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浙江省引进外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资料
对优化浙江外资结构的思考
对优化浙江外资结构的思考关于优化浙江外资结构的思考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外资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之地,外资也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浙江外资结构不够优化,存在两极分化、重复竞争等问题,如何优化浙江外资结构,提高其质量和效益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二、加强外资引进与企业培育浙江省的外资主要来自欧美地区和亚洲地区,如何促进外资在企业管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优化浙江外资结构的关键。
1. 加大对外资引进的政策支持力度:例如在土地、税收等方面推出更多优惠政策,引导优势外资重点投资进入浙江等。
2. 优先支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外资企业:关注外资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人才等方面的先进性,鼓励这类企业切入高附加值领域,从而带动本土企业加快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跨越式提升。
3. 支持投资区进一步深化外资企业的服务:除了传统基础设施之外,投资区应加强对外资企业的服务,提供在人才、管理等其他方面议题的交流、学习和支持。
三、规范外资投资行为外资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普遍存在重视短期获利而忽视长期发展的现象,不规范的投资行为也加剧了浙江外资结构的不良现象。
1. 严格审查外资合作项目:在培育或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加强对外资企业和项目背景的审核,避免过度借助国外的资金、成品和其他资源来增加市场份额。
2. 重视社会责任,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外资企业的社会责任能够增强其公信力,提高其在当地社会的认可度。
这不仅可以增加企业在地方政府和民众心目中的好感度,还可以是企业更快速地获取社会同情和政府支持。
四、培养本土经济实力优化浙江外资结构,不仅要引进外资,还要打造本土企业。
培养本土企业,使其达到流程高效、管理科学、研发创新等新的标准也成了现今主要的政策重点。
1. 鼓励本土企业走出去,寻找国外市场:作为浙江经济的支撑,本土企业要走向国际市场。
因此,在发展外贸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大力支持中小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浙江省利用外资的优势及引资策略【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浙江省利用外资的优势及引资策略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国直接投资(FDI)快速发展起来,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然而FDI的分布却不平衡,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域差异。
影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区位的因素很多,不同的因素对FDI有不同的影响。
因此,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策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的过程,了解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有关因素,有利于东道国更好的吸引外国资金。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参与到我国的经济活动中来,外商投资快速增长。
浙江地处长三角沿海地区,是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省份之一。
随着大规模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涌入,外商在浙江的投资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浙江经济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并且我们在引资过程中也开始思考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吸引和利用好跨国公司的各种资源。
虽然浙江省在引进外资上有其优势的方面,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如何更快更多的吸引外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成为浙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较多研究将视角定位于整个中国,缺乏特别针对浙江实况的研究。
本文把研究的视角从“国家层次”具体到“省级层次”,以浙江省为例,研究浙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状况。
本文将从趋利避害的角度出发,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不断完善引资和投资环境,这对浙江省更好地利用和吸引外资都有很大的政策及经济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许多经济学者们纷纷对此作出研究。
这不仅可以帮助外界了解外资现象,也有助于东道国地区更快更多的吸引外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一)国外有关外商直接投资的研究海默、金德尔伯格(1960)的垄断优势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是企业拥有垄断优势。
优势有三类: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以及企业拥有的内部和外部的规模经济优势。
小岛清(1978)在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基础上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根据日本的国情,提出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浙江省利用外资的现状和发展
Abstract
Reform and opening up 30 years ago, is located inZhejiangProvince,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input of capital, especially foreign capital investment in the private economy in Zhejiang Province has been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Chinese, but the use of foreign capital, is still in the coastal provinces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mid-stream, which the economic constraints of the Zhejiang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Zhejiang geograph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Analysis of Foreign Capital Utilization, Zhejiang achievements and current status of the dialectical use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Zhejiang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compared with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prospects for 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are described.
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借鉴意义
摘要对外贸易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的重点。
对外贸易能否促进经济增长,历史上国内外学者们也都各执一词。
对中国的对外贸易进行研究时,大多数文献大多集中于对中国整体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但由于不同省市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模式,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也存在着不同的数量关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对外贸易开放水平大大提高,对外贸易额逐年增长,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外贸大省,出口额位居全国前列,经济实力也位列前茅。
因此无论是在理论上那个还是实践方面,对浙江省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基于以上主题,本文从进出口贸易总额及差额,进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依存度等方面分析了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并根据2006-2012年浙江省的出口、进口、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等数据,通过协整分析,探讨了进出口贸易与浙江省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本文系运用规范研究方法进行的专题研究。
