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场所视角下的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浅议——以南京大学为例

合集下载

浅谈高校校园规划——以河海大学(江宁校区)为例

浅谈高校校园规划——以河海大学(江宁校区)为例

浅谈高校校园规划——以河海大学(江宁校区)为例
童洁;周思佳;李亚雯
【期刊名称】《安徽建筑》
【年(卷),期】2015(022)006
【摘要】高校扩招给高校校园规划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以河海大学(江宁校区)为例阐明了高校规划的要点,并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等四大职能的角度出发,对新世纪高校校园规划提出了以学生为本、服务社会、营造文化氛围等建议.
【总页数】2页(P44,72)
【作者】童洁;周思佳;李亚雯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009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4.3
【相关文献】
1.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图书馆扩建设计方案构思 [J], 周思佳;贾莹;李亚雯;童洁
2.高校老校区传承与更新初探——以2011河海大学清凉山校区规划为例 [J], 曹心培;刘峰;赵和生
3.山水园林式、簇群式多核心发展的高校校园规划——南京工程学院江宁校区规划设计十年回顾 [J], 陈子坚;陶郅;郭嘉
4.浅谈多校区高校校园规划——以吉林大学为例 [J], 李青山;刘京
5.现代大学校园“流动空间”界面设计手法初探——以南京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建筑为例 [J], 叶建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历史研究的校园规划设计——以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含金陵大学

基于历史研究的校园规划设计——以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含金陵大学

南京 人 、 : 妓f 婺 校I × : 依托 十2 O
} 5 尺学 原川 发展 水, 1 1 订 增址 1 8 H H q t 美… 是 以 定会刨 J J . J ; I . 迁 『 ; , f J I ‘ Z ; n J } 1 9 1 0 . 迁{ 院 I 宏爵 } 5 院 t } i I 教 会创 办 的 綦 督 { j 院f ¨ { i t 。 1 『 1 = 成 )并 校 段 建 为 陵 夫 ’ ‘ , 后 鼓
城市 建 筑
UR B A N I S M AN D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P L A N N I N G・ DE S I GN
基于历 史研究 的校 园规划 设计
以南京大学鼓楼校区 ( 含金 陵大学 旧址 )保护规划为例
■ 刘 思彤


要】对 J 扣 Hj# 寓
院 ,炎通

1 9 6 O l g 8 5 f 、1 u 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O O O 年、2 0 0 0 t -2 0 1 6 1 、 2 ) 、 个阶 段 n 勺 校 发 展 人
城f 艾 } } 汉l I 路
分 为 , 北 【 川敦
} (
影 响 。 分 析 发J 校 I : d 仃 征 诸 彩问 题 : 文通 1 . , j 分 校【 , 目 … 入[ 1 j J I _ 堵 ,校内 阳』 t i . 1 主F - 道 麓 缺 乏 处
j ( 枷 划 改 汁 面临 呖 殳f 昶_ 校 园发 胜 的 平 衡 问 题 以 种 设汁 资 ≯ 《 l ,
卜 < 域 演 变 个 ㈨ . 从 祭体 到 局 部 对 建筑 干 ¨ 外 部 公 j L 卒阳 ¨ i 9 史变 辽 进 逊 进 』 研 究 。1 9 l o 彩{ } 。 代』 , j 史地 I l 川 ’ 域 『 、 的叠 加 , 核 心 豢n q

当代大学校园规划

当代大学校园规划

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在当代社会中,大学校园规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大学校园是教育、研究和创新的核心,是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生活和工作的场所。

一个优秀的大学校园规划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包括地理位置、土地利用、建筑设计、能源利用、交通和绿色空间等方面。

首先,大学校园的地理位置是至关重要的。

校园应该位于方便学生和员工前来的交通便利的地点并且不应该太远离城市。

这种情况下,学生和员工可以容易地前来校园上课和工作,同时也能在校园附近方便地享受城市的文化和娱乐设施。

其次,土地利用和建筑设计也是大学校园规划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确定土地利用的目的应该是创造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宜居环境。

此外,建筑的设计应该是具有灵活性和可持续性的。

在建筑设计方面,还应考虑到障碍物无障碍通行设计,以及可通过严格的建筑准则,确保所有建筑物的安全性。

第三,能源的利用也是大学校园规划的重点之一。

应该通过采用新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来优化大学校园的能源利用,以降低我们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例如,可以采用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机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为学生和员工提供更加高效且可持续的能源。

第四,交通对于大学校园规划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为了满足校园内外的交通需要,应提供多种交通方式,包括行人、自行车、公共汽车和其他交通工具。

大学校园应该提供充足的停车位和公共交通线路,以减少校园附近的交通拥堵。

最后,绿色空间的利用应该在大学校园规划中被优先考虑。

在校园内建立绿色区域,如树木、草坪和花园,可以为学生和员工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和宜居的学习环境。

此外,这些区域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和减少水污染。

总之,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应该从综合的角度来考虑,以确保学生和员工可以在一个高效,安全,舒适且可持续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中,充分发挥其潜力。

虽然每个大学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为了最大化学生和员工的体验,促进教育和创新的发展。

