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21世纪)

合集下载

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亚健康 - 副本

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亚健康 - 副本

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亚健康亚健康是21世纪出现的新名词,且具有划时代的概念。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有难言的痛苦,但是到了医院检查经各种现代化仪器检测,或专家的诊断均查不出器质性病变的客观指标。

面对病人莫名奇妙的痛苦,医生却束手无策。

3、医对亚健康的论述:古代称之“未病”就是现代所称的“亚健康”。

中医认为“未病”不等于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的观点,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

阴阳平衡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胜则外热,阴胜则内寒。

”“气”的功能是推动血液和津液的运行,是人体脏腑功能的动力。

气虚症是人体脏腑组织机能减退的表现。

其症状为:少气、懒言、气不接续,头晕目眩,体倦乏力、自汗、容易感冒,或伴腹胀腹泻,遗尿阳痿等。

“血虚”则脏腑百脉失养。

全身虚弱。

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耳鸣、眼花、视力减退。

心悸失眠,易恐慌,肢体麻木,活动不利,皮肤干燥,毛发干枯易脱落。

“阴虚”则出现血虚和气血不足,体质瘦弱,眩晕、失眠、消渴,大便秘结,口燥,咽干,盗汗,常伴五心烦热。

“阳虚”:阳虚除气虚表现外,常畏寒、肢冷,筋脉拘急,肠鸣、便溏、倦卧、嗜睡,口淡、泛呕,或伴浮肿。

“脏腑”受损是指,肝、心、脾、肺、肾,功能受损。

“肝”功能受损表现为:胁胀、失眠、多梦、腹胀、腹泻、眩晕,妇女月经不调,经血减少,肢体麻木,手足屈伸不利,两目干涩,视物模糊。

“心”功能受损则心悸、神疲、健忘、失眠、多梦、面色无华。

“脾”功能受损则表现:胃纳差、腹胀、大便溏薄,营养不良、肌肉痿软、四肢倦怠无力,口舌欠光泽。

“肺”功能受损则表现:气短、咳喘无力、自汗、盗汗、易感冒、便秘。

“肾”功能受损表现为:1、概况:亚健康,美国人称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21世纪公共卫生问题及预防医学的任务

21世纪公共卫生问题及预防医学的任务

21世纪公共卫生问题及预防医学的任务(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卫生问题20世纪的后20年,人类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现代化进展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生物、信息技术的突破,全面推动了经济快速、跨越式发展,从而加速了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

伴随着经济之快速增长,地球人口也以膨胀的方式增长。

从全球的角度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仍在持续,地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和土地沙漠化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人类在享受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成果的同时,也在自食着人类文明造成的环境破坏带来的苦果。

现代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劳动和工作时间在减少,休闲时间增多,物质和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封闭的国际界限正在被打破,现代化的信息和交通工具使地域差距变得更小,人类之间的交流更加自由化,因此各民族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快速地相互渗透,人类进入了自由交流的时代。

科技现代化的进程,同样推动了人类的医疗卫生保健的发展。

现代化的诊疗方式、仪器和设备以及开发的多种药物,都给现代人的健康保健、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做出了贡献,使人类寿命大大延长,老龄化社会在发达和快速发展中的国家已经到来。

相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而言,人类的医疗卫生和健康保健措施还严重滞后。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所致的健康损害和疾病在增加,而相对应的预防保健措施尚缺乏;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加剧,以及不良生活方式、行为和习惯的影响,心脏病、脑血管病、癌症、外伤、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持续增加;职业有害性疾病、地球化学性疾病仍在许多国家流行;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老年性疾病和保健问题已经日益突出。

与此同时,传统的传染病,如结核、性病等死灰复燃,威胁人类的新的传染病如AIDS正以快速方式传播,疯牛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人类在21世纪初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卫生问题。

(二)人类预防医学时代的到来如果说两次卫生革命使预防医学由个体预防扩大为群体预防,由传染病预防扩大到慢性疾病预防的话,则当代由于经济一体化、全球化、信息交通现代化和人类各民族之间交流的自由化,预防医学已进入了以人类为研究和服务对象的时代。

