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中词语的锤炼
作文提升—词语的锤炼

•对于考试作文,怎样才能取胜,可以说众说纷纭。
•可是,万变不离其宗,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高深的立意,都是取胜的必备要素,但这一切都要以语言作为载体。
•语言虽然是形式上的东西,在中考作文中不是第一位的要素,但是语言是一种物质外壳,形式上的“美”可以很顺利地“抢”评卷教师的眼。
•如果我们的语言苍白,上述一切都会黯然失色。
•因此,语言的锤炼和创新,实在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在中考中更是如此。
那么怎样锤炼语言呢?•我们不妨从具体的实例入手,看看这些句段如果变得精彩。
•考卷发下来,我的语文超过了90分,我非常高兴。
可有几个同学以为我是抄的,在我面前说了不少的讽刺话。
这些话对我刺激很大,更增添了我发奋学习的信心。
•这段话叙述非常空泛。
同学们怎么讽刺的?对我造成了怎样的刺激?我心态怎样?毫不具体,怎么改,我们不妨加些语言和心理描写以及环境的点染。
•成绩公布了。
哈,92分,万岁!我想唱想叫,想蹦想跳,想让所有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分享我的喜悦。
几个同学走过来,我笑着迎上去,准备迎接他们的祝贺。
哪知钻进耳朵的是一串嘲讽--•“瞧那得意劲,麻雀变凤凰了!”“哼,抄的分也值得炫耀!”“嘻嘻……”“哈哈哈……”轰!我头皮一炸,眼前暖烘烘的阳光一下变得冷飕飕的。
我想哭,痛痛快快地哭!我不能哭!我要用更多的90分向他们证明:我这只麻雀一定要变成凤凰!•在日常的作文中,不少同学的文章往往是记流水帐,全篇只有空洞的叙述,缺乏具体的场面和细节描写。
写人总是千人一面,读来味同嚼蜡,令评阅者大败味口。
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锤炼作文语言的第一步便是——尽量写实,变空泛为具体。
•我是男子汉,一定要说话算数!早晨,我也跟寝室里的同学一样,一听铃声就起床。
铺床、刷牙、洗脸等等,像惊弓之鸟。
晚自习,我也读呀写呀,可怎么也不对味。
词汇、语法,还有修辞,我都感到生疏。
政治中的一些什么“经济”我越背越乱,还有物理问题,还有很多数学课……我想,还是打桌球有趣,还有游戏厅、录相厅才精彩!•这段文字基本通顺,但读起来总觉得繁杂乏味,感受不到语言美。
作文中如何锤炼词语

作文中如何锤炼词语词语的锤炼,古人叫做“炼字”。
它是我国传统的修辞艺术。
锤炼的目的,在于寻求恰当的词语,以便既生动贴切又新鲜活泼地表现人或事物。
锤炼词语是作文最基础的功夫,是写好文章十分重要的一环。
而优美生动的语言又都是由一连串儿准确生动的词语组织起来的。
即用词准确、生动了,语言才准确、生动。
可见,锤炼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推敲词语。
怎样才能使作文中的词语用得恰到好处呢?一、用词要准确、生动用词准确、生动,不仅能把作者想要写的人、事、景、物逼真地描述下来,而且还可以把细微的感情生动地表达出来。
词不达意则言不达意,言不达意则不能准确地表达中心思想。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曾说:“从事写作,第一个条件当然是要善于用字(词)。
思想、情绪、形象,都要靠确当(准确而恰当)的字(词)来表达和描写,用错了字(词),便会‘辞不达意’,乃至与本意相反。
”写作是这样,习作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写文章,怎样才算用词准确、生动呢?对此,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说:“描写事物,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动作,唯有一个动词;要看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
”这段话是说:要描写一个事物、一个动作或一个事物的性质,就只能用这个词而不能用别的词;如果还能够用别的词来替代的话,那就说明所用的这个词还不够准确、贴切。
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得更明确:“语言艺术家的技巧,就是在于寻找唯一需要的词的唯一需要的位置。
”要找到“唯一需要的”,不可替代的词,并将这个词放到“唯一需要的位置”。
这样,所选用的词就算是准确、生动的了。
一旦找到了这样的词,事物的特点自然也就被凸现出来了。
讲到这儿,同学们一定会从中悟出:动笔作文(或写后修改)时,要做到用词准确、生动,就要把功夫花在对意思相近的词语的“比较、推敲→寻找、选择”上。
这个过程,就是锤炼词语的过程。
既然是“锤炼”,就不是一次能够做到的,它需要一个反复多次地推敲、选择的过程。
要学会连续想到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然后通过反复地推敲、比较,最后从中选择出一个最符合事实(不失实、不失误),最能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特点,最能贴切地表达自己心里感受,最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词语。
公文写作中的文字精练与修辞技巧

