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陶渊明《饮酒》

合集下载

【晋】陶渊明《饮酒》全诗原文、注释和赏析

【晋】陶渊明《饮酒》全诗原文、注释和赏析

【晋】陶渊明《饮酒》全诗原文、注释和赏析【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结庐:筑宅院。

车马喧:车马往来的喧闹纷扰。

尔:如此,这般。

偏:偏僻。

这两句说:为什么能这样呢?原因是自己有心避开世俗社会(也就和自己疏远了),因此更显得僻静。

日夕:傍晚。

佳:美好。

相与还:结伴归家。

真意:指作者理想的生活意趣。

这两句大意是说:作者从大自然得到启发,悟到了人生的真意,但它是无法用语言表达,也无须明白地说出来的。

【鉴赏导示】这首诗是诗人归隐初期的作品,是陶渊明最为传诵的名篇之一。

这是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中之五,一向被人推为陶诗代表作之一。

诗风静穆淡远。

从字面上看,无甚难解之处,然而其中滋味耐人细嚼,而意境之高超,尤使人瞻仰莫及。

【鉴赏】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悠游自得的隐居生活,表现了离开污浊的上层社会和黑暗官场,进入纯朴的田园生活后诗人心情的愉悦与宁静。

诗的头四句,写隐居的乐趣之一,是摆脱了喧闹虚伪的官场生活,得到了清静与安宁。

“心远地自偏”一句,是说因为自己的情趣与达官贵人毫无共同之处,所以来往的人就很少,住处也就显得偏远。

一问一答,把诗人那种厌恶官场,蔑视权贵的态度委婉地表达了出来。

后六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写隐居的乐趣之二,是平静悠闲,自由自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最为人所称道。

它将诗人高雅脱俗的情趣、恬淡闲静的心境、忘怀世务的襟怀,形象而又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似乎毫不着力而形象生动,信笔点染却韵味悠然。

最后四句写诗人抬头见山,傍晚时山中气象越发可爱,飞鸟成群结伴而还。

诗人从眼前景象,联想到自己的归隐,悟出了返璞归真、任性自然的哲理,并为自己选择了符合这一哲理的生活道路而感到无限欣慰。

诗人为眼前这种景物、哲理、情趣和谐统一的情境所陶醉,感到这是很难用言语来形容的,于是他巧妙地以“欲辨已忘言”作结,让读者自己去体味、去想象,既免去了繁冗的说理,又显得含蓄有味。

饮酒原文翻译及赏析

饮酒原文翻译及赏析

饮酒原文翻译及赏析饮酒原文翻译及赏析饮酒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辨通:辩)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时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这之中隐含的人生的真理,想要说出却忘记了如何表达。

注释①结庐:构筑屋子。

人境:人间,人类居住的地方。

②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嚣声。

③君:作者自谓。

尔:如此、这样。

这句和下句设为问答之辞,说明心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

④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山:指庐山。

⑤见:(读xiàn)同“现”,出现。

⑥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这两句是说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⑦此中:即此时此地的情和境,也即隐居生活。

真意:人生的真正意义,即“迷途知返”。

这句和下句是说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意思是既领会到此中的真意,不必说。

⑧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辨:辨识。

把房屋建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闹。

你问我为何能如此,心既远离了尘俗,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的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烟云弥漫,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

从此时此地的情境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真趣,想要说出来,却又觉得它无法也无须明白的说出来。

赏析:作者:佚名大致在魏晋以前,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

这一种外于而又高于人的个体生命的权威,在东汉未开始遭到强烈的怀疑。

于是就迎来了个性觉醒的时代;在文学创作中,相应地有了所谓“人的主题”的兴起。

但个性觉醒,既是旧的困境与背谬的结束,又是新的困境与背谬的发现与开始。

饮酒陶渊明翻译及赏析

饮酒陶渊明翻译及赏析

饮酒陶渊明翻译及赏析饮酒陶渊明翻译及赏析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以自然描写和豪放慷慨的情感而著称。