全文分3个部分:首先,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其次,运用协整检验对对外贸易与GDP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最后,浅析了浙江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协整检验;浙江省引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
三十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9.4%。
2012 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1.894 万亿人民币。
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样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1978 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211 亿美元,到2012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38671.2亿美元,实现了巨额的增长。
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俨然已是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
显然对外贸易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外资利用的重要性应对浙省外资利用问题的措建议
浙江省外资利用问题探讨周景石摘㊀要:世界经济高速发展ꎬ使得各国的联系不断变得密切ꎬ因此利用国外投资商投资已成了世界各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必然选择ꎮ发展中各国以及在经济转型期的各国越加希望吸收外来投资者的投资来获取更多的资源㊁先进的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ꎮ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ꎬ利用外来投资者的投资成果备受瞩目ꎬ获得了卓越的成就ꎮ浙江省是个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经济大省ꎬ利用外国投资者的投资的规模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ꎬ利用外国商人的投资能够促进浙江省经济发展ꎮ关键词:外资ꎻ浙江ꎻ建议一㊁外资利用的状况利用外资是指中国的职能机构㊁企业以及其他的经贸机构通过向国外筹款ꎬ促使外国投资者来华投资和利用其他的方式来获得国外的资金㊁技术㊁装备等ꎮ(一)外资利用的重要性从古至今的历史长河中ꎬ没有一个国家是可以不依靠其他国家而独立存在的ꎮ每一个国家他们都需要能够促使自身经济发展的资金㊁能源等ꎮ如果国家想要飞速发展ꎬ那么就得吸收外来的资源ꎮ这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ꎮ社会主义国家的创建大多是在经济发展低下国家或一般的国家通过武装革命取得成功的ꎮ这些刚刚起步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初始阶段会走得相当艰苦ꎮ社会主义国家为了摆脱苦难ꎬ使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ꎬ就必须大力发展自身的经济ꎮ在发展自身经济㊁积累本国资本的同时ꎬ就需要适度㊁有针对性的吸收外来资源ꎬ并对它们加以利用ꎮ当今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存的时代背景下ꎬ鉴于社会主义国家在初期的艰苦条件ꎬ要追赶上资本主义国家的脚步ꎬ外来资源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就会显得尤为重要了ꎮ(二)外资利用的作用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ꎬ当前实行的是市场经济ꎬ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平衡市场的发展ꎮ根据我国长期摸索下来的经验所得ꎬ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ꎬ适度㊁合理的利用外国资金对于我国有一定的好处ꎮ一是为我国国内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ꎬ提供优秀的管理理念㊁一流的设备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能和管理水平ꎮ二是能够弥补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所呈现资金不足的缺口ꎬ促进经济发展ꎬ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助力ꎮ三是加快中国 高㊁精㊁尖 产业的成长ꎬ形成产业的逐步转型ꎮ四是能够加速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ꎬ如交通事业等ꎬ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ꎮ五是能够为从业人员提供工作机会ꎬ缓解就业难问题ꎬ增加收入ꎮ六是加强发展外向型经济ꎬ调整外贸行业的布局ꎮ二㊁应对浙江省利用外资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一)加深引资的思想力度ꎬ提高外资总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ꎬ要放开思想ꎬ摈弃传统观念ꎬ挖掘市场潜力ꎬ提高开发水平ꎮ从思想层面带动实际行动ꎬ从而提高利用外资的总量ꎮ因此放开招商引资的思想和力度是浙江省招商引资的必然选择ꎮ首先是要在思想层面上有一个清楚的认知ꎮ想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ꎬ就要进一步的解放思想ꎬ摒弃旧观念ꎮ要对投资的市场㊁行业进行分析ꎬ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引资ꎬ要抓好发展机遇ꎮ虽然ꎬ近年来外来投资者在浙江省的投资情况良好ꎬ浙江省的对外开放形势也呈现积极的态势ꎬ但较全国其他经济发展地区(江苏㊁广东等)相比浙江省在对外快放的方位㊁层次㊁领域方面还有待提高ꎮ要提高紧迫感ꎬ更新观念ꎬ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ꎬ从而提高浙江省利用外资的总量ꎮ其次ꎬ要明确招商引资的指导思想和目标ꎮ要牢牢把握住中国作为WTO(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重要契机ꎮ利用外商投资来带动本土企业的发展ꎬ迎来本土企业的第二春ꎮ通过针对税收方面进行优惠和提供更优美的生活环境ꎬ营造良好氛围ꎬ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ꎮ最后ꎬ要对浙江省自身行业分布㊁产业结构等进行科学的分析ꎬ提高招商引资的层次和领域ꎬ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ꎮ要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招商力度ꎬ尽可能向 三㊁二㊁一 产业结构靠拢ꎮ在对第二产业招商时不要造成产业过剩的现象ꎬ也不要贪多ꎮ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扩大总量ꎮ对第一产业ꎬ注重技术的利用和吸收ꎬ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ꎬ推进三个产业的同时发展ꎮ(二)完善相关法律ꎬ提高实际利用率在中国市场中ꎬ法律体系的不完善给投资环境带来了较多的漏洞和不稳定性ꎮ伴随着浙江省经济社会的情况越来越复杂ꎬ经济也越来越市场化ꎬ并且浙江省政府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外国投资者ꎬ更多有价值的ꎬ更多高新技术的投资ꎬ拥有完善的法律制度特别重要ꎮ简化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手续ꎬ提高职能部门的运作效率ꎬ为外资的从合同数量转化为实际数量时减少不必要的时间㊁人力等的损耗ꎬ从而进一步提高外资的实际利用率ꎮ但简化手续并不意味着放宽对他们的监管ꎬ而是在同等监管力度下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ꎮ加强对相关部门人员的约束ꎬ严查贪污腐败现象ꎬ以防止在从合同金额转化为实际金额过程中出现官员过界ꎬ中饱私囊甚至出现贪污腐败现象ꎬ从而导致资产流失ꎮ建立公平的税收体制ꎬ完善和落实外商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具规定ꎬ建立健全的国际经济运行接轨的法规体系ꎬ从而降低在合同金额转化为实际金额过程中的资金流失ꎬ提高资金的利用率ꎮ(三)创新方法ꎬ拓宽渠道ꎬ改善投资来源首先ꎬ开办招商会展ꎬ通过打造浙江省的特色来进一步提升浙江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ꎬ提高来浙江省投资的针对性ꎮ加强与欧洲㊁美洲等主要国家的联系ꎬ争取摆脱投资来源过于集中的问题ꎮ其次ꎬ外派干部外出招商ꎬ设立驻点招商ꎬ建立网络平台63金融观察Һ㊀网络招商ꎬ也可以通过亲情㊁血缘等方式来吸引华裔投资ꎮ也可以主动出击ꎬ上门招商ꎮ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招商引资项目的洽谈ꎬ尽可能使得投资来源的多元化ꎮ最后ꎬ通过闲置资产来招商ꎬ从而来克服土地资源减少所带来的影响ꎮ这样既能把闲置的资产利用起来ꎬ又能把外商吸引过来ꎬ扩大了总量ꎬ一举两得ꎮ在突出闲置资产招商的同时ꎬ也要大小投资都不放过ꎬ内外项目都不漏掉ꎬ对引进项目都不轻管ꎮ(四)优化浙江省的产业结构首先ꎬ加深对第一产业的招商力度ꎬ利用外国投资者所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来促进浙江省现代农业的形成ꎬ提高农业的产量ꎬ以先进的技术为依托㊁以充足的外来投资为助力ꎬ以政府的支持为后盾ꎬ发展现代化的生态农业ꎬ对浙江省传统农业模式进行改造ꎮ以政府为桥梁ꎬ加强投资者和农业主的联系与合作ꎬ提倡土地的对外承包和租赁ꎬ形成现代化农业的集聚ꎬ实现传统农业的改革ꎮ其次ꎬ对于第二产业要提高质量ꎬ扩大总量ꎮ工业的招商引资工作要以高科技㊁能耗小㊁污染小为主要方向ꎬ利用外来技术和管理模式逐渐向 高㊁精㊁尖 