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课件-内脏学总论和上消化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左肾上腺(胃床) • 胃底:脾、膈
(四)胃壁的微细结构
• 粘膜层 • 粘膜下层 胃腺:贲门腺、幽门腺、胃底腺 胃底腺主要有两种细胞: 1.主细胞 功能:合成和分泌胃蛋白酶原 2.壁细胞 功能:分泌盐酸和内因子 • 肌层 • 浆膜
大消化腺 肝、胰
2.功能
摄食,消化,吸收,排泄
消化管
一、口腔
前壁:为上、下唇,借口裂通外界 后界:经咽峡与咽相通 (一)境界 上壁:为腭 下壁:为口腔底 侧壁:为颊 (二)分部 以牙弓为界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 闭口时前庭经第三磨牙后与固有口腔相通。
(三)腭
1.腭的分部 硬腭:位于腭的前2/3 软腭:位于腭的后1/3 • 腭帆:软腭后部向下倾斜的部分。 • 腭垂:软腭游离缘中部向下的突起。 • 腭舌弓:两侧连于舌根外侧的粘膜皱襞。 • 腭咽弓: 2.咽峡:
四、腹部的分区
(一)九分法
1.四线 2.九区 • 腹上区 • 左、右季肋区 • 脐区 • 左、右腹外侧区 • 耻区 • 左、右腹股沟区
(二)四分法
第一节 消化系统
概述
1.组成
消化管:
十二指肠 上下消化道分界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 空肠
回肠
盲肠 阑尾 下消化道
大肠 结肠
直肠
肛管
消化腺:小消化腺 口腔腺
第三章 内脏学
内脏学总论
总论
一、内脏的概念 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四系统的大部分器官都位于体腔 内,并借一定的管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
二、内脏器官的分类 (一)中空性器官
1.内部形成空腔 2.壁分为3-4层
例:消化管壁的分层
分四层: 1.粘膜:包括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
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和单层柱状上皮 固有层:为细密结缔组织,有血管、淋巴管、淋巴组织 腺体 粘膜肌层:为薄层平滑肌, 一般为1-2层 2.粘膜下层: 粘膜与部分粘膜下层共同向肠腔内突出形成的皱褶称皱襞 3.肌层: 通常为内环行、外纵行两层 4.外膜: 纤维膜,为薄层结缔组织 浆膜,由薄层结缔组织与间皮共同构成
(六)唾液腺
三对大唾液腺: 1.腮腺 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
2.下颌下腺 开口于舌下阜 3.舌下腺 开口于舌下阜和舌下襞
二、咽
(一)位置 位于第1-6颈椎前方,上方起 于颅底,下方在第六颈椎下 缘与食管相接,后壁与侧壁 完整,前方分别与鼻腔、口 腔和喉腔相通。
(二)分部
1.鼻咽 • 咽鼓管咽口 • 咽鼓管圆枕 • 咽鼓管扁桃体 • 咽隐窝 • 咽扁桃体 2.口咽 • 舌会厌正中襞 • 会厌谷 • 腭扁桃体 • 咽淋巴环 3.喉咽 • 梨状隐窝
(二)实质性器官
特点: 1.器官实质表面有CT被膜包裹。 2.被膜分支将器官实质分为若干区域--小叶。 3.器官表面凹陷部位常常是血管、神经、淋巴管和
特异导管出入器官的部位--门。
三、胸部标志线
• 前正中线 • 胸骨线 • 锁骨中线 • 胸骨旁线 • 腋前线 • 腋中线 • 腋后线 • 肩胛(下角)线 • 后正中线
三、食管
(一)位置 上端在第6颈椎下缘或环状软骨下缘高度起于咽,下端在第
11胸椎左侧续于胃的贲门 (二)分部 分为颈部、胸部、腹部三段 (三)狭窄 三个狭窄: • 起始部 15cm • 左主支气管后方 25
两口 幽门:连十二指肠 胃小弯:最低点--角切记
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腭 咽弓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也是口腔和咽之间的狭部和通道。
(四)牙
1.牙的分部 三部:牙冠、牙颈、牙根 2.牙的分类 乳牙和恒牙
(四)牙
3.牙的记录形式 乳牙:罗马数字 恒牙:阿拉伯数字
(五)舌
1.形态 三部分:舌尖、舌体、舌根 2.舌粘膜 舌背: • 舌乳头(菌,叶,丝,轮廓乳头) • 舌扁桃体 舌底: • 舌系带 • 舌下阜 • 舌下襞
两缘 胃大弯: 前壁:在肝左叶和左肋弓之间的胃前壁,
两壁 直接和腹前壁相贴,为临床胃的触诊区 后壁:与腹后壁器官相邻
(二)分部
分为四部分: 贲门部 胃底:胃的最高点 胃体 幽门窦 幽门部 幽门管
(三)位置
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 部分位于腹上区。
毗邻: • 前壁:肝左叶、膈、腹
前壁 • 后壁:胰、横结肠、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