评析南京工程学院校园规划

评析南京工程学院校园规划

评析南京工程学院校园规划南京工程学院(新校区)由华南理工设计院规划与设计,占地3000多亩。

我经过一个学期的城市规划原理的学习,现对其进行简单的评析。

选址校园的选址,对于一个院校从规划、建设到经营、管理,乃至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都关系很大,是带有全局性的决策。

南京工程学院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江宁大学城,这里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南侧有方山风景区,有宽适、僻静的自然环境。

在大学城内,各学校规划既注意有利于独立管理,又要有利于各校之间的教学、科研设施和信息资源共享,发挥教学与科学研究的集约效应。

并且大学城有利于将高校的科研开发带动城市科技园区的科技开发和生产开发。

这里虽然地处城市边缘,但到2010年地铁南延线开通后,半小时之内即可到达市区。

总体规划校园的总体规划的优劣关系到从建设到使用技术经济合理性,关系到能否为教学、研究、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1.教学区教学区是校园的建筑主体,设在远离噪声干扰的区域,如操场。

围绕学校的中心地带学海湾建设了公共教学组团、逸夫图书信息中心、基础实验中心、设计楼和文理楼,使得这一区域集教学、信息、科研等于一体。

学海湾是类似于广场的区域,周围有很多座位,所以这里也是各种大型文艺活动的举办地点。

对外联系较多的行政楼设在西门边,减少了车流对教学区的干扰。

但是从宿舍到行政楼有1公里左右的直线距离,行政楼设有财务处和报告厅,如果要交费或者听讲座,没有自行车的话走过去会比较累。

工程实践中心和经管楼、信息楼也处于校园西侧,都远离学生的生活区,过去上课很不方便。

2.学生生活区学生生活区包括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浴室和不同规模的商业服务设施。

南京工程学院有2处学生宿舍区,附近都有一个大学生活动中心,内设超市、文具店、水果店、理发店、移动营业厅等各种服务设施。

并且每个区都设2个食堂楼。

东区的学生宿舍去文理楼比较近,而去工程实践中心却要走25分钟。

由于学校面积过大,使得部分教学楼距离学生生活区过远,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增加了学生与教学设施的疏离感,许多同学喜欢去图书馆或教室自习,喜欢那里的学习气氛,而如果步行要花上20分钟,许多同学就不愿意了。

校园规划设计论文: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探讨

校园规划设计论文: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探讨

校园规划设计论文: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探讨摘要:文章从地域性和生态保护的角度看,结合现状地形地貌特点来阐述地域性高校发展的规划设计模式。

关键词: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城市肌理;历史文脉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一大批新学校、新校区在不断的建立。

大学校园是培养高新人才的摇篮,是知识的殿堂,是人文精神的家园。

校园孕育着莘莘学子的希望和梦想,新老校区的整合,应使建筑在功能上的不足得到弥补,整合建筑内外空间,并使不同年代的建筑生动的融和在一起。

1现状概况揭阳学院是揭阳市唯一的公办高等学校,设有30个专业,位于揭阳市榕城区仙桥紫峰山桂竹园风景区,南邻池漳公路,交通便捷。

原校区占地面积300 a,因学院快速发展学校拟新征地1 000 a。

整个校区东、南片区地势较为平坦,适合用于建设用地;而西北角地块现状为山体,地势陡峭、坡度大,不适合开发建设但可用于学院的植物实践基地及苗圃基地。

2规划理念及原则2.1尊重自然、生态环保基于用地现状地形的特点,尽可能利用现有丰富的水系,创造出青山绿水环绕的校园,同时满足校园规划的各项功能指标要求,达到工程的可行性、建设的经济性、空间丰富性的统一和谐。

2.2人性尺寸、适宜空间摒弃近年来校园规划过渡追求大尺度、大空间的做法,强调适宜校园的人性尺寸和人性空间,自然蜿蜒的道路,水体自西向东延伸,移步易景,形成自然田园诗意般的校园风貌。

2.3时代特色、延续文脉空间环境与建筑单体设计充分体现新世纪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大学园区的特色,突出自身的形象,突出校园各种不同功能区的自身特点,体现现代大学园区的丰富人文气息,延续原有校园建筑白色为主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脉。

2.4整体规划、滚动发展实行整体考虑、长远规划、分期建设,提出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形成良性循环、滚动开发的机制。

3总体构思要点3.1功能分区及用地布局根据整个用地“哑铃”状地形特点,自然地将学院整体分为东、西两片区。

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分析

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规划设计
国际视野与现代化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一所国际知名 高校,其校园规划设计具有国际 视野和现代化特点。校园内建筑 风格多元,融合了中西文化元素 ,同时校园内设施完善、现代化 程度高。
研究与教学并重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充分 体现了研究与教学的结合。校园 内设有多个科研机构和实验室, 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 同时,校园内的教学设施也十分 完善,如图书馆、体育馆等。
校园规划设计问题
1 2
缺乏个性与特色
一些校园规划设计过于追求现代化和规模化,导 致校园缺乏个性和特色,无法体现自身的文化底 蕴和历史背景。
缺乏长远规划
一些校园规划设计未考虑到校园的长远发展,导 致后期扩建或改建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3
缺乏学生参与
一些校园规划设计未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导致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体验不佳。
适应未来发展需求
考虑到未来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校园规划设 计需具备前瞻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需要。
智能化与数字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将更加注重 智能化与数字化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 和技术,提高我国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水平,推动高等教育 的国际化发展。
清华大学校园内设有许多人文 和艺术设施,如艺术博物馆、 音乐厅等,丰富了师生的精神 文化生活。同时,校园内的建 筑和景观也体现了浓厚的人文 气息。
可持续性与绿色发 展
清华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注重可 持续性和绿色发展,校园内建 设有多个绿色能源设施,如太 阳能发电站、水循环利用系统 等,实现了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论文(精选范文)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论文(精选范文)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论文(精选范文)校园景观应力求表现学校的文化,历史和精神。

