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电机的控制实验

合集下载

实验5:三相电机正反转控制实验

实验5:三相电机正反转控制实验

实验5:三相电机正反转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电器元件。

2.了解交流电机,转速表和变频器的使用。

3.熟悉PLC控制。

二、实验器材
4.三相交流电机1套;
5.变频器、转速表及电机驱动装置一套;
6.PLC控制模块1套。

三、实验原理
1.通过按钮向PLC发送信号,PLC接到信号后控制变频器的脉冲输出方向,从而实现电机的正转和反转。

通过调节变频器面板上的旋钮,可调节电机的转速。

观察变频器面板上的转向指示灯,可确定电机的转向。

观察转速表可获知电机当前转速。

2.工作流程说明:
上电后等待PLC初始化完成(run灯常亮绿灯),按下正转按钮,变频器启动,三相电机正转;按下反转按钮,变频器启动,三相电机反转;按下停止按钮,变频器停止工作,电机停止转动。

转速表实时显示当前电机转速。

四、实验步骤
1.打开PLC编程软件,新建工程,添加新设备,控制器型号选择1214C DC/DC/Rly,CPU型号选择6ES7 214-1HG40-0XB0。

2.根据PLC输入输出端口分配,创建PLC变量表如下所示:
3.请尝试用两种方法编写PLC控制程序,实现电机正反转控制功能。

五、思考题:
1.请分别绘制两种方法PLC控制程序梯形图。

2.若采用接触器来控制电机正反转,应该如何实现?假定PLC输入输出端口分配如下表所示,请绘制PLC控制程序梯形图。

3.请简述“置位输出”和“复位位域”的作用。

4.什么是自锁和互锁?该控制程序中是如何实现自锁和互锁的?。

实验3 三相异步电机变频控制实验

实验3 三相异步电机变频控制实验

实验3 三相异步电机变频控制实验实验三三相异步电机变频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原理; 2.掌握用基本操作面板(BOP)更改变频器参数; 3.掌握用PLC实现对变频器的控制方法。

二、实验设备机电控制实验台、计算机、编程软件、通讯电缆三、实验原理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转速n满足如下公式:n?60f(1?s)p式中 f——定子电源频率(Hz);s——转差率;p——磁极对数。

可见,要改变交流电动机的转速有三种方法:改变定子电源频率;改变转差率;改变磁极对数。

其中以改变定子电源频率最为常见。

四、实验内容 1.变频器的参数设置本实验以SINAMICS G110变频器基本参数名称为例说明。

利用基本操作面板(BOP)可以设置变频器的各个参数。

BOP 具有五位数字七段LED显示器,可以显示参数的序号和数值,报警和故障信息,以及设定值和实际值。

下面以表3-2说明如何改变参数P0003 的数值。

按照这个步骤,可以用BOP设定任何一个参数。

变频器常用参数功能说明如表3-3所示。

表3-2 BOP设定参数P0003步骤1表3-3 BOP设定参数步骤说明参数 P0010 开始快速调试 1=快速调试。

在电动机投入运行前,P0010必须回到0。

但是,如果调试结束后选定P3900=1,那么,P0010的回0操作是自动进行的。

P0100 选择地区是欧洲/北美 0=kw/50Hz 1=hp/60Hz 2=kw/60Hz 用DIP 开关设定为0或1,或把参数P0100设定为2。

P0304 电动机的额定电压根据铭牌输入电动机额定电压(V) P0305 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根据铭牌输入电动机额定电流(A) P0307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根据铭牌输入电动机额定功率(kW),如果P0100=1,功率单位为hp。

P0310 电动机的额定频率根据铭牌输入电动机额定频率(Hz) P0311 电动机的额定速度根据铭牌输入电动机额定速度(rpm)P0700 选择命令信号源(on-接通;off-断开;reverse-反转) 1=BOP 2=由端子排输入 5=USS接口 P1000 设定值信号源 1=BOP 设定值 2=模拟设定值(缺省设置) 3=固定频率 5=USS接口 2说明P1080 最低频率本参数设定最低的电动机频率 [0-650Hz] 。

实验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控制

实验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控制

实验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控制实验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控制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控制实验区完成本实验注意:(本实验只能在实验台上完成),由于电机正反转换接时,有可能因为电动机容量较大或操作不当等原因,使接触器主触头产生较为严重的起弧现象,如果电弧还未完全熄灭时,反转的接触器就闭合,则会造成电源相间短路。

用PLC来控制电机则可避免这一问题。

实验目的1、掌握电机星/三角换接启动主回路的接线。

2、学会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电机星/三角换接降压启动过程的编程方法。

实验要求合上启动按钮后,电机先作星形连接启动,经延时6秒后自动换接到三角形连接运转。

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换接启动控制的实验面板图:图6-3-1所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控制面板上图下框中的SS、ST、FR分别接主机的输入点I0.0、I0.1、I0.2;将KM1、KM2、KM3分别接主机的输出点Q0.1、Q0.2、Q0.3;COM端与主机的1L端相连;本实验区的+24V端与主机的L+端相连。

