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智能网络监测终端的硬件设计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基于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的数字电视接收终端设计

基于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的数字电视接收终端设计

基于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的数字电视接收终端设计刘艳;郭德强【摘要】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electing method for RF chip of digital TV receivers and presents the CMMB digital TV receivers with full MRC diversity by using chip SMS118X with Siano. The receivers can support carrier am plifier (CA) and the function of pay-TV, thus realizing the scheme for the design of such receivers.%介绍了数字电视接收终端射频芯片的选型方法,给出了采用Siano的SMS118X系列芯片并通过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的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来实现全MRC接收的CMMB数字电视接收终端的设计方法。

该终端可同时支持CA的CMMB移动数字电视接收终端,并支持付费电视功能,因而是一个可实现全MRC接收的CMMB数字电视接收终端。

【期刊名称】《物联网技术》【年(卷),期】2011(001)007【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终端;接收【作者】刘艳;郭德强【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集团鄂尔多斯移动通信分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中国移动集团鄂尔多斯移动通信分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70 引言传统的固定视频业务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信息多元化的需求,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网络已在建立和完善,可为手机或者其他便携式设备提供接收数字电视广播的功能,以满足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状态下接收电视节目的需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课件ppt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课件ppt

远程教育
广播电视还可以用于远程教育,让 学生在家中也能接受优质的教育资 源。
移动通信的应用
信息交流
电பைடு நூலகம்商务
移动通信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信息交流,方 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移动通信可以支持电子商务活动,实现线上 购物、支付等业务。
移动办公
智能家居
移动通信可以实现移动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和灵活性。
移动通信可以与智能家居设备相连,控制家 庭内的电器设备,提高生活的便利性。
信息传播的瞬间性
广播电视的信息传播具有瞬间性,一旦错过播出时间就难以再次获取。而移动通信则可以实现信息的存储和回看,受众可 以根据需要随时查看信息。
信息传播的昂贵性
广播电视的传播设备和运营成本较高,制作和播出高质量的节目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移动通信虽然成本相对较 低,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通讯费用和流量消耗。
信息传播的直观性
广播电视可以通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传播信息,使受众获得更为直观、生动的感受 。移动通信虽然以文字、语音为主,但通过短信、彩信、视频通话等方式也可以实现信息 的直观传播。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局限性
信息传播的单向性
广播电视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单向的,受众只能被动接受信息,无法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反馈。而移动通信则可以实现双向的信 息交流,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受限于网络覆盖和信号质量等。
04
比较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优劣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优点
信息传播的广泛性
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通过电波、卫星等传输方式,能够覆盖到广泛的受众群体。而移 动通信虽然受限于基站和信号覆盖范围,但其借助移动设备也可实现对个人或特定区域的 即时通信,具有相当的广泛性。
信息传播的快速性

