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义病句的6中情况
病句之歧义知识总结
病句之歧义知识总结一、指代不明导致歧义前面出现两个人、两件事、两种物……后面出现一个代词例句:对于偶尔失足的青少年,应该耐心教育,热情帮助,而不要歧视他们。
这不利于他们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对他们的教育工作。
二、多音字导致歧义例句:还欠款500元。
分析:“还”到底读hái还是huán?两种读音都可以,代表不同意思三、多义词导致歧义例句:俄罗斯球迷看不上英超联赛。
分析:“看不上”有“因为条件不够看不到”和“瞧不起”两种意思,到底是哪种?四、结构划分不同导致歧义例句:学习文件很重要。
分析:“学习文件”可以当动宾关系理解,就是“学习文件这个行为”;也可以当偏正关系理解,就是“要学习的文件”五、停顿不同导致歧义例句:留给晚上来的人喝分析:“上”到底和“晚”连在一起还是和“来”连在一起?例句:15日前去汇报分析:“去”既可以和“前”组成一个词,又可以和“去”组成一个词。
六、重读不同导致歧义例句:你为什么打他?分析:重读可以在“为什么”上,强调原因;也可以在“他”上,强调对象七、限制不清导致歧义例句:几个学校的领导分析:“几个”修饰“学校”和修饰“领导”的意思不一样八、动词搭配不同导致歧义例句:关心你的同学分析:“关心”的对象如果是“你”或者是“同学”,表达的意义不一样例句: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分析:喜欢的对象是“老师”(孩子喜欢老师)还是“他”(老师的孩子喜欢他)?九、施受不同导致歧义例句:这个人谁也不认识分析:“这个人不认识别人”,“别人都不认识这个人”两个意思都可以。
病句之句式杂糅病句之成分残缺或赘余。
病句之表意不明(歧义)
施事者不明确引起歧义
(7)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
攻是早有准备的。
结构切分不确定引起歧义
(8)咬死了猎人的狗。
指代不清引起歧义
(9)当他把证书发给小钱时,他对他
笑了笑。
(10)我看到你那年才六岁。
标点不当引起歧义
(11)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 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 解决。
高考语病题之四 表意不明(歧义)
多音字引起歧义
1、多音字引起歧义。句子中某个字有多种 读音,那么在书面表达上可能有歧义。例 如:
多义词引起歧义
(2)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3)天色渐暗,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 坏了。 (4)北京图书馆收藏着章太炎的书。
兼类词引起歧义
(5)这辆车没有锁。 (6)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 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江西卷
A.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
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山东卷
B.济南惨案纪念钟于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 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 全部完成,5月3日将开门迎客。
安徽卷
C.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 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 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日”。
限定模糊引起歧义
(12)县里通知他10月5日前去报到。 由于“前”字在此处限定模糊,以致造成疑 惑:是10月5日之前的任意一天,还是就在 10月5日这一天去报到?
承接关系不明引起歧义
►(13)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
斯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
高考真题练习及辨析
全国卷
歧义的病句例子
歧义的病句例子
以下是 8 条歧义的病句例子:
1. “我要热饭。
”这到底是要加热饭呢,还是要很烫的饭呀?就像说“我要冷水”,是要凉的水还是去取冷水的动作呢,真让人迷惑。
2. “她走了半小时。
”她是已经离开了半小时呀,还是走路走了半小时呢?这差别可大了,好比有人说“他睡了半天”,到底是睡了很长时间还是刚好半天呢。
3. “咬死了猎人的狗。
”到底是狗把猎人咬死了,还是把猎人的狗给咬死了呀?这就跟说“打破了杯子的猫”一样,是猫打破了杯子呢还是杯子打破了猫呀。
4. “鸡不吃了。
”是鸡不吃东西了呢,还是人不再吃鸡呀?这多让人费解呀,就像说“菜不买了”,到底是谁不买菜呢。
5. “他的笑话讲不完。
”是他有很多笑话讲也讲不完呢,还是关于他的笑话一直都有怎么都讲不完呀?这真的很难懂,好像“她的故事说不完”,是她会说很多故事还是她自己就有很多故事呀。
6. “这个人谁也不认识。
”是这个人不认识任何人,还是任何人都不认识这个人呀?哎呀,这和说“这个地方啥也不知道”一样,到底是地方不知道东西还是别人不知道这个地方呢。
7. “开刀的是他爸爸。
”到底是他爸爸被开刀了呢,还是他爸爸给别人开刀呀?这就跟“做饭的是她妈妈”一样,是妈妈做饭还是妈妈被人做饭呀,真神奇。
8. “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会议。
”是校长加上其他学校的领导呢,还是校长和本校的其他领导呀?这真让人晕乎呀,就如同说“老师和其他班级老师参加了活动”,到底是怎样的组合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歧义的句子呀,真是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产生各种奇妙的理解呢!。
言语理解病句歧义句常见类型
言语理解病句歧义句常见类型言语理解常见病句类型:一、用词不当例1: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
“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
应改为动词“节省”。
也有虚词使用不当的现象。
例2: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
“把”字短语不能放在否定词前面。
应改为:反正是没有把烤羊肉做好。
二、搭配不当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3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4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
例3: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北京”是“季节”,主宾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1主语残缺。
有两种情况:①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②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2谓语残缺。