转变ꎮ针对纺织业㊁制造业㊁医疗业㊁机械业㊁电子业五大产业投资过于的集中ꎬ我们应稍稍减少对这五大产业的投资优惠ꎬ加大除这五大产业外其他产业的投资优惠ꎬ从而使得投资的方向转向其他的薄弱产业ꎮ对这五大产业的投资设立数量上限ꎬ以防止投资过度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必要的污染等问题ꎮ另外ꎬ这些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ꎬ眼光要长远ꎬ不要仅仅局限于当前的现状ꎬ要考虑到未来ꎬ要正确的寻求合作伙伴ꎬ不要仅为了获得更多的投资而盲目寻找投资者ꎬ要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主ꎮ最后ꎬ尽可能发挥第三产业的潜力ꎮ第三产业在浙江省产业布局中比较薄弱ꎬ随着外来资本的不断流入ꎬ发展潜力逐渐显露ꎮ要有紧迫感ꎬ根据行业特点ꎬ有针对性的吸引外资ꎬ以金融业㊁信息服务业㊁旅游业等为发展的重点ꎬ使相关资源活起来ꎬ深化浙江省第三产业结构和社会事业的发展ꎬ促进第三产业的繁荣ꎮ(五)平衡地区利用外资不均的情况浙江省东北部与西南部经济发展不均衡ꎬ东北部与西南部地区经济差距逐渐的拉大ꎬ对浙江省经济发展产生阻力ꎮ对于浙江省利用外国投资者投资来说ꎬ加强浙江省西南部城市的基础建设ꎬ将一般中小型项目的加工企业向浙西南地区转移发展ꎬ形成产业聚拢ꎬ发挥浙西南地区人力和自然资源的优势ꎬ利用在税收㊁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ꎬ鼓励和引导外国投资者将劳动密集型和一般加工业向浙西南内地转移ꎬ来缩小与浙江东北部地区的差距ꎮ对于浙东北部发达地区ꎬ进一步提高打开市场力度和继续提升劳动力㊁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ꎬ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生产力和效率等来吸引国际投资者的投资ꎮ可以考虑减少对浙东北部发达地区低水平加工业投资项目的优惠程度ꎬ从一个侧面迫使投资者向浙西南地区转移ꎬ并重点扶持浙东北地区对金融㊁信息和高科技产业的投资ꎬ从而建立高新企业集散地ꎮ(六)改善投资软环境㊁硬环境浙江省应当继续改善投资环境ꎬ包括投资硬环境的建设和软环境的建设ꎮ江苏省㊁上海市㊁广东省等这样的经济强省(市)的崛起会限制浙江省在吸引外购投资者投资所占的比重ꎮ浙江省如果想要加大吸引外商的投资ꎬ就一定得完善浙江省自身的投资环境ꎮ尽管目前浙江省的投资环境已经建设得相当不错了ꎬ但如果能有所改善ꎬ想必浙江省的利用外资能更上一个台阶ꎮ在软环境方面ꎬ简化在投资过程中的手续ꎬ加快投资企业的入驻速度ꎮ但这并不意味着放松投资的审核ꎮ通过简化政府职能部门的审批过程ꎬ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来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ꎬ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ꎮ给外国投资者提供一个宽松㊁自由㊁便利的投资环境ꎮ在硬环境方面ꎬ继续完善和建设好浙江省的基础设施ꎬ大力加强水电㊁交通㊁通信等的基础设施的建设ꎬ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完备㊁便利的配套设施ꎮ大力建设经济开发区这一模式ꎬ以点成线ꎬ从而带动面的发展ꎮ加快产业集群化ꎬ降低企业成本ꎬ提到外商的投资力度ꎮ(七)企业自身的应对策略首先ꎬ浙江省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ꎮ不能抱有用市场来换取技术的心态ꎬ如果浙江省的市场被外来投资者所攻占ꎬ那么浙江省的本土企业便会落到无去无从的境地ꎮ不能全部依赖于外来投资者投资所带来的技术ꎬ只能依靠当地企业的自身力量ꎬ对引进的先进技术要以自身为主ꎬ一切都为自身所用并再进行创新ꎬ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技术ꎮ其次ꎬ在树立了正确的意识之后ꎬ要加大对创新的措施ꎮ可以加强和政府㊁学校㊁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ꎬ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ꎬ加大对企业人员的后期的职业培训ꎮ加强从业人员对自己工作的认识ꎬ加强企业树立独立的品牌意识ꎬ提高企业自身的研发意识ꎬ注重研发环境ꎬ从而由劳动密集向高附加值转变ꎮ三㊁总结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ꎬ外国投资者在浙江省的投资对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ꎬ弥补了浙江省因经济高速发展所呈现资金不足的问题ꎬ增加了浙江省的税收收入ꎬ为广大就业者提供了就业岗位ꎬ并为企业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ꎬ为管理者提供了新的管理方式及理念ꎬ调整了浙江省的产业结构ꎬ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ꎬ为浙江省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助力ꎮ参考文献:[1]孙佳玫ꎬ孙勤勇.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ꎬ2007(11).[2]王军锋ꎬ李书彦.对浙江省利用外资优化产业结构的思考[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ꎬ2009(1).[3]刘希平.浙江省利用外资中的问题㊁原因及对策[J].浙江学刊ꎬ1998(2).作者简介:周景石ꎬ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ꎮ73。
浙江利用外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浙江利用外资现状及对策分析如何利用外资促进浙江经济的更快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浙江利用外资的现状特点,剖析了在利用外资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发展外资的相关对策建议。
标签:浙江外资问题对策一、当前浙江利用外资现状分析1.外资规模稳步扩大自1993年浙江利用外资首破10亿美元以来,直到2001年才突破20亿美元,但此后浙江在利用外资方面呈快速发展趋势,2005年单年利用外资已达77.2亿美元。
此外,浙江在吸引大项目外资上也有所发展,2005年批准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项目114家,比上年增长103.6%。
截至2005年底,全球500强公司己有72家在浙江省投资兴办了195家外商投资企业。
2.服务业引进外资增长较快浙江利用的外资主要投资在第二产业上,占全省总额的80.5%,其中制造业是主体,占全省总额的78.6%。
近年来浙江在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方面有所优化,服务业引进外资增长较快。
2005年浙江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同比增长62.5%,占全省外资总额的19%。
服务业招商逐渐成为浙江利用外资的一个亮点。
3.外资来源多元化发展总体来说,浙江的外资来源地比较稳定。
2005年实际利用的外资中,香港地区外资占总额的39.3%居第一位,维尔京群岛、美国、日本、台湾、意大利、萨摩亚、韩国、新加坡分别为第二至第九位。
近年来欧洲、大洋洲等地的外资利用有所发展,2005年来自欧盟的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同比分别增长3405%和23.9%,来自大洋洲的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同比分别增长28.8%和43.4%。
此外,浙江的引资方式有所创新,“以民引外”成效明显,民营企业嫁接外资已成为合资、合作的主要途径。
2005年全省“以民引外”企业1448家,投资总额120.35亿美元,合同外资39.32亿美元,分别占非独资企业总数的97.9%,78.7%和86.0%,占全省总数的42.6%、36.6%和24.4%。
浙江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对策分析【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经济学浙江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制定的利用外资政策密不可分。
因此出现了很多研究这个方面的专家和学者,随之也就出现了很多有关外资的研究课题,而我们也看到这些分析研究大都针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8 年9 月24 日出版的《2008 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7 年,中国连续16年成为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共吸收外资840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换言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外国资本竞争的一片热土。
然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发展为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也随着全球大趋势出现了下降趋势。
此后如何摆脱经济危机下,中国外资直接投资少的问题成了各位学者和经济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
大部分对外资投资在我国的研究,主要分成了两部分,一是对现状的阐述,二是对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进行分析。
很多学者的分析都用的是纯文科的角度去论述和阐明的你,再引用上一些外资直接投资的数据或者某些投资报告中的数据,通过对比等方式加以阐述说明,对于理科思维下的外长直接投资着墨较少。
在我所搜集的文献资料中,毛其淋和吕品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内资企业出口的影响效应研究》和佘雪锋的《浙江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实证研究》是挺特别的存在。
它们两者都是通过假设模型,并应用数学的计算方法和思维方式对各种模型加以检验分析,随之得出他们自己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比如佘雪锋的论文,论证了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与浙江省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得到了如下结果:首先,行业数据与城市数据的回归分析都证实了外资企业对内资工业部门的总体正向技术外溢效应是现实存在的。
其次,对浙江省行业数据的计量结果显示,浙江省FD I技术外溢的主要渠道是示范- 模仿效应和联系效应,并且竞争效应和集聚效应对技术外溢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浙江吸引外资的现状及其成本收益分析论文
浙江吸引外资的现状及其成本收益分析论文论文摘要:浙江吸引外资不仅数量少,而且在城市分布上也很不均衡。
现在各地政府已经意识到引进外资的重要性。
就长期而言,必须通过引进外资等措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升级和优化,否则很可能在新一轮的增长中处于劣势。