给予老师和学生学校精神的感染,并为之而奋斗。

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应从学校的整体出发,所以要先了解校园景观的建设背景并通过先进科学的方法,合理地为之规划设计。

1校园景观的建设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而大学又是激发创新,孕育科技,传授知识和鼓励实践的高等教育学府。

而校园环境也将反映一所大学的校园精神,学习风气。

在起初的教育,只限于教室内知识的传授,而不关注教室外的环境。

如今的学校教育,大学生在课外的时间占到50%以上,校园外部环境也变得重要起来。

而且国家对于教育得内涵要求也在逐步的提升,因此,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也成为重要的环节。

2校园景观设计原则(1)功能原则:大学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

因此要满足一个基本的功能—学习。

良好的景观与学校建筑的结合来创造出一个适合学生驻足学习,研究探讨的地方。

譬如建筑之间的适当尺度,适中的公共广场将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学习的空间。

大学里,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人交流也很重要,而一个良好的校园景观规划将会更好的提供场所以便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而且在大学,学生将是自己自主的学习,学生将拥有更多时间去做其他事,锻炼运动是大学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可以用来放松身心,消除日常琐事的烦恼以及在人际交往与学习中的压力。

同时,老师也可以在一天的忙碌疲惫中得到放松。

因此在校园景观中中结合运动的活跃,休息的宁静将是学校师生的乐事。

总之,校园景观不仅要满足教学,学习等物质功能,还要满足增进师生交流,培养情操,激发灵感等的功能。

(2)以人为本的原则:校园景观设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除了给人以视觉享受以外,还要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和人际交往空间。

在学校,老师与学生是主要的人群,所以要充分的掌握其的时间行为规律。

例如,在进餐时段,食堂附近的道路应该尽量宽些或者在绿地中设置捷径等等。

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分析——兼论组团式大学校园规划

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分析——兼论组团式大学校园规划

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分析——兼论组团式大学校园规划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分析——兼论组团式大学校园规划近年来,中国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个优质的校园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进行分析,并兼论组团式大学校园规划的优势和挑战。

首先,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注重创新和个性化。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校园不再只是教学和学习的地方,还成为了学生们全面发展的场所。

因此,在校园规划设计中融入了更多的创意和个性,以吸引和激励学生们的参与。

例如,许多大学在校园规划中加入了融合中西方文化的建筑风格,营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强调功能性和便利性。

随着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园内的各个功能区域需要更有效地布局,以满足学生们学习、居住和娱乐的需求。

例如,校园学生公寓的规划要合理分布,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教学楼和实验室的布局要满足教学和研究的要求;图书馆和自习室的位置要便于学生的使用。

借助现代技术和智能化设施,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需求。

然而,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规模的扩大导致校园用地有限。

这就要求规划者们要在有限的空间中尽可能地配置各个功能区域,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

其次,大学校园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和学科的特点和需求。

不同学院和系所可能有不同的空间需求,如实验室、艺术工作室等。

因此,规划者们需要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进行综合考虑和合理调配。

针对以上问题,组团式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成为一种解决方案。

组团式校园规划设计可以将不同学科、不同功能的建筑群体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一种综合和多元的校园布局。

这样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用地,并且有利于形成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的氛围。

同时,组团式校园规划设计还能够提高校园内的交通和行走的便利性,减少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移动时间。

对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浅析

对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浅析

对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浅析作者:单晓东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4年第17期摘要:文章简要分析了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与建筑的设计策略,并对某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进行了实例分析。

关键词: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前言中国的大学校园在过去的短短几年中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成绩。

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关系到能否为教学、研究、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

校园的规划设计质量与大学校园未来的发展紧密相关。

1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1.1大学园区选址规划原则分析大学园区的选址是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及的因素很多,包括政策、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选址的合理与否对绿色校园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新校区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办学环境幽静;校区周围的社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效益原则;校址周边污染少,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节约土地,尽量利用荒地;有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符合城市发展规划。

1.2大学园区场地规划理念分析在园区建设中我们要有前瞻规划理念,结合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势,合理安排使用土地,因地制宜,善于就地取材,利用场地高低错落,在保证阳光的同时减少建筑的日照间距,合理有序地加大房屋进深、缩小面宽,厉行节约,开源节流。

开发利用浅层地下空间,向地下要效益,建立多维立体且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提高效率。

注重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结合气候、风向等自然因素,与自然环境结合,合理布置,有利于减少能耗。

1.3大学园区规划结构与功能分析大学如同一个小型的社会,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活动。

