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答案

合集下载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第7章生物圈与生态系统1.计算:在某一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兔子和狼两种动物,构成了灌丛草地—兔子—狼这样一个食物链。

假设灌丛草原的净初级生产量为每年70000kg,每只狼每年至少要吃350kg肉,并且狼只以兔子为食。

按照林德曼百分之十定律,这一灌丛草原系统最多能养活多少只狼?答:林德曼定律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从绿色植物开始的能量流动过程中,后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约为前一营养级能量的10%。

所以灌丛草原的净初级生产量传到后一营养级的能量是:70000×10%=7000(kg)即进入到兔子的能量是7000kg。

同理,兔子的能量传到后一营养级时的能量是:7000×10%=700(kg)由于每只狼每年至少要吃350kg肉,所以,该灌丛最多能养活2只狼。

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是怎么循环的,能量是怎么流动的?答:(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①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处于不断的流动之中的能量流动不仅使生态系统各个部分都能获得能量,保持稳定性,而且使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建立联系。

②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来完成的如绿色植物把太阳能转化成生态系统内部的能量,而食草动物又把绿色植物中的能量转移到第二营养级上,食肉动物又把能量转移到第三营养级。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逐级流动下去。

③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亡。

由于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过程,始终是从能量较丰富的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

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重要原则是“十分之一”法则即在能量流动过程中,前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转移给后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效率一般为10%左右,其它的能量通过散热或呼吸、排泄等形式输出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各种物质和元素从环境到生物,又从生物到环境的这种往返不停的运动。

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各种化学元素,通过食物链不停地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循环反复利用,如氧、碳、氮、磷等元素。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各圈层的组成、结构、运动与特征)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各圈层的组成、结构、运动与特征)

第2篇各圈层的组成、结构、运动与特征一、名词解释1.克拉克值答:克拉克值是指地壳元素丰度,是根据各种岩石的化学成分用加权平均法求得的,通常用重量百分数(%)或g/t表示。

由美国学者克拉克提出,并由此得名。

2.岩石答:岩石是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集合而成的地质体,。

岩石具有一定的结构构造,也有少数包含有生物的遗骸或遗迹。

其中由可供开采的有用矿物组成的集合体称为矿石。

岩石按其成因主要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火成岩)、变质岩。

3.矿物答: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矿物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

4.岩浆岩答:岩浆岩是上地幔的高温熔融岩浆沿岩石圈破裂带上升,侵入地壳甚至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

当岩浆沿着岩石圈破裂带上升而侵入到地壳中时,称为岩浆侵入活动,由此冷凝结晶而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当岩浆喷出地面时,称为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由此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称为火山岩或喷出岩。

5.沉积岩答: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可分为:先成岩石的破坏(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四个阶段。

6.变质岩答:变质岩是指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的岩石。

这种过程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7.层理答:层理是指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性质沿垂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层状构造,即表现出来的成层性。

层理可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

8.基性岩答:基性岩是岩浆岩的一种,是指二氧化硅含量介于45~52%的岩石,主要由辉石、钙斜长石和少量橄榄石和角闪石组成,如辉长岩、玄武岩。

9.平行不整合答:平行不整合是指在沉积过程中,地壳运动使沉积区上升,受到剥蚀,沉积作用间断,后来又下沉接受沉积,使其间缺失部分地层,两相邻地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

2021尔雅网络课程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王建)

2021尔雅网络课程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王建)

2021尔雅网络课程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王建)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是:?A、人地相互作用B、利用环境C、空间组成与结构D、成因与变化过程正确答案: B???2不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是??A、近岸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荒漠生态系统? ?D、河流生态系统正确答案: A3冰川气候区的主要地貌特征是?A、多边形地面? B、刃脊? C、泥流阶地? D、石海?正确答案: B4中国泥石流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是??A、河南? B、福建? C、云贵? D、山西正确答案: C5水的分布的改变会影响地球自转的速度,如果水更多的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地球的自转速度会:? A、变快? B、变慢? C、没变化? D、都不对正确答案: A6地壳最后的地区是哪儿??A、平原? B、盆地? C、高原? D、海洋正确答案: C7以下不是地质与地貌环境评估的途径的是:?A、海拔高度? B、地貌的起伏? C、地貌的部位位? D、地下组成正确答案: D8在生物起源过程中,什么生物出现后大气中氧含量才升高??A、蓝藻? B、真核生物? C、植物? D、动物正确答案: A9不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是()。

?A、水星? B、木星? C、火星? D、冥王星正确答案: D10我国东南地区潮湿而西北内陆干燥的气候是收到了()的影响。

?A、季风气候? B、海洋洋流? C、地球自转? D、地形差异正确答案: A11以下对降水和气温不具有调节作用的是哪一项? ?A、湖泊? B、水库? C、沼泽? D、岩石正确答案: D12地球上人类生存的原因是:?A、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B、地球的质量及其环境效应? C、日地距离及其环境意义? 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D13下列地区中细菌数量最多的是()。

