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基础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339c97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1e.png)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1. 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价值尺度、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
- 货币的类型:实物货币、代币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2. 货币供应量- M0、M1、M2、M3等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区分。
- 货币乘数和存款创造过程。
3. 利率与金融市场- 利率的决定因素和种类(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 金融市场的功能、分类(初级市场、二级市场)和金融工具(股票、债券、期货、期权)。
4. 金融机构-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的角色和功能。
-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主要业务(存款、贷款、支付结算)。
5.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货币、制定货币政策、监管金融机构。
- 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直接信贷控制。
6.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的特点和主要工具(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
- 资本市场的特点和主要工具(长期债券、股票)。
7. 外汇市场与汇率- 外汇市场的功能和参与者。
- 汇率制度的分类(固定汇率、浮动汇率、管理浮动汇率)。
- 汇率的决定因素和影响(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
8. 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 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orld Bank)。
9. 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的类型: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
- 风险管理工具:衍生品(期货、期权、掉期)、风险分散、风险转移。
10. 金融创新与监管- 金融创新的动力和产物(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加密货币)。
- 金融监管的目的和方法(审慎监管、行为监管、市场监管)。
11. 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稳定- 宏观经济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 金融稳定的维护和金融危机的防范。
12. 金融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
基础货币金融学
![基础货币金融学](https://img.taocdn.com/s3/m/c72689c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a.png)
基础货币金融学货币,作为现代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础货币金融学是研究货币的发行与流通、货币政策、货币市场等方面的学科,它揭示了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机制,并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经济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一、货币的定义与功能货币是一种广义上被广泛接受作为支付交换手段的物品,它具有三大基本功能: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手段。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能够反映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值;作为支付手段,货币在经济交换中起到了便利交易的作用;作为价值储藏手段,货币可以将个人收入储存起来,在未来用于消费或投资。
二、货币的发行与流通货币的发行与流通是货币经济的基本特征。
中央银行是货币发行的主体,通过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以维持经济的稳定。
货币的发行形式包括纸币和硬币,而流通形式则包括现金支付和电子支付等方式。
三、货币的数量理论货币的数量理论是货币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有货币乘数理论和货币供求理论。
货币乘数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通过银行体系的贷款和存款乘数效应而放大或缩小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货币供求理论则是分析决定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的因素,包括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供给函数。
四、货币政策与经济稳定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手段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工具。
其目标包括维持物价稳定、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等。
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增长、通胀压力、汇率变动等因素,并通过适时调整货币政策实施。
五、货币市场与金融机构货币市场是指短期期限的金融市场,主要包括短期贷款市场、票据市场和回购协议市场等。
货币市场的特点是流动性强、期限短,它为金融机构提供了短期融资和投资的渠道。
金融机构作为货币市场的参与者,扮演着资金调剂、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等重要角色。
六、货币与经济增长货币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影响。
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和货币政策的稳定有助于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刺激投资和创造就业。
《货币金融学基础》电子教案首页概要
![《货币金融学基础》电子教案首页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58528c7fdd3383c4ba4cd207.png)
教案首页课程名称货币金融学基础课程类别专业素质课授课班级15级金融管理与实务1班、15级投资理财1班授课教师沙园松教师所在系(部)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填表说明:1.教案要有相应的电子版本; 2.各栏的大小可依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或添/减);填表说明:1.教案要有相应的电子版本; 2.各栏的大小可依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或添/减);3.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
填表说明:1.教案要有相应的电子版本; 2.各栏的大小可依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或添/减);3.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
填表说明:1.教案要有相应的电子版本; 2.各栏的大小可依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或添/减);3.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
填表说明:1.教案要有相应的电子版本; 2.各栏的大小可依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或添/减);3.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
