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加宽的计算方法
第3章第二节隧道结构限界
通过锚杆的悬吊效应、组合梁效应 、加固效应以发挥围岩 自承能力
第3章第二节隧道结构限界
第3节 隧道洞身支护结构
3.4.2 锚喷支护类型 ◆ 锚杆支护 ◆喷射混凝土支护 ◆喷射混凝土锚杆联合支护 ◆喷射混凝土与锚杆及钢筋网联合支护 ◆以上类型加设型钢支撑(或格栅)而成的联合支护 3.4.3 优点 ◆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因而有效地利用洞内净
第3章第二节隧道结构限界
第1节 隧道净空与限界
1.4.3 单线隧道(结构)中线与线路中线偏移距离
第3章第二节隧道结构限界
第1节 隧道净空与限界
1.4.4 双线铁路隧道加宽计算
第3章第二节隧道结构限界
第1节 隧道净空与限界
1.4.5 双线隧道中线偏移
第3章第二节隧道结构限界
第1节 隧道净空与限界
第2节 隧道衬砌断面设计
2.4 衬砌截面厚度
单线铁路隧道拱顶厚度一般为30~60㎝ 双线铁路隧道衬砌拱顶厚度为40~80㎝。 仰拱厚度一般稍小于拱顶的厚度。 衬砌可以等厚,也可将拱脚和边墙较拱顶加厚20%~50%。
第3章第二节隧道结构限界
第2节 隧道衬砌断面设计
小结:
思考题: 1、比较铁路隧道与公路隧道衬砌断面,
第3章第二节隧道结构限界
第3节 隧道洞身支护结构
优点: ◆ 改善受力条件,相对单层同厚度模筑衬砌,承载
能 力提高20%~30% ◆ 防止外层衬砌风化,使喷层内钢筋网和锚杆端部
免于锈蚀 ◆ 表面光洁平整,利于通风 ◆ 防水效果好
缺点: ◆ 造价较高,施工较复杂
第3章第二节隧道结构限界
轨道交通地铁限界设计技术要求要求规范--哈尔滨一号线四期为例-5(限界)
第五章限界5.1一般要求1.某某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四期工程限界设计应符合如下规X:《地铁设计规X》〔GB50157-2013〕《铁路隧道设计规X》〔TGJ3-2001〕2.设计X围:某某市轨道交通1号线四期工程全线正线和辅助线。
3.轨道交通限界是确定行车构筑物净空的大小和安装各种设备、管线相互关系的依据。
限界的尺寸应根据车辆的轮廓尺寸和技术参数、轨道特性、受电方式、施工方法、设备安装等综合因素进展分析、计算确定。
应力求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限界包括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建筑限界。
4.车辆限界车辆限界是制定建筑限界的依据。
根据本线选定的车辆主要尺寸等有关参数、并考虑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所达到的横向、竖向偏移量与偏移角度,按可能发生的最不利的情况计算确定。
5.设备限界根据车辆限界、轨道状态不良引起车辆的偏移和倾斜,并考虑适当的安全量等因素计算确定。
6.建筑限界建筑限界是满足车辆运行和设备安装有效净空的最小尺寸。
各种断面型式的建筑限界与设备限界之间的空间,需满足各种电缆、水管、动力箱、消防箱、信号机、照明灯、接触网与其固定设备的安装要求。
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应在直线段建筑限界的根底上进展加宽和加高。
道岔区建筑限界应在直线段建筑限界的根底上,根据道岔的种类和车辆有关尺寸计算加宽和加高量并以此进展加宽和加高。
竖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如在限界计算中已计入竖曲线加高量,建筑限界可不再考虑加高,否如此,应进展加高。
7.限界设计还应包括人防隔断门建筑限界、过渡段建筑限界等其它建筑限界的设计。
同时应与相关专业协调确定区间各种设备和管线安装位置的空间分配原如此。
5.2主要技术条件1.车辆主要尺寸和参数(1)车体计算长度:19000mm(2)车体最大宽度:2800mm(3)车体最大高度:3800mm(4)车辆定距:12600mm(5)车辆转向架轴距:2200mm(6)车厢地板面距轨面高度:1100mm(7)列车最高运行速度:80km/h2.线路、轨道主要技术标准区间正线平面最小曲线半径300m,困难情况250m。
隧道边面积计算公式
隧道边面积计算公式隧道是一种地下工程结构,用于连接两个地点或穿越地形障碍。
在设计和建造隧道时,计算隧道边面积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隧道边面积是指隧道的横截面在地表上的投影面积,它是计算隧道所需材料和施工成本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隧道边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隧道边面积的计算公式通常是根据隧道的横截面形状来确定的。
常见的隧道横截面形状包括圆形、矩形、椭圆形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种形状的隧道边面积计算公式。
1. 圆形隧道。
