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学案说课讲解
精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学习略读,学会通过抓住关键句段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2.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学习本文通过若干件小事,写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
4.感受“小事件”中的“大品格”,学习叶老先生严谨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这是说崇高的德行,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
拥有崇高的德行,历来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我们也提倡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又该怎么去践行这美好的道德品行呢?做一个怎样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了解一下叶圣陶先生,看看他的为人处世。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相关资料1.简介叶圣陶先生。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
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曾当过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
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
主要作品: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等。
叶圣陶先生是中国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他为人敦厚,彬彬有礼。
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
”叶圣陶热切地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
最重要的是,叶圣陶在出版领域提倡使用白话文。
他的杂志和报纸大多使用白话文,这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阅读。
所有的这些贡献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2.介绍作者张中行。
张中行,原名张璇,河北省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和巩固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词语解释、句子分析和诗歌鉴赏等。
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点,能够分析句子,理解课文,鉴赏诗歌。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词语解释、句子分析和诗歌鉴赏的复习和巩固。
2.教学难点:能够准确地理解和鉴赏诗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老师与学生互动,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2.提问:你们认为本单元最难的是什么?为什么?2. 讲解与复习1.词语解释–给学生几个词语,让他们解释词义,并举例说明。
–有些词语可能不太好理解,老师给予解释,并引导学生思考。
2.句子分析–给学生几个句子,让他们分析句子成分和结构,并解释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深层次的含义。
3.诗歌鉴赏–让学生朗读本单元所学的诗歌,并引导他们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老师对一些难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进行解释和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 练习与评价1.练习:根据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和作业。
2.评价: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提出建议和意见,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4. 总结回顾1.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老师进行点拨和提醒,强调学生需要在下一次复习中重点关注的内容。
四、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需要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和展现自己的见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诗歌鉴赏中,需要注意掌握好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的搭配,以达到更好的诗意理解。
3.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需要通过举例和分析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在评价中,需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认真的反馈和评估,以便本班的教学质量能够不断得到提升。
第四单元复习七年级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复习七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第四单元的字词句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通过复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复习:《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秋天的怀念》2.词语复习:生字词、多音字、形近字、词语辨析3.句子复习:修辞手法、句式结构、句意理解4.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情感把握、课文主题探讨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第四单元的四篇课文,大家对这些课文有什么印象呢?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想要分享的地方呢?2.课文回顾3.词语复习(1)生字词: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写。
(2)多音字、形近字:通过游戏或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辨析多音字、形近字。
(3)词语辨析: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区分词语的用法。
4.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回顾了第四单元的课文和词语,这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复习句子和阅读理解。
2.句子复习(1)修辞手法:让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2)句式结构: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长句和短句,讨论句式结构对文章表达的影响。
(3)句意理解:让学生解释课文中的难句,讨论句子的深层含义。
3.阅读理解(1)课文内容理解:让学生回答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作者情感把握: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探讨作者的情感表达。
(3)课文主题探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课文主题,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
