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改性AC-20沥青砼中面层施工方案
sbs改性沥青(ac-20c)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要点_secret
SBS改性沥青(AC-20C)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要点技术论文姓名:xx单位:xx时间:xxSBS改性沥青(AC-20C)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要点一、引言聚合物改性沥青是一种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新型优质筑路材料。
它通过把聚合物掺入道路沥青中而改善使用性能,能显著延长路面寿命、降低噪声、提高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SBS 沥青作为一种改性沥青胶结料,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出现,由于SBS是一种热塑性橡胶共聚物,使用量大,费用较高,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所以在国内一直没有大面积推广。
下面结合高速公路的实际施工情况,谈谈对SBS沥青配合比设计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二、SBS改性沥青概述SBS改性沥青是在原有基质沥青(AH-70)的基础上,掺加2.5%、3.0%、4.0%的SBS改性剂,改性后的沥青,与原沥青相比,其高温粘度增大,软化点升高。
在良好的设计配合比和施工条件下,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
在SBS改性沥青生产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室内试验,生产后对其技术指标进行了现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外掺3.0%SBS的改性沥青,软化点、针入度等指标均满足改性沥青规范要求,可用SBS改性沥青做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三、SBS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为了使设计的混合料能够达到实施效果,需要从材料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等诸多方面提出以下要求,希望能够引起注意。
(一)、原材料要求1-1粗集料: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粗集料,宜采用碎石或碎砾石,其粒径规格和质量要求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的规定1.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且具有一定硬度和强度。
2.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破碎砾石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时,应采用大砾石破碎,并至少应有两个以上的破碎面。
1-2细集料在高速公路所用的细集料一般是机制砂,具有明显的棱角性,与改性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
SBS-AC-20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
SBS-AC-20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 (2)2.工程概况 (3)3.施工计划 (3)4.施工组织准备 (3)4.1施工及管理人员配置 (3)4.2大型机械设备配置 (5)4.3材料准备 (6)4.4AC-20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9)4.5测量试验仪器准备 (10)4.6技术准备 (10)5.施工技术方案 (10)5.1施工工艺流程图 (10)5.2AC-20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 (12)5.2.1下承层准备 (12)5.2.2施工机械准备 (12)5.2.3测量放样 (12)5.2.4沥青混合料拌和 (12)5.2.5沥青混合料运输 (14)5.2.6混合料摊铺 (15)5.2.7混合料碾压 (18)5.2.8接缝处理 (22)5.2.9开放交通及其他 (24)6.质量检验标准 (24)6.1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频度和质量要求 (24)6.2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25)6.3质量检验标准 (26)6.3.1基本要求 (26)6.3.2实测项目 (26)6.3.3外观质量要求 (27)7.质量控制要点 (27)7.1原材料及混合料质量控制 (27)7.2配合比控制 (28)7.3施工温度控制 (28)7.4沥青拌和站沥青贮存质量控制 (28)7.5热拌沥青混合料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点 (29)8.质量保证措施 (30)9.职业健康与安全施工措施 (34)10.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39)11. 雨、夏季施工保证措施 (1)1.编制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DB14/T160-2007);《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相关技术规范与验收标准;施工图设计等招标文件资料;业主主持召开的招标会及现场踏勘实际情况;我公司现阶段施工能力、管理水平及历年来承担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AC-20技术方案