校园建筑不仅有为学习和研究服务的设施,同时还有大量满足师生生活与娱乐的辅助设施。

这些不同使用目的的建筑,其功能组织方式具有各自的独特性,根据学科使用的不同,平面组合与房间内部设计就有多种方式。

结合场地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与场所,将教学区、生活区、体育区、办公区、科研区和发展备用区有序排列,形成有机规划的结构体系,将各功能区布置紧凑、集中,营造高效的学习气氛、密切的信息网络交流和亲密家庭式的宜人校园生活。

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分析兼论组团式大学校园规划

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分析兼论组团式大学校园规划

参考内容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校园规划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 次演示将对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未来大学校园规 划设计提供借鉴和思考。
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发 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取得了显著进步。校园规模不断扩大,功能分 区日益明确,建筑风格更加多样化。同时,校园规划设计也开始注重生态环境 和可持续发展,为师生提供了更加舒适和便捷的学习生活环境。
1、功能布局合理:教学科研组团集中了主要的教学和科研设施,生活服务组 团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设施,体育活动组团拥有完善的体育设施,文化艺术 组团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场所。
2、绿色环保:新校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绿化带、水系等自然元素与建 筑相融合,形成优美的校园景观。同时,推广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等环保措 施,实现校园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原则和组团式大学校园规划的优越 性进行分析,以某高校新校区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组团式校园规 划设计能够满足教学、科研、生活等多方面的功能需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 学生的人性化需求
,同时能够促进学科交叉和学术交流,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组团式大 学校园规划是一种优秀的校园规划模式,对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具有一 定的借鉴意义。
4、适应未来发展:组团式校园规划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弹性,能够适应未来 学校规模和学科发展的变化。
四、案例分析
以某高校新校区为例,该校区采用组团式校园规划设计,由教学科研组团、生 活服务组团、体育活动组团和文化艺术组团构成。各组团之间通过便捷的交通 相连,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这种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功能性、可持续性、人本 性、文化性和整体性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浅析场所视角下的公共建筑空间形态设计

浅析场所视角下的公共建筑空间形态设计

浅析场所视角下的公共建筑空间形态设计摘要:公共建筑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设计都需要考虑到城市建设的整体需求和人民生活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对于内部公共建筑空间形态设计而言,应当从宏观场所视角整体地把握其设计的原则和发展要求,从而既能够满足使用功能需求,也能够在更高层次和更多方面满足城市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

因此,应当着力从场所视角下探索公共建筑空间形态设计应考虑到的因素基本原则,并基于此提出一些相应的具体参考。

关键词:公共建筑形态设计以人为本一、形态设计应考虑到的因素(一)主要功能因素主要功能应当是公共建筑空间形态设计考虑到的最主要因素,城市的公共建筑首要目的就是满足是市民的现实物质生产生活要求,并且这种功能的具体要求伴随着时代发展也发生了变化,现代公共建筑已经不只是基于遮风避雨的功能进行设计,而应当是与时俱进,基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等各种各样的多样化功能进行设计建造,并且要考虑到不同市民的不同需求,主要功能的设计应当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职业人群的需求,在寻找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

并且这种建筑空间设计在结构、光线等各个涉及到功能的环节当中都应当留有充足余地,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应对不断扩张的城市人口规模。

(二)自然环境因素公共空间建筑设计应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其中自然环境的因素是推动或者制约相应建筑空间设计的重要因素组成部分。

在公共建筑空间形态生成设计过程当中,气候地形和自然资源因素会对整体设计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

其中气候因素是首要的、也是最直接的涉及因素,一个地区长期稳定的气象状况会制约当地公共建筑的设计模型和结构,例如我国北方冬季气温较低,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在相应公共空间屋顶设计上需要注重保暖、承受雨雪重量的考虑,在南方地区,就应当把更多通风和遮阳散热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空间当中。

此外,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东西南北各地的地形地貌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在山区城市和平原城市进行公共空间建筑设计师必须考虑到地形对空间构成、光线和换气等重要部分,从而保证市民身体健康。

现代高校校园建设规划探讨

现代高校校园建设规划探讨

现代高校校园建设规划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培养人才、推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而现代高校校园建设规划则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现代高校校园建设规划的重要性、目标和策略,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现代高校校园建设规划的重要性现代高校校园建设规划对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高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提供先进的教育设施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其次,高校校园是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的重要场所,优质的校园环境能够吸引优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加入,推动学科的繁荣和创新。

此外,高校校园还是彰显学校形象和文化内涵的窗口,校园的美观和功能性能提升高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二、现代高校校园建设规划的目标和策略现代高校校园建设规划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现代化、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

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和实施。

首先,注重教学设施的建设。

高校应该加大对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教育设施的建设投入,提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技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体验。

其次,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应该注重校园文化的培育和传承,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空间和文化活动场所,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氛围。

第三,推进智能化建设。

现代技术在高校校园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

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供便捷、智能化的校园服务和管理,提高校园运行效率。

第四,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高校校园应该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行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建设绿色、低碳、环保的校园环境。

三、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现代高校校园建设规划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资金困难、土地资源有限、规划决策难题等。

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首先,加强与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

高校可以与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合作,利用外部资源来支持校园建设规划,共同推进高校发展。

