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的和战
辽宋夏金的和战ppt1 中图版
![辽宋夏金的和战ppt1 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19f532e45c3b3567ec8beb.png)
完顏阿骨 打
赵构
会宁
临安(杭 州)
宋金议和
第一个阶段:辽、西 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
第二个阶段:金与 南宋的对峙时期
(一)、契丹的崛起
时间: 916 民族: 契丹族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契丹的兴起
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 辽水上游的潢水(今西拉木伦河) 流域,以游牧为主。
下一页
契丹人狩猎归来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11、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12、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2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28、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29、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30、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总结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总结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b7407e9bff00bed5b8f31d19.png)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总结思维导图知识要点一:北宋的政治【知识详解】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建立与统一: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北宋建立后,按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政策,陆续消灭了五代十国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2.强化中央集权措施:(1)军事: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军队及其调动;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宰相不止一人,副宰相若干,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军政、财政大权。
(3)地方:派文臣担任地方州县的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分知州权利;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政收归中央。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目的: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也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高于武将。
武将受到多方面牵制,严重束缚统军的指挥权。
2.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升进士地位。
科举制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上文请勿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典例分析】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
”其出现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知识要点二: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知识详解】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2、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ede4a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c.png)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辽(契丹) 西夏
北 宋
温故而知新
民族政权 民族 建立时间
杰出首领
都城
北宋
汉族 960年
辽 契丹族 916年
西夏 党项族 1038年
赵匡胤 耶律阿保机
元昊
开封
上京 兴庆
宋辽盟约名称: 澶渊之盟 ,北宋需要给辽和西夏 岁币。
2.过程:(1)金、北宋联盟夹攻辽→1125年,金灭辽; (2)1127年,金攻破开封,灭北宋(“靖康之变”)
3.结果:辽、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并偏安江南一隅。 南宋与金对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三、南宋的偏安
1.南宋的建立:(1)时间:1127年6月 (2)建立者:赵构(宋高宗) (3)都城:临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思考:岳飞能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
不能。因为“民族英雄”应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同 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而岳飞仅仅代表了我国境内的一 个民族,宋金之战是兄弟之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三、南宋的偏安
1.南宋的建立:(1)时间:1127年6月 (2)建立者:赵构(宋高宗) (3)都城:临安
2.南宋与金的关系: (1)战:如岳飞抗金(郾城大捷) (2)和:宋金和议(“绍兴和议”)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三、南宋的偏安
2.南宋与金的关系: (1)战:如岳飞抗金(郾城大捷) (2)和:宋金和议(“绍兴和议”)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ad5b4f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4.png)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一、单元知识要点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以后改名为辽)。
2.辽与北宋的和战:(1)战:宋辽之战(宋真宗时,主战大臣是寇准)(2)和:双方签订澶渊之盟”。
3.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史称西夏。
第8课金于南宋的对峙1.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2.1125 年,金灭辽。
3.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4.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他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5.南宋与金的和战:(1)战:岳飞抗金(“岳家军”)(2)和: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1.农业的发展:(1)原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2)表现: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南方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2.手工业的兴盛:(1)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经有了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2)瓷器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南宋的海船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3.商业贸易的繁荣: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那时中央的财政,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对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第11课元朝的统治1.元朝的地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中职】《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第10课 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教案)
![【中职】《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第10课 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db1f4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e.png)
历史上最悲壮的王朝灭亡战?!
一、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
1、讲述北宋的建立和统一过程
2、北宋建立后,做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北宋的危机?