填表说明:1.教案要有相应的电子版本; 2.各栏的大小可依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或添/减);3.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
填表说明:1.教案要有相应的电子版本; 2.各栏的大小可依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或添/减);3.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
附加说明:此前清明节放假,机动了一次课。
填表说明:1.教案要有相应的电子版本; 2.各栏的大小可依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或添/减);3.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
填表说明:1.教案要有相应的电子版本; 2.各栏的大小可依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或添/减);3.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
填表说明:1.教案要有相应的电子版本; 2.各栏的大小可依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或添/减);3.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
填表说明:1.教案要有相应的电子版本; 2.各栏的大小可依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或添/减);3.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c8d326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3.png)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货币金融学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货币和金融体系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货币金融学的基本知识点。
1. 货币的定义和功能:货币是指被广泛接受并用作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的一种资产。
货币的主要功能包括方便交换、衡量价值和储蓄。
货币可以是纸币、硬币以及数字形式的电子货币。
2. 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货币供应是指市场上可用的货币总量,由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受到经济增长、利率水平以及人们对风险的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3. 货币的价值:货币的价值受到供求关系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
当货币供应过多时,货币价值可能贬值;相反,货币供应不足时,货币价值可能升值。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过剩导致物价上涨的现象。
4.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央行运用各种手段来调控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以实现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
常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调整存贷款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准备金率等。
5. 银行和金融机构:银行和金融机构是货币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们接受存款、发放贷款并提供其他金融服务。
银行通过吸收存款来增加货币供应,而贷款则通过增加投资和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
6. 货币与经济增长:货币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
适度的货币供应和稳定的货币政策是维护经济稳定和促进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7.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重要方面。
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活动,而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运行。
8. 国际金融:国际金融研究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收支和汇率等问题。
国际货币体系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组织,它们在国际经济合作和金融危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上是关于货币金融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货币和金融体系对现代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参与经济活动都非常重要。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600e5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b.png)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货币金融学是一门研究货币、银行、保险、证券市场等金融领域的基础学科,对于经济学科的学习者来说,掌握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货币金融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货币制度、金融机构、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等。
一、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货币金融学的基础,它规定了货币的发行、流通、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现代货币制度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法令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范围、流通程序和关系的一系列法规。
它包括货币的名称、形式、单位、铸造和发行等制度。
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
这些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银行主要提供存款和贷款服务,保险公司主要提供保险服务,证券公司则主要提供证券交易服务。
三、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管理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稳定国际收支。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如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
四、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通过各种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的场所。
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等。
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来进行投资,而企业则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来筹集资金。
五、投资学投资学是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如何进行投资决策,以及如何评估投资风险和收益。
投资学包括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重要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经济学科,涵盖了许多方面的知识点。
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和规律,从而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和管理个人财务。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大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技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然而,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说,计算教学可能是一个挑战。