?A、林地? B、绿化公园? C、街道? D、百货商店正确答案: D14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主要依靠的是什么:?A、资源? B、知识的创新? C、科技的进步? 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D15地球表层系统包括()。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第1章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未来地理学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答:地理学的发展以及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地理学的需求,对地理学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地理学家要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满足社会、经济提出的新的需求,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1)一个视野
即要具备全球的视野。

要善于从全球的角度,用世界的眼光来审视和研究地球表层环境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要把地球表层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和研究。

即使研究一个区域或者地方,也应该把区域和地方置于地球表层环境的整体框架下进行。

(2)两个基础
指要具备宽广的文理工融合的学科基础和厚实的地球系统科学专业基础。

(3)三种技术
指要熟练掌握地理观测、调查与信息获取的技术,地理实验与分析的技术,以及地理综合与集成的技术。

(4)四个观念
指要树立人地相互影响的观念、区域相互联系的观念、圈层相互作用的观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5)五种能力
指培养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的能力,多视角观察和多维度分析的能力,多尺度分析
研究的能力,多种方法合理使用和集成的能力,应用地理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服务社会和经济的能力。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水圈与水量平衡)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水圈与水量平衡)

第6章水圈与水量平衡1.每年全球的海洋蒸发量约为505000km3,降水量约为458000km3;每年全球大陆的蒸发量约为72000km3,降水量约为119000km3。

试计算入海径流量,并写出全球大陆水量平衡、全球海洋水量平衡和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

答:(1)全球大陆水量平衡计算公式是所以:119000-72000=47000km3,即,入海径流量为47000km3。

(2)全球海洋水量平衡计算公式是所以:458000-505000-47000=0。

(3)全球水量平衡计算公式是所以:458000+119000-505000-72000=0。

2.一流域面积为100km2,平均年降水量为1000mm,平均年蒸发量为600mm,假如土壤水分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不考虑人类用水,那么平均一年流出该流域的水量为多少?答:由全球大陆水量平衡计算公式计算出=400mm,即径流量为400mm。

由单位换算:400mm=0.4m,100km2=108m2所以,流域平均一年流出的水量是:0.4m×108m2=4×107m3。

3.水圈是怎么形成、怎么演化的?答:地球上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式存在于空中、地表与地下,成为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

可细分为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大气水以及生物水等,并通过水循环组成相互联系的水圈。

水圈的演化过程主要有:(1)水从无到有关于地球水的来源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主要是自生说和外生说。

①自生说a.地球从原始星云凝聚成行星后,由于内部温度变化和重力作用,物质发生分异和对流,地球逐渐分化出圈层。

在分化过程中,氢、氧等气体上浮到地球表面,再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最后生成水。

b.水是在玄武岩先熔化后冷却形成原始地壳的时候产生的最初地球是一个冰冷的球体。

由于地球内部的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开始衰变,释放出热能。

地球内部的物质开始熔化,高熔点的物质下沉,易熔化的物质上升,从中分离出易挥发的物质:氮、氧、碳水化合物、硫和大量水蒸气。

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3及答案王建版

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3及答案王建版

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3及答案王建版.第四节:水圈的变化趋第五节:生物圈的变化趋第六节:地球表层环境的变化趋第一节:环境规划概第二节:环境规划编第三节:环境管理及其特第四节:环境管理的任务与内第五节:环境管理的手第六节: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第一节:优化调控概第二节:优化调控原第三节:优化调控的途第四节:优化调控的方法与模退《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三一、概念解释(每题2分,共30分)1、赤道2、不整合3、泥石流4、海陆风5、林线6、地转偏向力7、信风带 8、土壤淀积层 9、喀斯特作用 10、大气辐散 11、对流层 12、常绿阔叶林 13、热量带 14、回归线 15、赤道辐合带二、简答题(只答要点)(每题4分,共计32分)举例说明生态系统是怎样维持其稳定性的。

、1.2、为什么位于高营养级上的生物取食空间范围要比低一级上的生物取食范围大?3、简述地外系统(宇宙环境)对地表环境的影响4、在水的相态转换过程中,能量是怎么传输的(说出传输的方向即可)?5、简述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6、土壤发育与地形、地貌之间有什么联系?7、从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解释厄尔尼诺产生的原因8、简要说明植被在水分循环中的作用三、分析题(每题7分,共计21分)1、假如地球停止自转,地表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2、假如大气组分90%为二氧化碳、甲烷和水汽,那么地表环境将会是个什么样子?3、假如没有青藏高原,中国的环境格局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四、计算题(每题8.5分,共计17分)1、一内陆封闭湖泊,面积为100平方千米,流域面积10000平方千米。

流域平均年降水量为120毫米(以毛毛雨形式降落),平均年蒸发量为2100毫米,土壤下渗水量相当于20毫米的降水,假定流域降水全部流入湖泊(没有外流),不考虑人类用水,那么湖泊水位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变化幅度大约有多大?假如以暴雨形式降落,湖泊水位又会怎么变化?大致变化幅度为多少?(假设忽略湖泊的水平扩张)写出大气和地面的能量平衡方程2和图1、根据图2.图12图[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三答案套答案要点3卷.一、名词解释:穿越地心并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教材的配套题库 第一部分第4篇 自然地理学的应用——方法、原理与实例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教材的配套题库 第一部分第4篇 自然地理学的应用——方法、原理与实例