公文写作中的文字精练与修辞技巧公文是一种正式的书面文件,具有规定的格式和语言风格。
在撰写公文时,文字的精练和修辞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公文写作中的文字精练与修辞技巧展开论述。
一、文字精练1. 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在公文写作中,应尽量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避免冗长啰嗦的句子。
通过删减冗余的内容,使文字更加精炼,有效地传递信息。
避免使用一些与主题无关的修饰语,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2. 简洁的段落在公文中,段落的排列应简洁明了。
每个段落应该紧扣主题,结构清晰,逻辑连贯。
避免使用冗长的段落,可以通过分段来突出重点信息,提升文章的可读性。
3. 合理运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在公文写作中起到分隔句子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合理运用标点符号能够使文章结构清晰,表达更加准确。
适当使用逗号、句号、冒号、分号等标点符号,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明晰。
二、修辞技巧1. 修辞手法的运用在公文写作中,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
比如运用排比、反问、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表达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但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要过分使用,以免影响公文的严肃性。
2. 调整词语的搭配词语的搭配对公文的表达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公文写作中,要注意选择准确、恰当的词语,并合理搭配,使句子更具表达力。
在遇到同义词时,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语表达。
3. 注意修辞节奏修辞节奏是指在公文写作中,通过对语句的结构和形式的调整来控制语气和节奏感。
通过合理的长度和句式变化,提高文章的语言韵律,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适当运用修辞节奏,能够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总结起来,公文写作中的文字精练与修辞技巧对于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吸引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合理运用标点符号,运用修辞手法和调整词语的搭配,以及注意修辞节奏,能够使公文更加精炼、准确地传递信息,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
因此,在公文写作中,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熟练掌握这些文字精练与修辞技巧,以提升公文的质量和效果。
公文写作中的词汇搭配与表达技巧

公文写作中的词汇搭配与表达技巧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规范化的文体,要求语言精炼、表达准确。
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使公文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和专业性,合适的词汇搭配与表达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公文写作中的词汇搭配与表达技巧进行探讨。
一、词汇搭配1. 选词准确公文中的词汇应遵循准确表达的原则,尽量使用简明扼要的词汇。
禁止使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词汇,避免引起歧义。
例如,使用“加强”代替“增加力度”,使用“负责人”代替“主导者”。
2. 行文流畅公文行文应力求简练,段落要紧凑有序。
同时,要注意词汇的连贯性和衔接性,使公文的思想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因此,在使用同义词时,要根据语境选择最适合的词汇,避免出现词汇重复或冗长的情况。
3. 注意词性搭配在公文写作中,合理的词性搭配能够提升文章的表达效果。
例如,使用形容词修饰名词可以增强描绘的力度,使用动词使句子更加生动。
但是要注意避免大量使用形容词或副词,以免影响文章的简洁性。
二、表达技巧1. 使用定语从句定语从句可以使句子更加丰富,增加修辞效果,同时也能使行文更加流畅。
例如,原句“我们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的目的是讨论如何改进工作。
”可以改写为“我们召开了一次会议,目的是讨论如何改进工作的问题。
”定语从句不仅简化了句子,还使句子结构更加紧凑。
2. 注重并列句的运用在公文写作中,采用平行结构的并列句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
例如,“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
”并列句的使用使得各项工作重点一目了然。
3. 引用权威言论在公文中,引用权威的言论可以增加公文的说服力。
例如,“正如著名经济学家xxx所说,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
”这样可以有效地支持自己的观点,使读者对公文内容更有信服力。
4. 注意段落的过渡公文写作中,段落之间的过渡非常重要。
为了使公文的内容更加连贯,段落之间的过渡要自然而然,不突兀。
可以使用过渡词语或句子来实现段落之间的衔接,如“另外,除了…之外”、“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讨论…”等。
公文写作中的文字精练与修辞技巧解析

公文写作中的文字精练与修辞技巧解析公文写作是一门严肃而繁琐的艺术,要求文字精炼、规范,以达到准确传达信息、突出重点、提升阅读体验的目的。
在公文写作中,运用一些文字精炼和修辞技巧,可以有效地提升文档的质量和吸引力。
本文将就公文写作中的文字精炼与修辞技巧进行解析。
一、文字精炼技巧1. 删除冗余语言:在公文写作中,应删除冗长的、无关紧要的修饰语,以简洁、明了地表达观点。
例如,“特此通知”的“特此”可以省略,“请查收并给予回复”的“并”可以省略,“迅速、及时”的“迅速”可以删除。
2. 避免赘述:在公文写作中,避免重复表达同一意思的词语,以避免冗余和啰嗦。
例如,“投诉与申诉”可以简化为“申诉”,“开展安全活动”可以简化为“开展活动”。
3. 替换复杂词语:在公文写作中,应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词语和短语,以减少读者的理解难度。
例如,“因为”可以替换为“因”,“操作方法”可以替换为“操作步骤”。
4. 使用简洁的句式:在公文写作中,应避免过长的句子和复杂的从句结构,以简洁清晰地表达意思。
使用简单的主谓宾结构和并列句可以有效减少句子的复杂度。
例如,“希望能够得到您的高度认可,特此请求您的支持和帮助。
”可以简化为“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帮助”。
5. 删减修饰语:在公文写作中,应谨慎使用过多的修饰语,以保持文档的简洁性。
修饰语应该精确、简洁,并能准确传递所需信息。
例如,“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司一直积极地努力推进创新发展。
”可以简化为“近年来,我司积极推进创新”。
二、修辞技巧1. 修辞手法的使用:公文写作中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艺术感和吸引力。
例如,使用排比、对偶和反问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文档的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例如,“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提高管理水平;既要追求短期效益,又要注重长远发展”。
2. 使用比喻和隐喻:适当运用比喻和隐喻可以使公文更富有表现力和形象感。
例如,“我们要像蜜蜂一样勤奋努力,为社会的繁荣多做贡献”。
3. 简洁有力的描述:在公文写作中,应注意使用简洁有力的词语和描述方式,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公文写作如何“炼词”,学会这八招,包你文章出彩

