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_50217_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方案说明
![GB_50217_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方案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b257a292c77da26925c5b0bb.png)
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一~二OO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临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汁院会同有关单位对《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1994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增加了中、高正电缆;冰数选择要求:2.增加了电缆绝缘类别选择要求,取消了粘性浸渍纸绝缘电缆的相关内容:3.增加了主芯截面400mm2<S≤800mm2和S>800mm2的保护地线允许最小截面选样要求;4.增加了大电流负荷的供电回路由多根电缆并联时对电缆截面、材质等要求;5.增加了电缆终端一般性选择要求:6.增加了自接电缆实施金属层开断并作绝缘处理内容:7.增加了交流系统三芯电缆的金属层接地要求:8.增加了城市电缆系统的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距离相关规定:9.增加了架空桥架检修通道设置要求;10.增加了电缆隧道安全孔设置间距要求;11.增加了附录B和附录F。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负责具体管埋,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东风路18号.邮编:610021),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1 总则1.0.1 为使电力工程电缆设计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维护,制定本规范。
1.0. 2 本规范适删于新建、扩建的电力工程中5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设计。
1.0.3 电力工程的电缆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 0. 1 耐火性 fire resistance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试样在火焰中被燃烧而在一定时间内仍能保持正常运行的性能。
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71829befd0a79563c1e72e4.png)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cables of electric engineering2007—10—23发布 2008—04—01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建 设 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00一~二00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对《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20217-1994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增加了中、高压电缆芯数选择要求;2.增加了电缆绝缘类型选择要求,取消了粘性浸渍纸绝缘电缆的相关内容;3.增加了主芯截面400mm2<S≤800mm2和S>800mm2的保护地线允许最小截面选择要求;4.增加了大电流负荷的供电回路由多根电缆并联时对电缆截面、材质等要求;5.增加了电缆终端一般性选择要求;6.增加了直接对电缆实施金属层开断并作绝缘处理内容;7.增加了交流系统三芯电缆的金属层接地要求;8.增加了城市电缆系统的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距离相关规定;9.增加了架空桥架检修通道设置要求;10.增加了电缆遂道安全孔设置间距要求;11.增加了附录B和附录F。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负责具体管理,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东风路18号,邮编:610021),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参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喜利得(中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李国荣熊涛张天泽齐春陶勤万里宁王鑫王聪慧1 总则 (4)2 术语 (4)3 电缆型式与截面选择 (4)3.1 电缆导体材质 (4)3.2 电力电缆芯数 (5)3.3 电缆绝缘水平 (5)3.4 电缆绝缘类型 (5)3.5 电缆护层类型 (6)3.6 控制电缆及其金属屏蔽 (7)3.7 电力电缆导体截面 (8)4 电缆附件的选择与配置 (10)4.1 一般规定 (10)4.2 自容式充油电缆的供油系统 (12)5 电缆敷设 (13)5.1 一般规定 (13)5.2敷设方式选择 (15)5.3地下直埋敷设 (16)5.4保护管敷设 (17)5.5电缆构筑物敷设 (17)5.6其他公用设施中敷设 (19)5.7水下敷设 (19)6电缆的支持与固定 (20)6.1 一般规定 (20)6.2 电缆支架和桥架 (21)7 电缆防火与阻止延燃 (22)附录A 常用电力电缆导体的最高允许温度 (24)附录B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经济电流截面选用方法 (24)附录C 10kV及以下常用电力电缆允许100%持续载流量 (25)附录D敷设条件不同时电缆允许持续载流量的校正系数 (29)附录E按短路热稳定条件计算电缆导体允许最小截面的方法 (31)附录F交流系统单芯电缆金属层正常感应电势算式 (32)附录G 35kV及以下电缆敷设度量时的附加长度 (33)附录H电缆穿管敷设时容许最大管长的计算方法 (33)本规范用词说明 (35)1 总则1.0.1为使电力工程电缆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维护,制定本规范。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06)条文说明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06)条文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5dfe8255852458fb770b5640.png)
1、总则1.0.1本条说明了制定本规范的目的。
1.0.2~1.0.4目前我国已大量使用500kV电缆,第1.0.2~1.0.4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电压等级范围和内容。