有两种情况:①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②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
3宾语残缺。
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
4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
例4: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谓语“成为”,宾语残缺。
应在最后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
四、成分赘余1主语有多余成分;2谓语有多余成分;3宾语有多余成分;4定语多余;5状语多余;6补语多余。
例:人民日报社论见诸于各大报刊。
“诸”是“之于”的意思。
删去“诸”或“于”即可。
五、结构混乱1词序不当。
有几种情况:①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②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③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④多层定语语序不当;⑤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太监是我国封建皇宫中特有的产儿,是封建帝王的被阉割过的奴仆。
对太监的介绍应先将其特点说明“是??的奴仆”,再言其“是??的产儿”。
否则“特有的产儿”的概述没着落,交代不清。
病句、歧义句辨析考查的是基础语法知识。
这部分题目难度不大,但需要考生做充足的准备。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病句歧义
• 8、漏用“的”字产生歧义 • 例: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03全国卷)
• 分析:结构助词“的”在不影响语意表达的情况下,可 用可不用,但有时必须用,否则不符合表达习惯或者易 产生歧义。例句表达的本意是警方对“围观者坐视不管” 这一行为表示愤慨,由于“称”之后少了一个“的”字, 原句也可理解为警方对“报案人称”这一行为表示愤慨。 类似的例子还有:
• 分析:通常上文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事或物,而下文使用 代词时,指代的内容却未作交代或没有交代清楚,可能造成歧义。 例句出现了松下公司的产品,也出现了索尼公司的产品,而“那 样”,既可理解为松下公司的产品没有“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 觉”,而索尼公司的产品有“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也可理 解为松下公司的产品有“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而索尼公司 的产品没有“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类似的例子还有:
• 10、省略不当引起歧义 • 例: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 纯真无暇,充满幻想。(06浙江卷) • 分析:前文交代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而后文的动 作由于主体省略而没有归属,这样会导致歧义。例句前 文出现了两个主体“我”和“你”,后文由于省略了主 语,句子既可理解为“我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 暇,充满幻想”,也可理解为“你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 纯真无暇,充满幻想”。类似的例子还有: • 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 十分高兴。(92三南卷) • 由于省略了主语,既可理解为“孩子们来到这里有说有 笑,十分高兴”,也可以理解为“李大伯来到这里有说 有笑,十分高兴”。
• 4、词性不明产生歧义 • 例: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 别存入了两家银行。(98全国卷)
• 分析:一个词语,往往有不同的词性,词性不同,常会 带来理解上的差异,导致歧义。例句中的“和”字既可 以理解为连词,意思是“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 个人,自己把这笔钱存入银行,也可理解为介词,意思 是“他”只背着总经理,跟副总经理一起把这笔钱存入 银行。类似的例子还有:
歧义类病句例话 文档 (5)
难点突破歧义类病句例话高考病句修改中,歧义句时有出现,平时勤于收集,巧于归类,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例1、(2010,广东3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长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
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例2、(2010,重庆18〈2〉)一位海洋生物学家说,大量泄漏石油步步逼近墨西哥湾海岸线,会给当地渔业产生巨大影响。
例3、(2009安徽,17B)今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世界卫生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例4、(2008,安徽3C)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例5、(2007天津,4C)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投资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题,歧义类病句时有出现,只要稍加分析,不难发现,原因各有不同。
一是修饰限制不明产生歧义。
例1中“部分”修饰限制“福利院”还是“孤儿”不清楚;例3中“部分地区”是指“美国的”还是指“墨西哥和美国的”不确定;例4中“几十个”到底是指“报社”还是指“编辑记者”不明白。
这类歧义句大多表现为表示数量、范围的词,如“大多数、大部分、许多、几十分、无数”等作修饰限制成分及并列短语作修饰限制成分时易产生歧义。
二是词性不明产生歧义。
如例5中“和”“与”可作连词,亦可作介词,词性不同,表意就不同。
若“和”作连词,“与”作介词,则表示“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若“和”作介词,“与”作连词,则表示“股票”与“基金产品和储蓄债券”的差异。
当然这个句子通过不同的停顿来理解又有不同的语意,划线部分可停顿为“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
再如“这辆车没有锁”中“锁”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我要热饭”中的“热”既可作动词也可作形容词,这类词因词性不明,表意就不同。
病句歧义句
• ②句式杂糅
5.不合逻辑
• 不符合常理 • 否定词反复叠加不当
这道理是不言而喻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 因果倒置
这个地方我们都很熟悉了,所以以前来过那么多次啊!