第4篇自然地理学的应用——方法、原理与实例一、名词解释1.隐域性[兰州大学2013研]答:隐域性是指由地势起伏而导致水平地域结构发生异化的现象,又称非地带性。

受局部地形或土壤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隐域植被,可分布在不同的植被地带内,夹杂在显域植被中间,不形成独立的植被地带。

2.土壤肥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研]答: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映。

四大肥力因素有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

3.土壤潜在酸度[福建师范大学2013研]答:土壤潜在酸度是指胶体所吸附的H+和Al3+引起的酸度,常用mmol/100g土表示。

土壤的潜在酸度可分为代换性酸度和水解性酸度两类。

4.土壤微域分布[福建师范大学2012研]答:土壤的微域分布规律指在小地形影响下在短距离内土种、变种甚至土类和亚类既重复出现又依次更替的现象。

如在黑钙土地带的高地上,相应地见到淋溶黑钙土、黑钙土和碳酸盐黑钙土;在黑钙土地带低洼地上则出现盐化草甸土、盐渍土或盐化沼泽土。

5.土壤有机质[聊城大学2012研]答: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含碳的有机化合物。

它包括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6.冻土[西南林业大学2012研]答: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

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含有丰富的地下冰。

因此,冻土具有流变性,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征。

7.黄土与黑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研]答:黄土主要是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土状物质,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在我国集中分布于黄土高原。

黄土颜色呈各种黄色调,以粉沙为主,结构疏松,富含碳酸岩类。

风成黄土具垂直节理,层理不明显,孔隙度大,湿陷性强,抗蚀性弱,极易遭受流水侵蚀。

尔雅 现代地理学 王建 期末考试

尔雅 现代地理学 王建 期末考试




B、



C、
西


D、

•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0
土地分级中最小的单位是()。(1.0 分)
1.0 分

A、



B、
限区


C、
地方


D、
片区
•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1
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包括自然的()。(1.0 分)
1.0 分

A、
空间的组成及分布


B、
成因和变化规律

A、
土地适宜性


B、
土地资源性


C、
土地经济效益


D、
土地生态效益
•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6
从区系性角度上看,除南非以外的非洲南部地区属于()。(1.0 分)
1.0 分

A、
全北区


B、
古热带区


C、
新热带区


D、
开首区
•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7
高原的地域分异的主要表现不包括()。(1.0 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我国东南地区潮湿而西北内陆干燥的气候是收到了()的影响。(1.0 分)
1.0 分

A、
季风气候


B、
海洋洋流


C、
地球自转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地球与地球表层环境)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地球与地球表层环境)

第2章地球与地球表层环境1.假如地球的形状、大小、运动及日地距离与现在不同,地球表层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答:假如地球的形状、大小、运动及日地距离与现在不同,地球表层不会有生命的孕育,更不会有丰富多彩的表层环境。

原因如下:(1)地球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旋转椭球体。

这种形状使太阳辐射对地球表面增暖的程度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方向降低,从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球表面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2)地球的总质量为5.976×1027g,总体积10833×108km3,平均半径约6371km。

地球质量适中,引力适中,形成适宜的大气圈与水圈,为生命的诞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3)地球运动的主要形式包括自转与绕太阳的公转。

①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产生地方时,产生地转偏向力,深刻影响地球上的生命活动。

②地球的公转导致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运动对地球表面温度调节、生命孕育有重要意义。

(4)地球距离太阳1.496×108km,日地距离适中,该距离使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辐射比较适中,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高于水的冰点、低于水的沸点,大部分水以液态存在,为生命的孕育创造了条件。

2.2009年7月22日在长江流域看到了日全食,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日全食期间是观测研究什么的好机会?答:(1)日全食发生原因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

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发生日食现象。

在地球上月影里的人们开始看到阳光逐渐减弱,太阳面被圆的黑影遮住,天色转暗,全部遮住时,天空中可以看到最亮的恒星和行星。

由于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球本影中的人们才能看到日全食。

(2)日全食是人们认识太阳的极好机会日全食时,月亮挡住了太阳的光球圆面,在漆黑的天空背景上,相继显现出红色的色球和银白色的日冕,科学工作者可以在这一特定的时机、特定的条件下,观测色球和日冕,并拍摄色球、日冕的照片和光谱图,研究有关太阳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组成。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第9章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1.在海岸均衡剖面塑造过程中,水与岸坡是怎样相互作用的?答:在海岸均衡剖面塑造过程中,水与岸坡是相互作用的。