公文写作如何“炼词”,学会这八招,包你文章出彩中国文学历来注重语言美,写文章要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从这些诗句中就能感受到古人对语言美的执着追求。
公文尽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语言更多地讲求准确、平实、简练、严谨,但公文并不是只能写成“八股文”,相反公文也要追求语言美。
某种意义上,语言是否精美,是公文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们看一篇理论文章,如果通篇都是些陈词滥调,文章肯定会黯然失色;我们听领导讲话,如果全都是些大话套话,定然让全场昏昏欲睡;即便是下发一个通知,如果文件中没有点硬词,通知的要求也会显得软弱无力。
因此,公文并不忌讳美妙的词语,只是在语言风格上与文学作品有所不同而已。
那么,公文写作如何提炼好词好句呢?老王这里教你八招,帮助你提高公文文采。
一是紧跟时代觅新词。
词语就像草木一样,它们有生命力,也会不断生长。
每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流行用语,甚至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词语推荐出新,公文写作就要注意多用一些这样的新词,比如前段用得较多的词:踔厉奋发、勠力同心、筚路蓝缕、一以贯之等,让文章更加富有时代气息。
试想我们写作中如果还用上个世纪的一些惯用词,如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生产战线、东风吹战鼓擂,等等,那就有些怪怪的了。
引用新词就要做有心人,注意在一些文件、讲话,以及报刊社论、评论员文章中收集积累,不断更新。
可能有的人会问:词语这么不断换新,哪来那么多新词呢?这个你尽管放心,中华文化五千年渊源流长,蓄积了取之不尽的语言宝库,并且语言也是不断创新发展的,如一潭活水用之不竭。
二是掌握一些领头词。
公文的句式中,常用一些介词、副词、动词等牵头,来拟制小标题,或组成句子,这是公文的行文习惯。
掌握这样的领头词越多,组装句式就会越多,行文思路就越开阔,写作起来就越顺。
例如:1.用介词“以”领头的句子:以忠诚之心践行党的宗旨,以敬畏之心对待手中权力,以感恩之心服务人民群众。
公文写作中词语的锤炼

公文写作中词语的锤炼公文写作,不仅要选择最贴切的词语,而且要在这个基础上把词用好、用巧,这就叫词语的锤炼。
通过对关键性词语的深化、纯化和美化,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发挥公文的特有作用。
(一)寓繁多于简约。
所谓寓繁多于简约就是一种词语虽然简练,但内涵却非常丰富并能发人深思的表现形式。
例如,“国民党反人民集团追求专制的统一,打了整整十年的内战,结果把一个日本侵略者打了进来,自己也缩上了峨眉山”。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的一段话。
其中“把一个日本侵略者打了进来”的“打”字就非常发人深思,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不仅是帝国主义本性决定的,而且也是国民党反革命反人民的恶果,因为它打内战,倒行逆施,才使国家陷于灾难,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所以“打”字用在这里非常精当,不仅是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打内战自食其果的可耻嘴脸的生动反映。
(二)寓深刻于浅易。
所谓寓深刻于浅易就是通过对某些简单词语的锤炼,使其思想内容不断深化。
例如,“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策略可称上…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在中国人民面前失败了”这是借用鲁迅杂文《捣鬼心传》中一句话来分析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策略的一段公文。
虽然只寥寥数语,而且“有术”、“有效”、“有限”三个词也非深奥,但揭示的问题却很深广。
“有术”表明了敌对势力阴险狡猾的鬼蜮伎俩,“有效”反映了这一策略的危害程度,使人联想到东欧、苏联演变的深刻教训,而“有限”则揭示了总的趋势不可逆转,社会主义事业暂时的挫折并不是彻底的失败,帝国主义一时得势并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
(三)寓单调于多彩。
所谓寓单调于多彩就是在不损害准确表达的前提下,注意同义词的换用,以使公文生动活泼,避免呆板、重复。
例如,“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这是毛泽东同志《反对党八股》中的一段话。
“废止”、“少唱”、“休息”在这里是三个近义动词的换用。
词语的锤炼的方法

