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核电厂运行前的环境放射性本底调查和运行期间的环境监测计划_王文海
核电厂环境放射性监测规范
核电厂环境放射性监测规范引言:核能作为当前主要的替代能源之一,具有高效、清洁和低碳排放等优势。
然而,与此同时,核能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与环境放射性污染相关的问题。
基于此,核电厂环境放射性监测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监测目标、监测方法、监测周期和监测报告几个方面来介绍核电厂环境放射性监测规范。
一、监测目标核电厂环境放射性监测的目标是对核电厂周边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放射性物质进行准确、全面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核能的安全利用。
1. 常规监测:对核电厂周边土壤、水体、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进行监测。
监测点的设置应考虑到不同的地形和气象条件,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偶发事故监测:针对核电厂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制定应对措施并建立相应的监测点位,对周边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报警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以避免事故对环境和人群的不可逆转的伤害。
二、监测方法核电厂环境放射性监测应采用科学、准确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真实性。
1. 样品采集:采集不同污染源、区域的环境样品,包括土壤、水体、大气、植物等,确保代表性和可比性。
样品采集应按照相关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污染和样品变质。
2. 样品预处理:对采集的样品进行预处理,如样品的制备、分解、浓缩等操作,同时根据不同的分析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3. 分析测定:根据监测目标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放射性物质的测定。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γ射线分析、β粒子分析、α粒子分析等。
应确保分析设备的性能和操作人员的技能符合相关要求。
三、监测周期核电厂环境放射性监测的周期性很重要,可以有效把握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1. 常规监测周期: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常规监测,以全面了解核电厂周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状况。
监测周期的确定应综合考虑环境变化、核电厂运营情况、相关法规和标准等因素。
2. 偶发事故监测周期:对于核电厂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应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并在日常监测的基础上增加事故发生时的监测频次。
核安全综合知识04
第四章流出物和环境放射性监测考试要求:1.熟悉环境放射性本底调查;2.了解环境天然放射性的来源;3.了解环境中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来源;4.熟悉控制流出物排放的基本原则;5.熟悉流出物监测的基本要求;6.了解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的迁移和蓄积;7.熟悉人类核活动对环境辐射水平的潜在影响;8.掌握流出固体燃料和环境放射性监督的目的和范围。
思考题1.什么是流出物?流出物能不能做到零排放?2.为什么说流出排放是放射性废物的一种处臵方式;3.为什么对流出物排放要进行控制?4.控制流出物排放的原则是什么?5.对液体流出物排放有什么要求?6.环境放射性监测区分为针对一般环境质量和针对放射性排放源项两类,两者有什么异同?7.放射性本底调查的作用是什么?8.放射性本底调查是否仅仅调查环境中的天然放射性水平?9.简述天然放射性的来源及主要天然放射性核素种类?10.简述环境监测大纲的主要内容?11.环境辐射监测的质量保证起什么作用?12.气态流出物对公众照射的主要途径是什么?13.什么是关键人群组?它具备哪些主要特征?14.哪些人为活动会使环境中天然放射性水平升高?15.人为活动使态天然放射性水平升高是否应进行管理?16.什么是伴生矿?17.伴生矿开采与铀矿开采有什么异同?18.人们为什么对氡,特别是室内氡关心?19.在高空飞行,特别是10000m以上的飞行,为什么要关注机组人员的辐射安全?20.经UNSCEAR的统计,公众平时受的主要贡献是天然辐射源的贡献,你认为这是否意味着可以放松对人工辐射源的管理?为什么?21.在流出物中除了放射性物质之外,你认为还有什么因素应考虑纳入管理?22.在环境监督中除要求准确分析、测量放射性水平外,为什么还要求一并记录相关的环境参数?本章小结:●核与辐射设施在运行时或多或少总是向环境排放放射性物质。
●为确保核与辐射设施周围公众的安全,对流出物必须进行严格管理。
●考虑到流出物是一种废物,且流出物排放本身就是放射性废物处臵的一种方式,因此对流出物排放既要限制处排放总量,又要控制排放浓度,同时必须进行严密监测。
辐射环境监测方案
辐射环境监测方案
为了确保放射源周围环境的安全,了解放射源拟用位置周围环境的辐射现状,特制订本计划。
一、委托山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站承担放射源拟用位置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的监测。
二、对于放射源周围辐射环境背景值监测,按GB/T14583《环境地表剂量率测定规范》进行,对于放射源安装后周围辐射环境的监测,按HJ/T61-2021《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
监测数据认真记录,妥善保存,并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三、检测内容:放射源运行期间,监测的内容主要是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率的监测。
四、监测频次:
1、放射源正常运行时,每年进行两次监测,数据存档备案;
2、放射源进行维修前后,应分别进行一次监测;
3、事故发生后,在事故处理前后对其周围环境分别进行一次监测;
4、放射源退役时,应进行一次退役监测。
五、监测点的位置:
1、放射源正常运行和维修前后的监测点位置为:铅罐表面、距源罐表面1米处;
2、发生事故时监测点的位置为: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区域。
3、放射源退役时的监测点位置为:铅罐表面、距源罐表面1米处、过去安装或存放场所。
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规范
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规范近年来,随着核能产业的发展与应用,核电站的建设数量与规模逐渐增加。
为了确保核电站运行期间辐射环境的安全,辐射环境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规范进行探讨,以确保核电站环境安全与人类健康的保障。
1. 介绍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是指对核电站周边环境中的辐射水平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监测辐射水平,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核电站的正常运行与环境安全。
2. 监测设备与要求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设备应具备高度的精确性、可靠性和灵敏度。