KM1、KM2、KM3的动作用发光二极管来模拟。

实验装置已将三个CJ0-10接触器的触点引出至面板上。

学生可按图示的粗线,用专用实验连接导线连接。

380V电压已引至三相开关SQ的U、V、W端。

A、B、C、X、Y、Z与三相异步电动机(400W)的相应六个接线柱相连。

将三相闸刀开关拨向“开”位置,三相380V///电即引至U、V、W三端。

to prevent the accumulation of air, both ends of the tube are required the Center to bake. 6.2.5 sets should be at the bottom 200mm lashing cable head is fixed rung, with a similar cable color of plastic lashings. Cable head using "equal-width stacked" layout, or according to the size and space within the enclosure cable volume adjust, but you must ensure uniform, neat and elegant. 6.2.6 disc cabinet within cable shield layer requirements注意:接通电源之前,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实验模块的开关置于“关”位置(开关往下扳)。

PLC

PLC

实验一电器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进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2、巩固、加深并扩大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细致踏实的作风;4、牢固掌握电机正、反转控制的工作原理及接线方法;5、掌握正、反转控制电气联锁、机械联锁的作用;6、能分析、排除故障。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1、实验内容1)三相异步电机启停控制;2)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3)三相笼型电动机У-△降压起动控制;2、实验要求1)了解低压控制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和用途,以及正确地选用各种电器元件;2)熟练掌握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3)掌握典型电器控制线路接线,并能掌握分析故障与排除故障的基本技能。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1、三相异步电动机2、三相闸刀开关3、交流接触器4、起动、停止按钮5、热继电器6、工具及导线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1)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停控制工作过程如下:启动合上刀开关QK→按下启动按钮SB1→接触器KM通电→KM主触头闭合↓→(松开SB1)→KM常开辅助触头闭合→电动机M接电源运转。

停机按下停止按钮SB2→KM主触头和辅助常开触头断开→电动机M断电停转。

(2)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M 3~QK FUKM1KM2FRKM1KM2KM1FRKM2KM1KM2SB2SB1SB~380图 1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图1、 按图1接线,先合上QK ;2、按下正转按钮SB1,电动机正转运行,然后直接按下反转按钮SB2,电动机即反向运行,按下SB ,电机停止。

三相笼型电动机У-△降压M 13~QKFUKM 1KM 3FRKM 1KM 2KM 1FRKM 3KM 3KM 3KTSB 1SB~380KM 2KM 2KTKT135264图 3 三相笼型电动机У-△降压起动控制线路图1、 按图3接线2、 整定KT 延时闭合的时间为t 秒。

3、 合上QK ,按动SB1,接触器KM1、KM2和时间继电器KT 通电,电动机实现Y 接起动,经过t 秒延时,接触器KM2断电而KM3通电,电动机以△接投入正常运行。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启动控制实验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启动控制实验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启动控制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启动控制一、引言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工业中常见的一种电动机,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等优点。

在实际应用中,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影响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和起动时间。

本实验旨在研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启动控制方法,探究不同启动方式对电动机起动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Y-起动是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的一种启动方法。

在这种方式下,电动机的起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将电动机三个绕组连接成星形,即Y-连接。

在这种连接方式下,每个绕组之间电压相差120度。

起动时,绕组所接收的电压为线电压的1/√3倍,即电动机的起动电流较小,起动转矩也相对较小。

第二阶段:当电动机达到一定转速时,将电动机三个绕组连接成三角形,即Δ-连接。

在这种连接方式下,每个绕组之间电压相同,电动机的运行电流也相对较大。

实验中,我们通过控制开关来切换电动机的连接方式,观察电动机在不同启动方式下的起动电流和起动时间,以此来研究Y-启动对电动机起动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电路。

将三相异步电动机与电源、电阻以及实验仪器等连接,按照实验原理所述,将电动机三个绕组连接成Y-形。

2.调整电动机参数。

根据实验要求,设定电动机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等参数。

3.打开电源,给电动机供电。

通过电动机控制开关,将电动机连接方式由Y-转换为Δ-。

4.测量启动电流和起动时间。

使用电流表测量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并使用计时器记录电动机的起动时间。

5.将电动机连接方式切换回Y-,重复步骤3和4,再次测量启动电流和起动时间。

6.对比实验结果,分析Y-启动对电动机起动性能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我们可以得出Y-启动对电动机起动性能的影响。

在Y-启动方式下,电动机的启动电流相对较小,起动时间也较短,这对电动机的使用可靠性和节能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而在Δ-启动方式下,电动机的启动电流较大,起动时间也相对较长。

三相异步电动机自锁控制实验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自锁控制实验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自锁控制实验报告哎呀,今天我们来聊聊三相异步电动机自锁控制实验。