词语的锤炼的方法词语的锤炼是提高文学水平、增强表达能力的必经之路。
想要把一段文字写得充满活力,需要对词汇进行精炼,这是一项挑战性很高的任务。
下面列举了一些方法和技巧以帮助你完成这个任务。
一、使用明确有力的词汇有些词汇比其他词汇更具有表现力和影响力。
使用这些词汇可以提高文章的质量。
比如:1. 替换幽默:使用“滑稽”或“妙趣横生”代替“有趣”2. 替换感情:使用“悲怆”或“兴奋”代替“难过”或“高兴”3. 替换描述:使用“绯红”或“碧绿”代替“红色”或“绿色”二、保持简洁明了使用简短而有力的词汇可以让文章更具有冲击力。
对于一些复杂的词汇和对句子接头的字,要尽量减少使用。
1. 单词数量要控制:如描述一朵花的时候,使用“芳香”或“美丽”代替“花香弥漫”或“壮丽的花朵”2. 删掉废话:如“昨天我收到了你的来信”可以被改成“昨天我收到了你的信”3. 避免名词作动词:将爆发转化为“爆炸”,将提高转化为“加强”三、逐渐增加复杂度通过逐渐增加文章中的词汇复杂度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感觉。
对于一些简单的事物要通过一些高级词汇尽量完整地描述它。
1. 便利店可以被改变成“便捷的零售商店”2. 湖泊可以被改变成“广袤的陆地上的水域”四、使用词汇的同义词同一个意思的单词可能导致文章变得单调或者太简单,使用同义词可以增加变化、多样性,进一步提高文章的质量。
1. 可以使用盛大的代替庆祝2. 可以使用焕发代替散发3. 可以使用灰蒙蒙的代替浓雾弥漫在以上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并且分析其中使用到的精细词汇,从中获取更多的灵感。
随着词汇的不断精练,你将慢慢变得更专业、更成熟。
公文写作中的用词规范与避免晦涩

公文写作中的用词规范与避免晦涩公文写作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正确的用词和避免晦涩是公文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就公文写作中的用词规范和避免晦涩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准确用词在公文写作中,用词的准确性尤为重要。
用词准确可以确保信息的传达准确无误,避免歧义和误解。
因此,在撰写公文时,应尽量选择确切、明确的词汇,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
同时,避免使用过于晦涩的词汇,以免让读者产生困惑。
二、避免使用行话在公文写作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行话。
行话是某个行业或领域内专门的术语或用语,在公文中使用过多的行话会增加读者的理解难度,降低公文的可读性。
因此,撰写公文时,应当尽量使用通用的词汇,避免过多地使用行话。
三、避免长句和复杂句长句和复杂句在公文写作中容易造成语句晦涩,降低读者的理解能力。
为了保证公文的可读性,应尽量避免使用过长的句子和复杂的句式结构。
可以通过把长句拆分为简洁明了的短句,或者使用简单的句子结构,来使公文的内容更加清晰易懂。
四、尽量使用常用词汇公文作为一种正式文体,应当尽量使用常用词汇,避免使用过于繁琐、冗长的词汇。
简洁明了的词汇可以提高公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文中的内容。
同时,避免使用生僻、专业性词汇,以免给读者造成困扰。
五、注意措辞的礼貌性公文作为一种正式的文书,应注意措辞的礼貌性。
在公文中,应避免使用过于随意、粗鲁的措辞,要注意用词的得体和尊重他人。
应该尽量使用礼貌、客观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以确保公文的文风正式得体。
六、注重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公文写作中,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是保证用词规范和避免晦涩的重要环节。
语法错误和标点符号的不正确使用会导致句子结构混乱,不仅影响公文的整体语言质量,还可能产生歧义和误解。
因此,在公文写作中,应当注重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确保文句通顺,从而提高公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综上所述,公文写作中的用词规范和避免晦涩至关重要。
公文写作技巧之如何使用准确的词语和术语

公文写作技巧之如何使用准确的词语和术语公文是一种正式的书面文件,其目的是传达信息、表达观点、做出决策或向他人提出请求。
在公文写作中,使用准确的词语和术语非常重要,它能够确保文件的清晰度和专业度。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公文写作中运用准确的词语和术语。
一、选择准确的词语在公文写作中,使用准确的词语能够有效地表达作者的意图。
以下是一些选择准确词语的技巧:1. 使用正式词汇:公文通常是正式场合的文件,因此应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
例如,使用"终了"代替"结束",使用"征询"代替"问询"。
2. 避免模糊词语:尽量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以免产生歧义。
例如,使用"尽快"代替"马上",使用"全部职员"代替"部分职员"。
3. 简洁明了:在公文中,应尽量使用简短明了的词语来表达。
避免使用冗长的句子或复杂的词语,以免给读者带来困惑。
二、运用适当的术语在特定领域的公文写作中,使用特定的术语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运用适当术语的技巧:1. 确定读者对象:在使用术语之前,需要确定读者是否熟悉相关领域的术语。
如果读者不具备相关知识,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2. 解释术语:如果必须使用专业术语,应在文中进行解释,以确保读者能够理解。
例如,在首次出现术语时,可以在括号内添加简短的解释。
3. 注意使用场合:不同的公文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术语。
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语,不要滥用或误用。
三、注意语言的正式性公文是一种正式的书面文件,因此在语言风格上要保持正式。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1. 避免表达个人情感:公文应客观、中立,避免使用带有强烈个人情感的词语或形容词。
2. 注意使用时态:公文通常使用现在时态,以保持文件的时效性和权威性。
3. 使用第三人称:在公文中应使用第三人称来表达观点和命令。
公文写作中的文字精练与修辞技巧解析与实例分析