流行病学超大规模队列研究_开启21世纪人类复杂性疾病病因研究的钥匙

流行病学超大规模队列研究_开启21世纪人类复杂性疾病病因研究的钥匙
【Key words】 Cohort study; Prevalence rate; Hazard ( Chin J Dis Control Prev 2013,17( 1) : 66-71)
复杂性疾病( complex disease) ,于 1784 年完整 出现在医生 Ware[1]的病例记录中,但特指患者症状 和体征的复杂性。直到 20 世纪 60 ~ 80 年代,随着 一系列疾 病 概 念 的 提 出[2-7],复 杂 性 疾 病 的 意 义 才 逐渐由临床特征转变到病因机制上来。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病因研究迈入微观层面,人类复杂性疾病 ( complex human disease) 一词开始在遗传学领域被 提出。20 世纪 90 年代初至今,随着人类基因组计 划( human genome project,HGP) 的完成和对于基因 功能的不断认识,以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和表观遗传学( epigenetics) 的 提出和发展,研究者发现大部分人类常见疾病并不 是单纯基于环境暴露或遗传变异而发生的,而更可 能是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所致[8],所以最终形成 了“基因、环境、基因-基因、环境-环境、基因-环境交 互作用”为现代病因理论基础的人类复杂性疾病这 一概念。
第二,人类复杂性疾病病因机制复杂,其发生和 流行往往是多个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 2002 年美国 Framingham Heart Study 证实了多种危险因 素对高血压病 发 生 的 协 同 作 用[21] 以 及 脂 肪 摄 入 与 肝脂肪酶缺陷( hepatic lipase deficiency,LIPC) 基因 型对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 水平的交互作用[22]。因此, 作者针对不同发病率的疾病,假定其发生是基于一 定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通过 QUANTO 软件[23]可 以计算出所需的理论病例数,最终估算出不同样本 量队列研究随访所需的最小年数,见表 2。( 1) 以 发病率最高 ( 约为 3. 00 /10 万人 / 年) 的白内障、高 血压为例,假定某基因型频率与某环境暴露率均为 0. 15,为了识别效应值为 3. 0 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 乘法模型) ,理论上需要累计病例至少 1 173 例。 此时,样本量为 20 万、50 万和 100 万的队列均可在 1 年内 获 取 足 够 病 例; ( 2 ) 以 发 病 率 居 中 ( 约 为 0. 20 /10 万人 / 年) 的糖尿病、卒中、心力衰竭为例,

医学史 医药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

医学史 医药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
一、相关的哲学思想
气——“气者身之充也”。《管子》 精——精微之气。 神——气和精气的集中表现。 阴阳——起于《周易》 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 天人相应


岭 医和 “六气致病说”——历史上出现的最

派 早的病因学说


苏 (《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记载医和在给晋侯诊

春 所
疾时提出,天有六气,阴、阳、风、
简称《难经》或《八十一难》,最早见于东汉 张仲景的《伤寒论杂病论·自序》。
(一)作者与成书
西汉末期至东汉成书,作者仍无定论。
以问答形式编撰而成,共81个问题。也是一本 有影响的中医书籍。
(二)内容与成就
首创“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在解剖学上有进步; 提出“左肾右命门”说; 提出“无形三焦”说。

医 雨、晦、明,过则为菑,


缓 图
阴淫寒疾,阳淫热疾

风淫末疾,雨淫腹疾
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1、《足臂十一脉灸经》
一 节
--
现存最早经脉学著作
诸 汉
《阴阳十一脉灸经》

2、《五十二病方》--

现存最古老的方书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医书,载

方280多个,是现存最早的古代医

学方书。
一、《黄帝内经》--全面总结秦汉以前医学成 就 (一)作者与成书
(二)、汤液的制作 伊尹 前:生用、单味、重 剂、副作用大 后:熟药,方剂的产 生奠定了基础、复方、 减少副作用
第三节 卫生保健与医事制度
《周礼·天官》西周医学分科:食、疾、疡、兽 医政组织:医师—士、府、史、徒 考核制度: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 病历记录,死因报告制度

21世纪我国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21世纪我国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教学内容 课程(包括实习课) 教学方法 基础临床结合 新技术手段应用

更新,加强人文社科 重组 PBL、以问题为中心
多媒体、网络
五、医学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 化国际医学教育标准
医学教育国际化是必然趋势

加入WTO后,促进教育国际化 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是具体措施 结合本国,本地区情况,不能照搬

医学是统一整体
(基础,临床,预防)
必须加强预防为主的观念
(二)非传染性疾病仍是我国严重负担

人口老化,基数之大,速度之快成为世 界之最
1999年统计60岁以上人口占我国人口10% 2001年统计65岁以上人口占我国人口7.1% 2026年我国老龄人数占世界老龄人数的1/4

死亡原因
心脑血管疾患 阻塞性肺疾患 肿瘤 高血压 城市第一位 农村第一位 第二位 1亿人
现代医学发展重要标志


19世纪 细胞学 20世纪 DNA 双螺旋 21世纪三大前沿学科 信息学,材料学,生命科学 医学是重要组成部分 基因组,后基因组
医学学科发展趋势
分化—微观 综合—宏观

医学分子生物学崛起
—改变医学面貌
基因组图 人类基因只有31.746亿碱基对 3~3.5万基因 密码差异不到0.1%
吸烟酗酒吸毒性乱社会快速变化紧张压力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15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排名中居首位who把2001年新世纪开始定为精神卫生年
21世纪我国医学教育面临的 挑战和任务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主任医师、教授 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会长 王德炳
一、医学及生物医学科学技术 发展迅猛
教学内容必须更新 课程必须重组 教学方法必须改革

病因的名词解释医学

病因的名词解释医学

病因的名词解释医学病因的名词解释及其在医学中的意义病因(etiology)是医学中一个关键的概念,它指的是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或因素。

研究病因是了解疾病发生、发展和蔓延的重要途径,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源性病因内源性病因是指通过机体自身的异常状态引起的疾病。

例如,遗传因素、基因突变或突变基因受到环境影响等造成了体内某些物质合成或代谢的异常,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举例来说,遗传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小儿肺炎等就属于内源性病因所致。

二、外源性病因外源性病因指的是来自外界的各种因素导致的疾病。

这些因素可以是环境因素、感染性因素、外伤、药物、毒物等。

环境因素包括空气质量、饮食习惯、工作环境等,这些因素对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

感染性病因是指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而外伤、药物和毒物则是直接或间接引发疾病的原因。

三、复杂的病因事实上,疾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如,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往往是由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相互影响而导致的。