安徽省黄山至祁门高速公路路面工程HQLM-01合同段K0+818—K26+159沥青混凝土AC-20C中面层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单位:安徽省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黄祁高速HQLM-01项目经理部编制日期:二0一三年三月二十九日沥青下面层(AC-25C)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沥青中面层试验段在摊铺碾压过程中,严格遵守交通部颁布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导书及有关施工设计规范、技术文件、验收标准进行施工。
1、依据施工设计规范、技术文件、验收标准如下:1.1《黄山至祁门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路面工程设计图》1.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1.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1.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19941.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1.7《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按照施工监理实施办法的有关程序,进行了如下准备工作:2 .1 实测项目检查。
2.1.1 精确放样,完成下承层(下面层)检查、清扫与验收。
检测项目包括:纵断高程、中线偏差、横坡、边坡、压实度、平整度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将与沥青混合料接触的构造物表面、路缘石的内侧壁涂上粘层沥青后,方可进行摊铺。
2.1.2 验证施工生产配合比,混合料采用中粒式沥青砼(AC-20C)最佳的油石比。
2.1.3 验证沥青拌和站的拌料速度及质量,摊铺机的摊铺质量。
2.1.4 沥青中面层的松铺系数。
2.1.5 主要确定施工机械数量能否满足施工要求;确定压路机具的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
2.1.6 厚度及平整度的控制方式及效果。
2.1.7 施工缝处理方法。
2.1.8 质保体系是否完善,确定施工工艺的可行性。
2 .2 人员及机械配备:(1)现场管理人员本次试验段设置以项目经理胡义平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如下:组长:胡义平副组长:杨臻、严焰兵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路面、试验、机械工程师(2)质量保证人员①原材料检测:彭俊朝(配比、计量、混合料取样和试验)②混合料质量检测及出厂温度测量:许琼、王志涛③混合料生产:朱忠明、(上料速度、拌和数量、沥青加热温度、矿料温度、拌和时间、拌和设备保养和清洁、记录、运行)④沥青混合料称量及开票:阮怀志⑤混合料运输:韩培(车辆组织、运行前车辆检查、车辆涂液及覆盖、车辆出厂到返回的时间、运料单签收发等)⑥施工放样和混合料到场温度检测:胡军、程振⑦混合料碾压:朱桐城(初压、复压、终压及各碾压组合、顺序、遍数等)⑧混合料摊铺:余凡(摊铺设备检查、摊铺系数选择和调整、摊铺作业等)⑨辅助工:席世利(电脑、铝合金梁、卸料指挥、修边、缺陷和废料处理)施工队伍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并配备现场负责人、管理技术员、试验员、安全员等。
AC-20试验段施工方案
6cm厚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佛山市南海区大浩湖路口至水边村公路工程是南海广佛新干线二期工程一个标段,起点(K0+000)起于G325国道大浩湖路口,接广佛新干线一期工程,沿现状高尔夫路向西延伸,终点(K1+765)至于水边村,线路全长1.765公里。
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路,设计时速80Km/h,采用双向八车道,辅路采用城市次干道(Ⅰ级)标准,设计时速50Km/h,路基总宽度为60米。
佛山市南海区九潭村至虹岭大道公路工程是南海广佛新干线二期工程一个标段,起点(K1+765)起于九潭村,接大浩湖路口至水边村公路工程,沿现状高尔夫向西延伸,终点(K4+147.760)至于虹岭大道,线路全长2.383公里。
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路,设计时速80Km/h,采用双向八车道,辅路采用城市次干道(Ⅰ级)标准,设计时速50Km/h,路基总宽度为60米。
其路面标准横断面布臵情况为:1.5米(人行道)+8.0米(辅道0.5+2×3.5+0.5)+3.0米(绿化带)+15.5米(主路0.5+2×3.75+2×3.50+0.5)+4.0米(中央分隔带)+15.5米(主路0.5+2×3.75+2×3.50+0.5)+3.0米(绿化带)+8.0米(辅道0.5+2×3.5+0.5)+1.5米(人行道)=60米本合同段主路、辅路、桥面铺装均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路路面层厚度为18㎝,辅路路面厚度为10㎝。
主路、辅路、桥面铺装的路面结构组成如下:(1)主路路面结构:上面层(4㎝细粒式改性SBS沥青混凝土AC-13C)+中面层(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下面层(8㎝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 -25C)(2)辅道路面结构:上面层(4㎝细粒式改性SBS沥青混凝土AC-13C)+中面层(6㎝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3)桥面铺装:4㎝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 -20C)+防水粘结层。
SBS改性AC-20C中粒式沥青砼中面层施工方案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北省石家庄至磁县(冀豫界)公路改扩建工程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方案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北省高速公路石安改扩建工程KJ5项目经理部2013年9月16日目录1、工程概况 (4)2、试验段选取 (4)3、试验段铺筑目的 (4)4、施工准备 (4)4.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4)4.2、配合比设计过程 (5)4.3、施工机械、设备、人员的进场 (6)5、施工工艺 (9)5.1、施工准备 (9)5.2、施工放样 (9)5.3、材料检测 (9)5.4、沥青混合料拌制 (10)5.5、混合料运输 (10)5.6、沥青混合料摊铺 (11)5.7、沥青混合料碾压 (12)5.8、横缝处理 (13)5.9、交通管制 (13)6、质量保证措施 (13)6.1、事前控制: (13)6.2、事中控制: (14)6.3、事后控制: (14)6.4、质量检查 (14)7、现场文明施工 (16)8、安全生产 (16)9、环境保护措施 (17)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主线路面下面层为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厚度8cm,沥青采用A级70号石油沥青。
