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教案(最新6篇)
![二氧化硫教案(最新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980ad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2.png)
二氧化硫教案(最新6篇)氧化硫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1、课题来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化学1(必修)》专题4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2、知识体系和学生情况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技巧,通过本专题学习后,将形成完整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学生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和类比迁移能力,能够通过物质分类理论知识,来推导出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学生也能够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知识分析出二氧化硫中硫的+4价属于中间价态,从而推出二氧化硫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另外,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设计实验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这为实验探索做好了准备。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二氧化硫的性质以及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教学难点是二氧化硫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及防治。
具体可以分成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与能力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了解二氧化硫对人类、对社会、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和防治办法。
2、过程与方法以观察生活→理论分析→实验探究→回归生活为主线,训练综合分析能力、设计实验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信息迁移能力,培养科学的探索方法与科学品质,开发多元智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体验如何利用已学的知识来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设计思路从生活走进化学、从理论引导分析、从实验探究知识、从化学走向社会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四大主题,根据这一点,我们设计了以观察生活→理论分析→实验探索→回归生活为主线的自主学习途径,具体内容如下:其中,观察生活以课前准备,课堂总结为主,课前将全班分为四个学习小组,并留意自己身边与二氧化硫有关的知识和现象,做成资料卡,课堂讨论大家的资料卡,从而得出结论;理论分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课堂讨论为主,逐步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实验探索以课堂现有的仪器和药品为基础,设计实验,并实际操作,从实验现象中提问题,找出结论;回归生活以分析案例、解决问题和课后完善的方式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优秀4篇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6a872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4.png)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优秀4篇氧化硫教案篇一一、教学背景教育部制定的最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二氧化硫是人们熟悉的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化合物。
通过对二氧化硫的学习,帮助学生学会用化学的视角去认识身边的物质及其变化。
二、案例设计新课导入上以全球瞩目的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酸雨”为切入口,播放一段有关工业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硫)对大气污染造成的严重后果——酸雨的危害,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入新课。
下面就二氧化硫的水溶性、酸性、漂白性、还原性的教学内容,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设计过程如下:1、提出问题:由二氧化碳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引入,知道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与二氧化碳相比,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吗?其水溶液是否显酸性呢?哪一个的酸性强呢?2、作出猜想假设: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组成相似,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性质也可能相似,也可能溶于水且水溶液显酸性。
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可能出现与二氧化碳相似的性质。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用固—液制气装置(铁架台、圆底烧瓶,胶皮塞、导气管),小试管,水槽,小烧杯。
试剂:亚硫酸钠固体,硫酸(1:1),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尾气吸收,二氧化硫为污染气体)。
4、实施实验,收集证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小试管二氧化硫气体,用拇指摁住后倒立于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槽中,移开拇指,观察水溶液进入试管的情况,同时观察石蕊试液的颜色的变化。
接着,将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变化。
5、得出结论,发现规律。
实验观察到:试管中的水面上升,试管中的液体变成红色,回想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得出二氧化硫比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且酸性比二氧化碳强。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案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b08434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a.png)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二氧化硫的基本性质,包括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常见用途。
2.能力目标:能够描述二氧化硫的化学反应,并能够解释其常见用途的原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使其明白二氧化硫的排放对环境的危害。
二、教学内容1.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以及与水和碱的反应等。
2.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溶于水、冰点较低等。
3.二氧化硫的常见用途:工业用途、农业用途和生活用途。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相关知识,例如基本气体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化学反应中的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2.概念讲解(15分钟)介绍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常见用途。
结合示意图或实验观察结果,向学生简单解释相关概念,例如二氧化硫的酸性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等。
3.实验演示(15分钟)展示一些与二氧化硫相关的实验,如二氧化硫与水和碱的反应、二氧化硫与金属的反应等。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眼观察到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反应过程。