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加上基因遗传,容易引发这些慢性病。

四、病因研究研究病因是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观察和统计数据,逐渐揭示出各种疾病的病因。

对于一些常见的疾病,病因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和理解。

例如,冠心病的病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等,这些因素的长期作用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但是,仍然有很多疾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这就需要医学界的科学家们不断进行病因研究,努力发现更多疾病的病因。

五、病因对预防和治疗的指导作用对于大多数疾病来说,了解病因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通过深入研究各种疾病的病因,医学界可以针对疾病的发生机制,研发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例如,疫苗的研发就是通过对感染性病因的深入了解,让人体产生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此外,通过了解病因,医生可以给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建议,使患者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

高考语文名师指津高考语病辨析之常见典型病例病因整理

高考语文名师指津高考语病辨析之常见典型病例病因整理

高考语文名师指津高考语病辨析之常见典型病例病因整理高考语文名师指津:高考语病辨析之常见典型病例病因整理一、语序不当1、(1)紫禁城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文化历史遗产中的…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2)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定语位置不当。

“最伟大的”应放在“人类建筑史上”后;“新出土的”放“两千多年前”前】2、脐带血虽然是个好东西,但全世界至今还没有一个用自己的脐带血干细胞治疗自身疾病的例子。

【关联词位置不当。

因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相同,一般关联词应置于主语前,反之,则放在主语之后】3、(1)坊间盛传2007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华人社区将会再度继千禧龙年后掀起结婚与生育的热潮。

(2)考试开始后,大约过了半小时,就有人陆续交卷了。

【状语位置不当。

“再度”移至“结婚”前;“陆续”放“有人”前】4、在21世纪人们称颂五六十年代的人际关系,这表明五六十年代的人际关系确有令人留恋、值得肯定的内容。

【“令人留恋、值得肯定”逻辑顺序有误】5、这次篮球比赛,真想不到我们班会夺得冠军,而且一连战胜六个强劲对手。

【前后分句应互换位置,应先战胜对手后夺得冠军】6、这次地名普查工作的中心内容是更新、补漏、改错,也就是补充遗漏地名,改正错误地名,更新过时的地名。

【语脉不对应。

应改为“也就是更新过时的地名,补充遗漏地名,改正错误地名”】二、搭配不当1、(1)在哈佛大学这篇简朴的校门下,370年来进出的许多人的一举一动决定着政治走向与经济命脉,乃至世界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开始和结束。

(2)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作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部分)搭配不当。

“决定”与“经济命脉”不搭配;“对事件进行了批评教育”不通,应把“事件”改为“人”。

这是由一个动词接两个宾语造成的】2、(1)长春市五环乒乓球馆是经长春市体育局、长春市民政局批准的专门从事乒乓球运动推广的团体。

病因的名词解释

病因的名词解释

病因的名词解释病因学是研究疾病产生原因的学科,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

病因一词来源于希腊语,由"病"和"因"两个词组成,字面意思即为引起疾病的原因。

在医学领域,了解病因对于正确诊断疾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以及预防疾病的发生都至关重要。

病因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包括内外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遗传和遗传突变、生物化学过程和分子机制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产生的机理,为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病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传染性病因和非传染性病因。

传染性病因主要指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这些病因通过感染途径,进入人体后繁殖和侵袭人体组织,导致疾病的发生。

非传染性病因则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

这些因素与人体内部的机能、代谢以及外部环境的关系密切,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在病因学的研究中,遗传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遗传病因是指由基因突变或遗传物质异常所致的疾病。

人类的基因组包含了数千个基因,并且每个人的基因组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影响到身体的正常功能,导致遗传疾病的发生。

例如,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之一是先天性心脏病,它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突变有关。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病因的重要因素之一。

环境因素包括生活环境、工作环境、饮食等多个方面。

例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同时,环境中的毒物、辐射等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政策,为人们提供更健康的生活环境。

此外,病因学还研究了生物化学过程和分子机制对疾病的影响。

这些过程和机制包括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反应、分子信号传导等。

通过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疾病的病因,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机制,为寻找治疗方法和药物提供指导。

21世纪生物学发展历程

21世纪生物学发展历程

21世纪生物学发展历程【原创实用版】目录一、21 世纪生物学的发展趋势1.生物科学发展与应用的联系2.21 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二、21 世纪生物学的重要成就1.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2.宫颈癌的病因和艾滋病病毒的研究3.干细胞研究4.核糖核酸干扰机制5.幽门螺杆菌的发现6.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的研究7.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关键发现正文21 世纪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生物科学作为人类探索自然、改善生活的重要手段,也在这个世纪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重点介绍 21 世纪生物学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成就。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 21 世纪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科学逐渐摆脱了纯理论的研究,更加注重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科学家们发现,生物学在很多领域,如环境科学、农学、林学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21 世纪生物学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和应用相联系起来,为科学造福于人类。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 21 世纪生物学的一些重要成就。

在 2009年,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罗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这一发现为解决人类衰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同年,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和两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 - 西诺西、吕克·蒙塔尼在宫颈癌的病因和艾滋病病毒方面的研究做出突出贡献,为人类健康带来了福音。

此外,干细胞研究、核糖核酸干扰机制、幽门螺杆菌的发现、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关键发现等,都为我们揭示了生物世界的奥秘,为科学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21 世纪是生物学发展的领先时期,许多科学家都认为这个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

