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幼儿数概念的发展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六章学前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的发展和学习
一、 学前儿童计数能力的发展
4. 按群计数 所谓按群计数,就是计数时不再依赖一一点数的方式,而是以 数群为单位,如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等。
一、 学前儿童计数能力的发展
(二) 动作方面
手的动作
触摸物体→指点物体→用眼代替手区分物体
语言动作
大声说出数词→小声说出数词→默数
二、 学前儿童10以内数概念的初步发展及特点
一、10以内的数
3. 认识零 零”是扩大的自然数列中最小的一个数,它与自 然数不同,不属于自然数。
集体活动案例:有趣的“0”
活动 目标
活动 准备
1.知道“0”在生活中的意义,
了解周围生活中“0”的不
同含义。
2.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所观
活
察到的数字“0”。
动
过
程
多媒体课件、图片、黑板等
一、 观看多媒体课 件 二、 交流讨论 三、 继续观看课件
游戏案例分享:接牌(相邻数的理解与应用)
玩法: 幼儿两人一组玩此游戏,每名幼儿手中持相等数量的数字牌, 第一位幼儿出一张牌,若是5,则持有4或6数字牌的幼儿可接牌, 对接上的3张牌放在一边。 游戏继续进行,两名幼儿轮流出牌。 最后,手中的牌最先出完者为胜。
一、10以内的数
2. 区别单双数 10以内单双数的区别与认识是学前大班幼儿必学的一项内容。 教师在帮助幼儿形成对单双数的确切概念时,可以作如下解释 与归纳:“两个两个数正好数完的,叫作双数;不能两个两个 数或者数完还余1个的,叫作单数。”
集体活动案例:娃娃游乐城(区分单双数)(大班)
活动 目标
活动 准备
1. 在模拟生活的游戏场景中
体验、感受并区分10以内
的单双数。
2. 在游戏的情景中养成自觉
数概念幼儿园教案
数概念幼儿园教案教学目的•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幼儿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教学内容1. 数字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数字卡片对幼儿进行数字的认识和理解•学习数字0-10的写法和大小•学习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2. 数字量的认识•将数字与物品进行对应,培养幼儿对数字量的直观认识•学习数字的排序和组合3. 数字运算的初步认识•学习加法和减法的概念•用实物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教学步骤步骤一:数字的认识和理解1.教师向幼儿介绍数字卡片和数字0-10的大小关系2.每个幼儿都发一张数字卡片,让幼儿认识数字的写法和大小3.教师口头提问: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让幼儿回答步骤二:数字量的认识1.准备一些小球或水果等,分成不同组数2.向幼儿展示1-10的数字牌,让他们将数字与物品对应3.让幼儿将相同数量的球或水果分别归为一组步骤三:数字运算的初步认识1.教师以两个数字为例进行加法和减法的介绍2.让幼儿用实物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运算3.教师与幼儿一起小组活动,让幼儿自己出题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评估•对幼儿进行个别测试,检查认知水平和理解程度•通过教师观察习题和上课表现来评价幼儿的学习情况教学延伸•进一步进行数字和实物的对应•学习更加复杂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尝试让幼儿通过图形和游戏来学习数字概念和运算总结本次教学主要围绕数字的认识和理解、数字量的认识、数字运算的初步认识三个方面展开。
教师通过实物的引导,启发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字概念和运算方法,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掌握数概念的四个阶段
幼儿掌握数概念的四个阶段一、感知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数字的概念只是笼统的感知阶段,需要有一个参考的标准,才能进行判断。
这个时候的家长,可以和孩子玩类似这样的游戏,比如家长手里拿着1个积木,对孩子说,再给妈妈拿一个,孩子熟练后再过渡到家长手里拿着2块积木,让孩子再拿2个。
三点建议:(1)、不要急于求成;(2)、不要采用过大的数字,到5就可以了,过大的数字,孩子的笼统感应就很难了,只会让孩子对数字失去学习的信心;(3)、孩子不耐烦的时候,要转移话题,避免让孩子厌烦数数。
二、一一对应阶段经历第一阶段的训练,孩子已经形成基本的数感,这个时候教孩子点数,问题也不大,但再对孩子进行一一对应的训练,让孩子形成数与量的对应关系,会给孩子打下更扎实的思维基础,未来学习数学也会更容易,家长可以玩类似的游戏:准备几个盘子,分别放上不同的物品,比如饼干,香蕉等,再给孩子混在一起的物品,让孩子分别取出,放到对应的盘子上;熟练后。
当孩子熟练后,可以再玩一些图画连线的游戏。
一一对应三、点数阶段经历上面的两个阶段的训练,终于可以正式的教孩子点数了,事实上有上面的训练,孩子学会点数已经不是难事,只需要拿几个具象的物品给孩子演示一遍即可。
比如准备三个积木,问孩子这是几个啊?孩子可能会乱说,也可能会一脸懵懂,家长只需演示一遍“我数数啊,1、2、3,哦,总共三个。
”再给出2个积木,再提问孩子,孩子自然会开动脑筋思考,自己去数。
当孩子学会对具象事物点数了,可以用图像等半抽象的事物继续锻炼,帮孩子打好基础。
四、比多少阶段教孩子比较数字的多少,切忌直接告诉孩子2比1多,3比2多等,而是用更具体的事物去比较,比如准备两堆饼干,一堆2个,一堆1个,让孩子判断哪个多,想要那个,然后再问孩子2个饼干多,还是1个饼干多,以此让孩子认识2比1多。
等孩子熟练后,再用图画的形式(半抽象),过渡到抽象思维。
特别提醒:幼儿的抽象思维不完善,在教孩子数数甚至是其他数学知识的时候,可以设计故事、游戏作为场景导入,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再以具象事物的入手,过渡到半抽象,直至抽象概念。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第一节 幼儿感知集合的发展
三、幼儿感知集合的意义
1.感知集合是幼儿学会计数、理解数的实际 意义的必要条件
2.感知集合有助于幼儿理解类的概念,促进幼 儿发现事物的共同属性,抽象概括出数概念
3.感知集合有助于幼儿理解集合的包含关系,有 助于幼儿加深对数的组成和加减运算的理解
二、日常生活和活动区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与组织
1.日常生活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2.活动区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第三章 幼儿感知集合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幼儿感知集合的发展