对于特殊用途的电缆,如矿用、船用、冶金及化工等用的电缆,其结构、性能、安装场所均有其特殊性,本规范不可能都给予明文规定,因此提出“尚应符合专业规程的有关规定”。
1.0.5本条强调电缆线路采用的电缆及附件,均应为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及相关产品标准的合格产品。
1.0.6本规范是以质量标准和主要工艺要求为主的,现行的安全技术规程只是一般性规定,二者对于专业性的施工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规定得非常齐全;同时由于电缆工业的发展,新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不断采用,施工环境也各不相同。
因此,要求除应遵守本规范及现行各种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外,对重要的施工工序、施工方法,还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1.0.7对电缆及附件安装所用的钢制紧固件,根据现有条件和市场供应情况,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热镀锌制品,从而保证防腐蚀要求。
地脚螺栓可按设计要求自行加工或采购成品。
热镀锌为目前常用镀锌工艺,尤其是对钢制螺栓使用热镀锌比电镀锌和喷镀更为广泛、实用,效果也好。
考虑到技术发展,也允许采用性能等同热镀锌的其他制品。
1.0.8本条为增加的内容。
强调对有抗干扰要求的电缆线路,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抗干扰措施。
2、术语本章为原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92附录一内容的修改补充。
为便于理解和使用,增加了电缆、电缆分接箱和电缆导管[保护管]的内容。
3、电缆及附件的运输与贮zhù存cún保管3.0.1、3.0.2对电缆及其附件的运输、保管进行了原则规定,没有要求具体运输方法,因为各地、各部门运输工具、道路及施工经验不同,不强调用同一种运输方法。
但不论用何种方法运输,均要确保不损坏箱体外表面以及箱内部件。
3.0.3盘装电缆在运输和滚动前应检查其盘的牢固性。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采矿施工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采矿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491f6af203d8ce2f01662383.png)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 采矿施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cables ofelectric work GB5021794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5年7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4671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390号文的要求由电力工业部主编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七月一日起施行本规范由电力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五日 1 总则 1。
0.1为使电力工程电缆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维护制订本规范 1。
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的电力工程中200kV 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设计 1.0.3电力工程的电缆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
1耐火性fire resistance 在特定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电缆能维持通电运行的特性 2。
0。
2难燃性flame retardance 在特定干式交联试验条件的火焰作用使电缆被烧着后撤去火源能迅即自熄的特性 2。
0。
3dry—type cross—linked 使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的制造能显著减少水分含量的交联工艺之泛称 2。
0.4水树water tree 是交联聚乙烯电缆运行中绝缘层发生树枝状微细裂纹现象的略称它异致绝缘特性变坏造成电缆故障 2.0.5金属塑料复合阻水层metallic—plastic composite water barrier 由铝或铅箔等薄金属层夹于塑料中的复合带热阻thermal resistance 计算电缆载流量采取热网络沿电缆包围构成的阻水层 2.0.6分析法以一维散热过程的热欧姆法则所定义的物理量 2。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48856896294dd88d0d26bbb.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Standard for design of cables of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GB 50217-2018主编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8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82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的公告现批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217-2018,自2018年9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5.1.9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8年2月8日前言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4]189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修订而成的。