生物学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人类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16中医3班中国医学史的考试题型(修改版)

16中医3班中国医学史的考试题型(修改版)
二、早医药经验与中医学学术方向(夏~春秋),该时期医药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从长期愚昧状态脱胎出来的过程,处于医药卫生知识水平的积累和提高阶段。特点为:由于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卫生保健扽韩国方面有明显进步;早期的哲学思想,在医学理论和医疗经验的整理中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人们在实践中出现了对病因的认识和预防思想的成就。酒和汤液的应用,进一步补充了用药经验;在宫廷和民间分别出现了专职医生。
例题2
中医学发展的过程:
一、医药的起源(从远古~公元前21世纪)
二、早医药经验与中医学学术方向(夏~春秋)
三、中医学术体系的建立(战国~三国)
四、医学各学科的充分发展(两晋~五代)
五、临床经验的总结与理论升华(宋~元)
六、中医学鼎盛于创新(明~清·鸦片战争前)
七、中西医学的交汇与冲突(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五、临床经验的总结与理论升华(宋~元),该时期主要特点为⒈儒医出现;⒉设置完善的医疗机构和管理系统;⒊医著大量出版;⒋临床各科全面发展;⒌学派形成;⒍中外医药交流频繁。
六、中医学鼎盛于创新(明~清·鸦片战争前),该时期医学创造和发明、医籍大量编辑、中外医药交流空前频繁,出现《本草纲目》、戾气说、重视解剖、温补派、外科流派、温病学说等医学发展现象。
整个考试时间为2个小时,请大家根据分值合理安排好时间。
祝大家考个好成绩!
七、中西医学的交汇与冲突(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该时期西方医学传入,从此,中国就开始了两种医学并存的局面,整理、收集、考证前人的著作,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积累了新的经验,药物学与方剂学有一定的新进展,提出中西汇通的主张,重视普及中医学的知识,出现了消灭中医与反消灭的斗争,近代中医教育兴起
八、中医学的新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后),该时期我国中医事业依靠政策、科学呈现出蓬勃繁荣的局面

21世纪是一个大健康时代

21世纪是一个大健康时代

21世纪是一个大健康时代21世纪是一个大健康时代。

人类将追求心理、生理、环境的完全健康。

富裕起来的中国百姓,面对生活水平的迅速提升越来越懂得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它胜过银行里高额的存款,以及世界上所有的一切。

人们对身心健康的重视标志着社会的进步。

无论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还是社会发展的参与和成果的享有,必须以健康为前提。

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都无从谈起,追求健康就是追求文明和进步。

追求健康是社会发展和民族强大的保障。

展开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是关系到子孙万代的伟大工程,是中国老百姓迫切的需求。

一、健康的定义1、定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世界保健大宪章中对健康做了如下定义:"健康不公是身体没有疾病。

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1)身体无病:是健康的最基础条件。

(2)生理健康:心态决定了人生的一切,良好的心理是一切的保证。

(3)生理健康:维持机体各组织的细胞,功能协调作用完善。

(4)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今社会的三大特征:"速度、多变、危机"对策:"学习、改变、创业"。

2、健康的十条标准:(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的压力而不感到过份紧张,你可以从事你渴望做的一切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3)应变能力强,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4)对于一般***冒和传染有抵抗能力。

(5)体重标准,身体匀称,站立时身体各部位协调。

(6)眼睛明亮,反应敏捷无炎症。

(7)头发有光泽,无头屑或较少。

(8)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10)善于休息,睡眠好。

二、疾病与寿命1、人类的理想寿:(1)根据生物学的原理:(2)哺乳动物的寿命是生长期的5-7倍,人类的生长期用最后一颗牙齿出来的时间(20-25岁)来计算的。

病因的概念名词解释

病因的概念名词解释

病因的概念名词解释病因(Etiology)是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或诱因。

了解病因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疾病的本质以及有效地进行预防和治疗。

本文将对病因的概念进行解释,并探讨其相关分支和应用。

病因的定义和特点病因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疾病的起因”。

病因学(Etiologylogy)是研究疾病起因、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科学分支。

病因学的主要任务是寻找并分析各种引起疾病的内外部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病因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病因是多因素性的。

大部分疾病的发生往往不是由单一原因引起的,而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次,病因是复杂的。

疾病的发生往往受到遗传、环境、生活方式、饮食、心理和感染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找到疾病的具体病因往往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任务。

最后,病因是可变的。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活环境的进步,病因往往也会发生变化,新的病因可能会不断出现,同时某些病因也可能逐渐减少或消失。

病因的分类和研究方法根据疾病发生过程中的时间先后,病因可以分为直接病因和间接病因。

直接病因指的是直接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间接病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诱因,如环境因素、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

病因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流行病学调查、实验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等。

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对人群中疾病的分布规律、发生率以及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联进行观察来寻找病因。

实验研究通过人工操作和模拟环境,观察不同因素对生物体的影响,从而揭示疾病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而统计学分析则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寻找疾病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病因的应用和意义病因的研究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疾病的病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例如,饮食不当、缺乏运动和吸烟等生活方式因素是许多慢性病的病因,通过倡导健康饮食和积极运动,我们可以预防这些慢性病的发生。