外资的引进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机制,提高的经营质量;有利于接轨国际市场,提升浙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优化配置,整合相关产业。
但同时应该意识到引资的成本,如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以市场、利益换外资的成本等等。
论文关键词:浙江吸引外资现状成本收益 (一)浙江吸引外资的现状相对于民营经济的发达,吸引外资无疑是浙江的一条“经济短腿”。
20XX年,浙江实际利用外资总量仅为江苏的%。
上海的%。
同为长三角主要城市,杭州实际利用外资(20XX年)亿美元,宁波亿美元,远远低于上海的亿美元,苏州的美元,甚至与南京、无锡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
(见图一)在对外投资中,世界500强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而浙江似乎在吸引世界500强方面“魅力”不足。
迄今,世界500强已有400多家进入长三角,合同利用外资累计近1500亿美元。
其中200多家进入上海,超过三分之一的落户江苏。
资料显示,最近10多年间,世界500强等外资在江苏投资了600多亿美元,为其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但同期在浙江投资的世界500强仅有54家。
吸引世界500强的投资额分别为江苏的%,上海的%。
浙江吸引外资不仅数量少,而且在城市分布上也很不均衡。
宁波达到亿美元,杭州、嘉兴、湖州等市在3-6亿美元之间。
而台州仅为亿美元,丽水为亿美元,衢州为亿美元。
从资料来看,吸引外资较多的城市大多集中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另外,来浙江投资的54家世界500强中有37家落户杭州,占据全省总量的%,宁波紧随其后约占%。
在衢州、丽水等诸多城市至今尚无一家世界500强来投资。
显然在这一轮吸引外资上,浙江落后于周边沿海地区。
20XX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城市(上海及江苏)上海南京镇江无锡常州苏州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城市(浙江省)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资料来源:《20XX上海统计年鉴》、《20XX江苏统计年鉴》、《20XX浙江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浙江省FDI的现状_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92.9%(表 3)。
表 3 2006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分产业情况 单位:个 亿美元 %
项目 合同
增长 实际
产业(行业)
数 外资 比重 率 外资 比重 增长率
第一产业
50 0.8 0.4 40.8 0.2 0.2 -39.7
第二产业
2834 142.3 74.5 16.0 69.1 77.7 11.1
医药业 34
2.3 1.2 87.3 1.6 1.8 119.7
机械业 430 19.6 10.3 49.7 8.4 9.4 32.9
电子业 217 16.4 8.6 12.6 7.3 8.2 15.9
数据来源:浙江外经贸厅《2006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4、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区域选择越加明显。在 2006 年,以杭
单位:亿美元
年份
合同利用 FDI 金额 实际利用 FDI 金额
全国 浙江 比重(%) 全国 浙江 比重(%)
2000 623.80 25.09 4.02 407.15 16.13 3.96
2001 691.95 50.16 7.25 468.78 22.12 4.72
2002 827.68 67.89 8.20 527.43 31.60 5.99
关键词:FDI;政策建议;结构失衡 Abstract: After 30 years’developmen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Zhejiang province has become the most economic prosperous regions of China and has made a great success in absorting and mading use of FDI. In this paper, autho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hejiang’s firstly, then reveals the problem which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use of FDI, finally puts forward several good macro-economic measures to attract FDI. Key words: FDI;Counter-Measure;Structural unbalance
浙江吸引外资的现状及其成本收益分析
浙江吸引外资的现状及其成本收益分析引言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具有竞争力的地区之一,浙江省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吸引外资,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
本文将分析浙江吸引外资的现状,并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以探讨该活动对浙江省经济的影响和潜力。
浙江吸引外资的现状外资引入政策浙江省一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外国投资者的政策措施。
首先,浙江省政府提供了一揽子的优惠政策给予外资企业,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优惠、融资补助等。
其次,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规章,加强对外资企业的保护,并提升了整个招商引资的透明度和便利性。
这些政策和措施为外资引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外资引入的行业与领域浙江省主要吸引的外资行业包括制造业、金融业、信息技术等。
特别是制造业领域,浙江省以其发达的制造业基础和产业链,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
此外,金融业和信息技术领域也是外资引入的重点领域。
浙江省通过引进外资企业,加快了相关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外资引入的地理位置优势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作为一个沿海省份,浙江省拥有众多的港口和海运线路,为外资企业提供了便捷的进出口通道。
此外,浙江省还拥有发达的物流和运输网络,为吸引外资提供了便利条件。
成本收益分析成本分析吸引外资虽然对浙江省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也伴随着一定的成本。
首先,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来制定和实施支持外资引进的政策和措施。
其次,外资企业的引进还需要进行推广和宣传,这涉及到广告、宣传费用等。
此外,外资企业的进驻还需要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园区,这也需要大量的投资。
收益分析吸引外资对浙江省经济的收益也是显著的。
首先,外资引入带来了新的投资和就业机会,提高了浙江省的劳动力参与度和就业率。
外资企业的进驻还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增加了产值和税收。
此外,外资引入还带来了技术的引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对浙江省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起到了推动作用。
结论浙江省积极吸引外资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宁波大红鹰学院毕业论文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
除文中特别加注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或者他人为获得高等学校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论文中不涉及任何知识产权纠纷。
否则,本人将承担一切责任。
学生签名:年月日摘要浙江省依靠长江三角洲的优势地理位置,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经济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利用外资已经成为促进浙江省经济增长、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就业的重要因素。
