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致敏食物为什么会过敏
食品中的致敏物质
![食品中的致敏物质](https://img.taocdn.com/s3/m/ec0aa73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d.png)
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可能会摄入一些含有致敏物质的食品。
致敏物质指的是那些可以引起过敏反应的化学物质或生物物质。
对于某些人来说,摄入这些物质可能导致过敏症状出现,如皮肤红肿、呼吸困难、胃肠不适等。
本文将围绕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展开论述,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致敏物质及其可能的危害。
1. 蛋白质致敏物质:蛋白质是我们日常食物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但某些蛋白质却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常见的蛋白质致敏物质包括鸡蛋、牛奶、坚果、大豆等。
对于一些过敏体质的人来说,食用这些食物可能引发过敏症状。
例如,食用鸡蛋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
了解自己的过敏源,并避免接触这些食物是非常重要的。
2. 防腐剂和添加剂:食品中常添加各类防腐剂和添加剂,以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然而,一些个体对某些防腐剂或添加剂可能过敏。
例如,亚硝酸盐是一种常用于肉类制品(如火腿、香肠)中的防腐剂,但摄入过量可能导致亚硝酸盐中毒,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大部分人对防腐剂和添加剂的摄入没有问题,但对于某些敏感人群来说,建议尽量选择不含或含量较低的食品。
3. 亚麻籽和芥子:亚麻籽和芥子是一些人的过敏源。
这两种食物中含有亚麻籽蛋白和芥子蛋白,会引发过敏症状。
有些人摄入含有亚麻籽或芥子成分的食品,如面包、谷物等,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
因此,在购买食品时,需要留意产品标签,选择不含这些成分的食品。
4. 贝类和海鲜:贝类和海鲜,如虾、蟹、贝类等,是许多人喜欢的美味食材。
然而,对于某些人来说,食用这些食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贝类和海鲜中含有一种名为海鲜素(Tropomyosin)的蛋白质,对于某些体质敏感的人来说,摄入这些食物可能导致过敏症状。
因此,过敏体质的人需要避免食用贝类和海鲜,以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5. 麸质:对于一些人来说,面粉和谷物中的麸质可能引发过敏。
麸质是一种蛋白质,存在于小麦、大麦、黑麦等食物中。
麸质过敏通常被称为乳糜泻,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体重下降等。
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分析
![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2db4f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d.png)
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分析食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对于某些人来说,食品中含有的致敏物质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了解和分析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食品中的致敏物质进行分析,并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致敏物质及其相关影响。
一、食品中的常见致敏物质致敏物质是指那些能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可以分为食物过敏原和非食物过敏原两类。
食物过敏原主要包括乳制品、鸡蛋、坚果、大豆、鱼虾等;而非食物过敏原则包括花粉、尘螨、宠物皮屑等。
食品中常见的致敏物质包括麦麸蛋白、乳清蛋白、鱼虾类蛋白等。
这些物质在食品中的存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过敏性紫癜等症状。
二、食品中致敏物质的检测方法为了准确了解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含量,科学家们开发了各种检测方法。
常见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电化学检测等。
其中,ELISA是一种常用且经济高效的方法,通过检测标本中的特定抗原与抗体相互作用的强度来确定目标物质的含量。
LC-MS则是一种准确度较高的方法,能够对复杂样品进行分析,并确定目标物质的分子结构。
电化学检测则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对致敏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
三、食品中致敏物质的相关影响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对不同的人群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有些人对某种食物过敏,摄入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而对另一些人而言,过敏反应可能会更加严重,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症状,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
因此,对于那些对食品过敏的人来说,了解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含量及其相关影响,选择安全的食品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
四、食品生产和消费的相关措施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食品生产和消费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致敏物质的影响。
首先,食品生产企业可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且对含有常见致敏物质的食品进行明确标识。
其次,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需要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品成分,并避免购买自己对某种食品过敏的产品。
食物过敏反应及其机制
![食物过敏反应及其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fe0ecaa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8.png)
知识创造未来
食物过敏反应及其机制
食物过敏是指免疫系统对食物中的特定物质产生异常反应,导致一系列的身体反应。
食物过敏的机制主要涉及免疫系统,包括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1. 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在食物过敏中,食物特定的蛋白质被免疫系统误识别为外来的危险物质,导致免疫系统产生IgE抗体。
一旦再次暴露于相同的食物,IgE抗体会与食物蛋白质结合,激活免疫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多种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等。
这些介质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过敏症状,如皮肤红肿、呼吸困难等。
2.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除了IgE抗体介导的反应外,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也可导致食物过敏。
这种反应主要是由细胞介导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和巨噬细胞所参与。
在这种反应中,食物蛋白质被抗原呈递细胞处理并呈递给T细胞,导致T细胞的活化和分泌多种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
这些细胞因子会引发炎症反应,并导致过敏症状。
食物过敏的机制还涉及其他因素,如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免疫调节细胞的失调以及遗传因素等。
