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物质的制备 (3)
第34讲 物质的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 课件 2021届高考化学创新复习(共111张PPT)

5.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除了考虑气体的密度大小外,还要考虑是否
与空气反应,如 NO 能被氧气氧化,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6.常见干燥装置与干见干燥剂 浓硫酸(酸性、强氧化性) 无水氯化钙(中性) 碱石灰(碱性)
可干燥 的气体
H2、OC2H、4C、l2N、2、COSO2、2 CO、HCO2、2、O2C、HC4l、2、NS2O、2、HNH2、3、O2N、2CH4、 HCl
通过 与 O2 混合后 通入 21
灼热
浓硫酸
_N__a_O_H___溶
的 CuO
液
②直接排空气处理 主要是针对无毒、无害气体的处理。如 N2、O2、CO2 等。 ③尾气处理装置
a.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有毒气体,多数可通入烧杯中的溶液中,用某 些试剂吸收除去(如图甲)。如 Cl2、NO2 均可通入 22 _N__a_O_H__溶__液___中除去; 对于溶解度很大、吸收速率很快的气体,吸收时应防止 23 倒__吸__(如图乙)。
b.某些可燃性气体可用点燃或转化的方法(如图丙),如 CO、H2 可点 燃或通过灼热的 24 _C_u_O___除去。
c.收集法(如图丁),尾气也可以采用收集的方法,如 CH4、C2H4、 H2、CO 等。
2.物质制备的原则 (1)选择最佳反应途径 ①用铜制取硫酸铜
△ 01 2_C__u_+___O_2_=__=_=_=_=__2_C_u__O____。 02 _C_u__O__+__H__2S__O__4=__=_=_C__u_S__O_4_+__H__2_O__
②酸性杂质用碱性吸收剂,碱性杂质用酸性吸收剂来吸收。 如 CO(C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 13 _N__a_O_H__溶__液___的 a 装置,也可用 盛 14 碱__石__灰__的 b 装置或 c 装置或 d 装置来除去杂质。 ③还原性杂质,可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来吸收或转化;氧化性杂质, 可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来吸收。例如 CO2(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灼热 15 _C__u_O__的 e 装置来除去杂质。 ④选用能与气体中杂质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或可溶性物质的试剂作吸 收剂来除去杂质。如 O2(H2S),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 16 _C__u_S_O__4 _溶液的 a 装置除去杂质。
2021届高三化学三轮复习 全国II卷—物质的制备(A)

2021届高三化学三轮复习全国II 卷—物质的制备(A )1.磺酰氯()22SO Cl 是锂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熔点-54.1℃,沸点69.1℃,遇到潮湿的空气易水解。
实验室可依据反应()()()2222SO g +Cl g SO Cl g 0H ∆<制备磺酰氯,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均未画出)。
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 中加入了4KMnO 固体和浓盐酸制取氯气,则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装置B 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仪器C 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D 的作用是________.(3)实验中装置C 采用冰水浴,目的是___________.(4)22SO Cl 遇到潮湿的空气易产生大量白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磺酰氯22SO Cl 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但久置后会呈现黄色,原因 是___________.(6)氯磺酸()3HSO Cl 也可得到磺酰氯22SO Cl ,方程式为324222HSO Cl H SO +SO Cl ,此方法得到的产品中混有硫酸。
从分解产物中分离磺酰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亚硝酰氯(NOCl )是一种红褐色液体或黄色气体,其熔点-64.5℃,沸点-5.5℃,遇水易水解生成一种氢化物和两种氮的常见氧化物,其中一种呈红棕色。
NOCl可由NO 与纯净的2Cl 在常温常压下合成,相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E 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先打开12K K 、,关闭3K ,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适量稀硝酸,当观察到B 中________时关闭12K K 、。
向装置C 三颈瓶中通入干燥2Cl ,当瓶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打开13K K 、,制备NOCl 。
(3)若装置C 中去掉盛2CaCl 的干燥管,则C 中NOCl 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制得的NOCl 中可能含有少量24N O 杂质,为测定产品纯度进行如下实验: Ⅰ.称取一定量的3AgNO 晶体,溶于水,用250mL 容量瓶定容至250mL 溶液,再用某基准溶液滴定,测得其准确浓度为10.8000mol L -⋅;Ⅱ.将所得亚硝酰氯(NOC1)产品13.10g 溶于水,配制成250mL 溶液;取出25.00mL ,以24K CrO 溶液为指示剂,用上述130.8000mol L AgNO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3AgNO 溶液的体积为22.50mL (已知:24Ag CrO 为砖红色固体)。
高中总复习优化设计 化学 第一轮 考点规范练30 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含答案

