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设计理念浅谈
浅谈建筑设计理念
浅谈建筑设计理念【摘要】本文探析了建筑设计的意义,同时对建筑设计的新理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建筑设计;理念;新思考引言建筑是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它既是实用的实体,又包含了具有代表性的美化价值,体现出功能与形式、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其多样性的美感由人的视觉体验来得以实现。
由于建筑物本生具有持久性,迫使建筑师最大限度地去寻找单纯、简洁的艺术形式,以适应各个方面的需求,即在实现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同时,构造美感。
由于人们无法回避建筑环境的生活,因此,建筑形象的好坏对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玻璃幕墙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是现代化都市的标志,也是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代表。
若将其视为对建筑物的包装。
设计时就应在实用性、功能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表现出玻璃幕墙外观的单纯、简洁而和谐的艺术美,从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与观赏价值,这在实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建筑设计意义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从从属的角度看,城市是建筑的载体;从物质的角度来说,建筑是城市的主体;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出发,建筑和城市都是因人类活动而创造的空间。
只不过从数量到功能上,建筑都比城市细小很多。
现今社会高层建筑得到广泛的应用。
建造高层建筑可以获得更多的建筑面积,这样可以部分解决城市用地紧张和地价高涨的问题;建造高层建筑能够提供更多的休闲地面,将这些休闲地面用作绿化和休息场地,有利于美化环境,并带来更充足的日照、采光和通风效果;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角度来看,建筑物向高空延伸,可以缩小城市的平面规模等等这些高层建筑的优点使其应用广泛。
高层建筑采用的结构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等类型。
根据不同结构类型的特点,正确选用材料,就成为经济合理地建造高层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
经过结构论证以及设计任务书等实际情况,以及本建筑自身的特点,决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1.绿化。
建筑物的存在必然侵占原有的植被或是绿地。
好的设计可以改善绿化、植被被破坏的程度,甚至通过立体的绿化措施创造出更富趣味的绿化场所。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
浅谈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作为第二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城镇人口逐渐增多,所以,大力发展高层住宅建设成为了解决城市居住问题的首选。
而在现代的高层住宅建设中,如何满足人们居住的需求是现阶段应该关注的焦点问题。
经过几年发展可知,高层住宅设计时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审美需要和人们的行为、心理等因素,与整个小区的大环境协调,达到合理适用,又经济美观的目的。
一、高层住宅特点与分类高层住宅与普通住宅有着相似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自己独有的特点。
一般来说,高层住宅可提高住宅的容积率,节约城市土地,节省市政建设投资,可以获得较多的空间用以布置公共活动场地和园林绿化,丰富城市景观。
但是用钢量较大,一般为多层住宅的3~4倍。
并且随着建筑物的高度的增加,步行楼梯不能作为楼层之间的联系,因此,电梯成为了高层住宅垂直运输的主要工具。
在供水、供电、疏散、防火、防烟及安全上,相比普通住宅,都有特殊的材料和结构的要求。
高层住宅本身居住人多,对居民心理状态,社会环境,城市结构的动态平衡,居住空间组织都带来了新的问题。
高层住宅可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按平面形式划分,高层住宅分为:外廊式,内廊式,楼梯间式和核心式。
按单元组和划分,高层住宅分为:连列单元式和独立式。
按建筑体型划分,高层住宅分为:塔式,板式,条式和墙式。
不同种类型的住宅形式可按具体需求使用。
二、高层住宅总平面上的布局优化高层住宅的总平面规划非常重要,特别需要强调“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创造舒适的居住生活,优越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要求一个安静、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要求。
高层住宅的总平面设计需要考虑住宅的日照情况,适合的楼间距及当地的风向状况,还要兼顾到城市噪声、周边环境等因素。
1、考虑住宅的日照情况时,要让尽可能多的住户享受充足的阳光,考虑到户型单体设计的同时将大量的主要居室面向最佳的朝向。
2、适宜的楼间距及当地的风向状况可以保证居民生活的独立性和私密性,是住户高质量生活的保证。
现代高层建筑设计理念
现代高层建筑设计理念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功能、结构、经济性、美观性和环保性等多方面因素,以实现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些现代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关键要素:1. 人性化设计:现代高层建筑设计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求和舒适度。
这包括合理的空间布局、便捷的交通组织、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等。
2. 绿色环保:现代高层建筑设计理念注重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这包括采用节能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技术、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系统,以及绿化屋顶和垂直绿化等生态设计手段。
3. 结构优化:现代高层建筑设计理念追求结构性能的最大化,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这包括采用新型结构材料、先进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以及结构与功能、美学的完美结合。
4. 灵活性与可适应性:现代高层建筑设计理念强调建筑物的灵活性和可适应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
这包括采用模块化、可拆卸和可调整的设计方法,以及灵活的空间布局和功能配置。
5. 美学与文化融合:现代高层建筑设计理念追求建筑物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以提升城市形象和人文氛围。
这包括运用现代建筑语言、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元素,以及创新的建筑形式和空间体验。
6. 信息科技应用:现代高层建筑设计理念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手段,提高建筑物的智能化水平和管理效率。
