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宏观)题库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价格水平下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并使LM曲线左移B、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并使LM曲线右移C、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并使LM曲线左移D、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并使LM曲线右移正确答案:D2、给定一个劳动需求函数,根据所画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有 _____ 。
A、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量增加B、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工资不变,则劳动需求量增加C、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量减少D、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工资不变,则劳动需求量减少正确答案:B3、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总需求曲线更加平坦(答案:C )?A、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化较为敏感B、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C、支出乘数较小D、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不敏感正确答案:B4、下列选项中( A )不属于失业者。
A、刚进入劳动队伍未找到工作的工作者B、正在等待某项工作者C、工假在家修养者D、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休养者正确答案:C5、在产品市场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β=0.8,那么乘数值为()。
A、1.6B、2.5C、4D、5正确答案:D6、下列各项中,能计入GDP的有( )。
A、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B、出售股票的收入C、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价值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的收入正确答案:D7、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_____ 。
A、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D、通货膨胀导致失业正确答案:A8、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_____ 。
A、提高公司所得税B、增加货币发行量C、增加政府支出D、提高个人所得税正确答案:C9、假定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应是( 。
A、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B、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正确答案:A10、根据简单的凯恩斯模型,货币需求取决于( )。
西方经济学网考(电大本科:宏观部分题目及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电大本科:宏观部分题目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77个题) (1)二、多项选择题(共74个题) (11)三、判断题(共143个题) (15)四、概念联线(共75个题) (19)一、单项选择题(共177个题)1.构成国民经济的简单循环的是(A)A. 厂商与居民B. 政府与居民C. 出口与进口D. 投资与储蓄2.居民提供的资本与劳动后所得到的报酬一部分用于储蓄,这说明(C)A. 企业的投资增加B. 企业的全部产品到能卖完C. 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和服务积存相应的增加D. 企业生产基金存量的增加的扩大3.两部门的均衡条件是(A)A. I=SB.I+G=S+TC.I+G+X=S+T+MD.AD=AS4.三部门的均衡条件是(B)A. I=SB.I+G=S+TC.I+G+X=S+T+MD.AD=AS5.开放经济的均衡条件是(C)A. I=SB.I+G=S+TC.I+G+X=S+T+MD.AD=AS6.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是指(A)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净值D.国民收入7.从使用角度考察,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居民、厂商、政府和国外部门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额上,这种方法是(A)A.支出法B.收入法C.生产法D.无法确定8.从分配的角度考察,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报酬总和,这种方法是(B)A.支出法B.收入法C.生产法D.无法确定9.从生产角度考察,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各部门的增殖的总和,这种方法是(C)A.支出法B.收入法C.生产法D.无法确定10.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是指(C)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净值D.国民收入11.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实际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扣除间接税净额和对企业转移支付后的余额是指(D)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净值D.国民收入12.国内生产净值等于(A)A.国内生产总值-折旧B.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C.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D.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或收入-外国公民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或收入13.国民收入等于(D)A.国内生产总值-折旧B.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C.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D.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企业转移支付14.国内生产总值等于(B)A.国内生产总值-折旧B.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C.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D.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企业转移支付15.国民生产总值等于(D)A.国内生产总值+折旧B.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C.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D.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或收入-外国公民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或收入16.如果国民收入为零,短期消费将(B)A.为零B.为基本的消费支出C.为边际消费倾向D.为负17.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B)A.为基本的消费支出B.总是小于1 C.总是大于1D.总是等于118.边际储蓄倾向等于(C)A.边际消费倾向B.1+边际消费倾向C.1-边际消费倾向D.边际消费倾向的交互19.凯恩斯提出的消费理论是(A)A.绝对收入假说B.持久收入假说C.生命周期假说D.预期收入假说20.人们在工作期间储蓄是为了在退休时消费,同时消费受财产影响的观点被称为(B)A.凯恩斯的消费理论B.生命周期理论C.持久收入理论D.相对收入理论21.提出消费者的消费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是(C)A.凯恩斯B.莫迪利安尼等人C.弗里德曼D.杜森贝22.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C)A.大于1B.等于1 C.小于1D.与1无关23.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C)A.大于1B.等于1 C.小于1D.与1无关24.引致消费取决于(D)A.自发消费B.平均储蓄倾向C.收入D.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25.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B)A.收入增加B.利率提高C.人们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要上升D.政府支出增加26.根据消费函数,引致消费增加的因素是(B)A.价格水平下降B.收入水平增加C.储蓄增加D.利率增加27.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政府支出是指(B)A.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买各种劳务的支出D.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加政府转移支付28.两部门均衡的条件是(A)A.I=S B.I+G=S+T C.I+G+X=S+T+M D.AD=AS29.消费和投资的增加(A)A.国民收入减少B.国民经济总财富量减少C.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增加D.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不变30.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D)A.一国每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D.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31.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A)A.消费减少B.储蓄减少C.消费增加D.政府支出减少32.投资乘数(B)A.表明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B.投资引起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C.表明国民消费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D.投资引起消费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33.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C)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消费倾向为0.64D.边际消费倾向为0.2 34.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B)A.边际储蓄倾向为0.2B.边际储蓄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0.3 D.边际储蓄倾向为0.1 35.