一、集合基础知识 1.集合的概念 2.集合的表示法 3.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
第一节 幼儿感知集合的发展
二、幼儿感知集合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幼儿感知时间概念教育活动 参考案例
一、幼儿了解时间概念教育活动参考案例 二、幼儿增进时间概念教育活动参考案例 三、幼儿认识日历教育活动案例 四、幼儿认识时间教育活动参考案例
二、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1.活动名称 2.活动目标 3.活动准备 4.活动过程 5.活动建议和活动延伸
第二节 日常生活和活动区中的 幼儿 数学教育活动
一、日常生活和活动区中数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1.日常生活中数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2.活动区中数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第二节 日常生活和活动区中的 幼儿 数学教育活动
3.节 幼儿空间方位概念的教育
一、幼儿空间方位的教育目标 1.小班教育目标 2.中班教育目标 3.大班教育目标
第二节 幼儿空间方位概念的教育
二、幼儿方位概念教育活动的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用描述的方法,说出自 己对物体方位的感知体验
《幼儿园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主题5幼儿数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10以内的排序。
3.幼儿序数的发展及其特点。
四、幼儿数概念的教育要求
探寻3
幼儿数概念的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10以内计数的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1.学习按物点数后说出总数,初步掌握点数的技能
手口一致地点数物体和正确说出总数是小班幼儿计数活动的
重点和难点。 小班阶段,点数物体的数目一般不会超过5个。 教学方法:先采用讲解演示法,示范并说明按物点数的要领 ;采用操作法,让幼儿独立操作活动材料,练习点数的技能。
维的必要条件。
基数主要回答的是“多少”的问题,理解基数是进行计数 以及数运算的首要任务。
序数用来确定物体在一个序列中的位置,回答的是“第几 ”的问题。
(2)命名数和参照数
命名数:指用于给集合中的元素命名的数,如电话号码、
家庭地址上面的数字等,其给集合元素一个名称或者分类编 号,而这个数的主要功能是标记和识别,没有实际的数学意 义,不能表示数量、级别或者其他测量结果,也不能对其进
7. 设计一个用于幼儿计数活动的学具,将其投放在幼儿园的活
动区,观察幼儿的操作,分析幼儿的发展状况及教师的支持策略。 8. 教案设计:生活中的数字。
做自然数列。自然数列的特征:有始、有序、无限。
(2)数序 即自然数的排列顺序,是指每个自然数在自然数列中的 位置以及与相邻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相邻数
自然数列中某个自然数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叫做 这个数的相邻数。
3.计数与数的守恒 (1)什么是计数活动 计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操作活动,
③ 口与手虽能有节奏地配合,但不是一对一的配合。
3.说出总数 即幼儿在按物点数后,能够说出所数物体的总数。按物点数到 说出总数往往会出现一下这些现象: 直接回答“不知道”;重复按物点数的过程;用一个固定的数
《指南》小班幼儿数概念的发展
《指南》小班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幼儿数概念的发展是幼儿数学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小班幼儿阶段,数概念的发展是从简单的认识数字和计数开始,逐渐向更复杂的数学概念转变。
借助《指南》,可以为小班幼儿提供有效的数学教育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概念和思维模式。
首先,在小班幼儿阶段,幼儿开始认识数字和学习计数。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手指、计数棒等教具,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计数活动,帮助他们建立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指南》,教师可以了解如何设计有趣且有效的计数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计数习惯。
其次,幼儿逐渐学会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在小班阶段,幼儿开始学习简单的加减法,例如在游戏中学会用手指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
通过《指南》,教师可以获得如何设计趣味性的加减法教学活动的指导,帮助幼儿建立起对加减运算的基本认识,为以后更复杂的数学概念打下基础。
同时,小班幼儿还需要通过各种游戏和实际活动来巩固和拓展数概念。
通过《指南》,教师可以了解如何设计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和实际活动,帮助幼儿在玩中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巩固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最后,在小班幼儿数概念的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给予幼儿正面的反馈和鼓励。
通过《指南》,教师可以了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肯定幼儿的成绩,激励他们更进一步地学习数学知识。
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可以增强幼儿的学习信心,促进其数概念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班幼儿阶段,数概念的发展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通过《指南》,教师可以获得有效的数学教学指导,帮助幼儿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概念和思维模式,为他们未来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和正面的激励,可以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助力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取得更好的进步。
幼儿数数的发展顺序
幼儿数数的发展顺序
嘿,咱来说说幼儿数数这事儿呀!你想想,小娃娃们一开始啥都不懂呢,那他们是怎么慢慢学会数数的呢?这可真是个有趣的过程呢!
