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种植模式

合集下载

长江中下游地区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长江中下游地区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长江中下游地区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作者:姚良琼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5年第06期摘要秋马铃薯需要独特的生长环境,长江中下游地区本身的气候条件不能完全满足秋马铃薯的生长条件。

因此,相关人员需要研究相关的栽培技术来增加秋马铃薯的产量。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地区;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8-0-02近年来,秋马铃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越来越受到广大种植户的重视,很多农村地区开始充分利用本地的独特地理位置来种植秋马铃薯。

秋马铃薯有着很广泛的用途,而且在生长的时候对秋季和冬季的气候条件都有比较高的要求,高产栽培技术表现在很多方面,选种和防灾都是很重要的环节,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户要充分结合本地和秋马铃薯的优势来进行栽培[1]。

1 栽种秋马铃薯的重要意义秋马铃薯的种植有很大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产量和和收入方面,秋马铃薯的种植时间是在收获秋粮之后。

在正常的条件下,秋马铃薯的单产比较高,而且按照平均的市场价格来计算,秋马铃薯一季的种植能够实现较高的收入,这种作物的种植和油菜籽的种植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它的收入是油菜籽收入的好几倍。

秋马铃薯的块茎对作物的生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传毒蚜虫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很难生长。

因此,对作物造成的伤害也比较少,复壮效果在这种环境下也比较好[2]。

完成收获后,需要注意选种工作,春薯种的选择有一定的条件,选留健小薯不仅对其产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避免从高寒地区调种所带来的成本问题。

培育秋薯种需要很多的环节,既要注意选择田块,又要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病毒和蚜虫的出现,而且对光的条件也有所要求,健小薯在阴凉出储藏可以保证其良好的生长环境。

秋季马铃薯比一般的马铃薯有更长的储存时间,这主要是受到其收获季节的影响,秋马铃薯在冬季收获,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的时间内气温都比较低,能够延长秋马铃薯的加工期[3]。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引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引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引针对黄淮海、西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4+2和3+2种植模式,制定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引,以复合种植机械化播种、植保、收获为重点作业环节,提出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基本原则、技术路线、技术要点、机具配套等,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机械化工艺流程和装备体系,加快推进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

一、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因地制宜,优选高产模式。

根据当地大豆玉米种植农艺、耕地条件以及机具配备综合选择种植模式,优先选择4+2、3+2高产种植模式,根据农艺要求确定适宜的株距、行距、带间距、播种深度、施肥量等作业参数。

二是坚持统筹兼顾,做好生产规划。

播种作业前,应考虑大豆、玉米生育期,确定播种、收获作业先后顺序,做好生产布局和作业路径规划,合理确定地头作物,方便机具转弯调头。

三是坚持造改结合,优化机具配套。

应依据生产条件和种植模式选择适用机具装备。

按照“以机适艺”原则,播种环节优先选用复合种植专用播种机,提高作业质量;收获环节兼用现有谷物联合收割机调整改造,实现“一机多用”,但应确保改造到位,满足复合种植作业质量要求。

四是坚持规范生产,提高作业精度。

在播种、植保、收获等关键环节宜配置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提高作业精准度和前后环节作业匹配度,实现精准播种、分带植保、对行收获,并减轻机手劳动强度。

二、技术路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通过机械化精量播种、苗期综合管理、减损收获等关键技术配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实现高产高效。

技术路线如下:图1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图三、采用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应用要求(一)系统选择根据当地定位基站、网络信号、地块坡度、扩展性等因素,优先选择具有作业线共享功能的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保证前后生产环节、工序的衔接精度;优先选择支持移动、联通和电信“三网合一”的网络差分方式,在网络信号无法覆盖的区域,可选用星基增强差分方式或者增配移动电台基站。

适合在长江流域种植的各种蔬菜的播种时间

适合在长江流域种植的各种蔬菜的播种时间

适合在长江流域种植的各种蔬菜的播种时间经过⼏年的实践,本⼈摸索和整理出了楼顶菜园的各种菜种播种时间,它应该适⽤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吧。

这些菜我基本都种过,播种时间也都经过了⼏年的验证和调整。

现将我⾃⼰的种菜时间表拿出来和菜友们分享。

⼀、芳⾹调料类:1、荆芥 是⼀种速⽣叶菜,3-9⽉份均可播种,直播、育苗移栽、扦插均可(过早或过晚都会被⼀阵冷风给吹死的)。

2、⾹菜全年都有种植,但以秋、冬季的品质较好。

播种⽅法:浇透⽔后,撒上⾹菜籽,应密点撒,(如果撒稀,⽣长不好,长势矮,产量低。

)播种⽅法:浇透⽔后,撒上⾹菜籽,应密点撒,(如果撒稀,⽣长不好,长势矮,产量低。

)把种⼦撒完之后,上把种⼦撒完之后,上盖2毫⽶厚的潮湿⼟,同时,上⾯盖上⿇袋,⽬的是保湿度,早出苗,⽤这种⽅法,⽐不⽤⿇袋捂提前出苗10天。

(搓成两冷藏室内,在0-5℃的环境下催芽48⼩时左右,胚芽萌发后取出播种。

太阳⼤的话要盖防晒⽹或蛇⽪袋⼩时左右,胚芽萌发后取出播种。

太阳⼤的话要盖防晒⽹或蛇⽪袋。

⾹菜籽的安全使⽤有效期为3年。

年。

当年的新种⼦不能播种使⽤当年的新种⼦不能播种使⽤,使⽤后不能很好的出苗,必须存放1年后才能播种使⽤。

3、⾲菜⼀般在阴历3⽉初下种⽉初下种,,到中秋节前移栽。

不过分棵移栽是最好的。

⽥要爽⽔。

4、⼩葱三个主栽良种:即六和⼩葱、⿎雷⼩葱、云南⼩葱。

以销售鲜栽培的,3⽉下旬⾄7⽉选⽤⿎雷品种为主,8—9⽉云南⼩葱,9⽉⾄翌年1⽉选⽤六和⼩葱。

留种栽培于10⽉份售⾷⽤葱头产品的宜采⽤个头⼤、⾹⽓浓的⿎雷品种在10⽉播种还有⼀种麦黄葱,夏季休眠,⼋九⽉⼋九⽉将它的球茎插在⼟⾥将它的球茎插在⼟⾥,很快就发芽了.;最迟不得超过⼗⽉中旬。