货币金融学基础-第十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货币金融学基础-第十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https://img.taocdn.com/s3/m/7a4af2e787c24028905fc3a9.png)
2.不同的货币层次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供给口径
M0= 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钞 M1= M0+银行活期存款 M2= M1+准货币(准货币一般指银行的定期存款、储
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
4.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一是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不但是收入 的函数,也是利率的函数; 另一个是人们多样化资产选择行为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 影响。
(1)对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的研究
鲍莫尔和托宾从收入和利率两个方面,对交易 性货币需求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证明了交易性 货币需求不但是收入的函数也是利率的函数。
乙银行
资产
负债
准备金:+160 贷 款: +640
支票存款:+800
丙银行 资产
准备金:+640
负债 支票存款:+640
银行 甲 乙 丙 丁 ┇
支票存款增加额 1000 800 640 512 ┇
准备金增加额 200 160 128 102.4
┇
贷款增加额 800 640 512 409.6
┇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整个银行系统来说,各银行的活期存 款增加额构成一个无穷递缩等比数列,
币只是为了保有现金,所以货币需求就是收入中用现金形式保有的 部分。
因此剑桥方程式,即:
M=kPY
人们保持在手中准备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数量,是真正的 货币需求量。决定货币需求量的因素是,手持现金占总财 富的比例k、物价水平P、总财富Y。
(3)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比较
a. 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b. 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作为流量进行研究,剑桥方程式
【精品】货币金融学基础习题1--7章
![【精品】货币金融学基础习题1--7章](https://img.taocdn.com/s3/m/bd860b0d5ef7ba0d4a733bfd.png)
货币金融学基础习题1--7章第一章金融机构一、填空题1、我国金融业目前已经形成了是以为核心,为主体,各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
2、目前我国的三家金融监管机构是、和。
3、美国于1933年制定了,确立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业经营的局面;1999年通了,彻底拆除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藩篱,标志着的终结,以为基础的现代金融制度的确立。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金融机构中属于存款性金融机构的是。
A、中国邮政储蓄银行B、富国投资公司C、易方达货币市场基金D、东盛汽车租赁公司2、下列不以盈利为经营目的的金融机构是。
A、商业银行B、储蓄银行C、政策性银行D、投资银行3、当前我国金融业实行的经营体制是。
A、混业经营B、分业经营C、统一管理D、混业管理4、间接融资中资金的最终供需双方。
A、要发生直接借贷关系B、需要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发生直接联系C、不发生直接联系D、需求方要签发自己的债务凭证给资金的最终供给方。
5、直接融资的投资收益与间接融资收益相比较一般。
A、要高B、要低C、持平D、不确定三、多选题1、间接融资的主要优点有()。
A、减少获取信息和合约的成本B、可以通过投资的多样化而减少风险C、资金盈余单位承担的风险较高D、对资金盈余单位的投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E、可以实现资金期限的转移2、金融体系中资金融通的渠道主要有()。
A、国际融资B、直接融资C、债券融资D、间接融资E、股权融资3、下列机构有哪些是金融机构()。
A、保险公司B、中央银行C、合作社D、养老基金E、互助储蓄机构。
四、简述题1、简述我国金融体系的基本格局。
2、试比较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别。
3、从银行角度分析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优势。
五、判断题1、直接融资成本与资金融入方的信用无关。
()2、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是按照分业管理的要求设立的。
()3、直接融资就是指以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而进行的融资。
()4、.政策性银行也称政策性专业银行,不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大一货币金融学全部复习知识点
![大一货币金融学全部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da6ba0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1.png)
大一货币金融学全部复习知识点货币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货币及货币市场的现象和规律。
作为大一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货币金融学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广泛,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全面复习大一货币金融学的全部知识点。
1. 货币的概念及货币职能货币是指在经济交换中被广泛接受的支付工具,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等职能。
货币的发展与货币职能的演变是货币金融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2.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货币供给是指经济体中货币的总量,由中央银行通过决定货币基础与货币乘数来控制。
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体对货币的需求量,受到货币收入、利率、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3. 货币市场与货币政策货币市场是指短期资金的交易市场,其中包括央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交易。
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调节货币供给与需求,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4. 利率与利率决定因素利率是指借贷资金的价格,是货币金融市场的重要指标。
利率的决定因素包括货币供求关系、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经济政策等。
5. 货币的价值与通货膨胀货币的价值是指货币单位所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量,与通货膨胀密切相关。
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间内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实际需求,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6. 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用来实施货币政策的手段,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利率以及直接干预外汇市场等。
7. 货币供应量与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是指经济体中流通的货币总量,货币乘数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存款扩张贷款的过程中,货币供应量的倍数增长。