小娃娃呀,最开始可能对数字没啥概念。
就好像他们在一个数字的大森林里迷迷糊糊地转悠。
但他们可机灵啦,会慢慢观察周围的一切。
一开始,他们可能只是对身边的东西有点感觉,一个玩具呀,两块饼干呀。
这时候他们心里也许有点模模糊糊的数量的影子,但还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这就像小种子刚要发芽,还没冒出土呢!
然后呢,大人们就会开始引导啦。
会指着东西教他们,这是一个,这是两个。
娃娃们就会瞪着大眼睛看着,小脑袋瓜努力地去理解。
这不就像给小种子浇浇水,让它快点长大嘛!
慢慢地,娃娃们能数出几个东西啦,虽然可能还不太熟练,但已经很棒啦!他们会得意地数着自己的手指头,那模样可爱极了。
这时候就像小树苗长出了几片嫩绿的叶子,开始有模有样啦!
再后来呀,他们会发现数字的规律呢!一后面是二,二后面是三,哇,好神奇呀!这就跟他们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似的,别提多兴奋了。
等娃娃们再长大一些,他们就能数更多的东西啦,还能做简单的加减法呢!你说厉害不厉害?这就像小树苗长成了大树,能为别人遮风挡雨啦!
你看呀,幼儿数数的发展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
他们从懵懂无知,一点点探索,一点点进步,最后变得很厉害呢!这过程中充满了惊喜和快乐,大人们可要好好陪着他们一起经历呀!这不就是孩子成长的乐趣嘛,咱得好好享受这个过程,让娃娃们在数字的世界里快乐地玩耍、学习。
咱可不能小瞧了他们的潜力,说不定未来就是个数学小天才呢!反正我是相信他们肯定行的!。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特点与教育要求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与教育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特点与教育要求一、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特点计数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活动,与儿童数概念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
可以说,计数活动是儿童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幼儿的计数能力标志着儿童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程度。
作为一种技能,它涉及三个组成部分,用正确的顺序有声或无声地说出数词,能确认可用于计数的若干单位物体,能把数词和计数的单位物体一一对应。
在内容方面,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四个阶段: 1.口头数数口头数数是指口头按自然数顺序来数数的能力,一般 3 岁左右幼儿在成人的影响下能逐步学会说出个别数词,并能凭着机械记忆,按一定顺序背诵这些自然数的名称,但他们并不理解自然数的意义,往往不能正确地用这些数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实质上,幼儿这时仅仅是口头上的唱数还没有手与实物的对应,而且在有些幼儿身上还能发现往往有手口不一致现象,即口快手慢或口慢手快,可见在这个阶段,幼儿仅仅掌握了数的顺序而非数量的观念。
但是,这种口头唱(说)数能力的发展对幼儿学习计数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能使幼儿获得数词的名称以及自然数顺序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而这恰恰是幼儿正确计数所必须的。
2.按物点数按物点数是指用手逐一指点物体,同时有顺序地逐个说出数词,使说出的每一个数词与手点的一个物体一一对应。
在这个阶段,幼儿能用手逐一指点物体,同时有顺序地说出数词,但往往说不出总数。
正确地按物点数需要各种分析器参与,手、眼、口、脑要协同活动,它是口头数数后必经的基本计数过程。
3.说出总数说出总数是指在计数过程中按物点数后,能将说出的最后一个数词来代表所数过物体的总数。
一般 4 岁以后的幼儿大多能数出 10 以内物体的总数。
幼儿能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标志着他已经开始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幼儿知道将最后说出的数词作为所数过的一群对象的总体个数,这就是最初的数抽象,意味着幼儿计数能力达到了新的水平,即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
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与养育方法
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与养育方法数字概念是幼儿认识和理解数字的能力,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和数学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年龄阶段的数字概念发展出发,探讨对幼儿进行数字概念养育的方法和技巧。
一、婴幼儿期(0-2岁)婴幼儿期是数字概念发展的起点,培养数字概念的关键是通过感知和体验。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帮助婴幼儿认识数字:1. 通过数字玩具:给婴幼儿提供颜色鲜艳、形状简单的数字玩具,让他们触摸、摆弄,逐渐认识数字的外观。
2. 数字歌谣和手势:通过唱数字歌谣和教授数字手势,帮助婴幼儿建立数字的联结和记忆。
3. 日常生活计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将婴幼儿的食物、玩具等进行计数,让他们感受到数字的实际应用。
二、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数字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数字概念的方法需要有系统和针对性。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养育方法和技巧:1. 游戏化学习:通过丰富多样的数字游戏和数学玩具,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2. 数字故事书:选用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数字故事书,通过故事情节讲述数字的应用场景,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