• 主客倒置
《哈利波特》这部科幻大片对我来说有较大的兴趣。
③主宾搭配不当
山西省煤炭的蕴藏量是我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④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我们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 ,曾经有过优越的贡献。
2.语序不当
①句子成分颠倒
清朝末年我国的资源被国外常常无偿地掠夺。
②注意关联词:主语一致与否 关联词搭配
她不但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 能够领会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
病句、歧义辨析
常见的六种情况
• • • • • • 搭配不当 语序不当 成分残缺或是赘余 结构混乱 不合逻辑 歧义句
一、病句辨析
• 1.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
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 ②动宾搭配不当 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劳动部门对一些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及时进行了 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二、歧义句辨析
• 常见错误:
词汇歧义 语法歧义 语音歧义
(一)词汇歧义
• 一词多义:
• 门槛 算账 包袱 水分 • 1.我们家的门没锁。 • 2.领导群众要注意些什么,在文件上边写得 很清楚。
(二)语法歧义
• 1.层次不清
• • • • • 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下了雨。 通知说让李乡长15日前去汇报间。
3.成分残缺或是赘余
歧义句的几种类型
歧义句的八种类型歧义句是病句的一种类型,在高考中近几年常常单独设题,现将歧义句的几种类型加以总结,并辅以必要的练习,希望能给广大考生以帮助。
歧义句的几种类型:1、切分不一导致的歧义句①咬死猎人的狗咬死\猎人的狗咬死猎人\的狗②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这份报告,我写\不好2、主语省略导致的歧义句①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第二句主语省略,可以指“他”,也可以指“他的女儿”。
)3、词性不同导致的歧义句①当年在鲁迅艺术学院,只有我跟他学过油画。
(“跟”若是连词,就是我俩一起学过油画;“跟”若是介词,就是我向他学过油画。
)4、多义词导致的歧义句①我看不上他的演出。
(一种意思是有事看不了,另一种意思是我不认为他的演出好。
)5、多音字导致的歧义句①她真好说话。
(读三声,意为她性格好,愿意帮助别人;读四声,意为她喜欢讲话。
)6、数量词限定范围不同导致的歧义句①三个报社的记者来到了会议现场。
(“三个”若修饰“报社”,意思是三个报社的不止三个记者来到了会议现场;“三个”若修饰“记者”,意思则是一个报社的三个记者来到了会议现场。
)7、代词指代不同导致的歧义句①一班足球队给二班足球队上了很好的一课,恐怕他们终生都不会忘记这次比赛。
(“他们”既可以指一班足球队,又可以指二班足球队。
)8、语法结构不同导致的歧义句①我要煮鸡蛋。
(“煮”做谓语动词,表示动作,我要把生鸡蛋煮熟;“要”做谓语动词,表示要的是煮的鸡蛋,而不是炒的鸡蛋。
)巩固练习请消除以下句子的歧义:①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晚”后加“一点”)②状元都说自己贪玩是假话。
(状元都说自己贪玩,他们说的是假话。
)③他批评你做的不对。
(他批评你,他做的不对。
)④妈妈的同事看见我很高兴,就和我攀谈起来。
(“很”前加“她”)⑤村里人家的门都关着。
(村里别人家的门都关着,我无处借米。
)⑥这个人连门卫老张都不认识。
(这个人连门卫老张都不认识,又怎么能认识我们呢?)⑦对于西方文化,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抵制,他同意这种主张。
病句歧义大全
病句歧义大全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歧义大全有哪些呢?下面是带你们领略一下的病句歧义大全,欢迎阅读病句歧义大全1一.同读音易造成歧义(1)有的词可轻读,也可重读。
不同读法有时会使句子表示的意义不同。
例如:我想起来了。
(“起来”读qǐlǎi 时,表示“我想起身了”;读qi lai时,表示“我想到了”。
)(2)逻辑重音不但能表示强调,有时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
例如:浠水商场有的是化妆用品。
(逻辑重音有“有的是”上,表示化妆用品多;逻辑重音在“化妆用品”上,表示没有你需要的东西,只有化妆用品。
)二、不同停顿易造成歧义在某种情况下,同一句话,说或读的停顿位置不同,显示出的语意和结构往往不同。
例如:这苹果不大/好吃。
(苹果味道好)这苹果/不大好吃。
(苹果味道不好)三、词语限制模糊易造成歧义(1)某些方位词、时间词因区界不严,容易产生歧义。
例如:他在永春旅社前一站下车。
(A.未到旅社; B.过了旅社; C.旅社对面)(2)相对意义之间有中间概念,容易出现歧义。
例如:这场足球我不赢。
(虽然排除了“赢”意,但不一定就表示“输”,因为还有“不输不赢”,即和局。
)(3)词语选择不当,使限制范围出现漏洞,结果出现歧义。
例如:A. 2002年元月1日前按时交货。
B. 2002年元月1日前必须交货。
C. 2002年元月1日前全部交货。
C无歧义,A、B在量方面缺少限制,会造成不同的理解,将引起合同纠纷。
四、词语含义的多义性易造成歧义(1)兼具有施动和受动意义的词语,有时易产生歧义。
例如:小王租小周二间房子。
