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2读懂爸爸妈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读懂爸爸妈妈的心》](https://img.taocdn.com/s3/m/b9b8cd2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a.png)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读懂爸爸妈妈的心》第一篇: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读懂爸爸妈妈的心》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材分析】《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是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的第二个主题内容。
本单元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感受和体验家人对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辛苦及其蕴含着的深深的爱。
本课重点在于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父母长辈在培育自己时的良苦用心及其辛劳,使学生在感受家人关爱的同时,学会体谅家人,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学情分析】由于现在的孩子有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中大多数是在家人的宠爱下生活和成长起来的,由此,造成一些孩子道德情感的麻木和欠缺,身在爱的海洋中却感受不到。
对他人,甚至对自己最亲近的人缺乏理解和关注。
因此,通过本主题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去理解自己的父母,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恰当地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使亲子关系更融洽,更利于他们的成长。
【教学目标】1.学习从多家度理解和体谅父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盼。
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蕴含着对子女深深的爱。
能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2.了解父母的喜怒哀乐好愿望等,愿意与父母交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知道用自己的行动为父母分忧,学会体谅父母,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
【教学重点】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蕴含着对子女深深的爱。
【教学难点】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读懂父母的心。
【教学准备】1.教师通过电话或微信等方式调查班上家长的愿望、苦恼、爱好,并做好调查记录表。
2.教师在做调查的过程中,截取2-3位家长真心话的录音。
【教学过程】以歌曲导入1.播放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学生特别留意歌词的内容。
2.师:同学们,这首歌曲通过以父母亲的角度,表达了对时间不知不觉流逝的感触,唱出了亲情的温暖,人性的美好,也唤起了我们对亲情最温暖的回忆,同时呼吁:让人们多花花时间陪陪父母,不要让时间带走太多。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4d6e8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3.png)
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了解父母的日常生活;2)感受父母的辛劳和付出; 3)理解父母的爱;4)学会感恩和回报。
教学目标
03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父母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理解 父母的辛劳和付出。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感受和理解的能力,以及 表达感恩之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 之心和家庭责任感。
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强化家校合作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引导 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品德与社会 教育,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THANKS
学生自我评价
我更加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以后会更加珍惜他们的 劳动成果。
我学会了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以后会更加主动地关心 他们。
通过这节课,我更加懂得了感恩和回报的重要性。
家庭作业布置
01
请学生回家后,主动与父母交 流,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
况,并记录下来。
02
请学生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 的事情,如捶背、倒水、洗碗
等,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03
请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 更好地表达对父母的爱,并写
下自己的计划。
06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
情感引导
通过引导学生分享家庭故事,有效 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了学 生对父母的理解和感恩之情。
互动环节
设置了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 使学生积极参与,加深了学生对课 堂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确保沟通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干扰, 选择合适的时间段,如晚饭后或周末。
实施沟通计划
01
积极倾听
在沟通过程中,认真倾听父母的 观点和感受,不打断他们的话,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说课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_人教版新课标-精选教育文档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说课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_人教版新课标-精选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7242c6a336c1eb91a375d85.png)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说课-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人教版新课标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新课标三年级思品与社会下册第二课,第8页-11页的内容。
2.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家人的爱;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来自社会的爱。
整个单元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去感受、体验、理解家人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学校老师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无私的爱;社会对少年儿童成长给予的关爱。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父母为培育自己付出了许多的辛劳,能初步理解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学情分析:由于现阶段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只知道受人爱,不知道去爱别人,他们习惯于接受父母付出的爱,从不知父母所受的苦,更不思回报父母的情。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有效的活动挖掘儿童对情感的体验,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不应当只会接受父母的爱,还应当学会爱父母,体谅父母。
二、说学习目标与重难点1、认知目标:了解父母辛劳,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在家做个好孩子。
2、行为目标:做到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并能帮父母干家务活,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育,以实际行动给父母带来快乐。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4.学习重点难点:落实行为目标,激发爱父母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本课教学我将主要采用体验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
