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古建筑彩绘形式风格
古建筑彩绘详解
古建筑彩绘详解唐盛唐是我国彩绘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营造法式》“彩画作”总结了隋、唐、五代以来流行在全国各地的不同工艺及作法,规范了按工艺程度、图纹用意及材料划分若干等级,按等级的不同施于不同类型的建筑上。
《营造法式》规范了六种基本做法: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叠晕棱间装、解绿结华装、丹粉刷饰和杂间装。
唐式五彩装彩画图案大多以红色作底,青、绿、朱、白、黑五色攒退,色彩鲜艳,以暖色为主,图案线条刚劲有力,图案纹样多以花草为主,布局没有三廷之分,总体效果疏朗大气。
唐式朱墨彩画朱墨彩画的特点是色调淡雅,一般不是用纯色,两笔起晕。
图案边缘用朱红色勾线,这是不同于五彩装和碾玉装之处。
图案以花叶为主,多是两方连续纹样,构图翻卷折叠,起伏回旋似水波,舒卷万千,风雅之至。
宋宋代的建筑形式比唐代规模更宏大,变化也愈加繁多,彩绘的表现手法也更为丰富。
其特点是用墨更讲究笔法的流畅飘逸、线条的刚劲挺拔,花纹图案也变得活泼多样。
在操作技法上,宋代以线条轮廊和图案造型为主、以退晕技法为辅、以青绿为主色、以红黄为陪衬,风格清淡雅致。
由于宋代禁止民间私设金炉溶金,所以彩绘中很少用金饰,这也成为宋代彩绘的一大特色。
宋式五彩遍装彩五彩遍装是在唐代五彩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青、绿、朱三色为主色调的一种彩画形式。
图案外缘以青、绿、朱三色叠晕,枋心内饰以五彩花纹或者五彩锦纹,一般来说,红底饰以青绿花纹,青底饰以红绿花纹,色彩相间形成对比色,认色攒退,精工细作宋式碾玉装彩画元元立国不到百年且战乱不止,现今留存的彩绘很少,只有山西永乐宫、洪洞广胜寺等几处实物。
但分析研究这些仅存的实物可以得知,元代彩绘对我们建筑装饰的发展仍有一定的贡献。
主要是以青绿为主调、同时辅以黑白线作各部图案的轮廊线,使作品更加明晰典雅。
元代还首创了在建筑物的枋心添加泥塑图案这一新的技法。
明明代是建筑和彩绘的繁荣时代,其主要品种有云龙彩画和龙草彩画,旋子彩画技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浅谈我国古建筑的彩绘艺术
能综 合 活 动 过 程 中 的产 物 ,它 总 是 对 于 我 们 的直 观 能 力 发 挥 作 用 。 物 质 世 界 中所 存 在 的客 观 事 物 , 固然 有 其 各 自的 特定 的 形 态 , 是 人 的思 想 和认 识 是 没 有 固定 的 、 但 一 成 不 变 的模 式 的 ,其 所 涉 猎 的范 围也 是 广 阔的 , 因而 人 们 在 观 赏 建 筑 物 的彩 绘 时 , 从 画面 所 示 的 主题 中 ,不 经 意 地 就 吮 吸 到 了
19 3 3年 ) 定 : 官 员 营造 房屋 , 许 歇 山 、 角 、 规 “ 不 转 重
檐 、 棋 及 绘 藻 井 … … 。 ”而 且 , 是 在 私 人 著 作 中 重 只
有 片 段 的 记 载 , 如 有 彩 画 、 色 、 色 和 琢 色 等 的 譬 晕 间 做 法 , 今 未 见 一 部 关 于 描 写 明代 建 筑 彩 绘 的 详 细 至 著 作 流 传 于 世 。 我 国的 建 筑 彩 绘 发 展 到清 代 , 继 在 承 明饰 彩绘 的基 础 上 有 了进 一 步 的 发 展 。根 据 《 清 式工 程 做法 规 则 》 书 中记 载 , 共 有 7 一 总 0余 种 。 其
9 0年 ) 结 构 窟 廊 三 间 , 座 建 筑 的 柱 和 阑 额 上 7 木 这 还 绘 制 着 连 珠 , 莲 菱 文 , 绿 迭 晕 。料 子 染 绿 色 , 熟 青 棋 子 刷 红 底 并 绘 有 杂 色 花 卉 。廊 的 外 檐 以 朱 红  ̄- - j . 地 , 彩 装 銮 , 点像 《 造 法 式 》 书 中 关 于 解 绿 五 有 营 一 结 华 装 的做 法 。晋 祠宋 建 圣 母 殿 的 彩绘 虽 然 剥 落严 重 , 是 从 残 留 的 痕 迹 中 , 可 以 隐 约 地 窥 见 其 原 但 还 有 的 色彩 。 立 柱 刷 红 色 , 内檐 科 棋 刷 红 地 绘 以 杂色 连珠, 阑额 为 红 、 白衬 地 , 似 《营 造 法 式 》规 定 的 类 五色 遍 装 和 杂 间装 。明代 没 有颁 行 过 有 关 营造 方 面 的官 书 , 只是 有 这 样 的记 载 。 洪 武 九 年 ( 元 17 公 36 年 ) 月 , 中 书 省 臣作 亲 王宫 室 , 定 “ 王 宫 饰 正 命 规 亲 殊 红 , 饰 大 青 绿 ”。洪 武 初 年 规定 : 亲 王 府 第 、 室 “ 王
古建筑彩绘的分类以及施工工艺步骤介绍
古建筑彩绘的分类以及施工工艺步骤介绍1.将间彩:将间彩是指在古建筑的屋檐、廊柱和梁架等构件上进行彩绘的一种形式。
这种彩绘以砖雕、木雕或线刻的装饰图案为基础,运用红、黄、绿、蓝等颜色进行填充和描绘。
2.壁画:壁画是指在古建筑的墙壁上进行彩绘的一种形式。
壁画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描绘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种题材。
常见的壁画样式有刻线法、描绘法和写实法。
3.砖雕线刻彩绘:砖雕线刻彩绘是指在古建筑的砖雕和线刻装饰上进行彩绘的一种形式。
这种彩绘要求使用细致的颜色和精致的线条,以增加装饰效果和艺术表现力。
4.文字彩绘:文字彩绘是指在古建筑的匾额、对联和楹联等文字上进行彩绘的一种形式。
这种彩绘要求使用书法艺术和彩绘技巧相结合,以凸显文字的意境和美感。
1.配色:首先需要根据古建筑的特点和设计意图,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彩绘。
一般来说,应当选择与古建筑整体风格相协调的色彩,以营造出历史感和艺术美感。
2.打底:在进行彩绘之前,需要先对古建筑进行打底处理。
这一步骤主要是将墙面清洁、修补裂缝和平整表面,以保证彩绘的质量和持久性。
3.看样和定稿:选择合适的彩绘样式和图案,进行彩绘的布局和设计。
在确定了样式和图案后,进行彩绘前的最后审定。
4.画线:根据定稿,使用铅笔或细线条,将彩绘的线条、图案和文字进行勾画。
这一步骤需要非常仔细和精确,以确保彩绘的准确和美观。
5.上色:根据画线完成的轮廓,使用涂料进行上色。
这一步骤需要注意对颜色的运用和层次的掌握,以营造出丰富的色彩效果和立体感。
6.着色:在彩绘完成后,根据需要对彩绘进行着色处理。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涂抹透明的着色剂和清漆来增加彩绘的光亮度和抗污性。
7.润色和修饰:润色和修饰是指对彩绘进行最后的修整和润色处理。
这一步骤可以增加彩绘的细节和质感,提升整体的美感和艺术效果。
8.保护:最后,需要对彩绘进行保护处理。
可以使用防水、防火和防腐等涂层,以增加彩绘的耐久性和保持良好的观赏效果。
综上所述,古建筑彩绘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精细的工艺,需要高超的技术和艺术修养。
古建彩绘系列——旋子彩画
古建彩绘系列——旋子彩画作为一名建筑学专家,我对古建筑和古建彩绘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研究,并且对旋子彩画也有所涉猎。
旋子彩画是中国传统建筑彩绘艺术中的一种精美形式,在历史长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丰富多彩的色彩和细腻的图案在今天依然令人赞叹。