(A.租房给小周;B.向小周租房)(2) 兼类词易造成歧义。
(4) 偏正短语有时也会产生歧义。
例如:他的故事讲不完。
(A.他讲的故事;B.关于他的故事)如:他的小说看不完。
(A.他收藏的小说多,看不完;B.他写的小说多,看不完。
)五、不同的层次和结构关系易造成歧义(1) 数量定语易产生歧义。
有歧义的病句例子及答案
有歧义的病句例子及答案病句是指句子结构、用词或语义方面存在错误或不准确的句子。
有歧义的病句则是指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理解的句子。
在写作中,避免有歧义的病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样的句子容易导致读者产生混淆和误解。
下面将给出一些常见的有歧义的病句,并提供相应的修改答案来纠正这些问题。
1. 病句:他喜欢在晚上看电视。
这个句子在语义上存在歧义,可能是说他在晚上的时候喜欢看电视,也可能是说他喜欢看晚上播出的电视节目。
修改答案:他喜欢在晚上看晚间电视节目。
2. 病句:我只吃了两个苹果。
这个句子也存在歧义,具体是指我只吃了两个苹果,还是说只有两个苹果是我吃的。
修改答案:我吃了仅仅两个苹果。
3. 病句:她说我是两面人。
这个句子也存在歧义,可能是说她说我是一个两面人,也可能是说她说我是两个人。
修改答案:她说我是虚伪的人。
4. 病句:他们去了公园玩足球。
这个句子在语义上存在歧义,可能是指他们去公园并在那里玩足球,也可能是指他们去了公园,但并不是去玩足球。
修改答案:他们去公园,为了玩足球。
5. 病句:我只有十五岁。
这个句子也有歧义,是指我只有十五岁,还是说只有十五岁的人可以做某事。
修改答案:我仅有十五岁。
6. 病句:我的狗喜欢吃骨头比任何其他东西都多。
这个句子在比较上存在歧义,是说我的狗喜欢吃比其他东西多的骨头,还是说我的狗比其他东西都多喜欢吃骨头。
修改答案:我的狗比喜欢吃骨头多于喜欢吃其他东西。
7. 病句:他认罚退出这次比赛。
这个句子也存在歧义,是说他承认自己输了并退出比赛,还是说他认为退出比赛是一种惩罚。
修改答案:他在输了比赛后退出了。
总结: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有歧义的病句及相应的修改答案。
在写作中,我们应该注意澄清句子的意思,避免产生歧义。
合理使用标点符号、适当修改语序以及准确选择词语都是排除歧义的有效方法。
通过练习,并借鉴一些好的写作范例,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写出更准确、流畅的文章。
“歧义”病句例析
“歧义”病句例析作者:林健斌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08年第04期【摘要】本文主要列举了病句中“歧义”产生的十种主要原因,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更好地辨析病句。
【关键词】病句;歧义在我们日常生活和考试中遇到的病句类型有很多种,综合来看,病句中“歧义”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语的多义性导致的歧义。
例如:“我要炒肉丝,你把油拿来”和“你要粉蒸肉,我要炒肉丝”。
很明显,“炒肉丝”这个短语在前一句中是“动宾结构”,表示“炒肉丝”这件事;而在后一句中却是个“偏正的名词短语”,表示“炒肉丝”这种菜。
2.表数量的词语修饰不明确而产生歧义。
例如:“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
”可以理解为“两个工人”,也可以理解为“两个建议”,所以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也可以理解为“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
3.停顿不明而引起的歧义。
例如:“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既可理解为“你说不过他/也得说”,又可以理解为“你说/不过他也得说”;又如“我一见你就笑。
”既可理解为“我一见/你就笑”,又可以理解为“我一见你/就笑”。
4.语义关系不明确导致的歧义。
例如:“就是昨天,我在山顶上看见了他”,句中的“在山顶上”,既可理解为“我在山顶上,他没在”;又可以理解为“他在山顶上,我不在”;还可以理解为“我在山顶上,他也在山顶上”。
5.界定不明,指的是因句中动词或动词短语对宾语,或介词对宾语的管辖范围不明确而造成的歧义。
例如:“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由我们解决。
”造成该句歧义的原因是动词“同意”管辖的范围不明确。
因而视其管辖范围的不同就有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是当“同意”对后面三个分句没有管辖权时,它表示的意思是“只要你单位同意,其他问题都由大会解决”;第二种是当“同意”只管辖到“报销旅差费”,其意思是“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大会就负责安排住处和出席证问题”;第三种是当“同意”管辖到“安排住处”,它的意思是“你单位负责旅差费和安排住处,大会只解决出席证问题”。
病句歧义句式
病句歧义句式11、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如: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该句中“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包含两个内容,因此后一个分句中的“此”指代不明。
2、一词多义造成歧义。
如: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该句中“看不上”可以理解为“瞧不起”,也可以理解为“没条件看”。
3、词语兼类造成歧义。
如:这辆车没有锁。