8. 银行业与货币创造银行业是货币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通过资金的筹集、存贷款和支付结算等活动进行货币创造。
9. 货币信用与金融市场货币信用是指借贷双方基于信任而形成的支付承诺,金融市场是指长期资金的交易市场,包括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等。
10. 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影响,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控,可以实现经济增长、稳定物价、促进就业等目标。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fe1456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7.png)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一、货币的定义与职能货币,简单来说,就是在商品和劳务交换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它具有三种主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价值尺度,就是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标准。
比如一件衣服标价 500 元,这里的 500 元就是货币在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
因为货币给了商品一个统一的价值衡量,让我们能够比较不同商品的价值。
流通手段,指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媒介的作用。
当我们用货币去购买东西时,货币就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没有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物物交换会非常困难,交易效率会极低。
贮藏手段,意味着货币可以被保存起来,在未来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使用。
但要注意,不是所有形式的货币都能很好地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比如,纸币如果保存不当,可能会损坏或贬值,而像黄金这样的贵金属,往往具有更好的贮藏价值。
二、货币的种类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
从最初的实物货币,如贝壳、谷物,到金属货币,如金银铜,再到如今的纸币和电子货币。
实物货币,是指具有实际使用价值并且在交换中被接受的物品。
然而,由于其不易分割、不易携带等缺点,逐渐被金属货币所取代。
金属货币,尤其是金银,由于其自身的价值稳定、易于分割和保存等优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它本身没有价值,但凭借国家信用得以流通。
电子货币,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如银行卡中的存款、支付宝和微信中的余额等。
它极大地提高了交易的便捷性和效率。
三、货币的创造货币的创造主要通过银行体系来实现。
当有人把一笔钱存入银行,银行会按照一定的准备金率留下一部分资金,其余的部分则会被贷出去。
而获得贷款的人又会把这笔钱存入另一家银行,这家银行同样会留下准备金,再把剩余的部分贷出。
这样不断循环,就会创造出比初始存款多得多的货币。
例如,假设准备金率是 10%,有人存入 1000 元,银行留下 100 元作为准备金,把 900 元贷出去。
货币金融学的基础知识
![货币金融学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ce743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8.png)
货币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引言货币金融学是研究货币和金融机构对经济系统运行的影响的学科。
它涉及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货币供给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货币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货币的定义、货币的功能、货币的发行和货币政策等内容。
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一种被广泛接受作为交换媒介的商品或者资产。
它可以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并具有储备价值和支付手段的功能。
货币的形式包括现金和存款。
现金是指纸币和硬币,由中央银行发行。
它们是无条件支付的,并被法律认可为一种合法的支付手段。
存款是指存在银行账户上的货币,由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行。
存款可以通过转账、支票和信用卡等方式进行支付。
货币的价值是由社会共识所决定的。
人们普遍接受货币作为交换媒介是因为它具有普遍可接受性和稳定性。
货币的价值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衡量,反映了货币购买力的变化。
货币的功能货币在经济中有三种基本的功能:1.交换媒介: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便于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和销售。
它消除了商品交换的双重巧合问题,提高了整个经济系统的效率。
2.储备价值:货币作为一种储备资产,可以保存和积累财富。
相对于实物资产,货币更易于携带、转移和存储。
同时,货币也可以通过利息、股息和投资等方式获取回报。
3.支付手段: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可以用于支付各种欠款和债务。
它提供了便捷的方式来进行贸易和交易,减少了交易成本和风险。
货币的功能使得经济主体能够更灵活地组织和规划经济活动,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货币的发行货币的发行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完成的。
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的主要货币发行机构,它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维护货币的稳定和金融体系的安全。
中央银行通过购买和出售政府债券、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等方式来进行货币发行。
商业银行是负责从事存款、贷款和支付等业务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向公众提供贷款和发行存款来扩大货币供应。
商业银行的存款是货币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经济中的资金来源。
《货币金融学》笔记摘抄(3篇)
![《货币金融学》笔记摘抄(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fc63b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07.png)
第1篇一、货币金融学概述1. 货币金融学的定义货币金融学是一门研究货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货币的产生、发展、运行规律以及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
2. 货币金融学的研究内容(1)货币的产生与发展(2)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3)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4)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5)国际金融与汇率制度二、货币与货币制度1. 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一种广泛接受、用作支付手段、价值储存和计价单位的特殊商品。
2. 货币的职能(1)交换媒介:方便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2)价值储存:保值、增值。
(3)计价单位: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3. 货币制度的类型(1)金属货币制度:以金属货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2)信用货币制度:以信用货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3)法定货币制度:以政府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三、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1. 金融市场概述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交易的市场。