(1)在波浪作用下,近岸水质点做往复运动。

当波峰来临时,水质点向岸运动,近底层产生向岸的水流;当波谷来临时,水质点向海运动,近底层产生向海的水流。

水下岸坡近水底的泥沙颗粒,在波浪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

(2)假设原始水下岸坡是一个微微向海倾斜的,由同一粒径的泥沙组成的斜坡,并且波浪前进的方向与海岸垂直及其作用力保持不变,则在水下岸坡上,存在着一个中立线。

(3)中立线的向海一侧,水深较大,波浪变形较小,水质点向岸和向海的移动速度与距离相当。

由于重力的作用,妨碍了泥沙向岸的运动,增大了泥沙向海的位移,泥沙在波浪作用下逐渐向海移动。

(4)中立线向岸的一侧,水深变小,波浪变形强烈,水质点向岸移动速度与距离大于向海的移动速度与距离,超过了重力的影响,每次波浪过后,泥沙都向岸边移动一段距离。

(5)中立线附近,波浪变形产生的向岸(向坡上)的力,正好与重力作用产生的向海(向坡下)的力相抵消。

因此岸坡上的泥沙颗粒在波峰到来时,向岸移动一段距离,波谷到来时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泥沙静位移量等于零。

(6)中立线以上,由于泥沙向岸移动,岸坡受侵蚀,侵蚀下来的泥沙被带到岸边堆积形成海滩,使岸坡坡度增大。

当岸坡坡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岸坡上的泥沙所受到的重力下滑力与波浪变形产生的向岸上移的力相平衡,泥沙静位移量变为零。

(7)中立线以下,泥沙向下移动堆积在坡脚形成水下堆积阶地。

由于下部堆积、上部侵蚀,岸坡坡度变缓,重力的作用减弱。

当岸坡坡度变缓到一定程度,岸坡上的泥沙受到的波浪变形产生的向岸上移的力与重力产生的下滑力相平衡,泥沙静位移量变为零。

(8)当岸坡发育到该阶段,整个岸坡上的泥沙的静位移量都为零,岸坡上没有侵蚀也没有淤积,整个剖面处在动态平衡状态,即海岸均衡剖面。

2.从水圈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的角度,评述侵蚀循环理论与剥蚀系统模式。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自然地理学的应用——方法、原理与实例)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自然地理学的应用——方法、原理与实例)

第4篇自然地理学的应用——方法、原理与实例一、名词解释1.自然综合体答:自然综合体是指在地球表层由彼此密切联系的各自然地理成分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统一整体。

包括自然区划和土地类型的各级单位,又称自然地域综合体。

2.地理系统答:地理系统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它是一个动态的多等级开放系统。

3.耗散结构答:耗散结构是指地理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它通过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与能量,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

4.旋回性答:旋回性是以不等长的时间间隔为重复周期的自然演化规律。

比较于周期性节律,这是更高一级、更为复杂的自然节律。

在自然界中,地质旋回和气候旋回是旋回性节律的典型范例。

5.地理节律答:地理节律是指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随时间的演化而表现出来的周期性规律。

地理节律来自地理现象的循环和振荡。

其表现反映了地理模拟和地理预测的可能性。

有叠加性、分级性、变异性三个特点。

6.反馈答:反馈是指信息反馈,即将输出又回输到原系统中去。

反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

自然地理环境是具有复杂反馈回路的控制系统,因此它有自我调节能力。

7.自然环境的稳定性答:自然环境的稳定性是指周期性节律过程中,每一个节律重复,自然地理环境保持着稳定的空间结构,自然地理环境不断向前演化的历史进程中,在一段相当长的阶段内维持着相对的稳定状态。

8.土地答:土地是指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种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

它具有一定范围和厚度并受自然规律制约和人类活动影响。

9.土地分级答:土地分级是指土地个体地段的划分和合并,即采用地域系统研究法区分出一些综合自然特征一致性和内部复杂性的程度有差别、级别不同和大小不等的个体土地地段。

10.土地分类答:土地分类是指对土地单位的类型划分。

有立地(相)的分类、土地单元(限区)的分类、土地系统(地方)的分类。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满分-考试-期末考试-答案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满分-考试-期末考试-答案

使用方法:1.下载本文档,用word打开2。

按“ctrl+f”打开“查找”功能3.复制黏贴题目中的部分内容,就会自动跳转到那一题,就可以看到答案了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已完成100.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

(1.0分)1.0分A、南森B、奥特柳斯C、霍姆斯D、魏格纳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是向()偏。

(1.0分)1。

0 分A、左B、右C、南D、北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3我国的径流带的变差系数最大的区域位于()地区。

(1。

0分)1。

0 分A、西南B、东南C、西北D、东北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定义,自然地理学采用()的观点和方法()。

(1。

0分)1.0 分A、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B、系统的、微观的、区域联系的C、微观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D、系统的、综合的、微观的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5一般来说,与滑坡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1.0分)1.0 分A、岩石圈的结构B、岩石圈的性质C、降水的多少D、降水的成分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6自然地理学是()的核心学科。

(1。

0分)1.0分A、地球系统B、地球内部系统C、地球表层系统D、地球表层自然系统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72004年印度洋海啸中,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损失比印度和斯里兰卡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1。

0分)1.0分A、距离较远B、海拔较高C、受苏门答腊岛的遮挡D、大陆架较长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8生态系统中,存在流动的不包括()。