如果隧道的横截面是圆形的,那么隧道边面积的计算公式为:A = πr^2。
其中,A表示隧道的边面积,π是圆周率(取3.14),r是隧道的半径。
2. 矩形隧道。
如果隧道的横截面是矩形的,那么隧道边面积的计算公式为:A = l × w。
其中,A表示隧道的边面积,l是隧道的长度,w是隧道的宽度。
3. 椭圆形隧道。
如果隧道的横截面是椭圆形的,那么隧道边面积的计算公式为:A = πab。
其中,A表示隧道的边面积,π是圆周率,a和b分别是椭圆的长轴和短轴。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隧道横截面形状外,还有一些特殊形状的隧道,其边面积的计算公式可能会更为复杂。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会通过测量隧道的实际横截面尺寸,然后利用相应的几何公式来计算隧道的边面积。
隧道边面积的计算公式对于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地评估隧道所需的材料和施工成本,从而为工程预算提供依据。
其次,它也可以帮助工程师优化隧道的设计方案,以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和施工成本,同时保证隧道的安全和稳定。
在实际工程中,隧道边面积的计算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例如隧道的倾斜度、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隧道的设计和施工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隧道边面积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总之,隧道边面积的计算公式是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评估隧道的材料和施工成本,优化设计方案,确保隧道的安全和稳定。
常用公式数据和易错点归纳总结-地下区间20191229
常用公式数据和易错点归纳总结(地铁区间)1、曲线地段矩形隧道限界加宽计算(1)圆曲线地段矩形隧道(不含站台区域)限界应在直线地段限界基础上加宽加高,矩形隧道不同半径曲线内外侧限界加宽加高值一般由限界专业提资。
(2)缓和曲线地段矩形隧道限界在直线地段建筑限界的基础上进行加宽,参照《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附录E、《地铁限界标准》(CCJJ/T96- 2018)附录B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限界专业提资要求,有些项目的缓和曲线地段矩形隧道限界分两段加宽,具体算法应以限界专业提资要求为准。
分两段加宽:自圆曲线至缓和曲线中点,并向直线方向延长10m,应采用圆曲线加宽断面;其余缓和曲线,自直缓分界点向直线方向延长16m,应采用缓和曲线中点加宽断面,其加宽值取圆曲线加宽值的一半(若无缓和曲线,则自YZ 点向直线方向延长10m,采用圆曲线加宽断面;继续向直线方向延长6m,采用圆曲线加宽值的一半)。
W(i)、N(i)取值详见(1)所述。
(3)圆曲线地段疏散平台建筑限界高度不变,距离线路中心线距离根据曲线半径及疏散平台与圆曲线的相对关系进行加宽,具体加宽值一般由限界专业提资;缓和曲线地段区间疏散平台建筑限界,根据计算点位与直缓点、圆缓点距离,采用直线段、圆曲线间建筑限界线性插值确定。
2、曲线地段圆形盾构法隧道、矿山法马蹄形隧道中心线偏移量计算(1)圆形及马蹄形隧道在曲线超高地段,采用隧道中心向线路基准线内侧偏移的方法解决轨道超高造成的内外侧不均匀位移量,限界不再加宽。
圆曲线段隧道中心线偏移量计算公式如下:横向偏移:x = h0×sin a垂向偏移:y = - h0×(1-cos a)(注:Y 值较小,可忽略不计)①sin a =h/1500(h:曲线段轨道超高值,由轨道专业提资)②h0:直线地段圆形及马蹄形隧道圆心距轨面高度(mm)。
(h0取值受轨道高度影响,盾构法隧道一般及中等减振地段取1860mm、高等及特殊减振地段取1810mm,矿山法隧道取2030mm,具体以限界专业提资为准)(2)同圆曲线地段,采用隧道中心向线路基准线内侧偏移的方法解决轨道超高造成的内外侧不均匀位移量,建筑限界不再加宽。
地铁设计界限
地铁设计界限5 限界5.1 一般规定5.1.1 地铁限界应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
5.1.2 车辆限界可按隧道内外区域,分为隧道内车辆限界和隧道外车辆限界;也可按列车运行区域,分为区间车辆限界、站台计算长度内车辆限界和车辆基地内车辆眼界。
5.1.3 车辆限界,可按所处地段分为直线车辆限界和曲线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可按所处地段分为直线设备限界和曲线设备限界。
直线车辆限界和设备限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附录B和附录C的规定;圆曲线设备限界计算方法应按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执行。