浅论新时期大学校园规划的科学合理性

浅论新时期大学校园规划的科学合理性

浅论新时期大学校园规划的科学合理性一所大学的校园环境、整体景观往往是这所大学留给众人的第一印象。

它可以体现出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风格,展现出学校的风貌和特色,表现出学校的整体环境建设和空间格局分布,是整个院校对外的门面,是全校师生员工生活、教学、科研、工作的场所,是学校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

一、生态绿色校园的营建大学校园,早已不再仅仅是供天之骄子们学习求知的园地,它更是当代大学生们生活、娱乐、运动、交友、彰显个性的天地。

单一的教与学的功能对于那些紧跟时尚潮流、追求生活品质的年轻一代而言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需求的。

在对一些高校的学生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受调学生都认为,一所理想的高校,除了有良好的教学水平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外,其校园环境的优劣也是他们相当重视的一个方面,他们希望在一个优美、自然的生态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态忧患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对于环境的重视程度和保护意识也不断地提高。

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小环境同样也受到了这样大背景的影响,生态校园应运而生。

生态校园首先是绿色的。

只有绿色能够宽厚地将其他校园元素和谐统一地融合在一起。

有了绿色的植物,便有了清晨在林荫道间锻炼、在绿树丛中早读的风景;便有了春天早莺在树顶啁啾,夏日蝉儿在浓荫里长鸣的旋律;便有了仲秋丹桂飘香,银冬白雪缀枝的美景,校园才能生动起来。

1.校园绿化的作用校园绿化与学校的整体规模、办学类型、地理位置、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等密切相关。

因此,不同的校园其绿化设计内容也各不相同,但都应该发挥以下作用:可以为师生创造一个防风避暑、美丽幽雅、景色怡人的学习和工作环境;通过对校园的绿化美化,让美丽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其学习热情,丰富其学习生活,提高其学习兴趣;通过乔、灌、草的合理配置,勾勒出曲折美丽、蜿蜒起伏的林际线,为校园师生围合出各个极富层次感的休息、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的场所;通过校园内大量的植物资源,可以丰富学生的自然知识,提高认识自然的能力。

我的大学规划

我的大学规划

建筑风格和文化氛围
01
02
南京大学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古 建筑,也有现代的建筑。这些建筑不仅在 外观上美观大方,而且在功能上也非常实 用。例如,许多教学楼都采用了开放式的 设计,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交流 和学习
在文化氛围方面,南京大学注重传承和发 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积极推动现代文化 的创新和发展。校园内有着丰富的文化活 动和社团组织,如各种学术讲座、文艺演 出、体育比赛等,为师生提供了充足的交
4
这种布局不仅使得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便捷,还保证了充足的自然通风和采光
Part 2
校园绿化和生态 环境
校园绿化和生态环境
南京大学的校园绿化和生态环境是其规划设计的亮点之一。校园内绿树成 荫,草坪宽广,花园繁花似锦,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形成了独特的江南 园林风光。此外,校园内还保留了许多古建筑和古树名木,如北大楼、西 大楼、大礼堂等,这些元素都为校园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流和学习机会
Part 5
总结
总结
南京大学的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历史、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
在地理位置和校园布局方面,充分考虑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因素;在校园绿化和生态 环境方面,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交通组织和人流动线方面,充分考虑了师生日常活 动的需要;在建筑风格和文化氛围方面,注重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积极推动现 代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Part 1
地理位置和校园 布局
地理位置和校园布局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
校园布局以山、水、林、园为主线,将教学区、生活区、科研区有机地串联起来
3
整个校园以东西向的"大草坪"为中轴线,北至南京大学北园,南至金陵学院南园,西至体 育馆、东至逸夫楼,形成了一片东西长约1.3公里、南北宽约0.7公里的"大草坪"校园景观

理念·实践·展望——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

理念·实践·展望——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

文章编号 :1 7 —7 8 (0 00 —0 8 —5 6 3 102 1)7 4 9
Co c pt・ a tc ・ to k Co t m po a y Ca p sPl n i g a sg n e Pr c ie Ou l o ne r r m u a n n nd De i n
Ab ta t sr c :Ba e n o rpa nn n e in o o lg a p s si e e ty a si he f l o m a e p a t e o s d o u ln ig a d d s fc l e c m u e n r c n e r t ed t ke t rci f g e n i h c e po ain Th nweds u s stec mp spa nnga dd sg fo t ef eap cswhc aet eie f ih re u ain, x lrt . e o ic s e h a u ln i n e i r m h i s e t n v ih r h d ao h g e d c t o h a u a o t ln ig tec m p sly u p a n n mo e, ec mp b i igd sg f aue , r a iaina d o eaino hece t eta , e d lt a u u ln h s d ei n e tr s og z t n n o p rt o ft rai e v m t h c p sb i iga tvt srfe t na dp o p c. m a u uln ci ie el c o n d i i rse t Ke r s u i rie y wo d : nve st s; e uc t n l hi s p y; c m p ln n i d a i a l o h o p o a usp a ni g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浅析(一)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浅析(一)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浅析(一)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原有的规模和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它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在制定建设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它所涵盖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高校:建设规划;校园文化;内涵;尺度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