(1。

0分)1.0 分A、物质B、能量C、信息喜好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9下列地区中细菌数量最多的是()。

(1.0分)1。

0分A、林地B、绿化公园C、街道D、百货商店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10北半球的岩石圈总体上是向()漂移的。

(1。

0分)1。

0 分A、东B、南C、西D、北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1下部是岩石,上方是沉积物的阶地类型是()。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大气圈与气候分异规律)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大气圈与气候分异规律)

第5章大气圈与气候分异规律1.为什么温度分异和湿度分异的方向不同?答:(1)湿度分异是非地带性变化①沿海地区降水丰沛,越往内陆降水越少,年平均降水量呈现出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规律。

②一般海洋上降水多于陆地;沿海地区降水丰富,而内陆干燥少雨,且越接近海洋的迎风海岸,降水越多,随着向内陆的逐渐深入,湿润程度逐渐减小,降水越来越少,直至形成干旱的沙漠。

③湿润程度向内陆减小的快慢,与陆地的表面形态有直接关系。

比如西欧平原地区,大西洋暖湿气流可长驱直入,形成了世界上范围最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2)温度分异是地带性变化①由于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多,高纬度地区较少,因此地面产生呈纬度地带性的热力分异规律:低纬度地区温度较高,高纬度地区较低,温度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

②在世界等温线分布图上,等温线的分布大致与纬圈平行,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根据热力分异规律,可以将全球从赤道到极地依次划分为热带、副热带、温带、副寒带和寒带五个热量带。

2.高低纬之间热量是怎么传输的?答:由赤道向极地的高低纬之间的热量传输,主要依靠全球性的大气环流及洋流来实现的,并随纬度和季节而异。

(1)从纬度看,全球能量的输送是从南、北纬35°之间的辐射差额正值区向纬度高于35°的负值区输送。

平均而言,输送量以纬度40°附近为最大值。

①热赤道约在5°N,其中显热传输便从此热赤道附近分别向南、向北输送,在纬度20°附近和50°~60°之间达最大值。

②潜热输送约从南、北回归线附近分别向低纬和高纬输送,在纬度10°和40°附近达最大值。

(2)从季节看,冬季高低纬间的温差最大,环流最强,从低纬向高纬输送的热量最多;夏季相反,高低纬间的温差最小,环流最弱,从低纬向高纬输送的热量也最少。

3.温室效应的原理。

答: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即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射入地面,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题库-课后习题(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与地球表层系统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题库-课后习题(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13章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与地球表层系统1.地球表层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

答:(1)太阳能①太阳能的作用太阳能是地球表层系统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是风、洋流、波浪、降水以及其他水循环过程的驱动力,也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

通过光合作用,太阳辐射能转变成化学能与生物能,以植物与动物的形式储存在生物圈内。

②太阳能的储存与释放植物与动物死亡和埋藏后,部分太阳辐射能储存在岩石中。

当岩石风化分解或当人们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时,储藏在岩石中的能量就会释放出来。

(2)地热能①地热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热量,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它通常通过岩浆侵入、火山喷发、温泉等形式释放到地球表层。

②地热能是地球表层系统能量的第二大来源。

它是火山喷发、地震、山地隆起、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是地貌塑造的主要动力之一。

(3)地球转动的动能①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是大气环流、洋流基本格局的塑造者之一,对河流的偏转与侧向侵蚀具有重要作用。

②地球转动产生的潮汐能潮汐能引起海洋潮汐、固体潮和大气潮。

a.海洋潮汐是海岸线与海岸地貌塑造的主要外动力之一。

b.固体潮是地震、火山、断裂等的触发因素。

c.大气潮对大气环流与气候有一定的影响。

③地球自转速度变化产生的机械能地球自转速度变化产生的机械能导致全球范围的海水进退、大陆漂移、山地的形成,对大气环流、洋流具有重要的影响。

2.为什么说物质循环是圈层相互作用的纽带与桥梁?答:地球表层系统的物质循环,通常划分为大气循环、水循环、地质循环、生物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大气循环、水循环、地质循环、生物循环主要发生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但不局限于单一圈层之中。

(1)大气渗透到各个圈层,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中都有大气,并且还在不断地与大气圈进行着交换。

(2)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更新和改变着大气,岩石、土壤中的大气也在不断地与大气进行着交换,海洋是大气某些组分的重要来源。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与答案(共5套)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与答案(共5套)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1、回归线2、分水岭3、石环4、山谷风5、副热带6、食物网7、气旋、反气旋8、土壤腐殖质层9、冻融作用10、气压梯度力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40分)1、试述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生物学、水文学、大气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

2、简述世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试述行星风带的成因机制。

4、试述地球表面干湿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5、画图并简述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路径。

6、简要说明碳在地球表层环境中的循环。

7、简述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8、简述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土壤发育的影响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计24分)1、试分析地球的大小、形状、运动及日地距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2、假如太平洋消失,亚洲的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3、假如没有青藏高原,中国的环境格局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计16分)1、全球的海洋年蒸发量为42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380立方千米;全球大陆年蒸发量为7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110立方千米。