监测设备应经过国家权威机构的认证,并配备合格的监测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同时,监测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定。
3. 监测范围与频率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范围包括核电站周边区域、水源区、辐射源区、土壤、空气中的辐射水平等。
监测范围应综合考虑核电站的规模、风向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制定。
监测频率应根据行业标准进行制定,并在特殊情况下进行即时监测。
4. 监测方法与技术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定点测量、流动监测、空气动力学监测和远程监测等。
不同方法针对不同监测对象具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监测技术应与设备相匹配,并具备可靠的数据记录和处理能力。
5. 监测数据处理与评估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和评估。
监测数据应进行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超过限值的监测数据,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6. 监测报告与公开透明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应定期生成监测报告,并向相关部门进行报送。
监测报告应按照规定内容进行编制,包括监测方法、监测结果、评估分析等。
同时,监测报告应公开透明,向公众开放,以增强社会监督与参与。
7. 应急响应与措施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中应设立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反应和采取相应措施。
应急响应计划应制定,并经常组织演练,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的高效应对。
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规程
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规程一、概述核电站是一种高风险、高能量的工业设施,为了保障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必须进行辐射环境监测,及时掌握环境辐射水平,确保辐射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
本文将介绍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规程。
二、辐射源的分类核电站辐射源主要包括气体排放、液体排放和固体排放,需分别进行监测。
1. 气体排放监测核电站气体排放主要包括氚、氡、碳14等,监测方法包括气溶胶监测和气体监测。
对于气溶胶的监测,可采用颗粒计数仪和沉积采样器,对于气体的监测,可使用活性炭吸附器、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等设备。
2. 液体排放监测核电站液体排放主要包括低放废水和放射性污水,监测方法涉及放射性核素的测量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监测。
放射性核素的测量可采用液闪、液体比例计数器和高纯谱仪等设备,泄漏监测可使用泄漏检测器和气相色谱仪等设备。
3. 固体排放监测核电站固体排放主要包括固体废物和废渣,监测方法包括放射性核素的测量、环境样品采集和放射性物质的质量监测。
放射性核素的测量可采用高纯谱仪和液体闪烁仪等设备,环境样品采集可使用野外环境采样仪器,放射性物质的质量监测可借助重金属分析仪器和离子色谱仪等设备。
三、辐射监测方法辐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人员辐射剂量监测、环境辐射监测和生物监测。
1. 人员辐射剂量监测核电站所有人员都需要佩戴个人剂量仪,个人剂量仪可实时监测个人在工作时间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核电站应建立剂量记录档案,对每位员工的辐射剂量进行定期检测和记录。
2. 环境辐射监测环境辐射监测包括大气、水体和土壤的辐射水平监测。
监测仪器包括γ射线探测器、骨增生仪和多普勒雷达等设备,通过对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的测量,判断环境辐射是否超出国家标准。
3. 生物监测生物监测是通过对人体、动物和植物等生物组织的辐射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
生物监测可采用放射性核素生物学检测方法、染色体畸变分析和核磁共振等技术。
四、辐射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核电站应建立辐射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系统,确保辐射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规范
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规范一、前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然而,核能的开发与使用涉及到辐射安全问题,环境辐射监测成为核电厂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障公众和环境的安全,制定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二、辐射源及环境监测1.辐射源核电厂辐射源主要包括工艺系统、副产品、放射废物和事故可能产生的辐射源。
监测应对厂区内和周边环境辐射源进行全面、准确地监测。
2.监测区域划分核电厂周边区域划分为不同监测区域,包括厂界区、周边区等。
每个区域应有相应的辐射监测点,监测点的数量、分布应符合监测要求,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辐射监测参数辐射监测参数包括环境空气γ辐射剂量率、污染物浓度等。
监测设备应满足精度和可靠性要求,在设备选型和布设位置上应充分考虑不同监测参数的特点。
4.监测时间和频率辐射监测需要长期进行,包括规定的常规监测和对特定事件的紧急监测。
常规监测应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而紧急监测则应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开展。
5.数据采集与报告监测数据应进行实时采集和存储,在监测点安装自动化传输设备,定期上传数据。
监测数据需进行分析和处理,形成监测报告,报告应详细记录监测结果,提供给相关部门和公众参考。
三、监测设备与技术1.监测设备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设备应选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具备辐射剂量测量、核素分析等功能。
设备的选型应满足监测要求,具备稳定性、可靠性和精度高的特点。
2.监测技术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应采用现代辐射监测技术,包括辐射剂量测量、核素分析、环境样品采集等。
监测技术应符合国际标准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优化。
四、核电厂环境辐射影响评价1.环境辐射影响评价核电厂建设前应进行环境辐射影响评价,评估核电厂建设和运营对环境辐射的可能影响。
评价应包括环境辐射监测方案、环境影响预测、辐射源等相关内容。
2.评估指标与标准核电厂环境辐射影响评价应依据国家和国际相关标准进行,确定评估指标和标准。
环境保护部关于秦山第二核电厂3、4号机组长燃料循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环境保护部关于秦山第二核电厂3、4号机组长燃料循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4.02.17