这包括采用智能控制系统、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以及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设计和管理方法。
7. 社区与城市互动:现代高层建筑设计理念强调建筑物与周边社区和城市的互动关系,以实现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这包括优化交通组织、提供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促进社区参与和交流,以及与城市景观和功能的有机融合。
总之,现代高层建筑设计理念是一种综合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设计理念,旨在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美观、环保和智能的生活空间。
现代建筑中的高层建筑设计理念
现代建筑中的高层建筑设计理念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高层建筑在现代城市中逐渐崭露头角。
高层建筑作为一种现代化建筑形态,不仅令城市更加繁华美丽,也满足了人们对于空间的需求。
然而,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一种合理的设计理念至关重要,不仅要充分考虑功能和美观,还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本文将探讨现代建筑中高层建筑设计的理念,围绕功能、美观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高层建筑的功能设计功能设计是高层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之一。
高层建筑需要充分满足人们居住、办公、商业等不同用途的需求。
在功能设计上,应该考虑到空间的合理规划和利用,例如合理分布不同功能区域,设计人性化的公共空间等等。
此外,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功能设计也应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更多线索和便利。
二、高层建筑的美观设计美观设计是现代建筑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尤其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更为重要。
高层建筑与周围环境形成对比,通过材质、色彩和形态等多种手法来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美观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的整体效果,还需要关注细节设计。
在材料选择上,可以考虑使用环保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高层建筑的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居民的视野和舒适度,例如增加观景窗等设计元素。
三、高层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可持续性设计,而高层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更具挑战性。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应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通过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此外,高层建筑的设计还可以考虑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减少对能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损害。
除了功能、美观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的设计理念,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设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设计需要考虑到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防范,以及人员疏散、消防设备等安全设施的设置。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中高层建筑设计的理念应该兼顾功能、美观、可持续性和安全性等多个方面。
中国现代高层建筑设计
浅谈中国现代高层建筑设计摘要:高层建筑设计不仅仅是简单意义的单纯设计,单纯满足使用功能、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要求,已不再是设计的全部内容。
重视高层建筑设计理念,进一步完善高层建筑设计理念是推动高层建筑设计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对高层建筑设计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代高层建筑;建筑设计;注意问题abstract: the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is not only simple meaning of simple design, simple meet the use function, technology and economy requirements, is no longer the entire content of the design. pay attention to high building design concept, further improve the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concept i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an effective way.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is analyzed, and the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during the problems were discussed.keywords: modern high-rise building; architecture design; pay attention to problems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在全国各个大中城市拔地而起,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使用空间,更多的绿地面积,同时也丰富了城市的轮廓线,使城市变得更加美丽。
浅谈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几点认识
12 侧 移 成 为 设 计 的 控 制 指 标 _ 与低 层 或 多层 建 筑 不 同 ,结 构 侧 移 成 为 高 层 结 构 设 计 中的 关 键 因素 。 随着 建 筑 高 度 的增 加 , 水平 荷 载 下 结 构 的 侧 向 变形 迅 速 增 大 ,
进 、 济 合 理 、 保 质 量 的基 本 原 则 。 经 确 1 高 层 建 筑 结构 设计 的特 点
浅 谈 对 高 层 建 筑 结构 设 计 的几 点 认 识
赵 国 周伟 (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
摘 要 : 合 本 人 在 实 际 建 筑 结 构 设计 中 对 高 层 建 筑 结 构 的 运 用 、 解 和 方 面 , 一 定 高 度 建 筑 来 说 , 向 荷 载 大 体 上 是 定 值 , 作 为水 平 荷 结 理 对 竖 而