考点规范练30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100分)1.(16分)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 ℃,沸点为11.0 ℃,易溶于水。
工业上用稍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 ℃时反应制得。
某学生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及收集ClO2,其中A为ClO2的发生装置,B为ClO2的凝集装置,C为尾气吸收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反应产物有K2CO3、ClO2和CO2等,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部分还应添加温水浴装置,控制温度在60 ℃,B部分还应补充装置:。
(2)C中的试剂为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氯酸钠和亚氯酸钠(Na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实验时需要450 mL 4 mol·L-1的NaOH溶液,则在精确配制时,需要称取NaOH的质量是 g,所使用的仪器除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必须有。
答案:(1)2KClO3+H2C2O4K2CO3+2ClO2↑+CO2↑+H2O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水槽(或冰水浴装置) (2)2ClO2+2OH-Cl O3-+Cl O2-+H2O80.0500 mL容量瓶、烧杯解析:(1)A中反应产物有K2CO3、ClO2、CO2,由反应物与生成物可知反应为2KClO3+H2C2O4K2CO3+2ClO2↑+CO2↑+H2O,因为B为ClO2的凝集装置,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所以B部分还应补充装置为冰水浴冷凝装置或盛有冰水的水槽。
(2)C为尾气吸收装置,可选择NaOH溶液来吸收尾气,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2ClO2+2NaOHNaClO2+NaClO3+H2O,离子反应为2ClO2+2OH-Cl O2-+Cl O3-+H2O,配制450mL4mol·L-1的NaOH溶液,应该选用500mL容量瓶,根据提供的仪器可知,还需要烧杯,需要NaOH的质量为0.5L×4mol·L-1×40g·mol-1=80.0g。
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真题汇编((江苏专用)物质的制备实验与化学计算 (解析版)

题型02物质的制备实验与化学计算1.(2022-2023高二下·江苏南京雨花台中学·期中)苯甲酸可用于医药、染料载体、增塑剂、果汁饮料的保香剂和食品防腐剂等的生产。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制备苯甲酸、回收二氧化锰并测定其纯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苯甲酸实验室制备原理为:②甲苯的密度是0.872g/mL;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
实验步骤:I.在50mL三颈烧瓶中加入1.5mL甲苯、20mL水和5.0g高锰酸钾,油浴加热至反应结束。
Ⅱ.将反应液趁热减压过滤,得到滤渣1,滤液呈紫色,加入少量亚硫酸钠使紫色褪去,进行二次减压过滤,得到滤渣2;将滤液处理后得到苯甲酸晶体。
Ⅲ.回收二氧化锰:将滤渣2和滤纸一并转移到坩埚中,加热灼烧,所得固体与干燥后的滤渣1合并,称重得2.5g固体。
Ⅳ.二氧化锰纯度的测定:称取0.5g回收的二氧化锰,放于烧杯中,再加入25.00mL0.4mol/L草酸钠溶液及足量稀硫酸,加热至二氧化碳不再产生,将反应后溶液稀释至100mL,量取20.00mL于锥形瓶中,用0.0200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液滴定,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液20.00mL。
已知:MnO2+C2O2-4+4H+=Mn2++2CO2↑+2H2O2MnO-4+5C2O2-4+16H+=2Mn2++10CO2↑+8H2O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
该装置的作用是。
(2)步骤I 中甲苯与KMnO 4反应生成苯甲酸钾、二氧化锰,写出反应方程式。
(3)步骤I 中,判断反应结束的现象是。
(4)补齐步骤Ⅱ中处理滤液获得到纯苯甲酸晶体的实验方案:将滤液转入烧杯中,(供选用的试剂与用品有:稀硫酸、稀盐酸、BaCl 2溶液、pH 试纸、蒸馏水、冰水混合液)。
(5)用高锰酸钾标准液滴定时,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6)列式计算二氧化锰的纯度。
【答案】(1)球形冷凝管冷凝回流,增大反应物的利用率(2)+2KMnO 4Δ−−→+2MnO 2+KOH+H 2O(3)三颈烧瓶中无油状物(4)先加入冰水混合液,然后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酸化,有晶体析出,减压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苯甲酸晶体(5)当滴加最后半滴高锰酸钾标准液时,溶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6)87%【解析】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苯甲酸盐,苯甲酸盐与酸反应得到苯甲酸。
高中化学03常见物质的工业制备