其中,他的诗歌《饮酒》是一首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和追求自由欢乐的作品,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身心舒畅和个体价值的重视。

《饮酒》的原文如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中庸》不废儒,万般皆下流。

士安得知己?己所不及专心而学。

道不同不相为谋,何幸更频烦?圣人无常师,孔多能忍然。

子路日行不逢远人,犹将千金诺我。

比干失仲尼,冉求无害焉。

巫山七白几时到?呼童犹唱《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盗儿匿柴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子不语怪力乱神,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牛衣对泣,沾襟怀抱苦乡土。

只唯所思邂逅,适足以破壶浆。

独在陋巷,阻亦不扬。

漆园瓦舍,琴心剑客。

自恃其才,非凡也。

以激于人,不自以为。

昆季会守,气吞宇宙。

为歌咏史,念其余音。

高位巍巍,山不是高,有仙则名。

俨以天下,远诚在己,自让名位。

后人咸歌之。

这首诗以寓居在人群中,但无车马喧嚣的环境为开篇,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心灵的宁静和远离尘嚣的愿望。

他以自由自在的心态采菊赏景,领略着南山的美景和大自然的气息。

这种对大自然的亲近和享受,体现了陶渊明追求心灵自由和舒适的内心追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陶渊明表达了他对个体价值的看重和对知识的追求。

他提到了《中庸》和巫山七白,强调了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他批判了形式主义的学习和追求名利的行为,认为真正的学问应该是有真意和实质性的。

他以圣人、孔子和比干作为典型,说明了学习的目标和追求的智慧。

陶渊明进一步表达了个体在社会中的无助和对繁华世界的批判。

他用“少小离家老大回”来描述生活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

初中语文文言文陶渊明《饮酒》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陶渊明《饮酒》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陶渊明《饮酒》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赏析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

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

但是,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

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

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

饮酒陶渊明原文及翻译

饮酒陶渊明原文及翻译

饮酒陶渊明原文及翻译《饮酒·结庐在人境》是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组诗《饮酒二十首》第五首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饮酒陶渊明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译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气息与傍晚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赏析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追求思想感情。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

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依据。

拿陶渊明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价值尺度。

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

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

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生命存在找到新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否定。

开头说,自己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喧闹。

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人家门庭若市情景。

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

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核心——“心远地自偏”。

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态度,所住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

“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人群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哲学思想。

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统一与和谐。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饮酒》即《饮酒二十首》,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

《饮酒》陶渊明赏析

《饮酒》陶渊明赏析

《饮酒》陶渊明赏析《饮酒》陶渊明赏析《饮酒》写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

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饮酒》陶渊明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赏析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

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

但是,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

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

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

陶渊明的《饮酒》原文及赏析

陶渊明的《饮酒》原文及赏析

陶渊明的《饮酒》原文及赏析陶渊明的《饮酒》原文及赏析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高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多世事人生的感慨。

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态。

他并没有隐居山林岩穴,也没有寄身庙宇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身处“人境”。

凡是在有人群的地方,照理也就会有闹市,也就人来车往,喧哗不绝于耳,可诗人却说“而无车马喧”。

这是为什么呢?第三四句的自问自答揭开了谜底。

“问君何能尔”一句转换叙事角度,将抒情主题客观化,仿佛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问下去,颇富情趣。

“心远地自偏”一句,以及为精炼的语言,做出了回答: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诗的前四句构成一个意义“方阵”,通过叙事和议论,定下全篇的基调。

王安石曾赞赏这四句诗为“奇绝不可及之语”,推崇备至。

以下几句主体隐去,进入“写景区”,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称道的“无我之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妙手偶的之笔,是在不经意中道出的“绝妙好辞”,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

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抒情主体又渐渐浮出,写眼前景物,脱口而出,不事雕琢,自有神韵。