另外,病因的研究也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21世纪心脏瓣膜病的病因概述

21世纪心脏瓣膜病的病因概述

近 四 、 十年 来 , 脏瓣 膜 病 的 常见 病 因发 生 五 心
部 扩 张亦 可致 瓣 膜 病 变 。 主 动 脉 瓣 二瓣 畸形 可 引起 先 天 性 主动 脉 瓣 狭
了很 大 改 变 。本 世 纪 以来 ,瓣 膜 病 的 常 见病 因如
下: 遗传性结缔 组织病 ( 马凡 氏综 合征 、 当综合 埃 征 、 人 多 囊 性 肾病 、 尖瓣 脱 垂 )先 天 性 心 脏病 成 二 ; ( 动脉 瓣 二 瓣 畸 形 ) 炎 症性 或免 疫 性 疾 病 ( 湿 主 : 风 热 、 滋 病 、 崎 病 、 毒 、 清 阴性 脊 柱 关 节 病 、 艾 川 梅 血 系 统 性 红斑 狼 疮 、 磷 脂 综 合 征 ) 心 内膜 疾 病 ( 抗 ; 非 细 菌 性 血栓 性 心 内膜 炎 、 染 性 心 内膜 炎 、 内膜 感 心
1 病 因
窄 , 且 临 床表 现 轻 重 不 一 。 而 多数 患 者 表 现 为 主动 脉瓣 反 流 或 狭 窄 , 同时 增 加 了感 染 性 心 内膜 炎 的
风险。 二 尖 瓣 狭 窄 及 二 尖 瓣 反 流 是 先 天 性 二尖 瓣 狭 窄 , 成 人 中 较 少见 。房 、 间 隔 缺损 及 大 动 脉转 在 室 位 可 致成 年 后 发 生 二尖 瓣 反 流 。
病 因做 一 综 述 。
瓣 关 闭不 全 也 比较 常见 , 尖瓣 受 累较 少 见 。 三 获 得 性 免疫 缺 陷综 合 征 ( 滋 病 ) 据 报 道 , 艾 : 艾 滋 病 患者 最 常 见 的心 内膜损 害 是 非 细菌 性 血栓 性
心 内膜 炎 及 瓣 膜 赘 生 物 形 成 ,左 心 系 统受 累更 常 见。 而右 心 系 统受 累 常见 于 静 脉 注射 毒 品 的患 者

抑郁症:二十一世纪人类第二大病症

抑郁症:二十一世纪人类第二大病症

抑郁症:二十一世纪人类第二大病症
佚名
【期刊名称】《人生与伴侣:新养生》
【年(卷),期】2006(000)008
【摘要】抑郁症又称忧郁症,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

目前,抑郁症已成为21世纪三大疾病之一,患病率占世界人口5%左右,仅亚洲就有5000万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患者常有痛苦的内心体验,是“世界上最消极悲伤的人”,自杀率高达12%-14%。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抑郁症将在2020年成为第二大病症,仅次于心脏病。

所以,有人称它是隐性杀手,出有人称它是第一号杀手——
【总页数】10页(P6-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48
【相关文献】
1.烟草成人类第二大死因半数吸烟者死于吸烟
2.美科学家称:肠子是人类“第二大脑”反映喜怒哀乐
3.安徽消除人类第二大致残病因
4.抑郁症或成全球第二大疾病
5.世卫组织:抑郁症或将成人类第二大疾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病因及病因推断

病因及病因推断

第三章病因及病因推断研究和探讨疾病发生的原因(Cause of Disease)是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部医学研究的主线之一。

因为只有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才有可能对其做出正确的诊断、治疗,和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与措施,从而预防,治疗和控制疾病。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各科都致力于疾病病因的研究,只是不同学科研究的方法不同而已。

流行病学是从宏观和群体水平研究病因的,它在病因研究中具有开拓性和结论性的作用。

其研究成果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重要作用。

第一节病因的概述一、病因概念的发展1.1.阴阳五行学说:最初人类认为人的生老病死全由上帝安排,将疾病的发生归因于鬼神。

公元前5世纪,我国祖先创立了阴阳五行学说,提出疾病的发生与外界物质—金、木、水、火、土密切相关,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病因观,摆脱了唯心主义的束缚。

2.2.Koch学说:16世纪末,意大利学者(Fracastora)提出了“疾病与特异的传染物有关”。

19世纪,由于微生物学的发展,德国学者郭霍(Robert Koch)等人首先证明了某些动物和人类的疾病是由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不同的微生物可导致不同的疾病,既单因素学说或特异病因学说的诞生。

但是在此后的防病、治病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单一致病因子并不总是足以引起疾病发生。

自20世纪以来,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病因学说。

单纯病因论将病原体作为病因,忽视了环境和机体自身的作用,同时也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现代病因观认为疾病是由于来自环境和宿主本身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目前多因论具有代表性因果模式有三角、轮状和网状三种。

3.3.三角模式(Triangle Mode)疾病发生的三角模式最先由Gor——den、Ront等以图予以表示。

如图3—1所示,该模式考虑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因子(病因)、宿主、环境三个要素,疾病的发生与否是三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在一个等边三角形上致病因子、宿主、环境各占一个角。

二十一世纪的医学发展态势

二十一世纪的医学发展态势

二十一世纪的医学发展态势在过去的20世纪及至19世纪,是西方物质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取得突飞猛进的大发展时期。