听到这个名字,可能有些同学会觉得有点晦涩,其实说白了就是电动机在特定条件下如何控制自己,这可是一门有趣的技术哦。

想象一下,如果电动机能像小孩子一样,遇到困难时自己想办法,那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啊。

我们先说说什么是三相异步电动机。

这玩意儿可不是一般的机器,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电动机。

比如说,在工厂里,它们忙得像小蜜蜂一样,转啊转,帮助我们完成各种工作。

三相异步电动机主要依靠三相交流电来运转,简单来说,就是三条电线同时发力,让电动机旋转。

听起来是不是挺酷的?不过,咱们今天的主角可不止于此。

自锁控制,这名字听起来就很厉害,对吧?它其实指的是电动机在遇到问题或者需要停止的时候,能自动锁住,避免出现意外。

比如说,想象一下你在厨房做饭,突然油锅起火了,这时候你当然想迅速把电源切断,而自锁控制就像是个聪明的助手,帮你快速处理问题。

想想看,这多贴心呀。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电路。

哇,那可是个技术活!电线、电阻、电源,还有各种控制器,简直像拼图一样,需要一点一滴的耐心。

不过,一开始总是会有点小插曲,比如电线接错了,或者电动机不转。

哈哈,别担心,这都是学习的过程。

碰到问题,反而能学得更扎实。

一旦电路搭建好了,接下来就是调试。

调试就像调味,得慢慢来,不能急。

我们给电动机加上电源,电动机开始转动,声音清脆,简直像是乐队开演唱会一样。

不过,实验的真正乐趣在于控制。

我们设置了一些条件,比如电动机负载增加时,看看它会发生什么。

咦,电动机的转速开始变化,难道它在抗议?别担心,它只是在努力适应。

我们尝试让电动机在负载过大时自动停下,这时候就得用到自锁控制。

我们设置了一个传感器,实时监测电动机的状态。

没想到,这传感器就像是个小侦探,及时发出警报,电动机果然停了下来,真是让人惊喜!看着它稳稳地“休息”,我们心里都乐开了花。

在这个过程中,实验的伙伴们都显得特别兴奋,时不时发出“哇哦”的惊叹声。

3.实验三 多台电动机的顺序控制实验

3.实验三 多台电动机的顺序控制实验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将空气开关(QF)手柄位置置于“关”位置。
2、按图6.3.1(a) 、图6.3.1(b)接线,接线应按 照主回路、控制电路分步来接;接线次序应按自上而下、从 左向右来接。接线尽可能整齐、清晰,能用短线的地方,尽 量用短线连接,便于检查。在连线时通过转动插头将插件自 锁紧,使接点牢固、可靠。
3、实验中两台电动机都采用星形接法。
4、按下起动按钮SB1 ,观察电动机运行情况,运行结果 应该是电动机M1 先起动,延时5 ~10 s 后停止,电动 机M2 接着起动。如运行结果不是这样,说明线路有问题, 应断电检查。
5、按下SB2 ,电动机M1 、M2 停止运行。
6、实验结束,先切断电源(断开QF),再拆线,并将实 验器材整理好。
图6.3.1 多台电动机的顺序控制实验电路
(a)主电路 (b)控制电路
2、在主电路中使用两台三相交流电动机,其动作次序是: 当按下SB1 时,电动机M1 开始转动,经过时间继电器延 时(将时间常数整定在5 ~ 10 s 之间) ,KM1 断电释 放,电动机M1 停止工作,同时KM3 吸合,电动机M2 开始运转。按下SB2 ,电动机M2 停止工作。KM2 起到 中间继电器的作用,给电路提供了一个通电回路。
四、实验器材
1、机床电气控制实验台 2、电动机实验台 3、连接导线
一台 一台 若干
五、实验报告要求
1、按照一定的格式书写实验报告。 2、画出实验电路图,叙述实验操作步骤。 3、回答如下问题: ① 时间继电器的动作过程是怎样的? ② 为什么要设置一个接触器KM2 ,没有它行不行? ③ 图6.3.1 中,若电动机为三台,实现第一台运转后,第 二台3 s 后起动,再隔5 s 第三台起动,试设计该控制电 路。

实验三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延时控制及顺序控制

实验三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延时控制及顺序控制

实验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延时控制及顺序控制一、实验目的1、观察时间继电器在电机控制中的作用。

2、练习连接简单的延时控制线路及操作。

3、练习自拟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控制电路。

二、实验线路图与原理说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经常会提出很多要求,除自锁、互锁、等环节的控制外,顺序控制环节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例如,有时要求几台电机配合工作或一台电动机有规律地完成多个动作,按照这些要求实现的控制叫做延时控制(顺序控制)。