本文将以一名建筑学专家的角度,详细介绍旋子彩画的流程以及在古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旋子彩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样式和技法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和变革。
旋子彩画是一种以点、线、面为基本构成要素,通过旋转以同心圆为轴心来组成各种图案和图形,再进行彩绘和金粉加盖等工艺处理而成的一种彩画。
旋子彩画的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步,准备原材料。
旋子彩画的原材料包括画纸、石膏、淀粉、黄泥、泥炭、石膏粉、彩绘颜料等,每种材料的材质和质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用途和功能。
第二步,制作彩画模板。
彩画模板是旋子彩画制作的关键,需要根据图案的要求用画纸和彩笔反复绘制而成。
制作好的模板需要经过数次复制和修整才能够达到所需的精度和清晰度。
第三步,制作旋子。
旋子是启动整个绘画过程的核心工具,需要根据模板的要求进行制作。
旋子的制作需要精细的手工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对制作者的要求十分高。
第四步,绘画。
在制作好旋子之后,需要根据模板要求,将颜料均匀地涂在旋子的轮廓上,并手持旋子在画纸上旋转,形成各种图案和形态。
由于旋子的不同角度和旋转速度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旋子的使用需要具有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第五步,金粉加盖。
彩画绘制完成后,需要用金粉进行装饰加盖,以使画面更加细腻精致。
金粉的质量和用量也有着涵义不同的象征意义。
上述流程所涉及到的工序和原材料都有着十分高的要求和严格的标准,旋子彩画的制作需要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艺。
但正是这样的专业技术和手工技艺,才使得旋子彩画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旋子彩画在古建筑的设计和装饰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文化中,古建筑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具体体现。
古建筑彩绘的分类以及施工工艺步骤介绍
古建筑彩绘的分类以及施工工艺步骤介绍古建筑彩绘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不同的彩绘风格、技法和材料选择都会对建筑的整体气氛和风貌产生影响。
在建筑学界,古建筑彩绘的分类与施工工艺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下面将从建筑学专家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和介绍施工工艺步骤。
一、古建筑彩绘分类古建筑的彩绘历史悠久,从宋代开始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彩绘活动,到清代达到了空前的繁盛期。
根据历史的演变和艺术形态的不同,古建筑彩绘通常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1、文化彩绘文化彩绘以释经、佛教畫、道教畫为主,每种教派有其特有的绘法,具有不同的宗教意义,例如天花板上的十二生肖和吉祥图案等。
2、建筑彩绘建筑彩绘主要体现在建筑部件和建筑装饰方面,如石雕、木雕和石窗花等。
在建筑彩绘中,色彩丰富、浓烈,其主要功能是美化和丰富建筑的艺术形态。
3、人物画人物画主要是针对寺院等地方的彩绘,其画面包含佛祖、仙圣、名贵僧侣肖像等,人物明显、构图规整,颜色鲜艳,层次分明。
二、古建筑彩绘施工工艺步骤展开说明古建筑彩绘作为一门高层次艺术,其成品的质量要求严格,步骤也非常繁琐。
古建筑彩绘施工工艺主要包括筹划和设计、调配彩料、基层打磨和修补、刻制、绘画和保护等环节。
1、筹划和设计古建筑彩绘施工工艺的第一步是进行筹划和设计。
根据彩绘的设计图纸,确定要使用的颜色、材料和制作工艺,以及随后的施工流程和时间表。
2、调配彩料调配彩料是古建筑彩绘施工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颜料的品质、色彩均一度和质地稳定性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彩绘的效果。
考虑到古建筑有其特殊的性质,低污染、低腐蚀、防腐保护等是选择配色的重要依据。
3、基层打磨和修补古建筑彩绘施工工艺的第三步是基层打磨和修补。
基层处理包括木石材的打磨、涂刷基础涂料、梗架组装等。
基层打磨、基础涂料施工和底漆调整通常需要多次反复进行。
4、刻制刻制是古建筑彩绘施工工艺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其品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制作效果。
其中,飞白、线刻和电切都是常用的刻制工艺。
古建筑彩画知识之一:和玺彩画
古建筑彩画知识之一:和玺彩画彩画是我国古代建筑特有的装饰图案,清代时彩画发展达到了顶峰,主要形成了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等三种主要形式。
如今清代留存的古建筑最多,所以清代彩画也最常见,无论是参观故宫、颐和园还是江南园林,到处可以见到清代的彩画,这些彩画构成了欣赏古建筑的重要内容。
下面我以清代彩画为例,分别从欣赏角度,相关构件、名称和技法等方面对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做一简单介绍,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一、和玺彩画和玺彩画是清代彩画中等级最高的,构图严谨,图案复杂,大面积使用沥粉贴金,花纹绚丽。
藻头呈“Σ”型,图案多以龙纹为主,枋心多是二龙戏珠,藻头上绘制升龙或降龙,比较长大的藻头也绘制生龙和降龙的二龙戏珠,箍头上绘制坐龙。
和玺彩画的主要纹样和线条都贴金,金线边缘衬以白线,显得明快亮丽、富丽堂皇。
故宫太和殿梁枋上的彩画都是和玺彩画。
和玺彩画还细分为金龙和玺彩画、龙凤和玺彩画和龙草和玺彩画。
金龙和玺彩画的主要图案全都是龙,龙纹周围还常配以云纹或者火焰纹,金龙顿生腾云驾雾之感。
金龙和玺彩画用金量极大,不仅龙纹贴金,主要线条也贴近,金碧辉煌,尽显皇家气派,只用在高等级的宫殿建筑之上。
故宫的太和门、太和殿、乾清宫、养心殿等宫殿多采用金龙和玺彩画。
龙凤和玺彩画从形制上看略低于金龙和玺彩画。
枋心、藻头、盒子等部位以龙、凤为主题纹样交替构图,枋心内有二龙戏珠、双凤昭富、龙凤呈祥等组合形式。
故宫交泰殿、慈宁宫等采用“龙凤和玺”彩画。
龙草和玺彩画从形制上又略低一些,用于较为次要的宫殿建筑,如太和殿前的弘义阁、体仁阁等较次要的殿宇使用的就是龙草和玺彩画。
较高建制的喇嘛教建筑也用龙草和玺彩画。
龙草和玺彩画的图案主要有龙纹和大草纹构成,枋心、藻头、箍头都有草纹出现,一般是绿地儿画龙,红地儿画草。
大草还常与法轮相配,叫做法轮吉祥草,或者叫做“轱辘草”。
(本文转自本人张华杰l老师,希望老师的文章可以有更多的人看到)。
古建筑 油漆彩绘 类别
