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走进细胞》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构造和功能的根本单位。

二、生命系统的构造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使用显微镜1、方法: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2、注意:〔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玻片标本”越短,放大倍数越大〔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标本移至中央→高倍镜→大光圈,凹面镜→细准焦螺旋〔5〕污点位置的判断:挪动或转动法二、细胞的类型1、原核细胞:没有典型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

如细菌、蓝藻类、衣原体、支原体、放线菌、乳酸菌等原核生物的细胞。

2、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明显的细胞核。

如动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

3、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开展l创造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列文•虎克;l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胡克;l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

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根本单位”。

l在此根底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根本单位。

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 〔98%〕,称为大量元素。

有些含量较少,如Fe、Mn、Zn、Cu、B、Mo等,被称为微量元素。

2、组成生物体的根本元素:C元素。

〔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根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

如:克山病〔缺硒〕,缺铁性贫血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_第一章《走近细胞》知识总结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_第一章《走近细胞》知识总结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细胞学说及建立过程1、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

2、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比利时.维萨里、法国.毕夏从人体细胞的解剖和观察入手,指出器官、组织。

英国.罗伯特.虎克发明细胞荷兰.列文•虎克观察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植物学家施莱登发现细胞有细胞核,首次提出植物细胞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

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动物细胞也是由细胞构成的,一切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都是从受精卵这个单细胞开始的。

4、细胞学说的修正德国.魏尔肖提出与,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5、意义(1)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对生物学发展的意义:①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②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6、科学方法:归纳法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1.生物体与细胞的关系(1)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生物。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生物。

2.生理活动与细胞的联系(1)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细胞代谢。

(2)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分化。

(3)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系统的含义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各层次的相互关系①无论从结构上还是功能上看,细胞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础。

第一章走近细胞知识点总结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走近细胞知识点总结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过程1、建立过程:(1)维萨里(比利时):发表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2)比夏(法国):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3)罗伯特.胡克(英国):第一个发现细胞(死细胞)并命名;(4)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5)施莱登的朋友耐格里:观察了多种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6)魏尔肖(德国):提出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魏尔肖名言: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2、核心内容及其意义:(1)建立者:施莱登(德国)和施旺;(2)核心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一切动植物”而不是“一切生物”,既不包括病毒、真菌和原核生物;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细胞分裂是由魏尔肖提出来的,这里只提到了细胞分裂,并未提及是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中的哪一种分裂。

(3)意义:①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②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③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人了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人分子水平打下基础;④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4)局限性:未说明动植物间的“差异性”(5)科学方法:归纳法①概念: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②分类: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如:所有类型的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部分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注意: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因此,可以用于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的问题。

细胞学说考点聚焦:2个“统一”和3个“未涉及”(1)2个“统一”:①统一了“动植物”(均“由细胞构成”)②统一了“细胞”(细胞均有自己的生命又对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均来自老细胞)(2)3个“未涉及”:①未涉及原核生物;②未涉及病毒;③未涉及生物或细胞间的“差异性”。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 走进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 走进细胞

3.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分为甲、乙、 丙三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甲型。甲型流感病毒又可 分为许多不同的亚型,有的亚型感染人,引起流感, 有的亚型感染鸡、鸭、鸽子等禽类,引起禽流感。 2009年的H1N1高致病流感在全球人群中传播,引起 世界恐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D A.流感病毒的甲、乙、丙三种类型是基因重组产生 B.甲型流感病毒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不 一定含有P元素 C.只能通过高温才能杀灭甲型流感病毒 D.甲型流感病毒与鸭、鹅、鸽子等动物的关系属于 寄生关系
①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②细胞中脂肪的检测;
③线粒体、叶绿体的观察;
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⑤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⑥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⑦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异。
对位训练
5.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 确的是 (A ) 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B.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 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 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调节器调节
6.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 视野中微生物如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应该把 载玻片向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
C)
A.甲
B.乙
C.丙
D.丁
7. 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
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 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 解析 B.4个 C.8个
及影响它们的生态因素,他们研究的内容属于生态系统
种群 层次。 中的__________
(3)草履虫在这个生命系统中不可能有的结构层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 。 器官、组织、系统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显微镜的使用 (1)基本原则:不管物像多么好找,任何情况 下都必须先 低 倍镜后高 倍镜观察。 (2)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 在 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单细胞生物(如: 草履虫), 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 以人为例, 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 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 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