4.学生练习(20分钟)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练习题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不同难度的题目,以检验学生对二氧化硫性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延伸(20分钟)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硫在工业、农业和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学生可以以小组报告的形式展示他们所了解的相关知识。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硫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6.归纳总结(10分钟)向学生提供一个归纳总结的机会,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梳理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
7.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预告下一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方法1.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等指标进行评价。
2.练习题评价:根据学生在练习册上的答题情况,评估学生对二氧化硫性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苏教版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1c102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f.png)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氧气的性质和作用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氧气的性质和作用的掌握情况,为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重点,强调与氧气性质和作用的异同,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二氧化硫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难点:
1.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及其与环境问题的关联。
2. 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解决办法:
1. 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加深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 苏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氧气的性质和作用,二氧化硫作为氧气的一种化合物,其性质和作用与氧气有相似之处,也有其特殊性。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其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同时,结合教材苏教版的相关章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二氧化硫的相关知识。
- 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创新,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 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国内的环保新闻,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责任感。
二氧化硫教案优秀9篇
![二氧化硫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1e1f7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b.png)
二氧化硫教案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二氧化硫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高二第二节二氧化硫教案教案(精选3篇)
![高二第二节二氧化硫教案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8c7fa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b.png)
高二第二节二氧化硫教案教案(精选3篇)教案1:教学目标:1. 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掌握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
3. 了解二氧化硫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1. 二氧化硫的应用。
2. 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硫磺、酒精灯、干燥管、烧杯、试管、试纸等。
课件、图书资料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引入二氧化硫的相关知识,引发学生对二氧化硫的兴趣。
Step 2:学习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5分钟)1. 呈现课件,介绍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进行讨论,解答相关问题。
Step 3:了解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15分钟)1. 呈现课件,介绍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
2.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进行讨论,解答相关问题。
Step 4:了解二氧化硫的应用(15分钟)1. 呈现课件,介绍二氧化硫的应用。
2.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进行讨论,解答相关问题。
Step 5:实验操作(3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制备二氧化硫,并且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制备二氧化硫的方法,并且探讨其原因。
Step 6: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纳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 学生组织展示,分享实验过程和结果。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二氧化硫的相关阅读作业。
教案2:教学目标:1. 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危害。
2. 掌握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和常见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危害。
2. 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和常见应用。
教学难点:1. 二氧化硫的应用。
2. 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硫磺、烧杯、试管、试纸等。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1decbd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0.png)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教案: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掌握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二、教学重点:1.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
三、教学难点:1.二氧化硫的酸碱性质。
2.二氧化硫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四、教学准备:1.实验室器材和试剂。
2.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课1.通过展示一些与二氧化硫有关的实验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对二氧化硫有什么了解?Step 2:介绍二氧化硫的性质1.教师通过PPT介绍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密度、熔点和沸点等。
2.激发学生的思考:二氧化硫是无色的吗?它有什么特殊的气味?Step 3:探究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1.介绍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包括次亚硫酸钠与酸反应、金属硫化物与酸反应、金属与二氧化硫反应以及煤燃烧等方法。
2.进行实验展示:使用次亚硫酸钠与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