对于食物过敏的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最有效的方法,而对严重的过敏反应,则需要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如使用抗组胺药物或注射肾上腺素。
1。
食品中致敏物质的检测与控制
![食品中致敏物质的检测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a0a6181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1.png)
食品中致敏物质的检测与控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多样化,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食品中的致敏物质是引起人们担忧的一个重要因素。
致敏物质能够引发过敏反应,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食品中致敏物质的检测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食物过敏是一种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当人体暴露在致敏物质下时,免疫系统会产生一系列的过敏反应,如皮肤发红、呼吸困难等。
常见的食品过敏原包括花生、虾、牛奶、鸡蛋等,但实际上,食品过敏源多种多样,并且对不同的人群可能产生不同的过敏反应。
因此,确保食品中致敏物质的检测和控制非常重要。
目前,食品中致敏物质的检测主要通过实验室分析方法来实施。
这些实验室方法可以对食品中的致敏物质进行精确的测定,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常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等。
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并提供数据支持给食品生产商和监管部门。
同时,这些方法还可以帮助消费者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控制食品中致敏物质的含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不同的食品制造过程和原料,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含量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食品生产商需要通过科学的控制方法来降低食品中致敏物质的含量。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替代原料、改变加工方法或者采用特殊的处理技术,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减少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含量。
除了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了解自己对不同食品的过敏情况,并谨慎选择合适的食品。
在购买食品时,我们可以查看食品包装上的标签,特别注意是否包含自己过敏源物质,同时也可以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除了食品中致敏物质的检测和控制,加强对食品过敏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深入研究食物过敏的机制,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食物过敏。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某些基因与食物过敏之间的关联,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食物过敏的发生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及其对过敏人群的影响研究
![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及其对过敏人群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ae3d2a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f.png)
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及其对过敏人群的影响研究过敏反应是许多人常常会遇到的问题,而食物过敏是最常见的过敏类型之一。
食品中的致敏物质是导致食品过敏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研究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以及其对过敏人群的影响,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预防食物过敏。
一、常见的食品致敏物质许多食物中含有各种各样的致敏物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品致敏物质:1. 乳糖:乳糖是牛奶和乳制品中的一种天然糖分。
但是,乳糖不耐受症是一种常见的食物过敏情况,当人体无法消化乳糖时,就会引发乳糖不耐受反应。
2. 麸质:麸质是一种存在于小麦、大麦和麦麸中的蛋白质,是导致腹泻和肠道炎症的主要原因。
对于一些人来说,摄入麸质会引发乳糖不耐受反应。
3. 鸡蛋:鸡蛋中的卵白蛋白和蛋黄中的卵黄蛋白是导致鸡蛋过敏的常见成分。
鸡蛋过敏可能导致皮肤瘙痒、喉咙肿胀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4. 花生:花生过敏是一种常见的食物过敏反应,常表现为皮疹、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等症状。
花生过敏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5. 某些水果:某些水果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等含有的某些化学物质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例如,某些人食用柑橘类水果后可能会出现口腔瘙痒和肿胀等症状。
二、食品致敏物质对过敏人群的影响食品致敏物质对过敏人群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下面将对其主要影响进行探讨:1. 过敏症状:食品过敏会导致一系列不同的过敏症状,包括皮肤瘙痒、呼吸急促、腹泻等。
具体症状因个体差异和过敏物质的不同而异。
2. 健康问题:长期摄入食品致敏物质可能会对过敏人群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如乳糖不耐受者长期摄入乳糖会导致腹泻和腹胀等问题。
3. 心理压力:食品过敏对过敏人群的心理状态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人际交往和社交场合中,过敏人群需要小心选择食物,以避免过敏反应,这可能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和不适感。
4. 饮食限制:由于食品过敏,过敏人群需要限制自己的饮食,避免摄入致敏物质。
这使得他们的饮食选择更加有限,可能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和饮食单调。
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机制
![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fb9157b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1.png)
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机制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异常的一种表现,它在接触某种特定的物质后,出现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过敏症状。
这些物质被称为过敏原,它们可以是空气中的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也可以是食物、药物、昆虫叮咬等引起过敏反应。
本文将介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机制。
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涉及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和相关的信号通路。
下面将详细介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机制。
首先,当机体接触到过敏原后,过敏原会被特异性免疫细胞(如B细胞和T细胞)识别。
在这个过程中,抗原递呈细胞会摄取并处理过敏原,将其片段通过MHC分子表达在细胞表面,以便与特异性T细胞相互作用。