•【文号】环审[2014]27号
•【施行日期】2014.02.1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环境保护部关于秦山第二核电厂3、4号机组长燃料循环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环审[2014]27号)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
你公司《关于报送〈秦山第二核电厂3&4号机组长燃料循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报告》(中核运行安发〔2013〕255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秦山第二核电厂3、4号机组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的秦山核电基地内,秦山核电基地有秦山核电厂一台机组,秦山第二核电厂1、2、3、4号机组以及秦山第三核电厂1、2号机组共七台机组运行。
目前秦山第二核电厂3、4号机组采用年度换料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秦山第二核电厂3、4号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境效益,秦山第二核电厂拟将目前的年度换料变更为长周期燃料循环。
你公司提交的《秦山第二核电厂3&4号机组长燃料循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格式与内容满足秦山第二核电厂3、4号机组设计上进行重大变更后对环境辐射影
响进行评价的要求。
专题报告对项目实施后放射性源项的变化特征分析,对环境保护设施性能、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的考虑,以及对正常运行和设计基准事故条件下的环境影响分析、评价模式和参数是可以接受的。
环境保护部
2014年2月17日。
核电厂环境保护监督检查方案
核电厂环境保护监督检查方案核电厂环境保护监督检查方案是为了加强对核电厂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确保核电厂环境保护工作符合国家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环境健康。
二、监督检查内容1.核电厂环境保护设施和设备的运行情况,包括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2.核电厂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3.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4.环境应急预案和处理措施的完善性和可行性;5.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三、监督检查方式1.定期检查:每年至少一次对核电厂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全面检查;2.特别检查:针对核电厂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项检查;3.抽查检查:随机抽查核电厂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某些环节,对其进行检查。
四、监督检查程序1.检查前准备:了解核电厂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确定检查范围和检查重点;2.检查实施:实地检查、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核电厂环境保护工作的情况;3.检查记录:对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形成检查报告;4.反馈意见:对核电厂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核电厂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5.检查后跟踪:对核电厂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五、监督检查要求1.监督检查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保证检查工作的公正、客观、准确;2.监督检查人员要尊重核电厂的生产经营秩序,确保检查不影响核电厂的正常生产;3.监督检查人员要重视安全,遵守核电厂的安全规定,确保检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4.监督检查结果要及时向核电厂和相关部门报告,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六、监督检查责任监督检查责任由核电厂所在地的环境保护部门承担。
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背景和技能,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才能参加监督检查工作。
对于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核安全专业实务2013年 第14章 辐射环境监测—要点
第十四章 辐射环境监测第一节 辐射环境监测的概述一、监测概念z我国现标准GB18871-2002采用了IAEA机构的定义:——为评价或控制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对剂量或污染所进行的测量及对测量结果的解释。
这段简短的定义包含多层意思:(1)监测目的——评价或控制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的照射。
这里的“辐射”是贯穿辐射,放射性物质指各种放射性核素,“照射”包括对人员的内照射和外照射。
(2)监测内容——贯穿辐射和放射性物质对人产生的辐射剂量,和/或放射性物质对环境介质造成的污染程度或水平。
(3)监测手段——测量和分析。
(4)监测结果——不仅仅是提供监测的数据,还有给出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二、辐射环境监测分类z按监测对象分:(1)针对较大区域内的一般环境质量监测;(2)针对特定核与辐射设施的监测。
z按监测的属性分:(1)按计划开展的常规监测;(2)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监测。
z针对核与辐射设施运行时间顺序,环境监测可分为:(1)核与辐射设施运行前本底调查;(2)核与辐射设施运行期间的监测;(3)核与辐射设施退役终态监测。
z针对核与辐射设施监测的实施主体,环境监测可分为:(1)由企业组织的监测;(2)由政府组织的监督性监测。
三、辐射环境监测的作用z辐射环境监测的主要作用包括:(1)验证核与辐射设施对环境的实际影响是否处在所控制的范围之内;(2)发现核与辐射设施的异常排放;(3)严重事故时可以判定污染的范围和水平;(4)改善公共关系。
四、辐射环境监测的特点z监测具有一定的特点:(1)环境中辐射及放射性核素种类繁多,辐射环境监测时它们有时彼此相互干扰;(2)环境介质复杂,对不同的环境介质需采用不同的监测(取样)方法;(3)辐射环境监测往往是在很高的环境背景值下去探查一个附加的小增量,辐射环境监测受环境放射性背景值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大,只有在良好的质量保证下,才能取得准确的监测结果。
第二节 环境中放射性的背景情况z环境放射性监测是在较高的放射性背景情况之下去探查一个小的附加增量,环境中较高的放射性背景值主要是天然放射性的贡献。
核电站中的放射性监测与测量技术
核电站中的放射性监测与测量技术放射性监测与测量技术在核电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不仅能够用于核电站的工作环境监测,还可用于对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环境介质等进行放射性监测与测量。
