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复试成功经历
中科院植物所复试内容

中科院植物所复试内容一、专业知识问答。
1. 植物分类学方面。
可能会拿个植物标本或者植物图片,问你这是啥植物,属于哪个科属。
比如说给你一张叶片像羽毛一样的植物图片,让你判断是不是含羞草科的植物,要是你能准确说出这是合欢树,属于豆科合欢属,那就很加分。
然后考官可能还会追问这个属有啥特点,像豆科植物很多都有根瘤菌共生,能固氮之类的。
2. 植物生理学。
会问一些关于植物生长发育的问题。
比如“给你讲讲植物激素是怎么调控植物向光性生长的”。
你就得从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说起,什么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会从向光一侧往背光一侧运输啦,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植物就弯向光源生长啦。
还有像“干旱条件下植物的生理响应有哪些”这种问题。
你就要提到植物会关闭气孔减少水分散失,会增加一些渗透调节物质来维持细胞的膨压,像脯氨酸之类的。
3. 植物生态学。
要是问“说说植物群落演替的类型和影响因素”,你就得能说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
原生演替像在裸岩上开始的演替,速度慢;次生演替是在有一定土壤等基质基础上的演替,速度相对快些。
影响因素就有气候啦、土壤条件啦、生物因素比如种间关系等。
或者“描述一种你熟悉的植物生态系统,说说里面的关键种”。
如果你说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关键种可以是望天树,因为它是上层优势种,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它的存在为很多动物提供栖息地等。
二、科研经历相关。
1. 本科科研项目。
如果有做过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的实验,他们会详细问你的实验内容。
比如说你做的是探究某种植物提取物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考官会问你“你是怎么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呢?”你就得把提取方法详细说说,像用有机溶剂萃取啦,然后经过哪些分离纯化步骤。
还会问“你在实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怎么解决的?”要是你在提取过程中发现提取物纯度不够,你就可以说你尝试了不同的溶剂比例、不同的提取时间和温度,经过多次优化才提高了纯度。
2. 对植物所科研方向的了解。
我的考研故事 (13)

意志动摇,保研惨败
大四上学期刚开学不久,我们开始了一学期的教育实习,我的考研计划第一次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每天,我们要早上六点起来去实习学校上课,还要想尽一切办法抽出时间出来进行考研复习,每天这样的煎熬逐渐使我的考研变得飘渺起来。然而在9月中旬,上天突然给了我一个保研的机会,我开始动摇了。我的四年成绩在专业180人中排名第四,而我们专业有三个外保名额,意味着我还是有竞争机会的。想到保中科院有一定难度,我联系了南京大学的一位老师,并开始按照他的要求为保研准备了一个月左右。10月中旬,我去南京参加复试,并顺利拿到硕博连读名额。然而就在我高兴的时候,我却在回学校的时候被告知没有保研的名额了……
大三很快就到来了,身边的许多同学都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怎么走。我也不例外,读研一直是我的梦想,因此大三一开始我就开始搜集有关考研的资料。经过大三上期近一学期的院校资料搜集,我将我的考研目标最终锁定在了中科院。理由主要有几点,首先是中科院是一个真正搞研究的地方,我可以在那里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其次就是中科院三年全免学费,我在这里可以完全不用为学费发愁,从而可以讲全部精力用于自己喜欢的科研。
【2010我的考研故事】历经坎坷,圆梦中科院
时间:2010-12-15 22:53:44 来源:我的考研故事 作者:王建
【字体:大 中 小】
【2010我的考研故事】我的人生一向都很坎坷,考研也一样。每当想起考研,不知道有多少辛酸的历程在脑海里闪现……
艰苦奋战,为梦想而努力
锁定目标后,我大三下学期开始全面地备战考研。我至今仍然记得我们背了满满的一书包书到处去找自习室的场景。我的复习计划很简单,大三下学期一学期复习完数学的基础知识,并记忆考研要求的英语单词和进行一定量的阅读练习,并开始阅读政治的一些基础知识。整个暑假,我忍受着重庆的酷暑,顺利完成了考研复习的第一阶段。
中科院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复试经验及准备

中科院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三)——复试经验及准备本人是参加了2012年微系统所的考研,考取了通信方向,长期在考研论坛上看相关资料,发觉关于微系统所的各方面信息不太多,希望我的一些经验和叙述能够让各位学弟学妹们对微系统所有更深入的了结,能够考出更好的成绩。
也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成为校友。
我不是什么大神,只要大家认认真真的,人人都能考上。
我的QQ号:80279856 ,希望大家加我的时候能够发送(考研+姓名)给我,方便我归类整理。
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来咨询我。
废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先说说我的自身情况吧,我报考的是电子通信工程,考的科目除了数学是数学二之外其他都是和学术型是一样的,初试成绩不算高,总分342,政治59、英语54、数学113、专业课116,可以说这个成绩在电子通信的同学里面还是凑合够用。
我本科是一所211学校。
本科学的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可以说也算是小小的跨专业吧。
初试成绩是2月24号出来的。
复试成绩整整等了一个多月才出来,而且别的中科院的所大多在3月中旬的时候都已经陆续出成绩了,但是微系统所还是不紧不慢的,不过后来才知道为什么成绩出的那么慢,其实是有原因的,而且还是特别感激招生办老师的考虑的(在下面介绍入取人数的时候会提到)。
到了3月28号网上终于挂出了复试通知。
通信与信息系统是359分、电子通信工程是305分,当我看到305分的时候我是大为诧异的,本来以为怎么的也要330分没想到竟然是那么低的一个分数,不过自己进复试了心情也还不错。
由于本科学的是电子科学与技术,所以很多科目没有涉及,比如包括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低频电路、高频电路、计算机组成什么的。
复试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准备的:一、专业知识。
初试成绩出来以后我就在网上买了一本通信原理开始看。
因为没怎么学过,看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所以就看那一本了,如果本科是通信专业的就多看基本书吧,不会有错的。
复试的时候问了不少书上的原理。
二、英语听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专业考研复试经验精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专业考研复试经验精编➢物理化学专业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综合化学,只有选择题和填空题,推荐科大出版社的小黄书以及历年的综合化学真题。
面试分为英语面试和学术面试。
英语面试为朗读一段英文文献并翻译,通常老师会问你联系的是哪个方向的老师或者你喜欢哪个方向,然后给你一段相关文献。
学术面试大概有十个老师左右,自我介绍中英文都可以,然后老师会随机问一些问题,有可能是课本上的问题,或者你对某个研究方向的理解,甚至你为什么选择科大。
➢有机化学专业复试由综合面试(110分)和实验(40分)两部分构成。
面试的流程如下:研究生办教学秘书按初试名次顺序挨个喊人,依次进场,进场桌子上放着ABC三张A4纸,每张纸上有大概三分之二篇幅三四百单词数的英文,教学秘书说你随机从里面选一张,给你三分钟时间看,有不会的单词你可以问,三分钟后翻译成中文说出来。
英文面试后面试组的老师会开始就专业、综合能力、科研经历、毕业设计等方面展开第二轮面试提问。
如果跨专业报考的话,老师通常还会问下考研选择该专业的原因。
实验:我当时考察的实验是HCI溶液滴定Na2CO3测算含量。
实验过程中有两个老师监考,而且在考试的时候老师还现场进行指导。
个人认为实验还是很简单的。
➢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专业复试通常包括笔试、机试和面试(特殊时期除外,如今年疫情)。
笔试:虽然是三门课,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是考的题目有限,就拿计算机网络来说吧,考的都是大题,题库不超过30个题,全部背掉吧。
要知道你若能进复试,面对的都是高手,你不好好准备,就会被淘汰!!!这是每年唯一不变的地方。
微机原理,考得很细,甚至有点偏,上课好好上,网上有周何琴教授的视频,实在不行自己下载了看。
通信原理也是很多题库,都看看,理解了就行了,今年考了循环码,没考卷积码!机试:word 、excel 、ppt今天都考了,但是PPT就是来打酱油的,3分,好多人都不做!主要是前两个。
然后就是C语言了,题目不是很难,多练习练习,大家都没问题的。
中科院心理所复试面试的经验分享