当特异性T细胞识别并结合MHC-抗原复合物时,就会激活T细胞。
接下来,激活的T细胞会释放细胞因子,如趋化因子和细胞增殖因子,来吸引和激活其他免疫细胞。
其中的趋化因子可以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是过敏反应中的重要细胞类型,它们富含与过敏反应相关的颗粒。
当它们被吸引过来后,它们会释放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特异性介质,如组胺和白三烯等。
组胺是最早被发现的过敏介质,它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和引起平滑肌收缩,从而导致过敏症状的出现。
单核细胞在过敏反应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会被激活,分化为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等。
这些细胞因子能够进一步促进炎症反应和增加免疫细胞的活化,从而加强过敏反应的程度。
在免疫系统中还有一类特殊的免疫细胞,称为B细胞。
当B细胞接触到过敏原后,它会内化并加工抗原,然后展示在其表面的MHC分子上。
这样,特异性T细胞就可以识别并和B细胞结合。
这个过程被称为辅助T细胞的帮助,激活的B细胞会开始产生过敏原特异性的抗体,这些抗体可以结合并中和过敏原,从而阻止其对其他免疫细胞的影响。
过敏反应发生后,机体还会出现一系列的免疫炎症反应。
致敏成分的概念
![致敏成分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7dec7f5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5.png)
致敏成分的概念致敏成分是指某些物质或化学元素,它们能够引发过敏反应或过敏症状。
在许多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产品中,包括化妆品、洗护用品、食物、药物和环境物质等,都可能含有致敏成分。
这些致敏成分在某些人体内会触发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过敏症状的发生。
在化妆品中,常见的致敏成分包括某些特定的香料、防腐剂、色素、乳化剂、防晒剂和刺激性物质等。
这些成分可能导致皮肤发红、瘙痒、肿胀和出现皮疹等过敏症状。
对于那些已知对某些化学物质过敏的人来说,选择无致敏成分的化妆品非常重要,以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洗护用品如洗发水、沐浴露和洗手液等也可能含有致敏成分。
某些界面活性剂、香料和防腐剂等会导致头皮和皮肤的敏感反应。
选择无致敏成分的洗护用品,对于皮肤较为敏感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在食物方面,一些特定的食物和添加剂也可能成为致敏成分。
普遍的致敏食物包括牛奶、鸡蛋、花生、坚果、大豆、鱼类、贝类和小麦等。
这些致敏食物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消化道不适和呼吸道过敏症状。
对于已知对某些食物过敏的人来说,避免摄入含有致敏成分的食物非常重要,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药物中的致敏成分也是引发过敏反应的常见因素。
例如,某些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麻醉药物和抗癫痫药物等可能成为致敏成分。
这些成分可能导致过敏性药物反应,如荨麻疹、皮疹、呼吸道症状和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药物过敏性休克。
对于已经通过医生诊断过对某些药物过敏的人来说,避免使用含有致敏成分的药物非常重要,以避免严重的过敏反应。
除了以上提到的产品外,环境物质中也可能存在致敏成分。
例如,花粉、灰尘螨、宠物皮屑、霉菌和化学物质等都可能引发过敏症状。
这些致敏成分可能导致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和接触性皮炎等过敏反应。
对于那些对某些环境物质过敏的人来说,减少暴露是减轻过敏症状的重要措施之一。
总而言之,致敏成分是指那些能够引发过敏反应或过敏症状的物质或化学元素。
在选择和使用化妆品、洗护用品、食物、药物和环境物质时,了解产品的成分并避免使用已知对某些成分过敏的人群非常重要,以保护自己的健康。
食物过敏原诱发过敏的主要机理
![食物过敏原诱发过敏的主要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d9bea59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5.png)
食物过敏原诱发过敏的主要机理食物过敏是一种常见的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当人体接触到特定的食物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其视为有害物质,并释放出过量的抗体来对抗它。
这些过量的抗体会引发一系列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呼吸困难、胃肠不适等。
食物过敏的主要机理是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会识别和抵御入侵的病原体,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然而,在食物过敏者身上,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某种食物蛋白质识别为外来病原体,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当过敏原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的一类细胞,称为B细胞,会产生特定的抗体,称为IgE抗体。
这些IgE抗体会结合到细胞表面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一旦食物过敏原再次进入体内,它就会与这些复合物结合,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出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和白三烯。
组胺是一种重要的介质,它会引起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和痒感等症状。
白三烯则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组织肿胀、红斑和疼痛等症状。
这些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会导致过敏症状的发生。
食物过敏的机理还涉及到免疫系统中的其他细胞和分子。
例如,T 细胞在食物过敏中起着重要作用。
当食物过敏原与免疫系统中的T 细胞相互作用时,T细胞会释放出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和干扰素,进一步加剧过敏反应。
除了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遗传因素也在食物过敏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突变与食物过敏的易感性相关。
然而,食物过敏的发生并不仅仅取决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早期的食物暴露、肠道菌群的变化以及其他过敏原的暴露都可能影响食物过敏的发生率。
食物过敏的主要机理是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
当人体接触到特定的食物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其视为有害物质,并释放出过量的抗体和生物活性物质,引发过敏症状。
除了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遗传和环境因素也在食物过敏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食物过敏者来说,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安全性分析
![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安全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3b3d0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c.png)
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安全性分析导言: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对于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致敏物质是指能触发人体过敏反应的物质,通常包括花生、鸡蛋、牛奶、鱼、大豆、坚果等食物成分。