2~3厘⽶,播种后可覆盖⼀层草⽊灰。

注 :别种深了,看不见蒜瓣就可。

6、紫苏三⽉播种⼆、⾖类耐寒性⽐豇⾖强,但是不耐⾼温,地温12摄⽒度就可以播四季⾖。

育苗时间2⽉20⽇以后⽇以后。

长江中下游滩地造林模式实践

长江中下游滩地造林模式实践

本着科学开发 , 综合利用的原则 , 实行高水位滩地造 林 , 下 间种 豆类 、 生 、 菜 、 类 等 粮 油 作 物 , 林 花 油 麦 沟 渠及低 洼 积水 区养 鱼 、 面 及 林 下 放 养 鸡 、 、 等 水 鹅 鸭
家禽 , 这种 复合 经 营 系统 , 林 业 上 达 到 了 长 短 结 在
生产系统 , 8 年代初开始结合灭螺防病工程 , 从 0 对 滩 涂地进 行综 合 治理 , 推行 以林 代 芦 , 树 造 林 , 植 建 立 以杨 树为 主 的工业 用 材 林 基 地 , 积达 23 h 2 面 33 m ,
1m, 多呈冬 陆 夏水 状 态 , 7 大 地下 水 位 15—2O 土 . .m,
入 。
13 林—— 水 生作物— — 禽模 式 .
水生作 物是 沿湖 地 区 的一 种 优 势 物种 , 类 繁 种
多, 、 、 莲 藕 芡实 、 白等 , 茭 为把 发 展 水 乡林 业 与 水 生 作 物 结合起 来 , 照 生态经 济学 和生 态 位原 理 , 行 按 实 滩地造 林 , 沟渠种 植 水 生 作 物 , 底 适 当养 鲆 , 面 水 水 放养 鹅 、 , 态经济 效益 十分 显著 , 调查 , 、 、 鸭 生 据 莲 藕
相互 制 约 , 系统 具 有 整 体 的 高效 性 和稳 定性 。 既 使 使 滩涂 隙地 得 以绿化 , 又使生 态 环境得 以改善 , 利 是
国利 民之举 。
15 林— — 农—— 牧—— 加 模 式 .
年冬季 栽植 , 二年 春季 结合 林 地经 营类 型 , 第 造林 树
种 主 要是选 择 耐水 湿 的池杉 、 水杉 或 者意杨 , 造林 密 度 一般 为 10株/ , 下 间 种农 作 物 冬 季 为 麦类 、 1 亩 林

高考地理:中国农业 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教学素材)讲解学习

高考地理:中国农业 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教学素材)讲解学习

高考地理:中国农业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教学素材)中国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教学素材)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棉花:4——9月油菜:12——次年5月花生:4——10月甜菜:5——9月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南方:4——7月, 7——10、11月(双季)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

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

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

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

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

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

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

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

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

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

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

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

故称夏收作物)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

春种秋收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

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

“头季稻+再生稻”种植模式发展简况及栽培技术要点

“头季稻+再生稻”种植模式发展简况及栽培技术要点

“头季稻+再生稻”种植模式发展简况及栽培技术要点周跃良1,付爱斌2,李望君1,孙科峰1,熊 伟1,李国兵1,肖层林3※(1. 湖南恒德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2.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7;3.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 410128)摘 要 我国早在1700多年就有再生稻的记载。

近年来由于水稻育种栽培技术的进步和机械化收割的推广,使“头季稻+再生稻”种植模式得到较快发展。

头季稻关键技术:选用适宜品种,早季播种,重施基肥,早施蘖肥,适施穗肥,中期重晒田,后期保持湿润,重点防治纹枯病、稻飞虱,控制倒伏,成熟期保根系、茎秆活力,叶青籽黄收割。

再生稻关键技术:头季稻收割前10~12 d 追施腋芽萌发肥,留桩高度30~40 cm ,收后当天灌水保桩,及早重施发苗肥,浅水或湿润管水,保持活秆成熟收割。

关键词 头季稻;再生稻;种植模式;发展简况;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 :10.19415/ki.1673-890x.2019.13.006收稿日期:2018-11-20基金项目:长沙市科技局重点项目“再生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kq1801192);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一般项目“再生稻高效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及推广”(18HX05)。

作者简介:周跃良(1962—),男,湖南桃江人,本科,高级农艺师,从事水稻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

※为通信作者,E-mail: xiaocenglin50@ 。

周跃良,付爱斌,李望君,等.“头季稻+再生稻”种植模式发展简况及栽培技术要点,2019,13(13):24-27.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获后的稻桩,采用适宜肥水管理技术,使稻桩节位休眠芽萌发,长成再生苗,抽穗成熟的水稻。

在长江中下游区域“头季稻+再生稻”种植模式为:以生育期适宜的品种,早季(3月中下旬)播种与移栽,初秋时节(8月上中旬)收割,留适当高度的稻桩,及时进行肥水管理,培养再生苗,9月抽穗,10月收割再生稻。

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附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附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01 组合列举知识点1 原始农业的发展1.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________,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________。

2.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________。

3.我国的稻、粟和黍后来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对推动这些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________作出的重要贡献。

知识点2 河姆渡人的生活4.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位于________流域,距今约7000年。

5.河姆渡人建造了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________式建筑。

6.农业上,主要种植________、使用________。

7.河姆渡人使用最早的木结构________;饲养猪、狗和水牛;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________;进行象牙雕刻和使用________。

知识点3 半坡居民的生活8.陕西西安的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我国________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

9.半坡居民住________式圆形房屋,使用磨制________,制造骨器、角器等,主要种植________。

10.半坡居民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________;还会制作装饰品和少量乐器,如________;饲养猪和狗等家畜,捕猎捕鱼、采集野果;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1.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2.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

3.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黄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粟的地方。

02 辨析改错11.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创造了早期的文明火种。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河姆渡聚落地处河湖密布、潮湿炎热的江南地区,所以他们居住在干栏式建筑中。

【】改正:(2)半坡人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他们和北京人都处于新石器时代。

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长江中下游地区实例分析

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长江中下游地区实例分析

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长江中下游地区实例分析【摘要】:本文从经济学的成本理论分析,如何确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并结合实例中的情况,阐述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地经营规模的情况,推广到在我国现行条件下实现土地经营规模的各种途径,发展农村经济。

【关键词】:土地适度规模长江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地处我国地理位置最优势之地。

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满足我国日益增加的人口以及经济发展需要,在当今凸显出其重要的作用。

一、长江中下游地区概况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平原区和东南丘陵区,平原区位于淮河以南,武当山以东、洞庭湖、鄱阳盆地以北,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

年降水量800—1600mm,农作物一年两熟,主要土壤为红壤、棕壤和水稻土。

丘陵区主要分布在长江及洞庭湖、鄱阳两湖以南,武陵山以东,地形为丘陵、山地及散布其间的盆地,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

年降水量为1200—1800mm,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土壤为红壤水稻土[1]。

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农村经济发达。

表1 长江中下游主要省市耕地面积单位:千公顷全国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耕地面积130039.2 315.10 5061.70 2125.30 5971.70 2993.40 3953.00 4949.50 比重(%)100 0.24 3.89 1.63 4.59 2.30 3.04 3.81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部2006年农业统计年鉴长江中下游各主要省市耕地面积如表1所示,截止2006年,总耕地总面积为50739.40khm2,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39.02%,其中尤以江苏、安徽两省的耕地比例最大。

该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且江苏省农业总产值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第一。

(全国排名第三,见表2)二、实行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必要性土地经营规模是指经济活动中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所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2]。