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校园建筑并不复杂,但这里孕育着莘莘学子的希望和梦想。

这种包涵校园氛围的规划,较理想的做法是将规划的方法引入校园设计,除了功能和形式,更应该重视精神和文化内涵。

高校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政治、科技、文化研究和教育的基地。

综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的进步,经济的繁荣都离不开教育的功能。

高等教育越发达,经济就越繁荣。

做好高校工作,首先要搞好规划。

规划是高校发展和建设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高校的依据,因此必须下功夫搞好规划。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原有的规模和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所以高校都在不同程度的扩大规模,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由于规模的扩大,设施的增加,由于历史的原因,原有的校址无法满足急剧膨胀的需要。

不少高校一方面外出征地:一方面又在原址上见缝插针的搞建筑,因此部分高校只顾眼前需要,缺少或根本就不做相对的远期规划。

所以有人讲:目前不少高校不但用光此代人该用的土地,甚至连下一代人的土地资源也用光了。

一些有识之士纷纷提出高校也要把建设规划纳入法制轨道。

究竟怎样做好这项工作,下面提出几点想法。

1确立指导思想1.1校园是育人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丰富个性的空间,它应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和心灵成长的力量。

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分析

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分析

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分析汇报人:2023-12-05•引言•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基本原则•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及问题•优秀案例分析与借鉴目•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与建议•结论与展望录引言城市规划与校园规划关联传承文化与创新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与意义目的问题研究目的和问题由于研究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本研究可能无法涵盖所有类型的大学校园,同时对于某些具体问题的深入研究也可能存在局限性。

研究范围与限制限制范围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基本原则满足教学需求促进学术交流便捷生活设施030201传承历史文化规划文化景观、艺术装置,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营造书香氛围体现人文关怀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创建绿色校园塑造校园形象打造标志性建筑和景观,提升校园的辨识度和形象。

提升审美体验注重校园建筑、景观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激发创新思维规划创意空间、艺术实践场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艺术性原则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及问题03忽视可持续发展01缺乏前瞻性02功能主义倾向规划设计理念落后部分区域建筑密度过高,影响空间舒适度和绿化率。

密度过高道路规划不合理,导致交通拥堵,影响校园运行效率。

交通拥堵公共空间缺乏,不利于学生交流和社团活动开展。

公共空间不足空间布局不合理1 2 3绿化率低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历史文脉断裂校园规划设计中忽视历史文脉的延续,导致文化特色缺失。

地域特色模糊未能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导致校园景观千篇一律。

标志性建筑缺乏缺乏标志性建筑,不利于提升校园形象和知名度。

文化特色缺失优秀案例分析与借鉴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同济大学嘉定校区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案例借鉴与启示尊重自然环境强化人文关怀倡导开放共享推动可持续发展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与建议深入调研遵循规范因地制宜弹性规划制定科学合理规划方案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空间尺度景观渗透加强空间布局与功能整合保护校园内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要素,维护生态平衡。

浅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的设计理念

浅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的设计理念

浅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的设计理念作者:李赛飞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第24期【摘要】随时时代的不断变迁,大学城的出现从传统的模式到现代全新的大学城,大学城如何规划设计才能更好的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大学校园是个复杂的综合体,在城市历史文化、社会发展、教育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需要我们共同探索、不懈努力,把高等学校真正建成舒适优美的,具有高层次精神文化氛围的,符合新世纪发展的现代化大学。

【关键词】大学城;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景观;发展;全新设计理念1、大学城发展历史背景与现状大学城的发展从中世纪诞生,至今已经有800 多年的历史了,传统的大学城的发展以西方为主线,早期的规划理念是“学术村社”,近代以学术为主的“古典城堡”,至20 世纪中叶的“集成工厂”等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大学城在功能、教学模式以及校园环境等诸多方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最早的教师行会发展成近年来大规模的集教学、科研和社会生产等功能的综合性大学、大学聚集区。

这种聚集的大学,或大学周围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即大学城。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高素质人才摇篮的大学城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社会发展的“发动机”。

2、新世纪大学城应具有的内涵特征2.1 新世纪的大学吸引人才的最大优势在于一流的科研平台和师资力量以及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人”的要素关系创建“一流大学”的是非成败。

因此,面对"21 世纪将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国内各高校如何保证其师资的稳定并能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吸引广大青年学子,也就成了其创建“一流大学”的一个关键所在。

2.2 面向社会的开放性与知识文化的共融性开放性是新时代大学城的本质特征在知识信息时代只有向社会、外界广泛开放与联系,才能抓住机遇,取得更大进步。

大学城“资源共享”实质上是一种开放型的资源利用方式,这种资源既包括信息中心、运动场馆、教研设施、教师公寓、学生公寓等硬件,也包括后勤几社会服务人员等人力资源,对大学城的开放式使用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面向大学城内部的资源开放使用,二是面向社会或整个城市地区的资源开放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所视角下的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浅议——以南京大学为例张进帅【摘要】在大学扩招和大学产业化的带动下,从1998年至2010年的十几年间,我国高校数量由1022所增加到2358所,在校学生规模由310.9万达到2231.8万人,成为我国历史上大学发展最为迅猛的一段时期。