H Cl 散热铁片合成塔里的燃烧器H 2Cl 2HCl 合成塔结构图视孔视孔一、盐酸的制备1.原理:氯气在氢气中燃烧,HCl 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
2.设备3.生产过程:如上图,先通入________,点燃,再通入_________,让氯气在氢气的包裹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浓盐酸略带黄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二、硫酸的制备1.接触法:二氧化硫跟氧气在催化剂表面上接触时发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所以这种生产硫酸的方法,称为接触法。
2.原料:黄铁矿(或硫磺)、空气 3.设备:知识梳理常见物质的工业制备4.生产过程:(三个阶段、三个反应、三套设备) (1)SO 2的制取(_________炉)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铁矿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故燃烧的黄铁矿不需要多加燃料,矿石粉碎是为了扩大反应物的接触面,通入持续大量的空气流可以加快反应,提高原料利用率。
)净化:除尘(防止堵塞反应管道)→洗涤(除去杂质,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防止腐蚀设备)。
(2)SO 2的催化氧化制取SO 3(_________室)原理:2522222+高温+V O SO O SO Q 垐垎噲垐 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原理,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如下:温度:400C ︒~500C ︒(选择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强:常压(选择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催化剂:____________(采用多段催化氧化)接触室里有热交换器,充分利用了能源。
【化学】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制备方法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制备方法Cl21.实验室方法: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反应条件加热)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净化方法:用饱和的食盐水除去HCl,再用浓H2SO4除去水蒸气。
2.工业制法:原理:电解食盐水2NaCl+2H2O====2NaOH+Cl2↑+H2↑(反应条件是通电)CO21.实验室方法:CaCO3+2HCl=CaCl2+CO2↑+H2O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净化方法:用饱和的NaHCO3除去HCl2.工业制法:CaCO3=====CaO+CO2↑(条件为高温)O2实验室方法:1、KMnO4受热分解:2KMnO4=K2MnO4+MnO2+O2↑(条件:加热)2、KClO3和MnO2混合共热:KClO3=2KCl+3O2↑(条件:在MnO2下加热)工业制法:空气液化分离NH3实验室方法:Ca(OH)2+2NH4Cl=====2NH3↑+CaCl2+2H2O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且容器口塞一团沾有稀H2SO4的棉花团,以防止所收集的气体与空气对流,也可吸收多余的NH3净化方法:用碱石灰吸收NH3中混有的水分工业制法:N2+3H2=====2NH3(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且此反应为可逆反应(上面的必需全部把握且对方程式一定要准确地记住,下面的只需知道)N2实验室方法:NaNO2+NH4Cl==N2↑+2H2O +NaCl工业方法:液态空气分馏法NO2实验室方法:Cu+4HNO3(浓)====Cu(NO3)2+2H2O↑(条件加热)工业方法:4NH3 + 5O2= 4NO + 6H2O(条件Pt/加热)2NO + O2= 2NO2CO实验室方法:HCOOH===H2O+C O↑(条件加热)工业方法:C + H2O(g) == CO + H2(条件高温)SO2实验室方法:Na2SO3+H2SO4=Na2SO4+H2O+SO2↑H2实验室制法:H2SO4+Zn=====ZnSO4+H2↑2HCl+Zn=====ZnCl2+H2↑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工业制法:水煤气法 C + H2O(g) == CO + H2(条件高温)C H≡CH实验室方法:CaC2+2H2O→Ca(OH)2+C H≡CH↑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净化方法:因电石(CaC2)中含有CaS,与水反应会生成H2S,可用硫酸铜溶液或NaOH溶液将其除去。
高中《实验化学》专题七

专题七:物质的制备与合成课题1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课题目标】1.通过制备实验,进一步了解分离和提纯化合物最常用和最简单的一些方法;2.了解、学习并尝试有关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3.训练物质的称量、溶解、加热、结晶、吸滤、倾析法分离或洗涤等操作技能;4.了解复盐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知识梳理】1.基础知识:(1)硫酸亚铁铵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和(NH4)2SO4都要小化学性质:能水解;具有还原性,但比硫酸亚铁稳定(2)硫酸亚铁铵的制备:Fe + H2SO4 = FeSO4 + H2↑(NH4)2SO4+FeSO4+6 H2O =(NH4)2SO4•FeSO4•6H2O↓利用摩尔盐的溶解度比FeSO4和(NH4)2SO4都要小使之析出而制得2.基本技能:倾析法分离:(1)分离条件:当沉淀的密度较大或结晶的颗粒较大,静置后能沉降至容器底部时,可用倾析法进行沉淀的分离和洗涤。
(2)具体操作:把沉淀上部的溶液沿玻璃棒倾入另一容器内,然后往盛着沉淀的容器内加入少量洗涤液,充分搅拌后,沉降,倾去洗涤液。
如此重复操作3遍以上,即可把沉淀洗净,使沉淀与溶液分离。
【实战演练】基础训练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③④⑤2.下列结论均出自《实验化学》中的实验,其中不正确...的是(C)A.往新配制的可溶性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显蓝色,用CCl4不能从中萃取出碘。
B.当锌完全溶解后,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此现象可作为判断镀锌铁皮中锌镀层是否完全被反应掉的依据。
C.提取海带中碘元素时,为保证I-完全氧化为I2,加入的氧化剂(H2O2或新制氯水)均应过量。
D.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最后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溶液时,只需小火加热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为止,不能将溶液全部蒸干。
高二化学课题物质的制备试题

高二化学课题物质的制备试题1.下列溶液有时呈黄色,其中由于久置时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而变色的是()A.浓硝酸B.硫酸亚铁C.高锰酸钾D.工业盐酸【答案】B【解析】有的化学试剂久置在空气中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其变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久置的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发生分解反应:4HNO3=4NO2↑+O2↑+2H2O,浓硝酸里溶解了红棕色的NO2而呈黄色。
久置的KMnO4溶液也不十分稳定,在酸性溶液中缓慢地分解,使溶液显黄色:+4H+=4MnO2+3O2↑+2H2O。
工业盐酸呈黄色,是因为含有Fe3+杂质。
硫酸亚铁在空气里,Fe2+被氧气氧化为Fe3+,而使溶液显黄色:4Fe2++4H++O2=4Fe3++2H2O,因此答案选B。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关键是要熟练记住常见化学试剂的性质,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2.某学生在实验室欲制备氧气,但仅有锥形瓶、普通漏斗、各种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药匙,据此他只能选用哪组试剂来制备氧气()A.KMnO4B.KClO3、MnO2C.3%的H2O2和MnO2D.KMnO4、KClO3【答案】C【解析】从所给仪器分析,没有用于加热的硬质玻璃试管,所以A、B、D三项均不能采用,只有C项可采用,在室温下反应:2H2O22H2O+O2↑,所以答案选C。
【考点】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点评:3.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括号内的实验用品都能用到的是()A.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坩埚、温度计、硫酸铜晶体)B.蛋白质的盐析(试管、醋酸铅溶液、鸡蛋白溶液)C.钠的焰色反应(铂丝、氯化钠溶液、稀盐酸)D.肥皂的制取(蒸发皿、玻璃棒、甘油)【答案】C【解析】A项中温度计用不到;B项中醋酸铅是重金属盐,会使蛋白质变性,不能用;D项中甘油用不到;C项符合题意,即答案选C。
高中化学物质的制备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的制备教案课题:物质的制备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制备原理和方法;2. 掌握常见物质的制备实验操作;3. 提高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常见物质的制备原理和方法;难点:掌握物质的实验操作及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5分钟)通过展示实验室设备和化学品,引导学生探讨物质的制备过程以及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二、讲解物质的制备原理和方法(10分钟)1. 介绍物质的制备原理,包括化学反应方程式;2. 分析常见物质的制备方法,如氧气、氢氧化铜等。
三、实验操作演示(15分钟)老师对常见物质的制备实验进行操作演示,重点讲解实验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四、学生实验操作(30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分组进行物质的制备实验操作,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安全意识。
五、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学生观察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六、实验报告撰写(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结果分析等内容。
七、课堂讨论(10分钟)学生就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进行讨论交流,促进思维碰撞和学习提高。
八、课堂总结(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总结物质的制备原理和方法,强化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九、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巩固和拓展。
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通过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物质的制备过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学生在实验中不仅能够掌握物质的制备方法,还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其科学探索兴趣,促进知识的积累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高考化学复习第3节考点3物质制备的基本思路教师用书新人教版