三部门均衡的条件是(B)A.I=S B.I+G=S+T C.I+G+X=S+T+M D.AD=AS36.资本是利率的减函数的含义是(B)A.利率越高,投资成本就越低,投资需求增加B.利率越低,投资成本就越低,投资需求增加C.利率越高,投资成本就越低,投资需求增加D.利率与投资没有关系37.利息率提高时,投资需求将(C)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能肯定38.LM曲线是描述(B)A.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B.货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C.货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D.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39..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谨慎需求的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C)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能肯定40.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减少会引起(C)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C.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D.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41.在LM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C.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D.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42.货币需求不变,货币供给的增加(B )A.使LM曲线上移(向左)B.使LM曲线下移(向右)C.使IS曲线右移D.使IS 曲线左移43.货币的交易需求可由下列哪一函数表示(C)A.L=f(p)B.L=f(r )C.L=f(y)D.L=f(N)44.按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B)A.不变B.受影响,但不能说出是上升还是下降C.下降D.上升45.LM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使(A)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组合B.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C.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D.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46.一般的说,LM曲线的斜率(A)A.为正B.为负C.为零D.可正、可负47.一般的说,位于LM曲线左上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B)A.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B.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C.产品需求小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D.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48.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表示(C)A.产品市场均衡而非货币市场均衡B.产品市场均衡而货币市场非均衡C.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D.产品和货币市场都不均衡49.IS曲线是描述(A)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C.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D.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50.一般来说,IS 曲线的斜率(A)A.为正B.为负C.为零D.可正、可负51.一般来说,位于IS 曲线左下方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A)A.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B.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C.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组合D.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组合52.政府支出增加使IS曲线(B)A.向左上方移动B.向右上方移动C.保持不动D.以上说法均有可能53.在IS和LM曲线的交点处(C)A.实际支出与意愿支出相等B.实际的货币供给与实际的货币需求相等C.收入和利率水平同时满足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D.以上都正确54.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出现于(B)A.各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B.一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C.各种收入水平和一种利率水平上D.一种收入水平和各种利率水平上55.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A)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C.水平的直线D.与横轴垂直的线56.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A)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需求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57.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B)A.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动B.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反方向变动C.价格水平越高消费投资增加D.价格水平越低消费越少58.总需求曲线表明(D)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C.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59.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D)A.消费增加B.税收减少C.物价水平下降D.投资减少60.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是(A)A.政府支出的增加B.政府支出的减少C.私人投资的减少D.消费的减少61.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因素是(D)A.政府支出的增加B.政府支出的减少C.私人投资的增加D.消费的增加63.下面不构成总需求的是哪一项(A)A.政府支出B.投资C.净出口D.税收64.总需求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B)A.加上进口减去出口B.加上净出口C.减去净出口D.加上出口和进口65.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D)A.与横轴平行的线B.向右上方倾斜的线C.向右下方倾斜的线D.与横轴垂直的线66.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B)A.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B.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C.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D.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失业67.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C)A.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B.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C.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D.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68.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区域表明(B)A.资源没有被利用B.经济增长能力已达到了极限C.国民收入减少D.国民收入增加69.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因素是(C)A.社会生产能力减少B.社会投资减少C.社会投资增加D.利率水平上升70.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因素是(C)A.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B.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下降C.总需求减少D.总需求增加71.公式I+G+X >S+T+M说明(D)A.总供给大于总需求B.总供给等于总需求C.注入量小于漏出量D.总需求大于总供给72.开放经济的均衡条件是(C)A.I=S B.I+G=S+T C.I+G+X=S+T+M D.I+T=S+G73.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D)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74.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A)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75.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若总需求的变动只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引起收入的变动,那么这时的总供给曲线是(A)A.长期总供给曲线B.短期总供给曲线C.都有可能D.都不可能76.失业率是指(D)A.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B.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C.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D.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77.自然失业率是指(D)A.周期性失业率B.摩擦性失业率C.结构性失业率D.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78.某人正在等待着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于(D)A.就业B.失业C.非劳动力D.就业不足79.周期性失业是指(A)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B.由于劳动力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80.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自然失业81.下列人员哪类不属于失业人员(B)A.