最后两句,诗人写出了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茫的情形。

这里暗用了《庄子。

外物篇》的说法:“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者而言。

”就是说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以传达人们复杂的感受。

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就是舞蹈,就是无声的沉默。

也是隐居后生活的写照,现在工作压力大的人不也是都希望过这种日子吗?。

《饮酒》原文及知识点归纳

《饮酒》原文及知识点归纳

《饮酒》原文及知识点归纳《饮酒》原文及知识点归纳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饮酒》原文及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饮酒》原文及知识点归纳原文《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知识点归纳:1、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句子;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形容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表明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4、诗歌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心远地自偏”。

注释(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白话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

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文学赏析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陶渊明的《饮酒》解释赏析

陶渊明的《饮酒》解释赏析

陶渊明的《饮酒》解释赏析陶渊明的《饮酒》解释赏析《饮酒》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

这二十首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陶渊明的《饮酒》解释赏析,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饮酒·结庐在人境作者: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1.[结庐在人境]:构筑房舍。

结,建造、构筑。

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2.「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

君:陶渊明自谓。

3.[尔]如此、这样。

4.「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5.「此中」二句:意谓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6.[见]通常读作xiàn,但有时也被人读作jiàn。

(学术界仍无确切定论,但大部分学者认为xiàn更好,仿佛南山出现在眼前。

如:风吹草低见牛羊)7.[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山:指庐山。

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8.[日夕]傍晚9.[相与]相伴10.[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辨,辨识。

11.[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声。

指没有世俗的交往。

12.[心远]心远远地超脱世俗。

13.[佳]美好。

14.[山气]指山景。

15.[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

16.[言]名词作动词,用言语表达。

翻译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然而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篱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已经无需多言。

赏析本诗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

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5课《古诗三首》课文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5课《古诗三首》课文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5课《古诗三首》课文《饮酒》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注释①结庐:构筑屋子。

人境:人类居住的地方。

②「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

君:陶渊明自谓。

③尔:如此、这样。

④「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⑤「此中」二句:意谓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⑥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山:指庐山。

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饮酒》译文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

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

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

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

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李白《行路难》原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磻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李白《行路难》赏析这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

这组诗从内容看,应该是写在天宝三载(744)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九年级语文下册《饮酒 结庐在人境》复习教案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饮酒 结庐在人境》复习教案 苏教版

教学目的:理解诗歌表现出的诗人情怀,学习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一、诗歌以及翻译: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译]自己的房屋建造在人们集居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你问我怎么能这样,心既然远离尘嚣,那么处于众人集聚之境,也就如同偏僻清净之地了。

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悠闲地抬起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山间的云气到傍晚的时候显得很美,这时飞鸟也结伴归巢了。

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

二、理解诗歌:(一)知识提示: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

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人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

这类诗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

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

陶渊明(365-427),名潜,又名元亮,世号靖节。

义熙元年(405)任彭泽县令,在职81天,因不满现实黑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田。

(二)主题与写法的理解他共写《饮酒》诗20首,诗前有小序,序中说,这些诗是其“闲居寡欢”,“既醉之后”所作。

《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而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

这首诗记结庐之事,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情,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

(三)理解诗歌: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题: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答:自己居住的地方非常安静,没有什么人前来打扰。

地方并不偏僻,“而无车马喧”是说没有什么有地位的来拜访他。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问题:这里富有怎样的哲理?答:哲理是:心既然远离尘嚣,那么处于众人集聚之境,也就如同偏僻清净之地了。

九下册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

九下册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
暗用典故,表示相信终有一天将 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 达理想彼岸。最后两句充满对未 来的憧憬,是鼓舞人心的名句。
《游山西村》朗读
陆游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 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 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 《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 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 多的诗人。
闲来垂钓向往有姜太公般的机遇, 又想象是伊尹梦见驾船经过太阳的旁 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又多, 如今的道路又在哪里? 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 浪,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 理想彼岸。
写作背景
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
高志大,很想干一番大事业。公元
742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 供奉,可是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猪,这里指猪肉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敲门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 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 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怀 疑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 柳色暗绿,花色明丽,又一个 村庄出现在眼前。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古 诗 三 首
《 饮
酒 》
《 行路难 》
《游山西村》
学习目标
1.欣赏三首古诗所反映的诗人
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2.欣赏、积累名句
《饮酒》朗诵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 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 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 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 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 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 《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 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饮酒原文简单翻译

