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原卷)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a0424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1.png)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屠呦呦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了新思路,提取出青蒿素,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古籍的惊人价值。
对于古籍的界定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通行的是:1911年以前、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采用中国传统的著作方式、具有中国传统装帧形式的书籍。
古籍的类型除了大量的汉文古籍,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字古籍。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认识和了解古籍成为一种需求。
古籍的价值是多重的。
古籍的载体材料主要包括纸张、织物和墨。
这三种材料由于产生或制作的年代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元代以前印书主要用麻纸、皮纸,明代以后大量用竹纸,通过载体材料体现出的文物价值显而易见。
浩瀚的古代文献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为了解先人的政治、文化、制度、风俗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这就是古籍的文献价值。
古籍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制版、印刷中所体现出来的工艺都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
人们看到一部古籍,往往还未翻阅,就已为其精美的外观和典雅的色调所征服。
对文献研究者来说,文献价值是古籍的“皮”,其他价值则是古籍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据《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存世古籍总量大约有20万种。
其中一些珍贵的古籍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些珍贵古籍不仅包括全本,还包括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残本、散页等。
元代及元代以前版印、抄写的古籍已万不存一,流传至今者是我国现存古籍中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些古籍非常稀有,很多作为文物被珍藏在图书馆,读者很难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取材于李致忠、梁爱民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古籍的传承性保护是一种新兴的古籍保护理念。
以往,古籍保护提倡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
2022年新高考全国Ⅰ卷语文真题(原卷版)
![2022年新高考全国Ⅰ卷语文真题(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13a68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6.png)
渔夫吓得倒退了两步,他说:“我,江上的人,要这有什么用呢?”
“这是我家传的宝物,我佩带它将及十年了。”
“你要拿这当作报酬吗?”渔夫的生活是有限的,他常常看见有些行人,不知为什么离乡背井要走得那么远。既然远行,山水就成为他们的阻碍;他看惯了走到江边过不来的行人,是多么苦恼!他于是立下志愿,只要一有闲暇,就把那样的人顺便渡过来。因为他引渡的时候多半在晚间,所以就即景生情,唱出那样的歌曲。“这值得什么报酬呢?”
多少天的风尘仆仆,一走上船,呼吸着水上清新的空气,立即感到水的温柔。子胥无言,渔夫无语,耳边只有和谐的橹声,以及水上的泡沫随起随灭的声音。船到江中央,水流变得急聚了,世界回到原始一般地宁静。子胥对着这滔滔不断的流水,他想这是从郢城那里流来的。他立在船头,身影映在水里,好像又回到郢城,因为那里的楼台也曾照映在这同一的水里。他望着江水发呆,不知这里边含有多少故乡流离失所的人的眼泪。父亲的、哥哥的尸体无人埋葬,也许早已被人抛入江心;他们得不到祭享的魂灵,想必正在这月夜的江上出没。郢城里的王公们都还在享受眼前的升平,谁知道这时正有一个人在遥远的江上,想把那污秽的城市洗刷一次呢。子胥的心随着月光膨胀起来……
2022年全国新高考全国Ⅰ卷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85e54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8.png)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本试卷共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考试结束后,应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A.辍笔谈笑风生间(jiàn)或XXX僵(jiáng)B.针灸仗义执言蹙(chù)额毛骨悚(sòng)然C.蹂躏再接再XXX(某í)文百舸(gě)争流D.垫付绿草如茵游说(shuǐ)乳臭(chòu)未干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法错误的是( )A.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备高雅、时尚、环保等功能和作用。
B.根据XXX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中,只有7家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
C.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显得千篇一律,呆板而缺乏创意。
D.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奔来。
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必需的脂肪酸,还有油酸。
菜籽油能抑制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对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A.必须抑止防治B.必须抑制防止C.必需抑止防治D.必需抑制防止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___。
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______。
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时发出的咝咝声。
尽管天文学家认为,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但正常情况下,你会听不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dc5576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4.png)
高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几千年历史(积淀/沉淀),茶文化博大精深。
喝茶人口跨越不同阶层、不同地域,有人细品佳茗,有人咕咕牛饮。
茶与“柴米油盐酱醋”并列为居家必备,又在宋代文人“四雅”中占一息之地,与焚香、插花、挂画等列。
在大俗与大雅的抻拉中,茶如《周易》所讲的“道”:百姓日用而不知,圣人则阐发以教化万邦。
至于日本的所谓的“茶道”,按照中国标准,恰恰是“术”,不是“道”。
(庄重/庄严)的仪式感,铺陈出一种孤芳自赏的生命美学,迥异于中国茶所注重的生命本身。
相比于东方,西洋茶要直白、轻松得多:玩茶更像玩葡萄酒,玩滋味,玩配方,调味如调色,如同油画画布上(斑驳/斑斓)的颜料,撞色、顺色,。
中国茶则如同中国画,墨分五色,看上去只有一种色调,细品才知,。