考点3 物质制备的基本思路1.物质制备的原则(1)选择最佳反应途径①用铜制取硫酸铜2Cu +O 2=====△2CuO 、CuO +H 2SO 4===CuSO 4+H 2O 。
②用铜制取硝酸铜2Cu +O 2=====△2CuO 、CuO +2HNO 3===Cu(NO 3)2+H 2O 。
③用铝制取氢氧化铝2Al +3H 2SO 4===Al 2(SO 4)3+3H 2↑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Al 2(SO 4)3+6NaAlO 2+12H 2O===8Al(OH)3↓+3Na 2SO 4当n (Al 3+)∶n (AlO -2)=1∶3时,Al(OH)3产率最高。
(2)选择最佳原料如实验室用铝盐溶液与碱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铝,应选用氨水,而不能选用强碱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铝可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离子方程式:Al 3++3NH 3·H 2O===Al(OH)3↓+3NH +4;用铜盐与碱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铜,应选用氢氧化钠溶液,而不能选用氨水(氢氧化铜可溶解在氨水中)等。
(3)选择适宜操作方法如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因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极易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更要注意隔绝空气。
其方法是:①亚铁盐需新制(用足量铁与稀硫酸反应或还原氯化铁溶液);②将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煮沸以赶尽溶于其中的空气(O 2);③使用长滴管吸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将滴管伸至氯化亚铁溶液的液面以下,慢慢挤压乳胶头使氢氧化钠与氯化亚铁接触;④还可在氯化亚铁溶液上加一层苯或植物油,尽量减少与空气的接触。
2.制备实验的基本思路(1)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2)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实验方案设计(装置连接)的基本思路(3)气体除杂的一般思路气体的除杂,首先要判断气体中的杂质,判断气体中的杂质的方法:①看反应物的性质,如用盐酸制取的气体中应含有HCl 气体杂质;②看气体是否完全反应,如用CO 2与Na 2O 2反应制取的氧气中应含有CO 2杂质;③看反应实质,如C 和浓硫酸加热制取的SO 2中一定含有CO 2;④看是否有副反应发生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的获取课题二物质的制备实验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PPT演示PPT演示

(M=278)
(M=132) ·FeSO46H2O(M=392)
20 26.5
75.4
21.6
30 32.9
78.0
24.5
40 110.3
81
27.9
FeSO4 ·7H2O =8.0g
(NH4)2SO4 =3.8g
20mL的水 1mL3mol/L硫酸
人 教 版 - 高中 化学选 修物质 的获取 课题二 物质的 制备实 验硫酸 亚铁铵 的制备 P PT演 示PPT 演示( 优秀课 件)
玻璃
人 教 版 - 高中 化学选 修物质 的获取 课题二 物质的 制备实 验硫酸 亚铁铵 的制备 P PT演 示PPT 演示( 优秀课 件)
西北大学基础化学实验
人 教 版 - 高中 化学选 修物质 的获取 课题二 物质的 制备实 验硫酸 亚铁铵 的制备 P PT演 示PPT 演示( 优秀课 件) 人 教 版 - 高中 化学选 修物质 的获取 课题二 物质的 制备实 验硫酸 亚铁铵 的制备 P PT演 示PPT 演示( 优秀课 件)
西北大学基础化学实验
人 教 版 - 高中 化学选 修物质 的获取 课题二 物质的 制备实 验硫酸 亚铁铵 的制备 P PT演 示PPT 演示( 优秀课 件)
试剂与器材
试剂:FeSO4·7H2O、(NH4)2SO4(s) 、
3mol·L-1 H2SO4、蒸馏水、无水乙醇
器材 : 小烧杯、蒸发皿(10mL),天平、 棒、滤纸、酒精灯、铁架台(铁圈)
人 教 版 - 高中 化学选 修物质 的获取 课题二 物质的 制备实 验硫酸 亚铁铵 的制备 P PT演 示PPT 演示( 优秀课 件)
小结
作业:完成学案
人 教 版 - 高中 化学选 修物质 的获取 课题二 物质的 制备实 验硫酸 亚铁铵 的制备 P PT演 示PPT 演示( 优秀课 件)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6 第二单元课题二 物质的制备 教学设计、教案