中科院心理所复试面试的经验分享中科院心理所复试面试的经验分享总结下我复试时的教训:2.中科院对英文的要求很高,所以之前最好练练,英文的发音最好还是练标准些。
4.面试时一定要镇定,中间有什么没听到或者没懂的,都可以问老师,老师们都很和蔼,不要不懂装懂。
关于提前联系导师:至于面试前要不要见导师,因为我比较不会说话,怕到时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反而弄巧成拙,所以一直在犹豫,但后面导师说可以提前去了找他,后面见了导师感觉意思是估计是有人提出要见他,他就觉得既然要见那就都见么,比较公平,所以这个问题大家也不用太纠结,有的老师不愿意提前见,有的老师是我们当时29号下午做完心理素质测试集体叫去见的,有的老师也会让提前去单个儿见,但不论哪种,老师还是会考虑公平性的,给每个人同样的待遇的,这点我觉得中科院的老师们做的还是比较好的。
了导师也就是问一下你的基本情况,随便聊一下,导师们都很好的。
不过这里又有个教训:老师一般会问跨考的为什么要跨,大家也都会说是感兴趣,但一定要用具体的事实来说明怎么个感兴趣法儿,不要只说大话空话。
复试整个前前后后就是这样,准备时也特别忐忑,问过一个学姐,她说她当时没怎现在感觉还是一直的积累比较重要,要临场发挥还是很难的,特别是要加强实验设计和统计检验的功底。
1、考官英文提问的,可是我压根连问题都没听懂【对策】没听清问题时可以请求重复,例如:1.Excuseme.Ican’tquitefollowyou.Wouldyoupleasesayitagai n?2.Excuseme,couldyoupleaserepeatwhatyouhavejustsaid?3.Wouldyoumindrepeatingyourquestion?4.Ibegyourpardon?或者也可以以反问的形式弄清问题,这是口语考试中避免直接向考官或其他考生请求重复的有效办法之一。
这样做的好处是对方通常会对你所理解的问题提出评论性的意见。
非211调剂到北京中科院的经验

非211调剂到北京中科院的经验非211 调剂到北京中科院的经验516 已补充申精本帖最后由zk070315 于2011-5-16 10:09 编辑我今年报考浙江大学,总分390,英语46,在浙大复试线没出来前这是一个很矛盾的分数,过去两年浙大的线都是50 分,按照补分政策45 分即可,而且今年浙江的英语主观改的还是比较严的,所以我一直觉得有希望,直到3 月16 号出工科线55 分我终于彻底死心,接下来的一些经历我想分享给考研的朋友,希望不管你们是今年落榜选择再战的还是明年考研的,或多或少给你们一些帮助。
3,17—4,2.(调剂的黄金时间)这段日子我过的最充实最繁忙同时也最后悔。
我在网上搜索南京各个高校的校园招聘会,智联招聘上疯狂的投简历,没考虑过调剂,因为我不知道像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也会接受调剂!!当然这段时间也有收获,无数次找工作的面试经历让我能够侃侃而谈。
4,3—4,6 日,回家过清明,也正是调剂系统开放的时候,我考的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科目材料力学。
大连理工大学的工程力学专业接受调剂,我打电话过去招生办回我说已经复试完了,网上的只是走一下程序,第二天就没有关于大工的调剂信息了。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流体机械专业有调剂信息,打过去说名额已经满,此时我才恍然大悟,我错过了调剂的最佳时间,也是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中科院这种地方也会接受调剂。
4,7 号—4,22,我在家呆不住了回到学校,公司急着要跟我签约,但我还没有放弃调剂的希望,4 月7 号联系了武汉大学的一个很牛的导师,他告诉我复试已经结束,调剂的也已经结束,但还有一次补录的机会,让我联系招生办主任,可惜最后还是被招生办主任婉拒了,说条件不符合,我想这些补录的名额应该是给那些有关系的人吧,只能扼腕叹息(PS:调剂的时候不要局限于自己原来报考的专业,可以依据初试科目选择可以调剂的专业和学校。
当然如果你对原专业有着狂烈的挚爱可以无视我的提醒)这以后我的目光重点放在了中科院的调剂上,因为我没有同学在中科院没人给我提供最新的内幕信息,我只能靠自己,首先去中科院研究生招生网上,寻找和列出所有自己可以调剂的研究所和院系。
中科院自动化考研经验分享(模版)