公文写作中的文字精练与修辞技巧解析与实例分析在公文写作中,文字精练与修辞技巧的运用对于提高文档的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文字精练与修辞技巧在公文写作中的应用,并提供相应的实例分析。
一、文字精练文字精练是指通过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准确表达公文内容,提高文档的可读性和观赏性。
下面是一些文字精练的技巧及其实例分析。
1. 使用简练的词汇和短语文字精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使用简练的词汇和短语,以减少重复和啰嗦的表达。
例如:原句:我们非常感谢您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精练后:感谢您的支持与帮助。
2. 简洁明了的句子结构清晰简洁的句子结构可以减少读者的阅读障碍并提高信息的传达效果。
例如:原句:鉴于此次活动的重要性,我们希望您能出席。
精练后:请您出席此次重要活动。
3. 删除多余的形容词和副词过多的形容词和副词会使句子冗长,降低文章的整体质量。
例如:原句:我们为您提供了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精练后:我们为您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二、修辞技巧修辞技巧是指通过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增强公文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下面是一些修辞技巧及其实例分析。
1. 夸张手法夸张手法可以有效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句子的表达力。
例如:原句:我们的销售额远远超过了预期。
修辞后:我们的销售额大幅超过了预期。
2. 对比手法对比手法可以突出事物的差异,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
例如:原句:公司的收入和支出都在增加。
修辞后:公司的收入不断增加,但支出却不断上升。
3.排比手法排比手法可以增强句子的节奏感和修辞效果。
例如:原句:我们的产品质量好、价格低、服务优良。
修辞后:我们的产品质量优异,价格实惠,服务周到。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文字精练和修辞技巧的应用,以下是一些案例分析。
1.文字精练案例:原文:根据最新的市场报告,我们的销售额显著增加了20%。
精练后:根据最新市场报告,我们的销售额增长了20%。
2.修辞技巧案例:原文:我们的团队在项目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
词语的锤炼[技巧]
![词语的锤炼[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1ab525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a.png)
第二章词语的锤炼【教学目的】认识词语修辞的意义,了解词语修辞和语言美的关系;了解词语修辞的目的;掌握词语修辞的主要方法;运用词语修辞的理论分析评论作品中词语使用的优劣。
【学习建议】1.认真阅读教材,把握词语修辞的基本原理。
2.揣摩教材中的用例,体会词语运用的奥秘。
3.结合课程学习加强修辞实践,提高词语修辞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言语的分析、评论水平。
词语修辞是修辞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修辞学从筛选、锤炼的角度研究语言的运用,必然会涉及到从声音、意义、色彩、用法等方面对词语加以安排、润色,必然会涉及到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词语(如同义词、同音词、反义词、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古语词、外来词等),利用词汇的规律准确地表达思想,提高语言的表达力,以求收到最佳的修辞效果。
一、词语锤炼的目的:(一)什么是词语的锤炼:词语的选择和使用,修辞学上称为词语的锤炼,又称炼字。
其目的是准确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比方说,用凝炼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思。
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尽:都。
着一“尽”字,写出了征人思乡的人数之多,伫立盼望的时间之长。
又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这个“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
(二)词语修辞和语言美的关系词语美的标准是切合语言环境,即切合语言环境的词语都是美的,不能切合语言环境的是不美的。
而修辞的意义就在于在更高层次上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为此,应做到:1.选择词语时要适应言语环境,这是基本的原则;2.用心去体察,善于去发现什么样的词语修辞具有好的效果;3.词语的锤炼要做到恰当自然,各具风格。
(三)词语锤炼的目的1.准确明白这是用词的最起码要求。
那么,什么样的词语才是准确的?符合作者意图、适合上下文的词语就是准确的。
词语的锤炼——精选推荐

第二节词语的锤炼教学目的要求:1. 能指出锤炼得好的词语,并分析其表达效果;2. 能比较原句与改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1.意义的锤炼(同义选择、色彩显现)2.声音的锤炼(音节整齐匀称、声调平仄相间)3.语法的锤炼(动词的锤炼、形容词的锤炼、虚词的锤炼)词语的锤炼是指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精心调遣、认真选择最恰当的词语,以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词语的锤炼,古人叫做“炼字”。
这是我国历代相传的修辞艺术。
锤炼的目的,在于寻求恰当的词语,既生动贴切又新鲜活泼地表现人或事物,就是说,不仅要求词语用得对,还要求用得好。
词语锤炼需要富于创新精神。
所谓“创新”,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味去追求那些华丽词藻,也不是要求另创新词,许多看来异常平淡的词语,只要调遣得体,安排得当,就能平中见奇,淡中藏美,产生极强的艺术魅力。
词语的锤炼,是修辞的基本功,是修辞活动中最基本的内容。
有人曾经对230多篇同一作品的手稿和完成搞,初版和修订版进行对照比较,它们修辞活动的比例是:词语锤炼占十分之七左右,句式选择占十分之二,辞格运用占十分之一上下。
这个比例不是绝对的,它因作者,作品和语体的不同而异,但词语修辞活动所占的比例总是最大的。
因此学习修辞,首先要扎扎实实的学习锤炼词语,积累词语;要让自己头脑里有一个丰富的词汇仓库,运用到时候,才能像秦牧所说的:“这些词语就像成熟了的凤仙花种子似的,弹跳而出,或者像喷泉似的,喷涌而来。
”(《雨林采英·序》)才能灵活自如地选出最恰当的词来传情达意。
一、词语锤炼的要求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语言艺术家的技巧就在于寻找唯一需要的词的唯一需要的位臵。
”锤炼词语,目的就是要找出这两个“唯一”,并把这“唯一需要的词”安放到“唯一需要的位臵”。
那么,要选择到“唯一需要的词”有什么要求呢?词语锤炼的要求是:确切、生动、简练、新颖。
(一)确切确切,就是指选用的词语能准确地再现客观事物的状貌,贴切地表达思想感情,词义完全切合客观实际。
工作技巧:公文写作中锤炼好语言的八种方法(最新)