3. 数字排列和拼图:让幼儿尝试数字排列和拼图游戏,锻炼他们的思维逻辑和空间能力,提高数字的整体认知。
4. 数字表演和角色扮演:鼓励幼儿参与数字表演和角色扮演活动,如商店、银行等,让他们亲身体验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小学阶段(7-12岁)小学阶段是数字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注重巩固和深化数字概念的理解。
以下是几种针对小学生的数字概念养育方法和技巧:1. 数学游戏和应用:设计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和应用软件,帮助小学生巩固数字概念,增强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数字故事和解读:讲述有关数字的趣味故事,引导小学生思考数字的意义和用途,培养他们的数字思维和推理能力。
3. 数学实践活动:组织小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如量化、统计和图形绘制等,让他们亲自动手实践,提高数字的实际运用能力。
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数(这里指自然数,下同)概念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也是幼儿开始积累数学的感性经验首先遇到的问题之一。
掌握数概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不仅要会数数,还要理解数的含义,知道数的顺序和大小,理解数的组成和数的守恒,掌握数的读写法。
因为幼儿年龄小,身心都在发育中,要在不断积累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数概念,所以要经历一个较长期的过程。
下面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一些分析研究。
一计数计数活动的实质是在所数的物体集合的元素与自然数列中从1起各数之间建立一一对应,而把最后一个元素所对应的那个数作为计数的结果。
有些幼儿虽然很早就能按顺序说出数词一、二、三……,但不能同所数的物体一一对应,或者不能确定数得的结果,这样不能认为具有计数的能力。
幼儿的计数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
研究表明,一般遵循以下的发展顺序:先口头数,然后点物数,再到说出计数的结果。
最初,幼儿没有数量的观念,对物体集合的感知模糊不清。
以后逐渐能区别数量的多少。
例如,给一岁多的幼儿每只手里放一块饼干,如果拿走一块,他会不满意。
两岁左右,在成人的教育影响下,逐步学会个别的数词,如“一”、“二”,但往往不能正确地用以表示物体的数量。
例如,当问到物体“有多少”时,有些幼儿往往都用“两个”来回答。
两岁至三岁的城市幼儿,有一些开始能数几个数,有少数能数到10以上,但也有些(约1/3)完全不会数。
三岁多的幼儿,多数能数到10。
四岁多的幼儿,多数能数20以内的数,其中少数能数到100。
五岁多的幼儿,多数能数30以上的数,其中约半数能数到100。
六岁多的幼儿,大多数能数到100。
农村的幼儿,由于环境和教育条件差一些,口头数数的能力发展迟缓一些,但是到六岁以后大多数也能数20以内的数,即使是没有入过学前班的,也有25%的幼儿能数到100。
幼儿在口头数数的发展过程中有以下几个特点:1.四岁以下的幼儿掌握一些数词,但是往往分不清它们的先后顺序,因而常出现跳数、乱数的现象,返回重数的情况也较多。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来源:小世界幼儿园2011-06-02 13:51:54
[标签:幼儿数数数学]幼教精华资讯免费订阅第一阶段(2 —3岁):是对数量的感知运动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
(1)对大小、多少的笼统感知;
(2)会唱数、但范围一般不超过1-5。
(3)逐步学会口手协调的小范围(不超过5)的点数(数实物),但点数后说不出物
体的总数,个别儿童能做到伸出同样多的手指来比划。
第二阶段(3—5岁):建立数词和物体数量间联系的阶段
这个阶段特点:
(1)点数后能说出物体的总数,即有了最初的数群(集)概念,末期开始出现数字的
守恒现象。
(2)这个阶段的前期一般能分辨大小、多少、一样多。
中期认识第几,前后顺序。
(3)能按数取物。
(4)逐步认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5)末期开始做简单的实物运算。
第三阶段(5—7岁):数的运算初期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
(1)对10以内的数大多数能保持守恒。
(2)计数能力发展很快,大多数从表象运算向抽象数字运算过渡。
(3)序数概念,基数概念。
运算能力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和加深。
通过教学到后期一般可以学会计数到100或者100以上,并学会20以内的加减运算,个别的可以做百以内的加减运算。
婴幼儿数概念的发展规律
婴幼儿数概念的发展规律
婴幼儿数概念的发展规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基础理解阶段:从出生开始到约6个月左右,婴幼儿开始发展基础的数概念。
他们能够感知数量的差异,例如分辨一只玩具熊和两只玩具熊的不同。
在这个阶段,他们还无法准确地理解数的概念,但能对数量有一定的感知和辨别。
2、逐渐稳定数量阶段:大约在6个月到1岁之间,婴幼儿开始逐渐稳定数量概念的发展。
他们能够区分不同数量的物品,并理解一些简单的数词,如“一”、“两个”等。
他们会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进一步加深对数量的理解。
3、具体数量概念阶段:约在1岁到2岁之间,婴幼儿的数量概念进一步发展。
他们开始能够粗略地进行计数,能够用手指指出一些数量,如指着一只狗说“一只狗”。