广电系统一体化终端显示方案——北京时代奥视数码技术幻灯片PPT

广电系统一体化终端显示方案——北京时代奥视数码技术幻灯片PPT
– 标配全功能接口,所有信号接口齐全:SDI、HDMI、DVI、 分量、复合、音频,支持多种信号格式;
– 超窄拼缝,最小双边拼缝可达3.5mm; – 内置Web Server,可实现网络化集中控制; – 同我公司其他大尺寸监视器相同的设计和生产流程,确保产
品质量,提供整机3年质保; – 可提供定期的屏幕校正服务。
多画面显示系统
• 4K显示技术在高清系统中的应用
– 4K技术刚刚处于试验应用阶段,距大规模应用还有相当长 的时间,应在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立足于高清环境的应用;
– LMW-550-4K:55英寸4K专业监视器,分辨率3840X2160 ,是高清监视器分辨率的4倍;
– 配合时代奥视新型多画面分割器Aurora1600,将使您的画 面分割显示质量有巨大的提升;
移在可接受的标准范围
色彩差异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不同LCD面板的色彩差异
通过校色软件配合3D-LUT硬件解决
LCD面板不同区域色彩差异
通过均匀性校正解决
LCD面板随环境温度发生漂移
通过色温补偿解决
LCD长时间使用后发生偏差
定期对LCD进行校色
测量仪器的误差
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正
色彩管理,不仅仅是色彩校正那么简单
• 多画面显示系统要求显示设备高于信号处理 设备
– 多画面应用始自模拟时代,发展于标清时代; – 多个模拟或标清画面合成显示于一个高清的大屏幕,每个
活动画面的显示分辨率几乎都能得到保证,显示效果很好 ; – 目前高清多画面系统,由于多个高清画面合成显示于一个 高清大屏幕,每个高清信号所分得的显示分辨率少的可怜 ,致使图像劣化极其严重,很难达到系统的显示要求;
色彩校正使用3d校色软件进行色彩校正为了保证校正的精度需采集数千个针对lcd面板优化的校正点数据均匀性校正lcd面板不同区域存在亮度和色度偏差中心点校正无法保证整个面板的一致性均匀性校正后才能保证监视器色彩的真正准确色彩的稳定性保证lcd监视器色彩的难点是色彩稳定性影响色彩稳定性的两个主要原因是背光和使用环境温度奥视监视器会时刻监控这些变化对lcd监视器色温的影响并通过独有的算法消除这些影响保证色温的漂移在可接受的标准范围色彩差异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不同lcd面板的色彩差异通过校色软件配合3dlut硬件解决lcd面板不同区域色彩差异通过均匀性校正解决lcd面板随环境温度发生漂移通过色温补偿解决lcd长时间使用后发生偏差定期对lcd进行校色测量仪器的误差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正色彩管理不仅仅是色彩校正那么简单色彩校正只是达成视频色彩管理的一小步奥视色温补偿技术奥视通过专业的色温补偿技术检测并实时校正lcd的色温变化保证在正常工作环境温度下色温的稳定lcd的色温会随环境温度发生变化环境温度越高色温越高根据面板特性的差异环境温度每变化10度色温可变化200300度这已经超出视频监视器允许的偏差范围对于南方的用户由于冬天室内没有暖气lcd监视器的室温无法得到保证不解决这个问题只做色彩校正没有意义广电总局检测中心测量结果符合广播电视标准广电总局的监视器标准是基本参考ebutech33203325标准制定的正是由于奥视严格按照广播电视用视频监视器的标准而非图形显示器的标准对产品进行质量管理使奥视成为第一家进过广电总局检测中心测量的lcd视频监视器生产厂家监视器的小秘密一台监视器随着使用时间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色温在发生改变甚至开关机一次都会不同的