本文将从放射性监测的意义、监测技术和测量技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放射性监测的意义放射性监测是核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工作环境、废水、废气等进行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核电站的放射性污染情况,保障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健康。
同时,放射性监测还可以帮助核电站优化运行,提高核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放射性监测技术1. 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主要用于核电站周边环境的放射性监测。
常用的环境监测技术包括空气γ辐射监测、大气氡浓度监测、土壤γ辐射监测等。
其中,空气γ辐射监测通常采用γ辐射探测器,可以实时监测周围空气中的γ辐射水平。
大气氡浓度监测则采用氡子室等设备,可以测量大气中的氡浓度水平。
土壤γ辐射监测则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并利用γ辐射仪进行测试。
2. 废水监测技术废水监测技术主要用于核电站所产生的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的监测。
常用的废水监测技术包括β放射性测量技术、α放射性测量技术等。
其中,β放射性测量技术通常采用β计数管或液闪计数器,可以测量废水中的β放射性物质的浓度。
α放射性测量技术则通常采用α计数管或α谱仪,可以测量废水中的α放射性物质的浓度。
3. 废气监测技术废气监测技术主要用于核电站所排放的废气中的放射性物质的监测。
常用的废气监测技术包括气溶胶监测技术、气相分析技术等。
其中,气溶胶监测技术通常采用气溶胶监测器,可以测量废气中的气溶胶放射性物质的浓度。
气相分析技术则通常采用气相色谱法或质谱法,可以测定废气中不同化学物质的含量和放射性物质的浓度。
三、放射性测量技术1. γ辐射测量技术γ辐射测量技术常用于测量核电站中的γ辐射源或放射性物质的γ辐射强度。
常用的γ辐射测量技术包括γ辐射探测器测量法、γ谱仪测量法等。
γ辐射探测器测量法适用于快速测量γ辐射场强的情况,通过探测器对γ辐射进行直接测量。
核废水排海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方法
核废水排海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方法随着核能的广泛应用,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议题。
然而,核电站的运行必然伴随着核废水的产生。
核废水是指在核电站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水体。
处理和排放核废水的方式一直备受争议,其中核废水排海这一方法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从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方法两个方面来探讨核废水排海的问题。
一、环境影响评价核废水排海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可能产生潜在的危害,因此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必要的。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通过对核废水排海的环境效应进行预测、评估和决策,旨在减少和预防环境损害。
以下是常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1. 生态风险评估:通过对核废水排海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进行评估,确定排放水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
常见的评估指标包括物种多样性、生物量、生态系统稳定性等。
2. 水质评估:核废水排海可能导致水质严重污染,因此进行水质评估是必要的。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理化指标测试、生物指标监测等,通过对水样的采集和分析,判断核废水排海对海水水质的影响程度。
3. 放射性物质扩散模拟:核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其扩散对周边海域的辐射影响需要进行评估。
利用数学模型对核废水排放后放射性物质在海水中的扩散情况进行模拟,以评估辐射程度。
二、监测方法核废水排海后,密切监测水质和环境变化是确保核废水排放在安全范围内的关键。
以下是常用的监测方法:1. 定点监测:在核废水排海的附近设置监测站点,定期采样并进行水质和放射性物质测试。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比对,掌握核废水的排放情况。
2. 远程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和传感器等设备,对核废水排放区域进行远程监测。
通过监测设备获取相关的数据,实时掌握核废水的排放情况,并迅速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3. 生物监测:利用生物学指标监测核废水排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对周边海域的生物进行采样和观察,评估核废水排放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程度。
三、结论核废水排海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
我国开展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现状与展望
第41卷㊀第6期2021年㊀11月㊀辐㊀射㊀防㊀护Radiation㊀ProtectionVol.41㊀No.6㊀㊀Nov.2021㊃综㊀述㊃我国开展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现状与展望陈前远1,2,杨维耿1,赵顺平1,郑惠娣1,陈㊀彬1,宋伟刚1(1.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国家环境保护辐射监测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2;2.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与离子束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㊀摘㊀要:为评估开展第二次全国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的必要性,本文详细调研和统计了全国天然放射水平调查开展以来,历次辐射环境水平调查所涉及的监测对象(介质)㊁监测项目及点位覆盖情况㊂经对比分析发现,我国辐射环境水平调查存在空气和生物介质调查数据偏少㊁人工放射性核素调查不充分㊁海洋环境监测覆盖面不足㊁氡浓度调查不受重视和水体放射性水平调查需要进一步夯实等不足之处;我国辐射环境水平调查下一步的工作应以数据库建库,以及针对上述不足补充开展单项调查为重点,待时机成熟后再启动第二次全国性综合调查㊂关键词:核与辐射;辐射监测;核能;放射性中图分类号:X82文献标识码:A㊀㊀收稿日期:2021-01-1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975207);浙江省环保科研项目(2017A004)㊂作者简介:陈前远(1983 ),男,200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应用(放射)化学专业,201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能与核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㊂E -mail:colinsunny@㊀㊀开展辐射环境水平调查,是获取各种环境介质放射性水平现状㊁了解我国境内辐射环境水平变化趋势㊁以及评估各类核与辐射设施运行对外围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㊂2011年日本3㊃11福岛核事故之后,我国境内 谈核色变 