4、宋的统一与汉唐不同,
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不仅控制的地域范围极大,而且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足以与中原王朝相抗衡。
展示地图
5、讲述辽朝的起源发展和与宋签订的和议
6、讲述西夏的起源发展和与宋签订的和议
7、展示材料,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
8、展示范仲淹图片,讲述庆历新政
9、讲述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2、展示靖康之变史料,讲述相关知识
3、展示岳飞图片,讲述岳飞抗金的故事——岳家军
4、展示地图,讲述宋金之间的几个和议
5、展示图片,讲述蒙古的崛起
三、元朝的统一
1、展示图片,讲述元朝的建立
2、展示文天祥诗词,播放崖山海战视频,讲述南宋的灭亡
3、展示元朝的地图,讲述元朝的措施
4、展示表格,讲述四等人制
讲述:民族矛盾更加尖锐,但民族间的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5、通过回回的前身,讲述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交相辉映,成为元朝的时代特色。
七年级历史下册《辽、夏与北宋的和战》
![七年级历史下册《辽、夏与北宋的和战》](https://img.taocdn.com/s3/m/fbfa9b6848d7c1c708a145a9.png)
画一幅《辽、北宋、 西夏形势图》,用彩色笔 将三个政权的疆域涂上不 同的颜色,并标出其都城。 要求美观鲜明。
上京
兴庆 东京
再
见
契丹人物画
契丹文铜镜
契丹文字及大字银币
辽瓷鸡冠壶
辽 上京
耶律德光
幽云十六州
北宋是怎样建 立 的,你知道吗?
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兵变遗址 黄袍加身石碑
赵普
赵光义
石守信
北 东京 宋
北宋统一中原和南 想一想,北宋为什 方,有什么意义? 么能够统一中原和 南方?
同课本P42上框:
①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 ②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安定和 社会经济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宋夏和议主要的 内容有哪些? 如 何评价宋夏和议?
见课本P43.中
知识 巩固
畅想 天地
自己 动手
同课本P44
将下列政权与其建立者,用线相连:
辽 北宋 西夏
赵匡胤 元昊 耶律阿保机
想一想:
辽和西夏对我国 历史的发展,有哪些 贡献?
课本P44畅想天地
①分别完成了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封建 化; ②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③有利于民族融合的发展; ④边疆地区的局部统一,为中华民族 大一统的重建和巩固奠定了基础。
宋元时期(960—1368年)
背记口诀
鲜卑契丹国号辽, 北宋匡胤变陈桥,(胤yì n) 澶渊之盟辽宋订, (澶chá n) 羌族党项夏元昊。(昊hà o) (羌qiāng)
第9课
辽、夏与北宋的和战
一、契丹的兴起
二、陈桥兵变
三、澶渊之盟 四、宋夏和战
一、契丹的兴起
五代十国
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上京 916年 契丹社会的进步 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精选教学PPT 人教版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精选教学PPT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a7483948d7c1c709a14526.png)
A 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 ①“会子” ②蕃坊 ③瓦舍 ④岁币 ⑤互市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4.小明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
B 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 A.苏轼 B.辛弃疾 C.陆游 D.李清照
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这里的此城应指( )
A.东京
B.临安
C.泉州
D.大都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与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当时我国不仅科 技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文学艺术也灿烂辉煌,在史学、文学、书法、 绘画等领域都成就斐然,并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墨客。请结合所学知 识,探 究以下问题。(14分)
经济重心的南移 (唐中期→南宋)
南方战乱少
01
北方人口大 批南迁
02
带来先进的 生产技术
03
商业
农业
手工业
(1)城乡商业:早
①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市、夜市、草市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 ①丝织业、棉纺织业 (2)海外贸易:
物首位
②制瓷业:五大名窑、①大商港:广州、泉
②长江下游和太湖流 瓷都景德镇
州
域成为丰饶的粮仓 ③造船业:广州、泉 ②管理机构:市舶司
(1)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成就达到了古代辉煌的顶点,当时我国科技处 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写出两项)(4分)
(1)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北宋时期制成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 宋朝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
三月,醉一场青春的流年。慢步在三月的春光里,走走停停,看花开嫣然,看春雨绵绵,感受春风拂面,春天,就是青春的流年。青春,是人生中最美的风景。青春,是一场花开的遇见;青春,是一场痛并快乐着的旅行;青春,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比赛;青春,是一场鲜衣奴马的争荣岁月;青春,是一场风花雪月的光阴。 青春往事,多么甜蜜;青春岁月,多么靓丽;青春流年,如火如荼。青春里,我们向着梦想前进。跌倒过,伤心过,快乐过,痛苦过,孤独过,彷徨过,迷茫过。总是,在悠悠的岁月中徘徊;总是,在如春的生命中成长;总是,在季节的交替中感悟人生四季的美妙与韵律;总是,在多愁善感中体悟青春的美好与无奈。
宋与辽、夏、金的和战
![宋与辽、夏、金的和战](https://img.taocdn.com/s3/m/6b1eca68a45177232f60a232.png)