延时控制线路如图1所示。

在线路中有两台异步电动机,而用两只交流接触器KM1、KM2来控制其转动。

当按下SB2按钮,KM1的线圈加电,常开触头闭合,第一台电动机开始转动;同时时间继电器KT加电。

经过一段时间后,KT的触头闭合,KM2的线圈加电,常开触头闭合,第二台电动机也开始转动即延时控制。

当按下SB1时两台电动机同时停止转动。

A B图1三、实验设备1、电工实验装置:DG071T DY011T2、鼠笼式电动机X2四、实验任务和步骤1、观察时间继电器的型号、构造、研究其动作原理。

2、异步电动机启动后自动停车控制按图2接线。

接通电源,按下启动按钮SB1,观察电动机是否自动停车,研究时间继电器在线路中的作用。

3、异步电动机延时启动控制按图1接线,然后接通电源,按下启动按钮,当第一台电动机启动后,观察是经过一段时间第二台电机才开始转动,掌握延时控制的原理。

4、二台电机同时开始转动自拟连接二台电机同时开始转动,经过一段时间,其中一台自动停车。

5、顺序控制按图3 控制线路接线,即可实现两台电机的顺序控制。

A B图2A B图3按下SB2按钮,KM1线圈通电主触头K M1闭合,M1电机启动、运转,与此同时,常开辅助触头KM1闭合自锁。

然后再按SB1按钮,接触器KM2线圈通电,主触头KM2闭合,M2电机启动运转,同时常开触头KM2闭合自锁。

停车时只需按下SB1停车按钮,M1、M2电机同时停车。

若事先不按SB2,先按SB3、M2电机也不启动,也不能单独控制停车。

三相交流电动机启动控制实验报告

三相交流电动机启动控制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三相交流电动机启动控制实验报告篇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启动控制实验报告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报告书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启动控制学院名称:学生姓名:专业名称:班级:时间:自动化学院20XX年5月20日至5月31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启动控制一、设计目的:1.了解交流继电器、热继电器在电器控制系统中应用。

2.了解对自锁、互锁功能。

3.了解异步电动机Y—△降压启动控制的原理、运行情况及操作方法。

二、设计要求:1、设计电动机Y—△的启动控制系统电路;2、装配电动机Y—△启动控制系统;3、编写s7_300的控制程序;4、软、硬件进行仿真,得出结果。

三、设计设备:1.三相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线);2.继电接触控制、交流接触器、按钮、热继电器、熔断器、pLcs300;3.三相鼠笼式电动机。

四、设计原理:对于正常运行的定子绕组为三角形接法的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来说,如果在启动时将定子绕组接成星形,待起动完毕后再接成三角形,就可以降低启动电流,减轻它对电网的冲击,这样的起动方式称为星三角减压启动,或简称为星三角启动(Y-Δ启动)。

星三角起动法适用于正常运行时绕组为三角形联接的的电动机,电动机的三相绕组的六个出线端都要引出,并接到转换开关上。

起动时,将正常运行时三角形接法的定子绕组改接为星形联接,起动结束后再换为三角形连接。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中小型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星形连接时,定子电压降为三角形连接的1/√3,由电源提供的起动电流仅为定子绕组三角形连接时的1/3。

就是可以较大的降低启动电流,这是它的优点.但是,由于起动转矩与每相绕组电压的平方成正比,星形接法时的绕组电压降低了1/√3倍,所以起动转矩将降到三角形接法的1/3,这是其缺点。

Y-△降压启动器仅适用于△运行380V的三相鼠笼式电动机作空载或轻载启动。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图,如图1所示。

图1原理图的分析:按下空开后,按下sb1按钮,Km,KmY线圈得点,同时计时器也开始计时,Km得点,sb1按钮断开,Km触点闭合实现自锁,此时Km、KmY触点闭合,电动机以Y 型启动;当计时器计时时间到,如上电路图KmΔ线圈得到,KmΔ常闭触点断开KmY线圈失电,KmY触点断开,KmΔ触点闭合进行工作,同时KmΔ动合触点闭合实现了互锁电路,此时电动机以Δ型运行。

三相交流电机的PLC控制实验

三相交流电机的PLC控制实验
三相交流电机的PLC 控制实验
❖ 实验目的: 1、掌握交流电机的点动、长动及自动正/反 转的启动电路
❖ 2、掌握三相异步电机时间控制原理
❖ 实验器材:
1、plc编程器一套 2、基本指令控制系统模块一块 3、可编程控制器实验箱一套
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用电 2、注意型号FX1N 3、注意线路的连接
❖ 1、根据电气控制电路图,画出PLC控制形图及编程 指令.
❖ 如图(a)为PLC控制电机的点动控制电路。按下SB1,电机转动, 松开SB1,电机停止。
❖ 图(b)为PLC控制电机的长动控制电路。按下SB1,电机转动且 自保持,松开SB1电机仍转动,按下停止按钮SB2,电机停止。
❖ 2、根据电机正/反转控制图,画出PLC控制梯形 图及编程指令.
❖ 用PLC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其中SB1为正转按 钮,SB2为反转按钮,SB3为停止按钮。SB1按 下时,电动机正转,若此时按下SB2,则电动机 反转,反之亦然。
❖ 3、三相异步电机时间控制 1台电动机M1启动5 s后,第2台电动
机M2自动启动,只有当第2台M2停止后,经过 5 s延时,M1自动停止。下图所示是三相异步 电机时间控制原理图.
❖ 实验报告
❖ 1.写出实验程序的梯形图、程序清单。
❖ 2.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中发现