运用多媒体手段,从学生生活切入,设计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交流与探究中了解父母辛劳,体贴父母,不让父母操心,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四、活动过程活动一:假如我来做父母1、以课本第8页情境为例,让学生演一演,:如果孩子努力学着做一件事,作为父母会是怎样的心情,会对孩子说什么?如果孩子迟迟没回家,父母会是怎样的心情,孩子回来后会说什么?2、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分析,例如:为了把好吃的东西让给孩子吃,故意说自己不爱吃;孩子做错了事父母生气。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说课-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说课-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人教版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af634e8876eeaeaad1f330fc.png)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说课-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人教版新课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家人的爱;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来自社会的爱。
整个单元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去感受、体验、理解家人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父母为培育自己付出了许多的辛劳,能初步理解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二、学情分析: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限于认知水平等原因,他们还难以“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而我班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既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现在都容易出现这样的教育问题:孩子从小只知道被人爱,不知道去爱别人,他们习惯于接受父母付出的爱,从不知父母所受的苦,更不思回报父母的情。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我班中有来自农村家庭的6个住校生和8个中餐生,因为他们与父母相处和交流的时间和机会相对较少,使他们的心理承受较大的压力,容易造成他们内向、不善言表的个性。
也使得这部分的孩子对自己的父母缺乏理解和关注,有的甚至心生怨恨,责怪自己的父母不能像别人的父母一样天天陪伴关爱自己。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1.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word教案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1.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e8dfcfccbff121dc36833c.png)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道德与社会下册教课设计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第二课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一、教材剖析: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整个单元以爱作为主线,指引学生经过一些详细的生活情形,去感觉、体验、从多角度理解家人对自己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
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感觉父亲母亲的养育之恩,懂得父亲母亲为培养自己付出了很多的辛勤,能从多角度理解父亲母亲,试试并愿意与父亲母亲交流,学会如何与父亲母亲交流,在生活中能相互理解、相互尊敬。
二、学情剖析:因为现阶段的孩子都是独生儿女,他们从小只知道受人爱,不知道去爱他人,他们习惯于接受父亲母亲付出的爱,从不知父亲母亲所受的苦,更不思回报父亲母亲的情。
所以,教课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调换学生的感情,经过有效的活动发掘小孩对感情的体验,获取对父亲母亲心里世界的理解,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不该该只会接受父亲母亲的爱,还应该学会爱父亲母亲,谅解父亲母亲。
三、教课目的:1、学习从多角度理解和谅解父亲母亲,懂得父亲母亲对儿女的教育方式各有不一样,能理解父亲母亲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2、认识父亲母亲的望子成龙的急迫梦想,在生活中愿意与父亲母亲谈话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能够相互尊敬、相互理解。
3、能够用自己的实质行动为爸爸妈妈分忧,学会谅解父亲母亲,尽量少给父亲母亲填麻烦。
四、教课要点:学习从多角度理解和谅解父亲母亲,懂得父亲母亲对儿女的教育方式各有不一样,能理解父亲母亲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教课难点:认识父亲母亲的望子成龙的急迫梦想,在生活中愿意与父亲母亲谈话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能够相互尊敬、相互理解。
五、活动准备:课件、歌曲《感恩的心》《我爱我家》、《我爱我的家》、《世上只有妈妈好》。
活动过程:(一)讲话导入:同学们,看到你们在爸爸妈妈的精心培养和教育下,健康快乐地生活着,真替你们快乐!你们长大了、上学了、长知识了,对很多事情更是有了自己的想法,这时在与父亲母亲交流交流的时候,就不免会出现建议分歧,甚至还会产生一些不睦睦的音符(是这样的吗?)今日就让我们试着读一读爸爸妈妈的心。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38ba128bd63186bdebbcd0.png)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家人的爱;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来自社会的爱。
整个单元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去感受、体验和理解家人、老师、社会对我们的成长给予的付出和关爱。
本课以话题和组图的形式呈现,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父母为培育自己付出了许多的辛劳,能初步理解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学情分析】由于现阶段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只知道受人爱,不知道去爱别人,他们习惯于接受父母付出的爱,从不知父母所受的苦,更不思回报父母的情。
因此,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爱,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关注和体谅父母,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对生活的道德敏感性。
【活动目标】1.知道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是多方面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感受父母给予我们的关爱,知道父母为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辛劳,了解父母养育我们的苦心。
3. 懂得关心、体谅父母,学习用自己的行动为父母分忧。
4. 学会与父母沟通,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活动重点】1.明白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蕴含着对子女的关爱。
2.能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活动难点】学习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教学准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前调查、制作课件学生:进行课前调查并填写调查表、记录卡【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随着童年的歌谣我们一起走进了品德课堂。
在这里老师看到了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从这笑脸老师就知道你们生活得特别的幸福。
你的生活都离不开谁的关心?生5-6人回答。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的关心着我们,但爸爸妈妈却是我们生活中最亲最近的人。
(板贴爸爸妈妈头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父母,了解父母,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板书课题)二.活动设计(一)了解父母的辛劳1.工作的辛劳(1)课前,我们通过采访的形式对父母的工作有了较多的了解,谁愿意把自己的父母介绍给大家?说说你的父母所从事的工作,以及他们在工作中的辛劳?(指名面向全班交流,适时引导学生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2)是呀,我们的父母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我们用镜头也捕捉下他们工作中的身影。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https://img.taocdn.com/s3/m/8227123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2.png)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一、发言导入,展现课题上课前播放《我爱我的家》歌曲。