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修养者;B.半日工C.季节工D.对薪水不满意而待业在家的大学毕业生82.奥肯定理说明了(A)A.失业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B.失业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C.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D.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83.通货膨胀是(A)A.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D.以上都不是84.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B)A.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下降了B.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C.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D.物价总水平下降而且持续一定时期85.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B)A.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并且有加剧的趋势B.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C.在数年之内,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水平D.通货膨胀率每月都在50%以上86.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而使物价并没有上升,此时(D)A.不存在通货膨胀B.存在着温和的通货膨胀C.存在着恶性通货膨胀D.存在着隐蔽的通货膨胀87.下面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C)A.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都很小B.在通货膨胀可以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也很大C.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D.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都很大88.需求拉动通货膨胀(B)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D.以上均不是89.抑制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应该(A)A.控制货币供应量B.降低工资C.解除托拉斯组织D.减税90.由于工资提高而引起的通货膨胀是(A)A.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C.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D.结构性通货膨胀91.成本推动通货膨胀(B)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D.以上均不是92.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原因?(A)A.银行贷款的扩张B.预算赤字C.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D.投资率下降93.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D)A.失业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B.工资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C.工资与利润之间关系的曲线D.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94.一般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B)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水平线D.垂线95.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C)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B.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D.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无关96.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C)A.减少货币供给量B.降低失业率C.提高失业率D.增加工资97.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B)A.正相关B.负相关C.无关D.不能确定98.长期菲利普斯曲线(D)A.向右下方倾斜B.向右上方倾斜C.平行于横轴D.垂直于横轴99.认为在长期与短期中都不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经济学流派是()A.新古典综合派B.货币主义学派C.理性预期学派D.新凯恩斯主义100.根据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货币主义得出的政策结论是(C)A.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均是有用的B.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均是无用的C.宏观经济政策只在短期中有用,而在长期中无用D.宏观经济政策只在长期中有用,而在短期中无用101.政府把个人所得税率从20%降到15%,这是(C)A.内在稳定器的作用B.一项财政收入政策C.一项财政支出政策D.一项公共政策102.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A.增加政府支出B.提高个人所得税C.提高公司所得税D.增加货币发行量103.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C)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104.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C)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105.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A)A.增加 B.减少C.不变 D.不相关106 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增加可以(C)A.增加投资B.减少投资C.增加消费D. 减少消费107.下列财政政策中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增长最大的是(A)A.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B.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C.税收减少50亿元D.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弥补108.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C)A.总需求 B.公债C.税收 D.政府公共工程支出109.下列因素中不是经济中内在稳定器的是(A)A.政府投资 B.个人所得税C.社会保障金和失业保险 D.农产品支持价格110.要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可采取的措施有(C)A.提高税率 B.减少政府购买C.增加财政转移支付 D.降低再贴现率111.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B)A.利率上升 B. 利率下降C.利率为零 D. 利率为负数112.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A)A.增加,利率上升 B.增加,利率下降C.减少,利率上升 D.减少,利率下降113.赤字增加的时期是(A)A.经济衰退时期 B.经济繁荣时期C.高通货膨胀时期 D.低失业率时期114.凯恩斯主义和现代化币主义都认为(B)A.收入B.利息率C.价格D.物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115.利率越低(D)A.实际货币需求量越少,而货币流通速度越快B.实际货币需求量越少,而货币流通速度越慢C.实际货币需求量越多,而货币流通速度越快D.实际货币需求量越多,而货币流通速度越慢116.在下列选项中不是M1组成部分的是(C)A.旅行支票B.活期存款C.定期存款D.现金117.称为狭义货币的是(A)A.M1B.M 2C.M 3D.M 4118.如果商业银行没有保留超额存款准备金,在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商业银行的储备(A)A.变得不足B.变得过多C.正好符合中央银行的要求D.没有变化119.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是(B)A.财政部B.中央银行C.商业银行D.中央政府120.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B)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公开市场业务C.再贴现率D.道义劝告12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C)A.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B.中央银行增减对商业银行的贷款C.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D.中央银行增减货币发行量122.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下面哪一种情况不可能发生(C)A.利息率下降B.国民收入增加C.储蓄减少D.以上答案都不对123. 如果中央银行向公众大量购买政府债券,它的意图是(D)A.增加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B.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额C.提高利息率水平D.降低利息率水平124.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C)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125. 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增加贴现的目的一般是(C)A.购买设备B.偿还贷款C.增加贷款D.增加库存现金126.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B)A.增加和利率提高B.减少和利率提高C.增加和利率降低D.减少和利率降低127.要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C)A.卖出国债B.提高准备金率C.降低再贴现率D.减少货币供应128.在哪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应该停止实行收缩货币供给量的政策(B)A.物价水平急剧上涨B.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C.经济出现过热的迹象D.利息率已下降到较低的水平129.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C)A.增加,利率下降B.增加,利率上升C.减少,利率上升D.减少,利率下降130.当国际收支赤字时,一般来说要使用调整策略(C)A.汇率升值B.增加进口C.增加出口D.外汇管制131.一个国家顺差过多,表明(B)A.外汇利用充分B.积累了外汇C.通货膨胀D.实行了汇率管制132. 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原则是(D)A.平衡预算B.净出口C.