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轮作项目总结
轮作实施情况总结汇报
轮作实施情况总结汇报轮作实施情况总结汇报一、引言近年来,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农业生产效益低、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地纷纷采取了轮作农业的实施,以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对轮作实施情况进行详细总结,并提出建议。
二、轮作实施情况1. 轮作种植方式不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轮作种植方式,常见的有轮作两熟、三熟和四熟等。
在轮作两熟中,一年分为两个种植季节,一季种植高效的经济作物,另一季则休耕或种植绿肥作物。
轮作三熟则将一年分为三个季节,轮作四熟则将一年分为四个季节。
2. 轮作作物选择轮作种植中的作物选择关系到整个轮作系统的效益。
在不同地区,选择的作物种类也有所不同,常见的有小麦、玉米、大豆、黄瓜等。
选择作物时需要考虑各作物的适应性、互补性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3. 土壤改良措施轮作农业中,土壤改良是提高农田生产能力的关键措施。
各地通过施肥、翻耕、培肥等措施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
同时,通过轮作休耕,减少地力损失,促进土壤中营养物质的积累。
4. 轮作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轮作农业的实施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一方面,轮作能提高农田的土壤质量和肥力,增加作物产量。
另一方面,轮作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有效控制病虫害的传播。
此外,轮作还能调节降水利用的季节分配,提高农作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
三、问题与建议1. 轮作实施的不足尽管轮作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农民对轮作农业缺乏了解和认识,造成了实施困难;另一方面,轮作作物的选择不合理,缺乏科学指导。
2. 加强宣传与教育为了推广轮作农业,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与教育。
通过农技人员的培训和示范田的建设,提高农民对轮作农业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宣传轮作的好处和成功实施案例,增强农民对轮作的信心。
3. 加强科研与示范科研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需要加大对轮作农业技术的研发力度,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技术支持。
旱改水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开展“旱改水”工程,即把旱地改造成水田。
本年度,我单位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全力推进旱改水工程,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背景1. 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各地开展旱改水工程。
本年度,我单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旱改水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 地方政府推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旱改水工程,将其作为改善民生、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本年度,我单位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加大了旱改水工程的推进力度。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2. 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 提高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三、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旱改水工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2. 科学规划布局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土地利用现状和农业产业结构,科学规划旱改水工程布局。
3. 严格工程质量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提高工程质量。
4. 加强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同时加大自身资金投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5. 加强技术培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施工技能。
6. 加强宣传引导加大旱改水工程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
四、工作成效1. 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通过实施旱改水工程,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了水资源短缺问题。
2.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旱改水工程有效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促进了生物多样性。
3. 农业生产水平提升旱改水工程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提高了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
4. 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旱改水工程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五、存在问题及对策1. 存在问题(1)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依然严重。
乡村农田旱改水工作经验总结
乡村农田旱改水工作经验总结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乡村农田旱改水工作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参与了多个乡村农田旱改水工作的项目,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这些经验,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旱改水工作的前期准备非常重要。
在开始工作之前,我们需要对目标地区的水资源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
这包括了对当地水源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的了解。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确定哪些地区最需要进行旱改水工作,以及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预算。
选择合适的旱改水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不同的地区和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旱改水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常见的旱改水技术包括水井、水塔、水渠和灌溉系统等。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
与当地农民和社区的合作非常重要。
在旱改水工作中,农民和社区是最直接受益和参与的群体。
因此,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应该与他们保持紧密的联系,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只有与农民和社区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顺利地完成旱改水工作,并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宣传和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进行旱改水工作的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和社区对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的意识。