他们张扬,我们内敛,这不仅是茶的区别,更是文化性格的差别。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牛饮(yìn) 博大精深 B.抻(shēn)拉孤芳自赏C.撞(zhuàng)色一息之地 D.内敛(liǎn) 墨分五色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积淀庄重斑驳 B.积淀庄严斑斓C.沉淀庄重斑斓 D.沉淀庄严斑驳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洋溢着精致生活的情趣与欢乐无限乾坤蕴含在其中B.精致生活的情趣与欢乐四溢无限乾坤蕴含在其中C.洋溢着精致生活的情趣与欢乐内中蕴含无限乾坤D.精致生活的情趣与欢乐四溢内中蕴含无限乾坤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环保部出台了污染物排放许可制的实施方案,一场制度变革已经开始,积重难返的排污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B.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殚精竭虑地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C.学校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北京2022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2022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03dd6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8.png)
北京2022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英语本试卷共11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知识运用(共两节,30分)第一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One Monday morning, while the children were enjoying “free play”, I stepped to the doorway of the classroom to take a break. Suddenly, I 1 a movement of the heavy wooden door. This was the very door I 2 guided the children through to ensure their safety from the bitter cold. I felt achill ( 寒意 ) go through my body.My legs carried me to that door, and I pushed it open. It was one of my kindergarteners who I thought was 3 that day. He had been dropped off at school late and was 4 to open the door.He must have been waiting there for quite a while! Without a word, I rushed him to the hospital. He was treated for frostbite on his hands.He’d need time to 5 , and wouldn’t come for class the next day, I thought. The next morning, one of the first to 6 was my little frostbitten boy.Not only did he run in with energy, but his 7 could be heard as loud asever! I gave him a warm hug and told him how 8 I was to see him. His words have stayed with me all these years, “I knew you would open the door.”That cold Monday morning, he waited a long, long while for adults to 9 . To a child, every minute feels like forever. He didn’t attempt to walkback home; he waited and trusted. This five-year-old taught me a powerful lesson in 10 .1.A.caused B.spotted C.checked D.imagined2.A.hesitantly B.randomly C.dizzily D.carefully3.A.angry B.absent C.special D.noisy4.A.courageous B.content C.unable D.unwilling5.A.recover B.play C.change D.wait6.A.settle B.gather C.arrive D.react7.A.sneeze B.weep plaint ughter8.A.lucky B.happy C.curious D.nervous9.A.show up B.pull up C.hold up D.line up10.A.gratitude B.forgiveness C.faith D.kindness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阅读下列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2022年高考真题——语文(北京卷)
![2022年高考真题——语文(北京卷)](https://img.taocdn.com/s3/m/3e2c531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0.png)
2022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8 页,150 分,考试时长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完毕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5 小题,每题3 分,共15 分。
1.以下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辍笔谈笑风生间.〔jiàn〕或李代桃僵.〔jiáng〕B. 针灸仗义执言蹙.〔chù〕额毛骨悚.〔sòng〕然C. 蹂躏再接再励檄.〔xí〕文百舸.〔gě〕争流D.垫付绿草如茵游说.〔shuǐ〕乳臭.〔chòu〕未干2.以下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为哪一项〔〕A.据悉,一种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承受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体高雅、时尚、方面、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B.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承受测试的91 家大小银行,只用7加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
C.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用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D.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就承受“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以下词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的脂肪酸,还有油酸。
籽油能胆固醇在小肠的吸取,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对心血管病的发生有肯定作用。
A.必需抑止防治 B.必需抑制防止C. 必需抑止防治D.必需抑制防止4.在文中横线出填入以下语句,连接恰当的一项时是〔〕假设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
固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由于。
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是发出的咝咝声。
尽管天文学家认为,,但正常状况下,。
