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内脏神经
合集下载
人体系统解剖学内脏神经
-11-
(2)胸部: 胸交感干 位于肋骨小头的前方 胸神经节 10~12个(以11个最为多见)
分支: ①经灰交通支随12对胸神经分布于胸腹壁的血管、汗腺、竖毛肌 ②第1~5 胸交感神经节→胸主动脉丛、食管丛、肺丛、心丛等 ③穿行第6~9 胸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内脏大神经→腹腔神经节 ④穿行第10~12 胸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内脏小神经→主动脉肾节
神经系统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神经 第二节 脑 神 经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一、内脏运动神经 二、内脏感觉神经 三、牵涉性痛 四、一些重要器官的神经支配
-1-
内脏神经系统
包括
中枢部 周围部
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周围部
内脏运动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
-15-
(二)副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 颅部:
动眼神经核 上泌涎核 下泌涎核 迷走神经背核 骶部: 骶髓2~4骶副交感核
副交感神经节
头部: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 位于心丛、肺丛、膀胱丛、子宫阴道丛内的神经节 支气管和消化管壁内的神经节等
副交感神经元属于胆碱能神经元,其中多数尚含有血管活性 肠肽(VI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神经肽类物质
前根
交感干神经节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3种去向: 中间外侧核—前根—脊神经干—白交通支—交感干
①终止于相应的椎旁神经节,并交换神经元。 ②在交感干内上行或下行后,终于上方或下方的椎旁神经节。
(T1~T6)中间外侧核的节前纤维,在交感干内上升至颈部, 在颈部椎旁神经节换元;
(T6~T10)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至其它胸部交感神经节换元; (T11~L3)在交感干内下降,在腰骶部交感神经节换元。
(2)胸部: 胸交感干 位于肋骨小头的前方 胸神经节 10~12个(以11个最为多见)
分支: ①经灰交通支随12对胸神经分布于胸腹壁的血管、汗腺、竖毛肌 ②第1~5 胸交感神经节→胸主动脉丛、食管丛、肺丛、心丛等 ③穿行第6~9 胸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内脏大神经→腹腔神经节 ④穿行第10~12 胸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内脏小神经→主动脉肾节
神经系统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神经 第二节 脑 神 经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一、内脏运动神经 二、内脏感觉神经 三、牵涉性痛 四、一些重要器官的神经支配
-1-
内脏神经系统
包括
中枢部 周围部
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周围部
内脏运动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
-15-
(二)副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 颅部:
动眼神经核 上泌涎核 下泌涎核 迷走神经背核 骶部: 骶髓2~4骶副交感核
副交感神经节
头部: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 位于心丛、肺丛、膀胱丛、子宫阴道丛内的神经节 支气管和消化管壁内的神经节等
副交感神经元属于胆碱能神经元,其中多数尚含有血管活性 肠肽(VI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神经肽类物质
前根
交感干神经节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3种去向: 中间外侧核—前根—脊神经干—白交通支—交感干
①终止于相应的椎旁神经节,并交换神经元。 ②在交感干内上行或下行后,终于上方或下方的椎旁神经节。