西方医学也借此而大大地超越了东方医学(中医),并成为现代医学的主流,甚至是代名词。

中医为何落伍,是因为中医与现代的物质科学难以对接而摄取涵养,也就是说中医不是纯物质的科学思想。

我们已告别了20世纪,又刚刚迈进了21世纪。

有人说:21世纪将是信息科技和生命科技的时代。

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理论思想和技术将使得中医迎来一次伟大的复兴和发展。

1中医学复兴的时代背景——高新科学技术西方医学科学的每一个新进展都与当时的物质科学研究和技术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在蓬勃发展的现代医学背后有现代学科技术强有力的支撑。

遗憾的是,我国的中医与已走过的两世纪的物质科学的突飞猛进无缘,这可能是中医不单纯注重“形”(物质),而是强调“形、气、神”三者都是在“神”(信息)的主导下而形成的一个平衡和谐演进状态的生命体。

所以,中医很难与现代的物质科学对接,因而也就很少得到现代科学的涵养而发展。

当代高新科技来自现代尖端科学技术的研究,所谓尖端科学就是人类探索自然界规律,攀登科学知识高峰的前沿。

当前,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即物质的组成或结构,生命的本质和演化,人类生存的环境,宇宙的起源和人类智力的奥秘。

正是对在这些问题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人们不断获取尖端科学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又进一步开发出了如下八大高新科学技术体系,即:①生命科学技术(或称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对生命的本质和演化的探索;②信息科学技术——对人类智力的探索;③软科学技术(或称管理科学)——对人类智力的探索;④海洋科学技术——对生存环境的探索;⑤空间科学技术(或称航空航天技术)——对宇宙空间的探索;⑥环境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⑦新材料科学技术——对物质的组成或结构的探索;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对物质的组成或结构的探索。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21世纪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21世纪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21世纪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供本科五年制中医各专业及中西医结合、骨伤、针推专业七年制使用)前言《中医诊断学》是按照中医学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定病种、辨不证候的基础理论、差不多知识和差不多技能的一门学科。

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基础理论通向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内容有绪论、四诊、辨证、综合运用四个部分,要紧内容为诊法与辨证。

通过《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要使学生把握望、闻、咨询、切四诊的差不多理论、差不多知识及方法;把握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差不多理论与知识;了解六经辨证、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经络辨证和疾病的诊断、命名与分类的差不多知识;初步训练四诊、辨证和病案书写的差不多能力,从而为学习中药、方剂及中医临床各科打下有关的基础。

《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学,要贯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的方针,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有用性,又必须突出重点,做到精讲、略讲、自学相结合。

要充分运用图表、模型、录象、诊断仪器、CAI课件、运算机软件等多种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适当进行病例分析讨论,以提升和巩固教学成效。

临床示教与见习要注意选好病例,注意诊法、辨证与病案书写等差不多技能的训练。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绪论【目的要求】一、把握“中医诊断学”、“四诊”、“辨病”、“辨证”、“病案”、“证”、“病”、“症”等差不多概念。