古建筑油漆彩绘类别古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它们承载着无数故事和历史记忆。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古建筑需要定期维护和修复。
油漆彩绘是古建筑维护和修复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让古建筑焕发新生,还可以增强其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本文将介绍古建筑油漆彩绘的类别,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一、传统油漆彩绘传统油漆彩绘是古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油漆彩绘类别,它以天然颜料为主要原料,经过精心绘制而成。
传统油漆彩绘色彩自然、持久,能够保持数百年不变色。
常见的传统油漆彩绘包括梁枋、斗拱、雀替、窗棂等部位,它们通过绘制各种图案和花纹,增强古建筑的审美价值。
二、仿古油漆彩绘仿古油漆彩绘是现代出现的油漆彩绘类别,它以化学颜料为主要原料,经过精心绘制而成。
仿古油漆彩绘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图案多样,能够模仿传统油漆彩绘的样式和风格。
仿古油漆彩绘在修复旧建筑时非常有用,可以让旧建筑焕发新生,同时也可以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
常见的仿古油漆彩绘包括仿木漆、仿铜漆等。
三、金属闪光漆彩绘金属闪光漆彩绘是一种特殊的油漆彩绘类别,它使用金属闪光漆进行绘制。
金属闪光漆具有闪闪发光的特点,能够增强古建筑的视觉效果。
这种油漆彩绘通常用于寺庙、宫殿等重要建筑的屋顶、梁枋等部位,能够增强古建筑的庄严感和神圣感。
四、沥粉贴金油漆彩绘沥粉贴金油漆彩绘是一种非常豪华的油漆彩绘类别,它通过在建筑物表面使用沥粉工艺和贴金箔的方法,增强建筑物表面的华丽感和神圣感。
沥粉贴金油漆彩绘通常用于寺庙、宫殿等重要建筑的檐下、梁枋、斗拱等部位,能够让这些部位更加突出和醒目。
这种油漆彩绘通常用于重要场合的装饰,如庆典、节日等。
综上所述,古建筑油漆彩绘的类别非常丰富,每种类别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油漆彩绘时,需要根据古建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维护和修复效果。
同时,油漆彩绘的质量也非常重要,需要选择质量可靠、信誉良好的品牌和供应商,以确保油漆彩绘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效果。
中国古建筑彩画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古建筑彩画的类型和特点中国古建筑彩画是指在中国古代建筑上使用的彩绘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中国古建筑彩画的类型和特点多种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中国古建筑彩画的类型包括壁画、彩绘雕梁、彩绘门楣等。
壁画是在建筑的内墙上绘制的图画,常见于寺庙、宫殿等地;彩绘雕梁则是将彩绘艺术应用于建筑的梁上,常见于民居、庭院等地;彩绘门楣是指在门楣上绘制的彩画,常见于古代官府、豪华住宅等建筑中。
中国古建筑彩画的特点是色彩艳丽、线条流畅、构图严谨。
中国古建筑彩画的色彩鲜艳丰富,常使用红、黄、蓝等鲜明的色彩,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线条流畅是指彩画中的线条流畅自然,线条粗细适度,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构图严谨是指彩画的构图合理,画面整体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
中国古建筑彩画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意境和寓意。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彩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式。
因此,彩画中常常融入了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比如,在寺庙的壁画中常常绘制佛教故事和神话传说,寓意着修身养性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而在宫殿的彩绘雕梁中常常绘制吉祥图案和吉祥动物,寓意着吉祥和福运。
中国古建筑彩画还注重细节的表现和艺术的精湛。
在彩画中,细节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精确的细节处理,使彩画更加生动、立体和具有艺术感。
同时,中国古建筑彩画的制作需要经过严格的工艺和技巧,需要画师具备高超的绘画技艺和丰富的经验,才能完成一幅精美的彩画作品。
中国古建筑彩画的类型和特点多种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它以色彩艳丽、线条流畅、构图严谨为特点,注重意境和寓意的表达,同时追求细节的精湛和艺术的精神。
中国古建筑彩画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古建筑彩绘之旋子彩画、和玺彩画及苏式彩画
古建筑彩绘之旋子彩画、和玺彩画及苏式彩画作为建筑学专家,我们所学习的不仅是建筑的结构、功能、美学理论等基础知识,还包括其中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演变。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彩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装饰艺术,旋子彩画、和玺彩画以及苏式彩画都是其中的代表手法。
旋子彩画,顾名思义,是以优美的旋子线条为基础,衍生出的各类图案组合,通常用于古代宫殿、寺庙的装饰。
其特点是几何形、线条纤细,色彩明快,主要运用离散的点线面装饰,“以线管面陪衬”的表现手法能够令建筑立体感更强。
旋子彩画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一种彩绘手法,而这个技艺最为突出的代表就是颜真卿所绘制的今坛。
在旋子彩画的彩绘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好彩绘的内容和方案,接着按照图案的大小、精细程度来确定使用的画笔类型及大小,之后需要对建筑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以确保彩绘以后的搭配效果。
然后再根据方案使用颜料进行彩绘,一般来说会使用到一种叫做“制色汁”的涂料,它是由颜色鲜艳的细胞薯和高参锰酸钾熬煮而成的,具有一定程度的防潮性和耐久性。
彩绘完毕后还需要进行保护处理,让图案更加持久。
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是和玺彩画,来自唐代。
和玺彩画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彩绘手法,相对于旋子彩画而言,它更加注重色彩的鲜艳和对比。
和玺彩画的图案是由向心收敛的各彩石点组成,由于其色泽如瑰,因此又称作“石点彩画”。