如果不考虑土壤湿度的变化,试计算全球年入海径流量,并写出陆地水量平衡、海洋水量平衡和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

2、在某一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兔子和狼两种动物,构成了灌丛草地——兔子——狼这样一个生物链。

假设这一灌丛草原的净初级生产量为每年210000千克,每只狼每年至少要吃350千克肉,并且狼只以兔子为食。

按照林德曼百分之十定律,这一灌丛草原系统最多能养活多少只狼?卷1套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1回归线:一年中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的南北界线。

2分水岭:两个流域之间由地面最高点连接组成的山岭高地。

3、石环:由于融冻作用形成的由石块或者砾石组成的环状地貌。

4、山谷风:由于山坡与谷地受热与冷却的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白天吹向山坡,夜晚吹向谷地的风。

5、副热带:位于热带两测由下沉气流控制的气候干燥的地带。

6、食物网:由生物组成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网7、气旋、反气旋:围绕着低压或者高压中心所形成的旋转着的气流系统叫做气旋或反气旋。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2章)】【圣才出品】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2章)】【圣才出品】

第1篇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一、名词解释1.地理学答: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研究地球表层物质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系统在组成、结构、功能、空间特征和时间动态等方面相互作用与相互依存机理的科学,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2.地理环境答:地理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地球表层环境。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经济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构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3.自然地理学答: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物质系统及其要素的组成、结构、功能、空间特征、时间动态,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机理的科学。

由于地球表层物质系统及其组成要素的运动与变化过程主要由自然力量和人化了的自然力量所驱动,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因而它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4.自然地理环境答: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是地理环境的一部分。

5.综合自然地理学答:综合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综合自然特征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有些学者认为综合自然地理学就是自然地理学,即不包括部门自然地理学的狭义自然地理学;也有人将综合自然地理学称为景观地理学。

6.LUCC答:LUCC是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与IHDP(全球变化人文计划)两大国际项目确立的共同核心计划,其目的在于提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系统与人类日益发展的生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

研究内容涉及“土地覆盖与全球环境”、“土地利用与全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的人为原因及可能驱动力”等。

7.经济环境答:经济环境是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1 / 1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第11章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的途径与方式(不限于该教材所列内容)。

答: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的途径与方式:
(1)气候的变化,导致海平面的升降、冰川的消长,海平面的升降、冰川的消长通过均衡作用引起岩石圈的变动与调整。

同时,气候的变化,引起地球表层水的分布发生变化,导致地球自转速度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岩石圈的变动和构造形变。

(2)岩石圈的变动影响气候的变化、海平面的升降与冰川的消长。

它们之间相互反馈、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水-气-岩系统。

(3)岩石圈的变动和构造形变,导致气候的变化、水的分布的变化,以及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同时,导致地球表层物质的重新分配。

不仅会改变大气环流、水圈的结构与轮廓,还会相应地改变地球的转动惯量,从而改变地球的自转速度。

(4)地球自转速度的改变,不仅会引起新的岩石圈的变动,还会通过改变地面水平切向应力改变地表水的分布,通过改变洋流运行速度以及改变大气角动量来改变大气环流和气候。

(5)海平面的升降以及海水温度的变化,导致洋流的变化,从而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导致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变化。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不同的正、负反馈途径与机制。