①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靠近的声音②引力波是听不到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A. ②③①④B. ②④①③C. ③②①④D. ③①④②5.以下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元朝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二者同属戏剧艺术。
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
![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5b43e0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8.png)
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选择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娇生贯养汗流夹背世外桃源惊惶失措B. 融会贯通相辅相成按部就班提纲挈领C. 适得其反别出新裁变本加厉饮鸩止渴D. 竭泽而鱼奄奄一息缘木求鱼嬉皮笑脸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位年轻的画家才气横溢,创作出的画作构思新颖,不同凡响,让人叹为观止。
B. 高考前夕,考生们应该充分休息,养精蓄锐,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考试。
C.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人不忍释卷。
D. 他总是妄自菲薄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无法胜任这项工作,其实这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B.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我们必须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
C.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
D. 通过阅读《红楼梦》,使我更加了解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认识到封建社会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B.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他创作了《离骚》《九歌》等作品,被誉为“诗圣”。
C. 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呐喊》《彷徨》等作品,以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 曹雪芹是清代小说家,他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虚伪和罪恶。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这部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让读者看得津津有味,不忍释卷。
B. 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经常能够引经据典,让人佩服不已。
2024年北京语文卷高考真题带答案带解析带分值文字版
![2024年北京语文卷高考真题带答案带解析带分值文字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e3645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64.png)
2024年北京语文卷高考真题带答案带解析带分值文字版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气候的波动变化对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建古代气候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缺乏合适的温度代用指标,我国古温度重建结果分辨率较低,且多以定性记录为主,定量的古温度重建相对较少。
全球历史温度变化曲线的重建主要借助冰芯、深海沉积物和树轮的记录,而我国是传统的农耕文明社会,陆地上的沉积记录才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历史气候变化。
随着技术的革新,微生物分子化石的研究蓬勃发展,微生物分子化石中的一类化合物——brGDGTs(支链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酯)——被用于古气候研究。
brGDGTs是细菌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其分子结构中有4到6个甲基和0到2个环戊烷。
如同人天冷需要加衣、天热需要减衣一样,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细菌倾向于合成更多的甲基,而温暖的环境下合成的甲基数量则减少。
微生物活体死亡后,细胞膜中的 brGDGTs等大分子能在地质体中长期保留下来,可以通过brGDGTs结构中的甲基个数推断当时的温度。
六盘山北联池靠近中华文明核心区,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选取这里的沉积物样品,借助 brGDGTs,通过定量分析,重建了5000年以来我国北方更高分辨率的暖季(4月至10月)温度变化过程。
结合山西某地沉积物的孢粉重建的降水记录,联合团队获得了我国北方地区5000年以来完整的气候演变历程。
从重建的温度与降水结果来看,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呈现出不断变冷、变干的大趋势。
大约前3000 年变化缓慢,之后的 2000年变化加速。
这主要与太阳辐射变化有关,太阳辐射能量在过去 5000年间持续下降。
另外,过去2000年以来的快速冷干现象还可能与太阳活动、局部火山活动等因素有关。
而且这一时期内区域植被中木本植物逐渐减少,导致地表反射率上升,也可能加快了气候变冷变干的速度。
研究人员将气候重建的结果与中国历史朝代相对应,发现不同历史时期的气候呈现出冷暖交替的特点。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c46f01c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f.png)
2022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8 页,150 分。
考试时长15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完毕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局部〔27 分〕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题 3 分,共15 分。
1.以下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活性炭韬光养晦冗.〔rǒng〕长恪〔kè〕尽职守B.谐奏曲咄咄逼人怆.〔chuàng〕然怙恶不悛.〔qūn〕C.威慑力暇不掩瑜攫.〔jué〕取唾.〔chuí〕手可得D.笑咪咪按图索骥荒唐.〔niù〕返璞.〔pú〕归真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欢快,不少“粉丝”竞相仿照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始终枯燥的空气变得潮湿了一些。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竞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 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 取得成功。
3.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高速大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缘由是司机违反交通规章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崇安髭蟾蜍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在崇安觉察而得名。