通过组织培训班、举办宣传活动和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可以帮助农民和社区了解旱改水工作的意义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工作中。
对旱改水工作进行评估和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完成旱改水工作后,我们应该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以了解工作的成效和不足之处。
通过评估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以提高工作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总的来说,乡村农田旱改水工作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通过前期准备、选择合适的技术、与农民和社区合作、宣传和教育以及评估和监测等措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从而为乡村农田旱改水工作做出贡献。
希望这些经验和教训能够对相关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解决乡村农田旱改水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蓄水抗旱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工作背景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为保障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用水,各地积极开展蓄水抗旱工作。
本年度,我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蓄水抗旱这一中心工作,全力推进各项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确保农业用水需求;2. 加强水库、河道等水利工程管理,提高工程效益;3. 完善抗旱应急预案,提高应对旱灾能力;4. 落实节水措施,倡导全民节水意识。
三、工作措施1. 加大水利工程投入。
我市加大了对水库、河道等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了工程蓄水能力。
同时,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确保工程安全、高效运行。
2. 强化水资源调度。
我市制定了科学的水资源调度方案,根据天气、水文、用水需求等因素,合理调配水资源,确保农业、工业、生活用水需求。
3. 开展节水宣传。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节水知识,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同时,开展节水活动,倡导居民节约用水。
4. 推广节水技术。
我市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同时,推广节水器具,降低生活用水量。
5. 加强抗旱物资储备。
我市储备了充足的抗旱物资,如水泵、管道、喷灌设备等,确保在旱情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6. 完善抗旱应急预案。
我市制定了详细的抗旱应急预案,明确了各部门职责,确保在旱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应对。
四、工作成效1. 水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
通过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改造,我市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了20%以上。
2. 农业用水需求得到保障。
我市通过科学调度水资源,确保了农业用水需求,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3. 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我市加大了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4. 全民节水意识增强。
通过节水宣传和活动,我市居民节水意识明显增强,节水行为得到广泛推广。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部分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蓄水能力不足;水资源调度不够科学,存在浪费现象。
蓄水抗旱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近年来,我国水利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蓄水抗旱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水利工作,对于保障我国农业、生态和人民生活用水具有重要意义。
本总结旨在回顾过去一年蓄水抗旱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今后蓄水抗旱工作提供借鉴。
二、工作回顾1. 蓄水工作(1)加强水库建设与管理。
过去一年,我市积极推进水库建设,新建、改造了一批中型水库,提高了水库的蓄水能力。
同时,加大对现有水库的管理力度,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2)强化水资源调度。
根据气象、水文等信息,科学制定水资源调度方案,合理调配水库蓄水,确保农业、生态和人民生活用水需求。
(3)推广节水技术。
在农田灌溉、工业生产等领域,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抗旱工作(1)完善抗旱预案。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旱情,制定相应的抗旱预案,明确抗旱措施和责任分工。
(2)加大抗旱投入。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地方财政投入,确保抗旱资金充足。
(3)加强抗旱物资储备。
储备足够的抗旱设备、物资,确保抗旱工作顺利开展。
(4)强化抗旱宣传。
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抗旱知识,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三、取得的成绩1. 蓄水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水库建设、管理和技术改造,我市水库蓄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抗旱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抗旱能力不断增强。
通过完善抗旱预案、加大投入、储备物资等措施,我市抗旱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3. 节水意识不断提高。
通过广泛宣传节水知识,全市节水意识明显增强,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4. 农业生产得到保障。
在旱情发生时,我市及时采取抗旱措施,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减轻了旱灾损失。
四、存在的问题1. 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部分地区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2. 水库蓄水能力不足。
部分水库建设滞后,蓄水能力难以满足抗旱需求。
3. 节水技术推广应用不够广泛。
节水技术在一些地区推广应用不足,水资源浪费现象依然存在。
稻田水旱轮作生态效应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
稻田水旱轮作生态效应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稻田水旱轮作是一种利用稻田湿润的生态环境,通过灌溉和收水来调控稻田水分的一种种植模式。
稻田水旱轮作不仅可以实现稻田农作物的高产稳产,还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并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本文旨在总结稻田水旱轮作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发展建议。