和玺彩画在古代的建筑装饰中也有很高的运用,例如在洛阳白马寺、寿县郓山寺以及铜雀台等建筑中都能看到和玺彩画的相貌。
和玺彩画的彩绘原理与旋子彩画类似,首先需要进行清洁处理,然后根据方案选择画笔,可根据要求不同的图案选择不同尺寸的笔刷。
彩绘的重点是对于颜色的把握,对比颜色的搭配、阳刚与柔美的点面结合都要有所考虑。
绘制时需要注重色块之间的距离、数量和分布,使其呈现出明快而又和谐的效果。
苏式彩画是古代建筑彩绘技艺中的一种,又称“吴门彩画”,起源于南朝时期的苏州、杭州等地。
苏式彩画是以线描颜、点染为主要手法,注重用色淡雅、细腻,并在施工时使用金属箔和各种银丝等进行衬托。
『古建筑』梁房上的彩绘
『古建筑』梁房上的彩绘我们常说中国古建筑上“雕梁画栋”,所谓的“画栋”,大概就是指建筑上的彩绘了吧。
不管是皇家的宫殿、楼阁、庙宇,还是供人游玩的亭台、长廊、牌坊,处处都是描龙画风,各种纹饰、线条。
在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中,木料很怕空气中潮气的侵蚀,于是古人开始在木料上涂刷油漆以保护木料。
开始只是单色,大概后来越画越嗨了,于是各种纹饰、图案统统被装了上去,几乎覆盖了建筑的每一寸地方,并最终形成一定的制式和规范。
在中国古代,由其是皇权思想浓重的明清时期,彩画和其他建筑构件一样,也有等级的差别。
主要分为和玺彩绘、璇子彩绘、苏式彩绘三大类。
和玺彩绘又称宫殿建筑彩绘,这种汉族宫殿建筑彩画在清代是一种最高等级的彩绘画,大多画在宫殿建筑上或与皇家有关的建筑之上。
梁枋上的彩绘初看是乱七八糟一片,各种花纹、线条集合成一片,其实在布局上是有明确的划分,主要分为枋心、藻头和箍头几个部分。
所有主要特点是在枋心、藻头、箍头、盒子等几个部分用龙在作纹饰,不同位置的龙也有不同的形态。
在两道枋上用龙和植物花草纹交替使用的称作龙草和玺,用在次要的殿堂梁枋上。
明清宫殿的额枋一般由上下两道枋和中间的垫板组成,在枋心、藻头、箍头上全用龙纹的叫做金龙和玺,在和玺彩绘算最高等级!故宫的太和殿、乾清宫都是这种彩绘。
在两道枋上龙凤交替使用的乘坐龙凤和玺,常用在皇后出没得宫殿,比如故宫的交泰殿。
旋子彩绘旋子彩绘与和玺彩绘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藻头部分不画龙纹而用旋子花纹,花纹有一层层的花瓣和中间的花心组成,根据花瓣的不同形态分为勾丝咬、喜相逢等不同的类型。
旋子彩绘的使用范围很广,宫殿、楼阁、牌坊、亭子都可以看到这种彩绘,而且旋子彩绘的类别多,根据枋心图案的不同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充分满足按封建礼制区分建筑等级的要求。
苏式彩绘在明清永乐年间从南方传到北方,主要用在园林中的亭、台、廊、榭或垂花门的额枋上。
最大特点是在两道枋和垫板上覆盖一个半圆形,称为“包袱”。
古建横梁彩绘介绍
古建横梁彩绘介绍古建横梁彩绘是中国传统建筑彩绘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横梁作为载体,在横梁上绘制各种图案和图像,以展示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魅力。
这种彩绘技艺历史悠久,技巧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古建横梁彩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墓室内。
随着时间的推移,彩绘技艺逐渐发展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古代的宫殿、庙宇、寺庙、园林和民居等建筑中。
这些彩绘横梁以其绚丽多彩的色彩和精美细腻的图案,成为建筑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古建横梁彩绘的图案丰富多样,包括花卉、动物、人物、山水等各种元素。
花卉图案通常选取菊花、牡丹、梅花等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植物,寓意吉祥和美好。
动物图案则常见于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如龙、麒麟、凤凰等,象征着权力、祥瑞和吉祥。
人物图案则表现了历史人物、神仙、文人雅士等形象,展示了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
山水图案则以山、水、云、雾等元素,勾勒出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表现出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追求。
古建横梁彩绘的制作工艺繁复精细,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
首先,需要选取合适的木材作为横梁的材料,并进行加工、雕刻和打磨等工序,使其达到平整光滑的状态。
然后,将横梁分割成合适的尺寸,为后续的彩绘工作做好准备。
接下来,艺术家需要根据设计图案进行绘制,运用丰富的色彩和精湛的技巧,将图案绘制到横梁上。
绘制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修饰和保护处理,以增加横梁的耐久性和观赏性。
古建横梁彩绘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和精湛技艺。
彩绘图案所蕴含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彩绘横梁也是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装饰元素,可以提升建筑的整体审美效果,给人一种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古建横梁彩绘的制作工艺也得到了创新和改进。
传统的手工绘制逐渐被机械化和数字化取代,使得制作工艺更加高效和精确。
同时,现代材料和颜料的应用,也为彩绘横梁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中国传统古建筑彩画
目录一、彩画的起源 (1)二、彩画的发展历程 (1)三、唐代彩画 (2)1. 朱白彩画 (2)2. 关于“七朱八白” (3)3. 红绿彩画 (4)4. 五彩彩画 (6)四、宋式彩画 (8)五、清官式彩画 (10)1. 旋子彩画 (10)2. 和玺彩画 (13)3. 苏式彩画 (14)4. 清地方彩画 (14)一、彩画的起源彩画是我国古代建筑上极富特色的装饰,在柱、梁、枋等处绘制图案花纹,在美化了建筑构件的同时,增加木料防腐防蛀性能。
建筑彩画与装饰的起源大致可归结于三个方面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关于功能的物质需要。
涂饰面层对木结构防腐防蛀的需要,而纹样则源于生产生活中编织、金工等活动。
第二个因素是关于意义的精神需求。
如作为巫术或宗教的图腾,权力的象征,以及后来更多的关于吉祥和趣味的追求。
第三个因素是纯粹的形式需求。
出于“秩序感”和“美感”的要求,纯粹的“艺术意志”的萌发。
二、彩画的发展历程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彩画的雏形,“纣为鹿台糟丘,,宫墙文画,雕琢刻镂,锦绣被堂”。
装饰纹样,夏朝就有了“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藻、火、粉、fu、ba”十二章纹样,并以五色绘制,以区分贵贱等级——“楹,天子丹,诸侯黝、垩,大夫苍,士黄”。