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第四单元的句子和阅读理解,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句式结构和句意,我们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
同时,我们还探讨了课文主题,提高了我们的思维深度。
第三课时1.导入同学们,经过前两节课的复习,我们对第四单元的知识有了全面的掌握。
这一节课,我们将进行综合练习,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2.综合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1
第四单元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复习并巩固本单元的知识要点。
2.促进学生了解并认识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化和艺术。
3.通过朗读教学,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情感。
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
4.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教学要点:1.复习并巩固本单元的重点知识。
2.指导学生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魅力,使语文教学更加鲜活。
课前准备:学生以列表格的形式总结本单元的内容,写一篇以“我与京剧”为内容的作文。
教学设想:本单元所选课文以民间文化为主题。
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本单元作品独特的艺术风味,力求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语文的综合素质。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项:学生讨论后展示单元知识总结。
师生一起总结。
第二项:内容拓展1. 鲁迅作品《朝花夕拾》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
朝花夕拾》共10篇文章。
按照思想内容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狗·猫·鼠》《二十四孝图》这两篇都以议论为中心,将散文和杂文笔法揉合在了一起,穿插童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主要目的却是讽刺丑恶和批判旧道德。
第二类:《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文章回忆往事,主要挖掘普通人身上的朴实、善良、高尚的情操。
第二类:《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文章回忆往事,主要挖掘普通人身上的朴实、善良、高尚的情操。
2. 关于舞蹈艺术民间舞【民间舞】(folk dance)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
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
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
古典舞【古典舞】(classical dance)泛指以各地区、国家或民族的政治、文化为背景,历史久远、风格独特并且有明显创作痕迹的传统舞蹈。
构建语文知识网络: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复习
构建语文知识网络: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复习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复习在我们的学习中,语文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语言的美感,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
那么如何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呢?这里推荐大家构建语文知识网络,通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复习为例,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一、什么是语文知识网络语文知识网络是指将语文知识以一种完整,有机整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展示语文知识的脉络和层次关系,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加深记忆。
构建语文知识网络需要将知识点梳理得清晰有序,形成一个体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二、如何构建语文知识网络构建语文知识网络需要从教材中整理出知识点,并将它们按照层次和范围整合成一个大体系。
在构建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以范围为主线。
将语文知识分门别类,按照范围呈现有关联性的知识点,形成一个不同层级的体系。
2.层次分明。
构建语文知识网络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知识点,更是要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本质和结构,因此应该注意层次感。
3.形式多样。
为了更好地呈现语文知识,可以使用图表、框架、归纳总结等多种形式。
三、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复习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主要涉及语文学习方法论和写作技巧两个方面。
其中,语文学习方法论部分重点介绍了“朗读课文”、“默写词语”、“背课文”、“做阅读笔记”等学习方法;写作技巧部分则重点介绍了“写作步骤”、“选材、构思”、“修改”等写作技巧。
1.语文学习方法论部分朗读课文是提高语文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默写词语可以巩固和记忆常见的语文词汇和概念,同时也可以锻炼听力和注意力。
背课文是提高语文语感和语言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背诵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做阅读笔记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的方法,需要注意分类和重点整理。
2.写作技巧部分写作技巧是指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说课稿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呈现出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安排在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从学习者的兴趣与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本要求把活动的策划、制定教给学生,真正落实课标要求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师加强指导与协调。
确保学习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可是由于本活动涉及到跨领域的综合,及外出深入调研,再加上学生整体素质的欠缺,还是由我参与组织,实施,同学们配合完成。
二、学情分析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是现在的孩子,物质条件优越,父母关爱备至,他们却不知感恩;青春期的他们更是叛逆心重,有的与家长顶嘴,甚至无法与父母沟通。
以至于他们养成了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性格,根本不懂得尊敬老人,感恩社会。
鉴于此种情况,我组织了本次活动。
通过活动,让学生走进父母,了解父母,体会到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激发学生们爱父母、敬长辈的情感,让他们与父母之间架一条“理解与敬爱”的彩虹,懂得如何孝敬父母,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目标分析现在的孩子,普遍生活条件都不错,加上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给的爱多了,反而使很多孩子缺乏了爱的能力,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