目前,对稻田水旱轮作生态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分利用效率:稻田水旱轮作通过合理的灌溉和蓄水,能够提高稻田的水分利用效率。
研究表明,稻田水旱轮作可以显著减少灌溉用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同时降低土壤湿度,避免水分过量积累导致的土壤缺氧和根系窒息。
2. 节水效应:稻田水旱轮作有效地减少了稻田的灌溉用水量,尤其是在旱季轮作期间,可以大幅度降低稻田的水需求。
研究表明,稻田水旱轮作在节水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平均可以节水20%~40%,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紧缺问题。
3. 保护水环境:稻田水旱轮作能够减少水田的积水时间和积水深度,显著减少了水之间的流动和固体物质的流失。
轮作期间的农田沥水处理和排除水体中的杂质也有助于保护水环境,减少了水体污染的风险。
4. 增加土壤有机质:稻田水旱轮作能够加强土壤氧气的供应和排水功能,增加土壤通气性,为土壤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间作期间的作物秸秆还可以通过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1. 加强水文学研究:稻田水旱轮作生态效应的实现与稻田的水文过程密切相关。
应加强对稻田水文过程和水分运动规律的研究,探索最佳的灌溉和排水方式,实现稻田水分的合理利用。
2. 优化轮作模式:稻田水旱轮作可以与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相结合,形成多种植模式。
研究表明,多种植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农田的生态效应,与河谷蔬菜种植相结合可以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与沿海地区的海水稻种植相结合可以提高土壤盐碱地的利用效益。
3. 探索农田生态补偿机制:稻田水旱轮作通常需要对农田进行一定的改造和调整,这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轮作工作汇报
轮作工作汇报一、工作背景轮作是一种农业生产管理方法,通过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土地上种植不同的作物,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土壤病虫害,并且实现农作物的多样化种植。
我公司作为农业生产企业,一直致力于推广和实践轮作方法,以期提高农作物产量,优化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工作总结1. 推广和宣传轮作理念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包括农民培训、技术咨询会议、网络宣传等方式,向农民宣传轮作的理念和益处,提高他们对轮作的认识和了解。
2. 轮作作物种植管理我们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季节安排,对不同的轮作作物进行种植管理。
通过控制施肥、浇水、喷药等措施,确保轮作作物的顺利生长和收成。
3. 土壤监测和改良我们定期对轮作地块的土壤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土壤改良,包括有机质添加、矿物质补充、酸碱度调节等,以保证土壤质量。
4. 农民培训和技术支持我们组织了多次轮作工作坊,邀请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为农民们进行轮作技术培训和知识普及,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5. 成果评估和总结我们对轮作工作进行了成果评估和总结,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对目前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指导意见。
三、工作成效1. 提高农作物产量通过轮作方法,我们成功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特别是谷物和大豆等作物,收成明显增加。
2. 土壤质量得到改善经过一段时间的轮作实践,我们发现土壤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结构得到改善,有机质含量增加。
3. 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轮作方法的应用,有助于减少农药农药使用量,降低土地的污染,促进农业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农民对轮作理念的认知不足由于农民们对轮作理念的认知不足,对轮作技术的接受程度有限,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对轮作工作的认同度。
2. 技术推广力度不够我们发现技术推广力度不够,需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将轮作技术传播给更多的农民和农业从业者。
农村引水抗旱工程总结汇报
农村引水抗旱工程总结汇报引水抗旱工程总结汇报引水抗旱工程是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缺水问题,提高农田灌溉能力,增强农村地区的抗旱能力而实施的工程项目。
本次引水抗旱工程是在XX村展开的,总结如下:一、工程的目的和背景1. 目的:旨在解决农村地区缺水问题,提高农田灌溉能力,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增加农业产量,增强农村地区的抗旱能力。
2. 背景:XX村位于山区,受水资源限制,农田灌溉困难,导致农作物产量低下,村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二、工程内容和实施过程1. 工程内容:- 水源选择:通过勘察和评估,确定了优质的水源,包括河流、湖泊等。
- 水源引入:修建了引水渠道,将水源引入农田进行灌溉。
- 灌溉系统建设:建设了农田灌溉系统,包括了灌溉管道、喷灌设备等。
2. 实施过程:- 着手准备:项目启动后,建立了项目组织机构,确定了项目计划和任务分工。
- 勘查确认:对区域进行勘查,选择了合适的水源,进行前期评估和测量工作。
- 设计规划:制定了引水渠道的设计方案,设计了灌溉系统的布局。
- 施工建设:组织施工单位进行渠道和灌溉系统的建设工作。
- 联合验收:完成工程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联合验收,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达到标准。
三、工程成果和效益1. 工程成果:- 水资源利用提高:通过引水工程,使农村地区获得了充足的水资源供应,解决了农田灌溉难题。
- 农田灌溉能力提升:灌溉系统的建设使得农田泵灌灌溉转变为喷灌灌溉,提高了灌溉效率。
- 农作物产量增加:农田得到有效灌溉,农作物生长环境改善,产量得到明显提高。
2. 工程效益:- 经济效益:农作物产量增加,村民收入提高,农村地区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 生态效益: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保护了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 社会效益: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增强了农村地区的抗旱能力,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1. 存在的问题:- 工程标准不统一:由于缺乏统一的工程标准,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质量问题。
水田抗旱工作总结
水田抗旱工作总结
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干旱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作为农业中的重要一环,水田抗旱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水田抗旱工作方法和经验,现在我来对这些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采取了科学的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喷灌等先进的灌溉方式,使得
水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利用,减少了浪费。