(T1~T6)中间外侧核的节前纤维,在交感干内上升至颈部, 在颈部椎旁神经节换元;
(T6~T10)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至其它胸部交感神经节换元; (T11~L3)在交感干内下降,在腰骶部交感神经节换元。
人体解剖学:内脏神经系统
→效应器
4
副交感N
节前N元
节后N元
植物性N节
节前纤维 节前N元的胞体
节后纤维 节后N元的胞体
5
内脏运动神经
薄髓(节前纤维)和无髓纤维(节后纤维) 节后纤维形成N丛,再分支至效应器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6
7
躯体运动神经与内脏运动神经比较
躯体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1.支配器官 骨骼肌
平滑肌、心肌、腺体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心脏 心跳加快、血压上升 心跳减缓、血压下降
瞳孔
散大
缩小
支气管
平滑肌松弛, 口径加大
平滑肌收缩、 口径缩窄
胃肠
蠕动减慢
蠕动增强
膀胱
逼尿肌松弛、尿道括约 逼尿肌收缩、括约肌松
肌收缩(贮尿)
弛(排尿)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比较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1.低级中枢 脊髓T1-L3节段灰质 脑干副交感核(4对)
36
肠系膜 下N节
(4)盆部节后纤维的分布 ①经灰交通支返回骶、尾N→下肢和会阴部血管、
汗腺和竖毛肌 ②加入盆丛→盆腔器官
37
交感神经分布概况: 瞳孔开大肌, 胸、腹、盆腔内脏平滑肌, 心肌, 全身血管, 竖毛肌, 腺体
交 感 神 经 功 能
“fight-or-flight”
39
对同一器官所起作用比较:
内脏神经系统
内脏神经系统概述
中枢部 大脑、间脑、脑干、脊髓 包括 周围部 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内脏感觉神经 周围部 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
一、内脏运动神经
3
内脏运动神经
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内脏神经 人体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
周围部: 周围部:N节、N丛 N N节:器官旁节
器官内节
颅部副交感神经
骶部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 N节位置 纤维长短 分布 功能 T1—L3侧角 椎旁节、椎前节 节前短 节后长 广泛 副交感神经 脑干、S2-4 器官旁或壁内N节 节前长 节后短
血管、汗腺、立毛 肌、肾上腺髓质无 代谢↑ 能量消耗↑ 恢复体力 储存能量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T1-L3侧角 周围部:N节、N丛 N节:椎旁节、椎前节
节前纤维去向
1、终于相应椎旁节 2、在交感干内上、下行后再终止 3、穿过椎旁节终于椎前节
节后纤维去向: 节后纤维去向
随脊神经分布 攀附动脉走行 单独分布
分布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感觉的特点:
1、内脏的正常活动一般不引 起感觉,但强烈活动时产 生感觉。 2、内脏对刺激的定位能力较 差,不准确。 3、对切割、烧灼等刺激不敏 感;对牵拉、膨胀、冷热 刺激敏感。
牵涉痛
内脏神经 viscera nerves
分布:内脏、心血管、腺体 分布 分部: 分部 内脏感觉神经 交感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副交感神经 功能:调节控制新陈代谢。 功能
内脏运动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支配 意识 神经元数 成分 分布方式 骨骼肌 随意 一个 一种 N干 内脏运动神经 心肌、平滑肌、腺体 不随意 两个(节前、节后N) 两种(交感、副交感) N丛
系统解剖学内脏神经
•
内 脏 运 动 神 经 概 况 示 意 图
一、内脏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在结构和功能上差别:
躯体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支配的器支配
神经元数目
一个
两个(节前、 节后)
纤维成分
一种
两种(交感、副交感)
纤维粗细
节后纤维分布 形式