而这些致敏物质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过敏反应,因此食品中致敏物质的安全性分析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食品中致敏物质的来源、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控制以及消费者的个体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食品中致敏物质的安全性。
一、食品中致敏物质的来源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主要来自于天然食材中的成分。
例如,花生、坚果等食物本身就含有丰富的过敏原蛋白,而鸡蛋、牛奶中的蛋白质也被认为是比较常见的过敏原。
此外,一些食品添加剂也可能引发过敏反应,例如某些食品中添加的亚硝酸盐、防腐剂等。
因此,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控制食材的选择和添加剂的使用是确保食品中致敏物质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二、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控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食材的选择和添加剂的使用是确保食品中致敏物质安全性的关键。
一方面,针对已知致敏物质,生产厂商应避免使用致敏潜能较高的食材,例如对花生过敏的人应尽量避免将花生制品作为食材使用。
另一方面,对于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添加剂,例如亚硝酸盐和防腐剂,应严格控制使用量和限制添加剂种类。
同时,加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染也应引起重视,例如麦片和花生同时加工,容易造成花生过敏人群的食品污染。
三、消费者的个体差异尽管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控制可以减少致敏物质的添加和交叉污染,但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个体差异不同,对致敏物质的反应程度也不尽相同。
因此,消费者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过敏史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
同时,对于已知的过敏源,例如对鸡蛋过敏的人应注意食品包装上是否含有鸡蛋成分,并在有需要时主动告知餐厅等场所。
此外,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测试来了解自己对致敏物质的过敏程度,从而更好地控制饮食并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结论: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安全性分析对保障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食物过敏源报告
![食物过敏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749c4a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1.png)
食物过敏源报告简介食物过敏是指食用某些食物后,人体免疫系统对其产生敏感反应的一种现象。
过敏源是指导致食物过敏的具体食物成分,不同人对不同食物成分的过敏反应会有所不同。
食物过敏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严重者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食物过敏源对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一些常见的食物过敏源进行介绍,帮助读者了解各种食物对过敏的影响,以便更好地保护个人的健康。
常见的食物过敏源1. 牛奶牛奶是婴儿和儿童中最常见的食物过敏源之一。
过敏原通常是乳蛋白,而不是乳糖。
食用牛奶过敏的人可能会出现腹泻、呕吐、皮疹等症状。
2. 鸡蛋鸡蛋是许多人常见的食物过敏源之一。
过敏原通常是蛋清中的蛋白质。
食用鸡蛋过敏的人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3. 花生花生过敏非常常见,尤其在儿童中更为普遍。
花生过敏源为花生中的蛋白质。
花生过敏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包括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等,甚至危及生命。
4. 大豆大豆过敏是一种对大豆及其制品产生过敏反应的健康问题。
大豆过敏可以导致皮肤红肿、食物消化不良、哮喘等症状。
5. 麦麸麦麸是指小麦外层的一层,含有较高的纤维和蛋白质。
某些人对麦麸过敏,会引发过敏症状,如腹部不适、皮疹等。
6. 鱼和贝类鱼和贝类过敏是指对鱼类和贝类食物过敏的现象。
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皮肤瘙痒、呕吐、腹泻和哮喘等症状。
7. 五谷类五谷类过敏是指对小麦、燕麦、大麦等五谷类食物过敏的情况。
五谷类过敏可能会导致皮疹、头痛、腹泻等症状。
8. 坚果坚果过敏是指对坚果类食物过敏的情况。
常见的坚果过敏包括对杏仁、核桃、腰果等的过敏。
过敏症状可能会包括呼吸困难、呕吐和喉咙肿胀等。
如何处理食物过敏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对某种食物过敏,他/她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过敏反应。
以下是一些处理食物过敏的建议:1.避免接触过敏源食物:如果发现自己对某种食物过敏,最好将该食物完全从饮食中排除。
2.寻找替代品:对于一些常见的食物过敏源,有很多替代品可供选择,例如使用豆浆代替牛奶。
食物过敏知识演讲稿范文
![食物过敏知识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66ecb7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5.png)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食物过敏的知识。
食物过敏是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了解食物过敏的成因、症状以及预防措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今天要讲述的内容:一、什么是食物过敏?食物过敏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某些食物成分产生过度反应,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甚至严重症状。
这些食物成分可能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食物过敏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且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
二、食物过敏的成因1.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过敏史的人更容易发生食物过敏。
2. 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对某些食物成分产生过度反应,导致过敏。
3. 环境因素:环境污染、食物添加剂、食物保存方法等也可能诱发食物过敏。
4. 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是指人体对某些食物成分不能正常代谢,但不会引起免疫系统反应。
三、食物过敏的症状食物过敏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1. 皮肤症状:皮疹、荨麻疹、瘙痒等。
2. 呼吸系统症状:哮喘、呼吸困难、流涕、打喷嚏等。
3. 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4. 循环系统症状:血压下降、心跳加速等。
5.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意识模糊等。
四、食物过敏的预防与治疗1. 预防:(1)了解自己的过敏源,避免接触。
(2)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新鲜、安全、无添加剂的食物。
(3)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 治疗:(1)药物治疗: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等。
(2)免疫疗法:通过注射或口服特定食物成分,降低过敏反应。
(3)紧急处理:携带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
五、总结食物过敏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们应当提高警惕,关注自身及家人的健康状况。
