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全国卷1文综(历史部分,含答案)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1含答案
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D】
图7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9.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
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
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C】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
1909 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
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 世纪 80 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 1997 年底,全国共有 91 万个村民委员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D】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3.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
(完整版)历史6年真题分类(必修1)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选择题2018年题组1.(2018·全国卷Ⅰ·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
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
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
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考点】甲午中日战争【解析】面对日本的舆论宣传,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说明其对舆论在外交中的作用没有清醒的认识,即清政府并不熟悉近代外交策略,故C项正确。
从题干材料来看,日本的宣传、欧美的舆论对战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能说其左右了战争进程,故排除A项;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故排除B、D两项。
【答案】C2.(2018·北京文综·16)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
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
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考点】列强侵华【解析】根据材料时间信息“1903年”和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林纾通过寓言故事提醒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故A项正确。
材料反对弱肉强食,B项错误;材料强调要对列强保持警惕之心,C项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A2017年题组1.(2017·海南单科·10)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
2018年高考历史真题与模拟题类编:专题03-现代中国政治外交(含答案)
2018年⾼考历史真题与模拟题类编:专题03-现代中国政治外交(含答案)考点⼀:中华⼈民共和国成⽴01.(2018届重庆市⾼三5⽉调研测试历史试题)1949年新中国成⽴。
在开国⼤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曲》等核⼼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
这些措施A. 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B. 标志着中华民族独⽴⾃主站了起来C. 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D. 意味着⼈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答案】A02.(湖北省⼋校2018届⾼三第⼆次联考⽂综历史试题)新中国成⽴伊始,政务院在《共同纲领》指导下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办法》,初步确⽴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
该办法实施的重要政治动机是A. 巩固新⽣的⼈民政权B. 取缔⾮法的社团组织C. 防控境外的敌对势⼒D. 激发社会组织的活⼒【答案】A【解析】据材料“初步确⽴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可知对社会团体进⾏登记的⽬的在于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有利于巩固新⽣的⼈民政权,A正确;BCD均与材料和新中国的需求⽆关。
03.(⼭东省烟台市2018届⾼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949年7⽉,中共中央指⽰:“凡三万⼈⼝以上的城市,在解放两个⽉⾄迟三个⽉后,应召开各界代表会议,以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民群众的重要⽅法之⼀。
”这⼀指⽰A. 为渡江作战进⾏战前总动员B. 执⾏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C. 有利于建⽴和巩固⼈民政权D. 标志⼈民代表⼤会制度建⽴【答案】C点睛:本题考查学⽣抓住关键信息、运⽤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题⼲时间“1949年7⽉”结合新民主主义⾰命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04.(陕西省商洛市洛南中学2017届⾼三第⼆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研究历史需要⼀定的历史观的指导,不同的历史观影响着⼈们对历史问题的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史观越发多元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史观都是⾰命史观,认为近代中国是⼀段不断出现⾰命⾼潮的历史。
2018年高考全国文综历史试题分析(三卷全)
重视和保护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41 大豆的栽培和转播
中国文明对世界的贡献,民族自豪感
47 三娘子对蒙汉友好做出的贡献 促进民族团结、交流、和平友好相处 增强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
三卷 26 古代药物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独特的科技成就,民族自豪感
27 明代雕版印刷个人著作成风
崇尚文化的浓厚氛围
47 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作者:秦皇岛市实验中学 王东升
基本特征
1、试题形式、内容分布、难易度(稳中有降)、考核目标等都比 较稳定。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一卷考查 先秦科技 唐代政治 宋代经济 明代外交和艺术 晚清政治 五四后思想 解放前夕外交 建国初经济 古希腊思想
二卷考查 先秦思想 西汉经济 唐代政治 明代戏曲 晚清政治 五四后思想 抗日战争 建国初经济
罗马法
三卷考查 先秦经济 宋代政治 古代科技 明代科技思想 晚清思想 五四后思想 建国初政治 改革时期经济 雅典民主
考查时段
古 代 中 国
题型 单 项
近代选Biblioteka 中国 择现代中国
题
古希腊罗马
1、试题形式、内容分布、难易度(稳中有降)、考核目标等都比 较稳定。(续)
35 31
(图表等非文字
材料题总计10题, 占比近三分之一)
三卷
33 24 25
31
34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瑞应麒麟图》(明 沈度作于永乐 十二年) 1953年作的资源勘探队邀请资源出山漫画 1945-1975年联合国成员国变化情况 漫画《两把尺》 16-18世纪欧洲向美洲贩运黑奴数量柱状图 战国以前铁器发现地分布情况图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
2018高考全国卷1文综(历史部分,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
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
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
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
2018年高考北京卷文综(含答案)
绝24.每年三四月间,居庸关长城附近山花盛放。
市郊铁路S2线列车穿行于花海中,被称为“开往春大的列车”,吸引了大量踏青的游客,游客的涌入给森林消防和轨道交通带来了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封山禁入措施,但效果不理想,于是转变思路,变堵为疏,着手规划建设花海列车观景平台。
这一做法①履行了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有利于建立良好市场秩序②自觉运用矛盾观点,创造条件,将风险点转化为共赢点③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④有利于开发该线路的经济价值,说明文化的力量来自于经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5.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
为避免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破”等所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是新旧事物的关系B.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C.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D.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26.万古奔腾的长江,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全面展示新时代长江的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多位艺术家深入长江流域采风,创作了巨幅长卷《长江万里图》,该作品雄浑磅礴、风光万千,画出了一条中国人心中砥砺奋进的文化长河,《长江万里图》的创作①体现了自然性与人文性的统一②说明时代精神是艺术创新的泉③体现了创作者为祖国可山立传的文化自信④说明客观真实是评价艺术作品的根本标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7.“窗含西岭千秋雪”“玉窗五见樱桃花”。