中科院自动化考研经验分享(模版)第一篇:中科院自动化考研经验分享(模版)看到论坛上关注自动化所或者有报考意向的同学不少,自己备考时的那些影像又浮现在眼前,百感交集。
自动化所的同学们都很忙,而且一向踏实低调,几乎没什么时间来这里逛论坛,这可能是为什么可以参考的经验贴比较少。
我距离进入实验室还有一段时间,所以就让我来谈谈复试的心得体会吧,一方面给同学们提供些可能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尽可能客观地介绍关于自动化所的一些情况。
实际上14级的一位学长写过一篇很详实的帖子,在这个论坛上应该能找得到。
我主要来补充一些今年的情况,并且结合与导师的几次沟通,谈谈我本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如有不妥,欢迎交流。
在这个帖子里,我不打算按照初试和复试的模式来叙述,因为对于一些问题,比如学习方法,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就不再赘述,但如果必要的话,我们可以私下交流经验。
我主要挑选一些大家可能关心的问题,尽可能客观地谈谈自己的理解。
1我的情况:我本人毕业于985高校,一战失败后转战中科院自动化所。
今年非常幸运地录取到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模式国重”)。
这不是重点,我主要想说的是,报考自动化所的往届生很多,很多人都是辞职考研或者再战考研,大家的经历五花八门。
自动化所的老师们非常开明,他们一般情况下不会介意你的过去(犯过罪就另当别论了),在我面试时,一个老师亲口谈到这个问题,因为他本身就是工作后考进来的。
所以无论是辞职还是再战,作为往届生的你不用担心被歧视的问题。
如果你是应届生,那么你很可能要面对身经百战的大叔们的挑战,很刺激哈哈。
2出身的问题:先说下今年的情况,34人被分为两组参加面试,我们模式这个大方向一共19人。
我大致看了一下名单,985的考生应该能占到6成以上,其中不乏名校,比如中科大、北航、北理、哈工大、南开、中南、华南理工、西工大、北邮等(排名不分先后)。
19个人之中只能录取13人,在这13人之中复试排名前5名有资格进入模式国重。
中科院地质所2012年硕士研究生通过复试(拟录取)名单公示

(第一批)经过各复试小组对上线考生的资格审核和复试,所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对考核和体检结果进行审议,综合考虑初试复试成绩确定招收3月27日第一批参加我所复试的2012年硕士研究生通过复试(拟录取)名单,现予公布:余景锋、姜建飞(地球动力学)、崔向攀、王进、张文伟、张明辉、周小鹏、闫子超、胡晓亚、严君、徐小兵、邢宝山、段耀晖、蒙伟娟(地球动力学)、娄辛辉、宋鹏汉、侯杰、朱昌波、姚新、刘抗抗、涂小磊、马赛、郎雪、李月明、李玮、姜光政、倪玲梅、李春荣、王欣平、谭舟、杨刘杨、刘鹏、高婷婷、吴建育、高强、朱庆增、邹亚菲、邓小龙、张轩、刘锋、石晓闪、郗鹏程、田恒次(岩石学)、徐希阳(岩石学)兰州油气研究中心:赵恒、贺聪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穆纳尔丁.托合提(第二批)经过复试小组对我所部分专业院内调剂考生的资格审核和复试,所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对考核和体检结果进行审议,综合考虑初试、复试成绩确定以下四位考生通过我所复试(拟录取),现予公布:矣雷阳胡宗达赵岩杨娜备注:如发现考生本人材料虚假、严重违法违纪等情况,我所有权取消其录取资格。
公示期为2012年4月17日至2012年4月23日,经公示无异议的该名单将上报研究生院,审批后将于2012年6月中旬发放硕士录取通知书,凭录取通知书附调档函转档,不提前接收学生户口、档案及党团组织关系,不接收此类咨询。
请注意关注我所网站6月份发布的相关通知。
教育处招生咨询电话:82083062研究所招生监督电话:82998215研究生院招生监督电话:88256714北京教育考试院招生监督电话:82837219硕士推免生、直博生通过面试根据教育部、中科院研究生院相关文件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全面衡量、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经过我所各面试小组对考生的资格审核、体检以及面试等综合考核,所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对考核结果进行审议,最终确定以下38名同学获得我所2012年硕士推免生拟录取资格、14名同学获得直博生拟录取资格(直博生占用博士招生指标),名单公示如下(排名不分先后,公示期一周):2012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序号姓名专业序号姓名专业1刘康海洋地质20赵文岩石学2戴梦雪固体地球物理学21刘瑞麟成矿与资源3高英杰固体地球物理学22刘云龙成矿与资源4耿明会固体地球物理学23张夏楠成矿与资源5郭希固体地球物理学24钟世华成矿与资源6李政固体地球物理学25黄泰誉沉积学7马晓娜固体地球物理学26樊龙刚大地构造学8赵后越固体地球物理学27高婷婷地热学9尼胜楠固体地球物理学28郭利成第四纪地质学10张乐乐固体地球物理学29刘倩倩第四纪地质学11毛慧慧固体地球物理学30李冬伟第四纪地质学12阎凤婵空间物理31洪涛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3柏千惠地球动力学32韩非地球生物学14郝露露地球化学33刘浩工程地质15袁玲玲地球化学34魏振磊工程地质16赵童地球化学35邹宇工程地质17邓江夏岩石学36罗霁水文地质学18高金亮岩石学37魏亚强水文地质学19林靓岩石学38赵捷水文地质学2012年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序号姓名专业导师1杨传地球化学李献华2陈双双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刘嘉麒3崔夏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翟明国4单厚香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翟明国5黄广宇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郭敬辉6陈妍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蔡春芳7邱正杰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范宏瑞8姚卓森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秦克章9郑梦天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张连昌10曹露青固体地球物理陈凌11栾晓东固体地球物理底青云12贺可洋第四纪地质学吕厚远13夏加国地质工程胡瑞林14吕良华地质工程庞忠和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教育处2012年4月17日。
中科院,人事面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科院,人事面试篇一:中国科学院大学综合评价开始面试中国科学院大学综合评价开始面试。
考生接受院士担纲的专家组考核。
“没有太难的专业问题,大家在一起聊了会儿天”,上午9时20分,第一批考生走出考场时告诉记者,刚进考场的时候还有点儿紧张,但是听到第一个问题之后,大家就放松了,“让我们聊聊自己喜欢的科学家之类的,气氛很放松。
”国科大北京地区面试现场负责人、国科大副校长席南华表示,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运用能力以及课外兴趣爱好等。
面试官在意的是考生在面试时间内回答问题时所展示出来的科研潜质。
综合素质面试(1)面试形式:考生根据自己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做3分钟的个人陈述。
面试专家根据考生的陈述提问,考生作答。
每人10-15分钟。
(2)考查内容:英语听力、口语、管理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等。
李肇:我是广西南宁人,壮族,祖籍广西贵港市。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闻学20xx届毕业生,英语大二过4级,大三过6级。
我自幼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幼儿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机关第二哺育院,小学在南宁市民乐路小学,初中在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中学部,这些学校都是在市中心,专为自治区和南宁市直属机关子弟设立的。
高中在广西大学附中,也是南宁市著名的中学。
小学五年级暑假时,《广西日报》子报《广西当代生活报》组织“小记者”采访南宁活动,我报名参加两天的活动。
该报从一百多小朋友的二百多篇习作中选发8篇,我的《镇宁古炮台威武雄壮》被选中,之后,我对报刊产生兴趣,先后在广西《小学生创新作文》、《小博士报》,河南《小学生学习报》,《中国少年作家》等报刊发了十多篇,并有一篇收入《20xx中国年度小学生作文》(漓江出版社)图书。
但父母认为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可两听而聪,迷恋报刊,势必导致冷落课本,影响学业,初中之后,父母严厉干预而收敛。
我也曾对数学有兴趣,经常思考数学速算。
复试简历自我评价科研经历