不 断 的学 习 , 谈 了高 层 建 筑 结 构 的几 个 主 要 特 点 , 用 的框 架 结 构 , 力墙 载 的 风 荷 载 和 地 震作 用 ,其 数值 是 随着 结构 动 力 性 的 不 同而 有 较 大 浅 常 剪 结构及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三种结构体系的主要特点 , 以供 在 高 层 建 筑 结 构 设 的 变 化 。 计 中做 一 参 考 。 关键词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 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 框架一剪 力 墙 结 构
( 接 第 2 1页 ) 上 1
边 跨 现 浇 段 施 工 流 程 如 下 :地 基 处 理 一 搭 设 支 架 一 铺 设 底 模 的 畅 通 。 其 余 预 应 力 束 及 管 道 安 装 同 箱 梁 悬 灌 梁段 。 板 一 加 载 预 压一 安 装 侧 模一 绑 扎 底 、 腹 板 钢 筋 及 安 装 预 应 力 筋一 装 243 合 拢锁定 合拢前 使悬臂 端与边跨 等高度 现浇段 临时连 .. 端 模 和 内板 模一 绑 扎 顶 钢 筋 及 安 装 预 应 力 筋一 浇 筑 砼一 养 生 凿 毛 。 接 , 可 能 保持 相 对 固定 , 尽 以防 止 合 拢 段 混凝 土 在 浇注 及 早 期硬 化 过 上 部 结 构 模 板 架 立 、 筋 绑 扎 、 道 预 留 、 应 力钢 筋 张 拉 、 钢 管 预 混凝 程 中发 生 明 显 的 体 积 改 变 , 定 时 间按 合 拢 段 锁 定 设 计 执 行 。 撑 劲 锁 支 土 施 工 的施 工 细 节 与 O 样块 施 工 细 节 相 同。 性 骨 架 采 用 “ 埋 槽 钢 +连 接 槽 钢 +预 埋 槽 钢 ” 段 式 结 构 , 断面 预 三 其 24 合 拢段 施 工 合 拢 的顺 序 是 先合 拢 两 边 孔 ,合 拢 完 毕 后 进 行 面 积 及 支 承 位 置 根 据 锁 定 设计 确 定 , 拢 时 , . 合 在两 预 埋 槽 钢 之 间设 置 主 墩 处 临 时 墩 梁 固 结 解 除 , 后 合 拢 主 孔 , 而 完成 主桥 的 合 拢 和 程 连 接 槽 钢 , 由联 结 钢 板 将 连 接 槽 钢 与 预 埋 槽 钢 焊 接 成 整 体 , 时注 然 从 并 同 序 转换 。除 中间合 拢 段 外 , 余 合拢 段 在 浇 筑 混凝 土 的过 程 中均 需 要 意 焊 缝 应 设 在 不 同截 面 处 。 时预 应 力 束按 设 计 布 置 , 拉 锚 固后 不 其 临 张 加 平衡 重 。 因边 跨现 浇 段搭 设长 度 已考虑 边 跨 合 拢 段 支 架 , 跨 合 拢 压 浆 , 拢 完 毕 后 拆 除。 边 合 段 直 接在 支 架 上 现 浇施 工 。 拢 前; 备 工 作 主 要包 括 安 装 钢筋 及 预 应 合 隹 244 浇 注 合 拢 段 混凝 土 合 拢 段 混凝 土 浇 注 过 程 中 , 新 浇 注 .. 按 力 管道 和 合 拢 段施 工 测 量 观 测。 清 除 箱梁 上 的不 必 要 的 施 工荷 载 , 其 混 凝 土 的 重 量 分 级 卸 去 平 衡 重 ( 分级 放 水 )保 证 平 衡 施 工 。 即 , 他 施 工荷 载 移 至 O #块 , T构上 的施 工荷 载 处 于平 衡 状 态 。 使 同时 要 对 245 预 应 力 施 工 合 拢 段 永 久 束 张 拉 前 , 取 覆 盖 箱 梁 悬 臂 并 .. 采 全 桥 的 桥 面 标 高 和桥 轴 线 进 行 联 测 ,观 测气 温 变 化 对 梁体 相 对标 高 洒 水 降 温 以减 小 箱 梁 悬 臂 的 日照 温 差 。 底板 预 应 力 束 管道 安 装 时要 ( 平及竖向 ) 水 的关 系 , 测 合 龙段 的长度 随温 度 变 化 而 变化 的情 况 。 采 取 措 施 保 证 管 道 畅 通 ,待 合 拢段 混凝 土达 到设 计 规 定 强 度 和 相 应 观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有横向发展转化为立体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怎样使高层建筑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
通过分析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阐述了结构概念设计方法,可对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在建筑方案设计时的结构选型起指导作用,而建造出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现在高层经济。
关键词:概念设计;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设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对高层建筑而言,在设计前期通过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的密切配合,正确运用结构概念,对主要结构体系有比较地选择,就能创作出一个性能良好、造价经济、令人满意的建筑方案,为后续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本文试图对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概念及设计方案中的结构抗震设计作一论述。
一、概念设计的重要性概念设计是展现先进设计思想的关键,一个结构工程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特定的建筑空间中用整体的概念来完成结构总体方案的设计,并能有意识地处理构件与结构、结构与结构的关系。
大部分工程师在一体化计算机结构程序设计全面应用的今天,对计算机结果明显不合理、甚至错误而不能及时发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他们在大学所的那些孤立的概念都被逐渐忘却,更谈不上设计成果的不断创新。
强调概念设计的重要,主要还因为现行的结构设计理论与计算理论存在许多缺陷或不可计算性,比如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内力计算是基于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而截面设计却是基于塑性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这一矛盾使计算结果与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差之甚远,为了弥补这类计算理论的缺陷,或者实现对实际存在的大量无法计算的结构构件的设计,都需要优秀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来满足结构设计的目的。
二、高层建筑结构一般概念设计高层建筑的结构性能与一般中、低层建筑有所不同,必须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
在混凝土和钢结构设计中,在不增加更多成本的前提下,只要我们遵守下列基本原则,按照高层建筑的结构概念进行结构布置,就能够增加高层建筑抵抗侧向力和变形的能力:一是增加抗弯结构体系的有效宽度,因为增加宽度可以直接减小倾覆力矩,并且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变形按宽度增加的三次方比例减小。
浅谈高层建筑造型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造型设计发布时间:2021-05-26T08:37:49.336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4期作者:沈旖旎[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站到绝对比重。
湖北文理学院建筑学专业2017级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站到绝对比重。
在人们物质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对于建筑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要求建筑须得和美和艺术相关联。
建筑的艺术就是生活的艺术建筑对于艺术的运用,使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