5.1.4 建筑限界应分为隧道建筑限界、高架建筑限界、地面建筑限界。
隧道建筑限界可按工程结构形式分为矩形隧道建筑限界、马蹄形隧道建筑限界和圆形隧道建筑限界。
5.1.5 轨道区混凝土结构体、轨旁设备与接触网带电部分的间隙,应符合本规范表15.3.3的规定。
5.1.6 相邻区间线路,当两线间无墙、柱或设备时,两设备限界之间的安全间隙不应小于100mm;当两线间有墙或柱时,应按建筑限界加上墙或柱的宽度及其施工误差确定。
5.1.7 A型、B1型和B2型车辆采用的基本参数,应符合本规范第5.2节的规定。
当选用车辆的基本参数与本规范不同时,应重新核定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
5.2 基本参数5.2.1 各型车辆基本参数应符合表5.2.1的规定。
表5.2.1 各型车辆基本参数(mm)注:本表供限界设计使用。
5.2.2 制定限界的基本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接触导线距轨顶面安装高度应符合本规范第15.3.21条的规定;2 轨道结构高度应按本规范表7.2.5-1的规定采用;3 高架线或地面线风荷载应为400N/m2;4 过站限界列车计算速度应为60km/h;5 区间限界列车计算速度应为100km/h;6 当区间设置疏散平台时,疏散平台应符合下列要求:1)疏散平台最小宽度应符合表5.2.2的规定;表5.2.2 疏散平台最小宽度(mm)2)疏散平台高度(距轨顶面)应小于等于900mm。
地铁线路最小线间距及其曲线加宽计算探讨
地铁线路最小线间距及其曲线加宽计算探讨杨作刚;欧阳全裕【摘要】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pecification for Metro Design"GB50157-2013,there are no clear rules and calculation methods for the minimum line spacing and curveline spacing widening on the double parallel sections.Based on the "National Standard for Railway Line Design"GB50090-2006,and combined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tro lines and related vehicle parameters,a calculation method is put forward and a calculation table is mad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ers.%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对双线并行地段最小线间距及曲线加宽计算尚无明确规定.依据GB50090-2006《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相关规定,结合地铁线路及车辆相关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计算方法并列出了计算成果表,以供设计参考.【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7(020)003【总页数】5页(P11-14,45)【关键词】地铁;线间距;曲线加宽【作者】杨作刚;欧阳全裕【作者单位】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300392,天津;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300051,天津【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1地铁双线并行地段线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简称线间距。
缓和曲线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加宽的计算方法
缓和曲线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加宽的计算方法
王锋
【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
【年(卷),期】2005(018)003
【摘要】分析因地铁缓和曲线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的加宽而导致地铁隧道土建投资增加的原因;为节省投资,介绍缓和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加宽方法及特殊情形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比较.