把握中医诊断的差不多法则。

二、熟悉中医诊断的差不多原理、要紧内容。

三、了解中医诊断学的进展概况。

【教学内容】一、中医诊断学的概念、学科性质和地位。

二、中医诊断学的要紧内容:四诊、辨病、辨证和病案。

三、中医认识疾病的差不多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和以常达变。

四、中医诊断疾病的差不多法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辨证求本和辨病与辨证结合。

常见病句

常见病句

病因:“忌”与“不要”均为否定;“否定 的”只兼顾了后一个问题。
成分残缺或赘余
病症:缺主语、谓语、宾语以及附加成分。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虚词赘余。 病例1: 一场大雪的到来,使宜春市的春节显得格外唯美。 (某办公设备广告词):具有抗紫外线、抗摩擦、 防水、防静电,满足室内外环境要求。 病因:缺少主语;缺少宾语中心语。
病例2: 我们班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来说, 我们都能认真听讲。 他不知不觉就走了10里左右的距离。 病因:第二个“我们”多余;“10里路”本 身就是“距离”。
结构混乱
病例1:(句式杂糅)
工作再重再忙,越要坚持学习、更新知识。 该公司上半年的营业额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5%。
病因: 糅合了“再„也要„”和“越„越„”句式; 混杂了“比„增加了„”和“与„相比增加了„” 两个句式。
小试牛刀
1、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2、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3、某电视节目:中西合璧的主持风格,强烈 的收视魅力。 4、XX洗面奶特别适合任何皮肤。 5、非常谢谢大家。
常见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语序不当
病症:定语、状语、关联词、虚词等位置不当。
你们五个人一组。 病因:“她”指代不明;有歧义。
不合逻辑
病例:
由于会议开得及时,促进了工作,抓住了 关键,解决了问题。 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 生,不过我相信我能学好。
病因: “抓住、促进、解决”才符合逻辑;应把“对我 们”改为“对于我们来说”。
考一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尽管高考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但在第 二轮复习中,同学们仍应重视基础知识,在对知识网 络的梳理中把握知识点,从知识点的构成中理解知识 要素,切忌不可忽视基础。 B.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 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和维护两岸同胞 福祉,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律保障。 C. 本期作客于《大红鹰超级访问》的是毕业于北大 心理学系、著名演员、获得导演硕土学位,而今家喻 户晓的著名导演——英达。 D.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它是在长期生活和工作中, 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通过知识的运用和掌握而形成 发展起来的,因而可以说人的智能是多种多样、极其 复杂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常见的结石病证
1.胆石症: (1)无症状 (2)食欲不振 (3)疼痛 2.尿石症 (1)无症状 (2)疼痛 (3)血尿
(4)黄疸
(4)排尿困难
(二)形成
肺不行水 饮食不节 七情内伤 外感六淫 五脏亏虚 脾失运化 肝失疏泄
脏腑气化失司
肺脾肾为要
肾不主行
心阳不振 三焦水道失司 膀胱气化失常
水湿停聚
痰饮
(三)致病特点
1.阻碍气血 2.阻滞气机 经络阻滞 脏腑升降失常 水湿停聚 蒙蔽清窍
咳、喘、 悸、眩、 呕、满、 肿、痛
3.影响水液代谢
4.易于蒙蔽神明
有明显动摇症状,如眩晕、震颤、 抽搐等
为百病长
易与他邪相合 ,为外邪致 易合他邪兼夹致病,如风寒、风湿、 病的先导 风热、风燥等
2.寒邪
(1)概念 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结特性的外邪 。 (2)性质及致病特点 寒 邪 性 质 寒为阴邪, 阴盛阳病 易伤阳气 致 病 特 征 全身或局部有明显寒象,如形寒怕冷,四肢不温, 脘腹冷痛等。 “伤寒” “中寒”
4.社会因素
第二节 内伤病因
一、七情内伤
(-)基本概念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 情志活动 。 五志,指喜、怒、思、悲(忧)、恐(惊)五种正常 的情志活动。 “内伤七情” 七情成为病因的条件 (①情志刺激②正气虚)
(二)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①五脏精气化生五志
肝主怒、脾主思、心主喜、 肺主悲忧、肾主惊恐 ②情志太过,内伤五脏
中医基础理论
• • • • • • • • • • • •
一、名词解释 天癸、 辨证、 五行制化、 元气 脏象 经络 六淫 气 三、简答题 1、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2、简述营气和卫气的关系 3 、心主血脉的功能与条件、从那些方面判断之。 4、肺与肾之间的关系 四、论述题 1、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有那些?各自发挥什么作用? 2、何谓肝主疏泄?其功能表现在那些方面? 3、何谓脾主运化?其功能表现在那些方面?
致 病 特 征 气机运行阻滞升降失常,表现为身困胸闷脘痞泄泻等 易伤人体阳气,尤以损伤脾阳为著 “湿胜则阳微” 症状有沉重特性,如四肢沉重、头重如束布帛等 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面垢、带下、小便浑浊、 大便溏泻、湿疹、皮肤疮疡等) 症状的粘滞性,如二便粘腻不爽、分泌物粘滞、苔腻 等 病程的缠绵性,起病缓,传变慢,病程迁延,缠绵难 愈
问诊求因 辨证求因
病因与病理产物的关系 病因与非病因之间的相对性
第一节 外感病因
外感病因与外感病 一、六淫
(-)六淫的基本概念 六气,又称六元,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 正常的自然界气候。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六淫与六气 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
生风 动血 易致疮痈
二、疠气
(-)疠气的基本概念 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 疠气的发病途径 疠气致病的种类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1.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2. 发病急聚,病情危笃 3.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三)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 1. 气候反常 3.预防隔离工作不好
2.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
病变多表现于上部,如面红耳赤,口舌糜烂、齿龈肿痛等 火扰心神则心烦失眠,狂躁谵语等 迫津外泄,煎熬阴津,出现口渴、咽干舌燥、小便短赤、 大便秘结等;气随津泄出现体倦乏力、少气等症状。 生风:高热同时伴有神昏、抽搐等肝风内动,热极生风; 动血:迫血妄行而现各种出血。 腐蚀血肉,发为痈疽疮疡,以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伤津耗气
上犯头目
汗多津伤,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
气随津泄而致气虚,症见气短乏力或猝然昏倒, 不省人事。
暑多挟湿
湿热并存
除暑热表现外,又常见胸闷脘痞,四肢倦怠, 便溏不爽、身热不扬等湿阻之候。
4.湿邪
(1)概念
自然界中具有水湿之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的外邪 。 内湿与外湿
(2)性质及致病特点
湿 邪 性 质 湿为阴邪, 易阻气机, 损伤阳气 重 阻遏气机 损伤阳气 沉重重着 秽浊垢腻 粘腻性 停滞性
三、结石
(-)基本概念
结石,是指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形成的坚硬如石的物质。
(二)形成 1.饮食不当: 2.情志内伤: 3.肾精亏虚: 4.寄生虫感染: 另外,还与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生活习惯有关, 也可因受其他疾病的影响而致。 5.服药不当: 6. 异物积存: 7.外伤:
(三)致病特点
1.多发于肝、胆、胃、肾、膀胱等脏腑 2.病程较长,轻重不一 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4.疼痛
风 邪 性 质 轻 开 善 扬 泄 行
(易袭阳位)
致 病 特 征
风性轻扬、升 散,有向上 易侵头面、肌表和阳经,如头项强 向外的特性 痛,鼻塞咽痒,面肌麻痹等 疏通透泄 行无定处,善行走窜 腠理开泄,如汗出,恶风等 病位游移,行无定处,如风疹,荨 麻疹,行痹