小洋南瓜秋栽高产技术

小洋南瓜秋栽高产技术

关键 词 : 小洋南瓜 ; 栽 ; 秋 高产
中图分类号 : 4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 5 120 )6 08 - 1 ¥ 21 6 B 1 1 88 (06 0 - 05 0 0
小洋南瓜在长江中下游秋栽, 实施反季节生产 , 其产品市场前景较好, 并填补了市场空白, 单价 16元/g . k 左右 , 一 般一季可获纯利 200 h 经济效益较好 。江西省武宁县 白20 40 元/ m , 04年引进栽培 , 通过两年多的生产实践, 摸索出了
在 发病 中心 区撒些生 石灰 消毒杀 菌 。
3 适时定植
小洋南瓜一般在播种后 7一 O , ld 子叶完全展开 , 1 第 片真叶半展至全展时即可定植。苗龄过大 , 影响移植成活率。 选择晴天傍晚或阴天定植 , 厢栽 1 , 行 按株距 06~ .m开穴 , 内浇足水 , . 08 穴 以利根系生长需要。定植后 , 按厢 向苗两 侧覆盖05— ., . 08 n宽的黑色地膜 , 起到保湿、 抑草、 防病虫的作用。
36 田间管理 .
肥水管理 : 空心菜扦插活棵后进行中耕除草和施 1 次提苗肥 , 一般每公 顷施尿素 7 — 0 g8 5 9k , 月上中
旬施 1 次以钾肥为主的复合肥 10 g或氯化钾 15 g 5k , 0k 和尿素4 k , 5g促进空心菜结籽。控茁 : 为了达到多产粒 , 不疯苗 , 在 9月份开始开花后 , 肥水过多的田块 , 空心菜可能会 出现营养生 长过 旺, 此时应进行摘心、 晒出, 控制其营养生长。
35 扦插 扦插时间一般在 7月中旬至 8月上旬 , . 缺水的地方应提早到 7 月上旬 , 早稻收割前 7一 O , ld将空心菜斜插
入水稻行间。扦插方法: 将从母株上取下的苗剪成长 2 3 c 斜插入土 中2— 5— 0m, 3节 , 以利生长 , 行株距 4 c (5— 5m× 2

地理(全国版)复习一轮试题:第十单元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2 Word版含解析

地理(全国版)复习一轮试题:第十单元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2 Word版含解析

第十单元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1吉林长春第一次质量监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逐步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

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近些年中国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导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据此完成1—3题。

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A.专业化水平较高B.科技投入较大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需要( )A.加大科技投入B.增加劳动力投入C.扩大种植面积D.增加化肥使用量[2021重庆巴蜀中学一测]张大爷是米庙村远近闻名的种地行家,近年来他在自己地里搞起了作物的“一年四熟”,收入成倍提高。

冬季,张大爷在地里先种上菠菜,菠菜收获后采取地膜覆盖法栽种洋葱,洋葱生长期间,在地里套种玉米,洋葱收获后,又在地里套种萝卜,实行菠菜—洋葱—玉米—萝卜“一年四熟”的旱作模式,经济效益提高了3—5倍。

据此完成4—5题。

4.米庙村最可能位于( )A.华北地区B.东北地区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5.张大爷能实现“一年四熟”的关键是( )A.全球气候变暖B.绿色生产C.种植技术D.培育良种(新情境:农业生产托管)农业生产托管是农户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完成或协助完成的规模化农业经营新模式,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中的新业态。

“循环式”托管是农业生产托管模式之一。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循环式”托管模式示意图,据此回答6—8题。

浅析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小型湖泊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浅析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小型湖泊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浅析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小型湖泊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丰富,河道交错纵横,湖泊众多;且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800mm-1000mm左右,因此,该地域的水资源利用潜能巨大。

但是,目前我国的水利行业大都只重视对大型湖泊的利用与治理,忽视了中小型湖泊的水资源潜能,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暴露出来的污染问题更是渗透入长江流域的各个角落,治污已经不仅仅是针对例如太湖这样的长江流域的大型湖泊,因为这样的污染问题已然成为我们合理有效利用中小型湖泊水资源的一大问题。

另外,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分布存在分散的特点,利用形式被限制,开发形式单一。

标签: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小型湖泊;资源利用;问题解决1 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小型湖泊水资源利用现状及不足目前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小型湖泊的利用形式主要有农业用水灌溉,农业养殖和水库蓄水等方式。

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河网交错,土地完整性较差,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大区域的集中生产,农业灌溉用水大都也是引自这些中小型的湖泊。

但是这无疑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中小型湖泊的蓄水能力较差,在干旱降水不足的季节,这些湖泊很难满足农业灌溉用水的需求;而在夏季多雨季节,这些湖泊的水位往往会漫过河岸,淹没周边的农田耕地造成损失。

除上述时间上调节不合理外,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是比较低的,因为先进的滴灌、喷灌等技术难以普及到小型农户,农业灌溉用水大都采用大水漫溉的方式。

农业养殖方面,目前的养殖方式大都以私人承包养殖为主,同样因为湖泊的局限性,湖泊彼此之间不能通流,因此中小型湖泊的养殖很难规模化,养殖产量也是很有限的,这样也就比较难形成例如种植养殖一体的立体式生态农业生产的方式。

另外落后的养殖技术,捕捞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很难简单筛选出长成鱼类,经常误捕过小的鱼苗或者不同种的鱼类,造成后续产量的下降。

因为湖泊的封闭性,污染的聚集效应比较明显,而且由于湖泊面积较小,因此湖泊的生态自我修复能力较差,一旦发生水质异常情况,极有可能造成湖内鱼苗的大量死亡,连锁式后果。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

工业园区建设
选址: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规模:占地面积大,投资金额高 产业:以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入驻
05
交通和物流
交通网络布局
公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拥有密集的公 路网络,连接各大城市和乡镇。
铁路:京沪铁路、京九铁路、沪昆铁路等 铁路干线贯穿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连接 南北东西。
工业结构调整
调整原因:传统产业过剩,新兴产业不足
调整方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调整措施: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
调整效果: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业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纺织、钢铁、化工等 新兴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 转型升级策略:技术创新、绿色发展、智能化改造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转型升级
生态修复的方法: 植被恢复、水土保 持、污染治理等
生态保护的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限制开发、推广绿 色能源等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实现经济、社会、 环境的协调发展, 提高生活质量
THNK YOU
汇报人:XX
水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拥有长江、淮 河、京杭大运河等重要水运通道,连接内 陆和沿海地区。
航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拥有多个国 际机场,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南京禄 口国际机场等,连接国内外重要城市。
物流业发展现状
长江中下游平原物 流业发展迅速,已 成为全国重要的物 流中心之一。
物流基础设施完善, 包括公路、铁路、 水路、航空等多种 运输方式。
物流企业众多, 包括顺丰、圆通 、申通等知名企 业。
物流技术先进,包 括自动化仓储、智 能分拣、无人配送 等。

7.6.1长江中下游平原(讲解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中图版)