的问题、错误、故障及解决方法。
❖ 实验思考题
❖ 1.如何把电气控制图转换成梯形图?
❖ 2.如何连接PLC控制强电电器的电路?

最新实验三、电机控制实验报告

最新实验三、电机控制实验报告

最新实验三、电机控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电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2. 学习电机启动、停止、正反转控制的方法。

3. 熟悉电机保护环节的设置和作用。

4. 掌握电机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的实验技能。

实验设备:1. 直流电机或交流电机。

2. 电机驱动器。

3. 控制电路板。

4. 电源。

5. 测量仪器(如电压表、电流表、转速表等)。

6. 连接导线和必要的保护元件。

实验原理:电机控制系统通常由控制单元、驱动单元和执行单元组成。

控制单元负责发出控制指令,驱动单元将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机所需的电信号,执行单元即电机本身,根据电信号进行相应的动作。

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改变控制信号来实现对电机的基本控制。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所有设备是否完好,确保电源电压符合要求。

2. 连接电路:按照实验指导书的电路图连接电机控制电路。

3. 启动电机:打开电源,逐步增加电机的供电电压,观察电机启动情况。

4. 正反转控制:切换控制信号,使电机实现正反转,并记录转速。

5. 速度控制:调整控制参数,改变电机转速,并记录不同速度下的电机表现。

6. 位置控制:设置电机转动角度,实现位置控制,并检查控制精度。

7. 保护环节测试:模拟电机过载、堵转等异常情况,验证保护环节的有效性。

8.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电机控制效果,总结实验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实验结果:1. 电机启动和停止过程平稳,无异常噪声。

2. 正反转控制响应迅速,电机转动方向准确。

3. 速度控制实验中,电机转速能够在设定范围内精确调节。

4. 位置控制实验显示电机转动角度准确,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5. 保护环节在模拟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动作,保护电机不受损害。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对电机的基本控制操作,包括启动、停止、正反转、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机控制系统性能稳定,控制效果良好,满足实验要求。

同时,电机的保护环节能够有效地在异常情况下保护电机,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机控制实验报告分析(3篇)

电机控制实验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电机控制技术在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性能直接影响着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机控制技术,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电机控制实验。

本报告将对实验过程、结果及分析进行详细阐述。

二、实验目的1. 熟悉电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2. 掌握电机控制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电机控制理论;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

三、实验内容1. 电机控制实验平台搭建实验平台主要包括电机、控制器、传感器、电源等设备。

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验要求,正确连接各设备,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电机调速实验通过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节。

实验中,我们测试了不同占空比下电机的转速,并记录实验数据。

3. 电机转向控制实验通过改变PWM信号的极性,实现对电机转向的控制。

实验中,我们测试了不同极性下电机的转向,并记录实验数据。

4. 电机制动实验通过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和极性,实现对电机制动的控制。

实验中,我们测试了不同制动条件下电机的制动效果,并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机调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随着PWM占空比的增大,电机转速逐渐提高。

当占空比为100%时,电机达到最大转速。

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2. 电机转向控制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通过改变PWM信号的极性,可以实现对电机转向的控制。

当PWM信号极性为正时,电机正转;当PWM信号极性为负时,电机反转。

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相符。

3. 电机制动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通过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和极性,可以实现对电机制动的控制。

当PWM信号占空比为0时,电机完全制动;当占空比逐渐增大时,电机制动效果逐渐减弱。

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五、实验结论1. 电机控制实验平台搭建成功,能够满足实验要求;2. 电机调速、转向和制动实验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验证了电机控制理论;3. 通过实验,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启动控制实验报告DOC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启动控制实验报告DOC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启动控制实验报告DOC实验名称:三相异步电动机Y—△启动控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原理及工作特性;2.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启动方式;3.掌握对三相异步电动机进行Y—△启动的控制方法;4.观察不同条件下的电动机的启动过程及运行情况。

二、实验原理: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原理:2.Y—△启动方式:Y—△启动方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电动机启动方式,即先将电动机的绕组通过Y连接,使得电动机的起动电流较小;当电动机转速达到一定值后,再切换至△连接,使电动机能够正常运转。

三、实验器材及设备:1.三相异步电动机2.实验台架3.电源4.电流表5.电压表6.开关四、实验步骤及结果:1.将三相异步电动机连接至实验台架上,确保连接正确且牢固。