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3及答案王建版_8589

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3及答案王建版_8589

课程导航走开刷新对于本课程第一章: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第二章:地球与地球表层系统第三章:地球表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第四章:岩石圈与地球表层结构和轮廓第五章:大气圈与天气分异规律第六章:水圈与水均衡第七章:生物圈与生态系统第八章:大气圈与岩石圈的互相作用第九章:水圈与岩石圈的互相作用第十章:水圈与大气圈互相作用第十一章: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互相作用第十二章: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的互相作用第十三章: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互相作用与地球表层系统第十四章:地表环境评估与区划第十五章:地表环境展望第十六章:地表环境的规划与管理第十七章:地表环境的优化调控第一节:平时生活中的自然地理学识题第二节: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第三节:自然地理学的性质第四节: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地外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第三节:地内系统对地表系统的影响第一节:地球表层系统的构成第二节:地球表层环境(系统)的结构第三节: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第四节: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第一节:岩石圈的构成第二节:岩石圈的结构第三节:岩石圈的运动第四节: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与轮廓第五节:结构地貌第六节:岩石圈与人类第一节:大气圈的构成与结构第二节:大气运动第三节:物质输移第四节:能量传输第五节:天气分异规律第六节:大气与人类第一节:水圈的构成第二节:水圈的结构第三节:水圈的演化第四节:水的运动第五节:水分均衡第六节:水圈与人类第一节:生物圈的构成第二节:生物圈的结构第三节:生物圈的形成与演化第四节:生态系统第五节:人与生物圈第一节:岩石风化与天气第二节:岩石圈改动与天气第三节:地貌与天气第四节:沙尘暴与黄土堆积第一节:岩石与水第二节:岩石圈的结构与流域性质和水系发育第三节:水的散布、负荷均衡与岩石圈的形变第四节:结构 - 侵害 - 地貌循环第五节: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第六节:海岸线与海岸带第七节:海啸、泥石流、崩岸、滑坡-水、岩互相作用的实例第八节:河口地貌第一节:水汽与天气第二节:水与天气第三节:大气环流与水的循环第四节:海气互相作用第一节:天气-海面-冰川-均衡第二节:天气-水的散布-地球自转速度-结构运动或形变第三节:结构运动-大气环流-水份循环第四节:水圈、大气圈、岩石圈互相作用与冰川、冰缘地貌第五节:水圈、大气圈、岩石圈互相作用与黄土地貌第一节:生物圈与岩石圈互相作用第二节:生物圈和大气圈互相作用第三节:生物和水的互相作用第四节: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物圈的互相作用第一节: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流动与能量均衡第二节:地球表层系统的物质迁徙与循环第三节: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地区分异规律第四节:土壤与土壤系统第五节:喀斯特作用与喀斯专门貌第一节:天气种类区分与天气环境评估第二节:生物环境分区与评估第三节:地形、地貌与地质环境评估与区划第四节:水资源与水资源散布第五节:土地分类、分级与评估第一节:地表环境展望的原则第二节:岩石圈的变化趋向第三节:大气圈的变化趋向第四节:水圈的变化趋向第五节:生物圈的变化趋向第六节:地球表层环境的变化趋向第一节:环境规划概括第二节:环境规划编制第三节:环境管理及其特点第四节:环境管理的任务与内容第五节:环境管理的手段第六节: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第一节:优化调控概括第二节:优化调控原理第三节:优化调控的门路第四节:优化调控的方法与模型退出《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一试卷三一、观点解说 ( 每题 2分,共 30 分)1、赤道2、不整合3、泥石流 4 、海陆风 5 、林线 6 、地转倾向力7、信风带 8 、土壤淀积层 9 、喀斯特作用10 、大气辐散 11 、对流层 12 、常绿阔叶林13 、热量带 14 、回归线 15 、赤道辐合带二、简答题(只答重点)(每题4分,合计32 分)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是如何保持其稳固性的。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1篇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一、名词解释1地理学答: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研究地球表层物质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系统在组成、结构、功能、空间特征和时间动态等方面相互作用与相互依存机理的科学,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2地理环境答:地理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地球表层环境。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经济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构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3自然地理环境答: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是地理环境的一部分。

4综合自然地理学答:综合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综合自然特征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有些学者认为综合自然地理学就是自然地理学,即不包括部门自然地理学的狭义自然地理学;也有人将综合自然地理学称为景观地理学。

5LUCC答:LUCC是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与IHDP(全球变化人文计划)两大国际项目确立的共同核心计划,其目的在于提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系统与人类日益发展的生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

研究内容涉及“土地覆盖与全球环境”“土地利用与全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的人为原因及可能驱动力”等。

6经济环境答:经济环境是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生产力实体具有二重性,从自然属性来评价,这种地域特征属于人为环境;从技术经济角度考察,这种地域属于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