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 生物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2. 细胞的多样性: 细胞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 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

3.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界限的细胞核, 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类别细胞大小较小较大细胞核(本质)无成形细胞核, 无核膜。

核仁。

染色体有成形的细胞核, 有核膜。

核仁。

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 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液泡等生物类群衣原体, 支原体, 蓝藻, 细菌, 放线菌(一支蓝细线)动物, 植物, 真菌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 大肠杆菌, 根瘤菌, 霍乱杆菌, 炭疽杆菌, 葡萄球菌。

常见的蓝藻有:颤藻, 发菜, 念珠藻, 蓝球藻。

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

二、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列文·虎克;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胡克;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

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 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三、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 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 换上高倍镜。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整理一、走进细胞。

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能够完成摄食、运动、生殖等各项生命活动。

-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例如,以人体为例,神经细胞传导兴奋,肌肉细胞收缩,红细胞运输氧气等。

-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

例如,噬菌体寄生在细菌细胞内,艾滋病病毒(HIV)寄生在人体的T淋巴细胞内。

2.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如人体的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例如,大脑是由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

-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

如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

- 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个体,多细胞生物由许多细胞构成个体。

-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例如,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杨树。

-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如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如一片森林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3.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显微镜的使用。

- 显微镜的结构:包括目镜、物镜、反光镜、光圈、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等部件。

- 低倍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明亮)→放置玻片标本→调焦(先粗后细,使物像清晰)。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近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

2、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病毒细胞结构,只能在宿主活细胞中才能生活。

病毒由和两种物质构成,且只含有种核酸,可以是,也可以是。

根据核酸不同可将病毒分为和。

常见的DNA 病毒:T2噬菌体,乙肝病毒等;常见的RNA病毒:HIV病毒,SARS 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也可以根据宿主不同,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3、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和依靠其细胞的相应结构完成。

多细胞生物:人的生殖离不开和,与生殖有关的生理活动有和。

人的发育是从开始,经过增加细胞的数目,通过增加细胞的种类。

反射与有关。

小结:单细胞生物,如、、等,单个细胞就能完成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它们依赖各种已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例如,以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以为基础的生长和发育;以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从生物圈到细胞,各生命系统又有各自特定的、和。

注意:①分子和原子是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因为它们是没有的。

②植物没有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层次。

5、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6、种群:。

7、群落:。

8、生态系统:。

9、显微镜的结构:目镜螺纹,物镜螺纹。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10、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后,物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视野范围,物像与玻片的距离。

1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2、显微的放大倍数= ×。

显微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所成的像为,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时,“偏哪移哪”。

13、细胞的分类:依据细胞内,将细胞分为和两大类。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如、、等。

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如、、等。

15、蓝藻细胞内含有和,能进行,从营养方式上看,属于。

细菌绝大多数种类是和,从营养方式上看属于。

16、细胞在结构、形态、大小、功能等方面的差异说明细胞具有,细胞相似的基本结构,相同的化学组成说明细胞具有。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知识清单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知识清单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 走近细胞(2)多细胞生物都是真核生物,真核生物不一定是多细胞生物 (3)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等 (4)富营养化:水中O 2增多,好氧生物大量繁殖 O 2不再增加 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 ↑ ↑ 水中N 、P 等无机物增多→自养生物大量繁殖→水面被遮蔽→ 自养生物大量死亡→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水中O 2 →水体缺氧,鱼类大量死亡→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水体恶化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注:(1)最基本的、最小的层次是细胞,最大的是生物圈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的是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不具有的是系统。