【综述】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①民族政权并立。如辽、北宋、夏的并立;南宋与次用兵失败,对辽、 夏、金以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
③民族矛盾突出,两宋、辽、夏、金等政权都亡于民族政 权的进攻。 ④民族融合是主流: 北宋与辽、夏分别在边境地区开设榷场进行
1.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不包括 D A.辽 B.金 C.西夏 D.蒙古汗国 2.下列各项中,与契丹族状况不相符合的是 A A.唐中期居住在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一带 B.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 C.采取“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D.仿照汉字偏旁创制契丹文字 3.耶律德光统治时期,得到幽云十六州,其范围大致相当于今 B A.北京及河北、内蒙南部一带 B.北京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 C.北京及河北、辽宁西部一带 D.内蒙、河北、辽宁一带 4. 宋太宗两次征辽失败,对宋朝最主要的影响是 B A.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B.宋军由进攻转为防御 C.军事力量减弱 D.人民反抗加剧 5.少数民族首领中,接受封建文化,大力推行科举制的是 C A.耶律阿保机 B.耶律德光 C.元昊 D.完颜阿骨打 6.下列哪一项不是宋辽之间,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点C 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详解】猛安谋克制:
猛安谋克制是女真族的基本社会组织。原是女真人在氏族社会末期 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的部落组织。 ①猛安谋克制的演变:氏族部落组织→军事组织→地方行政组织。 最初是单纯的出猎组织,后来变成平时出猎、战时作战的组织。金 朝建国以后,完颜阿骨打顺应女真族社会私有制出现和阶级分化的 历史发展趋势,改造原有的组织,突破了血缘关系,规定以户为计 算单位,以三百户为一谋克,设百夫长为首领。十谋克为一猛安, 设千夫长为首领。 ②特点:兵民合一。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即军政合一的地方基层组织。猛安、谋克作为地方行政官员,分别 与州、县官员职位相近。 ③金太宗统治时期,随着中原占领区域的扩大,金朝统治集团搜刮 北方土地变为“官田”。官田一部分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其余分 赐给女真贵族和一部分迁到中原地区的猛安谋克户。猛安谋克的上 层分子,把分得的土地佃给汉族农民耕种,这部分女真人就成为新 的地主阶级。一般猛安谋克户分得的土地,自行耕种。这就加速了 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知识点总结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d0f479e998fcc22bcd10da4.png)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知识点总结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内容提要】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是中国历史由中古向近古转变的关键时期。
作为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辽夏金元(916年-1368年)积极学习中原汉人的经济方式、制度与文化,分别在不同的时期建立本民族政权,长期与两宋形成对峙。
这一时期的华夏文化不断向四周扩散,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最终源于漠北的蒙古族迅速崛起,半个世纪内先后灭掉西夏与金,之后建立元朝,再次实现中国统一。
为巩固统一,政治上中央与地方分别实施中书省与行省制度;经济上修筑驿道、设立驿站;民族关系上设立专门机构宣政院处理宗教与西藏事务;元朝成为一个版图辽阔、民族众多、边疆稳定的大一统国家。
【知识体系】一、辽与西夏1.契丹的兴起和建国:(1)契丹一词最早见于《魏书》,契丹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原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秦汉时为东胡的一支。
先后依附于唐时期的大贺氏联盟、后突厥、回纥。
(2)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916年称帝,国号契丹,定都上京。
耶律德光统治时得到幽云十六州,后改国号为辽。
(3)巩固措施:A.阿保机提倡农业,垦艺荒田,接受农耕生活;B.仿照汉字偏旁创制契丹文字,接受汉族封建文化;C.政治上采取“藩汉分治”制度,设置南、北面官制。
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汉人为主事务。
2.辽宋的和战:(1)“澶渊之盟”:公元1004年,辽军南征逼近东京,宋真宗到达澶州后士气大振,辽宋议和。
和议内容有: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给辽“岁币”;辽撤兵。
(2)意义:澶渊之盟后宋辽维持了近一个世纪的和平局面;宋辽边境安定,贸易兴旺;加强民族友好关系,促进民族融合。
3.西夏的建立(1)建国: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大夏国,定都兴庆,史称西夏。
党项族为羌族的一支,唐中以来活跃在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唐末形成藩镇割据。
(2)采取措施:A.政治:仿照唐宋政治制度,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等机构,同时保留一套蕃号官称;B.选官:推行科举制,选拔官吏;C.文化:仿照汉文楷书,创制西夏文字;D.对外关系:,名义上先后向北宋、金称臣,实际上保持事实独立。
辽宋夏金的和战_赵恒瑞
![辽宋夏金的和战_赵恒瑞](https://img.taocdn.com/s3/m/93f07a402e3f5727a5e962d7.png)
第1课辽宋夏金的和战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赵恒瑞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选自中国地图版七年级历史教科书第二单元第1课—辽宋夏金的和战。
下面我将从学情、教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学情分析我校七年级学生整体素质较高,基础知识较扎实;本节知识在学生的平时生活中时有所闻,比如说《杨家将》、《天龙八部》、《精忠岳飞》等一些经典的影视剧都有相关的情节展示。
可以说,这块知识是学生自认为比较熟悉的内容。
但学生并不愿主动地构建完成详细的知识体系。