饮酒原文简单翻译

饮酒原文简单翻译饮酒原文简单翻译《饮酒》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

今天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饮酒》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希望你喜欢。

《饮酒》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72前后—427),一名潜,字元亮,号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中国文学史上伟大诗人之一,艺术上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

其诗平淡自然而醇厚味浓,是“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人之祖,对后世影响很大。

《饮酒》原文饮酒(二十首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饮酒》翻译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明,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饮酒》注释[1]饮酒:组诗,共二十首。

前有序文,由序文知,这组诗是诗人辞官回家、隐居田园不久的秋冬夜晚酒后所作,故总题《饮酒》。

这是其中第五首。

[2]结庐:盖建房屋。

结:构筑,建造。

庐,简陋的房屋。

这里指诗人的住所。

[3]车马喧:车马往来的喧闹纷扰。

[4]远:远远地隔绝。

这里指平和的心态。

《饮酒》赏析陶渊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之一。

自南朝梁·钟嵘在《诗品》中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始,之后唐代大诗人杜甫、韩愈、白居易等对他亦十分赞赏,“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唐·白居易《题浔阳楼》);宋代评价更高,大文学家苏轼酷爱陶诗,认为陶渊明的诗在被誉为诗仙的李白和诗圣杜甫之上;南宋的真德秀将陶诗与《诗经》、《楚辞》并列,认为是“为诗之根本准则”;元明清等各代对陶诗大多推崇备至,甚至认为是“宇宙间第一好诗”(明·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

饮酒原文及翻译

饮酒原文及翻译

一、饮酒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二、饮酒全文翻译: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三、作者及出处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

本诗选自《陶渊明全集》。

四、重点词语及易错字1、结庐:建造房屋2、车马喧:指世俗往来的纷扰3、问君:这里是作者自问4、尓:这样5、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6、相与:共同,一起7、真意:指人生真正的意义8、辨:通“辩”,辩解,分说。

易错字:喧篱辨五、翻译我建造房屋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纷扰。

要问我为何能够这样,只要存心远离尘俗,所处的地方自然也就偏远了。

我在东篱下随手采几朵梅花,悠然之间望见美丽的南山。

山中云雾在傍晚显得更加美丽。

归巢的'鸟儿结伴飞还。

此情此景包含着人生真正的意义,想说出来又没有更合适的语言。

六、内容及主题这首诗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生活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一种超脱于尘世的宁静平和,通过描写归隐生活的闲适,表达了自己回归自然的喜悦之情,含蓄地告诉人们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美妙感受。

七、名句赏析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

“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饮酒》陶渊明全文

《饮酒》陶渊明全文

《饮酒》陶渊明全文《饮酒》陶渊明全文全文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整篇文章,文章的全部文字。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饮酒》陶渊明全文,供各位阅读和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既醉之後,辄题数句自娱。

纸墨遂多,辞无诠次。

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其一∶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三∶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其四∶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六∶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九∶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簷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十一∶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陶渊明的饮酒鉴赏

陶渊明的饮酒鉴赏

陶渊明的饮酒鉴赏陶渊明的饮酒鉴赏他来,带来一阵阵菊香,带来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

面对官阙,他选择归园,选择自然的那份恬适。

下面是陶渊明的饮酒赏析,欢迎参考阅读!陶渊明《饮酒》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字词注释结庐:构筑房屋。

结,建造、构筑。

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尔:这样。

日夕:傍晚。

相与﹕相伴。

见:看见(读jiàn),动词。

赏析: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

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饮酒》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