D.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 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成效,皮肤吸取之后,可改善养分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4.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胜败乃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逡,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诗写了与楚汉相争时的项羽有关的事。
校对版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北京卷)
![校对版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北京卷)](https://img.taocdn.com/s3/m/c647ec1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e.png)
校对版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北京卷)语文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1.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材料中概念含义的能力。
由原文“对于古籍的界定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通行的是:1911年以前、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采用中国传统的著作方式、具有中国传统装帧形式的书籍”可知A、C、D三项均属于古籍,B项不属于古籍。
2.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材料内容并进行推断的能力。
D项,“古籍的其他价值都附着在其文献价值上”错误,由原文“古籍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制版、印刷中所体现出来的工艺都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
人们看到一部古籍,往往还未翻阅,就已为其精美的外观和典雅的色调所征服。
对文献研究者来说,文献价值是古籍的‘皮’,其他价值则是古籍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见D项的表述忽略了原文中的前提条件“对于文献研究者来说”,一般人们看到古籍时便可享受外在的审美艺术价值,不一定附着在文献价值上。
3.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材料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
D项,“‘问客’应标为‘SO’”错。
由“‘O’表示不做任何操作”可知,“问”字处不用做任何操作;由“‘S’表示其后应断句的字”可知,这里对应“客”。
可见“问客”应该标记为“OS”。
4.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并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B项,“修补古籍的残损处属于再生性保护,意在保护其艺术价值”错误,由原文“古籍的传承性保护是一种新兴的古籍保护理念。
以往,古籍保护提倡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
原生性保护指保护古籍文物本身,可谓之‘存形’;再生性保护指对古籍的影印、缩微复制和整理出版等,可谓之‘移形’”“据《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存世古籍总量大约有20万种。
其中一些珍贵的古籍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些珍贵古籍不仅包括全本,还包括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残本、散页等”,可见修补古籍的残损处属于原生性保护,不仅在于保护艺术价值,也包括文物、文献价值。
202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试题(附答案和解析)_2022北京卷语文
![202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试题(附答案和解析)_2022北京卷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6b7e202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7.png)
202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试题(附答案和解析)_2022北京卷语文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曾被誉为“文明之母”。
毕昇的活字印刷,更是领先了西方数百年,揭开了世界印刷史的辉煌一页。
然而,时至20世纪,中国印刷业遇到了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20世纪40年代,美国发明了第一代打字机加照相机的手动式照排机,但该照排机效率不高,一旦按错键,改版很麻烦。
1958年美国发明了光机式西文照相排字机,在计算机控制下依靠光学和机械方法选取字模,逐字照相形成版面,称为第二代排字机。
1969年,日本也研制成功第二代汉字排字机。
1965年西德成功研制出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
三代机的速度可以比二代机快10倍,适用范围也广。
日本引进西德和美国的技术,于1975年也初步研制成第三代汉字排字机。
1976年英国研制出第四代排字机,它采用激光技术,用激光束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
日本也正在研制第四代汉字排字机,但尚未成功。
此时此刻,中国的印刷业却仍在沿用古代的技术,在汉字的“丛林里”艰难跋涉。
从美国的第一代手动照排机,到英国的第四代激光排字机,世界照排技术的发展进步大大依赖于不同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实力。
就拿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来说,该类排字机对底片要求高,对所使用的阴极射线管分辨率也要求很高。
这些困难,在中国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难以克服。
汉字相比表音体系的文字,数量巨大。
从印刷的基本需求看,排字机的字库通常要收7000多字。
而从一般书报的需求来说,字体就有书版宋、报版宋、标题宋、仿宋、楷体、黑体、长宋、扁宋、长黑、扁黑等10多种;字号还有小六号、六号直到初号,共15种。
如此一来,字库的收字就会成倍增长。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印刷业面临“巨大的危机和挑战”的原因,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研究进程的落后B.计算机的历史短C.汉字自身的特征D.技术条件不具备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汉字在信息时代遇到“严峻的挑战”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汉字数量大,排字机字库存贮困难B.因字形字体的制约,汉字排版繁复C.表意系统的汉字无法适用于排字机D.汉字美观、笔锋明晰的要求难解决材料二世界最先进的第四代排字机使用激光技术,将激光束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含作文范文)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含作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07103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c.png)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屠呦呦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了新思路,提取出青蒿素,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古籍的惊人价值。
对于古籍的界定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通行的是:1911年以前、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采用中国传统的著作方式、具有中国传统装帧形式的书籍。