其次,我们加强了土壤保水保肥工作,采取了秸秆覆盖、有机肥料施用等措施,提高了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减轻了旱情对农作物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推广了抗旱作物品种,选育了适应干旱条件的水稻、小麦等作物品种,提高了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在抗旱工作中,我们还注重了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支持。
通过建立水田抗旱技术
服务站,为农民提供抗旱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干旱灾害。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水田抗旱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旱情,采取相应的抗旱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
总的来说,水田抗旱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农民等多方
合作,共同努力。
我们将继续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更多的经验,提高水田抗旱的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干旱灾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旱作农业项目总结
旱作农业项目总结旱作农业是指利用降雨进行农作物生长的一种农业方式。
在干旱地区,旱作农业是农民们的主要生产方式。
本文将对旱作农业项目进行总结,从项目的背景、目标、实施过程和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项目背景干旱地区的农民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等多重压力,传统的灌溉农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旱作农业项目应运而生。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农民的生计安全:旱作农业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农民在干旱环境中实现农作物的高产与稳产,以保障他们的生计安全。
2. 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项目旨在通过科学种植和资源节约的方法,提高农田的土壤质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3. 提高农民收入:项目旨在通过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通过提供技术培训和市场服务,帮助农民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发展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项目实施过程1. 项目规划:项目在启动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规划工作。
包括:确定项目的实施地点、确定种植的主要农作物、设计种植模式、确定技术方案和培训计划等。
2. 提供技术培训:项目通过组织技术培训班和示范农田活动,向农民传授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包括:土壤改良、耕作措施、作物选择和轮作等。
3. 支持农民的种植过程:通过提供农资、农具和种子等支持,帮助农民完成农作物的种植。
此外,还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解决他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推广示范农田:通过在农村建立示范农田,展示旱作农业的技术和效果,吸引农民参观学习,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四、项目效果1. 农作物增产:旱作农业项目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技术,显著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干旱地区,通过合理的灌溉和土壤改良措施,农民的作物产量可达到田间平均产量的2倍以上。
2. 农民收入增加:旱作农业项目帮助农民改善了原有的农作物种植方式,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2024年旱作农业项目总结报告
2024年旱作农业项目总结报告项目总结报告:____年旱作农业项目一、项目背景和目标____年旱作农业项目旨在寻找和开发适应干旱条件下的农业种植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证粮食安全,并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
项目目标包括:1. 寻找旱作农业技术,改良传统种植方式,提高干旱条件下的耐旱性;2.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3. 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探索水资源利用的新模式。
二、项目实施情况1. 技术研发:在____年,项目组针对旱作农业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研发工作。
围绕传统农作物进行改良和耐旱性研究,成功培育出多个新品种,提高了农作物的耐旱性和产量。
同时,也进行了植物生长和灌溉的智能控制技术研究,以提高农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2. 试验示范:在各个试验基地,项目组进行了一系列旱作农业的试验示范。
通过对比传统种植方式和改良后的种植方式,验证了新品种的耐旱性和产量的提高。
通过合理施肥和水分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农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减少了用水量。
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3. 农民培训:为了推广新的旱作农业技术,项目组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向农民普及新技术和新品种的种植方法。
通过教授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了农民对旱作农业的认知和技能水平,使农民能够更好地应对干旱条件下的种植需求。
三、项目成果1. 新品种推广:通过项目的新品种研发和试验示范,成功推广了多个耐旱性较强的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在产量和品质上相较传统品种有了显著的提高。
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农民的积极反馈,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 智能控制技术应用:项目组研发的植物生长和灌溉的智能控制技术得到了有效应用。
通过对植物生长环境和水分利用的监测和调控,提高了农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减少了用水量,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3. 农民收益提升:通过培训和新技术的应用,农民的收益得到了显著提升。
农民采用新品种和新技术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水旱工作总结
水旱工作总结
今年是我单位水旱工作的一个重要年份,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绩。
1. 水资源管理方面,我们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确保了供水的稳定和安全。
在干旱季节,我们采取了有效的节水措施,确保了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的需求。
2. 防旱工作方面,我们加强了对旱情的监测和预警,及时组织抗旱抢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旱灾的影响。
3. 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我们完成了一批水利工程的修建和改造,提高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为解决水旱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工作经验。
1. 加强监测预警。
及时获取水资源和旱情的信息,有利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损失。
2. 强化调度管理。
合理安排水资源的利用和调度,确保了供水的稳定和安全。
3. 提高技术水平。