师:同砚们,本日老师给大众带来一组照片,你们想看吗?生:想。
师:(边说边播放课件)瞧,刚出生100天的小宝宝,笑得多甜啊!看,半岁啦!会自己坐着玩了。
又长大一些了,一岁啦,会慢慢走路了!转眼间,他上学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过渡:同砚们,像这样的照片,你们家里也有吧?生:有。
师:本来我们的每一点成长,都包含着怙恃辛勤的劳动和深切期盼。
我们每个别都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为了这个家庭,为了我们有一个舒适的环境,爸爸妈妈努力劳动着。
但是,我们是不是每时每刻都对怙恃的做法能够理解呢?也会有误解、抱怨、顶撞的时候吧?那么怙恃结局是一种什么用心呢?本日我们就一起来读读爸爸妈妈的心。
(板书课题:读懂爸爸妈妈的心)师:(一边出示幻灯一边说)我们的爸爸妈妈他有可能是一名工人,为了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机器零件加班加点,不辞辛苦。
他有可能是一名农民,骄阳炎炎,汗流浃背,仍在田间耕作。
他还有可能是一名西席,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我们的怙恃从事的又是什么劳动呢?他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下班,他们一天要做哪些事情?请同砚们拿出课前观察表,把我们的怙恃先容给大众,先在小组内举行交流。
生: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呢?生:我的妈妈是一名会记,早晨5点起床,给我做早点,上班,还要洗衣服做饭。
晚上还要给我领导作业。
师:你的妈妈不仅要做好劳动还要干很多家务,很辛苦。
生:我的爸爸是一名农民,天不亮就下地干活,很晚才回家。
回到家还要领导我学习。
师:你的父亲早出晚归,田里的活很累,还不忘领导孩子学习。
生:我的妈妈是一名司机,每天6点起床,晚上5点下班,回到家要擦地,洗菜,做饭,很晚才华休息。
师:你的妈妈也很辛苦。
师小结:一年365天,我们的怙恃不管何等疲乏,生活何等艰辛,他们总是一如既往的筹划着家务,培育着我们,他们为我们这个家支付的太多太多。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下册 第一章 第2课 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下册 第一章 第2课 读懂爸爸妈妈的心](https://img.taocdn.com/s3/m/f38a9361c850ad02de804152.png)
第二课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临川三小徐秀英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盼,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蕴含着对子女深深的爱,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父母的喜怒哀乐和愿望,愿意与父母交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爸爸妈妈分忧,学会体谅父母,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
二、学情分析:由于现阶段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只知道受人爱,不知道去爱别人,他们习惯于接受父母付出的爱,从不知父母所受的苦,更不思回报父母的情。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有效的活动挖掘儿童对情感的体验,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不应当只会接受父母的爱,还应当学会回报父母,体谅父母。
三、教学重难点:学习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了解父母的喜怒哀乐和愿望。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上课前播放《让爱住我家》歌曲(出示课件一)。
2.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照片,你们想看吗?(边说边出示课件三)瞧,刚出生60天的小宝宝,还在襁褓中,多可爱啊!看,半岁多啦!会自己坐学步车走着玩了。
又长大一些了,快一岁啦,正在慢慢学走路了!慢慢地,她上学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3.师过渡:同学们,像这样的照片,你们家里也应该有很多的吧。
其实我们的成长,包含着父母很多的辛劳和期盼。
为了我们家的幸福生活,他们不管多么疲惫,多么艰辛,都在努力地工作着,他们为家庭付出的太多太多了。
但我们是不是对父母的做法都能够理解呢?还是会有很多抱怨甚至顶撞的时候吧?那么父母究竟是一种什么用心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
(板书课题: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二 . 体验活动,理解父母:活动一:谁懂爸爸妈妈的心(引导学生懂得父母的爱)1引导:咱们先来看一组照片。
首先,我们观察一下这两幅图,看看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人教新课标.doc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人教新课标.doc](https://img.taocdn.com/s3/m/9a071e9d168884868662d606.png)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1.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C 1.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1)单元第单元学科品徳与社会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了解父母辛劳,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在家做个好孩子。
2.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能力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让学生明白严也是爱'的道理。
2.培养学生的学会理解父母的爱,懂得关心父母。
知识目标1让学生从活动中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2.让学生懂得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重点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明白严也是爱的道理。
滩点通过小记者行动,了解父母的苦恼,学着为父母分担。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追问:听了这首歌,你知道爱是什么吗?讨论:1.爱是爸爸妈妈为我们做的可口饭菜。
2 •爱是爸爸妈妈陪我们一起成长。
3.爱是雨天爸爸给我撑起的雨伞。
4.爱是生病时妈妈红了的双眼。
5.……导入主题:爸爸是船,妈妈是帆,爸爸妈妈给了我们幸福快乐的生活。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读懂爸爸妈妈的心》第一课时。
由歌曲导入,吸引学生兴趣,思维发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为新课做铺垫。
.讲授新课(一)你能理解他们吗我们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们并不是很了解。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爸爸、妈妈的心。
1・爸爸妈妈的爱举例我给爸爸、妈妈做了一次饭:(1)真好吃!疑问:我做的味道不如妈妈,他们为什么说好吃呢?追问:思考: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小结:1)因为爸爸妈妈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爱,并不是只是因为饭菜;2)"这顿饭菜让爸爸妈妈感到很开心;3)爸爸妈妈对我劳动的肯泄;4)……(2)爸爸: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我:我就在同学家做作业呢。
追问:爸爸为什么会发这么大火?体会大家说:1)太晚了爸爸担心我的安全;2)因为爸爸爱我所以才会发火;3)虽然爸爸发火了,但是全是因为爱;4)……2.拓展延伸你们能理解爸爸妈妈的做法吗?从你的体验说说,爸爸、妈妈好理解吗?新课讲解结合图片素材。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读懂爸爸妈妈的心课件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读懂爸爸妈妈的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df445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5.png)
在“读懂爸爸妈妈的心”这一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共同探讨 如何更好地与父母沟通和理解彼此。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们集思广益,分享自己 的经验和观点,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04
CATALOGUE
课程总结
回顾课程内容
家庭角色与责任
学习了家庭成员的不同角色及其 对应的责任,理解了父母在家庭 中的重要性和他们所承担的巨大
人教版品德与社 会三下读懂爸爸 妈妈的心课件
目录
• 课程导入 • 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 互动环节 • 课程总结
01
CATALOGUE