古籍的类型除了大量的汉文古籍,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字古籍。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认识和了解古籍成为一种需求。
古籍的价值是多重的。
古籍的载体材料主要包括纸张、织物和墨。
这三种材料由于产生或制作的年代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元代以前印书主要用麻纸、皮纸,明代以后大量用竹纸,通过载体材料体现出的文物价值显而易见。
浩瀚的古代文献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为了解先人的政治、文化、制度、风俗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这就是古籍的文献价值。
古籍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制版、印刷中所体现出来的工艺都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
人们看到一部古籍,往往还未翻阅,就已为其精美的外观和典雅的色调所征服。
对文献研究者来说,文献价值是古籍的“皮”,其他价值则是古籍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据《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存世古籍总量大约有20万种。
其中一些珍贵的古籍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些珍贵古籍不仅包括全本,还包括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残本、散页等。
元代及元代以前版印、抄写的古籍已万不存一,流传至今者是我国现存古籍中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些古籍非常稀有,很多作为文物被珍藏在图书馆,读者很难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取材于李致忠、梁爱民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古籍的传承性保护是一种新兴的古籍保护理念。
以往,古籍保护提倡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真题2022题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真题2022题](https://img.taocdn.com/s3/m/9a0c7a2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7.png)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真题2022题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真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考已经成为每位即将毕业的学生们心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作为高考中的重要科目之一,语文试卷一直备受关注。
2022年的北京高考语文试卷也备受考生关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真题内容吧。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春雨绵绵,风和日丽。
行走在小路上,微风拂面,鸟语花香。
这时我们会想到家乡的美丽,田园风光,绿树成荫。
其实,家乡的美丽不仅仅在乡村,城市也有独特的美。
楼群错落有致,繁华市区让人目不暇接。
B男孩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悠闲地欣赏着风景。
经过一片片的山川大河,他的思绪飘到了家乡。
他想到了小时候跟父母一起奔走在田间地头的景象,那种简单的幸福感一直陪伴着他。
C女孩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本书,坐在树下,安静地阅读。
这种宁静的时光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舒适。
书本中知识的海洋,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D夜幕降临,城市的霓虹灯闪烁不停,繁华的街道上人群如织。
车水马龙的街道旁,有一位老爷爷推着自行车,笑容可掬。
这些美好的景象让人心生感慨,生活中的美好并不在乎岁月的变迁,而在于每天身边发生的温暖瞬间。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根据短文内容,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E月光如水,柔柔地覆盖着这片大地。
夜空璀璨的星星点点,仿佛是天空的眼泪。
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总是会感觉到一种温暖,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F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温柔地唤醒了熟睡中的人们。
在这新的一天里,人们迎来了无限可能,迎来了新的希望和挑战。
生活因新的一天而更加充满活力。
G秋风瑟瑟,落叶飘零。
一位苍老的老人坐在老槐树下,喃喃自语。
他回忆着年轻时的生活,回忆起那段难忘的爱情。
岁月如歌,唯有记忆让人绵绵不绝。
H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一个孩子小心翼翼地捡起地上的垃圾,投入垃圾桶。
202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参考答案(官方精准版)
![202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参考答案(官方精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63ca3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6c.png)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1.B 2.D 3.D 4.A5.答案要点:①古籍具有文物、文献和艺术价值,属于文化遗产。
②一些具有很高价值的古籍因稀有而被珍藏在图书馆里,读者很难看到。
③原生性与再生性保护有一定局限,传承性保护可以将古籍推向大众。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6.D7.C8.C9.D10.答案要点:①防患于未然,绝恶于未萌。
②潜移默化,起教于微眇。
③坚持礼义教化,则礼义积而民和亲。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11.C12.B13.答案要点:①这首诗主要运用了病柏、丹凤、鸱鸮三种意象。
②病柏由盛而衰的变化,象征了唐朝从强盛到衰落的沧桑巨变;丹凤哀鸣,象征了正直之人被摈斥在外;鸱鸮意满,象征了奸佞小人盘踞于朝中。
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国运时局的忧虑。
14.(1)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2)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3)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或: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吾亦欲无加诸人 (4)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或: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第 1 页(共 2 页)15.(1)答案示例:以《石头记》为名,是因为全书写了石头记录的自己红尘历劫的故事。
以《情僧录》为名,是由于书中人物因情而参透世相,有助人解脱苦恼之意。
以《风月宝鉴》为名,因其是小说中出现的道具,有规劝人去淫向善之意。
以《金陵十二钗》为名,因“十二钗”是小说主要人物,凸显“为闺阁立传”之意。
(2)答案要点:①“红楼”既可以象征富贵官宦之家,又可以象征闺阁。
②“梦”象征了作家人生如梦的幻灭感。
③书名中的温柔富贵与梦幻泡影,是对全书贵族家庭之衰亡与红颜薄命之悲剧的整体概括。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6.A 17.D18.答案要点:①这段文字生动而充满温情,也提示了作者“多汁液的南方的性格”的来源。