2、试验段选取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我部选定在K407+120---K407+460左幅作为沥青下面层试验段铺筑路段,该段下面层宽10.74m,长320 m3、试验段铺筑目的为了保证沥青面层大面积施工的质量,取得适合本项目的标准施工方法,用以指导施工,以达到以下目的:(1)根据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和组合方式及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与运输车辆、摊铺能力的协调性。
(2)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骨料加热温度与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验证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和沥青混合料的性质。
(3)通过试铺确定: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和摊铺温度;压路机的组合、碾压顺序、遍数、速度,确定松铺系数。
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面层(SBS改性沥青-AC-20S)解读
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面层(SBS改性沥青-AC-20S)解读
背景
高速公路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地区发展水平的窗口。
其中,路面是高速公路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而沥青路面是目前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材料,其作为路面材料的使用历史已经超过100年。
近年来,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环境和车流量,各地开始使用SBS改性沥青来增强路面的性能和耐久性。
SBS改性沥青
SBS改性沥青是指将聚合物SBS(丁苯橡胶-苯乙烯共聚物)与沥青混合使用,从而提高沥青的变形性、延展性和抗老化能力。
SBS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弹性、耐磨和耐化学腐蚀等特性。
将其加入沥青中,可以增加沥青牢固度和耐磨性,使路面的性能更加出色。
AC-20S
AC-20S是一种常用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型号。
具体来说,AC代表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型号(Asphaltic Concrete,或称沥青混凝土),20代表其耐高温性能,即其可在20℃以下温度下正常使用,S代表中面层(Surface)。
AC-20S通常用于中面层,其主要特点包括:
•耐高温性能好
•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强度
•耐水性能好,不易受水湿环境的影响
•耐冷性能较弱,需在寒冷地区进行保温
江苏省高速公路采用AC-20S作为路面中面层的原因是其耐磨、耐老化、耐高温和增强路面性能的特点,可以提高路面的疲劳寿命和耐久性能。
江苏省高速公路采用SBS改性沥青AC-20S作为路面中面层,可以提高路面的性能和耐久性,适应不同的车流量和气候条件。
随着人们对高速公路技术的不断研究和探索,相信高速公路的路面材料会更加科学、先进和环保。
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面层(SBS改性沥青,AC-20S)解读
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面层(SBS改性沥青,AC-20S)施工指导意见(修订版)苏高技(2005)60号根据交通部标准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结合我省已建高速公路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对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面层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沥青路面中面层厚度6cm,采用AC-20S级配类型。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一、材料要求1、沥青沥青中面层采用优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二。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省高指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实验室、市高指中心试验室按苏高技(2004)203号《关于进一步明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原材料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的通知》规定对到场沥青进行检测,并留样备检。
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
应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石料,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按苏高技(2004)203号文规定进行检验。
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三。