2.将电源接入实验台架,并调整电源参数(例如,电流、电压等)。

3.打开电源,使电源供电给电动机。

4.观察电动机的启动情况,记录电动机在不同条件下的启动时间和电流、电压等参数。

5.将电动机的连接方式从Y切换至△,观察电动机的运行情况并记录相关参数。

6.实验结束后,关闭电源,拆卸电动机。

五、实验讨论:1.分析Y—△启动方式的优点和缺点。

2.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电动机启动时间和电流、电压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3.总结对三相异步电动机进行Y—△启动的控制方法。

4.提出改进实验方案的建议,并说明改进的原因。

六、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知,Y—△启动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小电动机起动时的电流冲击,降低电动机起动所需的能量,同时保证电动机能够正常运转。

在不同条件下,电动机的启动时间、电流、电压等参数存在差异,通过对电动机启动控制方法的改进,能够更好地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过程,提高电动机的启动效率和运行质量。

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电动机的不同要求选择合适的启动方式,以提高电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和自锁控制实验三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和自锁控制实验三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和自锁控制实验三
实验目的:通过点动和自锁控制实验,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实验器材:
1. 三相异步电动机
2. 交流电源(三相)
3. 开关按钮
4. 控制开关装置
实验步骤:
1. 将三相异步电动机连接到交流电源上,确保电源接线正确。

同时将控制开关装置连接到电动机控制回路上。

2. 打开交流电源,调节其输出电压和频率,使其与电动机额定值相符。

3. 在控制开关装置上操作点动按钮,电动机应该只运行一段时间,然后自动停止。

4. 断开点动按钮,再次操作点动按钮,电动机应继续运行,直到按下停止按钮为止。

5. 切换到自锁按钮,按下该按钮后,电动机应该持续运行,直到按下停止按钮为止。

实验原理:
1. 点动控制:点动按钮起到一个开关的作用,按下按钮会让电动机运行一段时间,然后自动停止。

这是因为控制开关装置在启动时会提供一个持续的启动信号,然后在一段时间后停止该信号。

2. 自锁控制:自锁按钮起到一个锁定开关的作用,按下按钮后,电动机会持续运行,直到按下停止按钮为止。

这是因为控制开关装置会保持一个持续的运行信号,直到按下停止按钮才停止。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操作时,确保电动机和电源的额定电压和频率相符,以免对设备产生损坏。

2. 确保实验操作正确,不要随意操作,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3. 实验结束后,及时关闭电源,以免长时间运行产生不必要的能耗或损害设备。

4. 在进行实验时,应注意安全防护,避免触电或其他事故。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实验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实验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实验摘要:本实验主要针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进行了实验研究。

通过控制电动机的相序和频率,实现了电动机的正、反转运动。

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实现电动机的准确正反转运行,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可靠性。

关键词: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相序、频率1.引言2.实验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的相序和频率来实现的。

当交流电的相序和频率满足一定条件时,电动机会正常运行;当相序和频率发生变化时,电动机则会发生反转。

因此,通过控制交流电源的相序和频率,可以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3.实验设备本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包括三相异步电动机、交流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等。

4.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将三相异步电动机与交流电源连接,同时连接电压表和电流表以测量电压和电流参数。

(2)调整相序:通过调整交流电源的相序,使得电动机可以正常运行。

(3)测量参数:记录电动机正转时的电压和电流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

(4)反转控制:通过改变交流电源的相序和频率,实现电动机的反转控制。

(5)测量参数:记录电动机反转时的电压和电流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

5.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控制交流电源的相序和频率,实现了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实验数据表明,在正转时,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均为正弦波,幅值稳定;在反转时,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发生了改变,幅值也发生了变化。

通过比对正转和反转时的电压和电流数据,可以判断电动机的正反转状态。

6.结论通过本实验,成功实现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通过改变交流电源的相序和频率,可以准确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运动。

实验结果表明,在正转和反转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规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而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实验一 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停 控制 实验

实验一 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停 控制 实验

实验一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停控制实验
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停控制方法,加深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理解和认识。

仪器设备:
三相异步电动机、交流调速器、控制电路板、开关、电缆等。

实验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方法有直接启动、自动扭矩启动、降压启动、星角启动等,其中直接启动和星角启动比较常用。