复试简历自我评价科研经历自我评价:我是一名热爱科研的学子,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科研方面,我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刻苦钻研和思考,我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在科研方面,我具有多年的科研经历,曾参与过多个科研项目,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我在大学期间加入了学术科研团队,参与了多个重要的科研项目,学习了大量的科研知识和技能。
在团队中,我能够和其他成员有效地进行合作,积极参与到项目中,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我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其他科研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完成科研任务。
在科研实践中,我曾在实验室进行大量的实验工作,独立设计和完成了实验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在实验室工作时,严谨细致,勤奋务实,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中,我能够准确地进行统计分析和结果阐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论文写作方面,我有丰富的经验,曾多次参与论文的写作和发表。
我能够熟练地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整理,并撰写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的论文。
在多次参与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我也懂得了如何修改完善论文,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的科研成果曾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肯定。
在科研方面,我还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拓展了学术视野,加深了对学科的理解。
我还积极加入学术团体,参与学术交流,学习借鉴其他同行的科研思路和方法。
总的来说,我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潜力。
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我会不断学习、努力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为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科院地质所2014年硕士研究生通过复试(拟录取)名单公示

(第一批)专业名称编号考生姓名考生编号总成绩备注固体地球物理学1 黄卫航800014075000085 88.22 姜博午800014075000065 87.33 张元萍800014075000069 87.34 付博烨800014075000008 86.55 杜亚楠800014075000079 84.46 何熹800014075000111 83.47 林羿800014075000042 82.98 刘建光800014075000041 82.79 姜重昕800014075000052 82.410 何国丽800014075000043 81.411 聂仕潭800014075000033 81.112 侯东洋800014075000077 80.713 高一帆800014075000110 80.7矿产普查与勘探14 翟媛媛800014075000011 82.2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15 黄柯800014075000103 80.516 李昌昊800014075000022 78.617 陈晨800014075000116 78.418 卢杰河800014075000058 77.719 谢梦雨800014075000029 76.120 孙宝璐800014075000068 75.4第四纪地质学21 杨帆800014075000089 82.922 张仲彦800014075000054 8023 江奇达800014075000121 79.2地球化学24 张婷800014075000066 75.925 廖鑫800014075000014 73.526 刘子恒800014075000010 72构造地质学27 宋帅华800014075000086 83.328 李睿800014075000102 80.329 王裔800014075000051 73.130 张超800014075000025 69.2海洋地质学31 李咏晨800014075000053 77.2地质工程32 郭艺800014075000091 86.333 程雅星800014075000090 79.834 余冲800014075000017 76.2 少数民族骨干35 古丽波斯坦·吐逊江800014075000019 72.1 少数民族骨干(第二批)专业名称编号考生姓名考生编号总成绩空间物理学1 李巧玲800014075000044 81.82 周舸800014075000097 79.33 覃鹏飞800014058000052 76.94 丁源800014058000065 76.25 韩倩倩800014075000040 76.0地球动力学6 沈中山101834160113843 74.97 张慧慧800014075000087 73.6地质工程8 刘港800014075000114 82.29 惠鑫800014075000117 76.5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10 杨燕800014075000070 80.211 李盛荣800014075000057 80.112 李翠红800014159000070 77.813 司玺800014075000060 75.5第四纪地质学14 李佩800014075000112 71.5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5 张月婷800014075000031 69.8(第三批)经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四纪地质学复试小组对考生的资格审核和复试,所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对考核和体检结果进行审议,综合考虑初试、复试成绩确定拟录取李思远(考生编号:114154*********;总成绩:74.8)为我所第四纪地质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现予以公示。
盛世清北-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复试经验

盛世清北教
中国名校考(保)研考博辅导权威
都要由所长签字进行确定。
复试内容
专业课笔试 历年复试光机所没有专业课笔试这个项目。不像某些高校开设专业课笔试,还在考前开辅导 班,弄得学生还得花钱上,上完后每个人都打个一百三四,如同虚设,一点意义都没有。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东门中关村东路 18 号 财智国际大厦 A1801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616‐2188
心理测试
今年复试可能会增加一项心里测试。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
英语口语 考官也知道咱们说的鸟语连鸟都听不懂,不会问你很难的,个人简介,日常对话,口译。上 网上搜一下有很多这方面的资料。
英语听力 听力一般是以前的六级题型。10 个对话,3 篇短文。基本听不懂。平时用四六级听力练一 下。
英语虽然占总成绩的比重不大,但不能忽视。
盛世清北教
中国名校考(保)研考博辅导权威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复试经验
盛世清北 教研中心
本人经历过,又见过别人复试。所以把我的经历写出来,给即将复试的学弟学妹们指个方向。 以下内容均为个人见解,不代表官方意见!
复试前
复试线:要等到国家线出来以后才能定,因为中科院不是 34 所自主划定分数线的高校, 只能等国家线出来后再定处复试线,而且肯定要比国家线高出很多,其中凝聚态专业,光业 专业复试线高得让人得高血压。很佩服那些考上的人。所以考这两个专业的低于 350 的, 一定先找出路。
复试的打分是很公平的,看个人表现。一切按成绩说话,末位淘汰。 所以一定要重视!
公费与自费 只考上了全是公费,不收住宿费 长光机因为全是公费,没有其它高校那种什么公费,自费之说,所以少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 猫腻。
中科院考研成功经验!