7太阳系答:太阳系是指太阳以其巨大的引力维持的绕着它运动的一个天体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东北
B、正北
C、正南
D、东南
正确答案: D
2
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定义,自然地理学采用()的观点和方法()。
A、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
B、系统的、微观的、区域联系的
C、微观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
D、系统的、综合的、微观的
正确答案: A
3
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范围是()。
正确答案:×
5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近地面的气旋呈顺时针形状。()
正确答案:×
大气圈的物质输移、能量传输
1
一般来说,蒸发大于降水的是()。
A、赤道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副热带地区
D、高纬度地区
正确答案: C
2
关于山谷风,说法正确的是()。
A、白天,山顶受热较多,风由山坡吹向山谷
3
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
A、南森
B、奥特柳斯
C、霍姆斯
D、魏格纳
正确答案: D
4
火山喷发包括中心式喷发和裂隙式喷发。()
正确答案:√
5
节理,又称断层,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地层的断裂。()
正确答案:×
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与轮廓
1
现阶段公认的板块运动的动力是()。
4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地理学的影响之一是,分析实验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地表环境的丁莲观测越来越广泛。
正确答案:×
5
人类经历了一个从依赖适应自然,到修饰改造自然,最后达到相互协调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理学学科的变化。()
正确答案:√
科学的、技术的、哲学的地理学
1
地理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不包括()。
A、机械过程
B、物化过程
C、生化过程
D、人文过程
正确答案: D
2
地球表层环境的结构特征不包括()。
A、垂直分层
B、水平分异
C、立体交叉
D、多级并行
正确答案: D
3
关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与地球环境表层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表层环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组成的
A、地外系统
B、地球表层系统
C、地球内部系统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B
4
地外系统对地表系统的影响包括陨石对地球的撞击。墨西哥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正确答案:√
5
2009年,联合国天文学科大会通过决议,将冥王星排除在了太阳系行星之外。()
正确答案:×
地内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正确答案: D
3
岩石圈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成分是()。
A、氢
B、硅
C、铝
D、氧
正确答案: D
4
沉积岩可以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
正确答案:×
5
一般来说,自然界的沙子中最多的是石英和长石。()
正确答案:√
岩石圈的结构和运动类型
1
大陆型的地壳平均厚度为()公里。
B、重力
C、地形
D、气候
正确答案: B
4
受到地球重力的影响,海平面是绝对平整的,所以才会被用来作为高度的基准。()
正确答案:×
5
地表上固态、液态、气态相互转化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能量转化和传输的过程,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正确答案:√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及特征、功能
1
地表过程包括()。
正确答案: C
3
从地理学角度来说,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的内容不包括()。
A、资源的合理利用
B、自然灾害的防治
C、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D、自然景观的设计
正确答案: D
4
胡焕庸线是从大兴安岭到横断山脉的一条分界线,区分自然资源的分布密集程度。()
正确答案:×
5
受环境影响,为了保证自身的温度,白种人鼻子比较长,嘴唇比较厚。()
D、岩石圈
正确答案: C
3
科学的地理学的主要变化是()。
A、从实验、实测到经验
B、从分析到描述
C、从定性到定量、半定量
D、从机制探索到过程研究
正确答案: C
4
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是指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为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
正确答案:×
5
地理学的视角包括地方的综合、地方间的相互依存、尺度间的相互依存人地相互依存等四个视角。()
正确答案:√
现代自然地理学绪论
1
一般来说,地理学家需要的专业基础是()。
A、圈层系统科学专业基础
B、地表系统科学专业基础
C、地球系统科学专业基础
D、人地关系系统专业基础
正确答案: C
2
对地理学家提出的新要求中的“三种技术”是()。
A、信息获取的技术、信息分析的技术、地理综合和集成的技术
正确答案:√
系统的、统一的、全球的、发展的、生活的地理学
1
()已经成为地理学的性质和特征。
A、独立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拓展性
C、系统性
D、关联性
正确答案: C
2
地理学的发展未来不太会成为()。
A、系统的地理学
B、人文的地理学
C、统一的地理学
D、哲学的地理学
正确答案: B
3
自然地理学是()的核心学科。
A、地球系统
B、地球内部系统
C、地球表层系统
D、地球表层自然系统
正确答案: D
4
人文地理学家对于自然因素对人文过程作用考虑得比较全面,而自然地理学家对人文因素考虑较为欠缺。()
正确答案:×
5
要研究区域分异,必须从整个地表环境着眼,才可能得出比较全面和准确的认识。()
A、7.3
B、23.7
C、43.6
D、20
正确答案: C
2
相对来说,比较少有化石的是()。
A、变质岩
B、沉积岩
C、火成岩
D、石英岩
正确答案: C
3
沉积岩的层面构造一般没有()。
A、水平层理
B、波状层理
C、压扁层理
D、膨胀层理
正确答案: D
4
岩石圈的水平运动通常称为造陆运动,垂直运动一般成为造山运动。()
正确答案:×
岩石圈的组成
1
关于岩石圈,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圈包括全部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B、岩石圈包括全部地壳和上地幔
C、岩石圈包括上地幔和下地幔
D、岩石圈包括地壳、上地幔和过渡层
正确答案: A
2
岩石圈中,()的数量最多。
A、火成岩
B、石英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B、白天,山谷受热较多,风由山谷吹向山坡
C、晚上,山顶散降温较慢,风由山谷吹向山坡
D、晚上,山谷降温较慢,风由山坡吹向山谷
正确答案: D
3
焚风多发于()。
A、迎风坡
B、背风坡
C、山顶
D、山谷
正确答案: B
4
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是从低纬度地区通过洋流和大气环流向高纬度地区输送。()
正确答案: B
4
自然地理学研究强调针对于不受人类影响或受人类影响较小的自然区域,不涉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
5
地理学的系统性是强调地理学在科学系统中与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作用。()
正确答案:×
地外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1
受多种作用力的影响,长江口在不断地向()方向迁移。
正确答案:√
5
受热岛效应影响,城市中容易出现中心区域降水多余周边区域降水的情况。()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表层环境
C、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组成了地球表层环境
D、地球表层环境包括包含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正确答案: B
4
人类对地表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地表环境对人类产生的影响不大。()
正确答案:×
5
地球表层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来自于地球的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
人类与地表环境
1
地表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没有体现于()方面。
A、人类的诞生
B、人种的形成
C、人群的文化
D、人口的分布
正确答案: C
2
人类对于地表环境的影响不包括()。
A、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结构
B、改变了地表环境能量平衡
C、改变了地表资源的分布
D、改变了地表物质的循环
A、60-65
B、70-75
C、80-85
D、90-95
正确答案: C
2
地球气流的循环是()。
A、单圈环流
B、二圈环流
C、三圈环流
D、四圈环流
正确答案: C
3
季风形成的原因是()。
A、海陆日历差异
B、地球自转
C、海洋洋流
D、自转偏向力
正确答案: A
4
海陆风是指夏季的风由大海吹向陆地,冬季的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C、从区域性的地理学走向普遍性的地理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