课程导入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了解父母的期望和关爱,理解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责任。
引导学生尊重父母、感恩父母,增强 家庭责任感和亲情意识。
能力目标
父母的爱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中,如为我们洗衣做饭、关心我们的学习生 活等。
理解父母的爱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感受他们的关爱和呵护,从而更加珍惜这份来 之不易的感情。
感受父母的辛苦
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和幸福,付 出了很多辛苦和努力。
他们每天忙碌于工作、家务和照 顾我们,很少有时间休息和放松
。
感受父母的辛苦需要我们关注他 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尽可能地 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感受到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理解他人的能力 ,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课程背景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与父母 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逐渐减少, 需要引导孩子重新认识父母的 心。
社会上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 不尊重父母、不理解父母的期 望和关爱,需要加强家庭教育 。
品德与社会人教三年级下册《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案2
![品德与社会人教三年级下册《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6e38c94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a.png)
品德与社会人教三年级下册《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案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案教材简析《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家人的爱;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来自社会的爱。
整个单元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去感受、体验、理解家人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学校老师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无私的爱;社会对少年儿童成长给予的关爱。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父母为培育自己付出了许多的辛劳,能初步理解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由于现阶段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只知道受人爱,不知道去爱别人,他们习惯于接受父母付出的爱,从不知父母所受的苦,更不思回报父母的情。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有效的活动挖掘儿童对情感的体验,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不应当只会接受父母的爱,还应当学会爱父母,体谅父母。
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爸爸妈妈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
2、初步懂得理解父母,与父母沟通,了解爸爸妈妈的喜怒哀乐。
2、知道用自己的行为为爸爸妈妈分忧,从小学会体谅父母,学会用自己爱的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过程一、感受父母养家的辛劳1、教师动情地叙述(配上舒缓的音乐),引入话题: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你们知道,是谁撑起了它吗?为了家庭,为了我们有一个舒适的环境,爸爸妈妈努力工作着。
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吗?他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回家?他们一天要做多少事情?(1)指名说说自己了解到的关于父母工作的一些情况,同桌互说。
(2)他们这样辛劳为的是谁?教师小结: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呀,一元一角都来得不容易呀。
二、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爸爸妈妈一方面努力工作,另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时时刻刻倾注着他们的爱。
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1、同桌互相说说记忆最深、感受最深的一件事。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年级下册《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年级下册《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教案与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4f6dfd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b.png)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年级下册〔2 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案与教学反思〔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案教学目标:感情态度价值观:通过多角度思考,更多地理解父母,激发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能力与方法:1、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法虽然不同,但都包含着对子女深深的爱,能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2、做到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并能帮父母干家务活,以实际行动给父母带来愉快。
知识目标:了解家长的爱是多方面的,有多种表现形式。
课前打算:学生打算:课前调查:P16 调查爸爸妈妈的心愿、苦恼与爱好;教师打算:录制视频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有这样一首歌,它唱出了家庭的幸福、愉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让爱住我家〕〔播放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跟唱。
师:听着这首歌你脑海中是否出现了和爸爸、妈妈愉快在一起的画面?谁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请2-3名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师小结:老师刚刚看到了,每位同学跟视频中的小朋友一样,脸上洋溢着幸福,好似也想到了自己温馨舒服的家,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
老师信托你们也肯定非常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果爱就大声地喊出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老师和学生一起喊〕我们爱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更爱我们,但我们能读懂爸爸妈妈的心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板书课题〕二、爸妈的心思我了解1、观看视频:读懂爸妈的心师:为了我们,为了这个家,我们的父母付出了很多,是他们让我们了解付出就是一种爱!其实,爱就是生活的点点滴滴!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才能读懂他!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请看:〔播放视频:炒鸡蛋〕2、同学们,你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读懂了爸爸妈妈的心思了吗?〔依据学生的答复板书:鼓舞爱〕当你被爸爸妈妈鼓舞时,你的心情如何?3、同学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也想着能给爸爸妈妈减轻负担,生活中,常常还会发生这样的事,请看小品:放学后〔两个男生表演小品〕你读懂了爸爸的心思吗?因为担忧孩子的安危而责备孩子,在这责备声中包含着更多的是爱,责备也是爸妈的爱〔板书:责备〕。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https://img.taocdn.com/s3/m/7ca6a71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3.png)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一.学情剖析在上课以前,我观察了我们学校三年级的学生,发觉他们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是独生子女,而且有一个互助的特点,他们从小只知道受人爱,不知道去爱别人,他们习惯于接纳怙恃支付的爱,从不知怙恃所受的苦,更不思回报怙恃的膏泽。