工作签了之后就真的开始认真复习了,每天早上8点钟去看书,有时候9点钟了,甚至干脆不去,都是以前的习惯不好啊!!但是坚持每天都去,最少一天在自习室呆6个小时,最多呆10个小时,认真看专业课,我由于害怕专业课,所以有时候一天所有的时间都在看一门专业课,有时候头好疼啊,啥最后都看不进去了,回去玩游戏到睡觉。就这样坚持到了11月结束,然后12月猛记单词,狂看政治,英语看的是新航道的胡敏的核心词汇与往年阅读理解真题,完形填空用的是新东方的资料,政治用的是任汝芬的序列一到四,当然中间仍然要看专业课的,词汇记了最少四遍,政治序列一认真看了两遍,最后序列四看了6遍,也大声的读了,就是记不住。原来听说任汝芬的点睛班很好,由于政治看的少,不放心,最后还花了90块钱去听了,结果又是很失望的,本来看看序列四都就知道了,而且只花5块钱买个盗版的就可以了,我为啥要花90块的听课费,14块钱的书费去听呢,我好郁闷啊!!一直坚持着,到考试前一天的时候做了两套英语模拟试卷,是北京考研班的最后三套题,感觉还可以。最后就回去看电影,第二天就上战场了!!!一切感觉都很顺利,因为没有考数学,而他们都说数序好难,所以我还很庆幸!!!
还好了,去复试之前心里乱糟糟的,根本就没有看书,去了之后在我同学他们学校的图书馆借了两本实验书,看了一下就去复试了,虽然看了的东西都没有用上,可是复试问到的问题都是我以前看过的,都知道,所以很顺利,10分钟就解放了,按规定应该是20分钟以上!我的导师坐在我的旁边,他开始根本就不看我,也不问我问题。因为规定进去之后学生不许说自己报考方向与所报考的导师,所以那些老师根本就不知道我报考的是谁的,稀里哗啦一阵狂轰乱炸,而且我的导师都是接着别的导师问的问题往深入问,问题一个接一个,中间不给你思考的时间,很幸运,我基本上对答如流,10分钟解决战斗!我们专业一共招4个,我们专业复试的有八个,在复试前还是很怕,可是复试完后,感觉必上!结果真的上了!!!老师最后签字的时候说对我很满意!!!
个人考研经历

个人考研经历+经验+考中科院的体会+专业课资料回忆我有点曲折但是还是比较顺利的考研经历星期一(4月12日,中途还有很多事情要忙,文章写的历时比较长,)知道自己被录取了,还是很兴奋吧,虽然没有知道自己进入复试线时那种起死回生的激动感,不过总算对我自己有个交代。
下面就写写我的考研经历吧,经历了从学生---老师---再做回学生的经历,稍微曲折点。
有坚持,有不舍,有感动,有兴奋,太多的人间百味。
第一次报考经历一、2006年大三,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查考研学校,抱着对未来无限美好的憧憬,开始了第一次考研的征程。
买了一大堆考研书籍,依稀记得是参加完计算机等级考试,之后那一个五一长假,没有回家,上了7天自习,暑假也没有回家,几个同学一起考研上自习,应届生都有毛病,复习时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尽力去考研,遇到有工作了或许都想去试一试。
后来家里也发生了一些事情,虽然报了名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自然地理方向,但是根本没有进考场。
(这次去成都复试,见到了我那一届的研三学生,呵呵,如果我当年也考上了,和他们应该是同班同学了,他说当年这个方向招的比较多,只有一个男生录取了,其余全部是女生,汗!)记得2006年复习时,由于我手里掌握的信息比较多,所以被班级其他同学戏成为考研组组长,后来没有打算考下去时,几乎班级上其他同学都挺震惊的。
之后的一个星期,班上十几个同学相继放弃,好像是在那一年的10月份吧。
很多人劝我别放弃,毕竟坚持了这么久了,可我那时确实有很多的不利因素。
告别考研,我把所有考研书籍送给一个准备考研的师妹,当我抱着大包这陪伴我几个月的考研书籍时,确实很舍不得。
我悄悄留下了1本单词本(去年考研,依然用的是当年留下的那本单词的)。
好像很多事情冥冥之中都有注定一样,这本单词本在我工作了两年一直陪伴着我,只是从来没翻过。
后来我参加东部一个省会城市下面一个县级市地理教师招考,我第一名录取了,进了一所一级重点中学教高中地理。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复试小记

到了6号晚上,来面试的人陆续都到了,有几个杭电的把老头那的登记表拿来了,上面是按成绩排的名,两专业混排。我排第八,第一是一个杭电的,428分。经过我们的一番讨论和打听,这次面试的1:1。4是按全所算的。微电子实际只来了14个人,招19个;通信来了33个人,招15个(按去年的话)。实际一共来了50个人。34*1.4=50。我已经开始小紧张了。因为我本科没学过通信的理论,初试的那一点点优势在面试中很容易调整的。我最担心的就是,研招办的LQ老师和蔼地和我说,来微电子吧,这样我的一年努力就付东流了(本人本科学的正是微电子),而且微电子是要硕博的。5年和一个不感兴趣的领域打交道时件相当痛苦的事,于是我想到了找工作,但是现在找工作……哎,悲剧……
4月6号报到,我5号上午就到了。沿着长宁路往东走,看到一个不足3米的大门,写着微系统的牌号,心里哇凉哇凉的,好低调。住在所里的招待所,当晚按60算,后面几天按40元每晚算。去招待所的路上遇到一个西北大学的,GQL,个子挺高,原来和我坐的是一个火车,西安去上海的直达车Z94。他本科是物理基地班的,报考的微电子,这样和我就没什么厉害关系了(后面将交待我为什么这么怕他)。招待所的老头把我们安排在一个房间,三张床的那种。那老头态度极好,我怀疑是所里的离休干部,没准是个博士呢,呵呵。上海的住宿就是蜗居啊,我还想着是独立卫生间的,原来是两个房间公用一个卫生间(带浴缸,电热水)。另外一个房间是2个人的,我们一进我房间他们就来打招呼,一个是CJ(华科,通信,361分),一个是zcs(河南大学,微电子,377分)。由于这次买的坐票,我和GQL一到房间就睡下了。睡到了12点多,宿舍多了一个人,郑州大学的,一再强调自己是陪一个考了400+的女同学来面试的,自己分很低,也没透露具体的。中午在招待所门口吃的,3小盘菜,吃了19元,我终于知道上海的物价了。晚上,楼上那帮女博士们洗澡,我的床上面竟然有个小洞,不停地漏水。找了阿姨,让我粘个胶带,算了,我换一头睡吧。
关于中科院考研----经验 (耐心看完后应该不会后悔)