通过了解食物过敏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一疾病。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而奋斗!谢谢大家!。
食品安全如何判断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与过敏标签准则
![食品安全如何判断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与过敏标签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8f811a6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0.png)
食品安全如何判断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与过敏标签准则食品安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尤其是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
在购买和选择食品时,了解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以及过敏标签准则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常见的致敏物质和过敏标签准则,并提供一些判断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
一、常见的致敏物质1. 蛋白质:鸡蛋、牛奶、鱼虾等食物中的蛋白质是最常见的致敏物质之一。
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这些食物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皮肤红肿、呼吸困难等。
2. 花生及坚果类:花生和坚果类食物也是常见的致敏物质。
这些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和油脂成分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因此需要谨慎食用。
3. 大豆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中的异黄酮和大豆蛋白质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对于对大豆过敏的人来说,食用含有大豆成分的食品可能导致过敏症状。
4. 小麦及其制品:小麦中的麦麸蛋白和麦胶蛋白是常见的导致过敏的成分。
面包、面条、饼干等食品中含有小麦成分,对于小麦过敏的人来说需要注意避免。
二、过敏标签准则为了方便消费者判断食品中是否含有致敏成分,许多国家制定了过敏标签准则,要求食品生产厂商在产品包装上明确标注过敏原。
1. 美国标签准则: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规定,如果食品中含有花生、坚果、鱼类、贝类、大豆、鸡蛋、牛奶、小麦等常见过敏原,必须在包装上清楚标示出来。
2. 欧洲标签准则:欧洲委员会规定,所有在欧洲市场销售的食品和饮料,如果其中含有导致过敏的成分,必须在包装上用明显的字体标注。
3. 中国标签准则: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的《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对于较常见的过敏原(如大豆、蛋白质、乳制品等),需要在包装上标注明确的过敏警示语。
三、判断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1. 仔细阅读食品标签:购买食品时,仔细阅读包装上的成分表和过敏标签。
注意寻找是否含有自己过敏物质的食材,如花生、坚果等。
2. 留意交叉污染:交叉污染是指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与过敏物质接触,导致被污染的食物含有致敏成分。
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及过敏反应处理
![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及过敏反应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8d52221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9.png)
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及过敏反应处理近年来,食品过敏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食品过敏是一种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当人体接触到某些食物中的致敏物质时,会引发过敏反应。
本文将探讨常见的食品致敏物质以及如何处理过敏反应的方法。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些常见的食品致敏物质。
乳制品、鸡蛋、坚果、大豆、鱼类、贝类、小麦和花生是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
这些食物中含有特定的蛋白质,当人体免疫系统对这些蛋白质产生异常反应时,就会引发过敏反应。
食品过敏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皮肤瘙痒、呼吸困难、腹痛、恶心、呕吐等。
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这是一种生命威胁的情况。
因此,对于那些已知对某种食物过敏的人来说,避免接触这些食物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发生了食物过敏反应,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首先,如果有人在场,应立即告诉他们你的过敏情况,并寻求帮助。
如果你有过敏反应的紧急药物,如抗组胺药物或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立即使用它们。
如果你没有这些药物,尽快就医。
除了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食物过敏的发生。
首先,了解自己的过敏情况非常重要。
如果你知道自己对某种食物过敏,就要避免食用这种食物。
其次,注意食品标签上的成分列表,避免食用含有你过敏原的食品。
此外,避免与过敏原接触的交叉污染也是很重要的。
例如,如果你对坚果过敏,使用同一刀具切割坚果和其他食材可能导致交叉污染,因此要注意清洁和分开使用食具。
对于那些对食物过敏的人来说,寻求医疗专业人员的帮助也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可以为你提供更详细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你管理过敏问题。
同时,他们还可以进行过敏测试,以确定你对哪些食物过敏,从而更好地规划饮食。
总结起来,食品过敏是一种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当人体接触到某些食物中的致敏物质时会引发过敏反应。
常见的食品致敏物质包括乳制品、鸡蛋、坚果、大豆、鱼类、贝类、小麦和花生。
处理过敏反应的方法包括紧急情况下的使用药物和就医,以及预防措施如避免接触过敏原和交叉污染。
食品中的致敏物质
![食品中的致敏物质](https://img.taocdn.com/s3/m/bf6627b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d.png)
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食品是我们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资源之一。
然而,有些食品中却含有致敏物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以便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第一部分:什么是致敏物质?致敏物质是指能够引发过敏反应的物质。
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过敏反应,这取决于个体的免疫系统。
一些常见的食物致敏物质包括乳糖、麦麸、花生、蛋白质和鱼类。
这些物质可能导致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肠道不适、呼吸困难等。
第二部分:常见的食品致敏物质1. 乳糖:乳糖是牛奶和乳制品中的主要成分,但很多人却无法消化乳糖。
这种情况下,人体会缺乏乳糖酶,导致乳糖不良反应,如腹胀、腹泻和腹痛等。
2. 麦麸:麦麸是小麦的外皮,含有大量的纤维素。
然而,一些人对麦麸过敏,摄入麦麸会导致胃肠道问题,如腹痛、腹泻和消化不良等。
3. 花生:花生是一种常见的坚果,但它也是一种常见的致敏物质。
花生过敏可能导致过敏性鼻炎、哮喘和皮疹等症状。
4. 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某些人对某些蛋白质过敏。