的现象屡屡见于媒体;核安全法2018年实施以来,核安全监管面临的压力空前巨大,公众对辐射环境水平现状的知情需求日益高涨;2021年4月,日本作出排放福岛污染水决定之后,海洋辐射环境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㊂我国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开展于1983 1990年,30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低碳经济的深入推进,我国核电装机容量㊁核燃料循环设施数量㊁核技术利用设施数量和NORM 设施的开发力度突飞猛进,整体环境的辐射水平也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㊂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开展辐射环境水平质量监测和重点监管核与辐射设施外围辐射环境监测,是网络成员单位重要职责之一㊂本文以第一次全国性辐射环境水平调查[1]为起点,以我国辐射环境监测机构近30年来开展的各类调查(监测)活动为主线,以其他机构开展的调查工作为辅线,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对我国已经开展的各类辐射环境水平调查所涵盖的监测介质(对象)㊁项目和点位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我国下一步拟开展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工作建议㊂1 我国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现状本文所列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现状,主要指的是生态环境部门组织的全国范围内的各类调查工作,包括各类辐射环境本底/现状水平调查㊁核与辐射设施外围辐射环境调查㊁NORM 相关辐射环境水平调查,对其他部门开展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㊁以及其他区域性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也作了不完全统计㊂为更加直观㊁定量的反映调查开展现状,对历次调查覆盖的监测对象(介质)㊁监测项目和点位覆盖情况作了定量统计,其中,监测对象(介质)包含环境γ辐射㊁空气㊁陆地水体(底泥㊁沉积物)㊁陆生生物㊁土壤㊁海水(沉积物)和海洋生物等;监测项目按γ辐射㊁氡(子体)㊁天然核素㊁人工核素和其他核素(3H㊁14C 等既有宇生途径,又有人工途径产生的核素)进行区分;监测点位覆盖情况按点位实际数量㊁涵盖行政区域数量㊁流域和海域数量等进行罗列㊂㊀辐射防护第41卷㊀第6期1.1㊀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1983 1990年)㊀㊀由原国家环境保护局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9个省㊁自治区㊁直辖市和部分市级环境监测站(所)共300余人参加,历时8年[1]㊂形成了全国天然贯穿辐射水平[2]㊁部分地区空气中氡及其子体α潜能浓度[3]㊁各类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水平[4]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5]等全国性专题报告;另外还编制了各省㊁自治区㊁直辖市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和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研究分报告,积累了大量的监测数据㊂全国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开展情况列于表1㊂表1㊀全国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开展情况一览表[1-5][1-5]1.2㊀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开展情况㊀㊀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由国家环保总局于2002 2005年开始组织建设,2007年正式投入运行[5],第一批国控点点位包含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25个㊁陆地辐射监测点318个㊁核环境安全预警点22个㊁水体点70个㊁土壤点175个[6]㊂经过14年的运行,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7],国控点点位包含空气自动监测站500个㊁陆地辐射监测点328个㊁陆地水体点477个㊁水生生物点1个㊁海水(近岸)点48个㊁海洋生物点34个㊁土壤点362个㊁电磁辐射监测点85个㊁国家重点监管核与辐射设施46个㊁在12个核电基地周边海域开展海水㊁沉积物和生物监测[8]㊂2021年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开展现状列于表2㊂1.3㊀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放射性水平调查㊀㊀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放射性水平调查,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源地㊁重点监管的核设施与敏感点周边或排放口下游饮用水源㊁伴生放射性矿周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㊁土壤和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相对较高地区饮用水水源等[9-11]㊂调查具体涉及项目和点位覆盖情况等列于表3㊂1.4㊀全国污染源普查伴生放射性污染源普查㊀㊀2006年10月,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伴生放射性污染源普查工作㊂选定稀土㊁铌/钽㊁锆石和氧化锆㊁锡㊁铅/锌矿㊁铜㊁铁㊁磷酸盐㊁煤(包括煤矸石)㊁铝和钒等11类矿产资源[12];2016年,原环境保护部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启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伴生放射性矿污染源普查工作,在第一次11类矿产的基础上,增加了钼㊁金㊁锗/钛㊁镍等4类普查对象[13-14],两次普查涉及监测对象(介质)㊁监测项目和点位列于表4㊂1.5㊀全国核基地和核设施辐射环境调查现状和评价㊀㊀该项工作于2012年开展,调查对象包括民用和军工核设施,涵盖生产基地㊁科研基地㊁核电基地㊁铀浓缩和元件生产基地㊁铀矿冶设施㊁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等,设施种类和数量多于表2所列重点监管核与辐射设施,调查对象和项目则与表2陈前远等:我国开展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现状与展望㊀㊀㊀㊀㊀㊀表2㊀2021年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开展现状[8][8]表3㊀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放射性水平调查开展情况[9][9]表4㊀全国污染源普查伴生放射性污染源普查(第一次和第二次)开展情况Tab.4㊀The first and second National Pollution Source Screening of NORMs in China㊀辐射防护第41卷㊀第6期所列同类设施类似,补充了人为活动引起的天然放射性水平增加(NORM)数据和核技术利用设施辐射环境水平数据[15]㊂1.6㊀其他区域性调查工作1.6.1㊀东㊁南海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1998年,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站牵头开展了我国东㊁南海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工作,浙江省和广东省辐射监测机构承担了海洋环境放射性调查样品的分析,并形成了专题报告[16-17]㊂调查涉及监测对象(介质)㊁项目和点位情况列于表5㊂表5㊀东㊁南海近岸海域放射性调查开展情况[16][16]1.6.2㊀核电厂运行前本底调查㊀㊀根据‘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 