关于中科院考研----经验 (耐心看完后应该不会后悔).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
关于中科院考研----经验 (耐心看完后应该不会后悔)在这个版块的两三个帖子上看到了说科苑黑之类的,这里我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不一定完全正确,我只想说自己所遇到的。
科苑每年招5000多硕士研究生,难道这些都是有关系有后门的吗?我看未必吧。
我说简单说一下我复试的大致内容如下:1、我参加复试(包括笔试,上机测试,口语测试,心里测试,反应测试,实验室导师组面试(一般是半个小时左右)),我们复试之前都不知道怎么复试,复试内容是什么,复试形式是什么,每个实验室的要求都不一样,甚至有可能报考的导师不一样复试内容都不一样。
2、其中导师面试起很重要的作用,问了很多东西,开始就是专业知识,也不会问的很深,因为我去读研本来就是要学习我所未知的东西,然后就跟聊天一样问些其它的,比如说做过什么啊,爱好啊,家庭啊等等。
看似聊天,不过我认为这是导师组想从多个层面了解你这个人,了解你适合不适合这个实验室的研究方向。
3、一般有好几次面试,也就是说有好几次表现机会让实验室导师要你,不过最好是一次中标,不过这样概率不是很大,如果第一次被淘汰,你可以接着第二次面试,第三次。
直到有实验室要你为止,只要有任何一个实验室任何一个导师要你,你就被拟录取了,如果没有哪个实验室没有哪个导师要你,你就落榜了,也就是说基本上被淘汰了,我就经过了两次面试,第一次被淘汰了,第二轮的时候才被现在的导师相中的。
后来细想起来就觉得那里的导师选人的时候好像不太按常理的,关于这个我只说一点,我第一次报考的实验室有7人,那个实验室招3人,我报考的导师他招一个人,只有我一个人报他,我的初试分数在七个人当中排在第三,我们这个组的分数很均匀,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6分,有重分的。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所复试经历

上海生化所分两轮复试,我只参加了第一轮。
第一轮复试前,面试同学通过抽签分为A,B,C,D四个组,我分为A组;学生按照抽签分组情况分别到各复试小组的五位老师处进行一对一面试。
每位同学与每位老师的单独面试时间为15-20分钟,其中有两位老师兼为英语考核老师。
面试成绩为:综合素质面试成绩*80%+英语面试成绩*20%,然后再初试成绩*30%+面试成绩*70%=总成绩。
如果参加第二轮复试,它是在一个大会议室进行,几个老师轮番问你问题只进行一轮,大约时间为15-20分钟。
以下我具体说说我的情况。
第一位老师是一个男老师,我对他的评价就是抬杠。
他首先让我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实际上我已经做了一个英文的自我介绍了,但是他让我用中文介绍我有点意外,我就简要说说我的家乡,学校,出生年月日,想报考的专业是细胞。
实际上我没有把我的英文自我介绍翻译给他说,因为我觉得写得有点矫情。
他又问我看过哪些文献,记住了,文献是相当重要的一环,而这一方面我疏忽了。
我说我看的文献很少,,他问我看哪些文献,我说看了综述性的文献,他让我谈谈我所看的综述性文献。
我说我做的设计实验蚯蚓抗菌肽的提取中有关于日本“蚓激酶”文献,其实我在考研的一年里几乎没有看过任何文献,在大三上学期我看了高级生化有关的文献,时间太长一时没有想起来,就算想起来文献内容也忘的差不多了。
老师见我吞吞吐吐的样子显然知道我在此方面没有准备。
另外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我直接坦白的告诉他我的文献搜索能力比较差,这再次证明我文献看得少。
这是一个另外的教训,复试中你要做的是推销你自己,你得想方设法的证明你比别人强,可我一贯的思维方式就是检讨我自己,对自己的态度比较消极,一个对自己能力都存在疑问的人怎么能从事科研这个艰巨的工作呢,我需要在这个方面做一个深刻的反省。
那个老师接着问,你对科研怎么理解的。
我说科研做一些创作性的工作,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可以做出很大的贡献,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科院地质所2013年硕士研究生通过复试(拟录取)名单公示