常见的蛋白质过敏包括鱼类、贝类和海鲜过敏。
摄入这些食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喉咙肿胀和食道不适等。
第三部分:如何避免食物过敏反应?1. 了解自己的过敏源:如果你已经意识到某个食物会引发过敏反应,你应该避免摄入这种食物。
可以通过食物过敏测试确认过敏源。
2. 读取食品标签:购买食品时,请仔细阅读食品标签。
标签上通常会列出食品中的成分和可能的过敏物质。
尽量选择无过敏物质添加的食品。
3. 小心交叉感染:在食品制备过程中,交叉感染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如果你对某种食物过敏,确保在制备食物时避免与过敏源接触。
4. 咨询专业医生:如果你发现自己容易对某些食物过敏,最好咨询专业医生。
他们可以根据你的症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并提供正确的治疗和建议。
第四部分:食品过敏意识的重要性食品过敏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但许多人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
了解过敏疾病及常见过敏源
![了解过敏疾病及常见过敏源](https://img.taocdn.com/s3/m/01476bae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a.png)
了解过敏疾病及常见过敏源一、介绍过敏疾病的概念和分类过敏疾病是指人体对某些外来物质异常反应的一种疾病,通常表现为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目前已知的过敏性疾病有很多种类,包括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呼吸道过敏等。
根据不同的致敏源和发生部位,可以将过敏疾病分为不同的类型。
1. 食物过敏:主要由某些食物成分引起,如鱼类、虾蟹、牛奶等。
常见临床表现为皮肤红肿、呼吸困难、腹泻等。
2. 药物过敏:由于服用某些药物引起,如青霉素、阿司匹林等。
常见临床表现为皮肤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3. 呼吸道过敏:主要与吸入或接触某些变应原有关。
比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
常见临床表现为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
二、了解食物过敏及常见过敏源1. 哪些食物容易引起过敏?食物过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过敏疾病,很多人在接触某些特定的食物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物过敏原:(1) 海鲜类:包括鱼类、虾蟹等;(2) 所有坚果:如花生、核桃、杏仁等;(3) 牛奶和乳制品:包括牛奶、奶油、奶酪等;(4) 少数水果:如草莓、橙子等;(5) 鸡蛋:尤其是蛋清;(6) 大豆及其制品。
2. 食物过敏对身体有哪些影响?食物过敏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不适和反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皮肤反应:最常见的是食物过敏引起皮肤瘙痒和红肿,可能伴随荨麻疹、湿疹等皮肤问题。
(2) 呼吸道症状:有些人在接触过敏食物后可能会出现喉咙发痒、气喘、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
(3) 消化系统问题:食物过敏还可能导致腹泻、胃肠不适等消化系统方面的反应。
三、了解药物过敏及常见过敏源1. 哪些药物容易引起过敏?药物过敏是指个体对某种或某几种药物产生免疫反应,通常表现为服药后出现皮肤红斑、水肿、呼吸急促等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过敏原:(1) 青霉素族抗生素:包括青霉素G和青霉素V等;(2) 麻醉药和镇静剂:如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等;(3) 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4)非甾体抗炎药:如萘普生和布洛芬等;(5)患者自身用药史。
健康饮食远离致敏食物
![健康饮食远离致敏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412e419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3.png)
健康饮食远离致敏食物现代人的饮食结构日渐多样化,各种美食琳琅满目,但与此同时,食物过敏现象也逐渐增多。
食物过敏是由于人体对某些食物中的特定物质过度敏感而引发的一系列不适反应。
为了保持健康,我们应该远离致敏食物,合理搭配饮食,保持身体的平衡与良好状态。
一、了解常见的致敏食物1.1 乳制品乳制品是许多人都喜欢的食物之一,但其中的乳糖会引起部分人类体内产生乳糖不耐受,导致不适反应,如腹胀、腹泻等。
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以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乳制品。
1.2 麸质麸质是一种存在于小麦、大麦等谷物中的蛋白质,但对于部分人来说,麸质会引发腹泻、腹痛、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
这些人应该选择无麸质或低麸质食物,如荞麦、米、玉米等替代品。
1.3 牛肉牛肉是许多人喜欢的肉类食物,但对于某些人来说,牛肉中的某些蛋白质会引发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呼吸道问题等。
针对这些人,可以选择其他肉类替代品,如鸡肉、鸭肉等。
1.4 虾、蟹等海鲜虾、蟹等海鲜是许多人喜欢的食物,但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些食物中的蛋白质会引发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呼吸急促等。
对于这些人,应该避免食用海鲜,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二、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为了保持健康,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饮食结构,远离致敏食物,确保营养均衡。
2.1 多样化的谷物饮食中应摄入多样化的谷物,如小麦、玉米、米等,避免单一谷物的过度摄入,保证身体获得多种营养。
2.2 丰富的蔬果蔬果富含维生素、纤维等多种营养物质,摄入适量的新鲜蔬果,可以满足身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增强抵抗力。
2.3 适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身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应适量摄入高质量的蛋白质,如鸡蛋、豆类、鱼类等,避免对致敏蛋白质的过度摄入。
2.4 植物油适量摄入植物油,如橄榄油、花生油等,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脂肪,并避免了一些动物性食物中存在的致敏物质。
三、科学用餐方法除了合理搭配食物,科学的用餐方法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3.1 少食多餐每日可分为5到6餐,每餐分量适中,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胃肠负担,防止过敏物质集中引发过敏反应。
食物过敏原的识别与致敏机制探索
![食物过敏原的识别与致敏机制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fcb450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e.png)
食物过敏原的识别与致敏机制探索食物过敏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食物过敏原的识别与致敏机制,科学家们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本文将介绍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并探讨食物过敏原的识别机制和致敏过程。
一、背景介绍食物过敏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某些特定食物成分产生异常反应的一种免疫性疾病。
常见的食物过敏包括花生、鸡蛋、牛奶、大豆等。
当免疫系统错误地识别某种蛋白质为有害物质时,会释放出一系列化学介质,导致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二、食物过敏原的识别机制探索1. 特异性抗体的生成在人体内,当某种食物被摄入后,免疫系统首先会产生相应的特异性IgE抗体。
这种特异性IgE抗体能够与该种类食物中特定的抗原结合并形成复合物。