6249 2011)[18]和‘核电厂环境放射性本底调查技术规范“(NB/T20139 2012)[19]等标准规定,我国沿海已运行的12个核电基地均至少已获取了运行前2年本底监测数据,数据覆盖所有环境介质,监测核素种类包含了人工和天然放射性核素㊂此外,湖北咸宁大畈㊁江西九江彭泽㊁湖南益阳桃花江㊁重庆涪陵㊁河南南阳㊁吉林靖宇等内陆厂址,也至少获取了1年的选址/可研期本底监测数据㊂1.6.3㊀室内和环境氡全国/局部区域调查㊀㊀关于室内氡的水平调查一直都在断断续续的进行;王春红等[20]使用累积测量方法,测量了国内1个省(浙江省)和其他7个分布于不同省份城市共2029个房间的氡浓度数据;尚兵等[20-21]采用统一的累积测量方法对国内26个城市约3098间房屋内的氡浓度水平进行了调查,发现室内氡水平呈现整体上升趋势㊂这是国内近30年来开展的规模较大的两次氡浓度水平调查㊂1.6.4㊀其他地方性调查工作㊀㊀在生态环境部统一部署下,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在雄安新区和东北边境地区分别开展了环境辐射水平本底调查工作㊂利用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项目,生态环境部组织重庆市和湖北省开展了三峡库区水环境放射性水平调查[22]㊂2㊀存在问题分析2.1㊀部分环境介质调查开展不充分㊀㊀全国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未涉及空气和生物介质;专项调查侧重于水体放射性监测;核基地调查㊁核电厂本底调查覆盖了这些介质,但是数据覆盖面仅限于设施周边;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补充了空气介质数据,但是,陆生生物仅仅布设了一个点位,海洋生物监测点位数量同样偏少㊂因而,各类生物样品放射性水平调查数据亟需补充㊂2.2㊀人工放射性核素调查不充分㊀㊀全国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对人工放射性核素是存在缺位的;尽管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作了一定的补充,覆盖的点位数与全国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相比还是有极大差距,各类监测对象(介质)人工放射性核素水平数据亟需补充㊂2.3㊀海洋环境监测覆盖面不足㊀㊀东㊁南海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环境放射性调查未覆盖我国所有海域,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开展了近岸海水和海洋生物监测,补充了相应介质监测数据,但是点位偏少且未覆盖沉积物监测;生态环境部门尚未开展管辖海域放射性监测工作,海洋放射性水平调查深度和广度均需得到加强㊂2.4㊀氡的监测未引起足够重视㊀㊀氡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受到公众普遍关注;由1.1节㊁1.2节和1.6.3节所列我国部分氡水平调查开展情况可知,我国尚未集中开展超过万间房屋的氡调查,氡调查工作缺乏统一规陈前远等:我国开展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现状与展望㊀划㊁样本量偏少,代表性不够㊂2.5㊀水体放射性水平调查需进一步夯实㊀㊀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调查未铺开进行90Sr和其他人工核素分析,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仅在部分饮用水点位和地表水点位开展了人工核素监测;相较于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各类陆地水体调查样本数也明显偏少;各重点河流周边NORM设施开发利用所引起的水体中天然辐射水平变化也不容忽视[12-14],天然辐射水平调查数据也需得到补充㊂3㊀对策与建议3.1㊀开展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建库工作㊀㊀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我国环境放射性水平精细图谱建设 项目正在推动中,数据库建设重要性显而易见㊂前述各项调查积累了大量数据,数据提交格式不尽相同,统一的全国辐射环境水平数据库尚未建成㊂建议参照 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数据库 [23],建立更加全面的 中国环境辐射水平数据库 ㊂3.2㊀开展中国海洋辐射环境水平调查㊀㊀对‘东㊁南海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和上述其他调查工作中所列近岸海域本底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将海洋辐射环境水平监测纳入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框架内;适时开展管辖海域海水㊁海洋生物和沉积物监测;补充开展近岸海域海洋沉积物监测㊁适当增加近岸海水和海洋生物监测点位;针对日本福岛污染水排放,抓紧实施专项调查,尽快启动中国海洋辐射环境水平现状调查,调查应重点关注3H㊁14C㊁137Cs㊁90Sr和129I等排放相关核素㊂3.3㊀中国水体放射性核素浓度及周边NORM专项调查㊀㊀补充开展各类陆地水体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水平调查;在全国重点河流和新建重点水利设施增加布点,开展天然和人工放射性水平调查工作;同时,开展重点河流周边NORM设施对水体影响的专项调查㊂3.4㊀开展全国氡水平专项调查㊀㊀无论是从氡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全面性㊁氡致人群健康效应㊁还是从室内氡的防控趋势和国内外对氡监测的重视程度来说,开展全国氡水平调查,刻不容缓㊂3.5㊀开展土壤㊁生物及空气放射性水平专项调查㊀㊀土壤辐射环境本底调查已经在第一次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中充分开展,但是人工放射性核素的监测未在全国性调查中展开㊂空气和生物介质中放射性水平数据存在大量空白㊂因而,需补充开展全国空气和生物介质中放射性水平调查,并开展全国土壤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水平调查㊂3.6㊀引入航空测量等调查手段㊀㊀航空监测是由铀矿勘查航空γ能谱测量技术发展起来的,航测设备对地面和空气放射性灵敏度高,不受地面交通条件限制,覆盖面宽㊂美国每3~5年对核设施开展一次航测[24]㊂可考虑将航空测量用于核设施㊁NORM设施以及高本底地区辐射环境水平调查工作㊂4㊀结语㊀㊀综上所述,自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以来,我国环境辐射水平调查工作从未间断,获得了大量基础数据㊂但是,历年的调查工作在放射性核素种类㊁监测点位㊁监测介质覆盖面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㊂下阶段,我国环境辐射水平调查工作可以从原有监测数据入库整合出发,逐步开展各项补充调查工作,引入航空测量等新型监测手段,在建库㊁查漏和补缺工作告一段落后,适时开展第二次全国环境辐射水平调查㊂参考文献:[1]㊀何振芸,罗国帧,黄家矩.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1983 1990年)概况[J].辐射防护,1992,12(2):81-95.HE Zhenyun,LUO Guozhen,HUANG Jiaju.Nationwide survey of environmental natural radioactivity level in China (1983 1990)[J].Radiation Protection,1992,12(2):81-95.[2]㊀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总报告编写小组.