因而适当增加课堂容量,拓宽历史视野,活化历史思维以及培养学生学史、用史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材分析本课的新课标要求是:简述辽宋夏金的和战历史,让学生认识“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民族融合是历史的必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1.教材的地位本节教材讲述的是辽宋夏金时期,各族政权并立及其和战的史实,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和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封建化,是学生了解辽宋夏金时期民族关系的生动材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从而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的观点。
因此,本节教材在整个历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2.教材的教学目标⑴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建立的基本情况,了解北宋与辽、西夏以及南宋与金的和战过程。
识读“辽、北宋、西夏并立的形势图”及“南宋与金对峙的形势图”。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计“辽宋夏金政权”建立的时间表,学习用图表方式表述历史知识的方法。
运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比较澶渊之盟与绍兴和议,客观认识澶渊之盟与绍兴和议的历史作用。
通过对岳飞等人物的评价,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辽宋夏金的和战历史,认识“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民族融合是历史的必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通过学习岳飞的历史事迹及其优秀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重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401612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4.png)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重要知识点总结
【思维导图】
【必背重点】
金与南宋的对峙金的建
立
11世纪末,完颜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
真各部的统一。
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
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都
城会宁)
金灭辽1125年,辽被金灭亡
金灭北
宋
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南宋建
立
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
(今浙江杭州)
金与
南宋的对峙岳飞抗
金
功
绩
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
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
迫使金军后撤
结
果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
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
分界线
1/ 4。
复习:《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_中考历史
![复习:《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_中考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cc5502b4770bf78a652954c5.png)
复习:《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_中考历史第6课北宋的政治1、北宋建立:陈桥兵变,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建立北宋,定都开封。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为加强中央集权)。
统一:宋太祖和后继者依照的方针,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没有完成全国的统一)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①加强兵权: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②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③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州县的长官,三年一换。
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影响:强化了中央集权,使皇权大大加强。
3、重文轻武的政策:①原因: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②表现:a、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
b、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发展科举制度。
(作用: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③影响: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B、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C、(消极作用)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第7、8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金与南宋的对峙政权建国时间民族杰出首领(建立者)都城与宋重大事件辽10世纪初契丹族阿保机上京临潢府澶渊之盟北宋960年汉族赵匡胤(宋太祖)开封宋辽关系:战(澶州之战)----------------和(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西夏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兴庆府宋夏关系:战(宋夏连年交战,双方损失都很大)-------和(夏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金12世纪初期女真族阿骨打(金太祖)会宁--中都宋金议和南宋1127年汉族赵构临安宋金关系:战(岳飞抗金)----------------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1、辽宋的和战-------澶渊之盟:背景:宋真宗时,澶州之战,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