然而,在波澜壮阔的大学校园建设热潮过后,我们发现设施先进的新型校园、形态各异的现代建筑与历史性校园相比,缺失了大学应有的人文传统和场所精神。

本文以南京大学老校区(原金陵大学校园)为例,回顾了其自近代建校以来的发展演变过程,并对南京大学历史性校园和新校区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当今大学校园普遍存在的“空间缺乏人性化,建筑缺乏关联性,忽视校园历史文化,缺乏大学精神”等问题。

最后,笔者受原金陵大学校园在文化内涵和场所精神营造方面的启发,认为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要重视校园的整体性、人性化、人文性和地域性。

【关键词】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南京大学20世纪90年代末,在大学扩招和大学产业化的带动下,我国高校出现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建设热潮。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1998年至2010年十几年间,我国高校数量由1022所增加到2358所,在校学生规模由310.9万达到2231.8万人(图1),可以说中国经历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校“大跃进”。

另外,这一时期出现的“合校”运动还导致了超大规模校园的出现。

图1 1952年至2010年中国内地高校发展曲线图①大学校园作为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发挥着记录并延续大学文脉的作用,而在波澜壮阔的大学校园建设热潮过后,我们发现设施先进的新型校园、形态各异的现代建筑与历史性校园相比,缺失了大学应有的人文传统和场所精神。

总的来讲,这时期的大学建设一味追求规模和效率,而质量却往往得不到保证。

本文希望通过对大学起源与本质的追溯,以南京大学历史性校园的发展演变过程为例,揭示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原金陵大学校园在文化内涵和场所精神的营造方面给当代大学校园建设带来的启示。

1.大学的起源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源于中世纪的欧洲,英文“university”来源于拉丁文“universitas”。

当时,这个词被用来指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行会,即当今大学的雏形,然而,在中国“大学”这个概念则完全是舶来品。

1.1早期封闭方院式的大学校园欧洲早期的大学校园模式来自中世纪的修道院,由于当时的教育被宗教神学垄断,所以老师和学生组成新的行会组织“公会”,这种“公会”即是大学的雏形,从一开始便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并在与地方宗教和政治势力不断抗争中逐步发展[1]。

在西方独立自由的学术环境下,大学校园形成了独立于城市的封闭形态。

如建于1167年的牛津大学(图2)和建于1209年的剑桥大学(图3),都采用了封闭方院的空间布局方式②。

此种校园模式常以高耸的教堂为视觉中心,以方院为基本构成单元,有利于与外界隔离,保持大学自身宁静超脱、独立自由的学术氛围,突显了宗教和人文精神的文化象征。

这种封闭方院式的校园模式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得到沿用,如美国早期兴建的哈佛大学(1636年)、耶鲁大学(1701年)、宾夕法尼亚大学(1740年)以及斯坦福大学(1885年)等,都仿照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封闭方院的布局方式。

图2 牛津大学校园的“方院”图3 剑桥大学校园的“方院”1.2近代对称开放式的大学校园19 世纪后,自由民主的思想开始渗透到美国大学校园规划中,并开始强调大学要直接为社会服务新职能。

大学校园也开始打破传统的封闭空间,与社会的联系日趋紧密,与此相适应的形成了低密度的开放型校园,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美国的弗吉尼亚大学校园规划(图3)。

该校园以绿地广场为中心,建筑沿轴线围绕广场布置,形成半开敞的三合院布局[2]。

自此,这种模式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同样美国教会在中国创建的大学校园也多受此模式的影响,如南京的金陵大学校园规划。

总的来讲,不管是欧洲早期封闭式的大学校园、近代美国开放式的大学校园,还是近代中国的金陵大学校园,都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独立自由的大学精神。

图4 弗吉尼亚大学“开放式”的校园平面[2]2.南京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演变现在的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是在近代创建的教会大学——金陵大学③的旧址上发展扩建而成的。

校园整体建设历时一个世纪,它位于现在的南京市中心,至今,校园内保存有丰富完整的金陵大学历史建筑群,并成为整个校园中最为引人的场所。

2.1金陵大学时期(1910-1952)金陵大学为美国教会创办,校园早期规划方案(图5)由美国芝加哥帕金斯事务所④设计,因此,校园规划也体现了美国教会学校的特点,采用了与弗吉尼亚大学相同的半开放式的校园模式。

校园的主体建筑是在1912年至1936年之间建设完成,沿南北轴线作不完全对称布局。

校园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造型严谨对称,墙体厚、窗口窄而高,一律采用青砖墙面,部分使用明城墙砖建造,屋顶多采用歇山顶,整体上显的浑厚稳重,另外,除有红色博风板、细部有砖雕墙花外,全无雕梁画栋(图6)。

主要包括:理学院(今东大楼)、文学院(今北大楼)、教堂(今礼堂)、农学院(今西大楼)、甲乙楼、丙丁楼、戊己庚楼、辛壬楼、小礼堂等建筑。

1936年,民国政府捐建图一座书馆,与北大楼相对应。

随后抗日战争爆发,学校西迁入川,金陵大学校园陷于日伪政府之手。

至1945年,复校。

除此之外,建校初期还建有一定数量的教职员宿舍,因学校在建校初期的教职员多为西籍,因此皆采用西式。

图5 1914年绘制的金陵大学校园规划平面⑤图6 1920年的金陵大学校园⑥2.2院系调整后至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成立之后,开始以苏联模式为目标对大学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在“全面学习苏联”的局势下,“社会主义内容加民族主义形式”成为校园发展的方向。

