有一种信念要坚持下去。
最终他和他最爱的珍妮有了一个孩子。
三人回到家乡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
珍妮过世了,他们的孩子也到了上学的年纪。
这一天,他把孩子送上校车,坐在椅子上回忆起曾经。
阿甘经历了很多,但是他始终都是这样,一如既往的善良。
《克莱默夫妇》
这是一部讲述父子之间深深的感情感人至深的影片。
泰德·克雷默与儿子比利的关系从一开始的不亲近到后来的难舍难分。
在生活上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得心应手,从一开始只在意和关心工作到后来的以儿子为重。
尽管生活和工作已经不能兼顾,但是这仍不能动摇他对儿子的关心。
在与老板谈话时,在开会时,只要比利打一个电话,虽然只是一些小小的事,泰德也都是接起电
话听完比利的话。
在送比利上学和工作迟到这让人苦恼的时候,泰德也坚持把比利安全送到学校再去公司,虽然经常会迟到经常会被老板骂。
泰德已经知道,就是因为自己对家庭的忽略才会让妻子离家出走。
在妻子走的那一天,
比利很难过,一直嚷着要妈妈。
其实泰德的心里也很难过很自责,所以他才要尽全力好好照顾比利。
在一次游玩中,比利不小心弄伤了眼睛,泰德抱着他拼命跑到医院,手术时也守着比利寸步不离。
此时比利是他的全部。
《飞越疯人院》
“该片是电影历史上最经典的电影之一。
被称为‘影视表演的必修课’”抱着这样的心态去看了这部电影。
“疯人院”其实就是这个社会的缩影,病态、压抑的社会缩影。
该片反应出来的是美国没有人性没有自由的社会现实。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正是对麦克墨菲的最好描述。
在这个疯人院里,只有麦克墨菲最有思想最有权力的意识。
他常常违抗医院的命令,想要改变作息想要得到其他病友的支持却也总是不如意。
他在医院我行我素,寻找自己的快乐。
他一心准备他的逃跑计划,并劝说齐弗一起逃跑,却被比利的死刺激,用双手紧紧掐住护士长的脖子,但是最终被护院打昏了。
于是他被关在医院楼上,受到残忍的“治疗”。
他成了真正的白痴。
最后一直等他的齐弗不愿让他一直受苦捂死了他。
齐弗逃出去了,带着麦克墨菲自由的灵魂离开了疯人院,奔向幸福光明之路。
《音乐之声》
这是一部欢乐温馨的音乐剧。
影片到处都充斥着欢乐。
活泼好动的玛利亚修女到严格的冯·特拉普上校家里给孩子们当家庭教师。
从此这个家里就有了欢声笑语再也不是充满了拘谨和悲伤。
孩子们在玛利亚的陪伴下也恢复了孩子天性,玛利亚教的《哆唻咪》朗朗上口,还有孩子们表演的《孤独的牧羊人》都很有趣很上口。
有时候会因为一个电影很喜欢一首歌,常常歌配载电影里才会变得更好听。
而这个影片更是将这种效果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