【总页数】5页(P29-33)
【作者】王锋
【作者单位】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北京,1000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
【相关文献】
1.基于数学方法的缓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值的研究 [J], 杨松尧
2.轨道交通明挖矩形隧道曲线地段建筑限界的计算 [J], 何永春
3.铁路建筑限界缓和曲线地段加宽研究 [J], 赵振刚
4.地铁9号道岔建筑限界加宽计算方法 [J], 蔺增良
5.铁路建筑限界曲线加宽通用计算方法研究 [J], 赵振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设计要点探讨
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设计要点探讨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隧道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在高等级道路中,可以充分发挥避免山体开挖,减少施工及运营期病害,提高道路整体通行效率等优点。
隧道设计是隧道建设的重中之重,其中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设计又是隧道设计的重要环节,隧道建筑限界是隧道内轮廓的关键,隧道内轮廓设计是隧道设计的基础。
关键词:隧道建筑;限界;内轮廓;要点探讨引言近年来,我国的隧道工程施工水平得到提升,并且相关施工设备也在不断更新,为工程建设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推力。
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可以为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并且也能减少施工风险,加强隧道质量,避免国家财产和施工人员安全受到威胁。
因此,隧道工程在设备建设环节,需要根据工程情况做好设备的配置管理工作。
1.影响我国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发展的因素1.1.先导洞建设在隧道建筑施工中,导洞施工开挖断面通常在25米左右。
可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施工方法可采用全断面法和阶梯法,临时支护采取有效稳定措施。
施工周期短的公路隧道先导洞通常采用装载机反压砟法施工。
1.2.隧道导孔与隔墙不能平行施工公路隧道隔墙施工方法的选择,将对工程的后续工序和隧道的施工进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中,隧道中央导洞与中央隔墙平行施工以及隧道主洞的破坏,是影响隧道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此,保证隧道施工过程的并行作业,可以有效提高公路隧道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进度。
2.隧道建筑限界要求隧道建筑限界的确定应基于道路技术标准和隧道的功能需求,对于公路隧道建筑限界而言,隧道的建筑限界高度和宽度应严格按照现行JTG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现行JTG3370.1—2018《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一册)土建工程》的要求执行。
根据公路相关规范要求,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上的隧道建筑限界高度应为5.0m;对于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上的隧道建筑限界高度取为4.5m。