7.6.1长江中下游平原(讲解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中图版)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保护和利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中国的地理特点、地理分区以及长江这条亚洲最长河流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掌握了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基本地理知识,同时也对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等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知识将为学生学习7.6.1节“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内容奠定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板书设计可以采用一些艺术性和趣味性的元素。例如,可以在板书上绘制一幅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图,标注出地理位置和主要河流。在讲解气候特点时,可以画出四季的图案,并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每个季节的特点。在讲解农业发展时,可以画出水稻田和农业机械的图案,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农业发展的情况。在讲解水资源利用时,可以画出水库和水厂的图案,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在讲解环境保护措施时,可以画出环保标志和绿色植物的图案,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板书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长江中下游稻区麦茬籼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长江中下游稻区麦茬籼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长江中下游稻区麦茬籼稻新品种比较试验马晓春 张俊江 范 凌 高前宝(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合肥230088)摘要:为鉴定、评价水稻新品种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于2019年开展长江中下游稻区麦茬籼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2019-2020年试验结果表明,鹏优6553、陵两优179、广味丝苗1号和美香银占2号4个品种产量及综合表现突出,建议参加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抗性;米质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近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2019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2969.4万hm2,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5.58%,产量20961.4万t,占粮食总产量的31.58%[1]。

长江中下游稻区作为我国最大的水稻生产区,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50%以上[2-3]。

稻麦轮作种植模式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模式,其主要集中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总种植面积超过1300万hm2 [4]。

目前随着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生产复种指数不断提高,稻麦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增加。

国家对稻麦种植品种的选用更加重视,自2018年国家开展麦茬籼稻组品种审定区域试验,选育审定合法的麦茬籼稻品种,更好地推广适应麦茬籼稻种植的品种,为稻麦种植提供有力的科学保障。

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为适应市场需求,也为品种审定做准备,自主开展麦茬籼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对2019-2020年参加试验的19个品种进行分析,筛选出在长江中下游稻区作麦茬籼稻综合表现突出的品种,以参加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后,作麦茬籼稻新品种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进行推广种植。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2019年参试品种为:鹏优6553、鹏优6377、陵两优179、鹏优6228、广味丝苗1号、美香银占2号、金科丝苗2号、隆优1206、隆晶优8246、金科丝苗6号、堆丰优6228。

旱地种植作物的方法有什么

旱地种植作物的方法有什么

旱地种植作物的方法有什么旱地适合种植什么作物?旱地种植作物的技术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旱地种植作物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旱地种植作物的方法1.合理轮作,提高地力:旱地育苗两三年才能出圃,肥力消耗很大,实行轮作可以互补某些元素的不足,并减少病虫害。

可实行树种与农作物、树种与牧草、树种与树种等轮作;松柏苗圃地土壤中残留的菌根很多,有利于苗木生长发育,可实行相互轮作和连作。

2.伏耕蓄水,耙碾养墒:伏天纵横交错深耕,加速土壤熟化,消灭杂草,蓄积雨水,秋后浅耕,耙磨保墒;--%(元月中旬)天打碾镇压,破碎冻土,压实表土保墒。

3.施足底肥,厩肥改土:如果苗圃土壤腐殖质含量差,例如1%~l.5%,因无水灌溉而干燥,且质地粘重,雨后常板结龟裂,因而要多施基肥,结合秋季浅耕作床,亩施5000~10000公斤,辅以尿素和磷肥,在春夏两季降透雨时混合追施。

4.种子处理,适时抢墒:旱地育苗只有把握好时机抢墒播种,才能作到保全苗促壮苗。

一般春分到清明期间,土壤浅层已经解冻,深层尚处在解冻过程中,播种处理催芽的中、小粒种子,由于土壤反浆而播种层湿润期长,气温地温也逐渐增高,发芽出苗较好。

大粒、硬粒种子宜在秋末冬初播种,三九天打碾镇压养墒,以防春季跑墒,既省去了层积处理又出苗整齐。

5.深播浅覆,均匀一致:旱地苗圃无水灌溉,表层干燥,中、小粒种子常处在干土层,因而开沟播种要达到湿土层,覆土仍然要根据种子大小,不能过厚,以防板结使芽窒息。

开沟深度,覆土厚度,播种等都要均匀一致,否则会造成断垄缺苗。

6.勤锄细管,预防病虫:松土锄草是旱地苗圃的基本作业,藉以保墒。

雨后易出现板结,要深锄松土,打碎板块;天旱易跑墒、要浅锄松土,动上不动下。

旱地种植作物的注意事项粘性土的粘粒含量高,具有通透性差,土温变化慢、养分含量多、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特点。

但由于土壤粘性强,耕作阻力大,往往耕作质量较差,容易造成出苗不齐,甚至有缺苗断垄现象,而且小苗生长缓慢。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意义、问题及对策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意义、问题及对策