监控、网络、广播系统PPT

监控、网络、广播系统PPT

系统自动将音量控制器旁路 进行最大音量的报警广播
在紧急广播时,系统仍可在 非紧急广播区域进行广播
可操作控制器更正误报广播
13
14
15
综合布线系统
16
工作区
工作区: 综合布线系统的服务功 能区,不代表建筑物建 筑面积 1. 确定服务功能面积(所 有工作区)土建面积 x0.6或0.8=服务功能区 面积 2. 确定每个工作区的面积 5-30平米
技术分类: 光端机分3类:PDH,SPDH,SDH。
4
传输线路:
以上是监控系统中用的线缆 视频线:传输视频信号SYV75-5-1 2芯屏蔽线:传输控制信号 2芯电源线:系统相关设备提供电源 针对不同架构的系统,还会使用到网线、光纤等传输线路
5
5
监控室示意图:
6
安防监控构成:
前端:由246个各类监控点组成 传输:由同轴线缆和光纤组成 控制及记录部分: 1台256进24出矩阵,16台16路硬
21
网络
楼层示意 将线缆延伸到用户 工作区,结构化布线 系统为星型拓扑结构。 每个数据、语音信息 点均有一根超五类四 对双绞线引至水平配 线架。
22
网络示意图
23
网络架构
24
北京航卫信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感谢您的欣赏
25
18
管理区
图示1
24口快接式配 线架
设备安装方式上,采用标准19英寸机柜型安装方式,该 种安装方式可便于系统的使用、维护、维修等,并且可保护 系统的设备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可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19
网络
图示2
20
网络
图示1 设备间子系统是大楼中数据、语 音垂直主干线缆终接的场所;也是建 筑群来的线缆进入建筑物终接的场所 ;更是各种数据语音主机设备及保护 设施的安装场所.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
• 高效性
– 节目内容信息(多个频道播放的同一内容以及重播内 容)只传一份
– 大数据及XML描述的模型采用非专利的压缩算法, 减少对传输带宽资源的占用
• 可扩展性
– 提供增强ESG信息获取入口(URL),通过交互通道 获取
– 提供多种交互功能入口,便于将来增值业务的开展, 比如投票、竞猜、购物订购等
1/2、3/4
384*360
192*144
1/8
1/8,交错分布
携带16比特传输指示信息
15
系统数据率
星座映射
LDPC Code Rate
Data Rate per TS (Kbps)
Total Data Rate (Mbps)
BPSK
1/2
BPSK
3/4
QPSK
1/2
QPSK
3/4
16QAM
1/2
具有交互 功能终端
38
GY/T 220.4-2007 移动多媒体广播 第4部分
紧急广播
• 紧急广播是一种利用广播通信系统迅速向公众通 告紧急事件的业务。当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造成或者可 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 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时,紧急广播提 供了一种迅速快捷的通告方式。
上行分发 信道Ku
下行广播 信道S
信号上行 传输系统
下行分发 信道Ku
中继器
增补 转发器
本地发 射机
广播信道
本地 节目 平台
通信网
接收终端
3
GY/T 220.1-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 第1部分 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CMMB的设计需求
• 对接收的要求

2024版《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PPT课件

2024版《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PPT课件
功能。
17
其他终端设备
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 等可穿戴设备,支持移
动通信功能。
04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 融合与发展
2024/1/26
18
三网融合背景及意义
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电 视和移动通信逐渐走向融合,形成三 网融合的趋势。
意义
三网融合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 信息传播效率,推动媒体产业的创新发 展。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PPT课件

• 广播技术基础 • 电视技术基础 • 移动通信技术基础 •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融合与发展 •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在政策与法规方面的考
虑 • 总结与展望
2
2024/1/26
01
广播技术基础
3
广播的发展历程
早期广播
行业自律组织
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在行业内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行业的自律和规 范发展。
2024/1/26
26
企业合规经营建议
遵守法律法规
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 律法规,确保经营活动的合法性。
加强内部管理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 规范员工的行为,防范经营风险。 2024/1/26
积极参与行业自律
频谱使用费
使用者需按照国家规定缴纳频谱使用费,用于支持国家通信基础 设施建设。
频谱资源监管
国家相关部门对频谱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确保资源的合规 使用。
25
行业监管及标准制定情况
行业监管机构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负责广播、电视和移动 通信行业的监管工作。
行业标准制定
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行业标准,如《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技术要 求》、《数字电视广播技术要求》等,规范了行业的发展。

2024版多媒体设备ppt课件[1]

2024版多媒体设备ppt课件[1]
13
音频处理软件介绍及应用案例
Audacity
开源的音频编辑软件,支持录音、剪 辑、特效等处理。
应用案例
使用Audacity进行音频剪辑和降噪处 理,提取清晰的人声或乐器声音。
Adobe Audition
专业的音频编辑软件,提供高质量的 音频处理工具。
2024/1/29
14
视频处理软件介绍及应用案例
2024/1/29
19
远程控制与视频会议技术
远程控制实现方式
远程桌面软件、 SSH等。
视频会议实现方式
Zoom、Microsoft Teams、WebEx等 视频会议软件。
2024/1/29
远程控制定义
通过网络对远程计 算机或设备进行操 作的技术。
视频会议定义
通过网络实现多人 视频通话和协作的 技术。
2024/1/29
预算合理
根据预算合理规划设备配置,避免浪费和不 必要的支出。
22
常见故障排查与解决方法
2024/1/29
无法开机
检查电源线是否接好,电源插座是 否有电。
投影画面模糊
调整焦距和清晰度,清洁镜头表面。
23
常见故障排查与解决方法
• 投影色彩失真:检查信号源和连接线是否有问题,调整色 彩设置。
的普及。
2024/1/29
02
教育培训市场
多媒体设备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不 断深入,助力教育数字化改革。
04
新兴市场
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多 媒体设备将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
等新兴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0
THANK YOU
2024/1/29
31
4
多媒体设备发展历程