在这个阶段,他们也开始理解一些数量的关系,比如“多”和“少”。
4、抽象数量概念阶段:约在2岁到3岁之间,婴幼儿进一步发展抽象的数量概念。
他们开始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计数,能够数出一定范围内的物品数量。
他们还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如加法和减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发展规律是一个大致的参考,每个婴幼儿的数概念发展速度和顺序可能会有所不同。
同时,儿童的数概念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育来促进和加强。
如何发展幼儿数概念
浅谈如何发展幼儿的数概念目前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数学教育有各种做法,究竟哪种比较好,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先了解幼儿数学初步概念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否则盲目地进行教育,不但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妨碍幼儿身心的发展。
本文根据一些调查研究材料就幼儿数概念发展的特点作一概述,并对如何发展幼儿的数概念提几点看法。
1.逐步发展幼儿的计数能力1起各数之间建立一一对应,而把最后一个元素所对应的那个数作为计数的结果。
有些幼儿虽然很早就能按顺序说出数词一、二、三……但不能同所数的物体一一对应,或者不能确定数得的结果,这样不能认为具有计数的能力。
起来的。
研究表明,一般遵循以下的发展顺序:先口头数,然后点物数,再到说出计数的结果。
2.逐渐让幼儿掌握数的顺序关系包括知道自然数的顺序,每个数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数与数间的顺序关系和大小比较,以及序数的含义。
一些自然数的顺序。
但是从掌握数的序列结构来说,还是很初步的。
特别是在开始学习计数时,往往是把一个数词与另一个数词机械地建立起联系,并不明白数的顺序关系。
随着比较实物的数量的多少、给实物或数目排序等活动,。
3.让幼儿理解数的组成的结构。
前面讲到计数,只是把物体集合看作一个整体,并不涉及它能划分成几个部分,以及几个部分间的关系。
数的组成揭示了一个数可以分成几个数,反过来几个数可以组成一个数。
这样使幼儿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不仅加深对数概念的理解,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4.让幼儿理解数的守恒的守恒指的是一组物体的数目不因其排列方式的改变而改变。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数量的守恒本身并不是数的概念,而是一个逻辑的概念,但是儿童必须掌握了数量的守恒原理,才能发展数的概念。
因此理解和掌握数的守恒是发展儿童数概念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5.对发展幼儿数概念的几点看法和阶段性。
两三岁幼儿大都处在数量感知阶段,对数仅有模糊观念,有些幼儿虽认识几个数,大多是靠直接感知的。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顺序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顺序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顺序通常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 数量概念:幼儿最初的数概念是数量概念,即对事物数量的认识。
幼儿会通过数指和数码的方式表示一些简单的数量,比如用手指指着一堆东西或者展示相应的数字手指。
这是数概念最初的开始。
2. 计数概念:在掌握了数量概念之后,幼儿开始学习计数概念,即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则进行数数。
幼儿会逐渐学习到数字序列的顺序和规律,比如“1、2、3、4、5…”。
他们也会使用一
对一对应的原则来数数物品。
3. 数量符号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幼儿逐渐理解数字的符号意义。
他们能够将具体的物品数量和相应的数字符号对应起来,并能够在数线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4. 数量运算的理解:在掌握了基本的数概念之后,幼儿开始学习数量的加减运算。
他们能够理解并运用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5. 数量的比较:随着能力的提高,幼儿开始学习数量的比较,能够判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比如判断哪个数更多或者哪个数更少。
总之,幼儿数概念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从最初的数量概念,到计数概念、符号理解、数量运算和数量比较等等,
幼儿逐渐建立起了对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个过程需要辅助教育者的教学和体验活动的支持。
大班数学教案数概念
使用实物或教具,如小球 、积木等,进行加减法运 算演示。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加 减法,如购物时计算找零 、制作简单的数学游戏等 。
通过游戏方式,如“捡苹 果”、“分糖果”,让幼 儿在游戏中学习加减法运 算。
教案三: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和测量,让幼儿在实际 操作中理解长度、重量、时间等 基本量度单位的概念。
总结词:通过实际情境和问题解 决,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数学应用能 力。
设计实际情境问题,如“怎样分 糖果最公平”、“怎样计算购物 时需要多少钱”,让幼儿运用数 学知识解决。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 解决问题,如安排时间、规划活 动路线等。