(第一批)经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各复试小组对上线考生的资格审核和复试,所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对考核和体检结果进行审议,综合考虑初试、复试成绩确定招收3月27日第一批参加我所复试的2013年硕士研究生通过复试(拟录取)名单,现予公布:王冲、葛晓梅、许阳、赵勇、郭伟(地球化学)、王银之、陈知、曹辉辉、龙奕洁、张明明、李兴波、李昊、程国华、董磊磊、王一珅、杨鹏、陈安平、马珊、赵平平、高堋、梁鹏、黄晓芳、李超、张丹(古生物学与地层学)、谭玉芳、李宝学、顾鸿宇、尹剑辉、薛清峰、汪晟、舒国旭、刘建欢、龙鑫、魏芝、周超、蔡宁骁、钟华森、李晨晶、刘伟、周贝贝、欧阳涛、杨思朋(海洋地质学)、刘海涛(空间物理学)、刘勇(空间物理学)、孙靖鹏(地球动力学)、王欣欣(地球动力学)、张平野(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赵昊(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筹)挂靠我所招生:杨文盟(海洋地质学)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周利(第二批)经复试小组对我所部分专业院内、外调剂考生的资格审核和复试,所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对考核和体检结果进行审议,综合考虑初试、复试成绩确定以下五位考生通过我所复试(拟录取),现予公布:李琼、熊兴崟、张兵芳、张瑞龙、周惟琦硕士推免生、直博生根据教育部、中科院研究生院相关文件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全面衡量、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经过我所各面试小组对考生的资格审核、体检以及面试等综合考核,所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对考核结果进行审议,最终确定以下31名同学获得我所2013年硕士推免生拟录取资格、14名同学获得我所2013年直博生拟录取资格(直博生占用博士招生指标),名单公示如下(排名不分先后,公示期一周):2013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序号姓名专业序号姓名专业1 吕尧固体地球物理学17 王乐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2 谭萍固体地球物理学18 江鹏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3 南方舟固体地球物理学19 李洪梁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4 朱高华固体地球物理学20 张雨林地球化学5 李雪垒固体地球物理学21 张明明地球化学6 王武固体地球物理学22 杨刚大地构造学7 李冰非固体地球物理学23 张林友地热学8 武绍江固体地球物理学24 祝淑雅第四纪地质学9 杨蕾固体地球物理学25 吴佳斌第四纪地质学10 郭广瑞固体地球物理学26 韩振华地质工程11 王旭固体地球物理学27 陈卫昌地质工程12 芦永明固体地球物理学28 林冲地质工程13 尹健行地球动力学29 杨朋地质工程14 陈果空间物理学30 马天鸣地质工程15 丁磊磊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31 童少青地质工程16 高一杰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2013年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序号姓名专业导师1 陈瑛固体地球物理艾印双2 张振东固体地球物理刘伊克3 胡俊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姜能4 梅清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杨进辉5 赵超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秦克章6 黎乐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高俊7 刘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范宏瑞8 高帅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刘建明9 司翠芹地球化学刘伟10 陈振宇大地构造学肖文交11 于海飞地热学胡圣标12 林亚婷第四纪地质学吴海斌13 陈竑然地质工程秦四清14 王迎春地质工程庞忠和。
中科院 复试内容