移动智能终端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

移动智能终端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

移动智能终端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第一章: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移动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移动智能终端作为一种高级电子设备,具有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用户可以使用它们进行电话、短信、网络通信,还可以进行娱乐、游戏、社交等方面的活动。

然而,一个好的移动智能终端不仅需要硬件有足够的性能支持,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软件系统来支持它的运行。

这篇论文将会探讨移动智能终端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

第二章:软件系统设计一个好的移动智能终端软件系统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2.1 易用性软件系统需要易于使用和理解。

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界面和指令来操作系统,从而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2.2 稳定性软件系统必须稳定运行,避免出现崩溃和死机等情况。

在设计软件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场景,如弱信号区域、超时情况等。

2.3 安全性在设计软件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安全问题。

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来阻止用户的敏感信息泄露,如密码保护、用户身份验证等。

2.4 扩展性软件系统应该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可以为新的应用提供接口和服务。

这将使用户在使用移动智能终端时能够体验到更多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方式。

第三章:硬件设计一个好的移动智能终端硬件设计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3.1 处理器性能为了确保软件系统可以流畅运行,处理器的速度和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应该选择具有较高处理性能的处理器。

3.2 存储容量移动智能终端需要存储各种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因此需要有足够的存储容量。

同时,应该支持存储扩展,如支持SD卡。

3.3 屏幕分辨率移动智能终端的屏幕分辨率是确定其显示效果的关键。

应该选择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屏幕,以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

3.4 电池寿命电池寿命是移动智能终端的重要指标之一。

应该选择具有较长寿命的电池,以确保用户可以长时间使用移动智能终端。

第四章:实现在实现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软硬件的协同工作。

为了实现一个高效的移动智能终端,需要有一个稳定的软件系统和高性能的硬件系统。

《移动终端UI设计》教学课件01移动终端UI设计概述

《移动终端UI设计》教学课件01移动终端UI设计概述

1.5.1 iOS系统
42
详情页标题文字与详情文字间距为 8的倍数。例如,24像素、32像素、40像素等。 设定行间距与字号比例为 1.5倍。对齐原则为段落文字采用“两端对齐左对齐”,避 头尾为“严格”,首行严禁放 5标点。 关于字体大小的问题,顶部操作栏文字大小为 34~ 38像素,标题文字大小为 28~ 34像素,正文文字大小为 26~ 30像素,辅助性文字大小为 0~ 24像素。
1.2.6 可穿戴设备
24
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开始大力开发智能 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戒指 等可穿戴设备产品。智能终端开始与时 尚挂钩,人们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可携带, 更追求可穿戴,人们的手表、戒指、眼 镜都有可能成为智能终端。
1.3.1 APP的概念
26
APP即 application (应用程序)的缩写, 指运行在智能手机、平 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 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
生活服务类 生活服务类 APP 有很多, 而且类型广泛
新闻资讯类 2019 年新闻资讯类 APP 排行榜如图 1-14 所示。
1.3.2 APP的分类
28
1.3.2 APP的分类
29
1.3.3 APP界面的构成元素
30
按钮
进度条
列表框
1
2
3
4
5
6
图标
7
开关
搜索栏
标签栏
1.3.4 APP的设计流程
提示:生活中常见的智能终端包括移动智能终端、 车载智能终端、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等。
1.2.1 移动终端的概念
17
移动终端特别是移动智能终端,具有如下特性。
54 3 2 1
1 移动性和实时性。 2 通话功能、上网功能和多媒体功能。 3 硬件与软件的可靠性。 4 基于操作系统的多任务性。 5 应用程序安装使用的广泛性与易用性。