国际贸易原理D.复式记帐原理133. 如果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A)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能确定134 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开放程度的指标,即(A)A.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B.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C.出口减去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D.出口与进口的平均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135.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C)A.I=S B.I+G=S+T C.I+G+X=S+T+M D.I+G+X+N=S+T+M+F136.美元贬值将会(A)A.有利于美国出口不利于进口B.减少美国的出口和进口C.增加美国的出口和进口D.减少美国的出口并增加其进口137.如果经常项目上出现赤字,(D)A.出口和进口都减少B.出口和进口相等C.出口和进口相等且减少D.出口小于进口138.影响各国之间经济开放程度较小的因素是(A)A.边际消费倾向B.边际进口倾向C.国家的大小D.开放程度139.从纯经济的观点来看,最好的关税税率为(D)A.能使国内、外的同类商品价格相等B.不至于引起国外的贸易报复C.使国际收支达到平衡D.零140.与对外贸易乘数无关的因素是(D)A.边际消费倾向B.边际税收倾向C.边际进口倾向D.边际效率倾向141.如果一国经济起先处于内外均衡状况,现在出口额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能出现的情况(A)A.出现过度需求,引起国内通货膨胀B.本国产品价格下降,有利于提高同类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出口持续增长C.促进新的生产能力形成,供给将增加,从而提高总产出水平D.进口会随之增加,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142.在下列情况下,乘数最大的是(A)A. 封闭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6 B.封闭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是0.3。
《西方经济学(宏观)》(全)答案——郑大远程教育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计算GDP的方法有A、支出法B、收入法C、增加值法D、以上都对2、一个企业的增加值等于A、总销售额B、总销售额减生产成本C、产值减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品价值D、产值减由于生产而发生的资本折旧3、政府购买支出不包括A、警察的薪水B、政府对农民的补贴C、建造政府办公大楼D、研究市区交通的花费4、按收入法,国民收入不包括A、租金收入B、失业救济C、薪水D、净利息5、以下较为正确的说法是A、国民收入大于个人收入B、国民收入小于个人收入C、国民收入等于个人收入D、都可能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GDPA、是一国在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
B、计算服务C、等于一国在一年中的总销售额D、以上都对2、GDP的计算方法有A、支出法B、收入法C、增加值法D、中间产品法3、下列各项中引起国民收入核算中总投资增加的是A、企业购买新机器B、私人购买新房子C、企业购买股票D、企业没有全部销售掉的当年产品增加4、按照支出法,GDP包括A、消费B、投资C、政府购买D、出口5、以下说法中不正确者是A、GDP必定大于GNPB、GDP必定小于GNPC、国民收入等于国民的个人收入之和D、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消费加上储蓄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GDP=当年的总产值。
正确错误2、家庭购买汽车属于消费。
正确错误3、总投资与净投资之差等于GNP与NNP之差。
正确错误4、个人收入=NI+挣到没有收到的收入-收到的不是挣到的收入。
正确错误5、如果一国每年的储蓄保持不变且政府保持其预算平衡,那么,贸易盈余增加100单位就意味着本国居民私人投资减少100单位。
正确错误第二章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在一个简单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0.8Y,那么,乘数等于A、0.5B、4C、5D、102、如果MPC=0.8,没有所得税的情况下,转移支付乘数为A、4B、5C、6D、83、如果MPC=0.9,税率为1/3,那么,投资乘数为A、0.5B、2.5C、5D、104、消费函数的向上移动A、不影响均衡收入B、增加均衡收入C、减少均衡收入D、都可能5、如果MPC=0.8,那么最有可能的是A、平均消费倾向是0.9B、乘数为5C、乘数为1.25D、在均衡状态,投资等于储蓄的80%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简单收入决定模型中均衡收入的条件是A、总需求等于总产出B、非自愿存货等于零C、漏出等于注入D、价格水平不变2、边际消费倾向A、等于可支配收入增加1单位所导致的消费增加B、等于1减去边际储蓄倾向C、一般来说小于1D、短期内可以小于平均消费倾向3、当消费函数线位于45°线下方时A、消费大于收入B、消费等于收入C、消费小于收入D、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4、如果在某一收入水平上储蓄为0,那么,A、MPC=1B、平均消费倾向为1C、投资乘数为0D、消费等于收入5、预算盈余或赤字A、并不完全受政府控制B、依赖于经济运行情况C、受气候影响D、与贸易盈余直接相关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均衡收入(产出)的条件是,企业的非自愿存货等于零。
经济学考研简答题背诵(宏观)
宏观部分简答题◆简要说明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
答:目前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有:(1)在长期,一国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决定着该国居民的生活水平。
首先,GDP是衡量一国经济福利的一项重要指标。
实际GDP衡量了该国满足其居民需要和愿望的能力。
其次,在长期,GDP依赖于劳动、资本和技术在内的生产要素。
当生产要素增加和技术水平提高时,GDP增长。
(2)在短期,总需求能够影响一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
虽然经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是长期中决定GDP 的基础,但在短期,GDP也依赖于经济的总需求,进而所有影响总需求的变量的变化能够引起经济波动。
更高的消费者信心、较大的预算赤字和较快的货币增长都可能增加产量和就业,从而减少失业。
(3)预期在决定经济的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居民和企业如何对政策的变化做出反应决定了经济变化的规模,甚至有时还决定着经济变动的方向。
(4)在长期,总产出最终会回复到其自然水平上。
这一产出水平取决于自然失业率、资本存量和技术的状态。
(5)无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还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都承认,经济的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为什么说GNP不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答:(1)福利水平是人们效用的满足程度,而人们效用是由消费活动和闲瑕来决定的,所以一种指标是否很好的反映福利水平,以能否准确地衡量消费和闲瑕来决定。
(2)GNP不是反映一国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有以下原因:①它包括了资本消耗的补偿,而这部分与消费和闲瑕数量水平无关。
②GNP包括净投资,而净投资的增加只会增加生产能力,从而增加未来的消费,这不仅不会增加本期消费,反而会减少本期消费。
③GNP中的政府支出与本期消费没有明确关系,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用于社会治安,这是社会治安恶化的反映,从而很难认为政府支出的增加提高了人们的福利水平。
④计算GNP时是加上出口,减去进口,而出口与国内消费无关,而进口与国内消费有关。
西方经济学第21章(宏观第10章)
西方经济学第21章(宏观第10章)一、问答题1.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表示成人均产量。
通常用经济增长率度量。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
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质”的概念。
2.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答:宏观经济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来研究经济增长的源泉。
宏观生产函数把一个经济中的产出与生产要素的投入及技术状况联系在一起。
设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t=Atf(Lt,Kt)式中,Yt 、Lt、Kt顺次为t时期的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At代表t时期的技术状况,则可以得到一个描述投入要素增长率、产出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方程,称其为增长率的分解式,即:GY =GA+αG L+βG K(1)式中,G Y为产出的增长率;G A 为技术进步增长率; GL和 G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
α和β为参数,它们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
从增长率分解式(1)可知,产出的增加可以由三种力量(或因素)来解释,即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
换句话说,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
为了强调教育和培训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贡献,有时还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的投入写进生产函数。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个人身上的获取收入的潜在能力的价值,它包括天生的能力和才华以及通过后天教育训练获得的技能,当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投入时,按照上述分析的思路可知,人力资本也可以被归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
3.什么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它有什么含义?答:离散形式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为:△k=sy-(n+δ)k (1)其中k为人均资本,y为人均产量,s为储蓄率,n为人口增长率,δ为折旧率。
(1)式表明,人均资本的增加等于人均储蓄sy减去(n+δ)k。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答案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答:(1)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一收入增量中消费增量所占的比重。
若以MP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以ΔC表示消费增量,以ΔY表示收入增量则MPC=ΔC/ΔY.(2)边际储蓄倾向是指每一收入增量中储蓄增量所占的比重。