此时建筑装饰还处于萌芽状态,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建筑装饰类型,彩画、雕刻、绘画还杂糅不分,其中由于张挂织物和金属包镶所产生的装饰构图,在后来的装饰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如后来彩画中出现的多种纺织类纹样等一直延续发展至今。
秦汉时期已大规模应用,宫殿柱子上涂丹色,斗拱梁架天花等处施以彩绘,《西京赋》中描述长安建筑“彩饰纤缛,裹以藻绣,文以朱绿”。
出现了多种纹样,自然纹样,人物纹样,记事纹样,抽象纹样等。
色彩与绘制技法方面,主要是土红线条勾勒,并用青绿红黄等颜色简单凃染。
南北朝时期,此时广泛流行的彩画方式是墙面涂白,木面涂红的设色方法,“白壁丹楹”。
此时受佛教的影响,产生了新的建筑装饰图案,如莲花、忍冬、火焰、宝珠、万字、神佛等。
寺庙古建筑彩绘形式风格
寺庙古建筑彩绘形式风格
首先,寺庙古建筑彩绘的形式以自然主题为主。
寺庙通常是建立在山水之间,因此,自然元素在彩绘中占据主导地位。
比如,寺庙的屋顶通常绘制着云彩、太阳和月亮的图案,以及山水画中的花卉、树木和动物等。
这些自然主题的图案给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感觉,与寺庙的宗教氛围相契合。
其次,寺庙古建筑彩绘的形式注重对称和轻盈感。
寺庙的建筑通常采用对称式布局,这种对称感在彩绘中也得到了体现。
比如,寺庙的大门、殿堂和回廊等建筑构件上通常绘制着对称的装饰图案,如龙、凤、狮子和花纹等。
这些对称的图案给人一种庄严和神圣的感觉,也体现了寺庙的雄伟和气势。
第三,寺庙古建筑彩绘的形式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寺庙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代表,因此,彩绘中经常可以看到与佛教相关的图案,如菩萨、佛陀、罗汉等。
这些宗教图案给人一种虔诚和崇拜的感觉,也体现了寺庙作为宗教场所的特殊性。
最后,寺庙古建筑彩绘的形式追求色彩鲜艳和细腻。
彩绘中使用的颜色通常是红、绿、蓝等多种鲜明的颜色,这些颜色给人一种活力和生气的感觉。
此外,彩绘的细节处理也非常精致,例如,寺庙的屋顶上绘制的琉璃瓦、彩虹和福娃等图案,都需要经过精心的描绘和绘制,以达到美的效果。
总的来说,寺庙古建筑彩绘的形式风格具有自然主题、对称感、宗教色彩和色彩鲜艳细腻等特点。
这种特殊的形式风格不仅为寺庙增添了美的色彩,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寺庙古
建筑彩绘的形式风格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但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风貌,成为了中国古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资料]古建彩画的结构及特点
古建彩画的布局及特征一、彩画布局古老的梁架,玉白的石坛,赤红的门窗和金黄的琉璃瓦。
雕梁画栋这句成语足以证明中国古代建筑雕饰彩画的发达和辉煌。
中国古建筑上色彩之分配,是非常慎重的。
檐下阴影掩映部分,主要色彩多为“冷色”,如青蓝碧绿,略加金点。
柱、门客和墙壁则以丹赤为主色,与檐下的冷色的彩画正相反格调,与白色的台基相映衬,给红墙黄瓦一个间断。
古建彩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建筑装饰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它以独特的风格和固有的制作技术及其富丽堂粕的装饰艺术效果,仍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我国建筑艺术的精华而载入史册。
1、彩画特征作用:油漆彩画涂在木料上本来为的是避风日雨雪的侵蚀。
随着历代帝王腐朽,颜色工料随着讲究,为中国古建筑上一种重要装饰。
分类:殿式和苏式。
殿式:是程式化象征的画题,如龙、凤、锦、旋子、西蕃莲、西蕃草、夔花等。
这些都用在最庄严的宫殿上。
苏式:以写实的笔法和画题为主,自然现象如山水、花卉、葡萄、莲花、牡丹、桃子、佛手等;器皿如鼎、砚、书、画等;动物如仙鹤、蛤蟆、蝙蝠、鹿、蝶等;字如福寿等。
殿式的分类:和玺彩画和旋子彩画和玺的分类:金龙和玺、龙凤和玺、金琢墨和玺、楞草和玺、连草和玺等。
它以图案来分类。
旋子的分类: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伍墨等,它以色彩来分类。
2、彩画分配枋心:将梁枋大略分为等分的三段,中段称枋心。
枋心合梁枋彩画的中心,但只占全长三分之一。
箍头:箍头是梁枋左右两段的外极端,“箍”在枋的两“头”称箍头。
藻头:箍头与枋心之间为藻头。
箍头与藻头一边的总和占全长三分之一。
藻头虽在两头,但两头共和的总面积比枋心要大,所以藻头的图案与色彩不可轻蔑。
盒子:如梁枋太长,可在箍头与藻头之间做盒子,图案内容以龙、凤、吉祥草为主。
包袱:在苏式彩画里有时檩子、垫板、檐枋三部的枋心联成一个大的半圆形,里面的彩画也成为一个整个的布局,称包袱又称搭袱子。
故宫建筑的色彩特色
紫禁城建筑的色彩特色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白色台基,红墙黄瓦与蓝天,绿树交相呼应,形成强烈的原色对比。
暖色的建筑与檐下冷色的彩画组成色彩冷暖的对比,构成富丽堂皇的色彩格调。
而紫禁城建筑的色彩运用就尤为典型。
紫禁城建筑采用金黄色的琉璃瓦屋顶,屋顶下是绿色调的彩画装饰,屋檐以下是成排的红色立柱和红色门窗,整座宫殿坐落在白色的石料台基之上,台下是深灰色的铺砖地面。
在色彩上,紫禁城的总体色彩效果就是鲜明和强烈。
需要说明的是紫禁城的建筑为什么会用大片的黄色屋顶和红色的屋身。
黄色是五色之一,《易经》上说“天玄而地黄”,在古代阴阳五行的学说中,将五色与五方和五行相配,土居中,故黄色为中央正色。
红色也是主色之一,人类认识红色很早,考古学家在山顶洞人生活的山洞里发现有用红色染的贝壳和兽牙,判断为人类最早的装饰物。
这说明人类把它当作是表现美好的色彩了。
红色给人以希望和满足,使人产生美感,所以民间才会将红也当作是喜庆的颜色;明朝规定,凡专送皇帝的奏章必须为红色,称为红本;清朝也有相似的制度,凡经皇帝批定的本章统由内阁用朱书批发,也称为红本。
由此看来,紫禁城根据封建社会的礼制把黄色与红色作为建筑的主要色彩就是必然的了。
紫禁城色彩布局科学。
皇帝对宫殿建筑的要求自然是整体气魄要大,建筑要华丽,要尽量体现出封建帝王的权势和威严。
为了达到这种要求,除了在建筑群的规划布局,空间的组合变化,建筑形象的塑造上下功夫以外,在建筑色彩上应用了对比的手法.在色彩学中,对比是指冷暖对比和补色对比.所谓补色是指凡二种色光混合叠成为白光,二种颜色调和在一起成为灰黑色,这两种色光或者颜色即称为互补色,例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
把两种冷暖色或者互补色放在一起可以起到相互衬托的作用,使它们显得更加鲜明、活跃,效果更为醒目而突出,而且还因为人视觉本身的调节作用,使两种对比色得到中和与平衡。
在紫禁城建筑上就是广泛地应用了这种对比的规律。
在蓝天下用一色的黄琉璃瓦顶,用青绿色的彩画和大红的宫墙、柱子与门窗,用白色的石基座和深色的地面,形成了蓝与黄、绿与红、白与灰黑之间的强烈对比,造成了宫殿建筑极其鲜明和富丽堂皇的总体色彩效果。
中国古建筑彩绘
中国古建筑彩绘中国古建筑彩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起着重要的装饰作用。