本标准共分7章和8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电缆型式与截面选择、电缆附件及附属设备的选择与配置、电缆敷设、电缆的支持与固定、电缆防火与阻止延燃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修改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2)增加了核电厂常规岛及与生产有关的附属设施电缆敷设的有关规定;(3)修改了铜导体电缆、铝导体电缆的选用范围,增加了铝合金导体电缆的选用范围;(4)修改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采用内、外半导电屏蔽层与绝缘层三层共挤工艺适用范围;(5)增加了1kV及以下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未配出中性导体或回路不需要中性导体引至受电设备时电缆芯数选择的规定;(6)增加了移动式电气设备电缆芯数的选择要求;(7)修改了10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经济电流截面选择计算公式,给出了部分绝缘类型电缆经济电流曲线;(8)增加了熔断器回路电缆最小热稳定截面校验的规定;(9)增加了计算电力电缆最大短路电流的短路点选择的规定;(10)修改了电力电缆金属屏蔽层有效截面计算用的最高温度取值;(11)修改了护层电压限制器工频感应过电压耐受时间。
电气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2006
![电气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2006](https://img.taocdn.com/s3/m/ec96f4557fd5360cba1adb59.png)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一、电缆及附件的运输与保管3二、电缆线路附属设施和构筑物的施工4三、电缆的敷设9四、电缆附件的安装13五、工程交接验收17一、电缆及附件的运输与保管1.电缆及附件的运输与保管,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应避免强烈的震动、倾倒、受潮、腐蚀,确保不损坏箱体外表面以及箱内部件。
2.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
严禁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
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平放贮存。
3.运输或滚动电缆盘前,必须保证电缆盘牢固,电缆绕紧。
充油电缆至压力油箱间的油管应固定,不得损伤。
压力油箱应牢固,压力指示应符合要求。
滚动时必须顺着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或电缆的缠紧方向。
4.电缆及其附件到达现场后,应按下列要求及时进行检查:4.1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
4.2电缆型号、规格、长度应符合订货要求,附件应齐全;电缆外观不应受损。
4.3电缆封端应严密。
当外观检查有怀疑时,应进行受潮判断或试验。
4.4充油电缆的压力油箱、油管、阀门和压力表应符合要求且完好无损。
5.电缆及其有关材料如不立即安装,应按下列要求贮存:5.1电缆应集中分类存放,并应标明型号、电压、规格、长度。
电缆盘之间应有通道。
地基应坚实,当受件限制时,盘下应加垫,存放处不得积水。
5.2电缆终端瓷套在贮存时,应有防止受机械损伤的措施。
5.3电缆附件的绝缘材料的防潮包装应密封良好,并应根据材料性能和保管要求贮存和保管。
5.4防火涂料、包带、堵料等防火材料,应根据材料性能和保管要求贮存和保管。
5.5电缆桥架应分类保管,不得因受力变形。
6.电缆及附件在安装前的保管,其保管期限为一年及以内。
当需长期保管时,应符合设备保管的专门规定。
7.电缆在保管期间,电缆盘及包装应完好,标志应齐全,封端应严密。
当有缺陷时,应及时处理。
充油电缆应经常检查油压,并作记录,油压不得降至最低值。
当油压降至零或出现真空时,应及时处理。
二、电缆线路附属设施和构筑物的施工1.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1.1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
GB_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_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d5001e1f121dd36a32d82d6.png)
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八—*-*• 刖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00 —〜二00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临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汁院会同有关单位对《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 —1994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 •增加了中、高正电缆;冰数选择要求:2 •增加了电缆绝缘类别选择要求,取消了粘性浸渍纸绝缘电缆的相关内容:3 .增加了主芯截面400mm 1 2< S< 800mm 2和S > 800mm 2的保护地线允许最小截面选样要求;4 •增加了大电流负荷的供电回路由多根电缆并联时对电缆截面、材质等要求;5 •增加了电缆终端一般性选择要求:6 .增加了自接电缆实施金属层开断并作绝缘处理内容:7 •增加了交流系统三芯电缆的金属层接地要求:&增加了城市电缆系统的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距离相关规定:9 .增加了架空桥架检修通道设置要求;10•增加了电缆隧道安全孔设置间距要求;11•增加了附录B和附录F。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负责具体管埋,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东风路18号.邮编:610021), 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1总贝U1 • 0 • 1为使电力工程电缆设计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维护,制定本规范。
1 • 0. 2本规范适删于新建、扩建的电力工程中5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设计。
1 . 0 • 3电力工程的电缆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 强制性条文 整理版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 强制性条文 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89b98fd4d8d15abe234e9f.png)
③特殊情况时,减小值不得小于50%。
表5.3.5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容许最小距离(m)
电缆直埋敷设时的配置情况
平 行
交 叉
控制电缆之间
-
0.5①
电力电缆之间或与控制电缆之间
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
0.1
0.5①
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
0.25②
0.5①
不同部门使用的电缆
0.5②
0.5①
电缆与地下管沟
热力管沟
2③
0.5①
油管或易(可)燃气管道
1
0.5①
其它管道
0.5
0.5①
电缆与铁路非直Leabharlann 电气化铁路路轨31.0