全国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1983 1990年)[J].辐射防护,1992,12(2):96-121.㊀辐射防护第41卷㊀第6期General Report Writing Team.Survey of environmental natural penetration radiation level in China(1983 1990)[J].Radiation Protection,1992,12(2):96-121.[3]㊀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总报告编写小组.我国部分地区空气中氡及其子体α潜能浓度调查研究(19831990年)[J].辐射防护,1992,12(2):164-171.General Report Writing Team.Survey of concentrations of Radon andαpotential energy of Rn daughter in air in some regions of China(1983 1990)[J].Radiation Protection,1992,12(2):164-171.[4]㊀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总报告编写小组.全国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调查(1983 1990年)[J].辐射防护,1992,12(2):143-163.General Report Writing Team.Survey of natural radioactivity of the waters China(1983 1990)[J].Radiation Protection,1992,12(2):143-163.[5]㊀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总报告编写小组.全国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研究(1983 1990年)[J].辐射防护,1992,12(2):122-142.General Report Writing Team.Investigation of natural radionuclide contents in soil in China(1983 1990)[J].Radiation Protection,1992,12(2):122-142.[6]㊀刘华,赵顺平,梁梅燕,等.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回顾与展望[J].辐射防护,2008,28(6):362-376.LIU Hua,ZHAO Shunping,LIANG Meiyan,et al.Review and prospect of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monitoring in China [J].Radiation Protection,2008,28(6):362-376.[7]㊀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文件.关于确定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第一批国控点点位的通知[Z].环办函[2007]168号.2007.[8]㊀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文件.关于印发全国辐射环境监测方案(2021版)的通知[Z].环辐监[2021]4号.2021.[9]㊀原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关于印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放射性水平调查与评价技术要求“的通知[Z].环办核设函[2017]103号.2017.[10]㊀赵广翠,刘陆,马国学,等.2017 2018年北京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放射性水平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2020,29(3):260-267.ZHAO Guangcui,LIU Lu,MA Guoxue,et al.Investigation of radioactivity levels of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Beijing from2017to2018[J].Chin J Radiol Health,2020,29(3):260-267.[11]㊀毛盼,田义宗,李钢,等.天津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放射性水平调查研宄[J].环境影响评价,2019,41(5):94-96.MAO Pan,TIAN Yizong,LI Gang,et al.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radioactivity level of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Tianjin[J].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2019,41(5):94-96.[12]㊀刘华,罗建军,马成辉,等.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伴生放射性污染源普查及结果初步分析[J].辐射防护,2011,31(6):334-341.LIU Hua,LUO Jianjun,MA Chenghui,et al.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NORMs based on the First Nationwide Pollution Source Survey[J].Radiation Protection,2011,31(6):334-341.[13]㊀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关于发布‘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公报“的公告[Z].公告2020年第33号.2020.[14]㊀郑国峰,廖运璇,柏学凯,等.全国伴生放射性矿普查结果分析及监管建议[J].环境保护,2020,(18):38-41.ZHENG Guofeng,LIAO Yunxuan,BAI Xuekai,et al.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second national pollution source census of NORMs and suggestions for supervision[J].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20,(18):38-41. [15]㊀李洋,杨洁,赵杨军,等.全国核基地辐射环境现状评价方法[J].中国科技成果,2017,18(7):31-34.LI Yang,YANG Jie,ZHAO Yangjun,et al.Evaluation method of radiation environmental survey of nuclear facilities in China[J].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2017,18(7):31-34.[16]㊀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东㊁南海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环境放射性调查专题报告[R].1999.[17]㊀宋海青,李灵娟,牛广秋,等.东㊁南海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中γ能谱数据浅析[J].辐射防护,2002,22(2):108-112.SONG Haiqing,LI Lingjuan,NIU Guangqiu,et al.Elementary analysis of gamma ray spectrometry data of the陈前远等:我国开展的辐射环境水平调查现状与展望㊀environmental survey on offshore waters of the East and South China Sea[J].