本文通过深入了解浙江省利用外资现状,对比分析上海、深圳、江苏等省市外资利用情况,讨论了其在外资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资源等一系列问题,并在文章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引导外资投向,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促进产业升级等合理化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利用外资,现状,问题,对策AbstractAs a result of Zhejiang Province has taken an active part in foreig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further developed the outward-looking economy on its strategic loc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scale of utilizing foreign funds is continually expanding.Utilizing foreign fund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pulling the economic growth of Zhejiang, increasing people's incomes and expanding employment.This paper has an in-depth insight in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tilizing foreign funds, analyzed the situation of Shanghai, Shenzhen and Jiangsu, discussed a series of questions, such as promo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area develops lopsided problem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utilizing foreign funds.And based on the problems,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advice, such as correctly guiding overseas investment, importing advanced techniques and modernized management methods and promo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are given in the end.Key words:utilizing foreign funds,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二)研究方法和内容 (1)二、浙江省利用外资现状分析 (1)(一)国内先进省市利用外资状况分析 (2)1.上海市利用外资状况 (2)2.深圳市利用外资状况 (2)3.江苏省利用外资状况 (2)(二)浙江省利用外资现状分析 (3)1.外资总体利用水平有所提高 (3)2.欧盟、北美投资大幅增长 (3)3.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 (3)4.开发区成为最大投资载体 (3)5.大项目引进有新突破 (4)6.民企与外企合作趋势明显 (4)7.外商投资方式集中 (4)三、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问题分析 (5)(一)投资产业布局缺乏规划 (5)(二)外资产业投资结构不合理 (5)(三)关键技术过分依靠国外 (6)(四)资源环境问题突出 (6)(五)过分倾斜的优惠条件 (6)(六)外资对本地经济融入程度低 (6)(七)外资劳动力使用率较低 (7)四、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 (7)(一)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问题的总体解决思路 (7)(二)利用外资对策分析 (7)1.优化外资投入领域 (8)2.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8)3.多元化利用外资 (8)4.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9)5.实现外资利用合理区域分布 (9)6.推动外企与民企共同发展 (9)7.加强外资企业社会意识 (10)结论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浙江省利用外资的现状特点及对策研究
浙江省利用外资的现状特点及对策研究浙江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开端的先行者之一,一直以来对于利用外资有着非常重视的态度。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浙江省也积极响应,加大对外资的引进力度,以推动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分析浙江省利用外资的现状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浙江省利用外资的现状1.引进外资快速增长。
截至2019年底,浙江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289.09亿美元,同比增长14.5%。
2. 外资行业集聚效应显著。
浙江省引进外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如IT、通讯、机械、汽车、医药等领域。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浙江省吸引外资最主要的行业之一。
3.投资方式不断多样化。
引进外资方式多种多样,不仅有传统的对外合作、资源开采等,还出现了跨国并购、股权投资、PPP等新的方式。
4.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外资主要集中在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离沪较近的嘉兴、湖州、绍兴等地也逐渐开始受到青睐。
浙江省利用外资的特点1.政府引导作用明显。
浙江省政府非常重视引进外资,通过政策扶持和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吸纳力度。
同时,政府还积极推动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加速浙江省产业升级。
2.企业驱动作用显著。
浙江省拥有宏大的民营企业基础,大量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实现了战略上的布局和产业链的完善。
3.海外拓展意识强烈。
浙江省企业不仅在国内积极投资,还在海外市场投资。
同时,一些外籍企业也通过与浙江省本地企业的联合、并购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在浙江省的影响力。
4.产业结构优良。
浙江省以轻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为主,这种结构形态下,外资的引入可以为浙江省制造业提供高端供应链,承接国际市场的需求。
浙江省利用外资的对策1.加快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浙江省政府要引入一些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的外资企业。
同时,在政府引导下,鼓励浙江本土的企业和外资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实现共同研发、共同创新。
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政府要加大对外协会贷款、国际信用保险等金融方式的扶持,在保证风险可控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为引进外资企业提供贷款、保险和服务等支持。
引进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引进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进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引进外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
然而,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引进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讨论,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重要议题。
一、项目审批和管理不规范1. 项目审批流程繁琐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项目审批流程常常繁琐,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批,导致了项目落地的速度缓慢。
这不利于吸引外资企业,也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
2. 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在外资引进的管理中,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规范,导致了外资企业在我国市场上的经营不确定性增加,这也影响了外资的引进和利用。
对策:建立统一的外资项目审批和管理标准,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效率。
建立统一的外资管理部门,负责外资企业的注册、落地和经营管理,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保护知识产权不力1. 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严重在引进外资中,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导致了大量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受到侵权,给外资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2. 缺乏有效的维权手段外资企业在我国市场上缺乏有效的维权手段,难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这也影响了外资的引进和利用。
对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侵权成本。
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培训和引导,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市场准入限制较大1. 行业准入门槛高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受到了我国市场准入的限制,尤其是在一些关键领域和行业,外资的准入门槛较高,限制了外资的引进和利用。
2. 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在一些地方,存在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对外资企业采取不公平的竞争手段,严重影响了外资企业在当地市场的经营和发展。
对策: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加大对外资的鼓励力度,减少准入门槛,扩大外资投资领域。
加强对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的监督和打击,确保外资企业在不同地区的平等待遇。
结语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建立更加规范和透明的引进外资政策和制度。
浙江省FDI现状、对策