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
10
1.0
电缆与建筑物基础
0.6③
-
电缆与公路边
1.0③
电缆与排水沟
1.0③
电缆与树木的主干
0.7
电缆与1kV以下架空线电杆
1.0③
电缆与1kV以上架空线杆塔基础
4.0③
注:①用隔板分隔或电缆穿管时不得小于0.25m;
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1.第5.1.9条:
5.1.9在隧道、沟、浅槽、竖井、夹层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不得布置热力管道,严禁有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管道穿越。
2.第5.3.5条:
5.3.5 直埋敷设的电缆,严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容许最小距离,应符合表5.3.5的规定。
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标准
![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1b3916daaea998fcc220ebb.png)
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标准1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5年7月1日1 总则1.0.1为使电力工程电缆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维护,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的电力工程中2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设计。
1.0.3电力工程的电缆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耐火性(fire resistance):在特定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电缆能维持通电运行的特性。
2.0.2难燃性(flame retardance):在特定试验条件的火焰作用使电缆被烧着后撤去火源能迅即自熄的特性。
2.0.3干式交联(dry-type cross-linked):使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的3制造能显著减少水分含量的交联工艺之泛称。
2.0.4水树(water tree):是交联聚乙烯电缆运行中绝缘层发生树枝状微细裂纹现象的略称。
它异致绝缘特性变坏,造成电缆故障。
2.0.5金属塑料复合阻水层(metallic-plastic composite water barrier):由铝或铅箔等薄金属层夹于塑料中的复合带沿电缆包围构成的阻水层。
2.0.6热阻(thermal resistance):计算电缆载流量采取热网络分析法、以一维散热过程的热欧姆法则所定义的物理量。
2.0.7回流线(辅助接地线,auxiliary ground wire):配置平行于高压单芯电缆线路、具有两端接地使感应电流形成回路的导线。
2.0.8直埋敷设(direct burying):电缆敷设入地下壕沟中沿沟底和电缆上覆盖有软土层、且设保护板再埋齐地坪的敷设方式。
2.0.9电缆沟(cable trough):封闭式不通行但盖板可开启的电缆构筑物,且布置与地坪相齐或稍有上下。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1994精品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1994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f9df4f54763231126edb1168.png)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5年7月1日1 总则1.0.1为使电力工程电缆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维护,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的电力工程中2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设计。
1.0.3电力工程的电缆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耐火性(fire resistance):在特定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电缆能维持通电运行的特性。
2.0.2难燃性(flame retardance):在特定试验条件的火焰作用使电缆被烧着后撤去火源能迅即自熄的特性。
2.0.3干式交联(dry-type cross-linked):使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的制造能显著减少水分含量的交联工艺之泛称。
2.0.4水树(water tree):是交联聚乙烯电缆运行中绝缘层发生树枝状微细裂纹现象的略称。
它异致绝缘特性变坏,造成电缆故障。
2.0.5金属塑料复合阻水层(metallic-plastic composite water barrier):由铝或铅箔等薄金属层夹于塑料中的复合带沿电缆包围构成的阻水层。
2.0.6热阻(thermal resistance):计算电缆载流量采取热网络分析法、以一维散热过程的热欧姆法则所定义的物理量。
2.0.7回流线(辅助接地线,auxiliary ground wire):配置平行于高压单芯电缆线路、具有两端接地使感应电流形成回路的导线。
2.0.8直埋敷设(direct burying):电缆敷设入地下壕沟中沿沟底和电缆上覆盖有软土层、且设保护板再埋齐地坪的敷设方式。
2.0.9电缆沟(cable trough):封闭式不通行但盖板可开启的电缆构筑物,且布置与地坪相齐或稍有上下。
2.0.10浅槽(channel):容纳电缆数量较少未含支架且沟底可不封实的有盖槽式构筑物,可布置齐地坪或地坪上。
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解析
![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2364cbb8f67c1cfad6b8e9.png)
(6)埋管距地面深度不宜小于 0.5m; 与铁路交叉处距路基不宜小于 1.0m 。
⑺并列管相互间宜留有不小于 20mm 的 空隙。 ⑻管孔端口应采取防止损伤电缆的处理 措施。
⑼电缆分支、接头处应设置工作井。
谢谢!
⑶ 3~35kV 三相供电回路的电缆芯数的选择: 工作电流较大的回路可选用 3 根单芯电缆 电缆敷设于水下时可选用 3 根单芯电缆。 三芯电缆可选用普通统包型,也可选用 3 根单芯电缆绞合构造型。
⑷ 110kV及以上供电回路; 每回应选用 3 根单芯电缆
3电缆绝缘水平
⑴交流系统中电力电缆导体的相间额定 电压,不得低于使用回路的工作线电压。
⑷影响载流量的因素。 ⑸10kV 及以下电力电缆经济电流截面选 用。 ⑹户外架空敷设无遮阳时的日照影响。
电缆持续允许载流量的环境温度
电缆敷设场所
土中直埋 水 下 户外空气中、电缆沟
有无机械通风
选取的环境温度
埋深处的最热月平均地 温 最热月的日最高水温平 均值 最热月的日最高温度平 均值
有热源设备的厂房