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石质为石灰岩,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对进场集料按苏高技(2004)203号文规定进行检验。
细集料规格见表四。
沥青路面中面层用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表一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二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三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规格表四(2)砂当量不得小于60%(宜控制在70%以上),亚甲蓝值不大于25g/kg,亚甲蓝试验待试验规程正式发布后执行;(3)小于0.075mm质量百分率宜不大于12.5%;(4)棱角性不小于30s。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五,进场填料按苏高技(2004)203号文规定进行检验。
AC-20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方案
南昌至樟树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AP4合同段里程桩号:K86+800~K103+694.302AC-20C中面层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七月目录一编制依据及说明11.1.编制说明11.2.编制依据11.3.编制原则1二工程概况2三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23.1工期紧,交通转换次数多,生产要素投入集中,进度控制压力较大23.2 24小时不中断交通施工、车辆通行压力较大,施组及安全管理难度较大23.3 施工技术难点多,新老路拼接困难3四施工准备34.1 人员投入34.2 主要施工机械及试验设备44.3 材料要求及配比52.集料5表8 AC-20C沥青砼中面层料的颗粒组成范围74.4 技术准备7五施工技术方案及处理措施85.1 施工顺序85.2 工艺流程85.2.1 下承层准备85.2.2 测量放样85.2.3 混合料拌和85.2.4 沥青混合料的装料与运输115.2.5 混合料的摊铺125.2.6 摊铺的一般要求145.2.7 摊铺过程中注意事项155.2.8 混合料的压实155.2.9 接缝处理185.2.10 交通管制及其他19六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196.1 沥青路面离析196.2 摊铺问题及处理方式22七质量保证措施237.1 工程质量技术保证措施237.2 坚持技术交底制度237.3 材料、购配件检验制度247.4 工程验收制度247.5 分项工程的检测、试验计划247.6 AC-20C中面层质量检查项目及标准25八安全生产保障措施258.1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268.2 现场施工安全组织实施方案268.3 安全管理注意事项29九文明施工309.1文明施工目标309.2 文明施工工地达标措施30十附表31AC-20C中面层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及说明1.1.编制说明本方案编制的范围为南昌至樟树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AP4合同段(K86+800~K103+694.302)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混合料为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若经过项目办、驻地办批准,则适用于本合同段所有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
AC-20C中面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AC-20C(SBS改性沥青)施工作业指导书沥青面层是位于高速公路路面基层上最重要的路面结构层,它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和大气自然因素的作用,应具有平整、坚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
中面层是路面结构中主要的承重层和应力分散层,更应具备优异的抗车辙能力。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相关规定及设计文件,根据多条新建高速公路的施工经验,对沥青路面中面层AC-20C施工提出如下施工作业指导意见。
一、总则中面层采用AC-20C改进的级配类型,矿料级配见表1。
表1 中面层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二、原材料1.沥青沥青中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2。
根据相关要求,SBS改性沥青按照4000吨每批次进行一次外检,外检由供货商委托,供货商、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三方共同在工地取样送建设办认可的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需提供沥青的全套检测报告(含PG分级项目)。
此外,改性沥青(SBS)的生产、流通环节复杂,建设办可根据需要安排驻场人员对工艺流程、质保体系等进行监控。
沥青运至施工现场后,每车沥青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后方能泵入沥青储罐:(1)驻厂监理签字、出厂检测报告、质保书、运输车牌号、沥青供应商代表签字、铅封完好;(2)沥青供货商代表与施工单位、监理人在沥青到达现场后共同取样4份供检测与封存留样用;(3)出厂磅单显示数量与到场称量数量的误差在沥青甲供材招标文件、合同文件允许的误差范围内;(4)沥青三大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现场检测合格,并与供货商自检报告中的检测结果在误差许可范围内。
试验方法按照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规定的方法执行。