工作技巧:公文写作中锤炼好语言的八种方法(最新)公文写作,不仅要选择最贴切的词语,而且要在这个基础上把词用好、用巧,这就叫词语的锤炼。
通过对关键性词语的深化、纯化和美化,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发挥公文的特有作用。
一、寓繁多于简约。
所谓寓繁多于简约就是一种词语虽然简练,但内涵却非常丰富并能发人深思的表现形式。
例如,“国民党反人民集团追求专制的统一,打了整整十年的内战,结果把一个日本侵略者打了进来,自己也缩上了峨眉山”。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的一段话。
其中“把一个日本侵略者打了进来”的“打”字就非常发人深思,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不仅是帝国主义本性决定的,而且也是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恶果,因为它打内战,倒行逆施,才使国家陷于灾难,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所以“打”字用在这里非常精当,不仅是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打内战自食其果的可耻嘴脸的生动反映。
二、寓深刻于浅易。
所谓寓深刻于浅易就是通过对某些简单词语的锤炼,使其思想内容不断深化。
例如,“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策略可称上‘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在中国人民面前失败了”这是借用鲁迅杂文《捣鬼心传》中一句话来分析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策略的一段公文。
虽然只寥寥数语,而且“有术”、“有效”、“有限”三个词也非深奥,但揭示的问题却很深广。
“有术”表明了敌对势力阴险狡猾的鬼蜮伎俩,“有效”反映了这一策略的危害程度,使人联想到东欧、苏联演变的深刻教训,而“有限”则揭示了总的趋势不可逆转,社会主义事业暂时的挫折并不是彻底的失败,帝国主义一时得势并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
三、寓单调于多彩。
所谓寓单调于多彩就是在不损害准确表达的前提下,注意同义词的换用,以使公文生动活泼,避免呆板、重复。
例如,“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这是毛泽东同志《反对党八股》中的一段话。
“废止”、“少唱”、“休息”在这里是三个近义动词的换用。
【学习教育】公文写作的语言锤炼要略

【学习教育】公文写作的语言锤炼要略提起公文写作,一般人会认为公文写作内容单一,模式固定,因此只要其按照固定格式把内容表述清楚就万事大吉了。
殊不知,某些公文写作也可以在遵循其自身客观写作规律的基础上赋予它更多的文采和更强的可读性,以发挥它更高的实用效应。
如何达到这种效果,这就离不开语言锤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要写出一篇文理通顺、语句流畅的公文,一定要下功夫锤炼文字,从标题到内容做到字斟句酌。
下面,笔者就结合一些实例谈谈公文写作的语言锤炼要略。
一.灵活运用成语在词语锤炼中,成语和活用成语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语用手段。
巧用成语,不仅能增强公文的气势,还能使公文在表情达意上更加生动具体。
例如: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描述党性时连续运用了八个四字词语:“要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这些词语充实了公文内容,简洁有力,充分展现了党的性质和内涵。
另外,“令行禁止”、“三令五申”、“当务之急”、“量力而行”、“有条不紊”、“因地制宜”等成语在公文写作中也经常使用。
二.恰当使用古语词公文语体至今仍受古代汉语词汇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某些古语词经过长期运用,已经逐渐固化为现代汉语公文语体的专用词。
词是构成句子的重要元素,语言的表情达意功能主要靠词来实现的。
古语词运用于公文写作中,它的“古”的格调色彩便给文章增添了一种古香古色的韵味,使文章精炼简约、典雅庄重,大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同时,古语词的恰当运用,使公文语言精炼化,达到“以一抵百”的效果。
公文语言以精炼著称的。
精炼要求在明确主旨,分清主次,剪裁得当的基础上,注意遣词造句,精益求精,锦上添花。
古语词的运用,正体现了公文语言精炼这一特点。
例如: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深望各界人民予以协助。
兹特宣布约法三章,愿与我全国人民共同遵守之。
(摘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1949.4.25)其中“所”“之”“予以”“兹特”等均属古语词的范畴。
公文写作要求之精选适当的词汇