签于这种环境,我决定在传授中要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变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从小明白自己不应当只会接纳怙恃的爱,还应当学会爱怙恃,体贴怙恃,获得对怙恃内心世界的理解。
二.课本剖析本课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议决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形,去感受、体验、从多角度理解家人对自己支付的深切而厚重的爱。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怙恃的养育之恩,明白怙恃为培育自己支付了许多的辛劳,能从多角度理解怙恃,尝试并愿意与怙恃相同,学会怎样与怙恃交流,在生活中能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三.传授目标1、明白怙恃的心,感受、体验爸爸妈妈对自己成长支付的深切而厚重的爱。
明白做子女的应该体贴怙恃,体贴怙恃,在家做个好孩子。
2、做到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不让怙恃费心,并能帮怙恃干家务活,知道用自己的行为为爸爸妈妈分忧,从小学会体贴怙恃,虚心接纳怙恃的教诲,以实际行动给怙恃带来快乐。
3、情绪目标:初步明白理解怙恃,与怙恃相同,明白爸爸妈妈的喜怒哀乐,激发学生对怙恃的酷爱之情四.传授重难点1、激发爱怙恃的情绪。
2、让学生明白怙恃对子女的教诲方法是多样的,学会感恩和回报。
五.传授准备1、指导学生举行短剧表演《爱的片断》2、课件《妈妈的爱》。
3、体贴怙恃自我评价表。
六.传授历程(一).感受怙恃养家的辛劳1,西席动情地叙述(配上舒缓的音乐),引入话题:同砚们,我们每个别都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你们知道,是谁撑起了它吗为了家庭,为了我们有一个舒适的环境,爸爸妈妈努力劳动着.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吗他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回家他们一天要做几多事情(1)指名说说自己明白到的关于怙恃劳动的一些环境,同桌互说.(2)他们这样辛劳为的是谁西席小结: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怙恃的血汗钱呀,一元一角都来得不简略呀.短剧表演《爱的片断》A:父爱如山,他沉默无语;B:母爱似海,无时无刻不在包容着你A: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两个别,他们始终占据在你心中最柔弱的地方B:他们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A:他们是谁?合:他们便是我们的爸爸、妈妈B:有一种爱A:他让你肆意地索取B:有一种爱A:他让你肆意地享用B:这种爱是什么?合:这便是父爱、母爱,这份爱不要你任何的回报(二)、理解怙恃对自己的关爱爸爸妈妈一方面努力劳动,另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时时刻刻倾注着他们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门路上支付的爱吗1、同桌互相说说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指名说,西席随机引导,评价.2.爸爸妈妈的点点滴滴都倾注着对后代的爱.西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回忆通常生活中爸爸妈妈怎样体贴自己,特殊是要引导孩子从每一天的身边小事中,领会怙恃对孩子的爱.3,是呀,很多同砚深深理解怙恃的心.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她妈妈对自己的爱的.(课件出示)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妈妈的爱在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 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衫. 啊!妈妈的爱是凉爽的风.在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 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有一回我病了, 妈妈抱我去医院,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妈妈着急地哭了. 啊!妈妈的爱是滴滴的热泪.有一次,我冲破了花瓶, 对妈妈又说了谎,妈妈的指责叫我酡颜,我不敢仰面看她的眼睛. 啊!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现在,我慢慢明白了: 妈妈的爱是阳光,妈妈的爱是雨露,阳光雨露哺育着我茁壮成长. 我一定把妈妈的爱永远记心上.小结:怙恃的爱需要我们用心去领会,也许一些同砚没能理解家长的一片苦心,因而和爸爸妈妈之间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标题.(三)、体验活动:我来当一回爸爸妈妈出示"悄然话信箱",里面搜集的是学生对爸爸妈妈某些行为的困惑和不理解.现场表演:我来当一回爸爸妈妈.让学生来演一演"悄然话信箱"中出现的一些情境,议决转换角色,让学生理解怙恃的心.讨论:通常,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闹些小矛盾当时你是怎么想的现在,你又是怎么想的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概括.(1)不让怙恃费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2)不让怙恃劳累,主动做怙恃的小帮手(3)不让怙恃生气,服从怙恃的教诲(四)、落实行动,课外延伸1、下列行为现在你做得怎么样请同砚如实举行自我评价.(见:体贴怙恃自我评价表)2,反馈学生自我评价(1)得85分以上的举手,老师举行表扬.(2)说说自己哪些方面得了满分,哪些方面做得还不敷好,你计划怎样去做3,回家后,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马上行动起来,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做完后,在"孝敬日记"中写下来.4,一个月后,我们将举行"孝敬日记"的评比,而且请家长举行审核,在班级里评出孝敬小明星.附: 体贴怙恃自我评价表自评得分( ) 家长评分( )1,你爸爸的生日是( )月( )日,妈妈的生日是( )月( )日. 回答一个得5分,全部回答出得10分.2,你知道爸爸一天劳动( )小时,妈妈一天劳动( )小时回答一个得5分,全部回答出得10分.3,你知道妈妈最爱看哪类电视爸爸最爱吃什么回答一个得5分,全部回答出得10分.4,你会洗碗吗一星期洗( )次. 会洗得2分.每星期洗一次得2分,洗3次得5分,每天都洗得10分.5,你会整理床铺吗一星期整理( )次. 会整理得2分.每星期整理一次得2分,整理3次得5分,每天都整理得10分.6,你每天早上都是自觉起床,洗刷,不需要爸妈的催促吗每天自觉完成,不需要催促的得10分,有时候要催促得5分,通常要催促不得分.7,你的家庭作业是在怙恃鞭策下完成的,还是自觉认真完成的吗每天自觉完成,不需要鞭策得10分,有时候要鞭策的5分,通常要鞭策不得分.8,过年到现在我新学会了( )项家务劳动. 有2项以上得10分,1项得5分.没有去学过不得分.9,开学到现在,因为我在校,在家表现不好,惹爸爸妈妈生气( )次. 没有得10分,有1次就不得分.10,在家你通常对爸爸妈妈撒娇,发性情吗服从爸爸妈妈的教诲,虚心改正的得10分;偶然顶撞得3分;通常顶撞不得分.(五)大合唱《七子之歌》酷爱的同砚们,老师们,让我们共唱一曲《七子之歌》,送给所有的爸爸妈妈!全体起立!七.板书设计读懂爸爸妈妈的心相同理解尊重和谐快乐。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说课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_苏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说课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_苏版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1eab414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4.png)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说课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_苏版新课标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新课标三年级思品与社会下册第二课,第8页-11页的内容。
2.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家人的爱;读明白爸爸妈妈的心;来自社会的爱。
整个单元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形,去感受、体验、明白得家人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学校老师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无私的爱;社会对青年儿童成长给予的关爱。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明白得父母为培养自己付出了许多的辛劳,能初步明白得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怀。
学情分析:由于现时期的小孩差不多上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只明白受人爱,不明白去爱别人,他们适应于同意父母付出的爱,从不知父母所受的苦,更不思回报父母的情。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有效的活动挖掘儿童对情感的体验,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明白得,让他们从小明白得自己不应当只会同意父母的爱,还应当学会爱父母,体谅父母。
二、说学习目标与重难点1、认知目标:了解父母辛劳,明白得做子女的应该关怀父母,体贴父母,在家做个好小孩。