沥青的试验检测频率为施工单位每车次检验一次,驻地办每五车次抽检一次,中心试验室每十车次轮流抽检一个标段一次。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施工方案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施工方案一、沥青混凝土AC-20C施工流程1、施工准备机械:铣刨机、装载机、空料车、吹风机、同步封层车、一台7620伸缩摊铺机、一台悍马压路机、一台胶轮压路机、一台宝马压路机、一台水车。
2、施工流程:封路→铣刨机铣铇修补水稳12cm→人工清扫断面后用吹风机吹干→洒布车在接头处喷洒乳化沥青人工扫匀后贴聚酯玻纤布→喷洒下封层→装载机接料人工配合填补空塘(小于3米坑塘)摊铺机摊铺(大于3米坑塘)→悍马压路机初压→胶轮压路机复压→宝马压路机终压→洒水车洒水降温→开放交通二、原材料准备原材料自检合格并经监理抽检确认并签发使用许可证后方可使用。
矿料的技术要求必须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图纸、《施工招标文件》。
1、沥青基质沥青采用70-A级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要求符合表1的规定。
70号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12、粗集料(1)下面层采用石灰岩碎石。
(2)所有面层石料要求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加工成近似立方体形状、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的碎石。
(3)粗集料粒径的规格分档建议采用表2建议值,按照总监办下发文件统一规格。
技术质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粗集料规格应符合表4的规定。
(4)检测频率为施工单位每种规格每1000t自检一次,监理驻地办每种规格每5000T抽检一次。
3、细集料(1)细集料宜采用坚硬、洁净、无风化、无杂质的优质石灰岩采用专用的制砂机加工而成的机制砂。
(2)机制砂细集料的级配应符合S16的要求(表5)。
集料粒径加工规格分档建议值表2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规格表3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4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规格表5(3)细集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的规定。
(4)检测频率为施工单位每500T自检一次,监理驻地办每2500T抽检一次。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6注: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4、填料(1)填料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制的矿粉,由专业生产厂家生产。
AC-20沥青面层施工方案
A C-20沥青面层施工方案一、施工段落概况成都市春熙路南段改建工程沥青路面下面层采用AC-20沥青混凝土路面。
本次施工选定段落在K29+480-K30+080(新建段),长度600米,设计厚度7.0cm,设计宽度11.15m。
以《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等相关文件为依据,检验拌和、运输、摊铺、压实等设备的可靠性,确定合理的机械数量组合方式及拌和、摊铺、碾压、高程控制等操作工艺,施工横缝处理的方法,再次验证各种施工技术参数和生产配合比。
二、施工准备1 熟悉图纸,规范2、配合比准备生产配比设计在经过多次试验验证后,最终确定生产配比为:最佳油石比 4.4%,马氏密度 2.447 g/cm3、理论密度 2.563g/cm3, 热料仓4#:3#:2#:1#:矿粉=24:33:14:26:3,拌合楼使用筛孔尺寸为:36mm、16mm、6mm、3mm。
AC-20生产配合比级配3、施工材料准备(1)沥青采用辽河70号A级石油沥青。
(2)下面层集料采用大同矿务局生产的粒径为9.5~19.0㎜、4.75~9.5㎜、0~4.75㎜五种规格的石质坚硬、洁净、无风化、无杂质的石灰岩碎石。
(3)填料采用兴旺矿粉有限公司生产的石灰岩矿粉,矿粉要求干燥、清洁。
4、施工机械准备(1)拌和机:美国产ASTEC-4000型,最大生产能力为320t/h,全部生产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配有一个120t成品储料仓。
(2)摊铺机:福格勒2100型号1台、伸缩摊铺机1台(3)压路机:双钢轮振动压路机3台(一台为HAMA-130另两台为德国戴纳派克CC-622),轮胎压路机2台(柳工P30)。
(4)载重量35T以上的自卸汽车20辆。
(5)水车1台(6)装载机4台三、施工流程:(1)工作面检查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摊铺前,首先对沥青下封层进行外观检查。
对局部基层外露和下封层两侧宽度不足部分进行修补。
对封层表面浮动的矿料或杂物清扫干净,扫至路面以外,确保下封层表面平整,均匀一致无拖痕,无明显离析,外观色泽均匀一致无污染。
中粒式改性沥青路面下面层(AC-20C)试验段施工方案归纳
中粒式改性沥青路面下面层(AC-20C)试
验段施工方案归纳
本文档介绍了中粒式改性沥青路面下面层(AC-20C)试验段的施
工方案。
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需要做好下面这些准备:
1. 确认施工区域的地基和排水状况,并清理施工区域。
2. 确认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3. 运输、存储沥青、骨料等施工材料。
4. 确定施工安全措施,保证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
施工步骤
以下是中粒式改性沥青路面下面层(AC-20C)试验段的施工步骤:
1. 在已经清理好的地面上涂刷级配沥青底层吸附材料。
2. 将细石、粗石拌合后铺设在级配沥青底层吸附材料上。
3. 等待细石、粗石排水性能稳定后,再在其上铺设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
4. 在碾压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之前,设置好构造代码板进行夯实,在夯实的同时进行密实度和厚度的检查。
5. 在夯实之后,进行养护,确保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达到所需强度。
