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联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主要成员
• 蒲风、穆木天、杨骚、森堡(任钧)等
三、诗歌纲领
• 以左联的理论纲领作为指南, 提出新诗歌 “必须要站在 被压迫者的立场,反对帝国 主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反 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 不合理的压迫,同时领导大 众以正确的出路。”这同左 联指示;“在文学的领域内, 加紧反对帝国主义工作是一 致的。”
“左联”党团
“左联”常委、执委会
国际革命 作家联盟 (苏联)
秘书处: 1.书记 2.组织部长 3.宣传部长 委员会: 1.创作批评委员会 2.大众文化委员会 3.理论研究委员会 4.小说研究委员会 5.诗歌委员会 6.国际联络委员会 7.工农兵文化委员会
支部/分盟 北平、天津 东京、保定 广州、南京 汉口、杭州 太原、济南
《东流》、《杂文》、《新诗歌》
1936年2月,在上海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宣 告解散。由于左联解散得较为突然,故当消息传到 日本后,东京左联的成员均有些将信将疑。他们随 即派任白戈回国了解情况。左联党团书记周扬向任 白戈详细介绍了左联解散的背景及经过,并且要求 左联东京分盟也立刻解散,同时成立一个新的核心 小组领导各文艺团体的工作。数日后,任白戈返回 东京向同志们传达了周扬的意见,大家均表示服 从,没有异议。先后近6年之久的左联东京分盟即 此宣告解散。
四、诗歌主张
• 一、语言形式:大众化
• 根据群众可能接受理解的程度,以大众喜闻 乐见的形式去写大众文化的诗歌。这都与左 联贯彻大众化的方针一致。
• 二、诗风:批判资产阶级
• 诗歌会成员深深了解要发扬五四以来新诗的 战斗传统,维护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遏制 资产阶级颓废诗风
• 三、取材上:反帝抗日的主题
九一八事变后,叶以群在东京参加了大规模的 留学生爱国反日运动,遭到日本警察的追踪监 视。1931年底,叶以群回到上海,担任左联秘 书处干事和《青年文艺》杂志主编,其左联东 京分盟的负责工作交给了任钧。
叶以群离开东京后不久,谢冰莹、胡风、任钧 等相继回国。这样,左联东京分盟无形中停止了活动。
1933年9月,原在上海暨南大学读书的左联盟 员林焕平因“爱国有罪”,被学校开除。他不得不选 择前往日本留学。就在他即将出国时,时任左联党 团书记的周扬突然找他谈话。周扬对林焕平 说:“你这次前往日本,组织上要交给你一项特殊的 任务,即恢复左联东京分盟。” 周扬随后将记有孟式 钧地址的一张纸交给了林焕平。 由于这次谈话,林焕平的东京之行即显得非同 一般。以后,左联又介绍了陈一言、魏晋夫妇与林焕 平同轮东渡。
• 1935年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时刻,诗歌会 根据当时斗争形势,提出国防口号。号召诗 人把创作与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结合起来。
左联唯一的海外组织 ——东京分盟
其发起人叶以群,1929年抵达东京后, 参加了日本日本无产阶级科学研究会,接触 了秋田雨雀等著名进步作家,同时还阅读和 翻译了日本左翼文艺理论与进步作品。 1930年,叶以群抵达上海。这时左联已 经成立。他会见了冯雪峰,此次会面过程本 身很简单,却决定了一项重大事项,即建立 左联东京分盟。接受了任务之后,1931年, 叶以群回到东京,随后左联东京分盟正式成立。
与左联相关的社团
中共中央宣传部 文化工作委员会
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
新 兴 教 育 者 联 盟
社 会 科 学 家 者 联 盟 左 翼 新 闻 记 者 联 盟
左 翼 作 家 联 盟
左 翼 剧 作 家 联 盟
左 翼 美 术 家 联 盟
妇 女 运 动 大 同 盟
· · · · · ·
左翼戏剧家联盟
• 背景:其前身为左翼剧团联盟。1931年1月, 左翼剧团联盟改为个人自愿参加的左翼戏剧 家联盟,简称“剧联”。 • 领导人:夏衍、田汉、阳翰笙等 • 剧联的纲领: • 深入都市无产阶级的群众当中,争取本联盟 独立表演,辅助工友表演或本联盟与工人联 合表演三方式以无产阶级的剧演运动。 • 1936年春,剧联自动解散
新感派与左联
一、早期的求学经历
二、新感觉派对世界的基本表述和总体价值判断是站在马克思 主义立场上的。
Fra Baidu bibliotek
三、大都市和性诱惑等新感觉派题材也同样受到左翼作家的关注。 四、最后,左翼文学和新感觉派在当时都是前卫的、现代的新兴 文学流派。
分区: 闸北 沪东 沪西 法南
小组: 组长及组员
外围组织: 文艺研究会 中国诗歌会 革命互济会 反帝大同盟 „„„
中国诗歌会
• 一、成立的背景
• 三十年代初期,我国正处于民族危机的深重 年代,“一二八”的血未干,中华民族已到 了生死关头。然而诗坛上还流行着新月派, 现代派的靡靡之音,为反击这股唯美的颓废 的诗风。1932年9月由左联诗歌组发起组织中 国诗歌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