“锁”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因而这句话既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配锁”,也可理解为自行车有锁而没有“上锁”。
4、对象不明造成歧义。
如:警察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该句中,警察愤慨的可以是“报案人”,也可以是“围观者”,语意不明。
5、句子结构不清造成歧义。
如: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该句的停顿停在“明令”后意为“不取缔”,停在“禁止”后意为“取缔”。
由于停顿不同,引起结构不清,产生了歧义。
6、标点符号不当造成歧义。
如: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车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由于此句中全部使用了逗号,造成了层次不清,引起了歧义。
“我们解决”的可能只是“领取大会出席证”,也可能还包括“报销车旅费,安排住处”等。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D.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考题解析:答案A。
上述备选项句子中包括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两种语病。
B项句式杂糅,应改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决定的”。
有歧义的病句例子及答案
有歧义的病句例子及答案
病句是指在语法或语义上出现错误的句子,有时候可以产生歧义,使读者产生困惑。
在写作过程中,避免使用病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病句会破坏文章的整体逻辑性和流畅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有歧义的病句例子,并给出相应的答案进行纠正。
1. 例子:她穿着一条蓝色的裙子,在公园里和朋友见面。
答案:她穿着一条蓝色的裙子在公园里和朋友见面。
2. 例子:今天早上起床后,头疼依然。
答案:今天早上起床后,头依然疼。
3. 例子:我去了超市和杂货店并买了一些食物。
答案:我去了超市和杂货店买了一些食物。
4. 例子:他照片上看起来很年轻。
答案:从照片上看,他看起来很年轻。
5. 例子:我昨天买了一条裤子只花了50元。
答案:昨天我只花了50元买了一条裤子。
6. 例子:在电视上播放的那部电影真有趣。
答案:那部在电视上播放的电影真有趣。
7. 例子:听了整个故事,她非常感动。
答案:她听了整个故事后,非常感动。
8. 例子:我喜欢在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饭。
答案:我喜欢和朋友一起在晚上去吃饭。
这些例子展示了一些常见的有歧义的病句,并给出了相应的答案进行改正。
纠正病句有助于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避免产生歧义。
在写作中,我们应该注意语法和语义的正确性,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通过避免使用病句,我们可以更好地传达我们的意思,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观点和观点。
病句歧义大全
病句歧义大全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歧义大全有哪些呢?下面是带你们领略一下的病句歧义大全,欢迎阅读病句歧义大全1一.同读音易造成歧义(1)有的词可轻读,也可重读。
不同读法有时会使句子表示的意义不同。
例如:我想起来了。
(“起来”读qǐlǎi 时,表示“我想起身了”;读qi lai时,表示“我想到了”。
)(2)逻辑重音不但能表示强调,有时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
例如:浠水商场有的是化妆用品。
(逻辑重音有“有的是”上,表示化妆用品多;逻辑重音在“化妆用品”上,表示没有你需要的东西,只有化妆用品。
)二、不同停顿易造成歧义在某种情况下,同一句话,说或读的停顿位置不同,显示出的语意和结构往往不同。
例如:这苹果不大/好吃。
(苹果味道好)这苹果/不大好吃。
(苹果味道不好)三、词语限制模糊易造成歧义(1)某些方位词、时间词因区界不严,容易产生歧义。
例如:他在永春旅社前一站下车。
(A.未到旅社; B.过了旅社; C.旅社对面)(2)相对意义之间有中间概念,容易出现歧义。
例如:这场足球我不赢。
(虽然排除了“赢”意,但不一定就表示“输”,因为还有“不输不赢”,即和局。
)(3)词语选择不当,使限制范围出现漏洞,结果出现歧义。
例如:A. 2002年元月1日前按时交货。
B. 2002年元月1日前必须交货。
C. 2002年元月1日前全部交货。
C无歧义,A、B在量方面缺少限制,会造成不同的理解,将引起合同纠纷。
四、词语含义的多义性易造成歧义(1)兼具有施动和受动意义的词语,有时易产生歧义。
例如:小王租小周二间房子。
(A.租房给小周;B.向小周租房)(2) 兼类词易造成歧义。
(4) 偏正短语有时也会产生歧义。
例如:他的故事讲不完。
(A.他讲的故事;B.关于他的故事)如:他的小说看不完。
(A.他收藏的小说多,看不完;B.他写的小说多,看不完。
)五、不同的层次和结构关系易造成歧义(1) 数量定语易产生歧义。
2019中考语文常见病句:歧义句
2019中考语文常见病句:歧义句歧义句①停顿不明。
句子停顿的地方不同或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可使句子产生歧义。
例: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到。
这里涉及一个断句的问题。