㊀㊀2020年第61卷第9期1699收稿日期:2020-07-15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长江中游双季稻三熟区资源优化配置机理与高效种植模式 (2016YFD03002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秸秆还田条件下紫云英施氮对土壤有机碳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41661070);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 长江经济带水稻生产绿色发展战略研究 (2017-XY-28)作者简介:黄国勤(1962 ),男,江西余江人,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所长),二级教授㊁博士生导师,农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耕作制度㊁农业生态㊁农业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等,E-mail:hgqjxes@㊂文献著录格式:黄国勤.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意义㊁问题及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20,61(9):1699-1706.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901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意义㊁问题及对策黄国勤(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江西南昌㊀330045)㊀㊀摘㊀要: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是我国正在实施的国家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㊂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㊂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 粮库 ㊁经济支柱和生态支撑㊂推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不仅有利于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国家战略,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㊁建设美丽中国,还有利于维护资源安全㊁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㊂推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对于实现长江经济带㊁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整体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㊂当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着耕地退化㊁资源浪费㊁生态破坏㊁环境污染㊁灾害严重㊁基础脆弱㊁劳力缺乏㊁规模偏小㊁经济效益不高和生态系统衰退等诸多问题㊂为实现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必须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1)狠抓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2)发展精准农业,提高水肥效率;3)推广生态循环农业,做到 废物 再生利用;4)实行轮作休耕,消除土壤污染;5)开展环境整治,净化生态环境;6)大搞生态建设,优化生态环境;7)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8)建立防灾减灾体系,提高灾害防御能力;9)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生产效率;10)重视农村教育,培养乡村人才;11)加强法规建设,强化监督管理;12)实行 六绿 (绿地㊁绿制㊁绿种㊁绿法㊁绿物㊁绿品)配套,实现绿色发展㊂关键词:农业绿色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长江经济带;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图分类号:F320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0528-9017(2020)09-1699-08㊀㊀2015年10月26 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㊂会议首次提出了包括 绿色发展 在内的五大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㊁协调发展㊁绿色发展㊁开放发展㊁共享发展),并明确指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㊁生活富裕㊁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㊁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㊂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指出 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2]㊂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3],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作了全面部署㊂2018年7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4],明确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㊁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具有广泛的现实指导意义㊂当前,农业绿色发展不仅成为各级领导和部门工作的重点,更成为农学㊁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并已取得丰硕研究成果[5-6]㊂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国家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一[7]㊂以 生态优先㊁绿色发展 共抓大保护㊁不搞大开发 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全方位发展正在全面展开,且进展顺利㊁成效显著[8-9]㊂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部分㊁核心部分㊁关键部分㊂要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必须首先实现长江中下游地区绿色发展;要实现长江中下游地区整体绿色发展,1700㊀㊀2020年第61卷第9期必须首先实现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㊂基于这种认识,本文拟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推动长江中下游地区整体绿色发展,进而推动长江经济带整体绿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和有益探索㊂1㊀概况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地理坐标108ʎ~123ʎE, 24ʎ~35ʎN,包括上海市㊁江苏省㊁浙江省㊁安徽省㊁江西省㊁湖北省和湖南省等 六省一市 ,是我国农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素有 鱼米之乡 之称,在实现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农业绿色发展㊁整体绿色发展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㊂具体来说,其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㊂1.1㊀重要 粮库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辽宁㊁河北㊁山东㊁吉林㊁内蒙古㊁江西㊁湖南㊁四川㊁河南㊁湖北㊁江苏㊁安徽㊁黑龙江)中,有5个(江苏㊁安徽㊁江西㊁湖北㊁湖南)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占38.5%㊂201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总产量16423.5万t,占长江经济带粮食总产量的68.7%,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5.0%㊂从稻谷产量来看,长江中下游地区2018年生产稻谷10936.4万t,占长江经济带粮食总产量的79.0%,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1.6%[10]㊂也就是说,全国1/4的粮食㊁1/2以上的稻谷是由长江中下游地区提供㊂足见,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名副其实的 粮库 谷仓 ,其重要性和战略地位不可低估㊂1.2㊀经济支柱201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GDP达309256.35亿元,占长江经济带GDP的76.7%,占全国GDP 总量的34.4%[10]㊂其中,上海㊁江苏㊁浙江3省(市)的GDP达181472.42亿元,占长江经济带GDP的45.0%,占全国GDP总量的20.2%㊂可见,长江中下游地区创造了全国1/3以上的GDP,其中,上海㊁江苏㊁浙江3省(市)创造了全国1/5的GDP㊂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 支柱作用 ㊂1.3㊀生态支撑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㊁洞庭湖㊁太湖㊁洪泽湖和巢湖均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各省,其中,鄱阳湖㊁洞庭湖被认为是 长江双肾 [11];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㊁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㊁全球最重要的白鹤和东方白鹳越冬地㊁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成员㊁东亚 澳大利西亚鸻形目鸟类地点网络㊁具有全球意义的A级优先保护区域等,鄱阳湖有鸟类20目76科234属460种,占中国鸟类的31.8%,每年在鄱阳湖越冬的水鸟数量达50万只(超过湖北㊁湖南㊁安徽和江苏4省的总和)[12];我国已建立4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㊁江西㊁贵州㊁海南),其中,江西㊁贵州分别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我国已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11个(处)[13],其中,浙江钱江源国家公园㊁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㊁湖南南山国家公园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属于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㊂以上这些,充分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维护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生态安全中正发挥着重要的 支撑作用 ㊂2㊀意义推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㊂2.1㊀有利于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 以共抓大保护㊁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㊂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㊁交通更顺畅㊁经济更协调㊁市场更统一㊁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㊁绿色发展新路子㊂ [14]全国上下正在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且已取得显著成效㊂而推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则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㊂显然,加快实现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必将有利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与快速推进㊂2.2㊀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㊁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㊁政治建设㊁文化建设㊁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㊂推进生态文明㊁建设美丽中国,已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㊂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㊁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一种人与自然㊁人与人㊁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形态,是贯穿于经济建设㊁政治建设㊁文化建设㊁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系统工程㊂美丽中国,是时代之美㊁社会之美㊁生活之美㊁百姓之美㊁环境之美的总和㊂推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就是以实际行动推进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的农业绿色发展㊁整体绿色发展,进而实现 绿色中国 美丽中国 ㊂2.3㊀有利于维护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农业绿色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 资源节约㊁环境友好㊁生态保育㊁经济有效㊁产品安全㊁系统稳定 的要求,决不能走 资源破坏㊁环境污染㊁生态退化㊁经济低效甚至无效㊁产品不安全或不放心,以及系统失衡㊁失调 的路子㊂显然,推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必将有利于维护长江经济带㊁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资源安全㊁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对建设 清洁长江 安全长江 健康长江 和谐长江 美丽长江 美丽中国 极为有利㊂3 问题当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对实现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极其不利㊂3.1㊀耕地退化耕地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基础㊂耕地退化对农业发展,特别是对农业绿色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㊂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退化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数量上的退化㊂由于工业化㊁城市化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客观上已经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各省㊁市耕地的 非农 占用越来越严重,耕地特别是良田的 非农化 越来越突出,许多昔日的良田已经变成 水泥地 花园 工业园区 高楼大厦 ㊂这种现象任其下去,必将严重阻碍该地区农业绿色发展㊁可持续发展㊂二是质量上的退化㊂由于化肥㊁农药等化学投入品的大量施用,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已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农田(特别是稻田)出现严重的土壤酸化㊁耕层变浅㊁土壤重金属污染等,危及农产品(特别是稻谷)质量安全㊂三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上的退化㊂由于 