两宋与辽、夏、金的关系和元朝的统治PPT课件 人教版
![两宋与辽、夏、金的关系和元朝的统治PPT课件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873c47a1c7aa00b42acb84.png)
(3)蕃汉分治:中央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南面官由 汉人和契丹人 担任,统治汉人和渤海人,采用汉 制;北面官由 契丹人 担任,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 民族,权力大于南面官。
2.宋辽的和战 (1)宋初:宋太宗为夺取幽云地区,在 高梁河 之 战失败,转入“守内虚外 ”(对外防御,主要防范 和镇压人民)的政策。 (2)澶渊之盟:1004 年,澶州之战,辽方提出议 和要求, 1005 年订立和议。内容:宋每年送给辽 “岁币 ”,辽撤兵,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各守边界。
“行省”、“宣政院辖地”等信息。
答案 C
考能特训
(3)影响 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行省从此成 为我国的地方行政 机构,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 到今天。 细节点拨 元朝的行省制度,是一种地方行政管 理制度,是秦汉以来郡县制度的发展,也是我国 历史上政治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易混易错 元朝时期的宣政院不是管理西藏的地 方机构,是管辖全国宗教与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 构,驻地在西藏,但不是地方机构。
(2)征伐战争 一类是对外战争:如向西一直打到中亚、俄罗斯, 向南达到印度河流域。一类是统一全国的战争: 1234年,蒙古灭金 ;后来又招降吐蕃,征服大理; 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 忽必烈 改国号为元。次 年,定都燕京,称为大都;1276年,攻破临安,灭 亡南宋;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
2.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辽阔的疆域
比较认识 澶渊之盟的订立是在宋辽军队势均力敌 的情况下签订的,宋金和议则是在宋军事上占优势 的情况下签订的。
3.西夏的建立 (1)党项是羌族的一支,唐中期以来居住在宁夏、
甘肃、陕西西北一带。1038 年,元昊 称帝,定都兴 庆,史称西夏。 (2)仿唐宋制度文化。
4.宋夏和战 1044 年议和。内容:北宋册封“夏国主”,给夏岁 币,重开边境贸易。 历史认识 辽、夏、金政权都是中华民族的内部政 权,其对中国边疆的开发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的发展。
第二单元 第1、2课导学案教师版
![第二单元 第1、2课导学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6ae08ba0116c175f0e48b3.png)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一、自学内容:辽宋夏金的和战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二、自学目标:1.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
2.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和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
3.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4.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
三自学重难点:1、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2、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3、南方商业的繁荣。
4、经济发展的原因。
四.自学过程:辽的建立:时间:10世纪初建立者:阿保机都城:上京.北宋建立:时间:960年建立者:赵匡胤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事件:陈桥兵变辽背景:宋真宗统治时,辽军打到澶州城下,寇准力主战,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
宋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
澶渊之盟评价:①弊:宋每年给辽岁币,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对夏宋来说也是屈辱的。
②利:边境和平了,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特别金是边境地区贸易的发展①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的宋夏和战(银川),史称西夏。
②宋夏连年交战,损失都很大,后双方议和。
和③内容: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1)金的建立:1115年,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战建立金朝,都城会宁。
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北宋与金对峙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2)南宋建立:靖康之变后,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辽 (3)岳飞抗金: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收复了大片失地。
宋①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向金求和,还以“谋反”夏罪杀害了岳飞。
金与金对峙 (4)议和宋金② 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
南宋向金称臣的,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和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战开始:唐朝中晚期以来, 我国经济重心就开始向南移。
①南方战乱少,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力。
南方原因②自然条件的变化:南方湖泊多,气候湿润,利于水稻的种植。
第1课 辽宋夏金的和战(中图版)
![第1课 辽宋夏金的和战(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a3830acc1755270722086e.png)
妇 虽 长 舌 非 老 贼 不 到 今 朝 !