中国传统建筑中窗的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可以引进阳光、空气,为居室主人呈现大自然的馈赠,借助窗外的空间美,人的心灵之窗也被打开,“纳千顷之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窗”“景“情”之间是本质的必然的联系②借窗生景的设计体现了征服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③窗与景、景与诗、诗与情的交融体现了人的创造性④窗的设计体现了内与外、近与远、有限与无限的和谐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8.关于建立“京津翼地区城乡中小学图书流动机制”的建议通过对京津冀地区中小学生图书占有情况的调研,本研究小组发现三地的人图书占有数量和种类存在差距。
2018年高考全国卷1试卷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晋冀鲁豫湘鄂赣徽闽粤10省使用)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 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 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 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 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篱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主,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的“麒麟”,明成祖遂赐外国使臣。
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28.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欧美舆论倒向日方。
2011-2020文综全国卷选择题24题
2011-2020文综全国卷选择题24题1.(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
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
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
这表明当时()[单选题]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正确答案)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2.(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单选题]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正确答案)3.(2018新课标全国卷III)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单选题]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正确答案)4.(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 [单选题]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正确答案)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5.(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单选题]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正确答案)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6.(2017新课标全国卷III)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
[福建]2018年全国高考文综试卷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文科综合<福建卷)第Ⅰ卷(选择题共l44分>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
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
完成l~2题。
b5E2RGbCAP1.增施肥料效果散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A.土层薄B.降水变率大C.坡度大D.植被覆盖率低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A.调节大气温度B.提高土壤肥力C.增大空气湿度D.增加日照时数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采人口为主。
读表完成3~4题。
p1EanqFDPw 3.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4.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
图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5~6题。
DXDiTa9E3d5.该国公共住房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C.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6.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A.功能分布、基础设施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
图2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
读图完成7~9题。
RTCrpUDGiT7.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A.0.55 0.50 B. 0.30 0.50 C.0.55 0.35D.0.30 0.355PCzVD7HxA8.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地形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9.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A.EB.FC.GD.H图3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上升到%,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延误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word完整版)高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例题
高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例题1.(2018•海南卷单科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710 年,唐睿宗李旦登基,改年号为“景云”。
其时,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
景云二年,唐朝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自此始有节度之号”。
同年,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风俗一变”。
712年,唐玄宗正式即位,随后十余年间,节度使制度在边境地区广泛推行,十三道增为十五道。
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1)根据材料,说明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
【解析】(1)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据材料“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可得出应对边防危机;据材料“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可得出整顿地方吏治。
(2)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据材料“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改变“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片的办法”,可得出形成新的边防体制;据材料“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可得出促时监察体制完善;据材料“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可得出促成“开元盛世”;据材料“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可得出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
【答案】(1)目的:应对边防危机;整顿地方吏治。
(2)影响:形成新的边防体制;监察体制完善;促成“开元盛世”,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
2014-2018年全国课标卷文综25题
9.(2016·全国卷Ⅲ文综·25)东汉王充在《论衡》
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 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 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答案】B【解析】
再小的努力,乘以365都很明显;再大的困难,除 以365都变得微不C
11.(2015·全国卷Ⅱ文综·25)汉宣帝曾称:“与
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 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西汉郡国并行制 易错点:学生缺乏对材料的归纳、概括和理解与分析能力,不能对表 格中的信息进行提炼,同时也不知道汉朝这一时期面临的问题导致 错选。
5.(2017·全国卷Ⅱ文综·25)《史记》《汉书》 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 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 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做此题要抓住对文书的补充说明 “国家档案文献”的含义,即再现历史真实面狼的原 始文献。重视秦朝的文书(国家档案文献),实际上继承 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汉承秦制,B项正确。汉初实行 的黄老学说,道家思想,排除A。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 能,与材料表述意思相反,排除C;官吏熟知秦朝的典章 制度只是表面现象,排除D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C.