2、行为目标:做到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并能帮父母干家务活,虚心同意父母的教育,以实际行动给父母带来欢乐。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4.学习重点难点:落实行为目标,激发爱父母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本课教学我将要紧采纳体验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
运用多媒体手段,从学生生活切入,设计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交流与探究中了解父母辛劳,体贴父母,不让父母操心,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四、活动过程活动一:假如我来做父母以课本第8页情境为例,让学生演一演,:假如小孩努力学着做一件事,作为父母会是如何样的心情,会对小孩说什么?假如小孩迟迟没回家,父母会是如何样的心情,小孩回来后会说什么?2、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分析,例如:为了把好吃的东西让给小孩吃,有意说自己不爱吃;小孩做错了事父母动气。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第6课《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第6课《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ff54bd7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2.png)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第6课《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是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第6课的主题,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认识到父母为家庭付出的努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父母的爱,体谅父母的心。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之前,已经对家庭、父母有一定的认知,但往往局限于表面的理解,对父母的爱缺乏深入的认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经常抱怨父母的要求过高,对父母的付出视而不见,因此,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换位思考,感受父母的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认识到父母为家庭付出的努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体谅父母,珍惜家庭亲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认识到父母为家庭付出的努力。
2.难点: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体谅父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呈现生活中父母为孩子付出的场景,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爱的理解,培养换位思考的能力。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责任和付出,从而激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场景图片、视频等素材。
2.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服装等。
3.划分小组,提前通知学生准备讨论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呈现父母为孩子付出的场景,如父母辛勤劳作、父母照顾生病的子女等。
引导学生思考: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对子女有何期望?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数据,展示我国父母为家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面临的压力。
让学生了解父母为家庭付出的艰辛,从而产生共鸣。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们分享自己对父母爱的理解,以及如何体谅父母。
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f3c767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0.png)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案教学设计〔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进一步加深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能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爸爸妈妈分忧,学会体谅父母,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
知识:学习从多个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盼;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法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蕴含着对子女深深的爱;能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了解父母的喜怒哀乐和心愿等,情愿与父母交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限于认知水公平原因,他们还难以“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越来越多农村地区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孩子,也出现城市独生子女们简单出现的教育问题:孩子从小只了解受人爱,不了解去爱别人,他们习惯于接受父母付出的爱,从不知父母所受的苦,更不思回报父母的情。
特别是农村留守家庭的孩子,由于与父母之间的隔膜较深,大多不理解父母。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根底来看,相对城市学生而言,生活在农村的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贫困。
一些三年级农村学生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使他们的心理承受较大的压力,简单造成他们内向、不善言表的个性。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觉察,对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是一个很现实但又不愿面对的话题,他们对父母爱的言行的理解是不够的,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也较多。
他们还不太懂得怎样去沟通交流,对其进行相关的引导,是必须且急需的。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各有不同,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愿,在生活中情愿与父母交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感情。
通过有效的活动挖掘儿童对感情的体验,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不应当只会接受父母的爱,还应当学会爱父母,体谅父母。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读懂爸爸妈妈的心》](https://img.taocdn.com/s3/m/f8f6ee46804d2b160b4ec0fd.png)
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材分析】《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是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的第二个主题内容。
本单元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感受和体验家人对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辛苦及其蕴含着的深深的爱。
本课重点在于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父母长辈在培育自己时的良苦用心及其辛劳,使学生在感受家人关爱的同时,学会体谅家人,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学情分析】由于现在的孩子有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中大多数是在家人的宠爱下生活和成长起来的,由此,造成一些孩子道德情感的麻木和欠缺,身在爱的海洋中却感受不到。
对他人,甚至对自己最亲近的人缺乏理解和关注。
因此,通过本主题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去理解自己的父母,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恰当地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使亲子关系更融洽,更利于他们的成长。
【教学目标】1.学习从多家度理解和体谅父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盼。
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蕴含着对子女深深的爱。