若以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以ΔS表示消费增量,以ΔY表示收入增量,则MPS=ΔS/ΔY.(3)由于整个社会的收入增量分为消费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MPC+MPS=12、什么是LM曲线的三大曲线的三大区域,其经济含义是什么?答:LM曲线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凯恩斯区域、古典区域、中间区域。
LM曲线水平状态的区域被称为“凯恩斯区域”,也成为“萧条区域”,如果利率降低到这样低的水平,政府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无效,相反,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利率在不提高的的前提下,提高收入水平,所以财政政策有效果。
3、简述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答: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
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最大,即挤出效应为1.也就是政府支出增加的量等于私人支出减少的量,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没有任何刺激作用。
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一般大于0而小于1,具体大小主要取决于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利率上升的大小。
利率上升的多,则挤出效应大;相反,利率上升的小,则挤出效应小。
一般而言,挤出效应取决于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所以营销IS曲线,LM曲线斜率的因素就是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
4、为什么说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答: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有四个:第一,利率效应。
价格水平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下降,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上升,投资下降,总需求量减少;第二,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总水平上升时,资产的实际价值下降,人们实际拥有的财富减少,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第三,税收效应。
价格总水平上升时,人们的名义收入水平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从而增加人们的税收负担,减少可支配收入,进而减少消费;第四净出口效益。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及答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才可以扣除中间产品的价值。
A、剔除金融转移B、计量GDP时使用增值法(价值增加法)C、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D、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人()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3、“面包是最终产品,而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判断4、在收入法核算的GDP中,以下()项目不应计入。
A、利润B、政府转移支付C、企业净利息支付D、租金收人5、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有直接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GDP)B、国民生产净值(NNP)C、个人收人(PI)D、国民收人(NI)6、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要素收人,但要计人个人收人(PI)之中。
A、房租B、养老金C、红利D、银行存款利息7、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年初为20000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50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3000亿美元,则该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为()。
A、5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B、25000亿美元和23000亿美元C、5000亿美元和3000亿美元D、15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8、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的总和。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9、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经济达到均衡的条件是()。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B、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C、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D、家庭储蓄等于投资加政府赤字减净出口10、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A、国民生产净值B、个人收人C、个人可支配收人D、国民收入11、下列各项指标中,是由现期国内生产要素报酬加总得到的是()。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册(第五版)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教研室2011年2月目录第十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1)第十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9)第十三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7) 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24)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31)第十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7)第十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43)第十八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49)参考答案 (51)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单项选择题(在题前括号中填写答案)()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2.当煤炭有多种用途时,作为最终产品的是A、家庭用于做饭和取暖B、餐厅用于做饭C、供热公司用于供应暖气D、化工厂作为原料()3.“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全对()4.下列那一项计入GDP?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十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5.在由家庭,企业,政府、国外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Σ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6.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的是A、地方政府办学校的支出B、政府购买一批军火C、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的一笔住房补贴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工资()8.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一笔资金的使用,下列哪一项可以被视为投资:A. 购买公司股票B.存入国外银行C. 购买企业债券D. 以上都不对()9.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10.中国的资本品存量2008年年初约为80万亿元,本年度资本形成总额可达12万亿元,资本消耗是8万亿元,则中国2008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20万亿元和8亿元B、20万亿元和4万亿元C、12万亿元和4万亿元D、12万亿元和8万亿元()11.如果本国居民的国外净要素收入大于零,则有A. GNP=GDPB. GNP=NIC. GNP>GDPD. GDP>GNP()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对项有影响A、GDPB、NDPC、NID、PI()13.下列各命题中,正确的是A、NDP+企业间接税=GDPB、NDP-资本折旧=GDPC、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D、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14.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美元,消费等于43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美元,个人储蓄为4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A、500 美元B、480美元C、470 美元D、400美元()15.已知:消费额为6亿元,投资额为1亿元,资本折旧为1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为亿元,出口为2亿元,进口为亿元,则A、GDP=亿元B、GDP=亿元C、NDP=亿元D、NDP=亿元()16.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A、直接税B、折旧C、间接税D、净出口()17. 属于转移支付的是A、退伍军人的津贴B、退休人员的退休金C、贫困家庭补贴D、以上答案都对()18. 下列第项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A、租金B、银行存款利息C、红利D、养老金()19.忽略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下列投资—储蓄恒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 两部门经济:I=SB. 三部门经济:I=S+(T-G)C. 四部门经济:I=S+(T-G)+(X-M)D. 四部门经济:I=S+(T-G)+(M-X)()20.今年的名义GDP比去年的名义GDP高,说明A. 今年的物价水平比去年高B. 今年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比去年多C. 今年的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都比去年高D. 以上说法都有可能二、判断题(在题前括号中填写答案,正确写T,错误写F)()1. 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运用个量分析方法.()2. 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简答题