二浙江省外商投资情况分析(一)浙江省F D I现状:纵向与横向比较外商直接投资(FDI)一般通过三种企业形式: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和独资企业。
浙江省FDI中的独资企业形式占FDI总额比重最大,达到50%左右,并且增长得也最快,2000到2002年间实际利用额平均增长率为56.57%(见表1);其次是合资企业,占FDI总额的40%多一点;合作企业占FDI总额的比重最小(10%左右),并呈下降趋势且下降的速度较快。
根据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在经济发展阶段的初期尽管他们也大力引进国外技术和FDI,但本国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大多始终保持着控制权,这样更有利于技术学习。
因此,浙江省目前FDI的该种状况对本土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升不是非常有利。
: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的GDP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在前几位,仅次于广东、江苏和山东;与此同时,浙江省的FDI在全国的名次却比较靠后(见图1与图2的对比情况)。
尽管浙江省近几年来FDI在企业数量和金额上都处于大幅增长,但与其它主要沿海省市相比较,浙江省FDI相对比较落后。
从两张图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广东和江苏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和GDP始终排在全国的前两位,反映出FDI对这两个省的GDP贡献较大;而浙江省的FDI对其GDP的贡献相对较小,民营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特征是主要原因。
从2000年至2002年沿海主要省市外商直接投资情况来看,浙江省在总量(金额)上排在比较后面,但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
然而应该看到,同处于长三角的江苏省,不仅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大大高于浙江,而且连年保持增长态势且增长较快;上海同样如此。
关于FDI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由2002年浙江与江苏、上海外商投资企业相比较的情况可以看到(详见表2),上海的外商投资企业在企业个数、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和产品销售利润几个主要经济指标所占比重都远高于浙江和江苏,达到50%以上;江苏省在这几个指标上也高于浙江省,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几乎都高于20%;而浙江省外商投资企业的相应比重基本在20%以下。
浙江省利用外资的现状和发展
浙江省利用外资的现状和发展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素有“江南明珠”之称。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浙江省一直以来都注重利用外资,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文将探讨浙江省利用外资的现状和发展,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浙江省吸引外资的优势浙江省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网络,这为吸引外资提供了便利。
其毗邻上海,距离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宁波也仅数百公里之遥。
这使得浙江省成为了外商投资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此外,浙江省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充足的人力资源。
浙江省作为中国私营经济的发源地,拥有众多的民营企业和创业家,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这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合作机会。
二、浙江省吸引外资的政策和措施为了吸引外资,浙江省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浙江省设立了专门的外商投资促进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外资企业提供便利。
其次,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例如减免税收、提供土地和场地等。
这些政策和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外资企业的成本,提高了其投资的吸引力。
此外,浙江省还鼓励外资企业参与当地的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
通过与当地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外资企业可以共享浙江省丰富的科技资源,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三、浙江省利用外资的现状近年来,浙江省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额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前列。
外资企业在浙江省的投资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
浙江省吸引外资的重点领域之一是制造业。
浙江省的制造业以轻工业为主,涵盖了服装、家电、机械等多个细分行业。
外资企业在这些领域的投资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的注入,还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此外,浙江省还吸引了众多的外资服务业企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服务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外资企业在浙江省的投资涵盖了酒店、旅游、物流等多个服务领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浙江省利用外资的发展前景浙江省利用外资的发展前景广阔。
【文献综述】浙江省利用外资现状及问题分析
文献综述经济学浙江省利用外资现状及问题分析一、研究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投资和市场运行环境日益改善,外商对华投资越来越多。
自1991年起,我国连续17年位列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之首。
浙江作为沿海省份,区位优势明显,同时作为经济大省,虽然在90年代时,浙江重点致力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并没有意识到引进外资的重要性。
直到90年代末,浙江才开始重视引进外资,在2001年前发展水平并不高,不过在2001年突破20亿美元后,浙江在利用外资方面呈快速发展趋势,2005年单年利用外资已达77.2亿美元,截至2005年底,全球500强公司已有72家在浙江省投资兴办了195家外商投资企业。
到2008年,浙江的FDI利用为1007294万美元。
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浙江的FDI业绩指数从2007年的1.718下降到1.526,下降明显,暴露出了在引用外资方面浙江的脆弱性与不足。
二、研究主要成果由于浙江引用外资起步较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利用外资产业分布不平衡浙江是经济大省,资源小省,人多地少,资源匮乏。
但是浙江的经济发展在全国的前列。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日渐突出。
外商投资方向仍以制造业为主。
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效率低,效益低下,不能促进外商投资的进一步发展。
而浙江的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杭州、宁波、温州一带,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外资的利用也集中在这些城市及周边地带,不能从整体上促进浙江的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外资的引进及充分利用,不能提高对外资利用的质量。
第二,投资来源地和形式不够多元化浙江引进外资起步较晚,与其他沿海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外资来源主要是香港、美国、日本等地,来自欧洲及大洋洲的相对来说较少。
外商投资形式比较单一,很少采取收购、兼并、控股等形式来参与浙江企业的资产重组。
在利用外资方式上没有创新意识,从而难以实现投资方式的多样化。
宁波市利用外资现状及存在问题浅析
“ 宁波市利用外资现状及存在问题浅析一、98 年以来宁波利用外资走势及特点分析利用外资是宁波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 1980 年兴办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起,宁波利用外资已走过了 20 多年的发展历程,期间经历了“六五”、七五”的起步准备时期、 “八五”的高速 增长时期和“九五”的调整发展时期,迈入“十五”以后,外资规模 持续扩大,投资结构渐趋合理,投资领域进一步呈现出多元化发 展的态势。
(一)投资总量持续攀升,但与区域相关城市比较,呈现出“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的态势。
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 )自 98 年以来,一直呈稳步增长状态,特别是 2001 年后,受中国加入WTO的惠顾及世界经济对外资的积极影响,加之我市活跃的经济发展对外资的需求大大 增强,使我市引资规模出现强劲的增长态势。
到 2004 年底止,宁 波累计利用外资项目数 9153 个,外商总投资额为 371.6 亿美元, 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已分别达到 211.9 亿美元和 99.6 亿美元。
从全省情况来看,我市利用外资一直处于全省领先的地位,但近年来领先优势有所减弱,增长后劲略显不足。