对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学生不但不能体会,不知感恩,更不知珍惜。
而父母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事情父母都可以代劳。
一旦有错误时,父母多说几句,他们就埋怨父母的唠叨、麻烦,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
本节课引导孩子们理解父母,感受父母的关爱,唤醒孩子们心中的爱,学会感恩。
为此,确定了以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二)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在自主反思,体验感悟的学习中,学会对父母感恩。
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和深化对第四单元所学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文学鉴赏水平。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回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安恩和奶牛》、《卖油翁》。
2.语法知识: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3.写作技巧:景物描写、人物描写、情感抒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回顾课文内容,掌握语法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景物描写、人物描写、情感抒发的技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四单元所学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文回顾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篇课文进行回顾,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语法知识讲解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的用法。
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写作技巧讲解教师以课文为例,讲解景物描写、人物描写、情感抒发的技巧。
学生根据讲解,尝试进行写作练习。
5.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对童年的怀念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
6.课后作业布置教师根据课堂讨论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布置课后作业,如:“以‘我的童年’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进行自我反思,改进学习方法。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学习景物描写技巧,如:“百草园的景色是那么美丽,那么宁静,仿佛是一个梦幻世界。
”2.《社戏》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现代生活的反思。
学习人物描写技巧,如:“他穿着一件蓝色的长衫,头发花白,眼神里透着慈祥。
”3.《安恩和奶牛》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美。
学习情感抒发技巧,如:“安恩看着那头老奶牛,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部编教材⼈教版七年级下语⽂第四单元教案⼆次备课名著《骆驼祥⼦》阅读主备⼈:备课组成员:教学⽬标:1、学习《骆驼祥⼦》并有所理解和感悟;2、初步学习阅读⼩说的具体⽅法和技巧;3、了解中考名著阅读题型及做题的⽅法。
教学重点1、学习《骆驼祥⼦》并有所理解和感悟;2、初步学习阅读⼩说的具体⽅法和技巧;教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总第____课时第⼀课时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导⼊新课《骆驼祥⼦》是⽼舍⼆⼗世纪三⼗年代的代表作,它的出版标志着⽼舍⼩说创作的成熟,同时也产⽣了⼴泛的世界影响。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骆驼祥⼦》这部⼩说。
⼆、作者简介⽼舍(1899—1966),北京⼈,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现代著名作家、⼈民艺术家。
代表作品:长篇⼩说《骆驼祥⼦》《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三、整体感知⾸先我想了解⼀下⼤家对《骆驼祥⼦》这部⼩说的熟悉程度如何。
下⾯请你根据作品中不同⼈物的简介,猜⼀猜他们分别是哪⼀位重要的⼈物形象?他⼆⼗来岁的⼈,个⼦很⼤很⾼。
圆眼,⾁⿐⼦,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脖⼦可是⼏乎与头⼀边⼉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与右⽿之间⼀块不⼩的疤——⼩时侯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
他以拉洋车为⽣,他最⼤的希望就是能够挣钱买到属于⾃⼰的车。
明确:祥⼦她是⼀个三⼗七⼋岁的虎⼥,虎头虎脑,⼀对虎⽛,长的像个⼤⿊塔。
帮助⽗亲办事是把好⼿,可是没⼈敢娶她做太太。
她霸道泼辣,⼼理变态,却有着⾃⼰的苦闷和追求幸福的愿望。
她敢作敢为,甚⾄为了和祥⼦结婚不惜与有钱的⽗亲——⼈和车⼚的主⼈刘四爷决裂。
她可鄙⽽⼜可怜的命运让⼈感叹不已。
明确:虎妞她⼗九岁,圆脸,眉眼长得很匀调,没有什么特别出⾊的地⽅,可是结结实实并不难看。
上唇很短,⽆论是要⽣⽓,还是要笑,就先⼆次备课张了唇,露出些很⽩⽽齐整的⽛来。
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
她为家庭牺牲了⼀切,但也有着对⾃⼰幸福⽣活的追求。
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复习教案-word文档资料
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任务:1.积累雅词2.读写训练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单元课文概述本单元选取的主要是有关文学艺术方面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出作家们对文学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从而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
板书社戏鲁迅小说江南水乡文化天真烂漫,童趣盎然
安塞腰鼓刘成章散文诗黄土高原文化豪放火烈,气势恢宏
绝唱刘鹗谴责小说齐鲁鼓书文化跌宕起伏,千回百折
在声音的世界里王蒙散文音乐艺术入耳牵心,移神动性
摆渡梁晓声现代寓言作家的使命不惑不屈,真情实意
二雅词积累(37)
板书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三月不知肉味于我心有戚戚焉
肆无忌惮踱来踱去大彻大悟叹为观止抑扬顿挫鸦雀无声屏气凝神
轰然雷动五脏六腑如泣如诉时过境迁左右逢源俯拾即是行云流水
五体投地戛然而止
彼岸作孽娇憨雍容粗犷谐谑丰赡亢奋晦暗羁绊烧灼冗杂
归省行辈撺掇凫水潺潺宛转
活动读特别注意加点字
写空手写
用造句训练,用的雅词越多越好
三诵读美段《社戏》中11,12段《安塞腰鼓》中7-10段,《绝唱》中5-7段
《在声音的世界里》3段。
语文版语文七下《第四单元》word复习教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你同意胖胖在考试时看到正确答案而偏不改正的做法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维拓展
苏霍姆林斯基在另一封给女儿的信中谈到自己对爱情的认识:“人的爱情应当不仅是美好、诚实、坚贞的,同时也应该是理智和慎重的、机警和严肃的,只有那样的爱情才能带来欢乐和幸福。”深入理解这段话的含义,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你对爱情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口才磨练
中考临近了,小明却还在看电视。这时妈妈走过来,生气地说:“马上就要中考了,你居然还在看电视?”