⑸敷设于水下的中、高压交联聚乙烯电 缆应具有纵向阻水层。
⑹电缆承受较大压力填土地带等可能出现位 移的土壤中或高落差电缆应有钢丝铠 装。 ⑻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选用聚乙烯 外护层。
6电力电缆截面
⑴导体温度不得超过电缆使用寿命的允 许值。 ⑵最大短路电流和短路时间作用下的电 缆导体温度 。 ⑶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连接回路的电压 降不得超过该回路允许值。
⑷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叠置。 ⑸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 1 倍电缆外径的 空隙。 ⑹单芯电力电缆的相间距离,应考虑电 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
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2cfcc4548d7c1c708a145cb.png)
4电缆绝缘类型
⑴低压电缆宜选用聚氯乙烯或交联聚乙 烯绝缘,中压电缆宜选用交联聚乙烯绝 缘类型。 ⑵高压交流系统中电缆线路宜选用交联 聚乙烯绝缘类型。 ⑶高压直流输电电缆可选用不滴流浸渍 纸绝缘、自容式充油类型。
⑷移动式电气设备等经常弯移或有较高 柔软性要求的回路,应使用橡皮绝缘 等电缆 。 ⑸在人员密集的公共设施,以及有低毒 阻燃性防火要求的场所,可选用交联 聚乙烯或乙丙橡皮等不含卤素的电缆。
⑸敷设于水下的中、高压交联聚乙烯电 缆应具有纵向阻水层。
⑹电缆承受较大压力时,应具有加强层 或钢带铠装。 ⑺在流砂层、回填土地带等可能出现位 移的土壤中或高落差电缆应有钢丝铠 装。 ⑻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选用聚乙烯 外护层。
6电力电缆截面
⑴导体温度不得超过电缆使用寿命的允 许值。 ⑵最大短路电流和短路时间作用下的电 缆导体温度 。 ⑶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连接回路的电压 降不得超过该回路允许值。
⑷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叠置。 ⑸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 1 倍电缆外径的 空隙。 ⑹单芯电力电缆的相间距离,应考虑电 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
7.1地下直埋敷设
⑴电缆沟敷设,上、下铺以厚度不少于 100mm 的软土或砂层。 ⑵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 侧各 50mm 的保护板。 ⑶电缆至地下构筑物基础,不得小于 0.3m。 ⑷电缆至地面深度,不得小于 0.7m ~ 1.0m 。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
电缆 工程的可靠性
电缆制造 电缆线路 线路设计 电缆敷设 竣工验收 电缆运行
目录
1电缆的导体 2电力电缆芯数 3电缆绝缘水平 4电缆绝缘类型 5电缆护层类型 6电缆导体截面 7电缆敷设
1电缆导体材料
⑴控制和信号电缆一般为铜导体 ⑵移动式电气设备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df53c7f2b160b4e767fcfd8.png)
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一~二OO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临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汁院会同有关单位对《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1994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增加了中、高正电缆;冰数选择要求:2.增加了电缆绝缘类别选择要求,取消了粘性浸渍纸绝缘电缆的相关内容:3.增加了主芯截面400mm2<S≤800mm2和S>800mm2的保护地线允许最小截面选样要求;4.增加了大电流负荷的供电回路由多根电缆并联时对电缆截面、材质等要求;5.增加了电缆终端一般性选择要求:6.增加了自接电缆实施金属层开断并作绝缘处理内容:7.增加了交流系统三芯电缆的金属层接地要求:8.增加了城市电缆系统的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距离相关规定:9.增加了架空桥架检修通道设置要求;10.增加了电缆隧道安全孔设置间距要求;11.增加了附录B和附录F。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负责具体管埋,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东风路18号.邮编:610021),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1 总则1.0.1 为使电力工程电缆设计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维护,制定本规范。
1.0. 2 本规范适删于新建、扩建的电力工程中5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设计。
1.0.3 电力工程的电缆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 0. 1 耐火性fire resistance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试样在火焰中被燃烧而在一定时间内仍能保持正常运行的性能。
6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6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9a5db8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3.png)
6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导言:为了确保电力工程电缆在设计、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特制定本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电力工程中的电缆设计,包括配电工程、输电工程、变电工程等。
一、一般规定1.1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包括电力工程中的所有电缆设计。
1.3除特别指明外,本规范中的单位均采用国际单位制(SI制)。
1.4所有电缆设计都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以及技术规范的要求。
二、设计基本原则2.1安全可靠性原则:电缆设计应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电缆线路不发生事故和故障,避免对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2.2经济合理性原则:电缆设计应在满足安全和可靠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2.3环境适应性原则:电缆设计应根据实际环境条件进行选择,确保电缆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温度、湿度和地质条件等。