秦桧妻 王氏
秦桧
仆 本 丧 心 有 贤 妻 何 至 若 此 ?
岳飞抗金有效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 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 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1141年,宋金订立议和:
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 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 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辽与北宋,西 夏与北宋的关系, 有什么共同之处? 都向北宋学习先进 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 度; 与北宋发生战争使 辽、西夏和 北宋的并立 双方损失很大; 达成和约,北宋给它们岁币,双方贸易发展。
辽
西 夏
北 宋
你能否从地 图上找出辽、 北宋、西夏三 个并立的政权?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澶 渊 之 盟
大散关
宋金和议 (绍兴和议)
宋金和议
“绍兴和议”主要内容有:高宗向金 称臣,金皇帝册立宋高宗为皇帝;宋每 年向金交纳“岁币”银25万两,绢25万 匹;宋金东以淮水中流、西以大散关(今 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中间的唐(今河南 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以北归金,以南 归宋。
“澶渊之盟”和“绍兴和议 有什么共同点?
公元1038年,党 元 项首领元昊在今天的银 昊 川登基称帝,从此西夏 开始了它将近两百年的 历史。元昊统治时期, 西夏的势力有很大的发 展,其辖境“东据黄河, 西至玉门,南临萧关 (宁夏同心县南),北 抵大漠,境土方二万余 里”,包括今宁夏、甘 肃大部和陕西北部、内 蒙一部分。
党项人
男供养人 女供养人
绍 兴 和 议
南宋
(1127年赵构继位,偏安江南)
民族 政权 辽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契丹
辽宋夏金元
![辽宋夏金元](https://img.taocdn.com/s3/m/125dedd1b14e852458fb5790.png)
辽宋夏金的和战
政权 辽 西夏 北宋 金 南宋 蒙古国 元
时间
916~1125 国号:辽 1038年 960~1127
君主/人物 君主 人物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
都城
上京(今内蒙 古境内)
特殊事件
澶州之战(宋;1004 年) 澶渊之盟(宋;1005 年)
元昊(党项族) 兴庆(今银川) 与北宋达成协 议(1044年) 赵匡胤(宋太 祖) 东京(今开封) 陈桥驿病变 杯酒释兵权
1125年金灭辽 1127年金灭北宋 (史称靖康之变)
1115年
完颜阿骨打(女 会宁 真族;满族祖先)
1127~1276
赵构(宋高宗) 临安(今杭州) 1141年与金达成协 议,东起淮水,西 岳飞(抗金英雄)
至大散关北为金
1206~1271
成吉思汗(铁 木真)
1206年斡难河源大 会(标志着蒙古国 正式建立)
两组微妙的关系:
金建立 金灭辽 金灭北宋、南宋建立 宋金对峙
蒙古国建立 蒙古国灭西夏 蒙古国灭金 蒙古国改国号为元 元灭南宋
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功绩 建立统一的蒙古国。 (1206年,斡难河源大会标志着蒙古国正式建立) 元世祖忽必烈的功绩 1.结束了政权分立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元。 2.重视农业,(劝农司),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元 大都是国际性大都市。 3.设立行省制度,是我国现行省级行政区划制度的起源。 4.设立宣政院,负责西藏的行政事务,西藏纳入中国版图;设 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5.促进了周边民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回族开始形成。)
1271~1368 国号:元
忽必烈(元世祖) 大都(今北京) 出现一个新的 文天祥(抗元英雄) 名族——回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党项 时间:1038年 人物:元昊 建立:西夏 都城:兴庆
二 宋辽西夏的和战
1 宋辽 2 宋夏
辽占幽云十六州 战:
澶州之战 和:澶渊之盟 战:连年交战,双方损失大
和:达成议和