小明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说,才可能不让妈妈生气?
小明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力提升
阅读“坦率讲,我是欣赏你的,一如欣赏一部作品。……在这一点上,我甚至不如你。”回答问题。
作业设计
1、背诵并默写本单元诗歌。
2、完成《导与练》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书信体的写作格式:称谓、
主体、
祝语、
署名、
日期
教学反思
再次体会到: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全能,什么都会。所以不得不学习呀!
应用文有其独特的魅力,我们教师得把它上得有感染力。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
部编版七下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回顾本单元基础知识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理解词义,并能够正确运用,同时了解重要的作家及作品。
2、深入理解本单元课文内容和情感,熟记文中的名句和细致分析精彩语句、语段。
3、学习本单元文章在写法上的一些特点。
【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教学重点:1、积累本单元重点字词、文学常识。
2、夯实基础,掌握重点语段分析。
教学难点:总结做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教法】1、自读质疑学生自由复习课文,将其中疑难提出,小组间讨论解决,或提出来共同解决。
2、合作探究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可通过合作,共同探讨解答。
【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二、明确复习目标知道一点常识、识记一批雅词、重温一个精段、学习一种妙思三、小组交流,自主合作学习,教师适时点拨(一)知道一点常识1.叶圣陶(1894-1988),原名_______,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童话集_______等。
“二三事”是指______________事情。
2.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_______,曾参与“戊戌变法”,思想家、学者。
广东新会人。
梁启超作品合编为_______。
本文是一篇_______文3.《陋室铭》的作者______,字______,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_____________,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4.《爱莲说》的作者_____,字___,道州营道人,____(朝代)哲学家。
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二)识记一批雅词5.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譬如(bì) 修润鞭炮鞠躬尽瘁(cuì)B.打拱(gǒng) 朦笼删去自作自受(zuò)C.监督(dū) 繁碎丁卯颠沛流离(diān)D.恢复(huī) 慎重遗瞩诲人不倦(huǐ)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1)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根羽毛在门上,告诉主人,有个瑶家人来打扰了,过几天再来道谢……”
(7)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2、《驿路梨花》,作者彭荆风,当代作家。江西萍乡人。靠自学成为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中篇小说《爱与恨的边界》《云里雾里》等以及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红指甲》。
3、《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作者梁启超,字,号,别号,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C. 从选文来看,作者表扬了叶圣陶先生 工作风格严谨、认真,委婉地批评了叶圣陶先生身上那种迂腐、僵化特点。
D. 本文所叙事情虽小,但是小事情见大品格:行文沉稳平和,平静的叙述中充满感情。
4、选文最后一段的语言风格是( )
A. 平易质朴 B. 轻松幽默 C. 深刻诙谐D. 庄重深沉
诊断评价:(教师寄语:学习来不得半点马虎!)
D. 看似随意的语言,实际是写叶圣陶先生的谦虚和感切。
3、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与叶老交往中的几件小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
B. 作者得知叶圣陶逝世时恰在除夕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倒传来不幸的消息。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驴不胜怒,蹄之(用脚踢)尽其肉,乃去。(吃光)
4.古今异义词
稍出近之(古:渐渐今:稍微)
以为且噬己也(古:将要今:况且)
益习其声(古:更加今:好处)
技止此耳(古:只今:停止)
5.一词多义
者: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的人)
觉无异能者(表示揣度的语气)
大:庞然大物也(与“小“相反)
五
建构生成
2分钟
六
作业
布置
1分钟
完成随堂练习。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四、文学常识早知道。
1、柳宗元-唐代-唐宋八大家-《永州八记》
苏轼-北宋-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
布丰-法国-《松鼠》-《自然史》
法布尔-法国-《金龟子》-《昆虫世界》
五、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
庞然大物(大)憖憖然(小心谨慎)他日(某)
虎大骇(害怕)益习其声(更加)驴不胜怒(承受)
计之曰(盘算)蔽林间窥之(偷看)远遁(逃跑)
三
巩固拓展
5分钟
写作
仔细观察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抓住它的特点,用明白、生动的语言,介绍给别人,题目自拟。
提示:狗、猫、鸡这些最常见的动物,都有它自身的特点。狗,听觉、嗅觉灵敏,齿锐利,舌长而薄,有散热功能;性机警,易接受训练。猫,性驯良,趾底有脂肪质肉垫,因而行走无声,毛色因品种而异,善捕老鼠。
四
验收反馈10分钟
因跳踉大阚(大声)
虎大骇(非常)
因:虎因喜(因此)因跳踉大阚(于是)
然:庞然大物也(的样子)然往来视之(然而)
6、说出本文的的两个成语:
黔驴技穷 庞然大物。
7、该寓言给我们的启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写作技巧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写作技巧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 教师应提前准备课文的相关背景资料,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课堂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与课文相关的故事、事件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课堂讲解1. 课文讲解:- 教师应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解释生词、难点,阐述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