(2)病毒属于生物,但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各层次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5)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3、原核和真核细胞的比较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病毒 单细胞生物 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完成 寄生在活细胞中 (需活细胞培养基培养)依靠单个细胞 依靠各种分化的细胞生物类群 DNA 病毒:噬菌体、乙肝病毒 RNA 病毒:HIV 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SASR 病毒 原核生物:细菌(弧、杆、球、螺旋)、蓝藻(含藻蓝素和叶绿素)、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真核生物:草履虫、变形虫、衣藻等单细胞藻类、酵母菌大多数动、植物、多细胞真菌生态系统中的成分 生产者:蓝藻、硝化细菌、单细胞植物消费者:寄生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单细胞动植物分解者:腐生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生产者:绿色植物 消费者:大多数动物 分解者:腐生动物、多细胞真菌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真核、有性生殖)、染色体变异(真核)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真核、有性生殖)、染色体变异(真核)模式图解大小较小(支原体最小)较大本质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支原体无细胞壁)植物细胞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几丁质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细胞核拟核,无核膜和核仁有核膜和核仁DNA存在形式拟核:1个大型环状;质粒(多个):小型环状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质);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是否遵循遗传规律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遗传信息的表达转录、翻译同时同地点进行转录主要在细胞核,翻译在细胞质变异类型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细胞分裂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注:(1)生物类型的判断依据:①原核生物:无核膜②低等植物:有核膜、有细胞壁、有中心体③高等植物:有核膜、有细胞壁、无中心体④动物:有核膜、无细胞壁、有中心体(2)原核生物比真核生物代谢快的原因:原核生物相对表面积大,物质运输效率高4、细胞的多样性(1)直接原因:构成细胞的蛋白质不同(2)根本原因:①不同生物:遗传物质(基因)不同②同一生物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或mRNA不同)5、细胞学说(1)建立过程:(2)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物,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3)建立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6、光学显微镜Ⅰ、目镜与物镜的结构、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1)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关系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载玻片距离越近。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知识点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

2.细胞学说的内容要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4.细胞学说的意义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被恩格斯列入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5.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 (3)病毒是在寄主的活细胞中完成代谢和增值。

6.判定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依据:动植物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各种生理活动,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都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7.细胞是有生命的,是一个生命系统。

8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是一切生物(因为不包括病毒和原核生物)细胞是构成组织的组分,组织是构成器官的组分,器官是构成个体的组分。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举例: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高倍望远镜使用步骤找(视野明亮)——移(移至视野中央)——转(换高倍物镜)——调(细准焦调焦)2.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3.细胞的多样性(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 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 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主要是分布广泛的细菌。

必修1第1章走近细胞知识清单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必修1第1章走近细胞知识清单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细胞学说:(1)建立者:施莱登、施旺(2)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由魏尔肖补充)(3)意义: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2.创立细胞学说所用到的科学方法是:不完全归纳法3.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罗伯特·胡克(观察木栓组织--死细胞)4.首次观察到活细胞的科学家:列文虎克5.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注意】①植物无“系统”层次;②单细胞生物无“组织、器官、系统”层次,其细胞层次即相当于个体层次。

6.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7.一个池塘里的所有鲤鱼——种群(同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一个池塘里的所有生物——群落(同一区域内所有的生物种群)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群落+无机环境)【辨析】(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鱼既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8.病毒、分子和原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理由:它们均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9.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

第一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1.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2. 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无染色体,有拟核(由环状DNA构成)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染色体(染色体=DNA+蛋白质)3.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原核生物:蓝细菌、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蓝色细线支毛衣”)4. 原核生物的代表①——蓝细菌:(1)同化类型:自养原因: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

(2)种类:念珠蓝细菌、颤蓝细菌发菜(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生物)【补充】水华:淡水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爆发赤潮:海水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爆发5. 原核生物的代表②——大肠杆菌:(1)同化类型:异养【补充】①大多数细菌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知识点思维导图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知识点思维导图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组成细胞的元素:C、H、O、N、P、S、K、Ca、Mg(大量元素);Fe、M、Cu、Mo、Zn、B等(微量元素);基本元素C;活(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依次为:O、C、H、N(C、O、N、H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物一水(活细胞中含量最多)无机盐有机物一蛋白质(干细胞中含量最多)核酸、糖类和脂质检测蛋白质、还原性糖和脂肪: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反应斐林试剂+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砖红色沉淀苏丹Ⅲ染液+脂肪→橘黄色苏丹Ⅳ染液+脂肪→红色生命活动的主要主要承担者-蛋白质含量:占细胞鲜重的7%~10%,干重的50%以上,是细胞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组成元素:主要由C、H、O、N等元素组成,有些含有S、Fe等相对分子质量:几千~100万以上,属于大分子化合物基本单位:氨基酸,大约有20多种结构通式结构特点是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将氨基酸区别为不同的 种类的依据是R基(侧链基团)。