三、设计要求3.1电缆的敷设方式和选择应与工程特点相匹配,包括电缆的电压等级、容量、线路长度和敷设环境等因素。
3.2电缆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包括电缆的芯数、截面、导体材质、绝缘层材料和护套材料等。
3.3电缆敷设应符合规范要求,包括敷设深度、敷设方式、敷设环境和敷设弯曲半径等。
3.4电缆接头、终端的设计和安装应符合规范要求,包括接头和终端的结构、材料、接地方式和绝缘性能等。
3.5电缆的保护措施应符合规范要求,包括电缆的防腐、防水、防火和防护等。
3.6电缆的负荷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包括电缆的电流负荷、短路能力和热稳定性等。
四、验收标准电缆设计完成后,应进行相应的验收,确保设计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
电缆设计的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4.1电缆设计文件的审核和评审。
4.2电缆敷设和布线的质量检查。
4.3电缆接头和终端的检查和测试。
4.4电缆的运行试验和负荷试验。
4.5电缆敷设和使用中的安全检查。
总结:本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在电缆的设计、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提供了一系列的规定和要求,以确保电力工程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9dae04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1.png)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首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需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如国家电力行业
标准、国家建筑标准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电缆的选材、敷设、电气性能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了电缆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同时,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还需要考虑到电缆的环境适应性,如在高温、潮湿、腐蚀等特殊环境下的使用要求,以及电缆的防火、防爆等特殊性能。
其次,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还需要考虑到电缆的负载特性和传输性能。
在设
计电缆时,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载情况和传输距离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电缆规格和截面,以保证电力传输的稳定性和效率。
此外,还需要考虑电缆的绝缘、屏蔽等性能,以提高电缆的传输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另外,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还需要考虑到电缆的安装和维护要求。
在电缆的
敷设和安装过程中,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保证电缆的安全可靠运行。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电缆的维护保养要求,定期进行电缆的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电缆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直接
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制定和执行电缆设计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电缆的环境适应性、负载特性和传输性能、安装和维护要求等方面的因素,以保证电缆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37b81b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0.png)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在电力工程中,电缆设计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电力传输的安全和稳定性。
电缆作为电力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标准的合理性和严谨性对于电力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需要考虑的是电缆的选材。
电缆的选材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环境条件来选择,包括导体材料、绝缘材料、护套材料等。
导体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绝缘材料应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和耐热性能,护套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保护性能。
选材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电缆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其次,电缆设计标准还需要考虑电缆的结构设计。
电缆的结构设计包括导体结构、绝缘结构、护套结构等。
导体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导体的截面积、导体的材料、导体的绝缘等,绝缘结构的设计应考虑绝缘的厚度、绝缘的材料、绝缘的耐压能力等,护套结构的设计应考虑护套的材料、护套的防护性能等。
结构设计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电缆的电气性能和使用寿命。
另外,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还需要考虑电缆的敷设设计。
电缆的敷设设计包括敷设方式、敷设环境、敷设深度等。
敷设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可以是地埋敷设、架空敷设、管道敷设等,敷设环境应考虑环境的温度、湿度、腐蚀性等因素,敷设深度应根据环境条件和安全要求来确定。