究竟是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到”还是“本月15日/前去报到”?如果换成“本月15日之前去报到”或者“本月15日去报到”,话就说清楚了。
②修饰不明。
句子中的定语,因其修饰、限制的对象不确定,引起歧义。
例:会议结束后,他和几个学校的校长合影留念。
“几个学校的校长”,“几个”究竟是修饰“学校”还是“校长”的?没法判断。
能够改成“几所学校的校长”或者“几位学校的校长”,这个歧义就不存有了。
③词义不明。
一个句子里的某个词本身是多义的,则可能引起歧义。
例: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此句中“看不上”是个多义词,造成句子不能表达确定的意思,它的一个意思是“看不起”“瞧不起”;另一个意思是“无法看见”。
④结构不明。
在一个句子中某个词语(一般为动词或介词)可能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单位发生关系,成分指向不同,造成表意不明。
例: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十天”既可作“看”的补语,指“看”的天数;也可作“报纸”的定语,指“报纸”的份数。
⑤对象不明。
这种歧义的产生,主要是因承前省略不当造成的。
例: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批评的人很多”,能够理解为“他在文章中批评了很多人”,也能够理解为“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
[例题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仅仅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B。
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C。
天色渐暗了,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D。
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愉快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
病句修改中歧义句的九种形式
病句修改中歧义句的九种形式1、多音字引起歧义。
句子中某个字有多种读音,那么在书面表达上可能有歧义。
例如:(1)到1999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
“还”可读“hai”,指“仍旧”;也可读“huan”,是“归还”的意思。
这样,此句在书面上就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2、多义词或多义短语引起歧义。
句子中某个词或短语是多义的,那么这个句子可能有歧义。
比如:(2)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走”有“行走”和“离开”两种不同的解释,故而本句可理解为“行走”了一个多钟头,也可理解为“离开”了一个多钟头。
(3)天色渐暗,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修车的”既可以指车主,也可以指修车师傅。
(4)北京图书馆收藏着章太炎的书。
“章太炎的书”既可指章太炎写的书,也可指他收藏的图书。
3、兼类词引起歧义。
比如:(5)这辆车没有锁。
“锁”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因而这句话既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配锁”,也可理解为自行车有锁而没有“上锁”。
(6)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本句中的“和”如果作连词,那么“他”的行为是背着两位经理的个人所为;如果作介词,那么“他”的行为是和副总经理一起干的。
4、施事者不明确引起歧义。
比如:(7)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进攻”的施事者是谁?可以理解为巴勒斯坦,也可以认为是以色列。
5、结构切分不确定引起歧义。
例如:(8)咬死了猎人的狗。
本例可以看作动宾结构,表示猎人的狗被咬死了;又可视为偏正结构,表示狗咬死了猎人。
6、指代不清或省略不当引起歧义。
例如:(9)当他把证书发给小钱时,他对他笑了笑。
谁对谁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10)我看到你那年才六岁。
本句可理解为“那年”“我”六岁,也可理解为“你”六岁。
7、标点不当引起歧义。
比如:(11)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这个句子有多种理解:会议组织方是只解决出席证问题,其余不管呢,还是可以帮助解决出席证问题和住处问题,还是三个问题全部可以解决?表义很不明确。
5.病句之表意不明(歧义)
• 解析: • 12、表意不明,人称代词“她”指代不明,是“ 三妹”,还是“葛姐”,还是另外的人?把第一 个“她”改为“自己”,第二个“她”去掉。 • 13、“自己”指代不明,是指“老师”还是指“ 我”,不清楚,应改为“我”。 • 14、“晚上来的人”有歧义,是“晚上上来的人 ”呢,还是“迟上来的人”?
1.指代不明
例①:那个刚来的人谁也瞧不起。 例②: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进步很大, 因为老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
(“自己”究竟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明,根 据语境可将“自己”改为“我”)