而如何在高层建筑中运用艺术手法,使其造型且不仅是造型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要求环环相扣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
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满足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想象,也是我们建筑设计师应当去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高层建筑;造型;设计时代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人们对于高楼大厦喜爱和向往。
与过去中低层房屋对比,高层建筑显得更具有科技感和现代化气息,具有强烈的时代感,高层建筑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
在用地紧张的问题下大多数的城市建筑都选择了建得更高或者是向下延伸,这样可有效的节约城市用地,缩短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的开发周期,从而减少市政投资,加快城市建设。
但是高层建筑,因为其高度大大限制了其在造型方面的发展,由于出于对安全的要求和目前建筑材料的限制,高层建筑的建筑造型往往单一大多都是方方正正直插云霄,只是纯粹的在高度上面与众不同,所以笔者认为对于高层建筑的设计,我们可以运用更加丰富的手段和方法来解决其形态单一的问题。
1.高层建筑外立面设计因为高层建筑的高度更高,所以它有比普通建筑更多的可以用于造型外立面的设计的空间,但是,由于空间的相似及整个高层建筑大多都是同种类型的场所,其外立面设计大多是统一的,那么我们可以运用一些不同的设计手段对其外立面进行改善。
1.1虚实凹凸不规则开窗当外立面是一个大块的平面这个时候视线没有焦点,而且整个设计也会显得极为的平庸,所以在这个设计中,我们可以采用虚实变化的手法,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将部分窗户突出,部分窗户下陷以次来使建筑更具有变化。
实例分析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理念
实例分析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理念摘要: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标志性建筑已经凸显出其重要性。
而建筑向高层发展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明显特点,相比于传统建筑具有层数高、体积大、空间大等优势。
这种建筑特点势必也会给建筑结构的设计带来更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结合实例,对高层建筑中的结构设计分析、位移比、剪切比、周期比等重要指标进行研究介绍,以期分析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理念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结构;设计理念;实例分析1、引言高层建筑可以为日益加剧土地面积稀少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口增长和土地不变之间的矛盾,也能从社会功能上满足大众需求。
高层建筑虽然在各方面都有这样不同的优势,但其对建筑结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比如在要求具备足够的抗震强度,抵抗大风的强度,防火设计等级要明显高于一般建筑。
高层建筑高度较高,承载力大,对建筑结构上要求具有一定的刚度、延性,因此在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成本上都需考虑周全。
2、高层建筑结构特点2.1水平载荷影响对于较低层设计的楼房来说,水平载荷的影响是较小的故而对建筑的结构也影响较小,受到的垂直荷载较大。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水平载荷的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而且随着建筑层数、高度的增加,水平载荷的作用会越发明显,由水平载荷作用影响下建筑产生的水平位移增大,在建筑结构设计上就要求有足够的刚度来抵抗侧向位移,或是将位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2竖直载荷影响对于高层建筑除了水平载荷的影响外,竖直方向的重力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
由于高层建筑的轴力值大,沿着建筑高度方向积累的轴向形变显著,其会影响整体载荷在整栋建筑中的分布,一般情况下建筑设计上会使得水平或是侧向载荷最终转变为竖直向载荷,若发生轴向形变则容易引发载荷分布不均,会导致轴向压缩变形。
2.3建筑结构整体刚度的影响除了上述两种载荷的影响外,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抗震能力。
高层建筑的刚性结构决定了在抗震中吸收与释放能量的大小。
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我国科技的不断更新进步,我国高层建筑物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颗新起之星。
在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方面,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与发展。
我国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已成为我国高层建筑设计非常重点的内容,所以,在研究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上,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本文将介绍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征,并分析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问题,将具体的阐述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体系有关选型的问题,并且重点的进行了分析我国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对策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and our country the constant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china’s high buildings in our country i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up stars. in our country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there was also a lot of new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the structure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has become china’s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is very key content, so, in china’s high building structural design, have very important sense is. this paper willintroduce our country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al design features, and analyses the principle of high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the specific expounding china’s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al design system on the selection of the problem, and the key is analyzed in our country and the problem of structure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high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countermeasures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基于我国当今高层建筑基本面呈立体几何级且飞速地增长形式,我国高层建筑的功能和类型也就随之变得复杂多样化,而且其体系结构也都变得越来越多样复杂。