较粗的有髓纤维 神经干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中枢部 包括 周围部 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周围部
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 通常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故又称为自主神经系统,也称 植物神经系统;
内脏感觉神经如同躯体感觉神经,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 等处的内感受器将刺激传至各级中枢,在维持机体内、 外环境的动态平衡和机体正常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肺丛
•③内脏大神经; 心丛
•④内脏小神经;
•⑤内脏最小神经。
•
(3)腰部:
•约有4对腰神经节,位 于腰椎体前外侧与腰大 肌内侧缘之间。 •腰感干发出的分支: •①经灰交通支连接5对 腰神经 •②腰内脏神经 • 腹主动脉丛 • 肠系膜下丛 •分布于结肠左曲以下的 消化管道及盆腔脏器
(4)盆部:
•盆交感干位于骶骨前面,骶前孔内侧,有2-3对骶神经节和1 个奇神经节。 •节后纤维的分支:①灰交通支连接骶尾神经;②一些小支加 入盆丛
薄髓、无髓 神经丛
(一)交感神经
•1. 概观: •(1)交感神经:
• ◆低级中枢:T1-L3节段的灰质 侧柱的中间外侧核;
• ◆周围部:交感干、交感神经 节、交感神经节的分支和交感 神经丛等;
正常人体解剖学-神经-内脏神经
S2~4
盆内脏神经
盆丛
(一)交感神经
中枢部 低级中枢:T1~L3 侧角
周围部 (1)交感神经节
1)椎旁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 脊柱两旁,19~25个/侧
节间支
颈部3-4个 胸部10-12个 腰部4个 骶部2-3个 尾部两侧合成1个奇节
颈神经节 交感干 椎旁节 内脏大、 小神经
奇N节
腹腔神 经节
肠系膜上 神经节
节 后
① 灰交通支连接骶、尾神经
纤
维
分 ② 加入盆丛
支
(二)副交感神经
• 中枢部
低级中枢 脑干副交感核 脊髓S2~4节段 中间带外侧部
(二)副交感神经
• 周围部
副交感神经节——器官旁节/器官内节 如睫状N节、翼腭N节、下颌下N节、耳N节
(1)颅部副交感N (见脑N第3、7、9、10对) (2)骶部副交感N
颅部副交感神经
动眼神经
(1)动眼神经副核
睫状神经节
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2)上泌涎核
鼓索 面神经 岩大神经
下颌下神经节 翼腭神经节
下颌下腺、舌下腺 泪腺等
(3)下泌涎核
舌咽神经 耳神经节
岩小神经 腮腺
(4)迷走神经背核
迷走神经 器官旁神经节 壁内神经节
胸腔脏器腹 脏器(结肠左 曲以上消化管)
骶部副交感神经
星
状
神
经
第1胸节常与
节
颈下神经节
结合成颈胸
神经节 。
(2)交通支
白交通支 灰交通支
灰交通支
是脊髓侧角细胞发出的节前纤维 离开脊神经进入交感干神经节的 通路,只见于T1~L3脊神经与相 应交感干神经节之间。
解剖学内脏神经复习总结
内脏神经一、内脏神经系统的区分:
二、内脏运动神经
内脏神经丛
三、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在形态结构上虽与躯体感觉神经大致相同,但仍有某些不同之处。
1.痛阈较高内脏感觉纤维的数目较少,且多为细纤维,痛阈较高,一般强度的刺激不引起主观感觉。
2.弥散的内脏痛内脏感觉的传人途径比较分散,即一个脏器的感觉纤维经过多个节段的脊神经进入中枢,而一条脊神经又包含来自几个脏器的感觉纤维。
因此,内脏痛往往是弥散的,定位亦不准确。
3、牵涉性痛
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痛觉,这种现象称为牵涉性痛。
临床上将内脏患病时体表发生感觉过敏以及骨骼肌反射性僵硬和血管运动、汗腺分泌等障碍的部位称为海德带(Head zones),该带有助于内脏疾病的定位诊断。
解剖学 内脏神经
相协调: 副交感N 3)N末稍释放化学介质: 交感和副交感N节前F 副交感N节后F
心跳减慢;腺泌稀薄。 实现效应器作用。 释放乙酰胆硷 释放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释放乙酰胆硷
绝大部分交感N节后F: 少部分交感N节后F 躯体运动NF:
释放乙酰胆硷
骨胳肌。
躯体运动神经内存在着
破坏介质的酶。
形成自行解决
交感N
2、周围N节
椎旁节
椎前节
节前F短、
节后F长。
位
置:副交感N 器官旁节
器官内节
节前F长、
节后F短。
3、节前N元与节后N元比例不同:
节前N元 交感N元 副交感N元 多个N元突触。作用范围广。 较少N元突触。作用较局限。
4、 分布范围不同:
交感N分布广范:除分布头颈胸腹脏器外,
尚分布至全身血管、腺体、竖毛肌。
盆部: 奇节
盆丛。
肠系膜上下A丛.