以上就是中粒式改性沥青路面下面层(AC-20C)试验段的施工方案的步骤。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配合比设计步骤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配合比设计步骤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配合比设计步骤1、经试验确定SBS改性沥青和集料的各种特性:改性沥青:三大指标、密度(老化、弹性恢复、黏附性需附在配合比内)集料:石灰岩碎石粗集料1#(19~26.5)mm、2#(9.5~19)mm、3#(4.75~9.5)mm、4#(2.36~4.75)mm;机制砂细集料5#(0~2.36)mm:吸水率、表观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筛分矿粉:筛分、密度、亲水性、液塑限2、选择一组合成级配进行配合比设计3、以0.5%间隔变化油石比,3.5%、4.0%、4.5%、5.0%、5.5%制备试件。
5组马歇尔试件结果汇总:对应油石比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VV、沥青饱和度VFA间隙率VMA、稳定度MS、流值FL、粉胶比、沥青膜厚度(最大理论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粉胶比0.6~1.6 ;沥青膜厚度6~9um)4、绘制油石比与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VV、沥青饱和度VFA、间隙率VMA、稳定度MS、流值FL的关系图。
5、确定最佳油石比:初始值1(OAC1)、初始值2(OAC2)=(OACmin+OACmax)/2最佳油石比OAC=(OAC1+OAC2)/26、检验最佳油石比下的粉胶比和沥青膜厚度粉胶比FB=P0.075/Pbe Pbe:混合料中有效沥青含量沥青膜厚度DA=(Pbe*10)/(ρb*SA*Ps) SA:矿料混合后的比表面积ρb:沥青25度的密度在最佳油石比下的马歇尔试验结果: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VV、沥青饱和度VFA间隙率VMA、稳定度MS、流值FL、粉胶比、沥青膜厚度7、性能检验试验水稳定性: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抗拉强度马歇尔稳定度MS、浸水马歇尔稳定度MS1、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MS0未经冻融循环Rt1、冻融循环Rt2 、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高温稳定性检验:车辙试验8、结论油石比:4.3% 掺配比例毛体积相对密度粉胶比沥青膜厚度。
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手册
温度控制
沥青加热温度155-165℃,矿料加热温度为165-185℃;
混合料出厂温度最低145℃,最高165℃
运输
运输
采用30t自卸汽车覆盖保温运输,出厂前进行出厂温度检测及过磅,行驶速度为30km/h
备注
碾压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先低后高、均匀少水”原则
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手册
施工范围
拌合
配合比
试验室施工配合比23-32mm:16-23mm:12-16mm:6-12mm:4-6mm:0-4mm:矿粉=3:22:21:20:5:26:3,桥涵顶在沥青混凝土中掺加聚酯纤维6Kg/m3。
油石比
桥涵顶掺加聚酯纤维时4.4%,普通4.2%
拌合设备
摊铺
摊铺机械
中大DT1800单机整幅摊铺
摊铺温度
摊铺温度最低140℃,最高155℃
摊铺速度
2.5m-3.0 m /min
摊铺机工作参数
熨平板振动频率为3-4档25HZ,夯锤夯击频率为4-5档12HZ
松铺系数
1.226
松铺厚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356cm
碾压
碾压机械
14t双钢轮振动压路机:3台
30t胶轮压路机:4台
温度控制
初压温度为145℃,复压温度为140~142℃,终压温度控制在105~115℃之间
初压
3台双钢轮压路机并行静压1遍,微振碾压1遍,行驶速度为3.0-4.0km/h
复压
4台胶轮压路机并行碾压6遍,行驶速度为4~5km/h
高速公路中面层改性沥青AC-20施工指导意见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面层(AC-20)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导意见根据高速公路设计文件和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结合省内外已建成高等级公路的施工经验,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1 集料级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面层厚度6cm,采用AC 20型级配。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工程设计范围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沥青中面层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级配类型下列筛孔(mm)的通过率(%)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AC-20 100 90-100 78-92 62-80 50-72 26-56 16-44 12-33 8-24 5-17 4-13 3-7 2 材料要求2.1 沥青高速中上面层根据设计文件,采用优质SBS改性沥青,等级达到美国SHRP 沥青路用性能规范的PG76-16要求,其具体指标要求见表2、表3。
表2 PG76-16等级SBS改性沥青参数要求样品类型试验指标及试验条件试验温度,℃要求原样沥青闪点(COC),℃/ ≥230 粘度,Pa.s 135 ≤3 动态剪切G*/sinδ(@10rad/s),kPa 76 ≥1.0RTFOT残留沥青质量损失,% / ≤1.00 动态剪切G*/sinδ(@10rad/s),kPa 76 ≥2.2PA V残留沥青(老化温度100℃)动态剪切G*sinδ(@10rad/s),kPa 34 ≤5000 蠕变劲度S,MPa;m值(@60s)-6S≤300m值≥0.30 直接拉伸破坏应变(@1.0mm/min),% -6 ≥1.0注:1、表中所有项目都满足时,沥青结合料达到PG76-16等级。