浅谈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
关于高层建筑设计的探讨
关于高层建筑设计的探讨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结构理论和建筑技术也不断得到提高,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也开始趋于多样化发展,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是也随之出现了很多在高层建筑设计方面的问题。
在作为城市风景线的同时,高层建筑还面临着如何搞好高层建筑设计的问题,如何多方面实现高层建筑设计的完善是目前高层建筑设计所追求的主要理念。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设计;尺度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高层建筑的建造和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建筑类型。
高层建筑体量巨大,视觉冲击力强,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技术、美学、文化等魅力,对城市形态也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高层建筑风格的转变一直是人们研究、探讨的焦点,探讨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与高层建筑设计风格变化的相互关系,将有利于现代高层建筑的发展。
1.高层建筑设计理念高层建筑设计理念主要有两种: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和工业主义建筑人文化设计理念。
(1)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主要表现为以适应大工生产为基本出发点,讲究建筑功能,在建筑设计中注重对材料和结构的率真表达。
(2)工业主义建筑人文化设计理念,是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的补充与完善,建筑形体在强调对材料和结构的率真表达的同时,也重视建筑的语义表达;不单单关注建筑本身的纯粹形式或理想的秩序,更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和城市文脉的整合。
2.高层建筑发展趋势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决定了其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高层建筑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是层数增多,高度增加。
我国设计有8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有的处于领先地位。
(2)是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新结构形式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在不断发展,对高层建筑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3)是平面布置与竖向体形更加复杂。
现代高层出现了不规则、不对称和曲线形的平面,主要是结构分析技术和计算手段的提高为它创造了条件,需要结构设计更加提高。
(4)是耗能减震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3.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3.1高层建筑整体设计3.1.1主体设计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一个全新的要求就是要实现建筑本身的生态节能。
对高层建筑设计几点思考论文
对高层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间的土地资源变得相对比较紧张,高层建筑成为必要的选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层建筑反映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层建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对高层建筑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择合理的造型是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高层建筑设计的原则及要点展开对高层建筑设计的全面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空间设计;规划设计1 高层建筑设计的要点高层建筑的设计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它能够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合理的造型就显的十分重要。
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是它的塔楼,塔楼的表现形式对高层建筑的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1 发挥广场空间的巨大作用广场空间是建筑存在的基础,建筑通过广场与外部交流,发挥建筑的使用功能。
城市广场空间,不仅是城市精神的最佳载体,亦是一个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全方位体现。
广场作为城市中最有活力、最有标志性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广场愈来愈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广场一般由由建筑围合而成,但当进入广场的每条道路能够封闭视线时,或广场的角部封闭、中间开口,也能形成这种较为完整的空间围合感。
要满足人们交往、流通、休憩、娱乐等多种不同的行为活动需求,还要通过广场气氛、文化内涵的营造,给人以亲切、舒适、愉悦的心理感受。
借助于周边环境以及景观要素,有效地扩大广场在城市空间中的延伸感和枢纽作用。
1.2 城市建筑空间的设计一般认为建筑总高度超过 24m 为高层建筑,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 为超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在全国各个大中城市拔地而起,它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使用空间,更多的绿地面积,同时也丰富了城市的轮廓线,使城市变得更加美丽。
高层建筑类型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的建造与自然环境。
高层建筑的最上部分――屋顶对整个建筑形象起到强化个性的作用,虽然它较少影响到生态环境,但对塑造建筑的标志性、丰富城市天际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建筑的基座、楼身等因素加以空间塑造。