从 1997 年到2004 年,我市利用外资的各项总量指标仍然高居榜首,实际利用 外资占全省的比重也从 1997 年的 36.86%上升到 2002 年的 39.56%,但之后受土地、电力等要素瓶颈制约以及省内其他地区 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影响,比重和增速开始出现下滑。
反之,以 杭嘉湖为代表的浙北地区近年来发展势头十分强劲,2004 年杭州和嘉兴实际利用外资增幅分别达到 39.8%和 28%,而我市仅为21.8%,领先优势正在逐步缩小。
图一:1998-2004年宁波外商直接投资走势图及占全省FDI比例(万美元/%)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45403530252015105宁波历年FDIFDI占全省的比例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资料来源:《宁波统计年鉴》从长三角部分城市的情况来看,我市不仅与苏州、无锡等利用外资先进城市的差距在不断拉大,而且与原来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的南京的差距也呈进一步扩大态势(图二)。
浙江民营企业跨国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本科毕设论文
浙江民营企业跨国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本科毕设论⽂1导⾔1.1写作⽬的和意义我国在“引进来”战略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益快速发展时期,于1999年提出“⾛出去”战略,但由于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平、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们⼀直将国有企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但是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国有经济的主要职能是成为政府的政策⼯具,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基础性⽀撑,并且国有企业⾛出去容易引发政治纠纷,我们的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更容易被当地政府、社会团体和舆论从政治上进⾏审视,并提出安全审查的要求,过去就已有很多不成功的案例,所以在中国资本输出的新潮流中,产权清晰、机制灵活、运作⾼效的民营企业更应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
⽽浙江是全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好的省份之⼀,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浙江全省累计核准境外企业2 194家,境外投资家数列全国第⼀。
浙江企业境外投资的领域⽇渐拓宽,除⼀般性贸易投资外,投资项⽬涉及轻纺、机械、电⼦、化⼯、医药、建筑、专业市场等优势⾏业。
但是这些⽅⾯都刚处于起步期,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浙江民营企业的跨国投资发展现状进⾏调查研究,并分析其在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对策是很有意义的。
1.2研究现状宓红(2003)⽤美国哈佛⼤学研究跨国公司的著名教授刘易斯·威尔斯1983年出版的《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书中提出的⼩规模技术理论(该理论是⽤来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对外投资竞争优势的来源)来说明浙江民营企业在“⾛出去”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并且认为在新形势下,浙江民营企业应利⽤这些优势,“⾛出去”占领国际市场。
王平(2003),欧阳峣(2007)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将“⼀揽⼦”要素对外转移的过程。
产权清晰,市场取向显著的民营企业是新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军。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还缺乏正常的渠道,迫切需要从法律法规上合法化,在政策措施上⼤⼒⿎励和扶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浙江省引进外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摘要:本文讨论了浙江省利用外资的现状,重点分析利用外资对浙江经济的贡献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成因,提出了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建议与对策。
本文认为,利用外资应“张弛有度”,不要“盲目追求”。
关键字:浙江利用外资现状问题对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是加速中国经济开发的有效途径。
从可显示资料来看,吸引外资较多的城市大多集中于长三角洲地区,而浙江作为长江三角洲主要省份,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经济合作,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成为浙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开放初期浙江第一家外资投资企业——中港合资西湖藤器企业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外资开始进入浙江。
20多年间,浙江利用外资从无到有,迅速发展。
利用外资对浙江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外资成为浙江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力;外资成为浙江协调产业结构、推动浙江经济工业化和国际化的重要力量、外资也促进了浙江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利用外资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浙江就业压力和人才的培养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2012年浙江省利用外资情况(一)外商投资2012年1-9月,浙江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97家,同比下降7.4%,合同外资金额132.9亿美元,同比下降7.8%,实际使用外资85.9亿美元,同比增长0.1%。
截至2012年9月底,全省累计共批外商投资企业50505家,合同外资金额2062.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072.5亿美元。
今年以来,浙江省利用外资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合同外资下降幅度逐渐收窄,实际外资出现拐点。
1-9月合同外资下降幅度比1-8月回落9.3个百分点;实际外资扭转下降趋势,同比实现正增长。
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有望走出低谷。
大项目占据主导,500强企业引进有新突破。
当年新批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91家,其中新批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重大项目144家。
1-9月份,共批准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3家,其中新引进8家,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三产比重继续提高,产业比例趋于合理。
二产合同外资61.93亿美元,实际外资41.23亿美元,占全省比重分别为46.6%和48%。
第三产业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占全省比重分别为52.8%和51.5%,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7.9和4.6个百分点。
其中,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科学研究等行业合同和实际外资均实现较大增幅,而房地产项目则出现较大降幅。
三次产业比例进一步调整,产业间的比例趋于合理。
欧盟、北美国家增势迅猛,日本投资有所放缓。
1-9月,欧盟国家投资新批项目29个、合同外资10.9亿美元和实际外资5.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5%、91.3%和71.9%。
北美洲国家投资新批项目135个、合同外资6.7亿美元、实际外资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8.6%、82.2%和18.4%。
来自日本的实际外资今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同比下降5.5%,后续态势值得关注。
二、利用外资对浙江经济的贡献(一)外资成为浙江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力2008年以来,浙江省遵循党中央提出的“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总体要求,围绕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着力推进“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在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外资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各方面因素计算,2003年外商投资经济在浙江GDP中的份额达到7.4%,比90年代初提高4.6个百分点,对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7%,即在1991——2003年全省GDP年均14.4%的增幅中,约有1个百分点赖在外商投资经济的贡献。
2008年,全省现有各类外资企业2.2万家,占到全省工业企业的2.5%,吸纳社会就业占到全部的14.5%,税收总额增长26.5%,完成的进出口总额占全部的25%。