加强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水平和能力。
三、工作教训。
1. 防灾意识不强。
在抗旱抢险工作中,发现一些地方的防灾意识不强,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2. 水资源浪费严重。
在一些地方,仍存在水资源的浪费现象,需要加强节水意识和管理。
3. 技术装备滞后。
一些地方的技术装备滞后,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水旱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我们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为保障水资源安全和抗旱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云南省盐津县旱作节水项目工作总结
云南省盐津县旱作节水项目工作总结一、立项背景及项目来源实施推广旱作节水项目是我县农业增产增效的基本保障,是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夯实农业生产基础、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根据国务院《水利产业政策》、节水示范项目管理办法以及云南省有关文件规定,盐津县委、政府组织有关涉农单位对10乡83个行政村办进行实地考察,最后研究决定在牛寨乡敦厚村拟建集中连片1000亩集雨蓄水节灌技术集成核心示范区,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项目编写,于2006年2月以题为《2006年优势农产品重大技术推广云南省盐津县旱作节水项目》向省级申报,且得以立项建设。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项目区位于盐津县牛寨乡敦厚村,盐津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长期以来,由于特殊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农业生产处于半封闭、自给自足的状态,为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盐津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在县农业局的领导下,立足县情,大搞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敦厚村位于盐津县城东部,牛寨乡政府西部,距县城25公里,距乡政府15公里,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地理条件,辖区内有村民小组33个、农户1063户、农村劳动力2245人,总土地面积36000亩,其中:旱地12000亩、水田600亩、林地14000亩、园地1500亩、其他7900亩。
全村33个村民小组中,有29个村民小组通公路,通车里程达50多公里。
该村农网改造全部完成,达到了水电初级电气化标准。
自1998年来,已逐步实施建设了部分水池、水窖、引水渠,具有一定的水利基础设施。
由于该区土壤气候的立体性,形成多种类型的森林植被群落,适合多种农作物种植,主产玉米、小麦、薯类、豆类、花生、油菜等。
项目区土地面积大,但中低产田地多,高稳产田地少;土地资源丰富,但干旱缺水严重,加上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浇地面积少,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缓慢,水资源利用率低。
旱改水项目协调工作总结
旱改水项目协调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旱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
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纷纷开展旱改水项目,以改善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状况。
在这一背景下,协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对旱改水项目协调工作的总结和反思。
首先,旱改水项目的协调工作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水利、农业、环保等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之间紧密协作,共同制定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同时,各部门需要明确分工,明确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其次,旱改水项目的协调工作需要与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合作。
地方政府是
项目实施的主要责任方,需要与地方政府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项目方案,确保项目能够真正惠及当地群众。
同时,需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
另外,旱改水项目的协调工作需要注重科学技术的支持。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确保项目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同时,需要加强对当地群众的科普教育,提高他们的水资源管理意识,共同保护好当地的水资源。
总的来说,旱改水项目的协调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各方的共
同努力和合作。
只有各方紧密合作,科学规划,才能够实现旱改水项目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改善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做出应有的贡献。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更加密切合作,共同推动旱改水项目的顺利实施,为解决干旱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旱改水个人工作总结
旱改水个人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旱改水项目的实施工作,现在我的个人工作总结如下:首先,我参与了项目的调研和规划工作。
在这个阶段,我深入了解了旱改水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同时与团队成员一起进行调研,以了解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和需求情况。
我们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和专家访谈,为项目的实施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和方案。
其次,我参与了项目的实施和落地工作。
在这个阶段,我负责与当地政府、农民和相关机构进行沟通和协调,以确保项目能够在当地得到有效的落地和实施。
同时,我也参与了项目的技术调试和改进工作,确保旱改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参与了项目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在项目实施后,我与团队一起对旱改水系统进行了长期的监测和评估,以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效果。
同时,我也与当地农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调研,以了解他们对旱改水系统的使用情况和体验感受。
通过以上工作,我不仅加深了对旱改水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也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包括项目规划、技术实施和绩效评估等方面的能力。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继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旱改水项目的推广和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阶段,即调研和规划工作,是项目实施的基础和关键。
通过这个阶段的工作,我深刻理解了旱改水技术对于解决地方干旱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性。
我们通过调研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实地情况,分析了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农业用水需求。