隧道建筑限界宽度应按照公路相关规范拟定。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限界原则及施工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限界原则及施工方法【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限界包括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建筑限界、隧道建筑限界、高架桥建筑限界、车站建筑限界、接触轨限界几种类型,其作用是在列车运行的过程中,留有足够的安全空间,以供车辆正常通行,换句话说,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限界越大,其安全性越高,但同时需要兼顾系统的施工成本。
为此,本文将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限界原则了解的基础上,对系统的施工方法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限界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限界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限界原则,需要遵循限界的安全性和系统成本的合理性,具体的原则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考虑周围的构筑物,并量测列车轨道与构筑物之间的净空距离大小,以此为依据确定管线和相关设备的具体安全位置,这是系统限界施工本身,以及周围其他施工项目所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规定,要求同时兼顾施工的合理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2)系统限界所需要的部分参数,来自于列车的轮廓尺寸,以及轨道特性、受电方式、设备安全等,在参数计算的时候,需要综合了解和分析这些因素,然后形成系统限界施工的标准数据之一。
(3)交通系统限界需要根据平直线路的基本条件确定,如果属于道岔区域,考虑的是岔侧面的导曲线,遵循平面原则。
在限界制定的时候,还需要考虑结构施工对测量的影响,譬如设备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存在误差,而且在施工设计的时候,存在各种各样的其他因素,这些都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限界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限界施工方法为了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限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需要综合考虑限界与路线、接触网、桥梁隧道建筑、轨道、车辆、行车之间的关系,譬如限界与路线,需要计算两者之间的最小线间距和曲线半径等。
笔者根据实际的施工时间,对系统限界的施工方法进行如下总结:2.1 施工会签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限界施工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需要过根据土建专业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等,控制好会签的重点工作内容。
第二节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
地 铁 与 轻 轨
第三章 地铁与轻轨车站的建筑设计 ⑵站台层的公共区设计 地 铁 与 轻 轨
① 站台的有效长度
一般按车辆的编组长度加上车辆停靠的误差来 决定站台的有效长度,图3-7为车辆长度平面机立 面。 目前上海地铁1号线和2号线按8节车辆编组, 其站台有效长度为186m,明珠线为6节编组,站 台有效长度为142m。 ②站台的宽度根据站台所需的面积去除以站台的 有效长度即可得出。各种轨道交通车辆编组适应 客流量及站台长估算如表3-2。
地 铁 与 轻 轨
乘客使用的人行楼梯宜采用26°34′倾角,其宽
度单向通行不小于1.8m,双向通行不小于2.4m。
当宽度大于3.6m时,应设置中间扶手,楼梯宽应
符合建筑模数。
根据地铁规范,在公共区中的步行楼梯宽度不
得小于1.8m。图3-6为自动梯的基本尺寸图。
第三章 地铁与轻轨车站的建筑设计
地 铁 与 轻 轨
站长室
15~18
中心站另加1间12 m2
第三章 地铁与轻轨车站的建筑设计
续上表
地 铁 与 轻 轨
站 厅 层
房间名称 站务员室
面积(m2) 12~15
备注 侧式站设两间
大 端
通信仪表
辅助楼梯
直升电梯 通风机房
环控机房