公文写作要求之精选适当的词汇公文写作是一门重要的技能,要求准确、简练、明确地传达信息。
在公文写作中,选取适当的词汇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有效地传达意思,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与权威性。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介绍在公文写作中精选适当的词汇的要求。
一、正式与规范在公文写作中,使用规范、正式的词汇至关重要。
它能够确保文章的专业性与严肃性,传达出书面语言所必须的正式感。
例如,在合同中,我们应该使用“甲方”和“乙方”来代替个人或公司的名称,而在报告中,我们应该使用“本报告旨在”来引入报告的目的。
二、精确与明确在公文写作中,词汇的精确性与明确性非常重要。
使用准确的词汇可以确保文章信息的准确传达,避免产生歧义。
例如,在描述时间时,我们应该使用“上午10点”代替“早上”,或者使用“本星期四”代替“这周四”。
三、简洁与清晰简洁的词汇能够让公文更加易读与易懂。
避免使用冗长的词汇与短语,尽量使用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
例如,在叙述建议时,我们可以使用“建议”、“倡议”或者“提议”来代替“给予建议”或者“提出建议”。
四、正面与客观在公文写作中,我们应该尽量使用正面、客观的词汇,避免消极、主观的词汇。
这样可以确保文章的中立性与权威性。
例如,在总结时,我们可以使用“事实”、“结果”或者“结论”,而不是使用带有主观色彩的词汇,如“我认为”或者“恐怕”。
五、专业与领域相关在特定领域的公文写作中,选取专业与领域相关的词汇至关重要。
这可以增强文章的专业性与准确性,确保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法律文件中,我们应该使用法律术语,如“合同”、“赔偿”和“违约”,以确保文章的准确性。
六、适当的连接词在公文写作中,适当的连接词是使文章结构紧密和逻辑流畅的关键。
使用适当的连接词可以有效地将不同的段落或句子联系在一起,使文章的整体结构更为清晰。
例如,使用“此外”、“同样重要的是”或者“然而”来连接不同的观点或论点。
总结选用适当的词汇可以使公文写作更准确、简练、明确。
五种方法打造公文“金词”

五种方法打造公文“金词”打造一篇金词的公文并不容易,需要用心斟酌每一个词语、句子的表达方式。
下面是五种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打造出一篇精彩的公文。
1. 简洁明了:公文一般需要简明扼要地传达信息,因此避免冗长的句子,使用简练的词语来表达主题。
删除冗余的修饰词和繁复的文辞,保持句子简洁明了,能够让读者更快速地理解文意。
2. 准确专业:公文通常是在专业场景中使用,所以使用准确的词汇和专业术语能够准确地传递信息。
如果涉及到特殊领域的知识,应该在文中进行解释,使读者能够理解。
3. 强调重点:在公文中,有些信息是尤为重要的,可以通过增强语气、使用引号或者斜体等方式将其突出。
这样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重要内容。
4. 逻辑清晰:公文往往需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可以通过使用段落、标题和列表等方式来展示信息。
确保文中的观点和信息之间有明确的逻辑关系,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文意。
5. 风格统一:在一篇公文中,保持风格的一致性非常重要。
选择一个适合的语气和语调,并贯穿全文。
避免在文中使用多种不同的风格,这样会使文档显得混乱不清。
通过以上五种方法,我们能够打造出一篇精彩的公文,让读者能够清楚地理解文意,同时也能够体现出我们的文笔和表达能力。
打造一篇精彩的公文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工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五种方法,以帮助我们在撰写公文时运用金词技巧。
首先,要保持公文的简洁明了。
公文因其实用性而著称,通常需要尽可能简明扼要地传达信息。
避免使用冗长的句子和重复的修饰词,而是使用简练的词语来传达主题。
通过简短而有力的句子,可以更快地引起读者的兴趣并让他们更容易理解文意。
此外,在公文写作中使用简洁的词语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让读者更容易掌握文中的要点。
其次,要确保公文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公文通常用于专业场景,因此需要使用准确的词汇和专业术语来传达信息。
如果公文涉及到特殊领域的知识,应该在文中进行解释,以确保读者能够正确理解。
此外,在使用专业术语时要注意其准确性,避免使用错误的术语或将其错误应用于文中。
如何锤炼字词