1.简述GDP的GNP的区别:a) 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b)GNP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
比方说,我国的居民通过劳务输出在境外所获得的收入就应该计算在GNP中。
c)GDP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
比方说,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创造的增加值就应该计算在GDP中。
2。
说明GDP的三种核算方法并简析储蓄投资恒等式:a)支出法: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总卖价。
(经济社会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b)收入法: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
(工资、利息、租金等生产要素报酬,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公司税前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资本折旧)c)生产法: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等式:在一国的一年的经济总量中储蓄量与投资量是处于恒等状态的,也就是一年储蓄量=一年投资量,只有维持这样的恒等状态才不会危及到一个国家经济形式的正常运转.3。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三大动机: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稳定,可事先预计)、预防动机(货币需求相对稳定,也可预计)、投机动机(货币需求不稳定,因为与人对未来货币的预期紧密相关,受心理预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货币需求函数:Md=M1+M2=L1(Y)+L2(i)=L(Y,i)4。
简析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LM曲线越平坦,或者IS曲线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当LM曲线为水平线,IS曲线为垂直线时,财政政策十分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财政货币政策效果:政府收支变化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A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总复习题与答案
选择题
• • • • • • • 1、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 A、政府购买; B、税收; C、政府转移支付; D、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2、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 ) A、增加税收; B、减少税收; C、增加政府支 出; D、增加转移支付。 3、13、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 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 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选择题
•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 •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 2、实际GDP等于( ) •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 价格水平; •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 潜在GDP。 • 3、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 ) •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 接税。
• 4、法定准备金率越高( ) • A、银行越愿意贷款; B、货币供给量越大; • C、越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D、商业银行存款 创造越困难。 • 5、在古典区域内( ) • A、货币政策有效; B、财政政策有效; • C、货币政策无效; D、两种政策同样有 效。 • 6、松货币紧财政使利息率( ) • A、提高很多; B、提高很少; C、下降很多; D、下降很少。
• • • • •
6.法定准备率和法定准备金、高能货币 法定准备率和法定准备金、 法定准备率和法定准备金 7.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机制。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机制。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机制 8.货币乘数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货币乘数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货币乘数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9.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其运用。 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其运用。 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其运用 。
西方经济学(下)第八章宏观经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不属于中央银行的业务范围的是(C )。
A.收取并保管银行存款准备金B.为财政部开设财政收支账户C.为大型国有企业提供贷款D.在债券市场上购进国债2、如果政府在某年支出大于其税收收入,收支间的这种差别被称为(B )。
A.预算短缺B.预算赤字C.预算债务D.预算盈余3、狭义货币供给量的M1是指(C )。
A.活期存款B.现钞C.通货+活期存款D.货币市场共同基金4、以下哪一项不是自动稳定器(C )。
A.收入税B.失业保险C.国防开支D.社会保障福利5、在下列项目中,(B )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一所中学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6、下列第(D )项不属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B.银行存款利息C.红利D.养老金7、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D )不是其职能。
A.制定货币政策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C.发行货币D.为政府赚钱8、财政部向(D )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
A.居民B.企业C.商业银行D.中央银行9、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B )。
A.法定准备率B.公开市场业务C.再贴现率D.道义劝告10、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D )。
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C.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D.以上都是11、在下述何种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C )?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支出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C.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12、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B )。
A.不变B.增加C.减少D.不相关1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14、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可以( C )。
西方经济学第17章(宏观第6章)
西方经济学第17章(宏观第6章)西方经济学第17章(宏观第6章)(一)问答题1、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答:(1)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
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
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是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是一个常数(参数)。
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
如图17-1所示: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图为IS—LM 图。
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y1和r1。
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E2点。
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y2和r2。
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 和P。
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的一系列点。
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推导总需求曲线的过程看到,总需求曲线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相反方向的关系。
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思考题一、简答题(回答要点,无需展开论述。
)1、若消费函数为C=0.85y,则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分别是多少?消费函数指的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可记为c=f(y),c代表消费函数,y代表收入。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c表示消费增量,△Y 表示收入增量,MPC=△c/△Y。
则MPC=0.85。
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
MPC+MPS=1,所以MPS=0.15。
.2、简述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及意义。
1957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近100年的资料作出了一条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通货膨胀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这条曲线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浦斯曲线就成为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替代取舍关系的曲线,使其在经济政策方面具有了更一般化的意义。