副交感神经: 中枢 节前F走行 N节位置 节后F 分布: 副 交 感 神 1、中枢 中脑 低级中枢: 脑干 脑桥 延髓 动眼N付核 上涎核 下涎核、 迷走N背核
经
脊髓 2—4侧角副交感核
高级中枢: 下丘脑。
2、节前F走行: 随ⅢⅦⅨⅩ脑N,2—4骶N前根。
3、神经节的位置:翼腭N节
无髓NF (节后F)。 6、躯体运动N对效应器的支配 受意识
控 制。
内脏运动N对效应器的支配 不受意识
控
根据形态、机能和药理特点介绍:
制。
交感N
付交感N
二、
交感N和付交感N
中枢、节前F走行、N节位置、节后F分布: 交 1、低级中枢: 脊髓T1—3侧角 (胸腰部) 高级中枢: 下丘脑、边缘叶。 感
人体系统解剖学内脏神经ppt课件
系 统
中 脑干
内脏感觉中继核(孤束核) 一般内脏运动核(副交感低级中枢:动眼神经副核,
上、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心血管运动调节中枢(延髓)
枢
呼吸运动调节中枢(延髓、脑桥)
部 间脑 情绪行为、体温摄食、水平衡、心血管、内分泌
生物节律调节中枢
大脑 边缘叶、新皮质内脏功能调节中枢
-4-
一、内脏运动神经
颈上神经节 心丛
胃 腹腔神经节 小肠
-8-
(4)交通支 白交通支 灰交通支
灰交通支
白交通支
脊神经节 后根
腹腔神经节
前根
交感干神经节
-9-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3种去向: 中间外侧核—前根—脊神经干—白交通支—交感干
①终止于相应的椎旁神经节,并交换神经元。 ②在交感干内上行或下行后,终于上方或下方的椎旁神经节。
(2)椎旁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 节间支
颈部3-4个 胸部10-12个 腰部4个 骶部2-3个 尾部两侧合成1个奇节
-7-
(3)椎前神经节 腹腔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肠系膜下神经节 主动脉肾神经节
颈中神经节 颈胸神经节
交感干 肺丛
胸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腰神经节
腰内脏神经 骶神经节
内脏运动神经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
-3-
内脏神经系统组成概括如下:
交感神经(颈、胸、腰、盆部)
周 围
内脏运动神经
颅部:行于动眼、面神经、舌咽、
副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内 骶部:盆内脏神经
内
部
内脏感觉神经
脊神经节 脑神经节 膝神经节、舌咽神经下节、迷走神经下节
脏
神 经
人体解剖生理学:内脏神经系统
是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 制躯体运动的一切传导路径, 其结构十分复杂,包括大脑 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 红核、黑质、前庭神经核、 小脑等。
1、纹状体环路
2、小脑环路
学习要点
❖ 神经系统系统基本术语:灰质、白质、网状 结构、
❖ 脑干、小脑、大脑、脑被膜的组成部分 ❖ 硬脑膜窦、血脑屏障 ❖ 脑神经的组成 ❖ 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分布和特点 ❖ 感觉传导通路 ❖ 运动传导通路
三 内脏神经系统
三、内脏神经系统 (visceral nervous system,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内脏神经:主要指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
和腺体的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和腺
体的分泌,因通常不受人们的意志控制,又称之 为自主神经系;又因它主要控制类似和调节动、 植物共有的物质代谢活动,所以又称为植物神经 系。
副交感神经:不如交感神 经广泛,大部分血管、汗 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 均无副交感神经支配。
5.对同一器官所起作用不同 互相拮抗又互相统一。
内脏感觉神经
❖ 内脏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也位于脑神经节和脊神经节 内,也是假单极神经元 。
❖ 周围突随同交感神经和骶部副交感神经分布于内脏器 官感受器。
❖ 中枢突一部分进入脑干,终于孤束核,一部分进入脊 髓灰质后角 。
一、感觉传导路(sensory pathway)
(一)本体感觉传导路—(深感觉) 位置觉、运动觉、震颤觉、皮肤精细触觉
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
肌、腱 关节、 皮肤