敷设设计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电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的合理性和严谨性对于电力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只有严格遵循设计标准,合理选材,合理设计结构,合理敷设,才能保证电缆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保障电力工程的安全运行。
希望各位工程师在实际工程中能够严格遵循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确保电力工程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80a03e3172ded630b1cb6d3.png)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5年7月1日1 总则1.0.1为使电力工程电缆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维护,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的电力工程中2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设计。
1.0.3电力工程的电缆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耐火性(fire resistance):在特定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电缆能维持通电运行的特性。
2.0.2难燃性(flame retardance):在特定试验条件的火焰作用使电缆被烧着后撤去火源能迅即自熄的特性。
2.0.3干式交联(dry-type cross-linked):使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的制造能显著减少水分含量的交联工艺之泛称。
2.0.4水树(water tree):是交联聚乙烯电缆运行中绝缘层发生树枝状微细裂纹现象的略称。
它异致绝缘特性变坏,造成电缆故障。
2.0.5金属塑料复合阻水层(metallic-plastic composite water barrier):由铝或铅箔等薄金属层夹于塑料中的复合带沿电缆包围构成的阻水层。
2.0.6热阻(thermal resistance):计算电缆载流量采取热网络分析法、以一维散热过程的热欧姆法则所定义的物理量。
2.0.7回流线(辅助接地线,auxiliary ground wire):配置平行于高压单芯电缆线路、具有两端接地使感应电流形成回路的导线。
2.0.8直埋敷设(direct burying):电缆敷设入地下壕沟中沿沟底和电缆上覆盖有软土层、且设保护板再埋齐地坪的敷设方式。
2.0.9电缆沟(cable trough):封闭式不通行但盖板可开启的电缆构筑物,且布置与地坪相齐或稍有上下。
2.0.10浅槽(channel):容纳电缆数量较少未含支架且沟底可不封实的有盖槽式构筑物,可布置齐地坪或地坪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5年7月1日1 总则1.0.1为使电力工程电缆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维护,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的电力工程中2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设计。
1.0.3电力工程的电缆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耐火性(fire resistance):在特定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电缆能维持通电运行的特性。
2.0.2难燃性(flame retardance):在特定试验条件的火焰作用使电缆被烧着后撤去火源能迅即自熄的特性。
2.0.3干式交联(dry-type cross-linked):使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的制造能显著减少水分含量的交联工艺之泛称。
2.0.4水树(water tree):是交联聚乙烯电缆运行中绝缘层发生树枝状微细裂纹现象的略称。
它异致绝缘特性变坏,造成电缆故障。
2.0.5金属塑料复合阻水层(metallic-plastic composite water barrier):由铝或铅箔等薄金属层夹于塑料中的复合带沿电缆包围构成的阻水层。
2.0.6热阻(thermal resistance):计算电缆载流量采取热网络分析法、以一维散热过程的热欧姆法则所定义的物理量。
2.0.7回流线(辅助接地线,auxiliary ground wire):配置平行于高压单芯电缆线路、具有两端接地使感应电流形成回路的导线。
2.0.8直埋敷设(direct burying):电缆敷设入地下壕沟中沿沟底和电缆上覆盖有软土层、且设保护板再埋齐地坪的敷设方式。
2.0.9电缆沟(cable trough):封闭式不通行但盖板可开启的电缆构筑物,且布置与地坪相齐或稍有上下。
2.0.10浅槽(channel):容纳电缆数量较少未含支架且沟底可不封实的有盖槽式构筑物,可布置齐地坪或地坪上。
2.0.11隧道(tunnel):容纳电缆数量较多有供安装和巡视方便的通道,且是全封闭性的电缆构筑物。
2.0.12夹层(电缆汇接室,switch cabin):控制室楼层下能容纳众多电缆汇接,便于安装活动的大厅式电缆构筑物。
2.0.13工作井(manhole):人可出入以安置电缆接头等附属部件或供牵拉电缆作业所需的小室式电缆构筑物。
2.0.14电缆构筑物(cable buildings):专供敷设电缆或安置附件的电缆沟、浅槽、隧道、夹层、竖井和工井等构筑物的泛称。
2.0.15挠性固定(slip fixing):使电缆随热胀冷缩可沿固定处轴向角度变化或稍有横移的固定方式。
2.0.16刚性固定(rigid fixing):使电缆不随热胀冷缩发生位移的夹紧固定方式。
2.0.17电缆的蛇形敷设(snaking of cable):按定量参数要求使电缆轴向热机械应力减少呈波浪状的敷设方式。
2.0.18普通支架(臂式支架,cantilever bracket):具有悬臂形式用以支承电缆的刚性材料制支架。
2.0.19电缆桥架(电缆托架,cable tray):由托盘或梯架的直线段、弯通、组件以及托臂(臂式支架)、吊架等构成具有密接支承电缆的刚性结构系统之全称。
2.0.20电缆支架(cable brackets):电缆桥架、普通支架、吊架的总称。
2.0.21阻火包(防火枕,fire protection pillows):是用于阻火封堵又易作业的膨胀式柔性枕袋状耐火物。
3 电缆型式与截面选择3.1 电缆芯线材质3.1.1控制电缆应采用铜芯。
3.1.2用于下列情况的电力电缆,应采用铜芯:(1)电机励磁、重要电源、移动式电气设备等需要保持连接具有高可靠性的回路。
(2)振动剧烈、有爆炸危险或对铝有腐蚀等严酷的工作环境。
(3)耐火电缆。
3.1.3用于下列情况的电力电缆,宜采用铜芯:(1)紧靠高温设备配置。
(2)安全性要求高的重要公共设施中。
(3)水下敷设当工作电流较大需增多电缆根数时。
3.1.4除限于产品仅有铜芯和本规范第3.1.1~3.1.3条确定宜用铜芯的情况外,电缆缆芯材质应采用铝芯。
3.2 电力电缆芯数3.2.11kV及其以下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时,三相回路的电缆芯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3.2.1.1 保护线与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位连接接地的情况:(1)保护线与中性线合用同一导体时,应采用四芯电缆。