彩绘艺术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建筑的美学观念与技艺水平,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艺术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建筑彩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最早的古代彩绘发源于战国时期的墓室壁画。
然而,真正成为一种重要建筑装饰艺术的彩绘,则是在唐朝及之后的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
在这些时期,彩绘技术不断演进,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风格和主题。
中国古建筑彩绘以其鲜艳明快的颜色、精妙的构图和注重细节之处而闻名于世。
彩绘艺术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神话故事等各种元素。
这些元素在建筑上的精心布置,使整体建筑更富有生机与美感。
彩绘不仅仅是对建筑外观的装饰,它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建筑更加独特而生动。
中国古建筑彩绘中的色彩在反映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
例如,红色被用来象征幸福、繁荣与喜庆,而黄色则寓意着富贵与尊贵。
古建筑彩绘的色彩运用非常精细,既有明快活泼的亮色,也有柔和典雅的暗色,使整个建筑更加和谐而富有层次感。
古代彩绘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风格之一是工笔彩绘。
工笔彩绘强调用细腻的线条和细致的色彩表现复杂的画面,它的精细程度常常令人叹为观止。
工笔彩绘在古代建筑彩绘中广泛运用,通过对建筑形象、人物形象的精细描绘,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彩绘的高度艺术水平。
除了工笔彩绘,中国古代建筑彩绘中还有水墨彩绘和壁画等形式。
水墨彩绘是以水墨为主要材料,突出肌理的表现和墨在纸上的变化,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壁画则是将彩绘艺术直接应用于墙体上,通过大片的画面展现出中国古代绘画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建筑彩绘并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很多彩绘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追求。
古代彩绘中展现的故事、神话、历史事件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古建横梁彩绘介绍
古建横梁彩绘介绍古建横梁彩绘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以绚丽多彩的颜色和精细的绘画技巧,为古建筑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艺术氛围。
在中国古代,横梁彩绘被广泛应用于宫殿、庙宇、园林和寺庙等建筑中,成为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横梁彩绘作为一种彩绘技法,其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
最早的横梁彩绘出现在商代和周代的宫殿建筑中,但当时的彩绘还比较简单,以几何图案和简单的纹饰为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横梁彩绘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和风格。
古建横梁彩绘的题材丰富多样,常常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山水风景和花鸟虫鱼等为主题。
通过精湛的绘画技巧,艺术家们将这些题材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横梁上。
彩绘的颜色鲜艳明亮,线条流畅自然,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感受。
在古代,横梁彩绘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复杂。
首先,需要选取高质量的木材作为横梁的材料,以确保彩绘的质量和持久性。
然后,艺术家们需要进行素描和勾线,确定好彩绘的内容和构图。
接下来,他们使用各种颜料和颜料溶剂,进行绘画。
最后,还需要进行修饰和保护,使彩绘更加耐久和美观。
横梁彩绘不仅具有装饰性的作用,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横梁被视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建筑的安定和吉祥。
彩绘的内容也常常与吉祥祈福、美好寓意相关,如龙凤、孔雀、寿桃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古建横梁彩绘的艺术价值在于其独特性和传承性。
横梁彩绘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横梁彩绘,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建筑的设计和装饰风格,感受到古人对美的追求和艺术的创造力。
同时,横梁彩绘的传统技法和工艺也在现代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成为了当代艺术家创作的重要元素。
古建横梁彩绘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以精湛的绘画技巧和绚丽多彩的颜色,为古建筑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艺术氛围。
彩绘古建筑,呈现对称美秩序美教案
的作品。
彩绘古建筑,是一种以色彩和图案装饰古建筑的手法,既能保护古建筑本身的文化价值,又可以让观赏者更好地感受到古建筑的魅力。
在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中,彩绘古建筑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古建筑中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它在既呈现对称美、秩序美的同时也教育了世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传统文化、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
一、古建筑中的对称美和秩序美古建筑是以木材、石材、砖瓦等作为材料,以印章式的建筑形式为主要特征的建筑。
古建筑中的对称美和秩序美是我们最易发现的一个特点。
其实,这是由于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骨架”(也就是结构构架)集体遵循着一种自然界的美学规律,这种规律是某种力量的平衡和对称所导致的美感。
在古建筑的设计和彩绘过程中,对称美和秩序美始终是一种最重要的设计原则之一。