高层建筑设计整体性的探讨
高层建筑设计整体性的探讨1.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的设计原理1.1 整体尺度整体尺度即高层建筑的每个主体和主体间的联系与它们之间所形成的视觉效果以及为人们带来的感受。
它是设计师在对建筑进行设计工作的时候非常关注的地方。
建筑的整体尺度主要是强调了整体性对于建筑的重要性。
就现在看来,关于整体尺寸平衡性与均匀性的理论的种类繁多,这一点在此文中先暂时略谈。
本文主要针对整体尺寸在设计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做介绍:首先,“主体、裙房和顶部”的重要性。
它作为高层建筑中首要的构成组分,有的时候为了使建筑物体更具有生动活泼的效果,会为建筑设计理念中增添一些活跃因子。
将这些地方之间的尺寸都设计好,就会创造出一个层次清晰、造型独特的建筑物。
掌握好在进行这三个组分间的尺寸关系设计时,要尽量以整体的角度来设计,而避免将其分开设计,使其标准不一。
其次,细节部分的尺寸要处理周到。
在应用统一标准尺寸的时候还要注意到建筑物体细节部分的刻画。
尤其是这些尺寸应该具有一定的极差性,并将各个组分设计的具有独特和新颖的性质。
高层建筑尺度中等级最高的部分是顶部、主体和裙房。
而最低的是阳台和窗户等部分。
这些大家都知晓的部分在人们对建筑体进行观测的时候是比较好掌握的。
一般来说,最低和最高的尺寸差别不能差的太少,因为这回造成建筑物的造型单调。
但是级差又不能太高,因为这样建筑物的造型会过于复杂而导致人们难以掌握。
通常比较合适的级差为1至2级。
1.2 近人尺度所谓近人尺度就是指高层建筑的进出口和最底部分的尺寸大小给人的视觉感受。
因为进出口与最底的部位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地方,并且这也是人们最容易观察到的地方。
在处理建筑物体的入口处的一些部分近人尺度的时候要提高注意力,应该对其进行较为细致的处理。
比如说柱子、檐口、大门、墙面的尺度划分、窗户、装饰的处理以及建筑底层等等。
与此同时还要创造出缓冲部分来使人们对建筑物逐步适应。
这部分是从街道开始直至建筑物体内的区域,尤其是建筑物体的入口处要加设一定的空间。
论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理念
论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理念摘要:高层建筑抗震工作一直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点,本文详细阐述了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内容,指出了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以及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抗震设计高层建筑措施结构工程师按抗震设计要求进行结构分析与设计,其目标是希望使所设计的结构在强度、刚度、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方面达到最佳。
但是,由于地震作用是一种随机性很强的循环、往复荷载,建筑物的地震破坏机理又十分复杂,存在着许多模糊和不确定因素,计算方法还很不完善,单靠微观的数学力学计算还很难使建筑结构在遭遇地震时真正确保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
1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1 结构构件应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延性等方面的性能(1)结构构件应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强底层柱(墙)”的原则。
(2)对可能造成结构的相对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3)承受竖向荷载的主要构件不宜作为主要耗能构件。
1.2 尽可能设置多道抗震防线(1)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协同工作。
(2)强烈地震之后往往伴随多次余震,如只有一道防线,则在第一次破坏后再遭余震,将会因损伤积累导致倒塌。
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冗余度,有意识地建立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主要耗能构件应有较高的延性和适当刚度,以使结构能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提高结构抗震性能,避免大震时倒塌。
(3)适当处理结构构件的强弱关系,同一楼层内宜使主要耗能构件屈服后,其他抗侧力构件仍处于弹性阶段,使“有效屈服”保持较长阶段,保证结构的延性和抗倒塌能力。
(4)在抗震设计中某一部分结构设计超强,可能造成结构的其他部位相对薄弱,因此在设计中不合理的加强以及在施工中以大带小,改变抗侧力构件配筋的做法,都需要慎重考虑。
1.3 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1)构件在强烈地震下不存在强度安全储备,构件的实际承载能力分析是判断薄弱部位的基础。
高层建筑设计理念
高层建筑设计理念高层建筑的设计理念是指在设计高层建筑时所遵循的一系列原则、思想和理念,它们的目标是创造符合人们使用需求、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美观舒适的高层建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层建筑设计理念:1.功能性:高层建筑需要优化使用空间和功能布局,满足人们的居住、办公、商业、文化等多种需求。
设计师要合理分配各个功能区域,确保空间的高效利用和功能的协调性。
2.环境友好:高层建筑设计应当注重生态环保,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例如,使用环保建材、采用节能技术、建设绿色空中花园等手段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足迹。
3.安全性:高层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建筑的结构和防火安全。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的抗震、抗风等能力,有效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设计还应包括防火设备和通道的规划,以及紧急疏散的通道设置等。
4.景观效果:高层建筑通常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设计要注重其景观效果和美观性。
通过合理的外观设计、色彩搭配、灯光效果等,使其成为城市的亮点和标志。
5.人性化:高层建筑设计应当关注人们的需求和舒适感。
例如,合理的采光和通风设计,提供良好的室内居住和办公环境。
此外,也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如老年人、残疾人等,确保建筑的无障碍通道和设施。
6.文化融合:高层建筑设计可以体现当地的文化内涵和城市精神。
通过融入当地的传统元素、材料和艺术创作等,使建筑融入城市环境,形成与周边建筑的协调和谐。
7.可持续发展:高层建筑设计要追求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并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平衡。
设计中应考虑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能源消耗和社会影响等方面,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设计理念不仅关注建筑的外观和功能,还涉及到环境友好、安全可靠、人性化、文化融合等多个方面。
设计师应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前提下,将高层建筑打造为具有艺术性、可持续性和符合城市发展的标志性建筑。
浅谈高层建筑设计原理
浅谈高层建筑设计原理