周围突 脊神经
第一级N元
脊神经节
中枢突 薄束楔束
第二级N元延髓
薄束核 楔束核
对侧内侧丘系
1、纹状体环路
2、小脑环路
学习要点
❖ 神经系统系统基本术语:灰质、白质、网状 结构、
❖ 脑干、小脑、大脑、脑被膜的组成部分 ❖ 硬脑膜窦、血脑屏障 ❖ 脑神经的组成 ❖ 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分布和特点 ❖ 感觉传导通路 ❖ 运动传导通路
三 内脏神经系统
三、内脏神经系统 (visceral nervous system,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内脏神经:主要指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
和腺体的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和腺
体的分泌,因通常不受人们的意志控制,又称之 为自主神经系;又因它主要控制类似和调节动、 植物共有的物质代谢活动,所以又称为植物神经 系。
副交感神经:不如交感神 经广泛,大部分血管、汗 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 均无副交感神经支配。
5.对同一器官所起作用不同 互相拮抗又互相统一。
内脏感觉神经
❖ 内脏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也位于脑神经节和脊神经节 内,也是假单极神经元 。
❖ 周围突随同交感神经和骶部副交感神经分布于内脏器 官感受器。
❖ 中枢突一部分进入脑干,终于孤束核,一部分进入脊 髓灰质后角 。
一、感觉传导路(sensory pathway)
(一)本体感觉传导路—(深感觉) 位置觉、运动觉、震颤觉、皮肤精细触觉
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
肌、腱 关节、 皮肤
周围突 脊神经
第一级N元
脊神经节
中枢突 薄束楔束
第二级N元延髓
薄束核 楔束核
对侧内侧丘系
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内脏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管 理不随意运动。
2)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纤维
内脏运动神经包括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神经 纤维。
3)躯体运动神经低级中枢是位于脑干的躯 体运动核和脊髓灰质前角。
内脏运动神经低级中枢分散在脑干的内脏 运动核和脊髓胸1至腰3节段侧角、2-4骶段 的骶副交感核
4)躯体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到其支配的 骨骼肌,只有一个神经元 。
①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至头颈、 躯干和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等。
②附于动脉表面形成神经丛,到达所支 配的器官。
③直接到所支配的器官。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分布:
颈交感神经分布:头颈、上肢的血管、汗 腺和竖毛肌,头颈的腺体、血管、瞳孔开 大肌,分支组成咽丛、心丛。
胸部交感神经:分布于胸腹壁的血管、汗 腺和竖毛肌,形成胸主动脉丛、食管丛、 肺丛及心丛等分布相应的器官,形成内脏 大神经、内脏小神经,分布于肝、脾、肾 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副交感神经分布 脑干副交感神经 1.随动眼神经走行的副交感节前纤维 2.随面神经走行的副交感节前纤维。 3.随舌咽神经走行的副交感节前纤维 4.随迷走神经走行的副交感节前纤维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 脊髓灰质胸1至 腰3节段侧角
周围神经节 椎旁节、椎前节
副交感神经 脑干内副交感 神经 核、脊髓灰 器官旁器、壁内节 质的骶副交感核
周围神经系统-内脏神经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自主神经的组成和分类。 2.理解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及分布概况。 3.理解内脏感觉神经的分布和牵涉痛。
内 脏 神 经 系 统
内脏神经系统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或植物性神 经系统,主要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分内脏运动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