如何锤炼字词1、锤炼动词、形容词、名词,多用近义词和反义词动词是最具生命力的词,无论是严谨有力的论证还是生动细致的描写,都依赖于活跃的动词。
形容词往往赋予人物或景物具体丰富的情状、形态,恰到好处的运用形容词能使语言更加生动。
名词可以表示抽象概念,也可以表示形象事物。
近义词越多,语言的表现力就越强,就可以把意思表达的更准确、严密,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活泼,避免了词语的单调、重复;恰当的使用反义词可以给人对比鲜明的印象,把事物特点表现的更加充分。
[典例] 心声灼烫,敢诉天下华夏长卷逶迤五千年,日月浩瀚,俯仰河山。
历史的长河浩浩荡荡,曾经翻腾出龙飞于天的鼎盛,也曾回旋出积弱闭塞的尴尬,然后激荡出柳暗花明的改革开放,接着奔腾至我们的脚下。
她热情地欢腾着,喷薄出一枚烈烈的火炬,照亮我们新的征程。
我们,是的,我们也必须承其血脉,将时代的心声诉于天下,最终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典例] 神州大地,高唱圆梦欢歌如今,我们已经成年,中国的新时代也在和我们一同成长。
当下的我们,正以“涉险滩、闯深水”的勇气、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勇敢探索、大胆创新、高歌猛进。
我们正以青春的手、年轻的心、丰富的灵魂为国家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我们将交出一份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典例] 华夏之风,中华之美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在那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国度,她的名字叫做中国。
惊艳的国粹京剧,使中华展现出独特曼妙的身姿;雄伟的万里长城,使中华拥有了一身傲骨;一带一路倡议,使中华勇敢迈出坚实的步伐,与世界人民团结合作,共享和平繁荣。
2.锤炼虚词,尤其是关联词关联词的恰当使用,不仅能体现句与句的逻辑关系,也可以使论证更加严密。
缺少必要的关联词,则会使表达含糊,结构松散。
[典例] 源头活水之美天地存大美而不言,对于我们来说,即使手捧厚重的史书抑或品读优美的文字,与自然、与生活仍然存在着隔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寓节奏于音韵。所谓寓节奏于音韵就是注意词语的音韵美,通过对音韵的调理,以产生和谐、有节奏感的表达效果。这种修辞手法除了诗歌外,在公文写作中也常有使用。例如“周恩来同志的一生,高瞻远瞩,深明大义,处处以大局为重,事事从大局出发。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功盖中华,誉满天下,从不居功。他光明磊落,忍辱负重,严以责己,宽以待人。他为了团结同志,稳定大局,宁肯自己受委屈,受责难,从无半句怨言。”这里一系列的词语,气音节整齐匀称,声调平仄相间,形成了和谐的音节,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读起琅琅上口,听来和谐悦耳,不禁产生一种波澜起伏的气势和抑扬顿挫的表达效果,确实达到了热情歌颂周总理崇高品质的目的。
(四)寓时境于新语。所谓寓时境于新语就是要注意使用新概念新词语以反映出社会的进步和时代气息。这一点对公文写作来说甚为重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词语不断涌入到我们的政治经济生活中,例如,“和谐管理”、“人力资本”等。只有积极而恰当地使用这些新词语,才能准确地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发展变化,提高公文的表达效果。而且,由于这些词语本身是社会发展新时期的产物,勿需多费周折便可充分地反映出时代的特色。不过,在使用新词语时应特别注意,不可哗众取宠,不可随意捏造,损害公文本身的表述。
(五)寓此义于彼义。所谓寓此义于彼义就是活用词语的不同意思。有些词的意思在平时看起来并不相同,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却可以互相代替。灵活地选用这些有修辞作用的临时同义词,往往能产生原词义所无法包容的意境。例如,“在这种情况下,一切污蔑和谩骂,都从国民党反动分子的嘴里喷出来了”。这是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的一段话。这里的“喷”字取义为“说”,但比“说”更生动形象,从中可以显示出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和解放区进行诽谤时,那种肆无忌惮的丑态。此外,汉语中的数量词也有许多灵活的用法。例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里的“一”不仅仅是“少”的意思,更多的是让人领悟到“无”的意思。
(二)寓深刻于浅易。所谓寓深刻于浅易就是通过对某些简单词语的锤炼,使其思想内容不断深化。例如,“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策略可称上‘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在中国人民面前失败了”这是借用鲁迅杂文《捣鬼心传》中一句话来分析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策略的一段公文。虽然只寥寥数语,而且“有术”、“有效”、“有限”三个词也非深奥,但揭示的问题却很深广。“有术”表明了敌对势力阴险狡猾的鬼蜮伎俩,“有效”反映了这一策略的危害程度,使人联想到东欧、苏联演变的深刻教训,而“有限”则揭示了总的趋势不可逆转,社会主义事业暂时的挫折并不是彻底的失败,帝国主义一时得势并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
(六)寓此类于彼类。所谓寓此类于彼类就是活用词类。一个词一般都属于一个固定的词类。例如,“祖国”“工厂”“汽车”“工人”“房屋”等都是名词,“跑”“开”“推动”“开展”等都是动词,“好”“快”“伟大”“红彤彤”等都是形容词。公文中活用词类可以使语言表达生动、新颖、含义深刻,但应慎重使用,以免产生歧义。例如,“这种对待战士的连长,不是太‘军阀’了吗?”“军阀”本来是名词,在这里形容词化了,其意是“军阀作风太严惩重了”。再如,“有了吃,有了穿,农民自然对改革从心里赞成和支持”,“吃”“穿”都是动词,在这里活用为名词,表示“吃的东西”、“穿的衣服”。一个词起了几个词的作用,言简意明。
Hale Waihona Puke - 公文写作,不仅要选择最贴切的词语,而且要在这个基础上把词用好、用巧,这就叫词语的锤炼。通过对关键性词语的深化、纯化和美化,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发挥公文的特有作用。
(一)寓繁多于简约。所谓寓繁多于简约就是一种词语虽然简练,但内涵却非常丰富并能发人深思的表现形式。例如,“国民党反人民集团追求专制的统一,打了整整十年的内战,结果把一个日本侵略者打了进来,自己也缩上了峨眉山”。这是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的一段话。其中“把一个日本侵略者打了进来”的“打”字就非常发人深思,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不仅是帝国主义本性决定的,而且也是国民党反革命反人民的恶果,因为它打内战,倒行逆施,才使国家陷于灾难,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所以“打”字用在这里非常精当,不仅是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打内战自食其果的可耻嘴脸的生动反映。
(七)寓今日于古时。所谓寓今日于古时就是选用有生命力的古词语,主要是一些成语、缄言。这些成语含义丰富深刻,既约定俗成,又言简意赅,在公文的撰写中可以适当选用。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表现得尤为出色,在他的著作里使用了大量成语,而且每个成语都用得十分恰当。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一段,用了“实事求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自以为是”、“钦差大臣”五个成语,对主观主义进行了淋漓尽致地分析批判。短短数语,不仅道出了主观主义多方面的表现,而且生动深刻又易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