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等。
2. 金融工具概述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包括货币、债券、股票、衍生品等。
(1)货币市场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回购协议等。
(2)资本市场工具:如债券、股票等。
(3)外汇市场工具:如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
(4)衍生品市场工具:如远期合约、掉期合约、期权等。
四、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1. 金融机构概述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业务的特殊企业,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
2. 金融机构的类型(1)存款性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储蓄银行等。
(2)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
3. 金融机构的业务(1)存款业务:吸收公众存款,为公众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2)贷款业务:向企业、个人提供贷款。
(3)投资业务: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等。
(4)结算业务:为客户提供资金清算、支付结算服务。
五、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1. 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
货币金融学基础(第一章)
![货币金融学基础(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534bab6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c.png)
支付手段
作用:
积极的: ○ 支付抵消,节约流通费用; ○ 通过非现金结算,加速资金周转;促进资金集中与有效 利用。
消极的: ○ 使买卖环节进一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 形成经济主体的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 出现财政超分配和信用膨胀的可能性。
金银复本位 制
双本位制
○ 金币和银币按照国家规定 的固定比价进行流通和交 换
“格雷欣法则”:
○ 劣币驱逐良币
金银复本位制
跛行本位制
金币和银币都规定为本位货 币,并有国家规定的固定兑 换比例,但是金币可以自由 铸造,而银币不能自由铸造
○ (跛行本位制实际上使银币成为 事实上的辅币)
金本位制
货 币 金 融 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22% 了解货币的起源 38% 深入理解货币的本质
40% 深入理解货币的职能
学习要点:
68% 了解货币制度的演变
展 第 货 货 问
币币题
的的: 发起 展源 过与
一
程什
Hale Waihona Puke 是么 怎有 样关 的?节
?
货 币 的 起 源 与 发
(一)货 币的起源:
货币的产生是和商品交换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含义: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 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 时发挥贮藏手段职能。
→
→
贮 购 度 调 作 本 用 管 方 金 发 为 付 目
藏 买 下 节 用 , 途 式 属 展 预 作 的
货币金融学基础
![货币金融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54de98f7dd3383c4ba4cd213.png)
金融监管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30年代前:监管的重点主要是货币发行与流通, 金融监管是粗线条和宽松式的;监管主体、职能、作用 均有限;监管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全、措施不力、方法 原始、手段单一;监管的有效性不高。
20世纪30至20世纪70年代初: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监管体 系。其主要特征是加强立法、增加限制性政策,表现在 对利率的限制,对金融机构业务活动的限制。
资本充足率方面:1990年4月,规定要求证券公司的净 流动资产必须高于有关风险(包括市场风险、违约风险、 基本经营风险等)的总扣减要求。
银行业监管
目标:安全性、平等性、 一致性、稳定性
原则: 依法监督原则; 适度竞争原则; 不干涉金融业内部管理原则; 综合管理原则、社会经济效益原则和 机构一元化原则。
主要负责式:中央银行主要负责,大多数国家采 用该方式,如英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等。
分工合作式:中央银行、财政部或特设机构等 多个部门共同负责和分工协作,如美国、日本、 德国、法国等。
参与配合式:中央银行以外的特设机构负责主 要的监管任务,如瑞士、瑞典、挪威等
共用式:由成员国共同组建或承认的跨国中央 银行主要负责,西非货币联盟六国、中非货币 联盟五国等。
1、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2、国际证监会组织合作协议《多边备忘录》 3、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
第五节 金融监管的国内协调与国际协议
金融监管的国内协调
(一)组织监管体系
我国已形成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对 不同领域的金融活动进行监管的金融监督组织系统。
(二)国内协调
强化金融联席会议制度,待条件成熟后全面实行独立于中央 银行的金融一体化监管。
金融监管国际协议:
2024版货币金融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2024版货币金融学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fc0e1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1.png)
价值尺度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
支付手段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
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产物。
货币的定义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基本职能。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
010203040506货币的定义及功能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也是实施范围较小的一种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以黄金和白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包括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两种类型。
金银复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类型。
金本位制又称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以不兑现的纸币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信用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演变03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国际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制度,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金本位制度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于1944年,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原则。