2)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纤维
内脏运动神经包括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神经 纤维。
3)躯体运动神经低级中枢是位于脑干的躯 体运动核和脊髓灰质前角。
内脏运动神经低级中枢分散在脑干的内脏 运动核和脊髓胸1至腰3节段侧角、2-4骶段 的骶副交感核
4)躯体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到其支配的 骨骼肌,只有一个神经元 。
①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至头颈、 躯干和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等。
②附于动脉表面形成神经丛,到达所支 配的器官。
③直接到所支配的器官。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分布:
颈交感神经分布:头颈、上肢的血管、汗 腺和竖毛肌,头颈的腺体、血管、瞳孔开 大肌,分支组成咽丛、心丛。
胸部交感神经:分布于胸腹壁的血管、汗 腺和竖毛肌,形成胸主动脉丛、食管丛、 肺丛及心丛等分布相应的器官,形成内脏 大神经、内脏小神经,分布于肝、脾、肾 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副交感神经分布 脑干副交感神经 1.随动眼神经走行的副交感节前纤维 2.随面神经走行的副交感节前纤维。 3.随舌咽神经走行的副交感节前纤维 4.随迷走神经走行的副交感节前纤维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 脊髓灰质胸1至 腰3节段侧角
周围神经节 椎旁节、椎前节
副交感神经 脑干内副交感 神经 核、脊髓灰 器官旁器、壁内节 质的骶副交感核
周围神经系统-内脏神经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自主神经的组成和分类。 2.理解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及分布概况。 3.理解内脏感觉神经的分布和牵涉痛。
内 脏 神 经 系 统
内脏神经系统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或植物性神 经系统,主要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分内脏运动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发自交感干N节的节后f经灰交通支返回脊N,随脊N分布至头颈部、 躯干和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等。31对脊N与交感干之间都有 灰交通支联系,脊N的分支一般都含有交感N节后f
2、攀附动脉走行,在动脉外膜形成相应的N丛(如颈内、外动脉丛, 腹腔丛,肠系膜上丛等),并随动脉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
3、由交感N节直接分布到所支配的脏器
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XXX
中枢部 包括 周围部 →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交感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周围部
副交感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
周
内脏运动N
交感N(颈颅、部胸:、行腰于、动盆眼部N)、面N、舌咽N、迷走N 副交感N 内
部
呼吸运动调节中枢(延髓、脑桥)
间脑:情绪行为、体温摄食、水平衡、心血管、
内分泌、生物节律调节中枢
大脑:边缘叶、新皮质内脏功能调节中枢
一、内脏运动神经
(一)内脏运动N与躯体运动N的区别
支配器官 纤维成分 神经元数目 纤维粗细 分布形式
内脏运动神经
平滑肌、心肌、腺体 (不受意志控制) 2种:交感N、副交感N
围 部
内脏感觉N
骶部:盆内脏N 脊N节 脑N节 膝N节、舌咽N下节、迷走N下节
内
脏 神 经
交感低级中枢(T1~L2或L3中间带外侧核)
脊髓 副交感低级中枢(S2~S4骶副交感核)
系
内脏感觉中继核(孤束核)
统
一般内脏运动核(副交感低级中枢:动眼N副核,
中 脑干
上、下泌涎核,迷走N背核)
枢
心血管运动调节中枢(延髓)
2.来自脊髓T6~T12节段中间外侧核的节前f,更换N元后, 其节后f支配肝、脾、肾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