②呈现了南方不同于北方的特点,与前文“心灵和情感的阻隔”形成了呼应。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2f6f1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2.png)
202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 页,150 分。
考试时长150 分钟。
考生务势必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 小题,共23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 题。
材料一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为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职能并非新鲜事物。
20 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浮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 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摹拟人类思量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 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 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末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 世纪80 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量。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惟独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目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彻底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彻底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末所谓的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2022年高考语文历年真题北京卷及答案2022北京高考语文答案
![2022年高考语文历年真题北京卷及答案2022北京高考语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07ecf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9.png)
2022年高考语文历年真题北京卷及答案2022北京高考语文答案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自助科技创新催生“蛟龙”入水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开展探索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活动。
深海潜水家是进入深海不可或缺的重要运载作业装备。
在无人潜水器迅猛发展的今日,载人潜水器的发展仍然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被称为“海洋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石”。
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深海潜水器是美国的“曲司特I”号。
由于该潜水器无航行和作业能力,使用性能受到限制,加上体积较大,建造与运输均不方便,此类深浅器未得到进一步发展。
真正开创了人类检测海洋资源历史的是美国1964年研制的“阿尔文”号,法国、俄罗斯、日本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则是80年代的产品。
“蛟龙”号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2022年,我国研发的“蛟龙”二号载人潜水器在南中国海首次开展了1000米级深潜实验。
2022年已能下潜到3750年的海底,并完成海底取样、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等任务。
2022年7-8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又在东北太平洋进行了5000米级实验,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和应用成果。
仅仅过了一年,2022年6月27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了7000米级载人深潜实验,下潜到7062米深度,创造了国际上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的最高纪录。
此次海试进行了海水矿物取样、标志物发放、高清摄录、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等深海调查作业,并首次获取了这一海域7000米深度的动物影像和样本。
2022年,“蛟龙”号转入实验性应用,并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缺德了大量宝贵样品,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深海实地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
2022-2022年,“蛟龙”号在印度洋下潜。
2022年5月,“蛟龙”号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进行科学应用下潜,并开展了超过1公里远的近底航行。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充分体现了美国自主科技创新的追求。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文字版)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文字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3d8f5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66.png)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文字版)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文字版)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试卷上的作答无效。
考试完毕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中国四大创造之一——印刷术,曾被誉为“文明之母”。
XXX的活字印刷揭开了世界印刷史的辉煌一页。
然而,到了20世纪,中国印刷业遇到了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20世纪40年代,美国创造了第一代打字机加照相机的手动式照排机。
但该照排机效率不高,一旦按错键,改版很麻烦。
1958年,美国创造了光机式西文照相排字机,在计算机掌握下依靠光学和机械方法选取字模,逐字照相形成版面,称为其次代排字机。
1969年,日本也研制成功其次代汉字排字机。
1965年,西德研制出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
三代机的速度比二代机快10倍,适用范围也更广。
日本引进西德和美国的技术,于1975年也初步研制成第三代汉字排字机。
1976年,英国研制出第四代排字机,采用激光技术,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
日本也正在研制第四代汉字排字机,但尚未成功。
然而,此时此刻,中国的印刷业仍在沿用古代的技术,在汉字的“丛林里”困难跋涉。
汉字相比表音体系的文字数量巨大。
从印刷的根本需求看,排字机的字库通常要收7000多字。
而从一般书报的需求来说,字体就有书版宋、报版宋、标题宋、仿宋、楷体、黑体、长宋、扁宋、长黑、扁黑等10多种;字号还有小六号、六号直到初号,共15种。
如此一来,字库的收字就会成倍增长。
汉字的巨大数量,为排字机字库的存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再加上文字印刷质量上的需求,要保证字形美观、笔锋明晰,汉字带给排字机的技术困难就会更大。