直接启动:将电动机的三个线圈接在三相电源上,通过空气开关将电动机接通电源即可启动。

直接启动方法适用于功率较小、负载较轻的电动机。

星角启动:将电动机的三个线圈接在星角切换器上,先通过星形接法将电动机启动,当电动机加速至大约70%时,切换为
三角接法,以保证电动机有足够的启动转矩。

实验步骤:
1.将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板、交流调速器、开关等准备好。

2.将电动机的三个线圈按照星形接法接在星角切换器上。

3.将星角切换器的三个三角连接接在控制电路板上。

4.将交流调速器的输出电缆连接到电动机的电缆上。

5.将开关连接在电源和控制电路板之间,使其能够控制电动机的启停。

6.按照星形接法将电动机启动,当电动机加速至70%左右时,切换为三角接法,电动机将正常运行。

7.通过开关控制电动机的启停,实现对电动机的控制。

注意事项:
1.操作时需要注意安全,禁止用湿手操作。

2.请按照步骤操作,不得倒序或遗漏步骤。

3.操作时,需保证设备间的接线正确、牢固。

4.实验结束后,需切断电源,将设备清理干净,归位。

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停控制实验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停控制实验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停控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参数;2.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方式及控制原理;3.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停止方式和控制原理;4.利用开关控制电动机的启停过程,观察电动机的运行状况并分析。

二、实验原理1.启动方式:(1)直接启动:将电动机直接接入三相交流电源,在粘滞转矩较小的情况下,电动机能够快速启动;(2)小电流启动:将启动线圈与主回路电源并联,通过减小启动电流来实现电动机的启动;(3)自耦变压器启动:将启动线圈与主回路电源通过自耦变压器连接,通过变压器的调节来实现启动。

2.停止方式:(1)直接切断电源:直接将三相交流电源切断,使电动机停止运行;(2)减小电源电压:通过降低电源电压使电动机停止运行;(3)电磁刹车:通过给电动机施加制动力矩,使其停止运行。

三、实验装置和材料实验装置包括:三相电源、三相异步电动机、开关、电压表、电流表等。

实验材料包括:实验报告纸、铁笔、直尺等。

四、实验步骤1.连接电源:将三相电源接入实验电动机的三相供电端,通过电压表检测电源电压;2.连接电动机:将电动机的相线依次与电源的相线相连,将电动机的中性线与电源的中性线相连;3.设置测量参数: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电动机的电流和电压,并记录数据;4.进行启动实验:按照不同的启动方法,逐一进行试验,并记录电动机启动的情况和所需的启动电流;5.进行停止实验:按照不同的停止方法,逐一进行试验,并记录电动机停止的情况和所需的制动力矩;6.关闭电源:实验结束后,关闭电源,拆除实验装置。

五、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通过不同的启动方法(直接启动、小电流启动、自耦变压器启动)对电动机进行启动,并观察记录电动机启动的情况和所需的启动电流。

我们还通过不同的停止方法(直接切断电源、减小电源电压、电磁刹车)对电动机进行停止,并观察记录电动机停止的情况和所需的制动力矩。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分析不同启动方法和停止方法的效果和影响。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实验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实验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原理;
2.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及控制要点;
3.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实验设备包括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变压器、电动机控制面板和电源等。

三、实验步骤
1.将三相异步电动机连接到电源上,调整电压为额定电压;
2.将三相变压器连接到电源上,并调整相序开关为正序;
3.打开电源,观察电动机的运行方向,确认为正转;
4.关闭电源,并将相序开关调整为反序;
5.再次打开电源,观察电动机的运行方向,确认为反转;
6.关闭电源,将相序开关调整为正序;
7.打开电源,观察电动机的运行方向,确认为正转。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改变电源的相序来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

当相序为正序时,电动机按照正向旋转;当相序为反序时,电动机按照反向旋转。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原理,并掌握了改变电源相序来实现电动机正反转的实验方法。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包括机械传动、工业生产等领域。

掌握了正反转控制的方法,可以实现对电动机运行方向的灵活控制,提高机械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1.《电机与拖动》,潘晓军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电气传动与控制技术》,方仕贤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机控制的实验报告

电机控制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电机正反转、调速和定位控制的方法。

3. 熟悉电机控制电路的设计和调试。

4. 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电机控制是指通过控制电机的输入信号,实现对电机运动状态的控制。

常见的电机控制方法有:1. 正反转控制:通过改变电机电源的相序,实现电机的正反转。

2. 调速控制:通过改变电机电源的电压或频率,实现电机的调速。

3. 定位控制:通过控制电机转动一定角度或到达特定位置,实现电机的定位。

三、实验设备1. 电机一台2. 电机控制器一台3. 电源一台4. 电压表一台5. 频率表一台6. 接线板一套四、实验步骤1. 正反转控制:a. 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机控制器和电机。

b. 打开电源,调节电机控制器输出电压,观察电机转动方向。

c. 改变电机控制器输出相序,观察电机转动方向是否改变。

2. 调速控制:a. 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机控制器和电机。

b. 打开电源,调节电机控制器输出电压,观察电机转速变化。

c. 改变电机控制器输出频率,观察电机转速变化。

3. 定位控制:a. 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机控制器和电机。

b. 打开电源,设置电机控制器目标位置。

c. 观察电机是否能够到达目标位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反转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电机控制器输出相序,可以实现电机的正反转。