养地 措施不到位㊁ 护农 (维护㊁保护㊁养护农业)手段不得力,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严重退化,基础设施脆弱㊁水旱灾害频繁,等等㊂3.2㊀资源浪费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㊂一是耕地资源浪费㊂耕地撂荒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各省㊁市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冬季农田撂荒问题更为普遍,冬闲田面积越来越大㊂据作者调查和粗略估算,长江中游地区江西㊁湖北㊁湖南3省,稻田冬季撂荒达1/2~2/3,甚至有的地方冬季水田(稻田)80%~90%都是 闲置 (撂荒)㊂这对耕地资源(尤其是稻田㊁良田)是极大的浪费㊂二是作物秸秆资源浪费㊂据作者调查和粗略估算,长江中下游7省(市)中,作物秸秆资源总体利用率只有1/3左右,即还有2/3的作物秸秆资源亟待开发利用㊂三是畜禽粪便和厕所粪污资源浪费㊂有1/3~1/2的畜禽粪便资源和农村厕所粪污资源没有得到利用,既浪费资源,又污染农业农村生态环境㊂四是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资源浪费㊂这部分资源基本被 遗忘 ㊁被 丢弃 ,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利用,与建设 美丽乡村 背道而驰㊂3.3㊀生态破坏长江中下游各省㊁市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经济活动如开山采矿㊁修路架桥㊁ 炼山 造林㊁开荒增地(耕地)㊁围湖造田㊁修建水利等快速推进,必然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诸多 负面 影响,尤其是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并由此产生不良 后果 :一是引发水土流失,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我国南方红黄壤地区的 核心 地带,水土流失面积大㊁分布广,造成的危害严重,对该区域农业绿色发展不利;二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由于生态破坏直接破坏了生物生存的环境(小生境),从而致使生物多样性呈现下降甚至衰退之势,表现在农田生物多样性减少㊁水体鱼类多样性锐减,甚至珍稀濒危生物消亡,例如,长江中以鱼类为主要食物的水生哺乳动物白鳍豚已经功能性灭绝,长江中下游受威胁物种已有28种[15];三是加剧自然灾害,由于生态破坏及其他多方面原因,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灾害不断加剧㊂3.4㊀环境污染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尤其以农业土壤污染更为突出㊂据研究[16],长江中下游地区重度污染(污染四级)土壤面积达23356km2,占土壤面积比例为3.6%,其中,江西最高,达16.9%;中度污染(污染三级)土壤面积达20377km2,占土壤面积比例为4.2%,其中,湖南最高,达16.4%;轻度污染(污染二级)土壤面积达121652km2,占土壤面积比例为31.1%,1702㊀㊀2020年第61卷第9期其中,湖南最高,达64.5%㊂从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看,根据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对比研究[17],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包括湖北省的武汉㊁黄冈㊁荆门㊁荆州㊁孝感,湖南省的常德㊁岳阳㊁益阳,江西省的南昌㊁九江㊁抚州㊁景德镇,安徽省的合肥㊁铜陵㊁安庆㊁滁州㊁巢湖,江苏省的泰州㊁扬州㊁南通㊁盐城㊁淮安)的重金属污染比黄淮海平原严重,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点位超标率为35.0%,是黄淮海平原(16.0%)的2倍;内梅罗评价结果显示,两区污染比例分别为20.3%和13.2%,前者的轻度和重度污染比例均大于后者,其重度污染比重约是后者的3倍㊂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省已出现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并导致稻米镉含量超标率从2008 2015年均呈现出增长趋势[18]㊂湖南 镉米 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19]㊂这充分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壤污染,尤其土壤重金属污染已到了 非常严重 的地步㊂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环境污染,特别是土壤污染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因素㊂首先是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施用化肥㊁农药等化学投入品,以及采用不合理㊁不科学的施用方式所致㊂其次是农业农村中畜禽粪便㊁厕所粪污㊁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和有效使用造成的㊂第三是工业 三废 ㊁城市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没有得到合理处置而 流向 农业㊁农村和农田,从而引起农业农村环境污染以及农田土壤污染㊂3.5㊀灾害严重自然灾害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具有极大的破坏性甚至毁灭性㊂从农业自然灾害来看[10],201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作物受灾总面积达365.15万hm2,占长江经济带农作物受灾总面积的76.5%,占全国农作物受灾总面积17.5%㊂因自然灾害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作物绝收面积35.82万hm2,占长江经济带农作物绝收面积的66.6%,占全国农作物绝收面积的13.9%㊂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21.6亿元,占长江经济带直接经济损失的42.9%,占全国直接经济损失的15.9%㊂可见,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自然灾害是严重的㊂3.6㊀基础脆弱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基础十分脆弱,这也是导致该地区自然灾害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㊂农业基础脆弱最突出㊁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水利设施脆弱㊂长江中下游地区现有水库43170座(2018年),占长江经济带水库数的67.9%,占全国水库数的43.7%[10]㊂但在这些水库中,只有1/3的水库运转正常,能发挥调水蓄水的作用;有1/3的水库,虽然能运转,但属于带 病 作业,在大风大雨㊁洪水暴涨时 风险 较大;还有1/3的水库,根本就不能使用㊁不能运转,实则成了 摆设 ㊂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利设施脆弱的根本原因是投入不足㊁维护不力㊁管理不善㊂从国家来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㊂在20世纪60~70年代,全国各地每年都要进行 冬修 (冬季进行水利设施修建),对提高农业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㊂1978年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这项工作有所 放松 甚至 忽视 ㊂进入新世纪,尽管中央一号文件反复强调要加强农业基本建设㊁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但各地执行力度不一,总体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没有达到预期成效㊂从农民自己来讲,由于二㊁三产业高效益(与 农业 相比)的 拉动 和 诱惑 ,农民的 人㊁地㊁钱㊁技(技术㊁技能㊁技艺) 均投向或流向二㊁三产业,这就必然使农业基础 变得 更加脆弱㊂3.7㊀劳力缺乏劳动力缺乏是当前全国乃至世界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长江中下游地区也不例外㊂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劳动力缺乏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㊂1) 少 ,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少㊂尽管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全国各地一样,大力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农村劳动力紧张的程度有一定缓解,但劳动力紧张㊁劳动力缺乏的问题仍然严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㊂2) 女 ,妇女同志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越来越高㊂有的地方,进村很难见得到男同志,更难见到青壮年的男性农民,他们都进城务工或从事其他 非农 产业㊁职业了㊂3) 老 ,现在的农业一定程度上成了 老年农业 老人农业 ㊂在农田里劳动的人,基本上是老同志,且多数60~70岁㊂4) 小 ,在农忙季节,尤其是暑假,在农田干活的多是小朋友㊁小学生或中学生,其实多为农村 留守孩子 ㊂5) 残 ,很多残疾人长年坚守在农村耕种着家里承包的 一亩三分田 ,以维持其日常生活㊂6) 兼 ,很多农民,尤其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农民,把农业当作自己的 兼业 副业 ,农忙时回家种田,农闲时进城务工㊂一年中,真正投入到农业㊁农村当 农民 的时间不足半个月㊂上述这种状况,极不利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更谈不上农业绿色发展㊂3.8㊀规模偏小小农户㊁小规模㊁ 小打小闹 ,是当前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各地农业发展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更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㊁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㊂从作者调查的实际情况看,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户经营(承包)耕地规模多在0.333~0.667hm2,尽管有少部分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扩大了经营规模,但 小规模 仍然是区域农业生产的 主体 和 主流 ㊂小规模,必然小效益㊁低效益,或是发展的低速度㊁慢速度㊂因此,从推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㊁提升农业生产效益㊁加快农业发展速度的角度来看,扩大生产规模㊁走 适度规模化 之路,是未来该区域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大方向和必然趋势㊂3.9㊀经济效益不高正如上所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全国各地农业生产一样,经济效益不高,这正是许多农民 离农(村)进城(市) 弃农(业)从商(业) 之重要原因之所在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农村劳动力缺乏,劳动力生产成本上升;二是种子㊁化肥㊁农药㊁农膜等农用物资价格提高,尤其是现在许多农作物种子都是由种子公司提供,特别是杂交水稻种子价格提高幅度很大,有的每0.5 kg达几十元至上百元,直接影响农民种田(稻)的积极性和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三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甚至下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四是由于自然灾害等其他多方面原因,造成农业生产 不稳定 不保险 风险大 ,旱涝不能保收;五是由于二㊁三产业经济效益趋好,相比之下,就更加 映衬 从事农业的经济效益之 低 ㊂3.10㊀生态系统衰退以 农业绿色发展 的标准和要求衡量,当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已经出现衰退的迹象或趋势:首先,从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来看,长江中下游地区农田环境污染,尤其是土壤污染特别是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是非常严重,部分地区稻田生产出来的大米成了 镉米 汞米 铅米 等已不是个别现象;其次,从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来看,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生物多样性锐减,天敌越来越少,作物品种 单一化 种植非常严重;第三,从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来看,能流㊁物流受阻,生态效率降低,环境污染物质滞留㊁沉积,危及系统正常功能发挥;第四,从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状况来看,已经出现生态失衡㊁生态失调,甚至生态紊乱的现象㊂如不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势必影响甚至阻碍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㊂4 对策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实现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必须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㊂4.1㊀狠抓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区域㊁核心区域㊁关键区域,是国家重要的 粮库 谷仓 ,担负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任务㊂可以说,如果没有国家的粮食安全,农业的任何发展,即便是绿色发展,都无从谈起,也毫无意义㊂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㊁狠抓粮食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丝毫松懈粮食生产㊂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对全世界的粮食生产㊁粮食安全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㊂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长江中下游地区要千方百计恢复水稻种植面积,尤其是要恢复双季稻面积,决不能再搞 双改单 (双季稻改为单季稻)㊂针对当前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盛行稻田养鱼㊁稻田养虾,或是挖田(稻田)养鱼㊁养虾等稻田综合种养㊁生态种养的现象,应采取措施 减缓 或谨慎为之㊂这种做法,不仅会 挤占 水稻种植面积或 毁坏 稻田结构,还会因养殖鱼㊁虾大量施用各种化学制品而造成农田环境污染㊂显然,不利于农业绿色发展㊂4.2㊀发展精准农业,提高水肥效率精准农业㊁数字农业㊁智慧农业㊁智能化农业等现代农业方式和模式,将互联网㊁大数据㊁云计算㊁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㊁全方位和各方面,极大地改变了农业生产的方式与形态,提高了水㊁肥等各种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对保护生态环境㊁减少环境污染㊁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个功能,以及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极为有利㊂长江中下游地区各省㊁市,要充分利用当前现代农业 数字化 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精准农业等现代数字农业模式,提高水㊁肥等各种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步伐㊂4.3㊀推广生态循环农业,做到 废物 再生利用。