2.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特异性IgE抗体结合到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免疫系统中的抗原呈递细胞表面,并释放出过敏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等,引发炎症反应和其他过敏症状。
3. 免疫系统的记忆效应不同于食物不耐受,食物过敏是一种免疫系统学习和记忆的结果。
在初次接触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对该特定过敏原形成长期记忆,并迅速产生特异性IgE抗体,从而在再次接触时更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三、致敏机制探索1. 遗传因素个体遗传背景可能影响其对某些食物过敏原的识别。
举例来说,在花生过敏中,特定基因变体与花生过敏有关。
2. 环境暴露早期接触某些食物可能增加患上相关食物过敏的风险。
此外,环境污染和毒素也可能导致人体对食物过敏原的敏感性增加。
3. 免疫系统失调免疫系统的失调可能导致对某些食物过敏原的非正常反应。
例如,先天性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疾病患者更容易发展为食物过敏性疾病。
四、预防和治疗策略1. 食物过敏排查测试通过皮肤划痕测试、血清特异IgE测定等方法进行食物过敏排查,帮助确定个体是否对某种食物过敏。
2. 避免接触食物过敏原对已确定存在食物过敏反应的个体来说,避免接触相关食物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3. 免疫治疗方法免疫治疗可以针对已经发生的过敏反应进行处理。
生物过敏知识点总结大全
![生物过敏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0c9836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1.png)
生物过敏知识点总结大全过敏原种类生物过敏的原因,主要是由过敏原引起的。
过敏原主要分为食物过敏原、呼吸道过敏原、接触过敏原等几种。
1、食物过敏原食物过敏原是指在人体摄入某些食物后引发的过敏反应的原因物质。
食物过敏原主要包括鸡蛋、牛奶、大豆、鱼、虾、花生、坚果、小麦、贝壳类等。
这些食物过敏原即使摄入少量,也会引起过敏反应。
2、呼吸道过敏原呼吸道过敏原主要是指空气中的花粉、灰尘、霉菌等物质。
这些过敏原入侵人体呼吸道后,会引起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反应。
3、接触过敏原接触过敏原包括动物皮毛、花粉、草木、昆虫叮咬等。
当这些过敏原接触到皮肤或黏膜时,会引发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等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类型过敏反应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皮肤过敏皮肤过敏是最常见的过敏反应类型,表现为皮疹、发红、瘙痒等症状。
常见的皮肤过敏疾病包括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
2、呼吸道过敏呼吸道过敏的典型症状是喷嚏、流清鼻涕、鼻塞、呼吸困难等。
严重的呼吸道过敏会引起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3、消化道过敏食物过敏会引起消化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
严重的食物过敏反应可以导致过敏性休克。
4、全身过敏严重的过敏反应会影响全身,出现全身性瘙痒、晕厥、呼吸急促、心律失常等症状。
这种情况下,需要尽快就医。
过敏性疾病是指因过敏原引发的一系列疾病。
根据过敏反应的部位不同,过敏性疾病可以分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消化道过敏性疾病、皮肤过敏性疾病等。
1、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主要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包括喷嚏、流清鼻涕、鼻塞等;过敏性哮喘的症状包括喘息、咳嗽、胸闷等。
2、消化道过敏性疾病食物过敏会引起消化道过敏性疾病,主要包括食物过敏、过敏性胃肠炎等。
食物过敏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过敏性胃肠炎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
3、皮肤过敏性疾病皮肤过敏性疾病主要包括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
过敏反应的原理
![过敏反应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b76a97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2.png)
过敏反应的原理
过敏反应的原理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对于一些本身无害的物质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
当人体接触到过敏原(也称为致敏物质),比如花粉、尘螨、食物等,免疫系统会错认这些物质为威胁,进而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
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异性抗体IgE (免疫球蛋白E)来应对这种物质。
这些特异性IgE抗体会结
合到人体组织的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的表面。
当人体再次接触到同样的过敏原时,这些过敏原会与特异性
IgE抗体结合,激活免疫系统。
这会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
细胞释放出多种活性物质,比如组胺、白介素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等。
这些物质在体内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过敏症状的出现,如呼吸道症状、皮肤症状等。
过敏反应的程度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的人对某种过敏原高度敏感,会出现剧烈的过敏症状,甚至引发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预防和治疗过敏反应的方法主要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免疫治疗等。
总之,过敏反应的原理是由于免疫系统对于过敏原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炎症反应和过敏症状的出现。
过敏反应原理高中生物
![过敏反应原理高中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e3768b0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1.png)
过敏反应原理高中生物过敏反应原理是指人体对于某些外来物质产生的异常反应。
这些外来物质被称为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食物、药物等。
当人体接触到这些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抗体,称为IgE抗体。
这些抗体会结合到人体的组织细胞上,如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
当再次接触到相同的过敏原时,这些抗体会与过敏原结合,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出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引起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分为四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I型过敏反应。
I型过敏反应是指在第一次接触到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产生IgE抗体。
当再次接触到相同的过敏原时,IgE抗体会与过敏原结合,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出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引起过敏反应。
这种过敏反应通常在几分钟内发生,包括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哮喘等症状。
I型过敏反应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组胺药物、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