布雷顿森林体系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牙买加体系国际货币体系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产生的历史背景从物物交换到货币交换,信用作为经济交易的基础逐渐产生。
信用的发展阶段简单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虚拟信用等阶段的发展。
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
1 2 3按照交易对象、交易期限、交易方式等标准进行分类。
金融市场的定义与分类包括资金供给者、资金需求者、金融机构、政府等。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资金融通、风险管理、价格发现、提供流动性等。
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金融市场的构成与功能按照发行主体、期限、风险收益特征等标准进行分类。
金融工具的定义与分类包括期货、期权、互换等,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
货币金融学基础知识
![货币金融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91a9a5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9.png)
1.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5.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五级分类管理 1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管理的含义 2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管理的内容 正常类 关注类 次级类 可疑类 损失类
1.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1.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1.存款负债: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存款业务的创新 2.借入负债:同 业拆借 向中央银行借款 公众借款 回购协议 境外借款
1.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2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1.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9.1.4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1. 银行业务综合化 2. 银行经营电子化 3. 银行发展国际化 4. 银行竞争白热化 5. 银行风险扩大化
1.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9.2 商业银行的管理理念
9.2.3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1. 安全性 2. 流动性 3. 盈利性 4. ”三性”原则间的关系
1.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9.2.2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1.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职能 保护职能 营业职能 管理职能
1.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2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构成 核心资本 附属资本
1.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3. 商业银行对资本金的管理 集中原则 保全原则 增值原则 流动性原则 充足性原则 配比原则
交
计
价
换
价
值
媒
单
储
介
位
藏
△ 交换媒介:买者和卖者 进行交易时的中介。这种职能 中还包括货币在延期支付时作 为支付手段的职能。
△ 计价单位:用货币来表示 一切物品和劳务的价格
货币金融学
![货币金融学](https://img.taocdn.com/s3/m/c0ef33e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0.png)
货币金融学货币金融学(Monetary Economics),英文名为Money and Banking,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货币和银行等货币市场的运作规律,以及中央银行的政策对货币市场和经济运行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从货币的定义、货币市场、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等方面介绍货币金融学的基本内容。
一、货币的定义货币在现代社会中是必不可少的经济工具,它可以作为价值尺度、储蓄工具、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
货币的定义分为三种:广义货币、狭义货币和货币职能理论。
1.广义货币(M2):广义货币指的是流通货币和储蓄存款的总和,包括现金、支票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等。
广义货币数量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重点关注的对象。
2.狭义货币(M1):狭义货币是指可以用来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即流通中的现金和支票存款。
3.货币职能理论:货币职能是指货币的三个主要职能:储蓄、交易和支付。
货币的价值是由其职能所决定的。
二、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指短期借贷和债券交易市场,也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执行的重要场所。
货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寿险公司和基金公司等。
货币市场的主要交易工具包括: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债、商业票据和银行间同业拆借等。
货币市场的利率是货币市场运作的核心。
货币市场利率主要有两种:联邦基金利率和TED利差。
联邦基金利率是指美联储向商业银行提供的短期资金利率,其变化会影响整个货币市场的利率。
TED利差是指短期国债收益率和隆达公司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之间的差距,如果TED利差较高,说明市场信用风险较高,资金流向国债等低风险资产。
三、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负责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机构,它的主要职责是维持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预防和惩治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是货币发行权,它可以根据需要发行或收回货币,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
中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开放市场操作、准备金制度、汇率政策和政策利率等。
开放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通过买入或卖出国债等证券来影响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货币金融学基础
![货币金融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4be268a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9.png)
货币金融学基础货币金融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的是货币的产生、发展和运行规律,以及货币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和调控手段。
本文将从货币的概念、货币的职能、货币的价值等方面介绍货币金融学的基础知识。
货币的概念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普遍流通和广泛接受的特性,并且被用作交换价值的媒介。
货币具有以下特点:•一般等价物:货币可以用来衡量价值和进行交换。
它是社会上广泛接受的交换媒介。
•流通性:货币具有广泛流通的特点,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
•稳定性:货币应该具有一定的价值稳定性,以便作为交换媒介。
•可分割性:货币应该可以分割成不同的面额,便于进行交易。