B.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ⅰ卷试题及答案
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说时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叛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长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因为秦始皇焚书而隔离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能够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田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停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况宋太祖某日郁郁寡欢有人问他原由他说“尔谓帝王可简单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应了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朝史官所撰史册全都真切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利矛盾D.宋太祖不肯史册记录其真切言行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此后皇帝临时差遣的巡抚渐渐演变成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益B.提升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峙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趋增加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山恶水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类状况表示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公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亲密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必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定最后被完全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照应是中国A. 已达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 集权制度有益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收效D.能获取更宽泛的外面救助公民党宣告《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一致战线”等归为“错误名词”严禁刊载这反应了公民党A.努力和缓与其余党派的关系B.全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抢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争保护一党专政的场面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出入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涨到52.8%这类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 推行了全方向的外交政策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罗马法“好像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固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蔽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素来没有消逝并且老是一次次振作精神更=饱满地从头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定了行为规范C. 所保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停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憎恶占多半席位的辉格党于是排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D【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铁器实物的分布主要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D符合题意;从图片材料中铁器分布的地区可知,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铁制农具,故A中“普遍”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铁器实物的分布情况,不能得出新疆和中原地区的关系,也得不出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故B、C不正确。
学%科网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属于图片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图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及古代中国铁制农具的状况进行分析。
2。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宰相人数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北宋(71) 南宋(62)高级官员20 8中级官员15 10低级官员12 8无官职记录24 36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点睛: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3。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选编人教版必修一专题一 第1课 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解析版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选编人教版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解析版2018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1.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历史备课组整理)D(备课组长教学指导)依据所学可知,“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是指封邦建国即分封制,官员的任免是世卿世禄制即贵族政治;“秦以后之郡县政治”指的是秦始皇开始实行的郡县制度,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是官僚政治,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和郡县制,分封制产生与奴隶社会,盛行于西周;郡县制与行省制都产生于封建社会,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发展、完善,积极作用愈益明显.2.《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某一制度解释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该制度是()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历史备课组整理)A(备课组长教学指导)材料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反映的是宗法制,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故A项正确.B、C、D项为地方行政制度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该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宗法制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理解.3.近代有学者称:“‘封建社会’这个名词的正确定义,就是名义上在一个王室的统治下,而实际上土地权和政治权却被无限制的分割:每方土地上都有它的大大小小的世袭主人,支配着一切经济和政治上的权利,形成一种地主与附属土地的农奴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
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
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
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
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
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
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
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
这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
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据此可知,梭伦()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 C.抨击贫富差别 D.具有人文精神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
”这一变化说明()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35.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
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
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
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
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学科……网——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
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9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4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
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
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
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
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
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
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二)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
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
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
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
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
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9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一在欧洲方面,德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
在战争中,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将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1939年9月)材料二这一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掠夺的战争,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则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的战争······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1941年12月)(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认识。
(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产生上述两种认识的国际背景。
(11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美国在建国初,由于国力弱小,加之受华盛顿“中立政策”的影响,没有制定任何针对拉美地区的政策。
19世纪后,美国开始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并进行了长期渗透及武力干涉。
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正式宣布美国对邻国奉行“睦邻政策”,表示不干涉拉美国家的内部事务。
随后罗斯福又呼吁美洲各国互相理解,消除一切阻碍正常贸易发展的人为障碍。
1934年,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成功地渗入拉美。
对此,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与古巴的不平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只以政治、经济手段维护和扩大其在拉美的利益。
到1939年欧战爆发前,美国已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迅速发展。
——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
(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