李春 玲 南宁新民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广场 、 道 、 干 开放 的水系和绿 地所 看到 的天际 于前使 两侧的建筑 高度与街道的宽 度的比例为 线, 也直接影 响人民的 日 常生 活。 因此, 市天 1 1 , 城 :2 形成 良好的 购物环境 。 为了保持街 道空 际轮廓线不 仅影 响人从城 市外 围所 看的景观 , 间及视觉的 连续性 , 高层建筑临街 面应与沿街 也 直接 影 响到 市内居 民的 生活与 视觉 观赏。 的其他 建筑 相一 致, 有所呼 应。 : 宜 如 在新加 为了不致 高层建 筑对 城市 各构成 要素也 产生 重大 坡 老区和改建后 的一条干 造 成新区高 层和老 区低层截然 分开, 也 沿新 区一 充分 地 考虑该城 市尺度 、 传统文 化, 不当的尺 侧作了和 老区房屋高度 相同中相 似的裙房 , 高 度会对 城市 产生不 良的 影响 , 改变了城 市传统 层稍 后退, 形态效果 良好的对 话关 系。 的历史文化 , 改变 了原来城市各 构成要素之 也 14 .近人尺度 间有机 协调的 比例关 系。 近人 尺度是 指高 层建筑 最底 部分及 建筑 I2 .整体尺度 物 的出人 口的尺寸给 人的感觉 。 这部 分经常为 整体尺度是指高层建 筑各构成部 分, 如: 使用者所接 触 , 易被 人们仔细 观察 , 是人 也 也 裙 房、 主体 和 顶部 等 主要体 块 之 间的 相 互关 们 对建筑 直接感触 的重要部 分。 其尺度 设计应 系及给 人 的感觉 。 整体 尺度是 设 计 师十 分注 以人的尺度 为参考 系, 不宜过大 或过 小 , 过大 重的 , 关于建筑 的整 体尺度的均衡 理论有许 多 易使建筑缺 少亲近性 , 过小 则减 小了建 筑的尺 使建筑犹如玩 具。 种 , 都强调 整体尺 度均 衡 的重要性 。 对一 度感, 但 面 栋建筑物时 , 人的本能 渴望是能把握该栋 建筑 在近 人R度处理中 , 应特 注意建 筑底 层 物的秩 序或 规律 , 如果得 到这一点, 会认 为 及 人l的 柱子、 就 Z l 墙面 的尺 度划分, 口 f 、 檐 、 1 窗 这一建筑物 容易理解和 掌握 , 若不能得 到这一 及装饰 的处理, 使其 尺度感 比以上几个部 分更 对入 口部 分及 建筑 周边空 间加以限 定, 创 点, 人对 该 建筑 物 的感 知就 会是 一些 毫 无意 细。 使人 义的混乱 和 不安 。 因此 , 建筑 物的 整体尺度的 造一个 由街道到 建筑的过 渡缓冲的空间, 如: k 图书 海 掌握是十分重要的 , 在设计时要注 意下面 的两 的心理有一 个逐渐 变化的过 程。 点: 馆门前采用柱 廊的形式 , 出入馆 的人有一个 使 过渡区, 这样使建筑 更具有近人及亲人性 。 1 . .1 2 各部 分尺度比例的协调 高层建 筑一般 由三个部 分组 成 的一一 裙 15 .N部尺度 房、 体和顶 部 , 主 也有些建 筑径设 计 中加 入了 细部 尺度是指 高层建筑更细 的尺度, 它主 在生 活中, 有的事 物我们 活跃元 , 以使整栋 建筑造 型生动活跃 起 来。 一 要是指 材 料的质感。 有 个造 型美的 高层建 筑 是建立 在很 好地 处理 了 喜欢 触摸 , 的事 物 我们不 喜欢 触 摸一一 我 美 或 可怕” 对这 些事物 做 来 这几个部分之 间的尺度关 系, 而这 三个部 分尺 们通 过 说 “ 妙” “ 形成 人的视 觉 质感 , 建筑设 计师在设 度的确 定, 有 一个统 一的尺度参 考系 ( 应 如把 出反应 , 来塑造 建筑 的一层或 几层的 高度作为参 考系) 不能 计过 程中要 充分运 用不 同材 料的质感, , 吸引人们亲手去触 摸或至 少取得 同我 每一部 分的尺度参考系都不同 , 样易使 整个 建筑物 , 这 建筑含糊、 以把握。 难 们的 眼睛亲 近感 , 或者换 言之 , 过质感产生 通 种视觉 上优美的 感觉。 勒。 柯布西埃 在拉托 122 层建筑中各部 分细 部尺度应 有层 ..高 次性 尔提 建造 的修 道院 是运 用或者确 切地说 是留 然 “ 印下 ” 的质感的 优秀典 范 , 这里 高层 建筑 各部分 细部 尺度的 划分 是建 立 下大 自 也 在整 体尺 度的基础上的 , 各个主要部分应 有更 的质感, 就是用斜撑 制作在混凝 土上留的木 细的 划分, 尺度具 有等级性 , 才能使各 个部 分 纹 。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摘要:本文围绕高层建筑结构,总结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以及提出了高层建筑结构分析和各种体系相对应的方法,阐述了高层建筑结构的分析研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实际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提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结构体系问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成为反映这个城市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建筑物所能达到的高度和规模不断地增加。
本文就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等问题做出分析。
1、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1)结构延性至关重要。
相对于较低楼房而言,高楼结构更柔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一些。
为了使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避免倒塌,特别需要在构造上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2)侧移是控制的度量尺。
与较低楼房不同,结构侧移已成为高楼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
随着楼房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迅速增大,因而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应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
(3)水平荷载的决定性作用。
一方面,因为楼房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楼房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某一定高度楼房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4)轴向变形不容忽视。
高层建筑中,竖向荷载数值很大,能够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从而会对连续梁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之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5)抗震设计要求。
抗震设计要求更高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除要考虑正常使用时的竖向荷载、风荷载外,还必须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做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2、高层建筑结构体系(1)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当框架体系的强度和刚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往往需要在建筑平面的适当位置设置较大的剪力墙来代替部分框架,便形成了框架---剪力墙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设计理念浅谈
摘要:随着城市的持续发展,高层建筑的使用年限也越来越长。
一般高层建筑的使用寿命大于60年。
使用者对城市高层建筑的设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高层建筑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是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重点介绍了高层建筑设计的概念,以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同行或相关人员的工作。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理念;注意事项