3、什么是有效需求?简述凯恩斯分析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有效需求是指预期可给雇主(企业)带来最大利润量的社会总需求,亦即与社会总供给相等从而处于均衡状态的社会总需求。
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
4、简述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及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的政策工具。
因素:1、公众收入对消费倾向的总体影响;2、物价变动情况;3、经济发展和体制变动情况;4、存款和现金比例的变化;5、信用开展程度。
主要有4种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2,再贴现率,3,改变法定存款准备率,4,选择性政策工具及其他政策工具。
5、简述经济增长极限论的主要内容及现实意义。
最基本的观点是:1970年以后,人口和工业仍维持着指数增长,但迅速减少的资源将成为约束条件使工业化不得不放慢速度。
工业化达到最高点后,由于自然顺延,人口和环境污染还会继续增长。
但由于食物和医药缺乏引起死亡率上升,最后人口停止增长,致使人类在2100年之前崩溃。
西方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学的简答题部分
9、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在长期中,价格和货币工资都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当价格水平变化,从而引起实际工资变化时,劳动市场的均衡被打破,存在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于是货币工资自动调整最后实际工资调整到使劳动市场均衡的水平。即在长期中,经济的就业水平并不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变动,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经济的产量水平也将位于潜在产量水
,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就会降低,货币乘数就会变小,货币供应就会相应收缩;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时,则会出现相反的倍数效果,最终扩大货币供应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最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2)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行为。在需要现金时,商业银行可以持合格的有价证券到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或进行抵押贷款。这时,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再贴现率执行货币政策。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再贴现率降低,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增加,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3)公开市场业务又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存量和利率的一项业务活动。中央银行购进政府债券,可以向流通中注入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给,反之;出售债券,则减少货币供给。公开市场业务是目前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政策目标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工具。
6、请用 IS-LM 曲线推导总需求曲线。
在IS-LM模型中,若经济处于中间区域且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下降,则使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右移,进而使得LM曲线和IS曲线的交点右移,最终增加总需求量。价格下降之所以会增加总需求量,是因为价格下降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的增加降低了利率,使投资增加,从而使总需求量增加。同理,价格上升就使总需求量减少。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1)法定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各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必须遵守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储蓄机构将储蓄中一定的比例作为准备金,防止储蓄人兑现的时候出现流动性困难,这种制度就叫做法定准备金制度。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一定比率的超额准备金就会转化为法定准备金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题库-必考题-答案在后面--老师整理-经典
目录习题1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1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7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9第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1第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4第七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16答案18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18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9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9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9第五章总供给总需求理论19第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20第七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20习题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 )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B。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
2、通过以下哪项我们避免了重复记帐()A. 剔除金融转移;B. 计算GDP时使用增值法;C。
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 D。
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
3、GDP帐户不反映以下哪一项交易()A。
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6%的佣金;B。
在游戏中赢得的100美元;C. 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D。
向管道工维修管道支付的工资。
4、当实际GDP为175亿美元,GDP价格缩减指数为160时,名义GDP为( )A.110亿美元;B。
157亿美元;C. 280亿美元;D。
175亿美元。
5、如果当期价格低于基期价格,那么()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 B。
实际GDP小于名义GDP;C. 实际GDP和名义GDP是同一回事; D。
实际GDP大于名义GDP。
6、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7、下列哪一项计入GDP()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
购买普通股票;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晚上为邻居照看儿童的收入。
8、假设第1年即基年有当期美元产出为$500,如果第8年价格矫正指数翻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8年的当期美元产出等于()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在一个经济中,为什么总收入等于总支出?答:当居民进行一笔支出是,企业就得到了这笔货币支出。
企业所得到的总量就是居民户的总支出量。
企业得到的总量要作为收入给予拥有生产要素的居民户。
这里要注意利润也是收入(企业雇主也是居民户之一)。
由于企业得到的总量就是居民户的总支出量,企业把得到的总量作为收入支付给居民户,居民户又把收入用于支出。
所以,在一个经济中,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总收入与总支出是分别从居民户与企业角度来分析的同一个总量。
2.简单说明用增加值法如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答:用增加值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就是把经济中每个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的增值进行相加。
企业产品的产值减生产这些产品所购买的投入品的价值就是增值。
这样计算出的结果是国内生产总值,再加上本国居民在国外投资的净收益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答: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4.为什么间接税应记入GDP?答:间接税虽有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
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收入,但毕竟是购买东西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GDP和收入法计得的GDP相一致,必须把间接税加到收入方面计入GDP。
5.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一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答:社会保险税实质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个人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按一定比例以税收形式征收。
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NI,但影响个人收入。
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可支配收入,应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6、使用收入和支出方法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国内生产总值是以一定时间为条件的,因而当期发生的其他时期的产品支出或收入不应该计入本期的GDP中,即避免重复计算。
(2)核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以货币量表示的,因而有名义的和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分。
在理论分析中,核算的目的在于说明经济中生产量的大小,即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价值。
因而,以当期价格测算的GDP要经过价格指数的折算: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
作为GDP折算指数的通常是价格总水平。