对称美就是一种建筑形式的整齐美和平衡美。
例如建筑物的正面和后面的建筑体、左侧和右侧的建筑体,都是通过相同的方式对称地设计的。
在彩绘古建筑中,这种对称美则是通过将色彩和图案在古建筑的正面、后面、左右两侧等对称部位进行对称布置,从而达到美的效果。
秩序美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种美感,即既不卑不亢、既不浮夸而又不过分细微,这种美感在古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在彩绘过程中更加凸现。
打造秩序美的方式有多种,例如简单高雅的花卉图案、传统的英文刻划以及各种精致的几何图形等等。
这些元素在古建筑彩绘中的秩序性散发出一种永恒的美。
二、教育作用古建筑彩绘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印记,不仅呈现了对称美和秩序美的一种艺术效果,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古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载体,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彩绘古建筑的过程中,设计师们通常会通盘考虑到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通过图案和颜色的精湛运用,表现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营养和价值。
古建筑彩绘的教育作用有以下几点:1.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传承: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在建筑造型、结构技术、彩绘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雕梁画栋画的是什么?详解古代建筑梁枋彩画三大样式,多图多实例
雕梁画栋画的是什么?详解古代建筑梁枋彩画三大样式,多图多实例中国古代建筑多是木质梁架式结构,由数量众多的木头梁枋来支撑屋顶重量,为了防水防虫蛀,古人就在梁枋上涂上黑漆桐油等涂料,后面就觉得仅仅涂上涂料比较单调,为了美观,就发展成在梁枋上画各式各样的彩画了,这些彩画主要分布在外檐的额枋和內檐的梁架上。
雕梁画栋后来梁枋彩画又跟礼制等级挂钩,于是产生了各种各样作画的规矩,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挥毫,对其在梁枋作画的部位、彩画的内容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天坛祈年殿的梁枋彩画照规矩可以把一幅梁枋彩画大致分成盒子、找头、方心三个有效作画部位。
根据这三个部位绘制的彩画的内容来确定礼制等级的高低,由此形成了梁枋彩画的三大样式,按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一,和玺彩画。
等级最高,皇家所专用,找头圭线为“ ∑ ”型,盒子、找头和方心三个部位,会绘制龙、凤、关外楞草、西番莲、灵芝等纹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和玺彩画和玺彩画一般用在皇家最重要的宫殿上,而根据宫殿的使用功能不同,和玺彩画上绘制的图案也有所不同,据此分为下面6个等级:1.金龙和玺彩画。
上面画的图案全是龙,盒子上是团龙,找头上是升龙或者降龙,方心部分绘制二龙戏珠。
金龙和玺彩画主要用在皇帝上朝或者举办典礼的宫殿中,比如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的金龙和玺彩画金龙和玺彩画中有时会出现梁枋长度过短,不够绘制完整图案的情况,那这时盒子则会被去掉。
故宫太和殿的金龙和玺彩画(无盒子)去掉盒子还不够的话,就会缩短找头,方心也只画单龙戏珠。
这种因梁枋过短而从两边向中间逐步减少作画内容的做法,不只见于金龙和玺彩画中,也常见于其他的梁枋彩画中。
故宫太和殿的金龙和玺彩画(无盒子,短找头,方心是单龙戏珠)2.龙凤和玺彩画。
上面画的图案有龙有凤,取龙凤呈祥之意。
盒子、找头、方心三个部位,龙与凤交替出现。
如果方心是二龙戏珠的话,盒子和找头上绘制的就是凤,也有盒子是龙,找头上是凤的;方心是双凤昭富的话,盒子和找头上就是龙,也有盒子上是凤,找头上是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解古建筑彩绘形式风格彩画原是为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后来才突出其装饰性,宋代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
可分为三个等级。
1,和玺彩画是等级最高的彩画。
其主要特点是:中间的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画面两边用框框住,并且沥粉贴金,金碧辉煌,十分壮丽。
和玺彩画是清代官式建筑主要的彩画类型,《工程做法》中称为“合细彩画”。
仅用于皇家宫殿、坛庙的主殿及堂、门等重要建筑上,是彩画中等级最高的形式。
和玺彩画是在明代晚期官式旋子彩画日趋完善的基础上,为适应皇权需要而产生的新的彩画类型。
画面中象征皇权的龙凤纹样占据主导地位,构图严谨,图案复杂,大面积使用沥粉贴金,花纹绚丽。
和玺彩画在保持官式旋子彩画三段式基本格局的同时,逐渐剔除旧花纹,加入新花纹:藻头部分删去了“旋花”;枋心绘行龙或龙凤图案,枋心头由剑尖形式改为莲瓣形,以求与藻头轮廓线相适应;箍头盒子内绘坐龙,等等。
清代中叶以后,和玺彩画的线路和细部花纹又有较大的变化,画面中主要线条均由弧形曲线变为几何直线:藻头部位弯曲的莲瓣轮廓变为直线条玉圭形,亦称“圭线光子”;皮条线、岔口线、枋心头等线路都相应地改为“Σ”形线。
和玺彩画用金量极大,主要线条及龙、凤、宝珠等图案均沥粉贴金,金线一侧衬白粉线(也叫大粉)或加晕,以青、绿、红作为底色衬托金色图案。
其花纹设置、色彩排列和工艺做法等方面都形成了规范性的法则,如“升青降绿”、“青地灵芝绿地草”等,逐渐完善成为规则最为严明的彩画形式。
根据不同内容,和玺彩画分为“金龙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等不同种类。
和玺彩画主要用于紫禁城外朝的重要建筑以及内廷中帝后居住的等级较高的宫殿。
太和殿、乾清宫、养心殿等宫殿多采用“金龙和玺彩画”;交泰殿、慈宁宫等处则采用“龙凤和玺”彩画;而太和殿前的弘义阁、体仁阁等较次要的殿宇使用的则是龙草和玺彩画。
使用和玺彩画的各处宫殿,由额垫板均为红色,平板枋若用蓝色,则绘行龙,若用绿色,则绘工王云。
旋子彩画:仅次于和玺彩画,有明显、系统的等级划分,既可以做得很素雅,也可以做得非常华贵。
它的应用范围很广,一般官衙、庙宇的主殿,坛庙的配殿以及牌楼等建筑物都用这种彩画。
旋子彩画的主要特点是:找头之内使用带漩涡状的几何图形,叫做“旋子”(或称旋花),各层花瓣从外到内分别称“一路瓣”、“二路瓣”、“三路瓣”、“旋眼”(或称旋花心)。
旋子以“一整两破”为基础,以找头的长短作为增加或减少旋花瓣的处理依据。
旋子彩繪也叫做「娛蛻圖」,在樑枋的藻頭部位畫上旋子花紋;中心是「旋眼」,旋眼外畫兩層花瓣,外層用漩渦形,內層(靠旋眼)用二路瓣或三路瓣。
在構圖上,旋子彩繪採用一整二破法,也就是藻頭的旋子圖形排列是一個完整,二個只是局部。
這樣才能適應樑枋的寬窄,長短比例的不同,或在等長不等寬的同間木構中取得紋路的協調統一。
旋子彩繪用金量少,僅在旋眼部份貼金,枋心部份的裝飾無具象圖案,用青綠色疊暈處理。