2. 调速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电机控制器输出电压或频率,可以实现电机的调速。

3. 定位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设置电机控制器目标位置,可以实现电机的定位。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电机控制原理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电机正反转、调速和定位控制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设计电机控制电路,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和短路等事故。

2. 调节电机控制器输出电压和频率时,要缓慢进行,避免对电机造成损害。

三相交流电动机启动控制实验报告

三相交流电动机启动控制实验报告

三相交流电动机启动控制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三相交流电动机启动控制实验引言:实验目的:1.理解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2.掌握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启动方式。

3.学会利用微控制器实现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启动控制。

4.分析三相交流电动机启动过程中的性能指标。

实验原理: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启动控制方式有直接启动、自耦变压器启动和星三角启动等。

本实验采用星三角启动方法。

在启动过程中,首先通过接线将电动机在三角形连接中运行,此时电动机的起动电流较小。

当电动机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后,再通过接线将电动机转换到星形连接中运行。

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装置:电动机、三相电源、微控制器系统等。

2.设置微控制器程序:通过编程设置微控制器系统的输入输出,实现对电动机的启动控制。

3.启动实验设备:按下启动按钮,观察电动机启动过程中的电流、转速等参数的变化。

4.记录实验数据:记录电动机在不同时间点的电流、转速等参数。

5.分析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电动机的启动性能。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我们得到了电动机启动过程中的相关参数。

从电流和转速曲线可以看出,电动机在直接启动阶段启动电流较大,启动过程中能量损耗较大。

当电动机切换到星形连接后,电流迅速下降,能量损耗减小。

在整个启动过程中,电动机转速逐渐提高,最终达到稳定运行状态。

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启动控制方法,并通过实验研究了星三角启动方式的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星三角启动能够有效降低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和能量损耗,提高电动机的启动效率。

这对于实际应用中大型电动机的启动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M4断开,KM3吸合,切换到△运行。按下停止按扭SB1, 电动机停止运行。
设计出梯形图,并输入到PLC中调试正常后,通过操作实 验板按钮,观察接触器吸合和电机运转情况。
六、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知识点 难点指导
1.写出控制要求; 2.画出PLC I/O 端口接线图; 3.列出PLC梯形图程序和说明。
实验要求 知识点 难点指成、工作原理及使用方 法。
电机控制实验板的使用实际板图如图1。主要完成三 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或星/角启动、运行的控制。 要完成这两项控制功能,除了电动机外,还要有四组三相 交流接触器KM1、KM2、KM3、KM4和3个开关SB1、 SB2、SB3。,三个开关采用体积很小的按钮,可以将实 物安装在实验板上,而电动机和接触器体积大,不宜安装 在实验板上,若用实物将使整个变得庞大而复杂。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知识点 难点指导
实验三 电机的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用PLC实现电动机的启动、运行、制动等控制的方法 ; 2. 熟悉 PLC 的 I/O 端口接线。
二、实验设备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知识点 难点指导
1. 计算机及FX2N—40MR (PLC) 各1台; 2. 电机控制实验板1块; 3. SC—09通讯电缆及连接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 知识点 难点指导 实验目的
电机控制实验板采用示意图加指示灯显示的方法,模 拟这两种元件。图中的M代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两个 方向的箭头下面有发光的二极管LED,实验时发光的一个 表示电动机在按照箭头所的方向旋转,两者均不发光,表 示电动机停转。KM1、KM2、KM3、KM4分别代表四组 三相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头,四条虚线连接的框中分别有 一个发光的二极管LED,它发光时表示该接触器得电闭和, 它对应的常开触头闭和,不发光时表示断开。
KM2 KM4
图1 电机控制实验板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知识点 难点指导
五、 程序设计要求
1. 电动机的往复控制 按下SB2正转启动按扭,电动机启动后,正转运行10S,停
2 S,然后再反转运行10S,停2 S,如此循环下去。当按下SB1 停止按扭,电动机停止运行。
2. 电动机的Y/△启动控制(选做) 按下SB2启动按扭,KM1、KM4吸合,电动机Y启动。2 S 后
三、实验要求
1.遵守实验室规则,爱护公物,服从安排; 2.熟悉电动机的启动、运行、制动等控制要求及继电器
控制电路; 3.熟悉PLC控制的基本原理、控制方法; 4.掌握PLC控制电机运行的输入、输出接线方法; 5 .掌握PLC控制电机运行的程序设计方法; 6.掌握PLC程序的输入调试方法。
四、实验内容
实验要求 知识点 难点指导 实验目的
主机输入或输出点与模拟实验板的连接是通过安装在
实验板上的两个色块中的七个插孔,用带有插头的连接导
线来实现的。全部控制电路以通用的方法画在模拟板上。
FU U
V W
KM1
KM1
KM2
KM2
KM3
M
KM4
KM3 KM4
ON SB1
ON SB2
ON SB3
KM1 K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