货币的职能货币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价值尺度:货币作为一种计量单位,可以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通过货币可以确定不同商品之间的价值关系。
2.储藏手段:货币可以作为财富的储存形式,便于人们保存和使用。
相比其他商品,货币具有相对较高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3.支付手段:货币可以用来进行交换和支付。
人们可以通过使用货币购买商品和服务,实现经济交易。
4.流通手段: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可以促进经济活动的进行。
通过货币的流通,人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购买和销售。
货币的价值货币的价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货币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和货币的供应。
如果货币供应过多,需求不足,货币的价值就会下降;相反,如果货币供应不足,需求过大,货币的价值就会上升。
在货币金融学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与货币的价值相关联:名义货币和实际货币。
•名义货币:指的是货币的面额,是货币所代表的价值。
名义货币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发行和管理。
•实际货币:指的是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或价值。
由于物价变动,实际货币的购买力会发生变化。
货币的价值决定了经济中的价格水平。
当货币的价值下降时,价格水平上升;反之,当货币的价值上升时,价格水平下降。
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货币供应是指经济中流通的货币数量,包括现金和存款。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238f02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2.png)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一、货币的本质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
2、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必然结果。
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二、货币的演变1、实物货币:以实物作为货币,如牲畜、布帛、贝壳等。
2、金属货币:以金属作为货币,如金、银、铜等。
3、纸币: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如人民币、美元等。
4、电子货币:以电子方式作为支付工具,如信用卡、电子钱包等。
三、信用与金融市场1、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是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2、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各种金融工具进行资金交易的场所。
3、金融市场的结构:金融市场的结构是指构成金融市场的各组成部分的比重和相互关系。
4、金融市场的类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四、货币供给与需求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的货币量。
2、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动机而形成的对货币的客观需求。
3、货币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均衡状态。
五、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2、金融调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调节经济中的货币数量,使之符合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
3、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
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从中央银行到经济部门的中间环节或途径,包括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两个传导机制。
货币金融知识点整理货币金融学是一门涵盖广泛且实用性的学科,它涉及到货币、信用、银行、国际金融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货币金融学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整理。
1、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同时也是价值的尺度。
货币金融学的基础知识
![货币金融学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ec3273ea45177232e60a23a.png)
4、汇率的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为基 础计算应折合多少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2)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为基 础计算应折合多少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二、汇率的影响因素
1.国际收支(逆差,则外汇升值、本币贬值) 2.相对通货膨胀率 3.相对利率 4.总需求与总供给 5.政府的政策 6.心理预期
人行为我国利率主管机构2利息率的种类1实际利率不名义利率2固定利率不浮劢利率3市场利率不官定利率4差别利率不优惠利率5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6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1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1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2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3通货膨胀预期4货币政策5财政政策6国际利率水平2西方学者的利率决定理论1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
又称金准备,是指国家所拥有的金块和金币总额, 是国家的金银储备。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1.金属货币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金本位制 金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
(1)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2)金银复本位制 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又称复
本位制。可分为:A.平行本位;B.双本位制; C.跛行本位制。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2:5 3:4902: 53:4902 :537/2 3/2020 2:53:49 AM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7.23 02:53:4 902:53 Jul-202 3-Jul-20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2:53:4 902:53: 4902:5 3Thursday, July 23, 2020
三、汇率的作用
1、对本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2、对本国物价的影响 3、对本国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影响 4、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货币的发展
? 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完全具有货币的职能,货币载 体转变为电子形态,实体货币转变为虚 拟货币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 价值尺度 含义:衡量和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 特点: 只需要观念或想象中的货币,不需要
现实的货币. 作用: 为各种商品和劳务定价
货币单位:以货币表示的价值计量单位.