这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同时,在规划阶段,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协调,与团队成员一起完善项目规划,并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实施阶段,我积极参与了项目的实施和落地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与当地政府和农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合作,推动旱改水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取得了较好的落地效果。
通过与当地农民的沟通,我了解到他们对于旱改水技术的需求和期望,同时也深刻体会到项目对于农民生产和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4年旱作农业项目总结范本(2篇)
2024年旱作农业项目总结范本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2024年我国农业部门推出了旱作农业项目,旨在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并提高粮食产量。
本报告对该项目进行总结,包括项目的目标、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果。
一、项目目标旱作农业项目的目标是提高农作物对干旱的适应能力,减少对灌溉水资源的依赖,并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农作物对干旱的抗性,通过优化品种选择和栽培管理,增强农作物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
2. 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包括节水灌溉、干旱适应型育种和土壤改良等措施,减少对灌溉水的需求。
3. 开展科技研究和创新,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力和品质,并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情况1. 品种改良:项目组开展了大规模的品种筛选试验,通过种植多个品种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试验田,选择了多个抗旱性较强的农作物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较低的水分需求和较高的产量潜力,能够适应干旱环境下的生长。
2. 技术推广:项目组组织了旱作农业技术培训班和示范农场,向农民普及了旱作农业技术,包括节水灌溉、合理施肥和土壤保持等措施。
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示范,帮助农民学习和掌握旱作农业技术。
3. 科技研究:项目组建立了旱作农业科研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包括旱作农业的适应机理、新品种培育和耕作管理等方面。
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进一步提高了旱作农业的生产力和抗旱能力。
三、取得的成果1. 农作物产量提高:经过旱作农业项目的实施,农作物的产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在干旱地区,一些抗旱品种的产量比传统品种提高了20%以上,有些品种甚至达到了30%。
2. 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土壤改良措施,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
在部分试验区域,农田的灌溉水量减少了30%,但农作物的产量却保持了稳定。
这减轻了农业对水资源的依赖,对于缓解水资源紧张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3. 农民收益增加:通过技术培训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民对旱作农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系列的技术。
水旱轮作项目总结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执行情况报告(2014 年度)项目名称:西南水旱轮作区规模化周年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委托部门(甲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项目首席科学家:戴陆园承担部门(乙方):四川农业大学负责专家:任万军二O 一四年十一月一、项目总体目标调研明确四川水旱轮作模式的种类、配置、资源利用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优选符合本区域地理自然资源条件且具有综合发展优势的水旱轮作模式,通过作物品种特性分析与搭配、茬口衔接、适宜栽培与耕作措施研究,提升水旱轮作模式的效益与技术水平。
研究秸秆还田、免耕优化定抛、机械化播种或插秧、肥料周年运筹等周年高效生产技术,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周年生产综合效益。
通过布置定位试验,探索明确不同水旱轮作种植模式在周年光温资源利用、产量和效益等方面的作用与效果,为优化周年高效利用模式和建立推广体系提供充分依据。
筛选出适宜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种植的水稻品种1 个、蔬菜品种1个,形成周年规模化高效生产轮作模式5套和关键技术体系1 套。
通过轻简生产技术、高产优质规模化生产技术以及高效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技术集成示范,累计辐射带动50万亩,粮食亩增产20 千克,节本增效200 元/亩。
培训地方技术骨干20 名,培训基层农技人员500人次,指导农户50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000 份。
培养博士研究生1 人,硕士研究生2~3人;在核心以上刊物发表研究论文3篇以上。
二、2014 年目标任务针对水旱轮作模式开展科学调研分析和评价,优选出符合区域资源条件且具有综合发展优势的水旱轮作模式;针对现有水旱轮作模式土地利用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研究简化节本和周年高效的技术体系;针对水旱轮作模式的生理生态机理尚不明确等问题,开展定位试验研究,揭示水旱轮作条件下作物高效生产的机理性问题。
主要技术考核指标:开展不同水旱轮作优化模式的定位实验;筛选出适宜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种植的水稻品种1 个、蔬菜品种1 个;初步明确西南水旱轮作区的作物轮作模式;发表研究论文1 篇。
旱改水项目协调工作总结
旱改水项目协调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干旱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干旱问题,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纷纷开展了旱改水项目,通过改善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帮助人们度过干旱期。
在这个过程中,协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旱改水项目协调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
水资源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农业部门等都需要共同参与,协调各自的职责和资源,确保旱改水项目能够全面、有序地推进。
同时,还需要与当地社区和居民进行密切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以便更好地制定和实施旱改水项目。
其次,旱改水项目协调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各方的专业优势。
水资源专家可以提
供科学的水资源评估和规划,环境保护专家可以提供生态环境保护建议,农业专家可以提供种植技术和水资源利用建议。
通过各方的专业合作,可以更好地解决干旱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旱改水项目协调工作还需要注重宣传和教育工作。
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
旱改水项目的意义和方法,才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参与。
因此,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宣传册、宣传视频、公益活动等,向社会大众宣传旱改水项目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旱改水项目中来。