2024年度移动第七章ppt课件

2024年度移动第七章ppt课件
移动第七章ppt课件
2024/3/24
1
2024/3/24
• 移动通信概述 • 无线传播理论与信道特性 • 移动通信中的调制与解调技术 • 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接入技术 • 移动通信中的抗干扰与抗衰落技术 •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 • 移动终端设计与应用发展趋势
2
01
移动通信概述
2024/3/24
2024/3/24
8
信道特性分析
信道参数测量
介绍信道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如时域测量、频域测量和
空域测量等。
2024/3/24
信道特性统计分析
阐述对信道特性进行统计分析的方 法,如概率分布、均值、方差和相 关函数等,以揭示信道的统计规律 。
信道容量分析
分析无线信道的容量,探讨影响信 道容量的因素及其与信道特性的关 系。
28
网络优化策略和实施步骤
数据收集与分析
收集网络运行数据,分析网络性能瓶颈和优化潜力。
参数调整与优化
根据分析结果,调整网络参数,优化网络性能。
2024/3/24
29
网络优化策略和实施步骤
硬件升级与扩容
针对硬件性能不足的问题,进行硬件升级或扩容。
2024/3/24
新技术应用
引入新技术和算法,提升网络整体性能。
度和续航能力。
B
C
D
显示技术
采用高分辨率、高刷新率的屏幕,支持多 种显示模式和色彩管理,提高显示效果和 用户体验。
传感器技术
集成多种传感器,如加速度计、陀螺仪、 指纹识别等,提升终端的交互体验和安全 性。
2024/3/24
37
移动终端软件设计
操作系统
基于Android或iOS等主流操作 系统进行定制和优化,提供稳 定、高效的系统运行环境。

《终端设备》课件

《终端设备》课件

智能手表通常配备有显示屏、处理器 、内存等硬件,以及各种预装的软件 和应用。
智能手表的优缺点:优点包括可穿戴 性、健康监测功能等;缺点包括电池 续航能力较弱、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等 。
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是一种基于语音控制 的终端设备,具有语音助手、
音乐播放等多种功能。
智能音箱通常配备有音频处理 单元、麦克风等硬件,以及各
种预装的软件和应用。
智能音箱的种类繁多,包括 Amazon Echo、Google Home等,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 景。
智能音箱的优缺点:优点包括 语音控制方便、可与其他智能 设备联动等;缺点包括可能存 在隐私泄露风险等。
打印机
打印机是一种输出终端设备,可以将计算机或其 他电子设备中的信息以纸张或其他介质的形式输 出。
多样化
终端设备的形态将更加多样化, 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云端化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终端设 备将更加依赖云端服务,实现数 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Part
02
常见终端设备介绍
个人电脑
个人电脑是常见的终端设备之一,具有高度的可定制 性和扩展性,可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
输标02入题
个人电脑通常配备有操作系统、处理器、内存、硬盘 等硬件,以及各种软件和应用。
备份方式
选择可靠的数据备份方式,如云存 储、外部硬盘、光盘等。
数据恢复
在数据丢失或设备损坏的情况下, 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减少损失。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终端设备》ppt课 件
• 终端设备概述 • 常见终端设备介绍 • 终端设备的性能指标 • 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 • 终端设备的维护与安全
目录
Part
01
终端设备概述

2024版多媒体设备ppt课件pptx

2024版多媒体设备ppt课件pptx
6
02
多媒体设备核心技术
2024/1/29
7
音频处理技术
01
02
03
音频编码与压缩
采用先进的音频编码算法, 如MP3、AAC等,实现音 频数据的高效压缩,降低 存储和传输成本。
2024/1/29
音频增强与处理
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如均衡器、噪声抑制等, 提升音频质量和清晰度。
音频识别与转换
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将音频 转换为文本,或实现不同 音频格式之间的转换。
设备清洁。
2024/1/29
22
常见故障排查与处理方法
1 2
无声音
检查音频线是否连接正确,音频输出设备是否开 启及音量大小;若仍无声音,可能是音频输出设 备故障,需更换或维修。
图像异常 检查视频线是否连接正确,显示器设置是否正确; 若仍出现异常,可能是显卡故障或显示器损坏, 需更换或维修。
设备无法启动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将为多媒体教学提供更加真实、生动的教学 场景,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在学习中。
大数据分析应用 通过对多媒体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精准的教学建议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分 析。
29
THANK YOU
2024/1/29
30
10
人工智能技术在多媒体设备中的应用
智能语音交互
通过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 实现与多媒体设备的智能语音交
互。
智能图像识别
应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图像和视频 进行智能识别和分析,提供个性化 推荐和精准广告等服务。
智能内容推荐
基于用户历史数据和行为分析,利 用机器学习1
03
常见多媒体设备介绍及特点分析
2024/1/29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终端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终端技术规范