2、蠕变劲度S≤300 MPa,直接拉伸试验可不做要求,在300~600 MPa之间,直接拉伸试验的破坏应变要求可代替蠕变劲度的要求,m值在两种情况下都应满足。
表3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检验项目技术要求针入度(25℃,100g,5s)(0.1mm)40~60 针入度指数PI 不小于0延度(5cm/mim,5℃)(cm)不小于20软化点(T R&B)(℃)不小于60动力粘度(60℃)(Pa.s)不小于2000 运动粘度(135℃)(Pa.s)不大于 3闪点(℃)不小于230 溶解度(%)不小于99离析,软化点差(℃)不大于 2.5弹性恢复(25℃)(%)不小于75RTFOT 试验后质量变化(%)不大于±1.0 针入度比(25℃)(%)不小于65 延度(5cm/mim,5℃)(cm)不小于15改性沥青运抵工地后,由监理代表处组织会同承包人按1批(次)/500吨对改性沥青全套指标进行检测,检测费由各段承包人均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BS改性AC-20沥青砼中面层施工方案申苏浙皖高速二期二标沥青中面层施工技术方案一、测量放样:根据有关技术规范规定,首先对测量控制点,如桥轴线、桩、三角网基点桩、导线点、水准点桩等进行复测,与设计提供的结果进行相对比,若能符合精度要求,即采用其成果,并且进行桩点的加密和保护工作,以满足施工放样的精度要求。
若发现桩标志不足,不稳定,被移动或精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则一方面与设计院、监理联系,另一方面在原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增设控制点。
二、工程概况:本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73+950,终点桩号为K88+225,包括泗安互通,全长14.275Km。
主线路面结构为16cm二灰稳定碎石底基层+36cm二灰稳定碎石基层+0.5cm沥青下封层+8cm AC-25I型粗粒式沥青下面层+6cm AC-20I型改性沥青中面层+4cm AK-13A型改性沥青砼面层,上、中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I-C型其各项指标均应符合《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主要的设计工程数量为:全线沥青中面层共157.025 km2,计9.42Km3;约2.32万吨混合料;6cm 沥青中面层主线设计半幅宽度为11m。
本合同全长14.275公里,主线路面结构形式为8CM的AC-251型下面层,6CM的AC-201型中面层,4CM 的AK-13A型上面层。
主线路面宽度为11M,全线沥青混凝土数量约为:8CM的AC-25I型:24369m36CM的AC-20I型:18654m3页脚内容14CM的AK-13A型:12562m3主线左幅施工日期:2005年8月24日---2005年10月15日三、施工依据1、《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2、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文件3、东南大学中心试验室沥青施工指导意见四、铺筑前的准备工作我部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了生产指挥系统,进行了充分的人员、技术、机械、材料、仪器等的准备工作1、生产指挥系统经理部以“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为指导思想,生产指挥系统以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指挥,生产指挥系统详见附表一。
2、技术准备⑴、经理部以“充分准备、精心施工、严格把关、确保质量”为指导思想,由总工牵头,对沥青中面层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了认真的编写,编写了沥青中面层试验段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并报驻地办、指挥部批准、审核。
由总工牵头组织学习了《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文件》,并按照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性质的不同特点进行了技术交底,在对试验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大面积施工的技术交底,力求让全体员工做到五个“明确”即岗位明确、职责明确、施工程序明确、操作规程明确、质量标准明确。
页脚内容2⑵、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按三个阶段进行配合比设计,即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①集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时2#~5#料全部采用长兴李家巷生产的石灰岩,由于李家巷在集料破碎的过程中4#、5#料的产量极少,不能满足施工的生产要求,且李家巷5#料的除尘效果不是太理想,小于0.075的含量偏高;经选料并检测长兴煤山的4#、5#料能够满足规范要求,经几方共同商定同意采用煤山的4#、5#料代替李家巷的4#、5#料。
矿粉:采用湖州三天门杨家埠生产的矿粉。
经检测各项指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沥青:SBS-I-D型南韩SK改性沥青,经委托东南大学检测各项指标均能够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②沥青拌合楼按照目标配合比提供的各档材料(矿粉除外)的比例进行冷料的拌合、加热、过筛,拌合楼的筛孔为3mm、6mm、12mm、18mm、28mm,按照筛孔尺寸得到五档热料1#热料(18-28mm)、2#热料(12-18mm)、3#热料(6-12mm)、4#热料(3-6mm)、5#热料(0-3mm)。