总的来说,旱改水项目协调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它需要各相关部
门的紧密合作、专业优势的发挥和社会大众的积极参与。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干旱问题,保障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旱改水项目,共同为解决干旱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水田抗旱工作总结
水田抗旱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面临着严重的干旱气候,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积极开展了水田抗旱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面我将对水田抗旱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农业生产提供参考和借鉴。
首先,水田抗旱工作要做好前期准备。
在播种前,要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和水稻生长特点,合理制定水田抗旱方案。
同时,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灌溉水利设施的覆盖率和利用率,确保农田水源充足。
其次,要加强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水稻品种,提高其抗旱能力和产量稳定性。
同时,要积极推广抗旱水稻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此外,要加强对水田的管理和保护。
在水稻生长期间,要加强对水田的灌溉和排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水稻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保障水稻的健康生长。
最后,要加强科技支撑和技术培训。
加强对水田抗旱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农民的抗旱技术水平。
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抗旱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总的来说,水田抗旱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农业部门和农民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和技术支持,才能有效提高水田抗旱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加强水田抗旱工作,为我国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xx年旱作农业项目总结报告
总结范本:_________ xx年旱作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7 页xx年旱作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县农牧局:xx年,我乡旱作农业工作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农牧业务部门大力帮助支持下,将旱作农业发展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来抓,继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之后,为了使我乡旱作农业工作落到实处,全乡上下齐心协力,把推广全膜垄作马铃薯种植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工作措施,明确目标任务,狠抓全膜垄作种植。
截止目前,已落实全膜垄作栽培面积5亩,其中在窑洞湾村、直岔南冲片区落实10亩以上种植示范点各1处;在茶树沟村、石沟黑沟片落实5亩以上种植示范点各1处。
任务完成情况我乡马铃薯种植任务70亩,其中马铃薯全膜垄作栽培任务为50亩,脱毒种薯推任务xx亩,全乡共落实完成马铃薯全膜垄作栽培面积5亩,其中窑洞湾村1058.6亩,直岔南冲片1336亩;茶树沟村690.7亩,石沟黑沟片759.8亩。
落实完成面积占任务的1.32%。
主要做法(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责任。
为了确保全乡全膜垄作种植任务的全面完成,乡上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农业领导任副组长,各包村领导组成的旱作农业生产领导小组,督促各村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
同时,乡上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旱作农业生产领导小组分别深入各村督促检查面积落实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责任,有利的推进了全乡旱作农业的发展。
第 2 页共 7 页(二)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旱作农业发展。
在免费发放项目专用地膜和起垄机械的同时,乡政府另外筹措33万元资金(调运马铃薯良种3吨,马铃薯专用肥10吨),支持这一项工作的实施,极大的调动了群众连片种植的积极性。
(三)强化技术培训,千方百计推广全膜垄作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执行情况报告(2014年度)项目名称:西南水旱轮作区规模化周年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委托部门(甲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项目首席科学家:戴陆园承担部门(乙方):四川农业大学负责专家:任万军二O一四年十一月一、项目总体目标调研明确四川水旱轮作模式的种类、配置、资源利用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优选符合本区域地理自然资源条件且具有综合发展优势的水旱轮作模式,通过作物品种特性分析与搭配、茬口衔接、适宜栽培与耕作措施研究,提升水旱轮作模式的效益与技术水平。
研究秸秆还田、免耕优化定抛、机械化播种或插秧、肥料周年运筹等周年高效生产技术,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周年生产综合效益。
通过布置定位试验,探索明确不同水旱轮作种植模式在周年光温资源利用、产量和效益等方面的作用与效果,为优化周年高效利用模式和建立推广体系提供充分依据。
筛选出适宜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种植的水稻品种1个、蔬菜品种1个,形成周年规模化高效生产轮作模式5套和关键技术体系1套。
通过轻简生产技术、高产优质规模化生产技术以及高效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技术集成示范,累计辐射带动50万亩,粮食亩增产20千克,节本增效200元/亩。
培训地方技术骨干20名,培训基层农技人员500人次,指导农户50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000份。
培养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2~3人;在核心以上刊物发表研究论文3篇以上。
二、2014年目标任务针对水旱轮作模式开展科学调研分析和评价,优选出符合区域资源条件且具有综合发展优势的水旱轮作模式;针对现有水旱轮作模式土地利用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研究简化节本和周年高效的技术体系;针对水旱轮作模式的生理生态机理尚不明确等问题,开展定位试验研究,揭示水旱轮作条件下作物高效生产的机理性问题。
主要技术考核指标:开展不同水旱轮作优化模式的定位实验;筛选出适宜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种植的水稻品种1个、蔬菜品种1个;初步明确西南水旱轮作区的作物轮作模式;发表研究论文1篇。
三、本年度所开展的工作为了推进本项目的高效实施,2014年继续开展适宜于水稻规模化高产高效种植的品种筛选和轮作规模化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
并针对前期基础调研进行水旱轮作模式评价与筛选,对调研所得轮作模式,选择五种代表性模式展开定位试验,涉及的五种水旱轮作模式分别为蚕豆-水稻、马铃薯-水稻、油菜-水稻、小麦-水稻、大蒜-水稻。
针对水旱轮作模式的水旱转换过程在资源利用、土壤微环境状况等与非水旱轮作模式有着显着差异,本年度同时展开水旱轮作与非水旱轮作模式的定位试验研究,设计的轮作模式包括设冬水田—水稻(水水连作)、马铃薯—玉米(年内旱旱轮作)、马铃薯—水稻(年内水旱轮作)、油菜—水稻→马铃薯—水稻(年内年间水旱轮作)三种耕作类型,四种轮作模式。