QBXXXX标准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接收终端技术规范XXXX XXXX 发布目次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4 概述及产品分类 (5)5 终端可实现的业务 (5)6 功能要求 (6)7 性能要求 (9)8 用户界面要求 (10)9 其它要求 (10)10 外接模块式终端 (10)11 试验方法 (11)12 检验规则 (12)13 标志、标签和使用说明书 (12)14 包装、运输、贮存 (12)附录A (12)CMMB接收解码终端主要性能指标 (12)附录B (13)终端性能指标参考 (13)附录C (15)CMMB的主要系统参数和指标 (15)附录D (16)U波段频点列表 (17)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简称移动多媒体广播终端)相关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功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各类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终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Y/T 220.1-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1部分: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GY/T 220.2-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2部分:复用GY/T 220.3-2007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3部分:电子业务指南GY/T 220.4-2007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4部分:紧急广播GY/T 220.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5部分:数据广播GY/T 220.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6部分:条件接收GY/T 220.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7部分:接收解码终端技术要求SJ/T 10730-1997 VCD视盘机通用规范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MIS_ VLD D4
MMIS_ CLK F4
IF206_CS
IF206_ DOUT IF206_ DIN IF206_ CLK
18nH
带内单频干扰超过接收信 号15dB以上时,IF206仍 可实现顺利接收
控制器模块外接电路
VCC3.3
10k
RST
RESET
0.1uF
20pF 20pF
OSC_IN
8 MHz OSC_ OUT
IGT MC52i_TXD
14 15
PA0-WKUP/USART2_CTS
16 PA1/USART2_RTS/ADC_IN1
MC52i_RXD AGC
17 20 21
PA2/USART2_TX/ADC_IN2 PA3/USART2_RX/ADC_IN3 PA4/SPI1_NSS/USART2_CK/ADC_IN4
二、智能网络监测方案的选择
测试需求
1.SNR(信噪比)的测量,精度达到2dB; 2.信号测量灵敏度小于-90dBm; 3.信号LDPC及RS误包率的测量; 4.CMMB信号功率的测量,精度要求达到2dB; 5.具有无线网络接口,实现无线远程监测; 6.具有GPS定位功能; 7.终端使用太阳能供电,使其在无外接供电电缆的情况下
GPRS通信单元 存储单元
电源管理单元
太阳能电池板 电源控制器 蓄电池单元
终端办卡
太阳能供电系统
MXL5007外接电路
A1.6V
0.1μF
4.7nF
33nH 120nH
3.6nH
2
3
5
4
天线接头 1 A1.6V
LOOP_RF
A1.6V
ESD5V3U1U
A1.6V
4.7nF 1 VDD_ DNX2
2 0.1μF3
LNA_IN NC
4 LT_ OUT
5 IDAC1
6 AS
7 VDD_RF_SX 8 XTAL_N
0.1μF
MXL5007
TF_1 32 VDD_DNX1 31
TF_2 30 TF_3 29 VBATT_A3 28 VAGC 27 AGC VDD_ABB 26 RESET_B 25