Step 4:解析二氧化硫的酸碱性质1.通过PPT介绍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解析二氧化硫的酸性质和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2.进行实验展示:用二氧化硫溶液测定碱的浓度。
Step 5:探究二氧化硫的作用1.介绍二氧化硫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比如环境保护领域和工业生产领域等。
2.提问:你们能列举一些二氧化硫的应用场景吗?3.展示一些与二氧化硫相关的案例或实例,引发学生对二氧化硫的作用的思考。
Step 6:总结和拓展1.让学生总结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并展示出来。
2.提供一些拓展学习的资源,让学生深入研究二氧化硫的相关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实验演示和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生对二氧化硫的兴趣,并帮助学生了解了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通过实验展示,让学生亲眼见到了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和酸碱性质。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通过提问和讨论,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
二氧化硫教案(优秀3篇)
![二氧化硫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64a78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0.png)
二氧化硫教案(优秀3篇)氧化硫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污染的方法,加强环保意识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想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实验探索,研讨,练习巩固教学过程[引入] 今天我们将一起进入硫的世界,探讨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让我们先了解身边的二氧化硫。
[投影] 第二节二氧化硫[[投影] 资料1 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硫的用途(1)作为漂白剂(2)生产硫酸(接触法)(3)作为防腐剂(葡萄酒、果汁、果酱、一些生果)(4)消毒剂 [投影] 资料2 石油和煤的成分里都含有「硫」,1T的煤含有5~50kg的硫,一吨的石油含有5~30kg的硫,硫在燃烧时将产生2倍于硫重量的二氧化硫,全世界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在1.5亿公吨以上!随之而来便是空气的质量越来越差,产生酸雨;影响人体健康……[引入] 如何预防并化之为宝?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
[投影]一、二氧化硫的性质物理性质[引导学生观察] 大试管中二氧化硫的颜色、状态、闻气味[投影] 无色,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1 : 40)密度比空气大[讲述] 下面我们通过一组实验来研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请大家注意观察,并分析现象的原因。
[投影] 化学性质[演示实验]1、将二氧化硫通入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2、将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3、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4、将二氧化硫通入硫化氢溶液中5、将二氧化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再通入品红溶液[现象1] 滴加石蕊,溶液变红[投影] SO2+H2 (可逆反应)[提问] 为什么起初进入试管的水不多,晃过后增多?石蕊变红说明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石蕊溶液变红证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讲解] 此反应还是可逆反应(回忆碘单质与氢气的反应,进一步巩固可逆反应的知识)。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最全版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317ff4da38376baf1fae8f.png)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最后的伊甸园课题:二氧化硫的性质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2.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以及操作,讨论探究出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2. 使学生学会通过阅读资料等途径,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性质以及漂白性两个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二氧化硫与水反应难点:可逆反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min)——第一张ppt(教师板书,写在主板书的位置: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师:好,同学们!我们来继续上节课的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
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到实验室做了二氧化硫溶于水以及其使品红褪色的实验,下面我们来看一张图片(教师点击ppt)。
教师提问:本来是一朵红色漂亮的花为什么放到瓶子里之后突然就变成了白色的呢?是电视上我们看到的魔术吗?学生发言:……教师:相信同学通过上节课的实验以及课后老师叫你们回去小组讨论实验现象之后,大家都应该知道为什么了吧?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二氧化硫这个能使红花变白花的神秘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吧!二、回顾实验,归纳性质教师: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做的实验吧!课后大家也回去交流讨论了,那么大家现在来说说二氧化硫到底有哪些物理和化学性质呢?大家把自己记录到的实验现象拿出来分享一下吧!学生发言:……(教师板书,写在副板书的位置,分类写下同学们所说的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师:好,那我们接下来进入二氧化硫物理性质的学习,看看同学们总结分析的实验现象对不对?三、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2min)——第二张ppt教师: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呢?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毒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性质,水溶性?(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完成,教师一边点击ppt,一边让同学们插话说出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教师板书,写在主板书的位置:一、物理性质)四、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水溶性(2min)——第三张ppt(教师板书,写在主板书的位置:水溶性)教师:现在我们来探究二氧化硫的水溶性。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63698a524de518974b7d24.png)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二氧化硫是学生初步认识环境污染一种主要物质,二氧化硫的性质是本节的一个重点,也是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
通过对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了解掌握,使学生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及辨证认识化学物质。