发病急,变化快
动摇不定、风胜则动
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如癫痫、 中风、惊风
1、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诊治特点------;科学方法论-----2、脾的母脏为--- ,子脏为---,所不胜脏为---- ,所胜脏为-- - 。 3、调节气机的两脏分别为-----和-----。
4、齿为----门。汗孔又称为----、------、------。
5、肺开窍于--- ,其华在----- ,在体为-----。 6、血海为---- ,水谷之海为----- , 髓海为------ 。
7、脾在生理上被称为----- 之源,在病理上被称为---- 之 源。
8、心的搏动和肺的呼吸,通过---- 的功能联系起来。 9、小肠的功能是---- ;大肠的功能是-------
10、女子胞与---、----等脏,----、---、督脉、带脉的关系密切。

• 11 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 • 成的 • 12 耳为 之窍;涎为
出血
紫绀
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 脉细涩、沉弦或结代
(四)常见的瘀血病证
1. 按病因分类 (1)气虚血瘀: (2)气滞血瘀: (3)寒凝血瘀: (4)痰热互结: (5)津亏血瘀: (6)湿滞血瘀: 2.按部位分类 (1)血瘀于脑 (2)血瘀于心 (3)血瘀于肺 (4)血瘀于肝 (5)血瘀胃院 (6)瘀阻胞宫 (7)肢体局部瘀血
怒伤肝、思伤脾 、喜伤心 、 悲忧伤肺 、 惊恐伤肾
③五脏精气阴阳气血功能失调,也可导致 情志失调
④五脏与情志的关系,尤以心肝脾 脏为要
(五)七情致病的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
①首先伤心 ②伤及五脏 2影响脏腑气机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思则气结,惊则气乱 3.多发情志病证 心身疾病 4 .影响疾病转归



湿性趋下, 易袭阴位
就下性
易于伤人下部,水肿、泄泻、带下、小便浑浊、痢疾
“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5.燥邪
(1)概念 自然界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 。 温燥和凉燥
(2)性质及致病特点
燥 邪 性 质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易伤肺 致 病 特 征 以口、鼻、咽、唇等官窍干燥,皮肤干涩, 毛发不荣为特征 “燥胜则干” 燥邪犯肺,肺津受损,干咳痰少或无痰, 或痰粘难咯等
二、饮食失宜 (一)饮食不节
1.饥饱失常 2.饮食无时
(二)饮食偏嗜
1.种类编嗜 2.寒热偏嗜 3.五味偏嗜 4 .嗜酒
(三)饮食不洁
三、劳逸失度 (一)过劳
1.劳力过度
2.劳神过度
3.房劳过度
(二)过逸
第三节 病理产物
一、痰饮
(-)基本概念 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 发性病因。 痰: 有形之痰、无形之痰 饮 : 痰饮\悬饮\支饮\溢饮 四种 痰、饮、水、湿的关系
血离脉道 停聚于内
瘀血
血运迟滞 流于脏腑
气虚、气滞、寒凝、热结、津亏、外伤、七情内伤、痰浊、治疗不当
(三)致病特点 1.阻滞气机 2.阻塞经脉 4 病位固定
3.影响新血化生
症状特点: 疼痛 肿块
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加重 体表—青紫、肿胀 固定不移 体内—癥积 血色紫暗,夹有血块
面部、爪甲、肌肤、口唇青紫
6.热(火)邪
(1)概念
自然界中具有火之炎热特性的外邪 。 温、火、热的关系 火的含义 生理之火 少火 正气 外火——六淫 火与热的关系
病理之火
壮火
内火——内火
邪气
(2)性质及致病特点 火邪性质 其性炎上 易扰心神 伤津耗气 致 病 特 征
火为阳邪, 临床以高热、恶热、面赤、脉洪数等为热象为特征
5.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反复发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痰 饮 的 病 证 特 点
肺—咳喘,痰多 心—心悸,神昏,失眠,癫狂 肝—面青,眩晕,动风 脾—腹胀,身重,肢倦 肾—腰膝痹痛,足冷 痰 胃—脘痞,呕恶 头—眩晕,昏不知人 咽喉—喉中梗阻(梅核气) 胸胁—胸胁胀满疼痛 四肢—麻木,疼痛 经脉 筋骨—瘰疠、痰核、阴疽、流注、瘫痪等 肌肤(溢饮)—肢体水肿,身重无汗 饮—四饮 胸胁(悬饮)—咳嗽引胁疼痛,胸胁胀满 胸膈(支饮)—胸闷,咳喘不得平卧,其形如肿 肠间(痰饮)—肠鸣,腹满,口干,食少
寒性凝滞 寒性收引
寒胜则痛 收敛挛急
气血凝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 肌腠闭塞,毛窍收缩,筋脉挛急,如恶寒无汗, 拘急作痛等
3.暑邪
(1)概念
夏至以后,立秋以前,自然界中的火热外邪 。
明显季节性 (2)性质及致病特点 暑 邪 性 质 暑为阳邪, 其性炎热 升 阳热亢盛 致 病 特 征 临床以高热,汗出,口渴,脉洪大等阳热症状 为特征;内扰心神,引起心烦 不宁、甚至神昏。 头昏、目眩、面赤 “暑属外邪,并无内暑” 阴暑和阳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