但是,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

只要思想上远离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

陶渊明《饮酒》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饮酒》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饮酒》原文及翻译陶渊明《饮酒》原文及翻译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下文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陶渊明饮酒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赏析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

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

但是,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饮酒》》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饮酒》》教案

苏教版语文学科九年级下册陶渊明《饮酒》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想:1、朗读作为基础。

2、品析欣赏作为难点。

3、写、说作为语言积累的途径和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形成的导向。

二、教材分析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本诗选自《陶渊明集》,《饮酒》诗共20首,都是酒后所作,这里选的是第五首,这首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饮酒》编排在九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学习这个单元的诗歌的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在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主旨。

这首诗文字浅易,但理解主旨仍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作家作品的背景来理解。

三. 学情分析九(1)、九(2)班都是慢班,虽然学生对古诗词比较喜爱,但学生普遍不爱主动发言。

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小组合作的活动,目的是帮助他们先小范围的发言,然后循序渐进地大胆在全班发言。

如何把诗的韵味和意境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是诗歌教学的重难点。

个人认为,作为初中生,由于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等的限制,能够悟到一些就足够。

所以,本节课重在朗读,通过诵读来感受诗意。

四.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够熟读背诵。

2、品读诗句,体会作者闲适恬淡的感情。

3、感悟诗中营造的“物我合一”的意境。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以读为本,读中悟意,读中领情,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读读、议议、讲讲、练练。

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七、课前准备;让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并让学生查一查作者的简略,我们学过他的哪些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教师根据学情设计好课件及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之饮酒教学课件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之饮酒教学课件

品 • 1、诗人既然在人境结庐, 么没有车马喧呢?说说你的
一 解。 品 • 2、“此中有真意”中“真
是指什么?诗人为什么又“
辨已忘言”呢?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构室。人境:人世间。而:却。车 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扰。诗人身居尘世 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居住在喧嚣的尘世,为什么生活是如此的 平静、心灵是如此的安宁呢?原来是自己 保留着一颗远离俗世的心。这几句语言朴 实,却道出了他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
总 结:
这首诗是作者自叙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 境。“通章意在‘心远’二字,‘真意’在 此,‘忘言’亦在此。从古高人只是心无凝 滞,空洞无涯,故所见高远,非一切名象之 可障隔,又岂俗物之所妄干。”(王士祯《古 学千金谱》)
这首诗中,景、情、理三者巧妙结合, 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我们学过陶渊明的哪些作品?
2、选出你喜欢的诗句读一读,谈谈你喜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物我合 心和自然亲近。
“心远地自偏”,隐居重在精神上的自 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焦距”调 就可以“大隐隐于市”,处闹市若幽谷。
结合诗作学习,评评陶渊明是一个 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 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 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 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 “淡泊”,“独善其身”。这在 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 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但是, 要改选社会,消除污秽,不能单 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 济天下,积极地 参加社会活动。 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 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用文中的原句回答为什么“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心远地自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饮酒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诗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田园诗歌中的代表作品,《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田园后陆续写成的。

这一组五言古诗共20首,为诗人酒后偶然题咏、即兴之作,借以寄兴抒怀,并非单咏饮酒。

他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课本选的是第5首,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后十二年。

这首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饮酒》一组诗中,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在语文版实验教材中,《饮酒》被编排在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这个单元的诗歌的教学重点,要求启发学生在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之上,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文章主旨。

尤其《饮酒》一诗,虽然文字浅易,但理解诗的主旨对七年级学生来讲,仍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学参考书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补充一定的关于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大都是15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提倡标新立异、张扬个性的21世纪,西方的人生价值观对他们或多或少有一些影响,对中国一些传统的隐逸思想却知之不多或不以为然,加上他们接触文言诗文时间不长,对诗歌的理解把握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对他们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

三、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了解诗中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

3.通过朗读、想象、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体会本诗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学会赏析。