能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2.了解父母的喜怒哀乐好愿望等,愿意与父母交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知道用自己的行动为父母分忧,学会体谅父母,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
【教学重点】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蕴含着对子女深深的爱。
【教学难点】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读懂父母的心。
【教学准备】1.教师通过电话或微信等方式调查班上家长的愿望、苦恼、爱好,并做好调查记录表。
2.教师在做调查的过程中,截取2-3位家长真心话的录音。
【教学过程】以歌曲导入1.播放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学生特别留意歌词的内容。
2.师:同学们,这首歌曲通过以父母亲的角度,表达了对时间不知不觉流逝的感触,唱出了亲情的温暖,人性的美好,也唤起了我们对亲情最温暖的回忆,同时呼吁:让人们多花花时间陪陪父母,不要让时间带走太多。
父母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可我们有些同学对他们的付出并不了解。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读爸爸妈妈的心,看看我们能不能读懂。
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读懂爸爸妈妈的心](https://img.taocdn.com/s3/m/233e98e39e31433239689360.png)
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册数:小学三年级下册学科: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第二课读懂爸爸妈妈的心第1课时芜湖市棠梅小学王亚成【教学课题】:《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下册《读懂爸爸妈妈的心》第8—11页【教学目标】:学习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盼,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蕴含着对子女深深地爱。
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教学重点】:1.让学生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父母为培育自己付出了许多的辛劳,能初步理解父母。
2.学会与父母沟通,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教学难点】:理解父母的爱,能够激发孩子用字自己的方式向父母表达爱。
【德育渗透】:知道用自己的行动为父母分忧,学会体谅父母,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
【教法与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自己学习。
【教学准备】:1.课件 2.音乐:《我爱我的家》、《感恩的心》 3.教科书上的调查问卷表、小记者采访记录、一张全家福【教学过程】:活动一:教师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引入1.课件播放《我爱我的家》这首歌,教师一边拿着全家福,一边讲自己小时候父母爱自己的故事。
孩子们边听边回忆自己小时候的事。
2.小组讲故事今天孩子们都带来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请你在小组内讲一讲你小时候和家人的故事吧。
3. 教师小结:虽然我们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们并不是很了解。
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爸爸妈妈的心吧。
活动二:实话实说 1.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父母用他们深情的爱呵护着我们,使我们快乐健康的成长着,但是舌头也有被牙齿咬的时候,在生活中,你对爸爸、妈妈的某些行为有困惑或不理解的地方吗?说说你们的心里话。
不想说的孩子,也可以把你对父母不理解的地方写在你的本子上。
2.学生思考,写心里话。
3.教师再次引导学生:看来,你们对父母不理解的地方真不少,你能说说父母为什么这样做吗?学生交流。
小学人教版品德3年级下册 1.2【教学设计】《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小学人教版品德3年级下册 1.2【教学设计】《读懂爸爸妈妈的心》](https://img.taocdn.com/s3/m/dc0ed41b7375a417866f8f6b.png)
《读懂爸爸妈妈的心》《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虽然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但是父母为培育自己付出了许多的辛劳,从而能初步理解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家长的爱是多方面的,有多种表现形式。
2.做到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
3.在家庭生活中承担义务,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实际行动给父母带来快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感受不同的父母、不同的方式同样的爱,促进对学生父母教育的理解,从而促进家庭关系的质量提升,使家庭生活因为自己的行为更加温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感受体验爸爸妈妈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的同时激发自己爱父母爱家人的情感。
2.进一步了解父母,知道用自己的行为为父母分忧,学会用自己爱的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重点】1.感受父母的爱,懂得父母为培育自己付出了许多的辛劳,初步理解父母。
2.了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教学难点】真正做到理解父母的爱,在生活中真是的落实理解沟通回报。
教学课件、视频、搜集家长写给孩子的信、箱子。
一.视频导入,爱在身边1.教师播放视频《让爱住我家》,请学生跟唱。
2.教师总结。
爱在家中,爱在身边,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温暖中,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新课学习,体会那些爸爸妈妈带给我们的爱。
3.请你想一想那些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
4.学生展示生活中那些快乐时光感受父母之爱。
二.读信环节,爱都一样1.教师读信,随机抽取课前父母写给孩子们的信读给学生听,为了保护隐私会隐去姓名。
2.学生读信,读一读著名作家龙应台写给孩子的一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2 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人教版新课标
一.学情分析
在上课以前,我调查了我们学校三年级的学生,发现他们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是独生子女,并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从小只知道受人爱,不知道去爱别人,他们习惯于接受父母付出的爱,从不知父母所受的苦,更不思回报父母的恩情。
签于这种情况,我决定在教学中要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不应当只会接受父母的爱,还应当学会爱父母,体谅父母,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去感受、体验、从多角度理解家人对自己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父母为培育自己付出了许多的辛劳,能从多角度理解父母,尝试并愿意与父母沟通,学会怎样与父母交流,在生活中能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父母的心,感受、体验爸爸妈妈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
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在家做个好孩子。
2、做到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并能帮父母干家务活,知道用自己的行为为爸爸妈妈分忧,从小学会体谅父母,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育,以实际行动给父母带来快乐。
3、情感目标:初步懂得理解父母,与父母沟通,了解爸爸妈妈的喜怒哀乐,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1、激发爱父母的情感。
2、让学生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是多样的,学会感恩和回报。
五.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进行短剧表演《爱的片断》
2、课件《妈妈的爱》。
3、关心父母自我评价表。
六.教学过程
(一).感受父母养家的辛劳
1,教师动情地叙述(配上舒缓的音乐),引入话题: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你们知道,是谁撑起了它吗
为了家庭,为了我们有一个舒适的环境,爸爸妈妈努力工作着.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吗他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回家他们一天要做多少事情(1)指名说说自己了解到的关于父母工作的一些情况,同桌互说.(2)他们这样辛劳为的是谁
教师小结: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呀,一元一角都来得不容易呀.