06
数概念教案实施与评价
实施要点
大班数学教案数概念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5
contents
目录
• 数概念简介 • 大班儿童数概念发展特点 • 数概念在大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 大班数学教案数概念教学方法 • 数概念教案设计案例 • 数概念教案实施与评价
01
数概念简介
什么是数概念
01
数概念是指对数的认识和理解, 包括数的表示、数的顺序、数的 比较、数的加减法等基本概念。
培养幼儿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如分糖 Nhomakorabea给小伙伴等。
04
大班数学教案数概念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生活化情境
将数概念的教学与日常生活情境相结合,如购物时计算找零、制作简单的数学游 戏等,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使用教具和多媒体
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如数字卡片、数学游戏软件等,吸引幼儿的 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幼儿数学第四章第一节
(比它大1的数),同时,除“0”以外, 每一个自然数,前面都有一个而且只有一 个先行数(比它小1的数),因此,自然 数列是一个有序集合。 (3)无限。自然数列里没有最后一个 自然数。 2.数数 数数就是把要数的那个集合的元素, 与自然数列里从“1”开始的自然数建立一 一对应的关系。 数数的过程有三个特征:
五、幼儿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特点 幼儿加减运算的概念发展总的趋向是从 具体到抽象,这与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是一 致的。我们可将幼儿加减运算概念的发展分 为三个阶段或三种水平:动作水平的加减、 表象水平的加减和概念水平的加减。 动作水平的加减 什么是动作水平的加减? 请看下面的实例: 宝宝吃了2块巧克力,又跟妈妈要2块巧 克力吃,妈妈就给了1块说:不能吃太多。于 是宝宝把自己吃过的巧克力纸跟现在手里
而且还能自如地运用算式进行运算。这是一 种高水平的加减运算力,又叫概念水平的加 减。 孩子在经历了上述发展过程之后,我们 就可以认为他学会了加减。
3岁半以前的幼儿在面对实物时,不能 说出一共有几个或还剩下几个,不理解加减 的含义,不认识加减符号;4岁的幼儿一般 会自己运用实物进行加减运算,但运算时, 他们需要将表示加数和被加数的两堆实物合 并,再逐一点数后得出总数等。这时,他们 完全依靠动作思维,而对于抽象的加减运算 及不理解也不感兴趣。但4岁以后的幼儿就 开始有了初步运用表象进行加减运算的能力 了。5岁半以后的幼儿,开始运用数的组成 的知识进行加减运算。
帮助孩子积累丰富的操作经验,为孩子的计算 能力进入第二个水平 表象水平的运算做好 积累和铺垫。 表象水平的加减 什么叫表象水平的运算呢? 我们一起来看个例子吧:宝宝妈妈问宝 宝:爸爸给你买了5本故事书,妈妈又给你买 了2本,你现在有几本故事书了?宝宝仰着脑袋 掰着自己的两根手指:5本、6本、7本,妈妈, 我有7本好看的故事书了。这个例子中,宝宝 不需要把所有的书拿过来数,而是在头脑里
幼儿数概念发展说课稿小班
幼儿数概念发展说课稿小班尊敬的老师们、家长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幼儿数概念发展的说课稿,这是针对小班孩子的教学内容。
数概念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之一,对于幼儿来说,早期的数学经验对其未来的学术成就和认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本次说课的重点是如何通过有趣、互动的活动,帮助小班孩子建立初步的数概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小班孩子通常在3到4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探索,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和语言表达能力正在快速发展,但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初步形成阶段。
因此,我们的数学活动需要紧密结合孩子们的这些特点,设计成直观、具体、有趣的形式。
接下来,我将从数概念的几个关键方面展开说课内容:1. 数的认识在这个阶段,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能够认识数字1到5,并理解它们代表的数量。
我们可以通过唱数数歌、玩数数游戏等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例如,我们可以准备一些日常物品,如苹果、玩具等,让孩子数一数有多少个,然后引导他们说出相应的数字。
2. 数的大小比较在孩子们掌握了基本的数的认识之后,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我们可以使用直观的比较工具,如数字卡片,让孩子通过比较卡片上的数量来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此外,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如“哪个多”、“哪个少”,让孩子在游戏中加深对数大小关系的理解。
3. 基本的加减概念虽然小班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但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物体操作,让他们初步感受加减的概念。
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用积木进行简单的堆叠,然后问他们:“如果我拿走一个积木,还剩下几个?”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可以在实践中理解物体的增加和减少。