形成过程(1)脱水缩合过程图解(2)肽链两(三)个氨基酸缩合的化合物叫二(三)肽,含有一(二)个肽键,脱掉一(二)个水分子,多个氨基酸缩合而的含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做多肽,若n个氨基酸形成一 条肽链,则可形成n-1个肽键,失去n-1个水分子;若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则形 成n-m个肽键,失去n-m个水分子,则由这m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xa (n-m)×18(a为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为水分子量)(3)空间结构一条或几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互相链接在一起,形成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高温、强酸强碱和重金属都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结构的多样性: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不同、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功能的多样性: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酶有催化作用,绝大多数的酶都是蛋白质;有传递信息(或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有运输载体的作用,如血红蛋白、细胞膜载体等;有免 疫作用,如抗体。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全部知识点【最详细】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全部知识点【最详细】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全部知识点【最新最详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章走进细胞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成分与真核细胞【植物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不同。

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具有细胞结构的最小微生物】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动物、原生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衣藻、等为单细胞真核生物)、植物、真菌【细胞壁成份为几丁质】(酵母菌、霉菌、粘菌、蘑菇)等。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以下该图内容不全,只起知识框架形成,便于记忆的作用,详细内容自己填写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比较项目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实例细菌、蓝藻、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支原体细胞最小,且无细胞壁)立克次氏体酵母菌等真菌、衣藻、高等植物、动物细胞大小较小(1~10微米)较大(10~100微米)细胞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细胞器只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有核糖体、线粒结构有一种,即核糖体;细胞核没有核膜(这是最主要的特点)、没有核仁、没有染色质(体),但有核物质,叫拟核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多种细胞器;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有染色质(体)主要细胞增殖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代谢类型同化作用多为异养型、少数为自养型(包括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自养型),异化作用多为厌氧型、少数为需氧型。

人教生物教材·必修一内容归纳

人教生物教材·必修一内容归纳
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中也含有液泡。低等动物特别是单细胞动物的食物泡、收缩泡等均属于液泡。液泡中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3)在不考虑R基上的氨基数时,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一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的氨基数为1,蛋白质分子有多条肽链构成,则至少含有的氨基数等于肽链数。
(4)在不考虑R基上的羧基数时,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一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的羧基数为1,蛋白质分子由多条肽链构成,则至少含有的羧基数等于肽链数。
2.蛋白质中肽键数及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DNA存在形式
拟核:大型环状
质粒:小型环状
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质)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物质鉴定中常见试剂使用方法及现象整合
待测物质
常用试剂
使用方法
实验现象
脂肪
苏丹Ⅲ染液
在待测液体中直接加入试剂后观察;或对待组织装片滴加试剂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橙黄色反应
苏丹Ⅳ染液
红色反应
还原糖
菲林试剂
在待测物质的溶液中,加入相应试剂后,在50~65℃条件下水浴加热
砖红色反应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在待测样液中加入试剂,摇匀观察

高中生物 1.1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 走近细胞 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 1.1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 走近细胞  知识总结

第一章走近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能完成相应的各项生命活动,如运动、摄食繁殖、应激性等。

变形虫酵母菌的出芽生殖草履虫(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如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人的生殖和发育等。

缩手反射生殖发育(3)病毒,(1)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DNA或 RNA)构成。

(2)营寄生生活:在活细胞内才有存活。

(3)病毒分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DNA类病毒:噬菌体、天花病毒、乙肝病毒等RNA类病毒:烟草花叶病毒、HIV、SARS、禽流感病毒等(4)繁殖方式: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病毒的繁衍过程中病毒只提供模板。

氨基酸原料,核苷酸原料,核糖体,酶,tRNA等都由宿主提供。

(5)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一种方式,因为病毒无染色体,也不能有性生殖,所以无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6)应用:基因工程中作运载体;动物细胞工程中诱导细胞融合;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作为疫苗。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说明:①分子、原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②一个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又是个体;③植物没有系统层次;④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细胞的多样性1.不同种生物的细胞形态、结构不同;2.同种生物不同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同。

二、细胞的统一性1.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2.组成: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相同;3.能量:一般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4.遗传: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共用一套遗传密码;5.增殖:都以细胞分裂的方式增殖。

1.原核细胞只含有一种无膜的细胞器——核糖体。

原核细胞无染色体。

2.原核生物的种类: 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放线菌。

生物第一章走进细胞总结知识点

生物第一章走进细胞总结知识点

生物第一章走进细胞总结知识点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下面是我整理的生物第一章走进细胞总结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第一章走进细胞总结知识点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2)2=5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走进细胞》知识点归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差不多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差不多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他们依靠各种分化的细胞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