2.造成歧义的原因 因多义词、多音词、结构关系不同、多层定 语等原因造成词语有不同的理解,句意不明, 这就是歧义现象。1998年和2003年的试题中单 独把此项拟定为一个题,以示重视。 造成歧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 9、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 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 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2004全国二卷) • 10、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 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 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2004全国二卷) • 11、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 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 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2004全国二卷)
• 解析: • 4、“严禁”的宾语是个联合结构,到底要不要捕 杀野犬、狂犬呢?表意不明。 • 5、“看了十天的报纸”有歧义,是看了“十天报 纸”,还是看了“十天的报纸”?表意不明。 • 6、“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有歧义,可理解为 “江苏和浙江这两省各自的部分地区”,也可理 解为“浙江的部分地区”。
可以指修理自行车的师傅,也可指坏了车子的人
(7)由动词的施动方向不确定引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歧义病句的 6 中情况
句子总是运用在特定的语境里。
一般来说,一个句子只
表达一个意思。
如果一个句子在上下文中有多种意思,使读 者产生误
解,那就是一种语病,这种语病我们称之为歧义。
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
修饰“遇难者”还是修饰“家属”不够明确;C 句是希望“别送礼
究竟是孙燕拍摄的还是别人给她的拍的,也不够明确,于是 都产生了
歧义。
歧义产生的原因很多,一般说有六种情况:
1、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如: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
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
果断措施”包含两个内容,因此后一个分句中的“此”指代不明。
词多义造成歧义。
如:独联体国家看不上 2002 年世界 为“没条件看”。
3、词语兼类造成歧义。
如:这辆车没有
是(2004年全国卷W )
A 、数百位遇难者的亲属出席了 隆重的葬礼
B 、近期汇市美元对日元的比价有小幅攀升
C 、教师节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D 、这是名模孙 燕摄于 2002 年 11 月的照片
该题 A 句中 数百位”究竟是
品”只送“祝福” ,还是都不希望,不够明确; D 句中的“照片”
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该句中
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
2、
杯足球赛。
该句中 看不上”可以理解为“瞧不起”,也可以理解
锁。
“锁”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因而这句话既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配锁”,也可理解为自行车有锁而没有“上锁”。
4、对象不明造成歧义。
如:警察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
管表示愤慨。
该句中,警察愤慨的可以是“报案人”,也可以
是“围观者”,语意不明。
5 、句子结构不清造成歧义。
如:
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该句的停顿停在明令”后意为“不取缔”,停在“禁止”后意为“取缔”。
由于停顿
不同,引起结构不清,产生了歧义。
6、标点符号不当
造成歧义。
如: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车旅费,安排住处,
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由于此句中全部使用
了逗号,造成了层次不清,引起了歧义。
“我们解决”的可能
只是“领取大会出席证”,也可能还包括“报销车旅费,安排住
处”等。
那么,我们怎样消除句子的歧义使语句表意明确
呢?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1、利用语境消除
歧义。
即给歧义句增设上下文,创设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
如“我去上课”可以改为“我去听老师上课”或“我去给学生上
课”。
2、通过换用或添加适当的词语消除歧义。
如果造
成歧义的原因是词语的多义性,将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换成意义单一的词语,歧义现象便消除了。
如“我要炒肉丝”可以改为“我要去炒肉丝”或“我要吃炒肉丝”。
3、通过调整词语之间的顺序消除歧义。
有时把句内有关词语的位置改动
,歧义即可消除。
如“这个人谁也不认识”改为“谁也不认识
这个人”或“这个人不认识谁”就行了。
4 、通过增加或改变标点符号消除歧义。
如“这封信我读不好”可以改为“这封信,