中科院复试内容《中科院复试那些事儿》一想到中科院的复试,真的是有一肚子的话想说。
复试那天,我早早地就到了中科院的大院。
那地方,看着就很有学术的氛围。
大门口的保安叔叔都透着一股严谨劲儿,周围的绿植仿佛也在静静地诉说着这里满满的知识气息。
我进了复试等候区,那是间不大不小的房间。
里面坐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小伙伴,每个人都带着那种既紧张又兴奋的神情。
我特意观察了一下,有人拿着自己精心整理的笔记还在不停地翻阅,眼睛像扫描仪一样快速扫过一行行文字,那紧张的小手指还不自觉地在本子边缘搓来搓去,感觉都快把本子角给搓破了;还有人在小声地和旁边的人交谈,不过你能感觉到那声音都有点发颤,唠两句就忍不住深呼吸一下。
我自己也没好到哪儿去啊,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
好不容易轮到我进去复试了。
一进考场,嚯,几个老师齐刷刷地看着我,那眼神里有好奇,有审视,感觉自己像个被研究的小物件似的。
考桌上摆放着一些实验器材和资料,就像等待我去破解的谜题。
复试开始,是专业知识问答环节。
那些题目啊,有些就像堡垒一样坚固。
不过有些问题又像是朋友的小玩笑,比如问我对一个比较新但是趣味性十足的研究方向的看法。
我能感觉到自己说话的时候声音都带着一点小紧张的颤音,就像是刚学骑自行车的时候,摇摇晃晃地在马路上行进。
我尽自己所能地回答着,还特别详细地分享了我之前在学校实验室做类似项目时遇到的小插曲。
我当时在观察细胞样本,本来一切都按部就班,谁知道实验设备突然出了点小故障,数据变得很奇怪。
我那时候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围着设备转了好几圈,各种排查,最后发现是一个小零件松了。
这个经历我讲得绘声绘色,感觉老师们也被我带入到了那个紧张又有趣的实验场景里。
还有英语口语面试部分。
天知道我的口语也就是能马马虎虎交流的程度。
我一张嘴,感觉舌头都有点打结,但还是硬着头皮把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展示出来。
磕磕巴巴地说完,心想这下完了。
等到复试结束,我走出考场,感觉像是完成了一场漫长又刺激的冒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科院复试成功经历-勉励后来人
管理员(2013年03月15日 11:09:14)
本人2010年报考中科院健康所,通过交大参加复试(因为健康所是交大和中科院合办的所,两边都可招生,但是交大不实行轮转),顺利通过后,因为没有选到想学的方向,就改调剂巴斯德所,成功通过复试。
现在把当初的一点经验和体会贴出来给勉励后来的师弟师妹们。
健康所的复试程序上相对较简单,中科院两轮,英语口语和综合能力测试(即面试)。
但是通过交大招生的时候是有笔试的,但是大可不必太担心,笔试不会再考专业课知识,而且一般老师不会很在意笔试分数。
我参加的面试和中科院是一样的(采用的也是原班人马),英语口语测试时一个老外和一个中国教授,进去还好,因为之前咨询了师兄师姐,知道和老师之间的空间安排(面对面,中间没有桌子),照例是自我介绍,然后老外先提问,通过对你在自我介绍中提到的(实验室经历,科创项目,做的实验,看的文献,感兴趣的方向等)提两三个问题,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注意听他的发音,捕捉关键名词,然后仔细考虑作答,回答尽量流利些。
中国老师基本上没提什么问题,知识让我在桌子上选一份文献(编号1、2、3),我选了2号,关于microRNA 的,大概200词,老师会要求你先读一遍,再翻译出来。
复试前他们都说不会的词可以问老师,实际上经验是尽量不要问,因为很专业的词很少,基本上不会太影响翻译,问了反而让老师觉得你文献阅读能力不行。
综合测试阵势就比较庞大了,一个椭圆形的长桌子,你坐在一头,围着一大圈老师,大概有12、13个,左边是所长,右边是副所长,基本上是所长旁边和副所长旁边的老师问的问题比较多,当然也有一些新来的老师,比较活跃。
问题因人而异,所长比较开朗,会随着你刚开始自我介绍提到的问题加以提问和延伸。
其他人也会接着你的回答继续提问,专业课知识也会涉及到一些。
比如所长问我本科阶段最喜欢的一门课,我说生化,他就接着问生化离得那些内容,我说下册的代谢途径,还有分子的一些内容,他就接着追问那条代谢途径,关键酶,和其他代谢途径的联系,等等,分子的内容问了DNA复制的过程,我因为之前学的很透彻,回答的很熟,他点头表示满意。
其他的问题比如试验相关的,问道PCR
过程中的非特异性条带问题(后来才知道基本上每个复试的同学都被问到这个问题),我因为之前分子克隆做的比较多,这个问题曾经好好总结过,所以从四五个方面仔细回答了,几个老师都点头表示认可。
感觉这方面的问题一般不会太深,但是还是需要试验积累,平时做实验遇到问题多想多问,不要一知半解,不然后来对自己不利。
其实老师们都很需要学生,态度都很好,在提问时是跟着你的线索来的,一半后一个问题来自你在前一个问题中的回答,所以要注意引导老师问你熟悉的领域,注意扬长避短,掌握主动权。
实在措不及防,被问倒了,一定不要慌,可以先说说你的理解,然后说自己在这方面不是很熟悉,但是以后会注意关注和学习,态度要谦虚。
还有一点,回答问题时不要只盯着一个老师,注意目光以提问的老师为主,兼顾其他老师,所长啊副所长都要照顾到,还要照顾到几个后起之秀。
(当然如果之前已经联系了老师做实习或毕设的就可以轻松些,因为如果做得不错,实习的实验室导师会帮你说话)经典的一个问题是“你将来的打算,为什么这样打算?”这个问题一定要准备好,基本上都会问到。
因为倒是很想知道你来这里是什么动机,要做什么,能做什么。
我的回答是想做一个对人
类有贡献的科学家,解决一两个相关领域的重大难题(说的是心里话,虽然感觉有点空)。
老师们就都笑了,你打算怎么实现呢?我说PH.D阶段怎样培养自己的能力啦,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啦,然后出国去国际顶尖级的科研所做博后,深造,发展自己,回国做pi等等。
所长就接着问,pi有什么好的,又累又忙,你有什么好崇拜的?我回答说,其实干那一行都是这样的,比如做生意(例子略),我觉得既然经过认真思考后选择了这条路,就有理由好好做下去。
带着兴趣和热情,你就不会感觉自己在工作,而是在享受(之所以这样回答,是在准备复试的时候听了一场讲座,将关于人生和职业的问题,受益匪浅,临时搬用的,呵呵)。
总之老师们都还比较满意,气氛挺轻松地,我也不觉得紧张,很快就结束了。
我因为复试号码是1号,等结果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就直接回实验室了。
平常心很重要。
下午五点出成绩,我像预料中的一样顺利通过了。
25个人参加复试,正式录取的只有7个,我很荣幸的是其中之一,但是不幸的是当时定导师(健康所在交大是定导师的)时没有定到喜欢的方向,所以就打算调剂后来的巴斯德所,应为巴所还有喜欢的方向。
因为之前已经拿到健康所的offer,几天后的巴所复试几乎没感到紧张,大家都知道巴所是要求英文的PPT,现场展示,演讲,导师提问(包括外籍教授)。
我是在最后期限的前一天花了一个晚上做的PPT,很简洁,只有10张。
因为经历比较多,实验室经历也不少,所以觉得还可以。
分了三部分,第一页介绍自己(图片文字),第二部分总共有7张,介绍实验室经历(我分了三部分,科创项目,毕业设计,暑期的实习,因为我是09年毕业,10年才考得研),每部分大概两张,还有一张用来介绍现在健康所的实习工作和进展,思路等。
最后用两张憧憬一下未来(及研究生的计划和将来的打算)。
尽量多的图片展示,比如实验结果(稍稍详细),在实验室工作的图片(1-2张),还有其他的特殊经历就更出彩了(比如参加过的大型学术活动,和牛人的交流合影),我暑期参加了一个全国基因组大会,和很多院士正面接触过,那个经历增色不少。
讲的时候不要照着念,ppt上文字尽量少,重点的地方用醒目的颜色标出来,适当拓展它的内容,目光多顾忌下面的一圈导师,英语尽量流利,要从容。
个人觉得站着讲比坐着讲感觉轻松,当然要是你很活跃,可以走动,也很好,但是注意不要来回动。
PPT讲完就是提问时间,巴所的老师因为都很年轻,专业课知识一般很少涉及,也没有问我相关实验问题。
主要内容关于你在ppt中的个人经历中提到的,比较有趣的或者比较特殊的地方,比如我提到的毕业后才考研,原因就被两三个导师问了比较久,基因组大会的问题,也问了几个,最主要的是研究方向问题。
我说想学免疫,他就问免疫中那一块,我说肿瘤免疫,他就问说说肿瘤免疫学在这一块的最新进展,我就说了一些(因为之前实习一直在做microRNA的东西,看的文献都很局限,所以其实我知道的很少),发现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我就跟老师说,虽然很喜欢这一块,但是我目前的实习内容是干细胞的,所以就没太多时间关注肿瘤免疫的进展了,不过我对microRNA了解比较多,因为我在做相关工作。
大家都知道microRNA现在比较热,年轻导师都会知道一些,然后他们就立刻来了兴趣,让我讲讲对microRNA的认识和见解。
我就简单的讲了讲最近看的几篇文献,和自己的一些理解,几个导师就点头,似乎比较满意。
给大家的建议是,自己喜欢的方向,一定要比较了解,最新进展,试验方法技术,取得的成果等,但是你不一定要什么都懂,那个问题都会,但是你一定要有一些文献积累和实验室经历,文献尽量看高质量的(比如CNS),这样在导师问你相关知识的时候,你有东西可以回答他,即使被问倒,也不要慌,先说明自己在这一方面的
欠缺,然后把你了解的其他方面的知识点进去,要虚心。
这样大概问了7、8个问题吧,外籍导师好像没有问(丰田的英语发音貌似不是特别好),然后我就谢过导师们,出去叫下一位同学了。
照例回实验室做实验看文献,下午五点半电话通知录取。
但是说因为名额压缩要再等等,当时没想太多,也没多少失落,想如果去不了,就在健康所也可以的。
所以一个周后,当名额恢复之后,也没有太大的波澜,但是还是很欣慰的。
就这样最后去了巴所,现在喜欢的老师实验室继续实习。
希望这些经历能给后来的你们一点启发,大家共勉励。
有需要资料的我在前面已经贴出来了,希望大家都好好努力,都有好结果。
——文章内容摘自网络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