长江中下游种植模式

长江中下游种植模式

种植业发达,土地垦殖指数高,是重要的粮、棉、油 生产基地。盛产稻米、小麦、棉花、油菜、桑蚕、苎麻 、黄 麻等。 产鱼 、虾、蟹、莲、菱、苇,还有中华鲟、扬子鳄、 白暨豚等世界珍品,水产(主要为淡水养殖)在中国占重要 地位,素称鱼米之乡。
1、稻田复合种养模式 理由:本地区的种植业以水稻为主,水田在所有的耕地中占有很 大的比重。利用这种模式可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农药与化肥的使 用量,即缓解环境污染,又可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模式:在水稻田中,放养鱼类和一些水生微生物,水稻为鱼 类提供栖息和隐蔽的场所,而水稻腐烂的枯叶也可促迚水生微生 物的繁殖,水生微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同时鱼类取食水中微生 物和昆虫课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鱼类的粪便可提高土壤的肥 力。这样,水田中各种生物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促迚,形成了一 个良性的生态系统。 可能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3、丘陵山地牧草果菌沼模式
原则:根据红壤丘陵开发地垂直立体分布的特点,以水土 保持为核心,建立林果草牧菌沼等持续性恢复治理模式。
具体模式:
在景观布局上,山顶部保留原有的林地景观,形成 水土保持的第一防线;
山坡种草,并开发成层层的水果带,构成水土保持 的第二道防线;
山脚一般为农田和蓄水塘池,形成整体的绿色防御 体系。 在配置上,选择具有共生互利作用的物种组合,利 用果-草-牧、果-绿肥-土壤、果-豆科作物等模式,提高人 工植物群落对资源的利用效能。 可能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1)水土流失;(2)水库
四、过渡性的亚热带植被与土壤
(一)自然植被明显的南北过渡性
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北为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夹 有少量耐寒的常绿乔木树种。典型常绿阔叶林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本区针 叶林分布在北部或海拔较高处的杉木林中,混生的植物种类较单纯。分布在本区南 部海拔较低处的杉木林,混生的植物种类较多。 本区竹林分布广泛,种类甚多,例如毛竹、刚竹、淡竹等。 有许多经济价值很 高的植物,有大量的亚热带特有经济植物。木本油料植物有油桐、乌桕、油茶等。 茶的产品种类很多。果树中以红橘和甜橙最为著名。 暖温带果木,如柿、板栗、梨、桃、杏等也有栽培。和天然植被一样,在经济 林木上也充分显示出长江中下游区自然景观的南北过渡性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纺织工业。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其产值约占全国纺织工业产值 的1/2。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发达的纺织工业中心。
(3)化学工业。上海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发祥地,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综 合化工基地。江苏化工产品产值居全国首位。南京是化学工业基地。
(4)钢铁工业。本区是全国钢铁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上海是全国重要的钢铁 基地,钢、成品钢材产量均位居全国首位,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2.4%和10% 。武汉是也是大型钢铁工业基地。
二、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
(1)农业综合发展水平高,农产品总量大,商品率高。本区耕地面积占全国 的20.6%,2001年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29.0%,其中稻谷产量占全国的51.5%; 油料产量占全国的38.7%,其中油菜籽产量占全国的65.0%,芝麻产量占全国的 53.9%;桑蚕茧产量占全国的42.5%;亚热带林产品、果产品占有更高的比重, 茶叶、柑橘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5.0%、42.5%。2001年全区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 占全国的29.78%。农产品的商品率高,1997年净调出区外粮食770×104 t。本区 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综合商品基地。 (2)集约化程度高。土地利用率高、农田投入水平高和耕作水平高。 (3)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占重要位置。乡镇企业数占全国的32.8%。乡镇 企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
五、矿产资源不够丰富
本区除有色金属矿产等少数资源外,从总体上看,矿产资源比 较贫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湖南、江西是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资源丰富的地区,是铜、钨、锑的 主要产地。本区钨矿的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锑矿占38%、铜矿占36%。 铁矿主要分布在沿长江两岸、湖北的大冶、黄石、鄂州,安徽的庐江、马鞍 山、梅山等地均有规模较大的铁矿,是武汉、马鞍山、南京、上海等钢铁基地的 矿山基地,但这些铁矿中贫矿占储量的90%以上。锰矿分布在湖南湘潭、安徽沿 长江一带。 能源资源相对较少。 水能资源丰富。长江三峡河段和清江、汉江、洞庭湖水系及鄱阳湖水系均蕴 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本区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约5 500×104 kW,占全国总量的 12.2%。
一、区域发展条件
(1)优越的区位条件:本区地处我国经济“T”形总体布局框架的交叉结合部,兼 有沿江和沿海的双重地缘优势。 (2)良好的空间资源:低平坦的地势与丰富的水热资源的良好结合。 (3)投资环境优越:水运四通八达、铁路、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纵横交织。 上海、武汉是我国重要的航空港。 (4)人力资源丰富:人口素质较高,文教卫生等社会条件较好。 (5)资本雄厚,技术较先进。 (6)市场容量大。 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其自然资源较少,人多地少,基础设施、生态建 设与发展尚不相适应。
续到10月。 • 5个湖群
(1)两湖平原湖群。 (2)赣皖湖群。 (3)苏皖湖群。 (4)太湖湖群。 (5)江淮湖群。
钱塘江
汉 江 黄 河
47 300
173 620 752 440
466
1 532 5 464
998
1 910 1 480
315.0
541.0 465.7
• 水资源特征
平均年水资源总量5 954×108 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1.7%。水资源的特征为: (1)水资源丰富。 (2)河流水系、湖泊发育。 (3)天然水质好,但人为污染严重。 (4)水旱灾害。