1.高层建筑设计理念
高层建筑设计首先要关注建筑所处的空间和环境,综合考虑建筑与周边的关系,合理确定高层建筑的体量、功能和交通组织。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中规定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和高度大于24米的非单层公共建筑为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不同于中低层建筑,其结构和建筑功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其结构单一,同时楼层较高,体量较大,常常给人以距离感和压迫感。
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应该坚持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兼顾建筑形象和周围环境的融合,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2.高层建筑设计的注意事项
2.1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
高层建筑常常集中在某一区域,使城市空间立体化。
在城市中设计高层建筑应该因地制宜。
其巨大的体量常常会破坏原有街巷的格局。
例如在历史保护街区周边范围内的建筑高度不应超过保护街区内的传统建筑高度。
所以在设计前期,对于其所在街巷的尺度,周围建筑的功能及高度形式都应该统筹考虑,使之与周围的空间环境相协调。
2.2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
高层建筑的体量巨大,其建筑形式比其他建筑更容易展现个性形象并增加辨识度。
在高层设计中,常通过几何形体的塑造,材质的粗细对比,结构的力量展现来表现高层建筑的个性。
高层建筑一般使用年限较长,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水平都在不断变化。
如果一幢建筑只能满足一段时间的要求,在后期使用会变得非常不便利。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高层建筑功能应该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
只有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高层建筑才能可持续发展,不被淘汰。
高层建筑常用通高中庭的形式布置在平面中心,这成为高层建筑的一种典型设计方法。
建筑功能围绕中庭,使其公共空间具有渗透性。
例如南京市鼓楼医院就在建筑内创造了一个个中庭花园,减少了垂直交通的压力,同时也制造了许多城市的共享空间,为病患提供庇护和支持的场所。
高层建筑一般功能较复杂,人流量较大。
如何快速有效率的解决疏散问题,是高层建筑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交通流线组织必须便捷通畅。
在面对复杂的人流交通时,也可以采用楼中楼的设计方法,上下层之间不通过公共楼梯而采用区域内独立的垂直交通来联系。
交通流线可分可合,方便疏散不同的使用人群。
2.3高层建筑的设备设计
高层建筑的标准层通常为一个防火分区,如果增加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其防火分区面积可增加一倍。
因此合理控制高层建筑标准层的面积和尺度也很重要。
高层建筑常常采用集中空调系统,要在方案阶段留好各种设备井
和空调机房,在一层平面留好消防控制中心,布置好消防电梯,合理利用空间。
3.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3.1建筑的造型和表皮设计
如果设计的表现手法过多,堆砌在高层建筑上,视觉效果可能并不好。
如果
造型手法单一,在巨大的体量上也会很单调。
高层建筑的造型设计常常采用基本
的几何元素组合,并将内部结构体现在造型之中,既能展现建筑的简洁挺拔之美,也能强调建筑采用的特定技术。
高层建筑还可以通过材料的不同质感来表现形体之美,丰富建筑的立面。
例
如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
外墙直接采用粗混凝土,表面不做粉刷,立面材质的
粗糙对比给人一种朴实感,体现了一种粗犷的建筑风格。
又例如南京紫峰大厦,
其立面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的形式,单元式的玻璃幕墙体现了一种精细的材质细
腻之美,在夜晚能够获得美妙的光影变化。
3.2高层建筑的朝向和节能
高层建筑因为其巨大的体量,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日照、气流、对其他建筑
的日照遮挡等因素。
在空间开敞、日照充足的建筑环境中,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会
更加舒适,使用者的体验会更好。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其主立面方向应该尽量采
用南北向。
南向常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幕墙的形式,采用这种形式时必须合理优化
窗墙比,同时控制其他朝向的窗墙比。
建筑立面采用冬季被动式太阳能节能技术
可以使外立面充分吸收阳光,利用太阳能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消耗。
高层建筑还
应该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节能空调系统。
3.3围护结构的墙体设计
高层建筑墙体常常要兼具防寒保暖、合理采光通风、美观实用等特点。
为了
形成空间的载体并平衡内部和外部环境,在高层设计过程中保证维护结构墙的合
理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玻璃幕墙通常用作高层建筑外墙的主要材料。
双层幕墙
系统在传统幕墙外增加了一层幕墙,其满足自然通风的同时,可以避免高层强风
和室内的直接对流,使建筑内空间环境更加舒适。
采用遮阳百叶可以有效防止夏
季日晒,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
3.4高层建筑设计的新技术
21世纪,材料和建造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也促进了高层建筑设计的快速成长。
设计的灵感常常来源于大自然,生态技术和仿生技术等都常用于高层设计之中。
高层建筑具有大面积的表皮,可充分吸收太阳能。
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
利用可以节约能源,利于环保。
3.5环境对高层建筑的影响
高层建筑应该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将造型设计纳入城市景观之中,充分体现
地域的特点。
地方的气象、资源条件均可以为设计提供物质基础。
我们应该充分
了解建筑所处的地域环境,对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进行适应。
在设计中,担负
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结语
高层建筑是城市发展中重要的建筑形式,其使用要求高,建设周期长,设计
研究时需要更多的深入探索。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通风、日照、防火、节能等多种因素,合理创造高层建筑的形体之美,为广大使用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毛昉.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8):
67-68.
[2]毛志兵.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发展与研究[J].施工技术,2012,41(23):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