小 端 环控电控室 消防泵房 配电
第三章 地铁与轻轨车站的建筑设计
地 铁 与 轻 轨
地 铁 与 轻 轨
⑴站厅层布局
设备管理用房基本分设于车站两端,一端大,
一端小,中间作站厅公共区。
设备用房中最大的是环控机房,其中包括冷冻 机房﹑通风机房及环控电控室。 在管理用房中主要解决站控室及站长室的位置 以及消防疏散兼工作楼梯的位置、工作人员厕所 的位置。
学习资料四理解隧道设计
公路隧道建筑限界
公路隧道建筑限界横断面组成最小宽度(单位:m)
1.各级公路隧道建筑限界应符合以下
规定:
1)建筑限界高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 路取5.0m;三、四级公路取4.5m。 2)当设置检修道或人行道时,不设余宽;当不设 置检修道或人行道时,应设不小于25cm的余宽。 3)隧道路面横坡,当隧道为单向交通时,应取单 面坡;当隧道为双向交通时,应取双面坡。坡度应根 据隧道长度,平、纵线形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一般 可采用1.5%~2.0%。
第2节 隧道衬砌断面设计
2.3 普遍。
公路隧道与铁路隧道的主要区别:
① ②
铁路隧道建筑限界是固定统一的,而公路隧道的 建筑限界则不定。 公路隧道的附属设施比铁路隧道多且要求高,且 每一座隧道均会因交通流量和长度不同而要求不 同。
单心圆衬砌内轮廓线
第2节 隧道衬砌断面设计
2.2 铁路隧道衬砌断面设计
第2节 隧道衬砌断面设计
衬砌断面几何关系有:
上式含b、f、φ1、a、r1、r2、φ2共7个参数 先给定b、f、φ1及a值后,再解出r1、r2及φ2。 曲线地段需要加宽时,保持r2及φ2不变,φ1仍取 45º , b值根据加宽要求也是已知,故未知参数f、a、 r1仍可求解。
图4-8 曲线隧道净空加宽平面示意图
(2) 由于曲线外轨超高,车辆向曲线内侧倾斜, 使车辆限界上的控制点在水平方向上向内移动了 一个距离 d内2 。
图4-9 曲线隧道净空加宽断面示意图
据此,曲线隧道净空的加宽值为 内侧加宽
W 1 = d 内1 + d 内2 外侧加宽 W 2 = d 外 总加宽 W= W 1 + W 2 = d 内1 + d 内2 + d 外 2.加宽值的计算(略看书)
矩形隧道限界宽度修正算法
公式如下 :
4 8 一
距来 确定 ,圆 曲线段设备限界是在直线段设备限界的基础上 ,
一
1 0万一3 0万◎ i ; 谭价{ 黼攀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 { N 0 L O G Y I N F O R MA T I O N J a n 2 0 1 6 中国科技信息 2 0 仃 年第 2期
考 虑曲线几何偏移 、超高欠超高 、曲线轨道车辆参 数变化三
安全与土建投资规模 ,为保证 车辆在 了深入分析 ,明确 了现行规 范方 通过 对限界 建立了矩形隧道在直线 、圆曲线段通 用限界加宽公式 ,公式基于 线路转向直接代入坐标值 。不 需要再 搜现行
项 因素 引起 A O , / J D 宽 、加高量来确定 。
( J ) 一设备限界控制点坐标值 :
一
( 6)
式中 : 、 一 分别为左 、右偏转时 圆曲线段建筑 限界 加
轨道超高角 ( 弧度 ),均取正值 。
对 比规 范 算法 和 上述 推 导公 式 ,二者 形式 上 相 同 ,但 应 用条件 、适用 范围不 同 ,后者坐标值代 入时包含 了正 负符 图 1 转 动变换坐标 系 号 ,不再 区分 内 、外侧坐标 而以设备 限界控制点 的实际坐 标值 及轨道左 、右转向分别代 入公式 即可 求出建筑 限界坐标 系 ×OY下的对 应坐标值 ,避 免了规范 算法与规范 附 A表应
型车, 其主要 参数 如:车体基本长度 , 无司机室车辆取 2 2 m,
法 ,随着相关标准规范修订 ,限界算法也不断进行细微修正 。
本文对设备 限界算法的应 用条件 、车体加长特 殊情况 、圆 曲 线 、缓和 曲线 对矩形隧道建筑 限界加宽的影 响进 行了深入分
隧道建筑限界与净空
双线铁路曲线隧道加宽值的计算
d内 、d外计算方法同单线铁路曲线隧道,内外侧 线路中线间的加宽值d中 为: (1)当外侧线路外轨超高 大于内侧线路外轨超高时: H — 车辆外侧顶角距内轨顶面的高度,取360cm
E — 外侧线路的外轨超高值,cm
(2)其他情况:
基本 概念
铁路隧道 建筑限界
公路隧道 建筑限界
基本 概念
铁路隧道 建筑限界
公路隧道 建筑限界
曲线隧道 净空加宽
机车车辆限界 铁路建筑接近限界
隧道建筑限界 隧道净空
基本 概念
铁路隧道 建筑限界
公路隧道 建筑限界
曲线隧道 净空加宽
公路隧道建筑限界组成部分
• 行车道宽度(W)
• 侧向宽度(L)