(三)教学难点:了解诗中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四、设计思路
在课前准备时,让学生提出疑问。

质疑可能会是多方面的:或是字词上的,或是诗句上的,或是关于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方面的,对提出来的疑问,教师不必作答,先发动全班同学来讨论,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课下解读。

然后在上课时师生再对提出的问题共同探讨,解惑答疑。

学习这首诗,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可注意引导学生从诗人的经历及其思想人手,理解本诗中的重点句子。

那些表现诗词主旨、作者感情的优秀诗句,应能默写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

五、教法:
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研讨赏析法
六、学法:
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七、教学课时:1课时。

八、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陶渊明的生平及其作品,体会他那种不愿屈己从俗、决然舍去的高尚节操,以及对自然生活的美好向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中国的山水与文人的关系导入,山水有了文人的诗歌才名扬天下。

庐山之所以被称为隐逸圣地,就是因为陶渊明曾在其山脚隐居。

二、文学常识作者介绍
利用大屏幕简单介绍陶渊明的相关资料(从名、时、地、评、著五方面入手)。

请同学们交流检索到的有关资料、信息,介绍陶渊明生平经历,以及辞官隐居的原因。

陶渊明生平:陶潜,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

今江西九江人。

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任官,他的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

但到陶渊明时,家境衰落。

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渴望干一番事业,曾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一类小官;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他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

后期(41岁以后),当时社会局势动荡,仕途险恶,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高傲的脾气使他不愿迎合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秉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
其身”的理念,陶渊明终于辞官回归田园,躬耕陇亩,不再出仕。

三、整体感知理解诗意
1.自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目的在于解决生字生词问题。

2.指名朗读
请单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可以相互对照,把握正确的字音。

3.品味诵读
教师学生共同讨论朗读时对语调、语气和节奏的处理,这是一首田园诗,语调、语气和节奏都应是舒缓的,朗读时按二/三结构。

可先由单个学生示范,最后大家齐读,初步感悟诗歌的意蕴。

4.小组合作
指导学生先独自结合书下注释对诗文内容进行理解,有疑义之处圈点勾画出来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在班级内进行交流,注意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尽量要符合原诗的语言风格。

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

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四、解题答疑加深理解
读完译完之后会发现,诗歌全篇并无一字写酒,为何题目为——饮酒?
(明确:陶渊明的《饮酒》组诗一共二十首。

为诗人酒后所做,在二十首诗的前面是一段序文。

让我们先来了解这段序文,因为这段序文对二十首《饮酒》组诗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五、研讨赏析品味诗情
师生合作完成,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进行理解赏析。

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世俗往来的名利纷扰”。

“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2.“心远地自偏”的含义如何理解?
明确:第三句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

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

”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前四句为诗歌的第一层,从哲理的高度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刻画了诗人与众不同的精神风貌。

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

诗人用平淡的话语道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景、情交融的名句,富有意境。

请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体会这份意境美。

(学生可以有各自的想象联想,只要谈出诗句的淡然悠闲、物我合一的意境即可。

)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时俯时仰,“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

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意境宁静清远。

(2)“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

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

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

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

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

诗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意境宁静恬淡。

(这四句,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恬静优游的情景。

)
4.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

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生活的意趣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

5.请同学们结合之前对诗句的理解,说说这首诗在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诗人完成了情、景、理三方面的巧妙融合。

诗人写出了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在情景交融的境界里蕴含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诗歌中那个悠然望山的人和那翩然归林的鸟,心神契合,仿佛都在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总的说来这首诗语言虽浅显,但结构精妙,意境高远,哲理深刻。

六、再次诵读尝试背诵
这首诗歌是非常好的一首诗歌,感情非常率真,一切都很自然,特别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对今天的我们也很有启发。

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一个社会当中,虽不能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但只要我们每个人的心远离世俗的纷扰和诱惑,那么我们就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使自己的心情变得的宁静。

就可以如古人一般,品味人生的悠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