旋子彩绘是用或圆润饱满、或流畅柔韧的各色线条旋转盘结而成,带给我们的却是满眼的瑰丽奇巧,眩目迷幻。
旋子彩绘比和玺、苏式彩绘的形成时间都早,是中国建筑装饰史上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彩绘种类。
旋子彩绘技法:1、构图:用途:次于和玺彩画,常用于殿式彩画,即素雅又华丽。
分若干等级,应用范围很广,主要用于一般官衙、庙宇、城楼、牌楼,主殿堂门等建筑。
构图:将梁枋的大小额枋横向分为三段,中为枋心,两侧为箍头与藻头。
曲线:用形曲线分成整齐的格子,画皮条圭线、岔口线。
2、枋心:分类:枋心画夔龙、锦、花草、西蕃莲等分别叫龙枋心、锦枋心、花草、枋心、西蕃莲枋心等。
一字枋心:中间画一条黑杠叫“一字枋心”。
空枋心:只刷青绿而不画任何东西的叫“普照乾坤”或叫空枋心。
山水花卉:在旋子枋心诨剿ɑ苷撸荒苡糜诶牍鸸荨?br>大小额枋:其规格同和玺彩画,如大额枋画龙,则小额枋画锦,上下可调换。
明、次、稍、尽间依次调换。
并规定青地画龙,绿地画锦。
3、藻头:种类:藻头可按长短规律性排列。
分为勾丝咬、喜相逢、一整两破、一整两破加一路、加金道冠、加两路和两整两破、数整数破等。
在极短的构件上可画四分之一旋子或桅花。
旋花:为在藻头内使用旋涡状花瓣组成几何图形的花朵,规则性较强,称职为旋子即旋花,清画匠称学子,似蜈蚣圈。
旋眼:旋子按其间空处的大小,和所加路数的多少,有各种的名称。
各层花瓣由外到内分别为“一路瓣、二路瓣”旋眼。
一整两破:旋子以“一整两破”为基础,以找头长短作增减旋花瓣为处理依据。
一路:将藻头画作相切一圆形两半圆形。
若藻头长则使圆形分离,在其间加以成串的花瓣,每串称一路。
菱角地:旋子花瓣之间的三角空地叫“菱角地”。
宝剑头:反正旋花中间的空地叫“宝剑头”。
桅花:旋子靠箍头部分的图案叫“桅花”。
菱角地:花瓣之间的空地亦称“菱角地”。
色彩:按不同等级,藻头部位的用金、退晕均有固定规则,其它部位也作相应处理。
枋心画素色,绘锦纹、草纹、龙纹。
种类:旋子朦胧画按沥粉贴金的多少,退晕的有无,分为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伍墨、雄黄玉等八种。
颜色:主要是蓝绿两色,因颜色的比例,每种可分若干等级。
大点金:大点金、小点金是指旋子中心贴金多少,多的等级高,少的低;大小点金各有金线之别,金线高,墨线低。
石碾玉:石碾玉是旋子中之最华贵者,每瓣的蓝绿色都用同一色由浅至深比例,称之退晕。
金琢墨:轮廓用金丝的叫金琢墨。
烟琢墨:用墨线的叫烟琢墨。
雅五墨:只用青绿黑白四色不用金,是旋子之中最次的。
4、箍头:软盒子:两箍头之间画一个圆形的边框叫“软盒子”。
死盒子:软盒子的四角叫“死盒子”。
整盒子:盒子中间画一个整栀花的叫整盒子。
破盒子:用斜交叉十字“破盒子”,这种作法叫“整青破绿”死箍头:死箍头的盒子内画坐龙、西蕃莲、走兽等,分角切活。
切活:刷樟丹色,用墨线画花纹。
5、平板枋:平板枋:一般画降幕云、栀花、切小池子半拉瓢。
小池子:小池子内画花草夔龙和切各种花纹。
7、橼头:橼头:除雅伍墨为黑栀花、黑虎眼外,鞭余均为金栀花、金虎眼。
苏式彩画苏式彩画苏式彩画源于江南苏杭地区民间传统作法,故名,俗称“苏州片”。
一般用于园林中的小型建筑,如亭、台、廊、榭以及四合院住宅、垂花门的额枋上。
明永乐年间营修北京宫殿,大量征用江南工匠,苏式彩画因之传入北方。
历经几百年变化,苏式彩画的图案、布局、题材以及设色均已与原江南彩画不同,尤以乾隆时期的苏式彩画色彩艳丽,装饰华贵,又称“官式苏画”。
苏式彩画底色多采用土朱(铁红)、香色、土黄色或白色为基调,色调偏暖,画法灵活生动,题材广泛。
明代江南丝绸织锦业发达,苏画多取材于各式锦纹。
清代,官修工程中的苏式彩画内容日渐丰富,博古器物、山水花鸟、人物故事无所不有,甚至西洋楼阁也杂出其间,其中以北京颐和园长廊的苏式彩画最具代表性。
苏式彩画的本源就是灵活的苏州式彩画,它即使在官化以后仍然是比较灵活的,尤其是清晚期在苏式彩画的发展中有了更大的融和,苏画以及和玺或旋子彩画加苏画的结合体因为其中的苏画元素的存在,也作为苏画的一种形式存在了下来。
苏式:是程式化象征的画题,如龙、凤、锦、旋子、西蕃莲、西蕃草、夔花等。
这些都用在最庄严的宫殿上。
苏式:以写实的笔法和画题为主,自然现象如山水、花卉、葡萄、莲花、牡丹、桃子、佛手等;器皿如鼎、砚、书、画等;动物如仙人、仙鹤、蛤蟆、蝙蝠、鹿、蝶等;字如福寿等。
南方气候潮湿,彩画通常只用于内檐,外檐一般采用砖雕或木雕装饰;而北方则内外兼施。
北方内檐苏画与和玺、旋子彩画相同,采用狭长枋心,外檐常将檩、垫、枋三部分枋心连成一体,做成一个大的半圆形“搭袱子”,俗称“包袱”。
根据包袱内画题的不同,可分为“花鸟包袱”、“人物包袱”、“线法套景包袱”等。
包袱的轮廓用若干连续折叠的线条构成,作多层叠晕。
内层称“烟云”,以青、紫、黑三色为主,外层称“托子”,以黄(土黄、樟丹)、绿、红三色为主。
轮廓大线用墨线或金线。
包袱两侧的藻头若为青地,则画聚锦、硬卡子;若为绿地,则画折枝黑叶子花或异兽、软卡子,即所谓“硬青软绿”。
红色的垫板上大多画软卡子,箍头内绘回纹、万字、联珠、方格锦等图案。
根据建筑规模、等级与功能之分,并依工艺、用金量、退晕层次等不同,可将苏式彩画分为金琢墨苏画、金线苏画、黄(黑)线苏画、海墁苏画等不同种类。
紫禁城内苏式彩画多用于花园、内廷等处,大都为乾隆、同治或光绪时期的作品。
慈禧太后对苏画特别偏爱,将其居住过的宁寿宫等处彩画均改作苏式,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建筑原有的统一风格。
近年,故宫博物院根据档案记载逐步恢复了彩画原状。
苏式彩画技法1、苏式彩画:苏式:起源于苏州,因而得名。
用于园林和住宅。
种类:苏式彩画根据贴金量的多少、退晕的层次以及有无枋心包袱等特点分金琢墨苏苏画、金线苏画、黄线或墨线苏画、海墁苏画、掏箍头搭包袱、掏箍头等六种。
包袱:将檩子、垫板、额枋联合起来一构图,在中间三分之一外绘成半圆形叫包袱。
包袱内画山水、人物、花、建筑等,题材十分灵活。
烟云托:包袱外缘绘出多层退晕,内层称烟云,外层称托子或烟云托。
箍头:檩端画箍头。
卡子:箍头与包袱之间绘卡子及聚锦等装饰画。
2、枋心画法:画金鱼:刷地子时接水接天,先以炭条起稿,再用白粉按稿子范围内抹白,干后再用樟丹与白粉,按金鱼的深浅拿合抹,再过矾水润色,用藤、黄、桃红珠、银朱三种颜色配好,按金鱼的深浅染色,桃红珠加墨开鱼攒鳞,嵌黄白粉,点鱼眼(黄色地点黑鱼眼)。
染水托鱼,用广湖黑(即湖水色)。
画深浅藻草,浮萍草用藤黄、毛蓝配合深浅适当颜色。
画桃柳燕:地子刷白色,上部刷天色(用毛蓝锭粉配合青天色),下部刷白润合;干后用炭条起稿,用好的香墨放在碗内再行落墨,墨干后,过矾水,进行桃柳燕染色。
3、包袱画法:人物:用硬抹实开。
山水:落墨搭色。
花卉:作染阳抹。
楼殿阁:地一般用锭粉、毛蓝合如天蓝色,中间刷白润合叫“接天地”。
特殊用金地叫“窝金地”或香色地、青地等。
然后用炭条绘出各种需要的画稿。
4、烟云画法:烟云:包袱的周围用连续折叠的曲弧线画。
烟支的层数以单数为准,三、五、七、九道。
退烟云:是由浅至深退晕,外浅内深,由浅往深退,俗称“退烟云”。
烟云托:烟云的外围,叫“烟云托”,烟云托的层数为三至五道,其颜色与烟云配合,如黑烟云配深浅红托子,蓝烟云配浅黄、杏黄托子,绿烟云配学浅紫托子或红托子,红烟云配绿托子。
倒色:烟云下浅上深,如遇硬烟云和托子,必须错色攒腿,叫“倒色”。
5、聚锦画法:聚锦的周边,可画动物形、植物形等边框,沥粉贴金,内绘多种样图案。
6、垫板画法:绘锦:先刷红地(樟丹)再满刷银朱,拉各色方格锦,锦心内画白菊花瓣,再换色点心,锦箍进行框粉或拉粉。
绘博古:用粉笔画出博古的轮廓(如古铜、古磁、文玩等),然后提地抹各色博古,用深浅色抹润,要绘出立体感,再行点缀各样花纹,根据不同的博古配座、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