课题二物质的制备(第1课时)1.以用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铵为例,初步体验无机物制备的过程。
2.掌握水浴加热、过滤、蒸发、洗涤等基本操作。
3.体验利用溶解度的差异制备物质的过程。
一、制备物质的基本流程目标产品→选择原料→确定反应原理→设计反应路径→设计反应装置→控制反应条件→分离提纯产品1.原料的选择制备物质的原料既可以选用______________,也可以选择__________,但是,不论选择什么样的原料,所选择的原料中必须含有__________或新化合物中的某个“子结构”(或可能转化为某个“子结构”)。
(1)制CO2的原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
(2)制乙酰水杨酸的原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路径的设计原料确定后,应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设计反应路径。
如:用Cu 、浓硝酸、稀硝酸为原料制备Cu(NO 3)2,可有多种实验方案:方案1:Cu +____HNO 3(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______Cu +______HNO 3(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3:____Cu +O 2=====△____________;CuO +____HNO 3===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方案3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条件的选择实验条件不同时,所制备物质的状态、性质也可能不同。
(1)向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 3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3硝酸钾晶体的制备学案苏教版选修6(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3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学案苏教版选修6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3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学案苏教版选修6)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3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学案苏教版选修6的全部内容。
课题3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一、重结晶的要点1.重结晶:利用重结晶法提纯物质,不受杂质种类的影响,只要杂质是少量的,可溶的,溶液冷却后杂质在溶剂中尚未饱和皆可用此法提纯。
被提纯物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有明显变化时,收率较高。
有些盐(如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变化不大,在溶液冷却过程中析出晶体的量很少,对这些晶体进行提纯时不宜采用重结晶法。
2.配制热的浓溶液时:3.(1)减慢降温速度,减慢结晶速度,使晶体中包附的杂质离子减少;(2)充分过滤,使母液和晶体尽可能分开,可采用抽滤;(3)正确操作,减少实验过程中药品的损失;(4)母液的回收再利用。
4.重结晶与蒸发结晶的比较结晶是提纯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蒸发法,即通过蒸发或汽化,减少一部分溶剂,使溶液达到饱和而析出晶体,此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改变变化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另一种是冷却法,即通过降低温度使溶液冷却达到饱和而析出晶体,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明显减小的物质(如硝酸钾),有时需要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假如第一次得到的晶体纯度不符合要求,可将所得到的晶体溶于少量溶剂中,然后进行蒸发(或冷却)、结晶、分离,如此反复的操作称为重结晶。
高中化学物质的制备检测题及解析

高中化学物质的制备检测题及答案1.ICl(氯化碘)红棕色液体,熔点13.9 ℃,沸点97.4 ℃,易水解,接触空气时能形成五氧化二碘,能与许多单质发生作用,溶于乙醇、乙醚等。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下列仪器制备氯化碘。
回答下列问题:(1)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装置可重复使用),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装置的烧瓶反应时需放在水中,控制温度大约40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上述连接好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④停止加热E,充分冷却⑤水浴加热E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上述步骤的序号__________________。
(6)在A装置后可连接如图的装置,当反应结束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后,关闭K,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7)ICl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利用排水法进行A装置气密性检查,具体方法如下:从A的导管口连接一个导管伸入水中,关闭分液漏斗旋钮,手握圆底烧瓶,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手放开烧瓶后,有一段水柱倒吸入导管,说明A 装置气密性良好。
各种制备方程式

4NH3+5O2=催化剂/Δ=4NO+6H2O 2NO+O2=2NO2 石油裂解 ____________ 分离液态空气 1
物质制备方程式(内附答案)
金属的冶炼
金属
K Ca Na Mg Al
方法
电解法
Zn Fe Sn Pb Cu 热还原法
物质制备方程式(内附答案)
气体的制备
气体
实验室制法
H2
Zn+H2SO4=ZnSO4+H2↑
CO2 O2
Cl2
CaCO3+2HCl=CaCl2+H2O+CO2↑
2H2O2=FeCl3/CuSO4/MnO2/Δ=2H2O+O2↑ 2KMnO4=Δ=K2MnO4+MnO2+O2↑ 2KClO3=MnO2/Δ=2KCl+3O2↑
Na2SO3+H2SO4(浓:70%)=Na2SO4+SO2↑+H2O
SO2 Cu+2H2SO4(浓)=Δ=CuSO4+SO2↑+2H2O
HCl
NaCl+H2SO4(浓)=NaHSO4+HCl
H2S
FeS+H2SO4=H2S+FeSO4(方法不唯一)
N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工业制硝酸/硫酸
2Al+3S=Δ=Al2S3,因为 Al3+和 S2-双水解
工业制硫酸
工业制硝酸
①4FeS2+11O2=高温=2Fe2O3+8SO2 ②2SO2+O2=高温/催化剂=2SO3 ③SO3+H2O=H2SO4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一章第三节物质的制备课件