各种热料及矿粉、沥青的材料检测数据如下:材料名称表观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吸水率(%)1#热料(20-33mm) 2.804 2.760 0.502#热料(10-20mm) 2.782 2.727 0.603#热料(6-10mm) 2.760 2.698 0.604#热料(3-6mm) 2.750 2.679 0.715#热料(0-3mm) 2.664 2.630 1.02页脚内容3矿粉 2.722 ————————沥青(南韩SK SBS-I-D) 1.033③、各个料仓的热料筛分数据如下:矿料名称各筛孔通过百分率(%)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5#仓1#热料18-28mm 100.0 71.4 13.0 1.4 0.3 0.1 0.1 0.1 0.1 0.1 0.1 0.14#仓2#热料12-18mm 100.0 100.0 95.3 51.1 14.4 0.4 0.2 0.2 0.1 0.1 0.1 0.13#仓3#热料6-12mm 100.0 100.0 100.0 99.9 83.3 1.5 0.3 0.2 0.2 0.2 0.2 0.22#仓4#热料3-6mm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76.0 1.0 0.3 0.2 0.2 0.2 0.11#仓5#热料0-6mm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88.2 55.6 35.4 19.3 13.7 10.6矿粉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99.2 83.8④、根据AC-20-C型沥青混凝土的设计的级配范围及AC-20-C型沥青混凝土作业指导书确定各档热料的掺配比例及合成曲线如下:页脚内容4矿料混合料级配组成试验矿料名称掺配率% 合成后各筛孔尺寸的通过百分率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5#仓1#热料18-28mm 15 15.0 10.7 2.0 0.2 0.0 0.0 0.0 0.0 0.0 0.0 0.0 0.04#仓2#热料12-18mm 29 29.0 29.0 27.6 14.8 4.2 0.1 0.1 0.0 0.0 0.0 0.0 0.03#仓3#热料6-12mm 16 16.0 16.0 16.0 16.0 13.3 0.2 0.0 0.0 0.0 0.0 0.0 0.02#仓4#热料3-6mm 16 16.0 16.0 16.0 16.0 16.0 12.2 0.2 0.0 0.0 0.0 0.0 0.01#仓5#热料0-6mm 22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19.4 12.2 7.8 4.2 3.0 2.3矿粉 2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1.7混合料100 100.0 95.7 85.6 71.0 57.5 36.5 21.7 14.4 9.9 6.4 5.1 4.1设计级配范围100 100 94 85 74 50 35 28 20 15 11 7页脚内容5100 90 78 65 54 30 19 14 9 6 4 3中值100 95 86 75 64 40 27 21 14.5 10.5 7.5 5⑤、根据目标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4.4%,采用4.1%、4.3%、4.4%和4.7%的油石比进行马歇尔试验,通过室内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
级配类型油石比稳定度(KN)流值(0.1mm)空隙率(%)VMA (%)饱和度(%)毛体积密度(g/cm3)理论密度(g/cm3)AC-20-C 4.1 13.8 17.2 5.0 13.1 61.9 2.441 2.5694.3 17.2 23.8 4.2 12.8 67.1 2.454 2.5624.4 15.4 25.2 3.8 12.6 70.2 2.462 2.5584.7 14.7 27.0 3.5 13.0 73.0 2.458 2.547规范要求——≥8.0 20~50 4~6 ≥13.0 65~75 ————⑥、根据4.1%、4.3%、4.4%和4.7%四个油石比得出各种数据结果综合分析得出最佳油石比为:4.3%。
⑦、对最佳油石比进行验证试验,并得出最佳油石比情况下的各项指标。
试验结果如下:级配类型油石比稳定度(KN)流值(0.1mm)空隙率(%)VMA (%)饱和度(%)毛体积密度(g/cm3)浸水马歇尔稳定度(KN)残留稳定度S0页脚内容6AC-20-C 4.3 16.5 27.7 4.5 13.1 65.3 2.445 14.7 89.1规范要求——≥8.0 20~50 4~6 ≥13.0 65~75 ————≥85⑧、根据最佳油石比和热料仓的各档料的比例,进行拌和楼生产试验,根据马歇尔试验及抽提筛分试验得出各相关数据如下:级配类型油石比拌合楼设定油石比(%)稳定度(KN)流值(0.1mm)空隙率(%)VMA(%)饱和度(%)毛体积密度(g/cm3)抽提沥青含量(%)级配情况AC-20-C 4.3 4.6 13.9 29.1 4.4 13.0 66.4 2.449 4.16 符合设计曲线规范要求————≥8.0 15~40 3~6 ≥13.0 65~75 —— 4.13(3)、结论根据以上数据综合所得最佳油石比为:4.3% ,拌合楼设定油石比为 4.6%。
集料比例:5#仓:4号仓:3#号仓:2号仓:1号仓:矿粉=15:29:16:16:22:2,该生产配合比可用于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浙江段二期二标沥青路面中面层的施工,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情况,对生产配合比进行验证,可以作适当的调整。
3、施工人员准备为了确保沥青下面层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并取得相关的准确数据,经理部配备了技术骨干和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并进行定岗定员。
页脚内容7㈡、机械、材料的准备1、机械设备的准备⑴、本工程采用德国ANMAN-3000型间歇式拌合设备。
⑵、摊铺机采用德国产福格勒履式摊铺机一台、德国产一台ABG-423型履式摊铺机。
⑶、压路机采用宝马、戴钠派克型双钢轮压路机两台、CC522型双钢轮压路机一台,轮胎压路机YZ-20一台、YZ-27一台。
⑷、运输车采用25吨以上解放自卸车30辆。
2、材料准备进场的材料均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⑴、沥青:采用韩国SK I-D型改性沥青,其技术指标均符合施工规范要求;⑵、粗集料:采用长兴李家巷石料厂生产的石灰岩碎石,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施工规范要求;⑶、细集料:长兴煤山石料厂生产,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施工规范要求;⑷、矿粉:采用湖州杨家埠石料厂生产的石灰岩质矿粉,外观干燥洁净、无团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