• 人行道(R)或检修道(J) 当设置人行道时,含余宽(C)
公路隧道 建筑限界
曲线铁路隧道加宽平面布置
曲线隧道 净空加宽
基本 概念
铁路隧道 建筑限界
公路隧道 建筑限界
公路隧道平曲线加宽取值
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见表, 单车道路面的加宽值按下
表所列值的一半重丘的三级公路采用第Ⅰ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 第3类加宽值。对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2类加宽值。
公路隧道 建筑限界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曲线隧道 净空加宽
基本 概念
铁路隧道 建筑限界
铁路隧道加宽原因
公路隧道 建筑限界
(2)曲线隧道外轨超高,导致 车辆向曲线内侧倾斜,使车辆 限界的控制点在水平方向上向 内移动一个距离(d内2)。
曲线隧道 净空加宽
基本 概念
• 车道数 • 路缘带宽度(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 本文探讨了地铁矩形隧 道 缓 和 曲 线 段 限 界 加 宽、 加 高的计算方法。
(高) "! 缓和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加宽
!I !! 线路弯曲的影响
$曲线内侧 "
如图 & 所示, 以缓和曲线起点为坐标圆点, 2、 3为 车辆两转向 架 中 心, M 为 车 辆 中 心, M @ #2 3, @ 为线 路上要确定的 加 宽 量 位 置 (即 计 算 点) , 在内侧加宽量 取 L 为变量, 为, 内 dM @ 。为了便于计算, LdY 9。 P
$I #! 缓和 曲 线 起 点 附 近 因 线 路 弯 曲 引 起 的 外 侧 加宽值分析计算
!转向架中心位于缓和曲线上 "
车体端部位于直线 上 时 ( 见 图 7) , 当 @ "g I小于 则外侧加宽 !/ #- 时,
= + 6@Bd ( > +) " eRe > "
# = R + = + 6@Bd = +e e > > " "
2 h 外 dh , @ d (S3eS2) eS2 P 2 3
。 当 @ "g 外 d" I 等于 & $/ ’- 时, , S3d", P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R # = + (6@B) =e e i d > > " " 令 (6@B) 则 i d", ( > " eR) +N +d # 这时 6@B为极大值, 得出 6@B为一般超高值。 计 算
#I &! 对以上不适用范围的简化处理方法
从缓和曲线起 点 到 其 前 ( 向 直 线 方 向) & "- 范 围,
外 采用按长度 比 例 线 性 内 插 法 求 出,从 缓 和 曲 线 起 ; 6
/ >缓 9圆 ; 6 ) = 1& d6 &7 " "; ) 为 圆 曲 线 段 轨 道 超 高 值; 及 (+控#, 为 计 算 曲 线 内、 外侧限界加 (+控&, S控&) S控#) 宽的设备限界控制点。
则 点处之全超高值应为 6 6@BJ#, )d
6@BJ# 6 6 ) ) ) = 1 d d &d ) ) &7 " "
式中: 取 &7 = 为斜率; ) 为两钢轨中心距离, 6 " "; ) 为全 超高值。
%! 简化计算公式
图 &! " 外 加宽于意图 ! % " 3
上面详细推导了矩形隧道 缓 和 曲 线 段 限 界 加 宽 的 理论计算方 法。 为 便 于 工 程 实 际 应 用, 上述公式可以 简化如下。
地下铁道建 筑 限 界 是 决 定 隧 道 断 面 大 小 和 各 种 设备建筑物 相 互 位 置 的 依 据。由 于 车 辆 在 直 线 上 的 状态和曲线上是不同的, 曲线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需 要在直线段 建 筑 限 界 基 础 上 进 行 加 宽 和 加 高。对 于 矩形隧道圆 曲 线 段 限 界 加 宽, 在 《地 铁 设 计 规 范》 (C 3 ) 和 《地 铁 限 界 标 准》 (L 中明 7 " & 7 G—# " " ! ‘ ‘’ $—# " " !) 确了 加 宽 方 法, 但对于矩形隧道缓和曲线段建筑限界 的加宽方法, 两 本 规 范 都 没 有 给 出。由 此, 给限界设计 带来了一定困难, 各相关单位限界设计人员只好参照国 中的缓 家铁路的 《铁 路 隧 道 设 计 规 范》 (F 3& " " " !