尤其是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对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学习了硅、氯及其化合物,对非金属物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三、教法分析:1.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2.五、教学重点、难点难点:探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设计六、教学方法与思路——启发探究式教学法总体教学思路:质疑激趣→实验引探→媒体释疑→启思诱导→合作研讨→反馈小结H2SO3的特性——漂白性.较强的还原性能使氯水、溴水、KMnO4溶液褪色A .2SO 2+O 22SO 3B .SO 2+H 2OH 2SO 3C .SO 2+CaO==CaSO 3D .SO 2+2NaOH==Na 2SO 3+H 2O 2、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二氧化碳D .悬浮颗粒 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S 2—→HS —B .Na 2SO 3→SO 2C .H 2S →SD .SO 2→S 4、下列物质均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①过氧化钠②次氯酸③二氧化硫④活性炭⑤臭氧 A .①②⑤B .①③⑤C .②③④D .①②③5、检验SO 2气体中是否存在CO 2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A . 通过澄清石灰水B . 先通过小苏打(NaHCO 3)溶液,再通过石灰水催化剂C.先通过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通过石灰水D.通过品红溶液6、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如下反应:2FeSO4=Fe2O3+SO2↑+SO3↑,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得到的沉淀物是A.BaSO3和BaSO4B.BaSC.BaSO3D.BaSO47、有些商贩为了使银耳增白,就用硫磺(燃烧硫磺)对银耳进行熏制,用这种方法制取的洁白的银耳对人体是有害的。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62b9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4.png)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二氧化硫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式、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技能目标:掌握实验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数据,提取结论。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二氧化硫的化学式、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介绍。
2.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
3.二氧化硫的性质的实验验证。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5分钟)1.引入二氧化硫的化学式SO2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想过去学习的相关内容,如氧气的分子式、氧化反应等,预告下一节课的实验。
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1.介绍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溶解性等。
2.介绍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如与水的反应、与金属的反应等。
第三步:实验操作(40分钟)1.准备实验材料:氧化铜、干燥管、石棉网、酒精灯等。
2.操作步骤:a.在干燥管中放入适量的氧化铜;b.将干燥管用石棉网固定于实验台上;c.将酒精灯放在干燥管底部加热,观察管内现象。
第四步: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20分钟)1.观察干燥管中的现象,记录下反应前和反应后的变化。
2.观察二氧化硫的性质,如气味、溶解性等。
第五步:实验数据分析和结论提取(15分钟)1.根据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引导他们得出相应的结论。
2.总结二氧化硫的性质。
第六步:拓展练习(15分钟)1.基于所学知识,设计另一个验证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
2.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提取结论。
第七步:课堂小结(10分钟)1.进一步总结二氧化硫的性质。
2.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激发他们对相关知识的兴趣。
四、教学手段1.讲课配合PPT演示,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展示二氧化硫的性质。
2.视频展示二氧化硫的制备过程和实验现象,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识。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是否能够主动思考并提问。
2.检查学生的笔记,看他们是否记录了实验现象和数据。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5744bf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3.png)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引言:教学目标: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应用领域,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应用领域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介绍)1. 外观: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的刺鼻气味。
2. 密度:二氧化硫气体比空气密度大,可用于制作气体富集器。
3. 固化点和沸点:二氧化硫的固化点为-75°C,沸点为-10°C,温度低于固化点时会直接从气态转变为固态,温度高于沸点时会从固态转变为气态。
4. 溶解性: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可形成亚硫酸。
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介绍)1. 反应性:二氧化硫具有较高的活性,可与氧气、氯气等发生反应。
2. 酸性:二氧化硫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的酸性较强。
3. 还原性:二氧化硫是一种强还原剂,可与氧化剂反应产生氯酸等。
4. 氧化性:二氧化硫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
三、二氧化硫的应用领域(介绍)1. 工业上的应用:二氧化硫广泛用作脱硫剂,用于工业废气的净化,保护环境。
此外,二氧化硫还可以用于生产硫酸和亚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2. 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二氧化硫具有抗菌和防腐的作用,在食品工业中用于保鲜、脱色和漂白等。
3. 医学领域的应用:二氧化硫可用作一些眼科治疗药物的重要成分,如用于治疗眼睛红血丝、眼疲劳和眼痒等。
4. 其他应用领域:二氧化硫还被广泛应用于制造纸浆、染料制备、橡胶工业等领域。
四、实践应用(案例分析)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我们将组织实践活动。
1. 实验一:制取二氧化硫气体材料:生石灰、浓硫酸、试管、橡皮塞、点燃棒、洗瓶、水槽步骤:a. 将一定量的生石灰放入试管中;b. 逐滴加入硫酸,观察生成的气体;c. 打开试管上部的橡皮塞,将点燃的棒子放入试管口,观察棒子的变化。
2. 实验二:二氧化硫的溶解性材料:二氧化硫气体、蒸馏水、试管、水槽步骤:a. 将一定量的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水封法收集于试管中;b. 慢慢加入蒸馏水,观察二氧化硫气体的溶解情况。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8fbbf0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9.png)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制取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2.了解二氧化硫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二氧化硫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化学性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和硫酸,能与氢氧化钠生成硫代硫酸钠。
2.二氧化硫的制取方法:(1)矿石熔炉法:在焦炉中烧结矿石,炉内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2)发电厂法:燃烧高硫煤时产生。
(3)冶炼炉法:冶炼过程中产生。
(4)化学法:利用二氧化硫可溶于水的性质,通过溶剂法吸收浓度高的二氧化硫气体。
3.二氧化硫的应用领域:(1)工业:用于制造硫酸、亚硫酸与各种有机硫化合物。
(2)食品工业:作为防腐剂和漂白剂。
(3)环保:用于脱硫和处理废气。
4.二氧化硫的危害和防治措施:(1)危害: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害气体,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眼结膜炎等。