抗组胺药物可以减轻过敏反应的症状,如瘙痒、红肿等。
类固醇可以减轻过敏反应的炎症反应,如呼吸困难、哮喘等。
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反应,减轻过敏反应的症状。
除了I型过敏反应外,还有II型、III型和IV型过敏反应。
II型过敏反应是指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与人体的细胞结合,导致细胞受损。
III型过敏反应是指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与过敏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炎症反应。
IV型过敏反应是指免疫系统产生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导致细胞受损和炎症反应。
过敏反应是一种异常的免疫反应,通常由于免疫系统对于某些外来物质产生的过度反应导致。
过敏反应分为四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I型过敏反应。
治疗方法包括抗组胺药物、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
预防过敏反应的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饮食健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認識致敏食物
張筱珮助理教授
2
為什麼會過敏?
‧過敏者,過度敏感也。
‧免疫者,免除疫疾也。
3
免疫反應過強 過敏反應
•當人體遇到陌生物質時,體內為了防衛自己免於被外來物質傷害,於是發展出兩種防禦系統來對抗外來的物質。
•第一就是細胞免疫系統,專門來對抗大分子量較大之物質。
•第二就是體液免疫系統,專門來對抗分子量較小之物質。
•如果這種免疫系統反應太過劇烈,而造成對人體之傷害,我們稱之為過敏反應。
4
•過敏 免疫系統Th1/Th2路徑不平衡
5
過敏疾病盛行的原因
•遺傳
•空氣及環境污染
•生活習慣:抽煙以及飲食習慣•感染:與過敏病無關。
•過敏原:無過敏體質者其過敏原忍受度為過敏體質者的30倍。
6
過敏原的種類
7
過敏反應為主之疾病
•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皮膚過敏
(溼疹、蕁麻疹及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胃腸炎
•接觸性皮膚炎及藥物過敏
8
過敏性氣喘病的新定義
•氣管平滑肌收縮造成呼吸困難而已→只需休息自然就會改善。
•氣喘病→氣管慢性持續性發炎慢性持續性發炎反應→氣管敏感度增加。
•持續發炎反應達一段時間會有永久性變化。
9台灣最常引發的過敏原
•過敏原:
塵蹣、蟑螂、霉菌、灰塵、動物的毛皮•特定的病人→引發過敏性的症狀
–腸胃道、皮膚、呼吸道
10
台灣最常引發的過敏原
•其他非過敏的刺激因素:空氣中浮塵、冷空氣
→引發鼻子過敏的症狀。
•當天氣轉涼時→過敏性鼻炎好發期。
11
食物中過敏原
•美國每年有數百萬人會發生食物過敏•台灣每14個人中就有一人有食物過敏的經驗。
•常見食物過敏症狀:
輕微/中度→嚴重可能致死。
•目前沒有直接治療的方法,
•預防勝於治療
12
食物中過敏原
•認識自己的過敏原及處理方式•應避免吃到食物過敏原~為最基本的預防方法。
–食品包裝標示提供的過敏原資訊
13約有160種食品會造成過敏的危害
•~90%過敏原食物及其製品1.蛋2.奶3.魚
4.蝦、蟹貝殼類
5.核果(杏仁、胡桃、核桃)
6.花生
7.小麥
8.黃豆
最常見的8大類過敏原食物
14
過敏原的成分
•含有某些蛋白質及其衍生物•食物成分不易被消化吸收利用
15
過敏症狀
通常吃完食物數分鐘至數小時即發生症狀輕微~皮膚發癢嚴重~
•長蕁麻疹、紅腫數小時後會自動消退•嘴巴、臉部、舌頭紅腫•咳嗽、嘔吐、腹瀉•昏眩
•嚴重者需住院觀察、治療
•甚至可能失去知覺、呼吸困難致死。
16
食品包裝應標示
•食品包裝應標示出含有過敏原食物成份的源頭以括弧方式或直接表示含有成份。
•以括弧方式,例如:卵磷脂(黃豆)、麵粉(小麥)、乳清(牛奶)。
直接表示,例如:含有黃豆、小麥、牛奶等。
17
在台灣有6.95%曾食物過敏的經驗
•在台灣民眾約有6.95%曾有食物過敏的經驗,主要過敏原則是蛋、乳、海鮮與花生,次要過敏原是芒果、奇異果、豆、麥、堅果等。
•主要的過敏症狀包括皮膚癢、喉嚨癢、打噴嚏、頭痛以及眼睛癢等,一些嬰兒對於牛奶過敏者,有血便現象。
•少數因為過敏出現呼吸困難、氣喘的症狀。
18
第一級為蝦、蟹、奶、蛋、花生
•在台灣以過敏而住院病患抽血進行「食物特異性抗體分析」調查,將過敏反應食物分類。
•第一級食物為蝦、蟹、奶、蛋、花生,最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第二級過敏食物有芒果、其他海鮮。
•第三級過敏食物則為花枝、蛤仔、魷魚、墨魚、螺、鱈魚、大豆、小麥、奇異果。
其他少數人對特殊食物過敏,例如:米、巧克力。
19
食物過敏者自我觀察之外應進行
•消費者除了自我觀察是否吃特定食物就會有反應之外•應進行皮膚測試
•食物激發免疫測試,找出導致引發過敏反應的食物
•認識確認自己對何種食物過敏
•避免吃到含有使自己過敏的食物。
20
食品加工業者應注意
•國內食品加工廠應注意食品包裝標示•將容易引起國人過敏反應食物明確標示•降低消費者食物過敏的風險,以造福消費者。
21食物過敏者在飲食方面
•避免高脂肪、高熱量,多攝取乳酸菌、高纖食品
•生活方面:生活力求規律、適度解除壓力、適度運動、勿過量飲酒、注意正常排便等等。
22
乳酸菌之功效
•乳酸菌在腸道進行醱酵分解糖類,產生乳酸或醋酸,使腸內環境保持酸性,因而抑制腐敗菌的增生。
•有些乳酸菌會分泌殺菌物質,直接對付壞菌。
23
乳酸菌在腸道維持腸道免疫系統
•腸道是人體最重要免疫器官,在腸道免疫防衛體系中,腸道乳酸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乳酸菌從嬰兒一出生就進駐腸道,維持腸道免疫系統
•讓腸道免疫系統可以正常發展,
•乳酸菌在腸道內部直接與壞菌短兵相接,並不斷的刺激腸道免疫系統,讓免疫系統保持警戒,始終處於高度備戰狀況。
24
皮膚癢不要去抓
•不要去抓:一般人對於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緊用手去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
•主要是因為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
25
不要熱敷
•有些人癢到會想用熱敷,雖然熱可以使局部暫時獲得舒緩,但其實反而是另一種刺激,因為熱會使血管擴張,釋出更多的過敏原
•例如有些人在冬天浸泡在熱的溫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過渡包在厚重的棉被裡都很有可能引發蕁麻疹。
26
多吃新鮮蔬果
•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
•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發體內的熱性反應的食物少吃。
27
蕁麻疹患者之調養
原則:
•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 與B 群,或是B 群中的B 6。
•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蔔、香蕉、蘋果、橘子、蘿蔔、綠豆、意仁等。
•多休息,勿疲累,適度的運動。
體內自然產生對抗過敏原的機制
28
過敏性鼻炎最主要的過敏原
•霉菌、塵蹣、花粉
•但國人大部分都是屬於對於霉菌與塵蹣的過敏,對於花粉過敏的則比較少見。
29
過敏性鼻炎
•除了搭配定期服用抗組織胺藥物來對付過敏的症狀
•用類固醇的鼻腔內噴劑來緩和鼻黏膜的腫脹外
•注意避免接觸過敏原
30
過敏性鼻炎自我療法
•避免接觸過敏原:•家中不要放置絨毛玩具•不要鋪地毯
•在換季整理衣物棉被時,記得戴口罩。
•家中地板清潔,以吸塵器代替掃把,最好用濕抹布。
31
注意家中的環境清潔
•注意家中的環境清潔,家中的窗簾、被單、床罩、枕套等布質物品
•最好能常清洗,並先浸泡於60度的熱水後才洗,才能確實去除塵蹣及塵蹣的卵。
•少吃易引起過敏的發物如:蝦、蟹、鵝、鴨、芒果、龍眼、荔枝及蛋、奶類,油炸類食物。
32
按摩鼻翼兩側
•用兩手食指壓住鼻翼兩側,並且上下來回的搓揉,因為鼻翼兩側有些穴道可以立即的改善鼻塞的狀況,並有刺激鼻黏膜收縮之作用。
•早上起床未下床前戴上口罩,或是用乾淨的手帕蓋住口鼻,使呼進去的空氣溫熱,也可以改善因冷空氣造成的過敏的症狀。
33
規律的生活作息
•用臉盆裝入熱水,將臉靠近呼吸熱氣,並用毛巾蓋住頭與臉盆,避免熱氣散出,(類似蒸臉的效果)或是家中有蒸臉的器具更好,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保持距離
•正常作息,避免勞累,規律的生活作息,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
•避免因過度勞累使體質偏酸性,影響免疫系統的健全。
34
過敏性鼻炎的食療--均衡的營養
•鹼性食物(蘋果、葡萄、薏仁、山藥)•多吃維他命B 群與維他命C (蔬菜水果、全穀類)
•ß-胡蘿蔔素(胡蘿蔔、深綠色蔬菜中)•維他命E(小麥胚芽、燕麥)
35
適度的運動
•每天適度的運動•增加人體腎上腺的分泌
•抑制過敏的作用,改善過敏性鼻炎。
36
藥物,飲食,運動與生活的控制
•妥善的照顧,做好防範措施(季節交替時)•杜絕過敏原
–藥物的控制–飲食–運動與生活上
•無法根治過敏性鼻炎 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