商品的价值通过价格来表现
价格: 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价值,即价值的货 币表现
价格的内在决定因素是价值,而外在的决 定因素为供求,市场上的价格总是围绕价 值上下波动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
?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借助于价格标准 来实现
? 价值尺度依靠价格标准来发挥作用,没 有价格标准,货币就无法衡量自身的价 值
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
? 价值尺度用来衡量商品价值大小,价格 标准是衡量单位货币价值大小
无限法偿); ? 规定货币铸造或发行的权限与流通程序; ? 规定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
货币制度的类型
货
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
金属货币制度
币
银本位制
单本位制
金铸币本位制
制
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
度
信用货币制度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 以白银作为本位币材料
? 以白银为货币金属,以银铸币为本位货 币,银币享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支付手段
? 作用: 积极的: 支付抵消,节约流通费用; 通过非现金结算,加速资金周转;促进资金集中 与有效利用。 消极的: 使买卖环节进一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形成经济主体的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能 性; 出现财政超分配和信用膨胀的可能性。
世界货币
? 含义: 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 时,执行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货币执行世界货币职能要求还原成货币 的本体,并按实际重量和成色发挥作用
世界货币
? 作用: 作为国际间一般支付手段,用于平衡国 际收支差额 作为国际间一般的购买手段,进行国际 贸易往来 作为国际间财富转移的手段,比如战争 赔款,输出货币资本等
货币五大职能之间的关系
? 货币首先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 货币的支付职能是由商品信用交易发生的 ? 支付职能与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密不可分。 ? 由于货币执行了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人们才
符号票券也能作货币。纸币、信用货币因此而 产生
流通手段
作用(具有两重性 ): 1.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促进商品流通与市 场的扩大; 2.将交换过程分离为买、卖两个环节,出现买 卖脱节、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货币流通规律
? 货币需求: (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 M) 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 3个要素:价格(P) 、 流通的商品供应总量 (Q) 、货币流通速度 (V)
贮藏手段
目的:贮藏财富;为购买或支付作准备;为投资积累资 本;为预防不测之需或其他目的。
发展: 形态变化: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方式变化:个人窖藏→请人代管→存入银行 用途变化:单纯致富→积累资本,提高消费 作用:金属货币制度下可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信用货 币制度下形成部分储蓄,影响即期购买力
愿意保存货币,才有贮藏手段职能,同时,贮 藏手段又是一种潜在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 现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1. 货币首先是商品,具有商品的二重性:价值和使用 价值 2.货币是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
A 货币能够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B 货币对一切商品具有直接交换的能力(可以购买 一切商品) 3.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货币作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通过等价交换,实现了 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这种联系就是人与人之间一定 的社会生产关系
? 价值尺度是货币的一种社会职能,不受 国家和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和支配,价 格标准是一种技术职能,以国家法律形 式人为规定和支配
流通手段
? 含义: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发挥交换媒介作用, 改变了原来商品交换的运动模式,将商 品交换分为卖和买两个阶段,解决了 “需求的双重巧合”的矛盾
流通手段
特点: 必须使用现实的货币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交换中转瞬即逝。 人们注意的是货币的购买力,只要有购买力,
支付手段
? 含义: 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单方面支付时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 特点: 没有商品(劳务)与之作相向运动,是在信用交易中 补足交换过程的独立环节。
? 发展:扩展到商品流通以外的各个领域(纯粹的货币 借贷、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工资和其他劳务收支等) 使货币收支在时间上、数量上不一致; 改变了一定时期的货币流通量。
M=PQ/V
货币需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 流通速度成反比
贮藏手段
? 含义: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 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时发挥贮藏手 段职能。
? 原因: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货币等于贮藏社会 财富; 货币具有与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可随时购买 商品。
第三节 货币制度
? 含义:
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与 稳定,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各个要素所做出的 系统的法律规定的总和,简称“币制”
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 确定货币材料; ? 规定货币单位(名称、值); ? 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主币、辅币及
其规格); ? 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偿还能力(有限或
(二)货币的发展
货币形态的演变 ? 实物货币
是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即能与其他商品 相交换,是全社会的需求对象 一般容易让渡,易被人们接受
(二)货币的发展
? 金属货币 价值大 体积小 便于携带 易于保存
(二)货币的发展
? 信用货币 当货币作为交换媒介时,人们关心的是 能借助于它换回多少价值相当的商品, 而不关心货币本身价值的大小 货币完全可以用价值较低的商品甚至没 有价值的符号去代替
货币金融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学习要点: ? 了解货币的起源 ? 深入理解货币的本质 ? 深入理解货币的职能 ? 了解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问题: ? 货币的起源与什么有关? ? 货币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一)货币的起源:
货币的产生是和商品交换紧密联系 在一起的
物物交换的出现和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