(2)防治措施:加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防尘、防露霉等措施,提高燃烧效率为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二氧化硫的性质、制取方法、应用领域和危害,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
2.实验演示:展示二氧化硫的制取实验,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进行讨论。
3.讨论交流:让学生就二氧化硫的危害和防治措施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引出二氧化硫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并提问学生对二氧化硫的了解程度。
2.讲授(20分钟)(1)介绍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2)讲解二氧化硫的应用领域。
(3)讲解二氧化硫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3.实验演示(30分钟)教师进行二氧化硫的制取实验,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思考和分析问题。
4.分组讨论(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要求学生讨论二氧化硫的危害和防治措施,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5.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小结,并概括二氧化硫的性质、制取方法、应用领域和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fb894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1.png)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式、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和工业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实验技能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和工业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用一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将硫磺放入烧杯中用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有融化、燃烧的现象,同时放出一种刺激性的气味。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是什么物质?它有什么性质?可以如何制备?2.学习性质(40分钟)(1)讲解二氧化硫的化学式、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开展实验:观察二氧化硫的性质。
a.将一束硫磺放入燃烧烧瓶中,用火柴点燃硫磺。
观察燃烧现象和发生的气味。
b.将一束硫磺放入一只大瓷漏斗中,放到酸性溶液中。
观察产生的气体液体的现象。
c.将一支黄磷放入燃烧瓶中,点燃黄磷,然后将空气抽干,再将含有氧的空气气泵冲入,观察燃烧的现象。
d.将硫磺加入稀硫酸中加热,观察产生的气体液体的现象。
3.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20分钟)讲解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硫磺和氧气的化合反应、二氧化硫的分解反应。
详细介绍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
4.二氧化硫的工业应用(20分钟)讲解二氧化硫的工业应用:二氧化硫用于制硫酸、漂白剂、消毒剂、杀菌剂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硫的应用价值和问题。
5.实验设计(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二氧化硫的制备实验或应用实验设计。
根据实验目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创造力和思考提出实验方案和目的,教师帮助学生改进和完善。
6.总结与作业(10分钟)让学生总结二氧化硫的性质、使用和应用,并进行小结。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或调查报告,介绍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或应用领域。
四、教学方式:1.讲授相结合。
2.实验引导。
五、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了解二氧化硫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2.学生是否能够观察实验现象和总结实验结果。
3.学生对二氧化硫的制备和应用有没有创新性的思考。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fb6445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8.png)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一、引言二氧化硫(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和燃烧过程中。
深入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对于理解其在环境和工业中的重要作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二氧化硫性质的教学设计。
二、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够:1. 了解二氧化硫的基本性质;2. 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式、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3. 理解二氧化硫在工业和环境中的应用和影响。
三、教学内容1. 二氧化硫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为SO2,它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通过展示分子模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二氧化硫的分子结构。
2.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外观:在常温下,二氧化硫是无色气体,但加压或低温下会变成液体或固体;- 气味: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类似于硫磺的气味;- 密度:二氧化硫比空气重,可以使用密度瓶进行演示;- 溶解性:二氧化硫在水中可溶解,形成亚硫酸;- 酸性: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气体,可以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对纸张具有腐蚀性。
3. 工业中的二氧化硫应用- 石油工业:二氧化硫是炼油过程中的副产品,可用于生产硫酸等化学物质;- 矿山工业:二氧化硫可以用于提取金属矿石;- 食品工业:二氧化硫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用于防止食物变质和褐变。
4. 环境中的二氧化硫影响- 大气污染:二氧化硫是导致酸雨的重要成分之一,会对大气和水体产生负面影响;- 健康问题:二氧化硫是一种刺激性气体,长期接触会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眼睛造成伤害;- 全球气候变化:二氧化硫可能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通过散射和反射太阳辐射。
四、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1. 视频演示:播放二氧化硫的制备过程和化学性质,引发学生兴趣。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二氧化硫的工业应用和环境影响,并展示他们的发现。
3. 实验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观察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如溶解性和气味。
4. 研究报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份关于二氧化硫的研究报告,包括其性质、应用和环境影响。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案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17937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3.png)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的1. 了解二氧化硫在环境中的重要性。
2. 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式和基本性质。
1.2 教学内容1. 二氧化硫的来源和环境问题。
2. 二氧化硫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