7、国民收入核算与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的关系如何?答:国民收入核算是对一国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运行的一个结算。
它可以运用支出法和收入法来衡量。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如果忽略统计误差,用支出法与收入法核算的国民收入必然恒等。
事后,地出与收入恒等所对应的国民收入越大,经济运行越好。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为了说明经济运行结果,则可以考察经济运行之外的支出和收入状况。
这样,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恰好反映了最初的支出与收入相互作用的均衡条件。
基于上述分析,对应于任意给定的一个价格总水平,一国经济的总需求则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来自于国外的需求构成;作为总供给的消费品和投资品供给则表现为持有这些商品和劳务的所有者的消费、储蓄和税收。
也就是说,构成经济均衡条件的两种力量以计划的形式加以考察,就演变为分析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1、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有哪些假设?经济中只存在两个部门企业和家庭;不存在政府;利率、工资和价格水平不变;潜在的国民收入不变。
2、凯恩斯假说和古典假说的内容是什么?凯恩斯假说——消费支出与个人可支配收入密切相关;古典假说——消费支出与实际利率密切相关。
3、 45度曲线图说明了什么问题?45度曲线上任意一点均代表着总计划支出等于国民收入。
4、为什么投资等于储蓄(i=s)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均衡条件?国民收入的变动机制是什么?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指仅包括产品市场的分析。
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由社会的总支出与总收入均等时所决定。
在社会总收入既定的条件下,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会引起产量变动。
经济社会的产量或国民收人决定于总支出或总需求,总需求决定的产出就是均衡产出。
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生产就会稳定下来。
进一步假定经济社会只有两部门。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或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若用AE表示总支出,y表示收入,C和I分别表示消费和投资,则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AE=C+I。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收入又可由消费和储蓄构成,即有Y=C+S。
因此,收入与支出相等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AE=Y,即I=S。
由此可见,投资等于储蓄是均衡条件的基本形式。
国民收入变动的机制是靠经济中的企业部门调整其产量来实现的,若社会的收入超过需求,企业的产品就会出现积压,从而导致库存增加。
为了适应市场,企业就会减少生产。
反之,若社会收入低于社会总需求,企业的库存就会减少,从而企业增加生产。
因此,企业根据社会总需求来安排生产,最终将导致社会处于总收入等于总支出的均衡状态。
5、简述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并加以简要评论。
在国民收入中,总支出由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构成。
E表示总支出,那么E=C+I(1)总收入Y有两个用途:消费C和储蓄S,所以Y=C+S (2)产品市场均衡条件是总支出等于总收入。
于是有C+I=C+S,那么投资等于消费,即I=S。
只要这个均衡条件得到满足,产品市场的实现问题就能解决,社会总产品的流通就能顺利进行。
这一均衡条件并没有真正触及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关键问题。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关键是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生产成比例。
同时,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混淆了储蓄和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它发生在企业内部而不是发生家庭部门。
信用制度固然打破了企业货币资本量的限制,然而即使在信贷关系相当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投资仍然主要源于资本积累。
至于家庭储蓄这不过是补充。
此外,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中的投资和储蓄,是经济主体依据自己的心理规律进行决策的结果,因而它们都是捉摸不定的东西,很难对二者真正加以讨论。
6、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加入政府变动将如何影响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答:加入政府部门之后,经济的总支出和总收入的构成都会发生变动。
从总支出角度看,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
首先,假定政府购买是政府控制量,在决定国民收入时可以认为是一个常数,即G=G0。
其次,政府的税收影响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对私人消费产生影响。
政府的税收可以是比例税,也可以是定量税。
前者根据税基的大小征收,后者则与税基大小无关。
为了简单,假定政府只对收入征收定量税。
假定政府征收的定量税为T0,于是消费者的个人可支配收入Y d=Y- T0。
因此,消费函数为C=α+βY d=α+β(Y- T0)。
从而,由计划支出与计划收入的均衡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可以由下列条件得到:C+I+G=α+β(Y- T0)+I0+G0=Y 即:Y=(α-βT0+I0+G0)/(1-β)从均衡结果不难看出,投资和政府购买增加将导致均衡收入增加,而税收增加将导致均衡收入减少。
7、简述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并指出其发挥作用的条件。
(1)乘数理论说明了经济中某种支出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倍数变动的关系。
主要有:①投资乘数或政府购买乘数,指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或政府购买)支出变化的比率:△Y=△I/(1-β)。
式中,β为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
②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带动这种变化的税收变动的比率(假定税收的变动是由于定量税引起的):△Y=—β△T/(1-β)。
③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同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购买(或税收)变动的比率。
在税收为定量税的条件下,该乘数等于1 。
(2)投资乘数指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之间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Y=△I/(1-β)。
式中,β为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即国民收入的改变量与引起这种改变的投资(政府购买)改变量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
(3)乘数理论揭示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即由于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系,某一部门支出(需求)的增加不仅会使该部门的生产和收入相应增加,而且还会引起其他部门的生产、收入和支出的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量数倍于最初增加的支出。
(4)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①经济中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否则,支出的变动只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
②如果由于某几种重要资源处于瓶颈状态,会限制乘数作用。
③乘数理论是在产品市场分析中得到的,没有考虑到货币市场特别是利息率的影响。
因此,现实中乘数并不一定发挥如此大的作用。
第十四章货币市场1、简述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并加以简要评论。
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在货币市场上,当货币的供给等于货币的需求时,市场处于均衡,并相应地决定均衡的利息率水平。
通常,货币供给被认为是由一国的货币当局发行并调节的一个外生变量,其大小与利息率无关,表示为m。
故在以利息率为纵坐标、货币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内,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是建立在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基础上的。
交易、谨慎和投机三种动机引起货币需求。
其中,交易和谨慎动机所引起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有关,并且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表示为L1(Y);而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利息率成反方向变动,表示为L2®。
这样,货币需求可表示为于是,市场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在已知收入水平的情况下,上述均衡条件决定了均衡的利率水平,如图示。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庇古的货币数量论,特别是由于明确指出投机动机而突出了利息率的作用。
但正如有些西方学者所指出的,凯思斯的货币理论只注意到利率和收入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忽略了人们对财富的持有量也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此外,西方学者认为,凯恩斯把财富的构成看得过于简单,好像在现实的社会中,只有货币和债拳两种资产可供人们选择,这些都是有待改进的。
2、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的?他所引申出的政策结论是什么?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社会的总需求,而社会的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
正是消费和投资的不足导致在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社会需求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
对于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凯恩斯运用三个基本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以及流动性偏好来加以解释。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