—’ ’) 和曲线加宽方 法 来 进 行 处 理, 即自圆曲线与缓和曲线 (3 型 车 ’/ 的分 界 点, 向缓和曲线方向延伸& &/ " 77 范围内, 采用圆曲线的加宽值; 自缓和曲线中点 向 直 -) (3 型 车 ’/ 处, 采用圆曲线加 线方向延伸 & &/ " 77-) 宽值的一半; 自缓和曲线与直线的分界点向直线方向 延伸 & (3 型 车 & 处 为 开 始 加 宽 的 起 点, 其 4/ ’7/ 4-) 余部分的加宽值根据以上三 点 的 加 宽 值 按 直 线 变 化 插 入 (见深圳、 广州、 天津地 铁 施 工 设 计 技 术 要 求) 。由于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中规 定 的 加 宽 方 法 对 地 铁 来 说 加 宽值明显偏 大, 导 致 地 铁 隧 道 土 建 投 资 的 增 加, 因此 很有必要对地铁矩形隧道缓和曲线段
#外侧加宽量计算 $ 外 d, 外d 外 f, ; 6 6 P
& " " " ( ) ( # 7 / # 4 " J # " f & $ " / & " G f & 7 # G J & 4 " " " ) " / ’ ’ ’ $ % e ’ 4 " J " / " # $ $ G e & 7 # G d ( ) (! Gf &7 # &/ Ge# $e&7 # # d& & -)
都市快轨交通・第 ! "卷 第 #期 $ % % &年 ’月
( / ( 外d , & " " " J ! + ># ! + > > # >! ! ># > > ># L) $ &f &f & ") & "f "f & P ) / ( +f# ! !/ " ! $ L (-) d&" " "J ! &/ ! 7 "
! + 2 3 & !!S &$ # $ L
! + 2 3 ! !!S !$ # $ L
3 C ( / M Bd d S BdS #!!; ! eS &) # eS & #
! eS & S M ;d
! eS & S (S e d # eS &) # &
" )
缓和曲线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加宽的计算方法
2 型车:
图 ’! " 外 加宽示意图 ! % $ 3
!缓和曲线起点附近因超高引起的外侧加宽 %
计算原理与上 述 公 式 和 圆 曲 线 相 同, 当计算点 @ 处于缓和曲线 起 点 前 (直 线 上 时) , 其超高值的计算可 ) 。 用下法求出 (见图 G / / ( 6 > 6@B > W "d " eRe+)
有关计算参数 !车 辆 中 心 至 转 向 架 中 心距离! J J ! 转向架轴距之半! !转 向 架 外 侧 轴 中 心 至 车体端部的距离! J J ! 转向架定距! J ! 转向架轴距! ! J !AB内 适用范 B " ! J !AB外 适用范围 B $ !计 算 区 间 曲 线 内 侧 加 宽的控制点坐标! JJ !计 算 有 效 站 台 范 围 内 曲线 内 侧 站 台 加 宽 的 控 制点坐标! JJ !计 算 区 间 曲 线 外 侧 加 宽的控制点坐标! JJ !计 算 有 效 站 台 范 围 内 曲线 外 侧 加 宽 的 控 制 点 坐标! JJ 7 型车 (F ) & "F $ & "F 6 & " &F ( $F & " # 6F " (F ) &V"F $ & " $ #F " & " &F (V # $F &V"F 6 & * " 型车 ’F % # " 或 "F "F " " & # " 或 $F $F " # & " $F ’ # " 或 $F $F $ % " # (F ! ’F %V"F " 或 (F ! & " " ’F 6 " $F ’V$F $V # 或" $F " ’F 6 &
JI $! 缓 和 曲 线 起 点 前 因 线 路 弯 曲 引 起 的 加 宽 量 计算
( )已知 9d! 当2 & " "-, >d$ "-, 3 转向架中心均 !! (见图 $ ) , 位于缓和曲线上、 车体端部距离 g I 为 &- 时 则 !/ # ( ) 外直 d "/ " !e"/ " " "& e"/ " " "&d , P & #/ $ (-) ("/ " " G% ’ % d4 -) ( )已知 9d! 当车体端部距离 g # " "-, >d$ "-, I 为 7- 时 (见图 & ) , 则 " !/ # (-) (外直 d , J"/ " & &$ $d"/ " " ! d! -) P & #/ $
!转向架中心及车辆端部位于直线上 $
则外侧加宽 如图 $ 所示, 当 @eg I 大于 ! / #- 时,
2 h 外 dh , @ d S3 P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