(二)外资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工业化和国际化的重要力量浙江在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的同时,也引入了具有符合国际经济一般发展要求的机制和体制,从而带动浙江经济加速融入国际经济体系。
1、利用外资促进了浙江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浙江多数民营企业是从“草根”发展壮大的,由于经营管理水平及技术条件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需要,加之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往往做到一定阶段后会遭遇发展瓶颈。
而外资企业信息灵通、观念新颖、经营灵活,有经营多年的国际销售网络和渠道,将其在国际市场中的功效渠道、市场信息和信贷关系等带进国内,从而引入商品和服务在价格、质量、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国际竞争,激发浙江民营企业的竞争意识,同时将民营企业纳入国际生产分工体系,带动民营企业产品出口和“走出去”战略步伐。
2、外商投资企业的迅速扩张助推浙江新型工业化进程多年来,浙江省抓住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好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出口加工业,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在全省工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统计显示,外商对浙江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
1980——2002年,直接投资于第二产业累计项目为20167个,协议金额为282.8亿元,按实际利用金额78.7亿美元,分别占总数的85.8%,78%和79.7%。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3675家,总资产23.99 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3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均为20%左右,而在90年代初期,三项比重均不过2%。
从增长速度看,1991年以来,“三资”企业的增长速度远超过国有和集体等公有制经济类型。
1990——2003年,“三资”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9.3%,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1%,其中国有增长13.9%,集体下降0.4%。
统计测算显示,1990——2003年,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外商企业工业增长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率为22.1%,即该时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21%的增幅中,有4.1个百分点来自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贡献。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省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38%上升到46.9%,外商投资企业的快速发展是推动浙江省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3、利用外资促进了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职能的好转外资的进入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客观上转变职能,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经营环境,逐步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经济管理体制。
(三)利用外资成为浙江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推动力外资带来了一批新产品和先进技术,填补了许多技术空白,推动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的发展,从而加速了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步伐。
外商对临港重要原材料工农业的投资对弥补浙江上游原材料供应、增强产业链整体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发展,一些领域的产业链已经形成,一些大型企业尤其是与世界接轨的企业,他们的移动也将带动其上下游供应商的移动。
同时,外资带来的先进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营销及售后服务理念、人才培养、人才管理等一系列管理经验,弥补了浙江企业家的国际经营管理知识缺口,对民营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力有重大的帮助。
(四)外资企业对外贸易成为浙江省外贸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利用外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全球各地的一些跨国公司纷纷来浙投资,投资领域涉及机械、电子、化工、交通、医药、钢铁、食品、金融等众多领域。
跨国公司庞大的全球生产与分散体系为我省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稳定和拥有巨大容量的进出口渠道,从而为外商型贸易转移的实现提供有力的全球市场条件。
外商投资企业利用外贸对我省进出口贸易的推动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的快速增长加速了我省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张。
多年以来,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全省外贸总额的比重总体呈现持续稳定发展趋势。
2008年1-6月外资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5.7%,增幅同比回落11.7个百分点;利税总额增长26.5%,增幅同比回落6.7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409.5亿美元,增长25.6%,增幅同比回落0.4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61.8亿美元,增长21.6%,增幅同比回落4.5个百分点。
进口147.7亿美元,增长33.2%,增幅同比提高7.9个百分点。
(五)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对人才的培养作出重要贡献1.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效增加了税收。
浙江省外商投资企业的逐年增加,有效扩大了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2008年底,全省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215万人,与2003年相比,增长62.9%,占全省全社会从业人员的14.5%,而同期国有单位的城镇集体单位则以年均6.5%和19.7%的幅度下降。
外商投资企业对全社会就业的贡献率为28%,即在全社会从业人员7.1%的增幅中,有2个百分点来自外商投资企业的贡献。
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省吸纳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
外商投资企业在提高就业能力的同时,也有效地增加了税收。
近年来,浙江外商投资企业税收逐年增长,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
2003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三资”企业创造利税264亿元,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从1990年的不到1%提高到18.9%,比1998年提高5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3个百分点,呈不断提高态势。
全部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0年的1%左右提高到目前的14%左右,外商投资企业为我省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2.外资企业的人才培养战略外资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了投入,采取各种管理措施设法增加产出。
第一,外资企业非常重视员工培训,通过培训可以把员工的岗位技能大步提高,并向员工灌输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努力造就符合本公司要求的稳定的高素质队伍,科学、系统的培训,保证了员工的能力能得到高度的开发。
第二,外资企业精心设计岗位,使员工的能力得到高度的发挥。
外资企业岗位设计的标准时“适当偏高”:工作是员工所能胜任的,但须尽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好,这样设计岗位,即使员工的能力得到超水平的发挥,也使员工因完成了具有一定难度的工作而产生一种成就感。
第三,外资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根本上保证人才培养的投入有较高的产出。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对组织有归属感时,才会对组织负责,必要时甚至会为组织作出必要地牺牲。
良好的企业文化论强调以企业精神、理念凝聚人,通过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工作绩效。
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企业人才培养投入的较高产出。
第四,外资企业精心设计薪酬系统,增加企业对员工流动的“粘滞度”。
员工流失意味着人才微观投入的“血本无归”。
特别是那些优秀的管理人才,公司如果留不住,就要付出难以想象的昂贵代价。
据测算,仅替换雇员的物质成本就高达辞职者工资的150,而存在于公司知识员工头脑里的知识资本就更没法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