A3.3V
0.1μF
LOOPF RFIN
LOOP_RF 1μF
15nH
NC1 A7 NC2 G6 NC3 G7 GND A1 GND A2 GND A6 GND B1 GND B7 GND C2 GND D5 GND F1 GND F7 GND G1 GND G2 UART_ TXD A5 GPIO14 B6 GPIO15 B5 MMIS_D3 F3 MMIS_D2 D3 MMIS_D1 E3 MMIS_D0 E4
4.7K
C3 B4 A3 10nF D6
E6
9pF
20 MHz 11 4 4 2 2 3 3 1M
1nF
E7
G5
F5
15nH
B2
B3
E1
9pF
C7
D2
4.7K/1%
8.2nF 30K
68nH 10nF
10nF
D1 10nF F2
470pF
C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DE
VDE VDD VDD VDD AVDD VDDRF VDDRF VDDVCO RSTN BOOT WAKEUP TSDAPUP VRM VRP VRC XIN XOUT LOAD RBIAS UVMIXIND PD_BB2 PD_BB1 PD_RF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智能网络 监测终端的硬件设计设计
论文主要内容
一.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智能网络监测方案的设计 三.监测终端的硬件设计 四.监测终端的软件概述 五.总结
一、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目前的CMMB网络信号固定式监测平台,主要是对源端 设备进行监测,组建的监测网络用于监测各发射机、直放站 等设备的发射参数和发射的信号质量。这种监测方式虽然能 精确地监测发射参数,却不能了解客户端实际的信号质量。
• 不能直接反映用户体验,它虽然适合网络管理部门,却 不适合对用户体验更关心的网络运营商和监测部门。
• 由于发射机等重要的发射设备连接在网络中,对网络的 安全性要求很高,组网困难。
• 由于各个发射机、直放站等设备厂商不同,监测系统很 难做到高集成度,当有新设备加入到网络中,通常需要 对监测系统做较大改动才能满足新的需求。
主要工作
u 介绍移动多媒体广播和国内外的移动多媒体的发展现状, 分析现有的CMMB监测系统及实际测试需求的情况。
u 设计一种分布式CMMB网络智能监测系统。系统使用 GPRS无线通信方案作为系统的通信方式,从而保证了监 测系统测试覆盖范围及通信的实时性,监测终端采用太阳 能供电方案,大大提高了其环境适应能力及可靠性。
4.7μF A1.6V
A3.3V
4.7nF A1.6V 470nF
图中磁珠型号全部为 BKP1608HS121。
IF206外接电路
VDDCORE VDDIO
AVDDCORE
C6
VDDRF VDDIO
G4
VDDRF
C4
VDDVCO
C5
F6
VDDIO
D7
E2
10K
E5
G3
IF206_ RST
A4
0.1μF
A1.6V 0.1μF
A3.3V
20K Ω MXL5007_ RST
0.1μF
A3.3V
24 VDD_ REF
A1.6V
0.1μF
VBATT_A2 23
IF_ OUT_P 22
4.7nF TunerA_IP
IF_ OUT_N 21
TunerA_IN
GND_ DIG2 20
4.7nF
VREG_ OUT2 19 470nF
18 VDD_IO
A3.3V
SCL 17 SCL
0.1 μF
9 XTAL_P 10 CLK_OUT 11 VREG_A_OUT 12
VBATT_A1 13
VREG_D_IN 14 GND_DIG1 15 VREG_D_OUT1 16 SDA 33 GND
SDA 0.1u
16pF 1
4
2
3
24 MHz 16pF
系统能够稳定的工作;
通信方案选择
无线局域网 u 3G网络方案 u GSM短信息 u GPRS通信技术
GPRS的优点:永远在线、移动通信、快速登录、 高速传输、组网灵活
总体方案设计
三、监测终端的硬件设计
总体方案

CMMB 天线
谐 器 单

检波单元 解调器单元
GPS单元
A/D
D/A 微 控 制 器
u 设计监测终端的硬件平台,在硬件总体方案设计的基础上, 分别完成信号解调模块、功率测量模块、核心控制器模块、 存储器模块、GPRS模块、GPS模块和温度测量模块不同 单元做了逐依设计与实现。
u 概述监测终端的软件设计,各个模块的软件配置流程。
u 设计完成后,对整个系统作一个客观评价,指出本次设计 的优缺点并可以提出改进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