3.来自脊髓L1~L3节段中间外侧核的节前f,更换N元后, 其节后f支配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盆腔器官和 下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
(1)低级中枢: 脑干→动眼N核、上泌涎核
下泌涎核、迷走N经背核 脊髓→骶部第2~4节段骶副交感核 (2)周围部: 副交感N节→器官旁节
节前N元、节后N元 薄髓(节前f)和无髓 (节后f)的细纤维 节后f以N丛形式分布
躯体运动神经
骨骼肌 (受意志控制)
只有一种
一级神经元 较粗的有髓纤维
以N干形式分布
(二)内脏神经分类
1.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脊髓T1~L3节段 灰质侧柱中间外侧核
周围部:交感干、交感N节和由N节 发出的分支、交感N丛等
(4)交感神经的分布
1)颈部
• 颈上N节 • 颈中N节
颈上N节
• 颈下N节
颈胸N节 第1胸N节 (星状N节)
节后Nf的分布: 颈中N节
随8对颈N分布 形成A丛,随A分支分布 咽丛 心丛
颈下N节 第1胸N节
2)胸部
胸神经节位于肋骨小头的前方 每侧有10~12个
节后Nf的分布:
• 随12对胸N分布 • 胸主动脉丛、食管丛、肺丛、心丛等 • 穿过第6~9胸N节的节前f,组成内脏大N
大
副交感神经
脑干、脊髓骶部统一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作用比较:
心脏 瞳孔 支气管 胃肠 膀胱
交感神经
心跳加快、血压上升
散大 平滑肌松弛,口径加大
蠕动减慢 逼尿肌松弛、 尿道括约肌收缩(贮尿)
副交感神经
心跳减缓、血压下降
缩小 平滑肌收缩、口径缩窄
蠕动增强 逼尿肌收缩、 括约肌松弛(排尿)
→腹腔N节 • 穿过第10~12胸N节的节前f,组成内脏小N
→主A肾N节 •内脏最小N
3)腰部 有4对腰N节
节后Nf的分布:
• 随5对腰N分布 • 腰内脏N
4)盆部
2~3对骶N节、1个奇N节 节后Nf的分布:
• 随骶尾N分布 • 盆丛
1.来自脊髓T1~T5节段中间外侧核的节前f,更换神经元后, 其节后f支配头颈、胸腔器官和上肢血管、汗腺、竖毛肌
器官内节 腹腔脏器 (结肠左曲以上消化管)
睫状神经节
翼腭神经节
下颌下神经节
耳神经节
迷走神经
骶副交感核 盆内脏神经 器官旁节
器官内节
结肠左曲以下 消化管及盆腔器官
盆内脏神经
盆丛
(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低级中枢 神经节位置
节前N元和节后N元的 比例
分布范围 作用
交感神经
脊髓胸腰部 椎旁N节、椎前N节
1.心丛 2.肺丛 3.腹腔丛 4.腹主动脉丛 5.腹下丛 (1)上腹下丛 (2)下腹下丛即盆丛
•孤束核 中枢突
膝神经节 —周—围突—面神经
舌咽神经下节 迷走神经下节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内脏器官
•脊髓
中枢突
—周—围突—交感神经 脊神经节 ———骶部副交感神经
→内脏器官
白交通支
➢ 灰交通支
灰交通支
• 无髓的节后f,色灰暗 • 连于交感干与31对脊N前支之间
脊N 交感干N节
中间外侧核→前根→脊N干→白交通支→交感干
1、止于相应的椎旁N节并换元 2、在交感干内上行或下行后,终于上方或下方的椎旁N节
(T1~T6)中间外侧核的节前f,在交感干内上升至颈部, 在颈部椎旁N节换元 (T6~T10)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至其它胸部交感N节换元 (T11~L3)在交感干内下降,在腰骶部交感N节换元 3、穿过椎旁节后,至椎前节换N元
胸部 腰部 骶部 尾部
椎前N节
位于脊柱前方,腹主A脏支 的根部,包括:
➢ 腹腔N节(2) ➢ 肠系膜上N节(1) ➢ 肠系膜下N节(1) ➢ 主动脉肾N节(2)
主动脉肾N节
腹腔N节
肠系膜 上N节
肠系膜 下N节
(2)交感干
椎旁神经节+节间支构成 颅底-尾骨
(3)交通支
➢ 白交通支
• 有髓的节前f,呈白色 • 连于T1~L3脊N前支与相应的 交感干N节之间
器官内节 颅部:睫状N节 翼腭N节
下颌下N节 耳N节
自主神经概观
动眼N副核→动眼N→ 睫状N节→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鼓索
上泌涎核 面神经
岩大神经
下颌下N节 翼腭N节
下颌下腺、舌下腺
泪腺,鼻腔、口腔、 腭的粘膜腺
下泌涎核→舌咽N的鼓室N→岩小N→耳N节→耳颞N→腮腺
迷走N背核→迷走N→ 器官旁节 → 胸腔脏器
(1)交感N节根据位置不同,分为: •椎旁节 •椎前节
自主神经概观
椎旁N节(交感干N节)
➢ 位于脊柱两旁,借节间支连成 左右两条交感干
➢ 交感干全长可分为5部分, 每侧有19~24个N节: • 颈部3~4个 • 胸部10~12个 • 腰部4个 • 骶部2~3个 • 尾部两侧合成1个奇N节
奇N节
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