我读不好”,表示我能力有限,或者改为“这封信我读,不好”,义的不同现象,了解产生歧义的不同原因,掌握消除歧义的几种方法,比较分析,多方推敲,歧义是可以消除的。
表示不应该由我来读。
在辨析句意时,我们只要明晰歧
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歧义病句题
停顿引起的歧义句
例 1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
入了两家银行。
解析:“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有歧义,可读为“他背
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或“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2)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解析: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也
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3) 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把别后的情况告诉我们,
还热情地拉我们上他家去。
解析:这句停顿不同,有两种理解:是“老胡看到我们
/非常惊讶”,一是“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
指代不明造成的歧义句
例 1 :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
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
了不少的努力。
解析:“这方面”指代不明,到底是指欣赏好诗,还是指
创作好诗?
(2)不几天,刘备领大军到了零陵。
零陵太守刘度派大将
邢道荣和他的儿于引兵出战。
解析:“他”是指“刘备”呢,还是“邢道荣”?读呢者难以捉
(3)小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 完了,我
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解析:“她”可指代小倩,也可指另外一人。
修饰两可造成的歧义句
例 1 :一个外商投资的木材加工厂今年底将要建成投产。
解析:“一个”在句中做定语,既可以修饰“外商”,也可
以修饰“木材加工厂”
例 2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
有新的起色。
解析:
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修改时可换用有关量词,分别用“所”“位” 等表示修饰“学校”或“领导”。
例 3 :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在把稿酬版税捐赠清
华大学的仪式上说:“我以代表的身份在这里讲话,我一个人代表三个人:我、已去世的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瑷。
解析:“已去世的”可以修饰“钱钟书先生”也,可以一直修
饰到“钱钟书先生或女儿钱瑷”整个内容,有歧义。
结构切分不确定造成的歧义句
例 1 :咬死了猎人的狗。
解析:本句可以看作动宾结构,表示猎人的狗被咬死了
也可以看成是偏正结构,表示这是一条把猎人咬死的狗。
例 2 :他们两个是高中的学生。
解析:既可以理解为两个高中学校,也可以理解为同
学校的两个学生。
例 3 :我要炒肉丝。
解析:“炒肉丝”既可以理解为动宾结构“炒肉丝”,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是菜名,是一个名词。
经典练习:
1、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
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广东卷)
解析:“看了十天的报纸”有歧义,是看了“十天报纸”,
还是看了“天的报纸”?
2、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
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解析:“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有歧义,可理解为“江
苏和浙江这两省各自的部分地区”,也可理解为“浙江的部分地区”。
3、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
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
解析:有歧义和重复,是诉讼费三千余元,还是经济损
失和诉讼费总共三千余元。
4、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 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
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解析:“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是指“松下公司
这个新产品”还是“索尼公司的产品”,所指不明确。
5、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解析:有歧义,“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有歧义,此”是指“只是嘴上说说”还是指“要采取果断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