H2、 CO2、 SO2、 NO、
以下; ②启普发生器只适用 于块状固体和液体反 应,且气体不溶于水;
NO2 等 ③使用分液漏斗既可 以增强气密性,又可控
制液体流速
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1)O2 的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2KClO3
2KCl+3O2↑
2KMnO4 K2MnO4+MnO2+O2↑
2H2O2
理,如图____D____或____E____。
7.防倒吸装置 (1)肚容式:对于 NH3、HCl 等易溶于水的气体吸收时,常 用倒置的小漏斗、干燥管、双耳球等防倒吸装置,如下图所示:
(2)分液式:把导气管末端插入气体溶解度小的液体中,不 会发生倒吸,气体进入上层液体被充分吸收。像 HCl、NH3 均 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吸收。
_难__溶__于__水___ 大,不与空气中成 较大,不与空气
分反应
中成分反应
HCCOH2 、、 4、COCH2H、2=≡=NCCOHH、2、COl22、、SHOC2、l、HC2OS2、 H2、NH3、CH4
5.气体的净化装置 (1)原理:酸性杂质用_碱__性__物__质__吸收;碱性杂质用_酸__性__物__质_ 吸收;易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的用水吸收;还原性杂质可用 氧_化__性__较__强__的__物__质__来吸收或转化;氧化性杂质可用_还__原__性__较__强__的_ _物__质___来吸收或转化。 (2)装置
2H2O+O2↑
2Na2O2+2H2O===4NaOH+O2↑
②装置类型:固+固 气体 固+液―→气体
③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④验满方法:将___带__火__星__的__木__条____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
证明已满
高中化学《物质的制备》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化学《物质的制备》基础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实验室收集HCl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B.C.D.2.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
a试管中装有乙醇、乙酸、浓硫酸,b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慢慢加入乙醇和乙酸。
B.b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下,防止产生倒吸现象C.b中上层产生无色有香味的油状液体D.b中的液体通过分液可以得到乙酸乙酯3.实验室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Cl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可以用浓硫酸干燥Cl2B.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C.该反应需要加热D.用NaOH溶液除去Cl2中混有的HCl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AB .BC .CD .D5.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制氨气的装置和下列哪种制气装置相同( ) A .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混合物制O 2 B .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CO 2 C .MnO 2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O 2 D .MnO 2与浓HCl 加热制取氯气6.以叶蛇纹石[主要成分是()()64108Mg Si O OH ,含少量Fe 2O 3、FeO 、Al 2O 3等]为原料提取高纯硅的流程如下:叶蛇纹石稀硫酸操作1反应1−−−−−→SiO 2焦炭1800℃反应2−−−−−→粗硅HCl300℃反应3−−−−−→SiHCl 32H1100℃反应4−−−−−→高纯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2的副产物可作燃料B .反应3和反应4的副产物可循环利用C .反应1、2、3、4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 .上述流程中反应3和反应4不可在同一容器中进行 7.用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关实验目的的是A .AB .BC .CD .D8.下列实验装置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9.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 10.下列实验装置、原理或操作错误的是()A.A B.B C.C D.D11.下列实验方案和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A B.B C.C D.D 12.LiFePO4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众多优点,工业上以废铁屑为原料制备LiFePO4的一种流程如下。
高中化学专题7物质的制备与合成课题一硫酸亚铁铵的制备教案选修6

课题一硫酸亚铁铵的制备自主学习师• I犬己•怎考一、知识预备1. 硫酸亚铁铵的性质硫酸亚铁铵[(NH4)2SQ・FeSQ・6H2O]为浅绿色晶体,商品名为摩尔盐,是一种复盐,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一般亚铁盐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形成复盐后就比较稳定。
与其他复盐一样,硫酸亚铁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组成它的每一种盐FeSQ或(NH)2SQ都要小。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制取硫酸亚铁铵晶体:将含有FeSQ和(NT)2SQ的溶液蒸发浓缩,冷却后结晶可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2.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将铁屑与稀硫酸反应可制得硫酸亚铁溶液, 然后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硫酸铵,加热浓缩可得到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则析出硫酸亚铁铵晶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Fe+ H2SQ===FeSQ H H4FeSQ+(NH)2SQ + 6fQ===( NHQ 2SQ • FeSQ • 6H2OJ思考1:如何检验(NH)2SQ • FeSQ・6"。
中含有NH\ Fe2+及sQ「?提示取适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并分成三等份。
向一份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并加热,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即证明原溶液含有N宵;向第二份溶液中先滴加少量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入适量氯水,溶液变红,证明原溶液含有Fe2十;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适量BaCb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含有SQ「。
二、课题方案设计制备硫酸亚铁铵的操作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即铁屑的净化、硫酸亚铁的制取和硫酸亚铁铵晶体的制备。
1. 取一只小烧杯,放入约 5 g 铁屑,向其中注入 15 mL 1 mol •L 一1 Na z CO 溶液,浸泡或小 火加热数分钟,然后用倾析法分离并洗涤铁屑,晾干。
思考2:该步操作中,加入 N&CQ 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NazCO 溶液的主要作用是除去铁屑表面的油污。
2. 用托盘天平称取 4.2 g 洗净的铁屑,放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25 mL 3 mol •L1HSQ 溶液,加热,并不断振荡锥形瓶。
高考化学《物质制备型实验(一)》专题复习