-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 写作技巧讲解:- 教师应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描写、抒情、议论等,让学生了解并学会运用。
课堂练习- 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课文内容或写作技巧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写作练习- 教师可以布置与本课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课堂小结- 教师应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提醒学生注意难点。
四、课后作业- 教师应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五、教学反思教师应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并据此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的全部内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部编初中七年级的语文下册的第四单元总结复习总结复习学案.docx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牢固掌握本单元的字词及文学常识。
2.整体把握本单元课文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通过复习重点课文、重点段落,进一步学习散文、小说、议论文和文言文的相关知识。
4.重点掌握并熟读背诵《陋室铭》和《爱莲说》中的文言常识。
5.通过复习,再一次感受中华美德及其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
复习重难点:1.整体把握本单元课文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章通过若干件小事写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
3.分析“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理解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
4.积累文言词句。
5.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复习过程:一、课文内容梳理《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从治学、待人、为文等方面记叙叶圣陶先生生前的一些琐事,表现了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语言平实朴素,感情真挚动人。
《驿路梨花》这篇文章,从整体上看是按“我们”的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是顺叙,在顺叙过程中又有插叙;如果按小茅屋的产生及迁延过程看,又是溯源的倒叙,恰似倒卷珠帘。
在情节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情节富有戏剧性。
整篇文章,短短的篇幅,却形成了路转峰回、跌宕起伏之势,读来很有味道。
《最苦与最乐》中,梁启超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短文两篇》中《陋室铭》《爱莲说》立意鲜明,是作者对自己志趣与节操的表白。
我们要体会古人立身处世的崇高境界。
二、单元字词汇总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诲人不倦 huìr énb ùju àn: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商酌 zhuó:商量斟酌。
不妥 tu ǒ:不好,不合适。
付之一笑: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累 l éi赘 zhuì:指拖累、麻烦。
别bi è扭niu :这里指说话、作文不通顺,不流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追求道德高度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题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
2.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相关情况。
过程与方法1.积累词语。
2.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相关情况。
3.品味文章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叶圣陶先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贵品质。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香河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燕园三老”之一。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
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读书》1990年第一期。
有删改。
张中行和叶圣陶先生,都是我国著名的语文学家。
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
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读准字音辨清字形理解词语修润:修改润色。
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
商酌: 商量斟酌。
朦胧:不清楚,模糊。
文中指一种美学境界。
累赘:不必要,麻烦。
拖沓:不爽快,不简洁。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颠沛流离: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
流离:离散、流落。
新课导入张中行和叶圣陶先生,都是我国著名的语文学家。
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
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3.本文主 要描绘了 印度舞 蹈家 卡拉玛姐妹 美妙的舞 蹈,也表 现了 印度舞蹈的 美。了解 舞蹈表现 内容 的方式。形 成自己的 审美观、 价值 观。欣赏精妙的描写。
4. 生 活中 处 处包 含着 艺 术 和 美。学习本 文生动形 象的描写 ,体
会本文所 表现 出的天 真烂漫 的童 真、童趣。 体会中国 画和西洋 画的 不同艺术特点。
5.赞扬了 口技艺术 的魅力 和表 演者高超的 技艺。感 悟口技艺 术的 魅力和表演 者高超的 技艺,感 受中 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理解课文描 写层次的 有条不紊 ;理 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揣摩语言, 掌握一些 表示时间 的文 言词汇。
总 1.重点掌握《社戏》和《口技》这两篇文章
认识到: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
结
博大精深,形式多样,尽量多接触,
反
以陶冶情操。
思 2.让学生就本节课的内容,感悟体验等进行
归纳,总结,反思,评价
布 1.请你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我眼中的文化艺术”为题写一段话。 置 2.以“我看京剧”为内容,各小组先选出本组中最佳演讲高手和稿件,然后再在班内进行演讲 作 比赛。优胜者的音频资料在学校电台广播。 业
1.关于 鲁迅作品《朝花夕拾》。 鲁迅 1926 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朝花夕 拾》共 10 篇文章。按照思想内容可以分为 两类:
教师明确: 第一类:都以议论为中心,将散文和杂 文笔法揉合在了一起,穿插童年时代的生活 经历和感受,主要目的却是讽刺丑恶和批判 旧道德。 第二类:文章回忆往事,主要挖掘普通 人身上的朴实、善良、高尚的情操。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说课标说教材(本店有配套文字解说版)(1)
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课程评价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关于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 的优秀作品,应关注评价与观点、情感与表达两个方面的内容。
单 元 目 标 本单元的目标依据新课标的核心素养设定具体如下:
一、语言目标 1.掌握本单元重点字词和重点语句的含义,背诵文言文。 2.学习略读的方法,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人物形象、作者情感、主 要观点感受人物的可贵品质;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通过批注评价性语句,关联事件,结合生活体验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技巧 发表自己的心得; 4.自主搜集有关“中华美德”的素材,讲好中华美德故事。 二、思维目标 5.从选材、组材、中心三个角度梳理本单元课文的不同写法,培养分析思 维与整合思维并能熟练运用到写作中。 三、价值目标 6.学习课文,从不同角度感受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美德的呼唤。陶冶情操, 树立更高的道德修养追求,修身正己。
(四一)、说教教学学背过景程—:课标要求
(一)明确目标,知识导入。3′ (二)分析情节,品读人物。15′ (三)共情感恩,传承美德。15′ (四)品读梨花,赏析标题。10′ (五)设计作业,拓展延伸。2′
(一)明确目标,知识导入
1.通过略读理清文章的顺序,品析人物形
象,找出文章悬念、误会,体会情节一波 三折的写法。(紧扣课后练习一、二)
性阅读与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关于生活
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优秀作品,学习思考与表达的方法,结合生活经验和阅
读材料,阐述自己的感悟和观点”。
课程内容
“学业质量描述”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主要内容”,“通
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牢固掌握本单元的字词及文学常识。
2.整体把握本单元课文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通过复习重点课文、重点段落,进一步学习散文、小说、议论文和文言文的相关知识。
4.重点掌握并熟读背诵《陋室铭》和《爱莲说》中的文言常识。
5.通过复习,再一次感受中华美德及其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
复习重难点:1.整体把握本单元课文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2. 学习文章通过若干件小事写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
3.分析“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理解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
4.积累文言词句。
5.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复习过程:一、课文内容梳理《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从治学、待人、为文等方面记叙叶圣陶先生生前的一些琐事,表现了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语言平实朴素,感情真挚动人。
《驿路梨花》这篇文章,从整体上看是按“我们”的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是顺叙,在顺叙过程中又有插叙;如果按小茅屋的产生及迁延过程看,又是溯源的倒叙,恰似倒卷珠帘。
在情节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情节富有戏剧性。
整篇文章,短短的篇幅,却形成了路转峰回、跌宕起伏之势,读来很有味道。
《最苦与最乐》中,梁启超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短文两篇》中《陋室铭》《爱莲说》立意鲜明,是作者对自己志趣与节操的表白。
我们要体会古人立身处世的崇高境界。
二、单元字词汇总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诲人不倦huì rén bù juàn: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商酌zhuó:商量斟酌。
不妥tuǒ:不好,不合适。
付之一笑: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累léi赘zhuì:指拖累、麻烦。
别biè扭niu:这里指说话、作文不通顺,不流畅。
拖沓tà:形容做事拖拉。
14.驿路梨花延伸:延长,伸展。
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
悠闲:闲适自得。
恍huǎng惚hū: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
这里指梦中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暮色:傍晚昏暗的天色。
红润:红而滋润,多指皮肤。
漫步:没有目的悠闲地走。
晶莹:光亮而透明。
折损:这里指对方礼节过重,自己承受不起。
修葺qì:修理(建筑物)。
15.最苦与最乐契qì:用刀子刻;证明买卖、租赁、抵押等关系的凭据;符合。
本文取第二种意思。
失意:不得志。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悲天悯mǐn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无入而不自得:语出《礼记·中庸》。
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三、课内文言文梳理陋室铭(一)课文字词详解山不在高,有仙则①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②灵。
③斯④是⑤陋室,⑥惟吾⑦德馨。
①名:出名,有名。
②灵:灵验。
③斯:这。
④是:判断动词。
⑤陋室:简陋的屋舍。
⑥惟:只。
⑦德馨:品德高尚。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苔痕①上阶绿,草色②入帘③青。
谈笑有④鸿儒,往来无⑤白丁。
可以⑥调⑦素琴,阅⑧金经。
①上:长上。
②入:映入。
③青:青色。
④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⑤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⑥调:调弄。
⑦素:不加装饰的。
⑧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无①丝竹②之③乱耳,无④案牍之⑤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⑥之有?①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②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③乱:使……乱,扰乱。
④案牍:指官府文书。
⑤劳形:使……劳神伤身。
形,形体、躯体。