4. 排序和模式排序和模式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如按大小、颜色、形状等对物品进行排序,或者创造简单的数字模式,让孩子跟随模式继续排列。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数概念的发生阶段顺序
幼儿数概念的发生阶段顺序幼儿数概念的发生阶段是指从幼儿开始认识和理解数字概念直至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的一系列发展过程。
根据不同的发展理论和研究,可以将幼儿数概念的发生阶段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分类阶段、逐一对应阶段、数数量化阶段、数量稳定阶段、数量运算阶段和进一步发展阶段。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分类阶段,通常在2-3岁时开始。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能够将物品按照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分类,但是还不能理解数字的含义和数量关系。
第二个阶段是逐一对应阶段,通常在3-4岁时开始。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能够将数字和物品一一对应起来,能够唤起幼儿对数量的关注。
例如,当幼儿数数时,能够用手指指向物品,并逐一对应说出相应的数字。
第三个阶段是数数量化阶段,通常在4-5岁时开始。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能够理解数字的数量含义,能够表示物品的多少关系。
例如,当幼儿在数数时,能够准确地说出每个数字所对应的数量。
第四个阶段是数量稳定阶段,通常在5-6岁时开始。
在这个阶段,幼儿能够理解数量的稳定性,即在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物品的排列方式不会影响数量的多少。
例如,当幼儿在数数时,即使改变物品的排列方式,数量仍然保持不变。
第五个阶段是数量运算阶段,通常在6-7岁时开始。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数量运算,如加法和减法。
例如,当幼儿在数数时,能够理解加法的概念,如当幼儿数3个苹果,再数2个苹果,能够知道总共有5个苹果。
最后一个阶段是进一步发展阶段,通常在7岁以上。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数概念已经相对成熟,能够进行更复杂的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
这个阶段的发展水平因个体差异而异,一些幼儿可能已经能够进行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而另一些幼儿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发展。
总结起来,在幼儿数概念的发生阶段中,从最初的分类阶段开始,逐渐发展为能够进行数数量化、数量稳定和数量运算的阶段,最后进一步发展为能够进行更复杂数学学习的阶段。
这些阶段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逐渐交叉和重叠的,每个幼儿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也会有所不同。
第三章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第二节 幼儿数概念教育活动的设计 与组织
一、学前儿童的计数活动 所谓计数,就是将具体集合中的元素与自然 数列里从“1”开始的自然数之间建立起一 一对应关系,即通过口说数字、手点实物 等手段,使数词和要数的实物之间一一对 应,结果用数字来表示。 计数是幼儿数概念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幼儿形成数概念的基本活动。
5-6岁 大班幼儿的数守恒已基本形成,具体表现在: 不受物体大小、颜色、排列顺序等的影响, 能根据事物的本质,即数量的多少作出正 确判断且速度较快。
4.有关数的组成年龄发展特点 数的组成是指一个数(除1以外)(总数)可以分成几 个部分数,几个部分数可以合成一个数(总数), 所以数的组成包含着组合和分解两个方面,从本 质上说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掌握数的结构。 数的组成实质是总数与部分数及部分数与部分数之 间的等量、互补及互换的辩证统一关系,即三个 数群之间的等量、互补和互换关系。
案例
在妈妈的眼里,三岁的童童可聪明啦!“1, 2,3,4,5……”,他可以像唱歌一样,数 到20多呢。有一天,童童正在桌面上摆弄 积木,妈妈指着他摆好的积木问:“童童 你摆了几块积木呀?”童童嘴里数道:“1, 2,3”,但他的手指已经点了6下了。然后, 随便说了个数,告诉妈妈:“我摆了5块积 木。”妈妈对童童的回答有些失望。
三、10以内序数的教学 序数是表示集合中元素次序的数。 幼儿对序数的理解是比基数晚一些。认识序 数以认识基数为基础,因此,序数的教学 一般安排在中班阶段 。
序数教学的要点: (一)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并用,帮助幼儿 理解序数的含义。 (二)帮助幼儿明确方向,进一步理解序数 含义。 (三) 教幼儿区分基数和序数。
二、认识10以内基数的教学 当一个数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时,就 叫做基数。 教幼儿认识10以内的基数是幼儿园数学的一 个重点。幼儿对10以内的数初步形成正确 的概念,就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加、减法打 好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出总数的年龄特征
▪ 3一4岁的幼儿虽然能正确点数实物。但不 能正确说出实物的总数,而是随意地说出 一个数。
按数取物的年龄特点
▪ 3~4岁的幼儿一般只能按数取出一求取物 的实物,幼儿按物点数的数目都比说出总 数和按数取物的数目多。
▪ 5~6岁以内的幼儿仅计数的范围逐步扩大 ,计数的准确性也逐步提高,基本上都能 按指定的数正确取出实物。
原因
一是由于幼儿不理解数词的实际含义,不知 道点教实物时,必须把被数的实物与自然 数列里从1开始的自然数词建立一一对应的 关系