3.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1.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介绍二氧化硫的基本性质。
2. 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2.1 教学目的1. 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反应。
2. 了解二氧化硫的酸性氧化物特性。
2.2 教学内容1. 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和氧化性。
2.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亚硫酸。
3. 二氧化硫与碱反应亚硫酸盐。
2.3 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展示二氧化硫的化学反应。
2. 通过讨论法分析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第三章: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3.1 教学目的1. 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2. 了解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行为。
3.2 教学内容1. 二氧化硫的分子大小和极性。
2. 二氧化硫的溶解度和蒸汽压。
3. 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运输和分布。
3.3 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展示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2. 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行为。
第四章:二氧化硫的环境影响4.1 教学目的1. 掌握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
2. 了解二氧化硫的控制和减排措施。
4.2 教学内容1. 二氧化硫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 二氧化硫对酸雨的形成作用。
3. 二氧化硫的控制技术和政策。
4.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介绍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
2. 通过小组讨论法探讨二氧化硫的控制和减排措施。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的1. 总结二氧化硫的性质。
2. 展望二氧化硫研究的新进展。
5.2 教学内容1. 回顾本章内容,总结二氧化硫的性质。
2. 介绍二氧化硫研究的新进展和挑战。
5.3 教学方法1. 采用问答法回顾本章内容。
2. 通过文献调研法介绍二氧化硫研究的新进展。
第六章:二氧化硫的检测与分析6.1 教学目的1. 掌握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6a760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7.png)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和行为。
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常见的无机气体,具有一系列重要的化学性质。
下面是一份关于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教案,详细介绍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及相关实验和应用。
【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2.掌握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和性质;3.实验验证二氧化硫的一些化学性质。
二、教学内容:1.二氧化硫的制备;2.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3.二氧化硫与酸的反应;4.二氧化硫与氧化剂的反应。
三、教学过程:Step 1: 二氧化硫的制备1.向硫酸铜(CuSO4)溶液中加入一些粉末硫(S),并加热。
2.观察产生的气体,并用气液平衡管收集气体。
3.解释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硫的制备反应方程式。
Step 2: 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1.将一部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装有蓝色石蕊试剂的容器中。
2.观察观察试剂颜色的变化,并解释观察结果。
Step 3: 二氧化硫与酸的反应1.将二氧化硫气体通过装有溴水的试管中。
2.观察溴水颜色的变化,并解释观察结果。
Step 4: 二氧化硫与氧化剂的反应1.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起泡器中,同时向起泡器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
2.观察气泡的颜色变化,并解释观察结果。
四、实验与应用:1.实验: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二氧化硫与水、酸和氧化剂的化学反应,为化学原理的学习提供实验依据。
2.应用:二氧化硫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和氧化剂,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如制造硫酸、二氧化硫漂白剂等。
同时二氧化硫还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研究其化学性质有助于阐明其危害性和治理方法。
五、教学评估:1.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完成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性质描述;2.老师观察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参与程度和结果解释的准确性;3.提问学生有关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应用的问题。
六、教学扩展:1.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了解其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2.学生可以实施更多的实验,探索二氧化硫与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如与碱的反应、与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重点
SO2的性质
教学难点
规范化学用语,对相关问题进行准确作答
德
育
渗
透
德育渗透点
教学资源利用与开发
教学模式
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图、价电子排布式和价电子排布图及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应用
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如何快速找到你所需要的商品)
二、新课:
1、原子结构与性质
围绕Fe元素快速设计有关电子排布式相关的问题(教师引领,学生回答)
2、分子结构与性质
根据典型习题设计问题,学生解决,阐述涉及的考点(学生回答,教师点拨,追问)
3、晶胞的简单计算
根据晶胞的结构,解决晶胞计算的常规方法(教师总结)
三、高考链接
自主独立完成
四、课后作业
五、学后反思
读学习目标
引领
互动
互动解析
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学习的目的。
独立思考
归纳总结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通过反思,解决学生们在答题过程中的失误等方面造成的失分问题
板书设计
选修三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一、题干分析,找信息点
二、解决问题时的注意点
教学简案
授课教师
学科
化学
课题
二氧化硫的性质
课题
授课班级
二年1班
课型
课
教
学
目
标1、学Biblioteka 通过使用“价-类”二维图,分析物质转化关系复习SO2的性质,建立复习元素化合物的认知模型。
2、学生通过对SO2的性质实验的感观认识提升宏观辨识能力,通过对实验操作的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实验水平。
3、通过对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指导提升微观探析能力,使学生建立转化观和守恒观。
学案导学
德育渗透内容
辅助手段
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小结、练习)
教学活动(互动)预设
教法组合
学法指导
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情境创设、问题设计 课堂调控等
理解、迁移、内化、应用、多角度思考、 变式、变型等
一、导入
【直接导入】描述本册书在高考中的地位,例题为切入点,得出在解题过程中的方法,进而延伸到本册书的三章内容,展开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