⑥之: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二)重点句子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来往的都是博学的人,没有无功名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在这里)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7.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三)课文分析1.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室主人怎样的节操和情趣?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
那么本文的主题应如何概括呢?本文通过对陋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3.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类比的写作手法。
__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4.文章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景色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交往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情趣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陋室特征:雅。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反面虚写。
__写出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运用类比的写作手法。
__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7.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引用孔子的话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馨”这一主题。
8.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都具有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9.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
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爱莲①说(一)课文字词详解①说:古代一种文体,也称杂说。
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
水陆①草木之花,②可爱③者甚④蕃(fán)。
晋陶渊明⑤独爱菊。
⑥自李唐来,①草木:草本。
②可爱:值得喜欢。
③者:……的花。
④蕃:多。
⑤独:只。
⑥自:从。
世人①甚爱牡丹。
②予③独爱莲④之出淤泥而不⑤染,⑥濯(zhuó)⑦清涟而不⑧妖,①甚:特别,十分。
②予:我。
③独:只。
④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染:沾染(污秽)。
⑥濯:洗。
⑦清涟:清波。
⑧妖:过分艳丽。
中①通外②直,不③蔓(màn)不④枝,香⑤远⑥益清,⑦亭亭净⑧植,可远观而不可⑨亵玩焉。
①通:贯通,通透。
②直:挺立。
③蔓:生藤蔓。
④枝:生枝茎。
⑤远: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⑥益:更加。
⑦亭亭:耸立的样子。
⑧植:竖立。
⑨亵玩:靠近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2·1·c·n·j·y予①谓菊,花之②隐逸(yì)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③君子者也。
①谓:认为。
②隐逸者:指隐居避世的人。
③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①噫!菊之爱,陶后②鲜(xiǎn)有③闻。
莲之爱,④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⑤宜乎⑥众矣。
①噫:叹词,表示感慨。
②鲜:少。
③闻:传闻。
④同:和……一样。
⑤宜:应当。
⑥众:很多。
(二)重点句子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积存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洁净地挺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它)。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5.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传闻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三)课文分析1.归纳主题。
通过对莲花的爱慕和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及其风尚的不满。
2.莲之爱(君子形象)。
(1)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前句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后句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2)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体态,象征君子通达正直、豁达大度、行为端正;“香远益清”是香气,志洁行廉,美名远扬。
【来源:21·世纪·教育·网】(3)气质风度:“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君子美好的资质,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3.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的哪些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4.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
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把莲又比作什么呢?菊是隐逸者,逃避现实。
菊花不在春天与百花争艳,而在群葩凋落的秋季独吐幽芳,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
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
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
莲是君子,高洁典雅。
它不染尘俗,就像胸怀磊落,行为正直,德名远播的君子。
5.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写菊、写牡丹是为了衬莲,写菊为旁衬,写牡丹为反衬,在映衬中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时又针砭了时俗。
四、复习诊断1.填空⑴《陋室铭》中描述“陋室”恬静、雅致环境的句子是。
⑵《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⑶《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的句子是。
⑷《爱莲说》中作者对追名求利的恶浊世风暗含嘲讽的句子是。
(5)《陋室铭》作者,“铭”是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爱莲说》作者是哲学家。
2.选出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