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 第四章 天人合一与物我两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天人合一与物我两分

1、人与自然(人与天)

思维方式2、人与社会

(三层)3、人与人(我与他;我与我)

第一节从宇宙观到认识论

一、“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

**总结:“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成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

二、二元对立的认识前提

* 萨特“地狱就是他人”。

* 二元的对立还表现为人自身的分裂。(灵肉分裂)

* 伊壁鸠鲁“是生活愉快的乃是清醒的理性,理性找出了一切我们的取舍的理

由。”(中世纪灵与肉的分裂达到绝对的程度)

第二节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

一、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

* 直觉思维(联想思维)是非逻辑的思维。

* 直觉思维十分重视为认识者留下广大自由的主观空间,有极强的主观性。

* 直觉体验的个体主观性是不确定的,认识本身也就有极大的随意性,灵活性,这也许是直觉思维具有创造力量的原因,是中国哲学思维的绝妙之处。

* 重视个体性的西方文化,在思想和情感方面给了个人以诸多的限制,而重视群体的中国文化则给了个人以更多的自由。

* 直觉思维具有立体有机联系的特征。(1,2,3)

* 因为它是主观的,顿悟式的,是难以言说的;它是个体化的,是无法概括的。

* 联系性是直觉思维达到认识目的重要途径。

1、这种联系性首先建立在宇宙整体论的观念上的一切都在联系中。

“‘气’充一切虚,贯一切实。”气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能贯穿一切有形无形之物。

2、思维的联系性还是互为因果,相互推动变化,彼此包容的联系;也是无所不在,超越

时空、虚实的广泛联系。

3、中国思维的这种联系性还是辩证、转化的关系。

二、细剖精析的逻辑分析

* 西方科学文化极发达,靠了两条重要的认知方法:一是可以理解的逻辑,一是可以控制的实验。

* 分析的方法包含两大步骤:

1、细剖精析

(*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也不例外。

* 自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起,原子一直被认为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

2、建立逻辑的认识系统

(* 切割细分得到单一、确定的认识,使认识具有可靠性、明晰性,是认识更深入。)

* 分析方法局限(1,2,3)

1、分析力图使事物具有单一的性质,简单的形式,而物质粒子不断切割的可能,使分析

的这一企图只能无限的逼近单一。

2、分析置物质于相对静止状态,以求确定不变的本质。

3、分析不承认偶然性,它只认定物质遵循的铁的规律。

* 分析注重事物间的区别,组合注重事物间的共同点。但无论分析也好组合也好,都必须依据严格的逻辑规则。(优点1,2,3)

1、从一个真实的前提如何推出一个未知但同样真实的结论,遵循推理的规则、步骤就可

以保证实现这一目标。(归纳:个体结论)

2、逻辑作为方法手段是一种纯粹的形式,它的前提则是被证明被公认的经验事实,或者

是在推理中表现为定理、公理的来自经验的抽象概括。(演绎:结论个体)

3、近代方法论尤其系统论的思想与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在动态中协

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方法有相同之处。(辩证:运用于历史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