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大部分 地区海拔在3~5 m以下。河网密度 达4.8 km/km2。三角洲的南北两翼各 有一个大的碟形洼地,北为里下河 平原,南为太湖平原。居中的是一 系列以河口沙坝为核心的河口古沙 洲。近期发育的沙洲尚处在长江南 北汊流包围之中,例如崇明岛、长 兴岛、横岛等。早期形成的古沙洲 已与长江北岸连成一片,成为江淮 平原的组成部分。
三、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一)工业发展特点
(1)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2)工业结构较为合理。 (3)东部沿海沪、苏、浙,以长江三角洲为核心,工业部门齐全,形成了以 加工业为主体的完整强大的工业体系。 (4)鄂、湘、皖、赣四省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在全国占有重要地 位。
(二)工业基地建设
(1)机械制造业。本区为全国最大的机械制造业基地,门类齐全。上海是全 国最大的机械制造业中心和重要的大型工业成套设备制造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 精密仪器仪表及量具的制造中心。2001年汽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9.7%。江苏 的机械制造中心有南京、常州、无锡、苏州、镇江、南通、徐州等。浙江的金属 切削机床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1%。湖北的运输机械制造也占有突出地位。
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4 000~6 500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长江以北0~2℃,江南2~10℃,南岭一带10~ 12℃。 平均年降水量一般在800~1 600 mm,比华北区多1~2倍,比西南区也要 丰富些。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 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但冬季的 雨量亦可占全年降水量的10%以上。 长江中下游区是全国冬雨比率较高、 春雨最为丰沛的地区。 梅雨是本区降水的重要组成部 分,根据上海、南京、芜湖、九江 和汉口五站的统计,梅雨期的降水 各占该站6、7两月降水总量的70%。 梅雨期的长短、降水量的大小,对 本区旱涝影响极大。
图12-1 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
江南丘陵:包括长江以南,雪峰山以东、南岭以北的广大低山丘陵区。红岩 盆地广布,红层地貌发育典型。 南岭山地:江西、湖南南部为断续的东西向的南岭山地,南岭古称“五岭” 包括大庾、骑田、萌渚、都庞、越城等山地。 西部边缘山地:本区西部为一系列较高的山地,自北向南有武当山,大巴山 东段的神农架和巫山、武陵山、雪峰山等。
3、丘陵山地牧草果菌沼模式
原则:根据红壤丘陵开发地垂直立体分布的特点,以水土 保持为核心,建立林果草牧菌沼等持续性恢复治理模式。
具体模式:
在景观布局上,山顶部保留原有的林地景观,形成 水土保持的第一防线;
山坡种草,并开发成层层的水果带,构成水土保持 的第二道防线;
山脚一般为农田和蓄水塘池,形成整体的绿色防御 体系。 在配置上,选择具有共生互利作用的物种组合,利 用果-草-牧、果-绿肥-土壤、果-豆科作物等模式,提高人 工植物群落对资源的利用效能。 可能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1)水土流失;(2)水库
2、水体生态农业模式
理由:该地区具有丰富的湖泊资源,在保护宝贵的湖泊资源的同 时,合理利用于发展水体生态养殖能够取得更好的生态与经济效 益。
具体模式:洪湖市一洪湖的母湖为核心,以湖心为圆心,按地形 地貌的等高差模拟设计,把全区划分为 8个经济圈: 第一圈是湖心能量补偿级资源保护圈; 第二圈是深水围栏养殖圈; 第三圈是浅水水生生物圈; 第四圈是堤滩林草畜禽业和林果业; 第五圈是子湖涝地立体养殖圈; 第六圈是潜育地稻鱼共生圈; 第七圈是基本农田水旱轮作圈; 第八圈是庭院经济圈。 可能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1)湖泊的萎缩和干涸,水面积的 锐减;(2)污染严重,湖泊富营养化加剧:;(3)湖泊围网养 殖过渡,生态系统受损;(4)水土流失;(5)生态系统退化,
四、过渡性的亚热带植被与土壤
(一)自然植被明显的南北过渡性
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北为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夹 有少量耐寒的常绿乔木树种。典型常绿阔叶林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本区针 叶林分布在北部或海拔较高处的杉木林中,混生的植物种类较单纯。分布在本区南 部海拔较低处的杉木林,混生的植物种类较多。 本区竹林分布广泛,种类甚多,例如毛竹、刚竹、淡竹等。 有许多经济价值很 高的植物,有大量的亚热带特有经济植物。木本油料植物有油桐、乌桕、油茶等。 茶的产品种类很多。果树中以红橘和甜橙最为著名。 暖温带果木,如柿、板栗、梨、桃、杏等也有栽培。和天然植被一样,在经济 林木上也充分显示出长江中下游区自然景观的南北过渡性特征。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种植生产模式设计
自然条件分析
一、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的地表结构
本区地势西高东低,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分布。 淮北平原:江苏与安徽北部为黄淮平原的一部分,称为淮北平原。 淮阳山地:包括大洪山、桐柏山、大别山及其东延的江淮丘陵。是长江水 系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山地两侧气候土壤、植物均有明显差异。 长江中下游平原:由江汉平原、洞庭湖、鄂东沿江冲积平原、鄱阳湖平原、 巢湖及皖江沿江平原及长江三角洲等组成。
(5)有色金属工业。有色金属矿产是本区的优势资源之一,而且区内电力( 水电)充足,为有色金属冶炼提供了有利条件。 (6)电力工业。水力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华东电网和华中电网 构成本区强大的供电系统。
四、水路陆路交织的交通运输网
本区位于我国水陆交通的枢纽地带,交通运输业发达。
五、加速发展旅游业
图12-2 长江中下游区梅雨开始期与终止期
三、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
• 河流的特点
(1)水量丰富。 (2)汛期长,由5月持 表12-1 长江中下游区主要河流与黄河水量比较
河流名称 赣 江 湘 江 沅 江 流域面积 /km2 83 000 94 230 90 410 河流长 /km 764 817 1 060 平均流量 /(m3•s-1) 2 030 2 010 2 130 径流总量 /(108m3) 640.3 633.7 677.0
主要进行季节性禁渔并结合人工投放鱼种,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 城市化程度高,农副产品集散地 有限度地发展大湖圈养 光休闲、生态园林、 退田还湖,种植水生经济植物,保护洪湖水质和草湖景观 堤滩林草畜禽业和林果业 建设高效、优质的精养鱼塘,推广立体复合优化生态农业模式,生产名、优、特产品 在稻田推广起垄种稻,垄沟养鱼 以优化种植制度和种植模式,达到保护耕地和发展农业相结合 依靠农户采用综合集约技术,开发庭院生态农业
非金属矿产资源中,明矾石、金红石、磷矿石、水泥用石灰岩等储量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