(2)保护线与中性线各自独立时,宜用五芯电缆;当满足本规范第5.1.16条的规定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四芯电缆与另外的保护线导体组成。
3.2.1.2 受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位的接地与电源系统接地各自独立的情况,应采用四芯电缆。
3.2.21kV及其以下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时,单相回路的电缆芯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3.2.2.1 保护线与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位连接接地的情况:(1)保护线与中性线合用同一导体时,应采用两芯电缆。
(2)保护线与中性线各自独立时,宜采用三芯电缆;在满足本规范第5.1.16条规定的情况下,也可采用两芯电缆与另外的保护线导体组成。
3.2.2.2 受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位的接地与电源系统接地各自独立的情况,应采用两芯电缆。
3.2.3工作电流较大的回路或水下敷设时,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可采用单芯电缆。
3.2.4除本规范第3.2.1条、3.2.2条、3.2.3条的规定情况外,交流供电回路宜用三芯电缆。
3.2.5直流供电回路,宜采用两芯电缆;当需要时可采用单芯电缆。
3.3 电缆绝缘水平3.3.1交流系统中电力电缆缆芯的相间额定电压,不得低于使用回路的工作线电压。
3.3.2交流系统中电力电缆缆芯与绝缘屏蔽或金属套之间额定电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阻抗接地的系统当接地保护动作不超过1min切除故障时,应按100%的使用回路工作相电压。
(2)对于(1)项外的供电系统,不宜低于133%的使用回路工作相电压;在单相接地故障可能持续8h以上,或发电机回路等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情况,宜采取173%的使用回路工作相电压。
3.3.3交流系统中电缆的冲击耐压水平,应满足系统绝缘配合要求。
3.3.4直流输电用电力电缆绝缘水平,应计及负荷变化因素、满足内部过电压的要求。
3.3.5控制电缆额定电压的选择,应不低于该回路工作电压、满足可能经受的暂态和工频过电压作用要求。
且宜符合下列规定:(1)沿较长高压电缆并行敷设的控制电缆(导引电缆),选用相适合的额定电压。
(2)在220kV及以上高压配电装置敷设的控制电缆,宜选用600/1000V,或在有良好屏蔽时可选用450/750V。
(3)除(1)、(2)项情况外,一般宜选用450/750V;当外部电气干扰影响很小时,可选用较低的额定电压。
3.4 电缆绝缘类型3.4.1油浸纸绝缘电缆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电缆线路最高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差,未超过粘性油浸纸绝缘电缆允许高差时(表3.4.1),宜采用粘性油浸纸绝缘电缆。
(2)除(1)项外,应采用不滴流油浸纸绝缘电缆。
表3.4.1 粘性油浸纸绝缘电缆的允许高差3.4.2当自容式充油电缆与六氟化硫全封闭电器直接相连、且封闭式终端不具备油与气的严密隔离时,电缆的最低工作油压应大于六氟化硫全封闭电器的最高工作气压。
3.4.3移动式电气设备等需经常弯移或有较高柔软性要求的回路,应使用橡皮绝缘电缆。
3.4.4放射线作用场所,应按绝缘型类要求选用交联聚乙烯、乙丙橡皮绝缘等耐射线辐照强度的电缆。
3.4.560℃以上高温场所,应按经受高温及其持续时间和绝缘型类要求,选用耐热聚氯乙烯、普通交联聚乙烯、辐照式交联聚乙烯或乙丙橡皮绝缘等适合的耐热型电缆;100℃以上高温环境,宜采用矿物绝缘电缆。
高温场所不宜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3.4.6低温-20℃以下环境,应按低温条件和绝缘型类要求,选用油浸纸绝缘类或交联聚乙烯、聚乙烯绝缘、耐寒橡皮绝缘电缆。
低温环境不宜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3.4.7有低毒难燃性防火要求的场所,可采用交联聚乙烯、聚乙烯或乙丙橡皮等绝缘不含卤素的电缆。
防火有低毒性要求时,不宜用聚氯乙烯电缆。
3.4.8除按本规范第3.4.5~3.4.7条明确要求的情况外,6kV以下回路,可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缆;非重要性的6kV回路,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也可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3.4.9用在中、高压回路的交联聚乙烯电缆,应选择属于具备耐水树特性的绝缘构造型式。
对重要回路的6kV及以上电压回路,宜采用含有干式交联和内、外半导电与绝缘层三层共挤工艺特征的电缆。
3.5 电缆外护层类型3.5.1电缆的外护层,应符合下列要求:(1)交流单相回路的电力电缆,不得有未经非磁性处理的金属带、钢丝铠装。
(2)在潮湿、含化学腐蚀环境或易受水浸泡的电缆,金属套、加强层、铠装上应有挤塑外套,水中电缆的粗钢丝铠装尚应有纤维外被。
(3)除低温-20℃以下环境或药用化学液体浸泡场所,以及有低毒难燃性要求的电缆挤塑外套宜用聚乙烯外,可采用聚氯乙烯外套。
(4)用在有水或化学液体浸泡场所的6~35kV重要性或35kV以上交联聚乙烯电缆,应具有符合使用要求的金属塑料复合阻水层、铅套、铝套或膨胀式阻水带等防水构造。
敷设于水下的中、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还宜具有纵向阻水构造。
3.5.2选择自容式充油电缆的加强层类型,且当线路未设置塞止式接头时最高与最低点之间高差,应符合下列要求:(1)仅有铜带等径向加强层,容许高差为40m;但用于重要回路时宜为30m。
(2)径向和纵向均有铜带等加强层,容许高差为80m;但用于重要回路时宜为60m。
3.5.3直埋敷设电缆的外护层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缆承受较大压力或有机械损伤危险时,应有加强层或钢带铠装。
(2)在流砂层、回填土地带等可能出现位移的土壤中,电缆应有钢丝铠装。
(3)白蚁严重危害且塑料电缆未有尼龙外套时,可采用金属套或钢带铠装。
(4)除本条(1)~(3)项外的情况,可采用不带铠装的外护层。
3.5.4空气中固定敷设电缆时的外护层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油浸纸绝缘铅套电缆直接在臂式支架上敷设时,应具有钢带铠装。
(2)小截面挤塑绝缘电缆直接在臂式支架上敷设时,宜具有钢带铠装。
(3)在地下客运、商业设施等安全性要求高而鼠害严重的场所,塑料绝缘电缆可具有金属套或钢带铠装。
(4)电缆位于高落差的受力条件需要时,可含有钢丝铠装。
(5)除本条(1)~(4)项外,敷设在梯架或托盘等支承密接的电缆,可不含铠装。
(6)除应按本规范第3.5.1条(3)项的规定采用,以及高温60℃以上场所应采用聚乙烯等耐热外套的电缆外,宜用聚氯乙烯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