二是按物点数时,要求多个器官(手、眼、 口、熟等】的协同一致活动,幼儿在5岁以 前,由于大脑皮层抑制机能发展较差,手 眼协调动作不灵活,再加上口头数数还不 熟练,因此会产生种种手口不一致的现象 。
第三章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目标导航
1.了解学前儿童计数活动的内涵及其意 义
2.理解学前儿童数概念发展的年龄特点 及各年龄班的教育要求。
3.掌握学前儿童数概念教育的主要方法, 并能设计学前儿童数概念教育活动。
第一节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
一、数的基础知识 1、自然数
自然数列:依次排列着的全体自然数组 成的集合。
自然数列的特点:(1)有始; (2)有序; (3)无限;
2、数数 数数的概念 总数的概念
数数过程的特征:(1)数数结果总数是 唯一的,它与所属事物的次序无关。
(2)数一种事物可以用另一种事物代替,数 的结果不变。
(3)无论数什么、怎么数,最后的数都是代 表数数的结果。
3、基数和序数
(1)基数: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通常用“几个”啦表示。
按物点数年龄特点
▪ 幼儿按物点数比口头数数发展得要晚一些。 3~4岁的幼儿点数实物,特别是点数5以上 的实物时,往往手口不一致,不是手点得 快口说得慢,就是口说得快手点得慢,经 常漏数或重复数。(两点原因)
▪ 5岁的幼儿按物点数的数目与口头数数的数 目范围基本趋于一致。
▪ 6岁以后的幼儿基本上都具有按物点数的能 力。
3-4岁 (1)一般能口头数数从1到10,但没有
数与实物的一一对应(口头数数)。
但大多是像背儿歌似的背通这些数字,带 有顺口溜的性质,并没有形成一个数词与 相应的实物一一对应的联系(见图4-3), 还不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5岁以后的幼儿很多能从中间任意一个数接 着往下数,但遇到进位时常发生错误,往 往又会从头数起。尽管口头数数是一种机 械记忆的结果,但对幼儿理解自然数的顺 序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案例
在妈妈的眼里,三岁的童童可聪明啦!“1, 2,3,4,5……”,他可以像唱歌一样,数 到20多呢。有一天,童童正在桌面上摆弄 积木,妈妈指着他摆好的积木问:“童童 你摆了几块积木呀?”童童嘴里数道:“1, 2,3”,但他的手指已经点了6下了。然后, 随便说了个数,告诉妈妈:“我摆了5块积 木。”妈妈对童童的回答有些失望。
2.关于数的序列认识的年龄特点
数的序列,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每个 数在自然数列中的排列,都是按着后面的 一个自然数比前面的一个多1排列,即自 然数的顺序,二是序数。
3-4岁
(1)小班幼儿不能明白数的顺序关系,往 往在一个数与另一个数之间建立的是机械 的联系,更不会比较数的大小。
(2)小班幼儿分不清基数和序数,常常混 淆。
数的组成实质是总数与部分数及部分数与部分数之 间的等量、互补及互换的辩证统一关系,即三个 数群之间的等量、互补和互换关系。
等量关系:数的组成中总数与两个部分数之间均存 在等量关系。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这两 个部分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这个数。
互补关系:指当整体分为两部分时,部分之间存在 着消长、增减关系。数的组成中的两个部分数之 间就存在着互补关系,即一个部分数减1,另个 部分数加1,而总数不变。
一、幼儿数概念发展的年龄特点 (一)幼儿初步数概念发展的一般活动
口头数数 按物点数 说出总数 4按数取物
(二)幼儿初步数概念发展的年龄特点 1.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
2岁左右
在成人教育下,逐步学会个别数词, 如“1”“2”,但往往不能正确地用来表示 实物的数量
口头数数出现的特点
(1)幼儿一般只会从1开始顺序往下数,如 果遇到干扰就不会数了; (2)幼儿一般不能从中间的任意一个数开始 数,更不会倒着数数; (3)幼儿在口头数数中常会出现遗漏数字或 循环重复数字的现象。
3.幼儿数的守恒年龄发展特点
5-6岁 大班幼儿的数守恒已基本形成,具体表现在:
不受物体大小、颜色、排列顺序等的影响, 能根据事物的本质,即数量的多少作出正 确判断且速度较快。
4.有关数的组成年龄发展特点
数的组成是指一个数(除1以外)(总数)可以分成几 个部分数,几个部分数可以合成一个数(总数), 所以数的组成包含着组合和分解两个方面,从本 质上说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掌握数的结构。
(2)序数: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的排列次序 的通常表示“第几个”。
4、数的守恒
数的守恒指的是物体的数目不会因为体积、大小、
。 排列顺序、长短等的改变而改变
5、数的运算
(1)加法运算(求和运算)
(2)减法运算
请阅读案例并思考以下问题:
案例中的童童为什么不能回答“一共摆了几 块积木”的问题?
童童处于计数的哪个发展阶段?
4-5岁
(1)中班幼儿能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初步 理解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多1和少1的关系, 有些建立起抽象数的顺序和数的大小的明 确关系。
(2)中班幼儿序数观念有了较快的发展, 多数能指出5个或10个以内实物的排列顺 序,能够正确运用第一、第二等序数词。
5-6岁(20以内数的顺序)
(1)大班幼儿对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多1和 少1关系有一定认识了,加之熟练的数序 记忆,已经逐渐理解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多 1和少1关系。
(2)大班幼儿的对序数的儿数的守恒年龄发展特点
3-4岁 这一时期的幼儿思维具有单向性和不可逆性,
尚未形成数守恒的概念,在做判断时带有 很大的情绪色彩。 4-5岁 中班幼儿数的守恒得到一定发展,逐步摆脱 物体大小的干扰,能以数量来判断两组物 体是否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