20世纪已进入信息时代,只有几十年历史的计算机向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汉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有外国人说:“汉字假如不废除,中国就不能进入现代文明,也永远无法真正走向世界。
(精校版)2022年北京语文高考试卷文档版(含解析)
![(精校版)2022年北京语文高考试卷文档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35000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68.png)
(精校版)2022年北京语文高考试卷文档版(含解析)2021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终止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年,科学技术的庞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进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运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猎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奇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显现在那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摸索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运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运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假如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能够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摸索。
一个不明白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生疏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明白,事实上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明白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运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运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运算机程序事实上全然不明白得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假如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明白得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屠呦呦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了新思路,提取出青蒿素,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古籍的惊人价值。
对于古籍的界定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通行的是:1911年以前、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采用中国传统的著作方式、具有中国传统装帧形式的书籍。
古籍的类型除了大量的汉文古籍,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字古籍。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认识和了解古籍成为一种需求。
古籍的价值是多重的。
古籍的载体材料主要包括纸张、织物和墨。
这三种材料由于产生或制作的年代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元代以前印书主要用麻纸、皮纸,明代以后大量用竹纸,通过载体材料体现出的文物价值显而易见。
浩瀚的古代文献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为了解先人的政治、文化、制度、风俗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这就是古籍的文献价值。
古籍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制版、印刷中所体现出来的工艺都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
人们看到一部古籍,往往还未翻阅,就已为其精美的外观和典雅的色调所征服。
对文献研究者来说,文献价值是古籍的“皮”,其他价值则是古籍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据《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存世古籍总量大约有20万种。
其中一些珍贵的古籍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些珍贵古籍不仅包括全本,还包括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残本、散页等。
元代及元代以前版印、抄写的古籍已万不存一,流传至今者是我国现存古籍中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些古籍非常稀有,很多作为文物被珍藏在图书馆,读者很难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取材于李致忠、梁爱民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古籍的传承性保护是一种新兴的古籍保护理念。
以往,古籍保护提倡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
原生性保护指保护古籍文物本身,可谓之“存形”;再生性保护指对古籍的影印、缩微复制和整理出版等,可谓之“移形”。
不过,这两种方式主要解决古籍“藏”与“用”的问题,而古籍的“藏”与“用”长期局限在特定的机构与学者群体中,未能引起普通大众的广泛注意。
传承性保护则是利用各种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将古籍推向大众,让古籍“活”起来,实现古籍从“藏”到“用”最后至“活”的飞跃。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飞跃提供了条件。
人工智能处理古籍的过程大体包含四步:首先,将古籍扫描并处理成图像文件。
其次,通过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将图像文件中的文字识别为计算机可处理的电子文本。
再次,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所获取的文本进行基础性加工,包括自动断句、标点以及词语切分等。
最后,识别并抽取文本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书名)等概念与知识,为后续深入的古籍知识挖掘提供基础性支撑。
目前,研究者引入序列标注模型,在计算机自动断句、标点、专名识别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所谓序列标注,即输入字符串,预测每个字符在该位置的专名属性以及是否在该位置断句。
例如,输入“论语云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模型应预测为“(B-BOOK)(E-BOOK)S(B-PER)(E-PER)OOSOOOO”,其中,“B-BOOK”表示书名开头的字,这里指“论”;“E-BOOK”表示书名结尾的字,这里指“语”;“S”表示其后应断句的字,这里对应“云”和第一个“礼”;“B-PER”表示人名开头的字,这里指“管”;“E-PER”表示人名结尾的字,这里指“氏”;“O”表示不做任何操作。
每一个字都对应一个或一组符号。
研究者通过多种机器学习模型,训练计算机自动标注文本序列的能力,进而使其完成自动断句、标点、专名识别等任务。
模型预测的综合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
由此,海量的典籍就可以转化为数字化、结构化的文本,从而降低普通人阅读古籍的难度,实现互联网环境下古籍的传承性保护。
让古籍“活”起来的尝试还有很多。