水旱轮作的定位试验场地选择在崇州市桤泉镇四川农业大学科研农场,定位试验场与2013年11月建设完毕,为了保持土壤肥力的一致性,2013年11月种植豆科植物(蚕豆)进行土壤培肥,2014年5月正式开始水稻作物季的水旱轮作定位试验。
同时,由于养分在年内作物季间会产生相互影响,针对水旱轮作过程养分作物季间分配,开展了养分循环的盆栽试验,以探讨水稻季氮素的投入及分配规律,及其在旱季作物中的效率。
四、项目研究进展1. 适宜于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种植的品种筛选(1)适宜于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种植的水稻品种筛选适宜于川东冬闲田水旱轮作模式的周年高效水稻品种筛选:以Ⅱ优602、F优498、Ⅱ优498、川农优498为试验材料,在川东邻水县示范基地设计精确定量等行平作、精确定量宽窄行垄作、半旱式宽窄行垄作3种栽插模式,进行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与Ⅱ优602相比,Ⅱ优498、F优498、川农优在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均优于Ⅱ优602,说明其对当地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应。
精确定量宽窄行垄作与精确定量等行平作干物质积累重量和穗占比例均高于半旱式宽窄行垄作,精确定量宽窄行垄作优势明显。
Ⅱ优498与Ⅱ优602两个品种明显优于其他品种,穗干重要明显高于其他品种。
F优498与川农优干物质积累较高,其穗干重与穗占比例偏低。
Ⅱ优498则比较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
Ⅱ优602则应采取精确定量宽窄行垄作,调节栽插密度,改善大田环境。
在氮素积累方面,Ⅱ优498的含氮量和氮素积累量都处于较高水平,比例适中,说明此品种较好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川农优含氮量和氮素积累量虽处于高水平,但其拔节期氮素积累量过高,说明其无效分蘖发生的多。
表2 不同栽插方式及品种的氮素积累总量kg/hm2栽插方式品种拔节期前拔节期-抽穗期抽穗期-成熟期精确定量宽窄行垄作Ⅱ优498 Ⅱ优602精确定量等行平作川农优Ⅱ优602半旱式宽窄行垄作Ⅱ优602 Ⅱ优602精确定量宽窄行垄作平均精确定量等行平作半旱式宽窄行垄作综上所述,在川东冬闲田水旱轮作体系中,通过品种筛选和栽培模式试验表明,水稻品种Ⅱ优498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适应最好,在不同栽培模式中,精确定量宽窄行垄作效果最好。
(2)适宜于水旱轮作模式的周年高效水稻品种氮肥管理方式筛选:根据2013年的试验结果,筛选的F优498兼具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适于机插等特点,其生育期比省内主推中籼迟熟杂交稻品种早7-10天,适于多种茬口栽插,即可为后作蔬菜生长留足空间,并适于小麦、油菜茬口的机插栽培,生育期和产量均具有优势。
而且该品种在机插、优化定抛和精确定量栽培条件下均能具备亩产800公斤的潜力。
本年度针对2013年初步筛选的适宜于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规模化种植的水稻品种F优498,继续开展研究,探索肥料管理对水稻品种的适应性,以提高规模化高效种植下的氮肥管理措施。
设计不同施氮处理,分别设普通尿素和多肽尿素施肥,每种肥料下设农民经验施肥(底肥:分蘖肥=7:3)(FFP和FFP’),高产施肥方式(基蘖肥:穗肥=5:5,底肥:分蘖肥=7:3,促花肥:保花肥=6:4)(ONM1和PASPM1),高产施肥方式减氮15%(ONM2和PASPM2),高产施肥方式增氮15%(ONM3和PASPM3),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
结果显示,氮肥施用有效的促进了水稻分蘖的发生,显着提高水稻的最高茎蘖数和有效穗数。
与普通尿素相比,PASP尿素在保证较高的茎蘖群体的情况下能有效的降低分蘖的衰亡,从而提高有效穗数。
不同施氮处理间,农民经验性施肥导致水稻无效分蘖大量发生,其最高茎蘖数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而后期养分供给不足,分蘖大量死亡,有效穗数明显低于氮肥优化处理。
同时,氮肥施用显着提高了水稻的生物量、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水稻产量,降低了每穗颍花数、千粒重和收获指数。
较普通尿素,PASP尿素显着提高了水稻的生物量、有效穗数和产量。
不同施氮处理间,氮肥优化处理能有效的提高水稻的生物量、有效穗数和产量,但降低了水稻的收获指数。
FFP处理的生物量显着低于其他处理,其有效穗数、千粒重均低于其他处理,从而导致产量的显着降低。
ONM3、PASP1和PASP3处理能有效的提高水稻的有效穗数,从而提高群体颖花量,并最终提高水稻产量。
随施氮量增加,普通尿素处理水稻产量逐渐增加,但PASP1和PASP3处理产量无明显差异。
施氮显着提高水稻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较普通尿素,PASP尿素使剑叶、倒2叶、倒3叶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和%。
不同施氮处理间,氮肥优化处理能提高输到各叶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ONM2和PASP2处理,在减少15%施氮量的情况下,其叶绿素含量仍高于FFP和FFP’处理。
不同施氮量则主要导致倒3叶叶绿素含量的差异,随施氮量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
图1 不同氮肥管理下水稻上3叶抽穗期叶绿素含量综上所述,对于适宜于水旱轮作的高产高效水稻品种F优498来说,采用多肽尿素施肥,配合以下氮肥后移水平,即基蘖肥:穗肥=5:5,底肥:分蘖肥=7:3,促花肥:保花肥=6:4,能有效促进生育前期分蘖发生和有效分蘖的形成,并提高水稻的生物量、有效穗数、产量,维持生育后期叶片光合左右,进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标。
(3)适宜于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种植的蔬菜品种筛选菜稻轮作是西南水旱轮作区的重要粮经型种植模式,能有效实现保障家庭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收入的双重功能。
白菜作为水旱轮作体系中菜稻轮作的一种模式,广泛被采用。
然而,白菜作为十字花科植物,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易遭受根肿病的侵害,导致减产。
根肿病是十字花科蔬菜流行的一种病害,其病原菌主要为鞭毛菌亚门中的芸苔根肿菌。
受根肿菌侵染后,在根部形成大小不一、光滑或龟裂粗糙的肿瘤。
而植株的地上部份生长迟缓、缺水蔫萎。
根肿病主要由土壤中的休眠孢子,通过菜株病苗、水流携带菌土等方式传播。
水旱轮作由于水旱转换可以有效缓解根肿病,但选择优质高效的抗根肿病的白菜品种也十分重要。
根据西南水旱轮作区水稻生长发育规律,结合四川盆地根肿病高发的现状,通过文献与市场调研。
筛选适宜高产种植的抗病性白菜品种。
从表3可以看出,适宜于四川栽培的白菜品种春福皇、春旺、秋利旺等6个品种中,秋利旺、寒玉90和秋实皇3个白菜品种虽然具有产量较高、耐性也较强等较好品种特性,但适播期均在7月中~8月下旬,正常年份下四川水旱轮作区水稻收获在8月下旬~9月上旬,因此白菜与水稻在茬口匹配上产生冲突而不适宜。
春福皇、春旺两个白菜品种在适播期上虽然与水稻的收获后的茬口无冲突,但水稻收获后至白菜播种前的土壤闲置期过长。
因而,仅从菜稻模式考虑,则不经济。
若增加一季蔬菜作物变两熟制为三熟制,然而白菜采收期为5月初至6月。
这与后季水稻作物的茬口衔接过紧,甚至冲突。
对品中喜春获来说,其适播期为9~10月,采收期为11月初~3月,结合水稻的茬口时间,可以做到与水稻收获后的茬口有效衔接,有充足时间使稻田土壤转换为旱作状态,并能高效利用光能资源,采收期时间较长,可有效缓冲不利市场条件,白菜收获后有大约1个月的休闲期,可进行水稻栽培前的土壤综合管理,以实现后季作物的高产。
因此,综合6个品种的品种特性,结合四川水旱轮作区的作物生长特点,“喜春获”白菜品种能与水稻实现高效周年生产。
表3 抗根肿病白菜品种的品种特性表品种适播期采收期球形球重抗病性其他特性春福皇2~3月5月初~5月中旬叠抱以上抗根肿病抗其他生理病害,品质好春旺2~3月5月中旬~6月叠抱以上抗根肿病早中熟、品质好秋利旺7月中~8月20日11月初~2月合抱以上抗根肿病早熟、耐性强寒玉907月中~811月初~3月合抱以上抗根肿病中早熟、品质好月下旬11月初~3月叠抱以上抗根肿病产量高、耐寒秋实皇7月中~8月下旬喜春获9~10月2月~4月合抱以上抗根肿病耐寒力强2. 周年规模化高效生产轮作模式的筛选(1)区域水旱轮作模式分析根据2013年对成都、德阳、眉山、遂宁、巴中、资阳、达州、广元、乐山、绵阳、南充11市的调研资料汇总,发现四川23种水旱轮作模式,包括白菜-水稻、萝卜-水稻、蚕豆-水稻、草莓-水稻、葱-水稻、大麦-水稻、川芎-水稻、冬水田-水稻、大蒜-水稻、甘蓝-水稻、花菜-水稻、胡萝卜-水稻、绿肥-水稻、马铃薯-水稻、牛皮菜-水稻、芹菜-水稻、豌豆-水稻、西芹-水稻、莴笋-水稻-莴笋、烟草-水稻、小麦-水稻、油菜-水稻、榨菜-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