短剧表演《爱的片断》
A:父爱如山,他沉默无语;
B: xx似海,无时无刻不在包容着你
A: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两个人,他们始终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B:
他们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
A:他们是谁?
合:他们就是我们的爸爸、妈妈
B:有一种爱
A:他让你肆意地索取
B:有一种爱
A:他让你肆意地享用
B:这种爱是什么?
合:这就是父爱、母爱,这份爱不要你任何的回报
(二)、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爸爸妈妈一方面努力工作,另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时时刻刻倾注着他们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
1、同桌互相说说记忆最深,感受最深的一件事.
指名说,教师随机引导,评价.
2.爸爸妈妈的点点滴滴都倾注着对儿女的爱.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回忆平常生活中爸爸妈妈怎样关心自己,特别是要引导孩子从每一天的身边小事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3, 是呀,很多同学深深理解父母的心.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她妈妈对自己的爱的.
(课件出示)配乐xx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
在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
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衫.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在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妈妈抱我去医院,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
妈妈着急地哭了.啊!妈妈的爱是滴滴的热泪.
有一次,我打破了花瓶,对妈妈又说了谎,妈妈的批评叫我脸红, 我不敢抬头看她
的眼睛.啊!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
现在,我慢慢懂得了:妈妈的爱是阳光,妈妈的爱是雨露, 阳光雨露哺育着我茁壮
成长.我一定把妈妈的爱永远记心上. 小结:
父母的爱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也许一些同学没能理解家长的一片苦心,因而和爸爸妈妈之间出现了一点小小的问题.
(三)、体验活动:我来当一回xx 出示"悄悄话信箱",里面搜集的是学生对爸爸妈妈某些行为的困惑和不理解. 现场表演:我来当一回爸爸妈妈.让学生来演一演"悄悄话信箱" 中出现的一些情境, 通过转换角色,让学生理解父母的心.
讨论:平时,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闹些小矛盾当时你是怎么想的现在,你又是怎么想的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归纳.
(1) 不让父母操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2) 不让父母劳累,主动做父母的小帮手
(3) 不让父母生气,听从父母的教导
(四)、落实行动,课外延伸1、下列行为现在你做得怎么样请同学如实进行自
我评价.
(见:关心父母自我评价表)
2,反馈学生自我评价
(1)得85 分以上的举手,老师进行表扬.
(2)说说自己哪些方面得了满分,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你打算怎样去做3,回
家后,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马上行动起来,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做完后,在"孝敬日记"中写下来.
4, 一个月后,我们将进行"孝敬日记"的评比,并且请家长进行考核,在班级里评出孝敬小明星.
附:关心父母自我评价表
自评得分( )家长评分( )
1,你爸爸的生日是( )月( )日,妈妈的生日是( )月( )日.回答一个得5 分,全部回答出得10 分.
2,你知道爸爸一天工作( )小时,妈妈一天工作( )小时回答一个得5分,全部回答出得10 分.
3, 你知道妈妈最爱看哪类电视爸爸最爱吃什么回答一个得 5 分,全部回答出
得10 分.
4, 你会洗碗吗一星期洗()次.会洗得2分.每星期洗一次得2分,洗3次得5
分,每天都洗得10 分.
5, 你会整理床铺吗一星期整理()次.会整理得2 分.每星期整理一次得2分,整理3 次得5 分,每天都整理得10 分.
6, 你每天早上都是自觉起床,洗刷,不需要爸妈的催促吗每天自觉完成,不需要催促的得10分,有时候要催促得 5 分,经常要催促不得分.
7, 你的家庭作业是在父母督促下完成的,还是自觉认真完成的吗每天自觉完成,不需要督促得10分,有时候要督促的 5 分,经常要督促不得分.
8, 过年到现在我新学会了( )项家务劳动.有2项以上得10分,1项得5分.没有去学过不得分.
9, 开学到现在,因为我在校,在家表现不好,惹爸爸妈妈生气( )次.没有得10 分, 有 1 次就不得分.
10, 在家你经常对爸爸妈妈撒娇,发脾气吗听从爸爸妈妈的教导,虚心改正的得10分;偶尔顶嘴得3 分;经常顶嘴不得分.
(五)大合唱《七子之歌》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让我们共唱一曲《七子之歌》,送给所有的爸爸妈妈!全体起立!
七.板书设计读懂xx 的心沟通理解尊重和谐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