《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不断涌现,各地古籍存藏单位联合举办“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延续古人“曝书护书”的习俗,不仅晒古籍珍宝,也晒修复、装帧等相关技艺,有的还能让人现场体验。
(取材于周余姣、胡韧奋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古籍的一项是()(3分)A.《三国志史传》散页(刊刻于明代,2018年发现于日内瓦图书馆)B.《韩柳文研究法》(林纾,1914年铅印本,研究韩愈、柳宗元古文的著作)C.《秦妇吟》残卷(唐·韦庄,1900年发现于敦煌藏经洞)D.《春秋左传》(明代刻本,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古籍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籍采用的纸张体现了古籍的文物价值。
B.中医古籍所记载的药方体现了文献价值。
C.艺术价值不只包括古籍版印工艺的价值。
D.古籍的其他价值都附着在其文献价值上。
3.根据材料二,模拟计算机对“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的序列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子”应标为“(B-PER)(E-PER)”。
B.“愀然”应标为“OS”。
C.“正襟”应标为“OO”。
D.“问客”应标为“SO”。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改善古籍的收藏条件属于原生性保护,可以保护其文物价值。
B.修补古籍的残损处属于再生性保护,意在保护其艺术价值。
C.实现古籍从“藏”“用”到“活”,只能依靠人工智能技术。
D.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古籍,并能深入地挖掘出古籍蕴含的知识。
5.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为什么要让古籍“活”起来。
(6分)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夏为天子,十有余世。
殷为天子,二十余世。
周为天子,三十余世。
秦为天子,二世而亡.。
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
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
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
夫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
及秦而不然。
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上者告讦.也;固非贵礼义也,所上者刑罚也。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
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难知也。
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哉?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毋讼乎!”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于内,而安危之萌应于外矣。
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
人主之所积,在其取舍。
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
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
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
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
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
哀乐之感,祸福之应也。
秦王之.欲尊宗庙而安子孙,与汤武同,然而汤武广大其德行,六七百岁而弗失;秦王治天下,十余岁则大败。
此亡它故矣,汤武之定取舍审,而秦王之定取舍不审矣。
夫天下,大器也。
今人之置器,置诸安处则安,置诸危处则危。
天下之情与器亡.以异,在天子之所置之。
汤武置天下于仁义礼乐,而德泽洽,禽兽草木广裕,德被蛮貊四夷,累子孙数十世,此天下所共闻也。
秦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罚,德泽亡一有,而怨毒盈于世,下憎恶之如仇雠,祸几.及身,子孙诛绝,此天下之所共见也。
是非其明效大验邪!人之言曰:“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
”今或.言礼义之不如法令,教化之不如刑罚,人主胡不引殷、周、秦事以观之也?(取材于《汉书·贾谊传》)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无道之暴.也暴:短促B.所上者告讦.也讦:揭发C.道.之以德教道:引导D.祸几.及身几:大多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秦为天子,二世而亡.天下之情与器亡.以异B.是故法之.所用易见秦王之.欲尊宗庙而安子孙C.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D.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今或.言礼义之不如法令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岂顾不用哉难道反而不用(赏善罚恶)吗B.皆以积渐然都凭借积累渐变使社会达到这种状态C.汤武之定取舍审商汤和周武王审查并制定治国的方略D.人主胡不引殷、周、秦事以观之也人主为什么不引用殷、周、秦的史实来考察上述言论呢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培育美好的品德要从小做起,应该营造良好的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一般人的智力有限,可以明了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能预见将会发生的事情。
C.君主面对各种不同的言论,必须有正确的辨别之道,那就是要以事实验证。
D.君主的治国方略不一定会应验于国之安危,百姓哀乐才是国之安危的根本。
10.请归纳文章第三段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礼义的作用。
(6分)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1-13题。
(共12分)病柏【1】杜甫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
偃蹇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
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2】。
出非不得地【3】,蟠据亦高大。
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
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
鸱鸮志意满【4】,养子穿穴内。
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
静求元精理【5】,浩荡难倚赖。
注释:【1】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时居成都草堂。
【2】中路:中途。
【3】出:生长。
【4】鸱鸮:猫头鹰。
【5】元精理:事物根本的道理。
1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六句写柏树枝繁叶茂、高大轩昂之态,表现出诗人的赞美之情。
B.“岂知”两句写柏的衰败,“岁寒”两句写凋零,流露出惋惜之情。
C.“客从何乡来”两句,诗人由病柏而想到故乡,抒发了思乡之情。
D.这首诗在结尾两句抒发胸臆,表达了世事无常、难以意料的感慨。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善用比兴手法,此诗中的病柏与刘禹锡“病树前头万木春”有相同的寄托。
B.文似看山不喜平,此诗运用转笔形成了诗意的转折,其色调也从明朗转为黯淡。
C.杜甫借物抒怀,用柏树的“蟠据亦高大”之姿隐喻了当时藩镇的龙盘虎踞之势。
D.此诗情感复杂而深沉,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可谓沉郁顿挫。
13.咏物诗注重通过意象表达主题,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