以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为本质的大学精神被压制,进而强调大学物质形态的政治性,苏联社会主义形式成为此阶段校园形态的文化特征。

其中北园的教学楼正对校门,采用了苏式建筑风格;东南楼和西南楼均采用了“民族主义形式”,典型的“工”字形平面,分列教学楼两侧,呈东西对称布局,形成了横向轴线。

学校在原金陵大学轴线的西侧重新规划了新的校园主轴线,新轴线贯穿北园教学区与南园宿舍区,新轴线南起南园宿舍区的学生饭厅,经校门、北园主教学楼,延伸至原金陵大学宿舍区,采用典型的莫斯科大学“校门-广场-主楼”的校园轴线模式,并通过东南大楼和西南大楼之间的东西向轴线使得新老轴线得到更好的融合(图8)。

2.3改革开放后至二十世纪末文革期间学校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相应的中国高等教育也开始全面改革,在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校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校园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此时期的南京大学校园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原金陵大学校园轴线和“校门口-教学楼”轴线,并开始向体育场西侧扩展,形成由化学楼、文科楼和逸夫馆形成的第三条校园轴线,均采用风格一致的现代式建筑。

这时期的建筑形式简单,立面简洁、无装饰,体现了功能至上的建筑设计思想,适应了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并初现建筑高层化趋势。

从建筑布局来看,打破了原来校园的对称布局的院落轴线系统,呈现自由开放的校园形态(图9)。

图7 1928-1952年的校园空间形态演变图8 1953-1977年的校园空间形态演变图9 1978-1999年的校园空间形态演变图10 2000-2012年的校园空间形态演变2.4新世纪的校园90年代之后,中国开始明确的向市场经济转型,高等教育也开始走向产业化。

特别是1999年之后,伴随大学扩招力度的加大,校园空间进一步向外扩展,促发了大学校园形态相应的一系列变革。

而限于十分有限的校园空间,建筑便越来越趋向高层化。

这一时期的校园建筑普遍采用框架结构,较多采用玻璃方窗,立面虚实对比强烈,韵律感极强。

校园建筑布局与之前的大学校园,特别是与近代的大学校园相比,建筑体量较大,而且空间灵活多变,不再拘于对称的布局方式,而且现代校园空间更倾向于在建筑群周围自由流动,形成开放自由的校园空间,改变了以往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围合模式,从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图底关系(图10)。

2003年,南京大学开始在南京城东的仙林大学城建设仙林校区,并于2012年正式成为南京大学的主校区。

笔者分别对在鼓楼和仙林两个校区生活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总的来讲,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内的建筑历史悠久,与仙林校区相比,更具有人文气息,受到大家的广泛欢迎。

3.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出现的问题大学校园原本就是研究并传授高深学问的文化圣地,应该有根植于自身历史与环境的独特的“场所精神”。

但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步伐的加速,在部分新校区建设中,出现了文化性丧失、历史性的断裂、校园景观趋于类同等问题。

3.1校园空间缺乏人性化当前,我国新校区的校园规模相对而言都比较大,而规划又过于注重功能分区和构图形式。

一方面,校园规划往往以机动车为参照,忽视了步行环境,使得校园空间尺度缺乏人性,大规模的校园与严格的功能分区给学生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校园远远超出步行的舒适距离。

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交通趋向机动化,校园中的小汽车也越来越多,小汽车随处停放不但影响了校园景观,还威胁到步行者的安全。

3.2孤立的建筑缺乏关联性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校园的设计者托马斯·杰斐逊认为:“大学不应该是一座孤零零的房子,而应该是一个村落,那种试图从一开始就建造一座能容下整个机构的大楼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3]。

而当前很多大学校园建筑体量过大,而且建筑之间缺乏关联性,往往形成消极的外部空间。

南京大学仙林校园的规模与鼓楼校区相比要大很多,校园空间也更加宽敞,但是问卷调查显示,室外公共休闲与交流空间并没有因为校园外部空间的变大而增多,反而更多的被调查者认为缺乏室外公共休闲与交流空间。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绿化还不成熟,另一重要方面便是由于校园建筑体量过大,并难以形成宜人的、积极的外部空间,导致校园外部交流空间在心理上的缺乏。

建筑本应该是连续的要素,建筑体量的组合限定了校园的绿地和广场,而现代主义自内而外的设计方法,将建筑变成了雕塑,孤立的建筑出现在传统的校园空间中,打破了校园的院落系统,外部空间从明确限定的类型转为附属的、无组织的类型,无法产生交流与互动,从而成为消极的空间。

3.3对校园的历史文化不够重视当前,我国大学校园景观趋于类同,“千校一面”的校园环境普遍缺乏“场所精神”。

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大学过于强调办学的硬件条件和建筑的视觉效果,却对校园的历史文化考察较少,校园建筑没有与学校的历史文化形成联系,让人难以形成归属感。

一方面表现在我国前些年出现的合校风与换牌风,导致大学长久积累的校园历史文化丢失;另一方面表现在许多历史建筑在大学老校园改扩建过程中遭到破坏,导致校园文脉断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