高考化学《物质制备型实验》专题复习1、 无机物制备型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原料b ⎧⎪−−→−−→⎪−−→⎨−−→−−→⎪⎪⋅⋅⋅⋅⋅⋅⎩途径a 原理正确、方法可行、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安全途径最佳途径设计完整实验方案原理 实施方案制得物质2、无机物制备综合实验的思维方法【课后作业】1、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用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
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一)碳酸钙的制备: (1)步骤①加入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________(2)右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b .玻璃棒用作引流c .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d .滤纸边缘高出漏斗e .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二)过氧化钙的制备CaCO 3――――――→稀盐酸、煮沸、过滤②滤液―――――→氨水和双氧水冰浴③――→过滤 白色结晶 (3)步骤②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
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将过滤得到的白色结晶依次使用蒸馏水、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6)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过滤后可得到过氧化钙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如果要制备干燥的气体产物,应如何设计装置?
酸性:浓硫酸、P2O5、硅胶
一、制备物质的一般的方法
目标产品 确定原料
反应原理
设计反应途径 选择合理的仪器和装置
分离提纯
控制 反应 条件
1.确定原料
(1)原料中含有目标产物的组分或新化合物中的某个 “子结构” 。 例如
Cl2
NaCl:含有“Cl”
(2)原料也可以是一些废弃物 P23
常用的制备方法是用铁与稀硫酸作用制得硫酸 亚铁,再用FeSO4与(NH4)2SO4在水溶液中等物 质的量相互作用,由于复盐的溶解度比单盐要 小,因此经冷却后复盐在水溶液中首先结晶, 形成 (NH4)2Fe(SO4)2·6H2O 复盐。
一、实验原理
1.铁屑与稀硫酸作用,制得硫酸亚铁溶液: Fe + H2SO4 = FeSO4 + H2↑
实际操作:
1)2g水杨酸+5mL乙酸酐+5滴浓硫酸(不大于 0.2mL),振摇溶解
实际操作:
2)85~90 ℃水浴加热10min(8~16min) ,冷却
如果冷却后发现 底部是一层油状 物较多,即此实 验产率较低。
而正常的应该是 乳白色悬浊液。
实际操作:
3)加水30mL析出 晶体,抽滤,洗涤 得粗品。
铝屑H2SO4溶液 Al2(SO4)3
混合后过滤
NaAlO2 NaOH浓溶液 铝屑
滤液
沉淀 洗涤 Al(OH)3
思考:按上述方案,铝的质量应如何分配才能充分利用
原料,制得最多的Al(OH)3?
Al3+ + 3AlO2- + 6H2O = 4Al(OH)3 ↓
二、选用含Al3+的物质制备Al(OH)3
(3)在酯化实验中,三种不同条件下酯化反应进行的快慢不同: 没有酸催化时,几乎没有乙酸乙酯生成;浓硫酸催化时生成的乙 酸乙酯的量最多,形成相同厚度的有机层时间最短;稀硫酸或稀 盐酸催化时,生成少量的乙酸乙酯,形成相同厚度的有机层时间 较长,说明浓硫酸在反应
中起了催化剂、吸水剂的作用,而稀硫酸、稀盐酸等无机酸仅起 了催化剂的作用,没有促进化学平衡向酯化反应方向移动的作用。 由于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而稀硫酸、稀盐酸等无机酸催化酯化反 应的效果较浓硫酸差,因此探索乙酸乙酯发生水解反应时,不利于 酯化反应的稀无机酸催化剂有利于酯的水解。因此,乙酸乙酯的水 解用稀无机酸的催化效果比用浓硫酸的效果好;同时由于乙酸乙酯 水解生成了乙酸:
9)干燥、称量,计算产率。
(理论产量2.6g,实际产 量0.6g,产率23%)
若用5滴磷酸做催化剂:实际 产量0.5g,产率19%
交流与讨论:
1、固体产品的干燥方法一般有几种?本实验中应采用 哪种方法来干燥产品?
固体有机物产品的干燥方法常用的有:①晾干;②烘干, 包括用恒温箱烘干或用恒温真空干燥箱烘干及红外灯烘干;③ 冻干;④滤纸吸干;⑤干燥器干燥。干燥器中使用的干燥剂按 样品所含的溶剂进行选择(生石灰可吸水或酸;无水氯化钙可 吸水或醇;氢氧化钠可吸水和酸;石蜡片可吸乙醚、氯仿、四 氯化碳和苯等)。本实验可选用干燥器干燥。
实验2-5 乙酸乙酯的制备及反应条件探究
1、实验原理:反应方程式为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吸水
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提高乙酸乙酯的产 量,必须尽量使化学反应向有利于生成乙酸乙酯的方 向进行,所以浓硫酸除了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以外还 具有吸水性,可以吸收酯化反应中生成的水,使化学 平衡向生成物方向进行,更有利于乙酸乙酯的生成。
如果用无机碱催化乙酸乙酯的水解,会使碱与生成的酸反应 ,降低生成物乙酸的浓度,从而使化学平衡更容易向水解的方向移 动,所以,乙酸乙酯水解的适宜条件为无机酸或无机碱催化,最佳 条件是用无机碱催化乙酸乙酯水解。
实验2-6
Al(OH)3的制备
1.实验目标
以制备Al(OH)3实验为例,体验制备实验的设计思路、 制备条件的选择;
合成阿斯匹林的原理:
1.主反应是:
2.副反应是
具体方案及步骤:
1)2g水杨酸+5mL乙酸酐+5滴浓硫酸,振摇 溶解
2)85~90 ℃水浴加热10min,冷却 3)加水30mL析出晶体,抽滤,洗涤得粗品。 4)粗品加25mL饱和碳酸氢钠,搅拌至无CO2
放出
5)漏斗过滤,用水冲洗 6) 10mL浓盐酸,冰水浴,析出晶体 7)吸滤,冷水洗2次,干燥,得精品。 8)几粒结晶+5mL水+1%的FeCl3溶液。 9)干燥、称量,计算产率。
归纳
设计物质制备的实验方案时,应该 遵循的优化原则是:
原料廉价,原理绿色, 条件优化,仪器简单, 分离方便,提纯快捷。
实验2-4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一、实验原理
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 俗称摩尔盐, 为浅绿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酒精。 在空气中比亚铁盐稳定,不易被氧化,可做氧 化还原滴定法中的基准物。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消耗的H+
(mol)
3
1 3/4
消耗的OH-
(mol)
3
1 3/4
从以上三种方案的试剂用量来看,方案三制备1 mol Al(OH)3 需3/4mol H+和3/4 mol OH-,酸与碱的用量少,是最佳方案。
一、以铝屑为原料制备Al(OH)3
应选用方案三来制备Al(OH)3,反应流程可设计如下:
2.设计反应路径
根据提高原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简化 操作的原则 ,选择最佳反应路线。 例如用铜制取硝酸铜的最佳方案: 用铜制取硝酸铜的方案有: ①铜 +浓硝酸 ②铜 +稀硝酸 ③铜 +氧→氧化铜 ;
氧化铜 +硝酸→硝酸铜
3.优化条件 P24
试剂和用量都相同时,操作方法不同,现象和 结果可能不同. 如制备Al(OH)3
一、以铝屑为原料制备Al(OH)3 方案一:
离子方程式:
2Al + 6H+ == 2Al3+ + 3H2 ↑ Al3+ + 3OH- == Al(OH)3↓ Al3+ + 6NH3 · H2O == Al(OH)3↓+ 3NH4+
一、以铝屑为原料制备Al(OH)3
方案二:
离子方程式: 2Al + 2OH- + 2H2O == 2AlO2-+3H2↑ AlO2- + H+ + H2O == Al(OH)3 ↓
以明矾、Al2(SO4)3等为原料
• 由于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与强碱 会发生反应,因此选用强碱不好控制,选用弱 碱较为理想。
三、选用纯净的氧化铝为原料制备Al(OH)3
可直接用强酸溶解1份氧化铝,用强碱溶解3份 氧化铝,然后混合两种溶液,利用盐类水解制备 氢氧化铝,与用铝制备氢氧化铝类似,但在实验 室该方法效果不理想。因为实验室中的Al2O3很难 在稀硫酸和稀NaOH溶液中溶解。
_升__温__,__溶__液__碱__性__增__强__,__去__油__污__能__力__增__强___ 步骤2中: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受__热__均__匀__、__便__于__控__制__温__度__
水浴加热是为了_加__速__铁__的__溶__解__ 步骤3中:加热是为了蒸发溶剂,浓缩结晶。
该实验步骤1中采用倾析法分离出铁屑,
第二单元 物质的获取
课题二 物质的制备
思考与交流 P22
1.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有哪些?
①CaCO3+HCl
②CaCO3
③Na2CO3+H2SO4
2④.料N制a)H取C?OC3为O2气什体么的?实C⑤a验CCO中+3+,O2稀以H什Cl么物质⑥为C反xH应y物Oz(+原O2
3.反应的装置是如何选择和安装的?
实验注意事项:
1、硫酸亚铁的制备在通风橱或通风处进行,加热过程 中注意安全。
2、铁屑表面的油污用碱液去除,用倾析法除去碱液(碱 液回收)后,必须用蒸馏水将铁屑洗涤2~3次,如不把碱 液洗净,将消耗H2SO4的量。
3、根据溶解度数据,在室温下配制(NH4)2SO4的饱和溶 液。
4、制备过程中始终要保持溶液的酸性。如溶液呈黄色, 此时可在溶液中滴加少量H2SO4,并可投入几枚铁钉。
学习利用实验室或自然界易得原料设计、制备所需物 质,培养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
2.实验原理
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 强碱反应,反应方程式是: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铝和铝的化合物都可以用来制取氢氧化铝。
下列适合用倾析法的有( AB )
A. 沉淀的颗粒较大 B. 沉淀容易沉降
C. 沉淀呈胶状
D. 沉淀呈絮状
该实验要得到a 摩尔盐晶体,应加热到溶液表面出现晶膜 时,停止加热。为什么不能蒸活塞d干?
蒸干时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会被带入晶体中; 蒸干时晶体会受热分解或氧化
蒸发下列溶液呢? ①从CuSO4溶液得到胆矾晶体: 加热到溶液A 表面出现晶B 膜时,停止C加热 ; ②从NaCl溶液得到NaCl固体: 加热到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
(如果无抽滤设备, 就用简易抽滤法吧)
实际操作:
4)粗品加25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搅拌至 无CO2放出
5)过滤,用水冲洗
实际操作:
6)15mL4mol·L-1盐酸+滤液,冰水浴,析出晶 体
实际操作:
7)抽滤,冷水洗2次,干燥,得精品。
实际操作:
8)几粒结晶+2mL水+1% 的FeCl3溶液。
三、实验步骤 P26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操作要点:
铁屑的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