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 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 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我认为宋辽
3、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以 后,双方贸易加强,使者不断,生产都得到恢 复和发展。
1. 金的建立
民族:女真 时间:1115年 人物:完颜阿骨打
(金太祖) 建立:金国 都城:会宁
2. 靖康之变(1127年)
宋徽宗
宋钦宗
4.南宋的建立
民族:汉 时间:1127年 人物:赵构
(宋高宗) 建立:南宋 都城:临安
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天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
契丹人饮马图
一 宋辽西夏的建立
民族:契丹 时间:916年 人物: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建立: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辽。 都城:上京(今内蒙古巴 林左旗)
这是11月24日拍摄的辽代 契丹女贵族的正面复原头像。当 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正式对外宣布,经过研究中心工 作人员两个多月的努力,在内蒙 古吐尔基山辽墓中出土的约1000 年前的契丹贵族人骨的颅像电脑 三维复原工作已经完成,我国辽 代契丹贵族首次通过电脑技术露 出 “真容”?
自我反馈
归纳总结比较
政权名 建立 称 时间
建立者
金 1115年 完颜阿骨打
民族
女真族
都城
会宁
南宋 1127年 赵构
汉族
临安
1125年金灭辽
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俘虏宋微宗和宋钦宗,北宋 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岳飞郾城大战大败金军主力,秦桧等以“谋反”罪 杀害岳飞。1141年,金宋双方签订和约
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规定宋要给辽岁币, 每年银十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 宋朝的百姓负担。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
朝是屈辱的,对宋的百姓也 很不利。
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1、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 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2、对于辽来说,不仅辽军安然脱险,还得到 岁币,获得了最大程度的利益。
民族:汉 时间:960年 人物:赵匡胤(宋太祖) 建立:北宋 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统一全国后,为巩固统治,他决定解除 统军大将的兵权。961年的一天,宋太祖宴请石守信 等大将。席间,宋太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 们。可当上皇帝后,却整夜不能安睡。”石守信等 人忙问原因。宋太祖答道:“假如有一天,你们的 部下贫图富贵,也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那时事情 也就由不得你们了。”石守信等人非常惶恐,跪倒 在地,问该怎么办。宋太祖说:“你们不如放弃兵 权,买良田美宅,享受富贵,欢乐一世。这样,君 臣之间互不猜疑,岂不很好?”石守信等领会了皇 帝的用意,第二天全都称病辞职,交出兵权。
杭州六和塔
4.岳飞抗金
还我河山——岳飞
传说,岳飞出世
时,有一只大鸟从岳 家屋顶飞过,还叫了 几声。岳飞的父亲感 到几分惊讶,满怀希 望地给刚出生的婴儿 取名为「飞」,字 「鹏举」,寄望他将 来像大鹏鸟一样展翅 高飞,前程万里。
白
青
铁
山
无
有
辜
幸
铸
埋
佞
忠
臣
骨
岳飞墓前的秦桧夫妇跪像
后称阻闻 人“未父 称银果遇 岳 为瓶,害 银 “小遂, 瓶 孝姐抱欲 , 娥”银赴 岳 ”又瓶朝 飞 。因投廷 小
其井申女 死而辩, 于死,性 父,因刚 难人受烈 ,
5. 宋金和议(内容)
大散关 1141
政权名 建立 称 时间
建立者
辽 916年 耶律阿保机
民族
契丹族
北宋 960年 赵匡胤
汉族
西夏 1038年 元昊
党项族
都城
上京 汴京 兴庆
1004辽攻宋,寇准主战,宋真宗督战,辽军受挫,次年 双方签订盟约,史称“澶渊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