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2,22(2): 108-112.[18]㊀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 201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19]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核电厂环境放射性本底调查技术规范:NB/T20139 2012[S].北京:国家能源局,2012.[20]㊀王春红,潘自强,刘森林,等.我国部分地区居室氡浓度水平调查研究[J].辐射防护,2014,34(2):65-73.WANG Chunhong,PAN Zhiqiang,LIU Senlin,et al.Investigation on indoor radon levels in some parts of China[J].Radiation Protection,2014,34(2):65-73.[21]㊀尚兵,张林,陈斌.中国典型地区室内氡水平的研究[J].工程兵勘探设计,2007,55(5):4.SHANG Bing,ZHANG Lin,CHEN Bin,Study on indoor radon level for typical regions of China[J].Engineering corps exploration and design,2007,55(5):4.[22]㊀重庆市辐射环境监督站,成都理工大学.重庆市三峡库区水环境放射性水平调查成果报告[D].2018.Chongqing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Supervision Center,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Investigation report on radioactivity level in waters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D].2018.[23]㊀盛沛茹,支仲骥,李新德,等.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数据库及其应用[J].辐射防护,1995,15(2):104-110.SHENG Peiru,ZHI Zhongqi,LI Xinde,et al.National database of environmental natural radioactivity level and its application[J].Radiation Protection,1995,15(2):104-110.[24]㊀倪卫冲,顾仁康.核应急航空监测方法[J].铀矿地质,2003,19(6):366-373.NI Weichong,GU Renkang.Airborne monitoring method of nuclear emergency response[J].Uranium Geology,2003,19(6):366-373.Environmental radiation surveys carried out inChina and further suggestionsCHEN Qianyuan1,2,YANG Weigeng1,ZHAO Shunping1,ZHENG Huidi1,CHEN Bin1,SONG Weigang1 (1.Zhejiang Province Radia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 on RadiationMonitoring(MEE),Hangzhou310012;2.Fudan University,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Shanghai200433) Abstract:Aiming to evaluate 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the2nd nationwide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level survey,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urveys carried out ever since the1st nationwide natural radiation level survey were investigated,among which monitoring objects or environmental medias,monitoring items and the coverage of monitoring sites of each survey were analyzed.Several shortages were found,for example,data for air sample and biological sample are insufficient,activity concentration of artificial radionuclides needs to be further investigated,coverage of marine monitoring requires improvement,radon concentration survey wasn t paid adequate attention,terrestrial aquatic radioactivity survey needs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etc.In summary,in the nearest future,establishment of environmental survey database,correspondent surveys for compensating the previous shortages should be the focused.Therefore,the2nd nationwide survey was not suggested to be carried out currently.Key words:nuclear and radiation;radiation monitoring;nuclear power;radioactivity;CLC numbers。
核电厂运行前辐射本底调查工作概述
核电厂运行前辐射本底调查工作概述作者:朱建伟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7年第23期摘要:本文介绍了核电厂运行前辐射本底调查工作的定义、目的、调查内容和工作要求,以及相关调查大纲、报告等的主要内容和格式。
关键词:核电厂;辐射本底;放射性核素中图分类号:TM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23-0119-021 环境辐射本底调查的定义在核电厂运行前对制定范围内的放射性本底进行测量分析以及基于评价目的而对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收集的活动。
2 核电厂运行前辐射本底调查工作的内容核电厂在首次装料运行前通过监测,取得核电厂周围环境γ辐射水平和空气、陆域水、土壤、陆上动植物等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以及海水、海洋生物、海洋沉积物等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的监测数据。
3 开展核电厂运行前辐射本底调查的目的(1)获得核电厂运行前的环境辐射和环境介质中重要放射性核素的本底水平及其变化,确定指示生物品种,为核电厂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环境辐射监测提供可供比较和解释的本底数据。
(2)掌握必要的环境辐射监测技术,为制定核电厂运行后的环境辐射监测方法和程序奠定技术基础。
(3)收集确定关键核素、关键途径和关键人群的相关参考数据,以利于核电厂运行后监测计划的确定及公众的剂量评价。
4 开展核电厂运行前辐射本底调查的意义《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11)中9.1.1的要求:“在核动力厂厂址首台机组首次装料前,营运单位必须完成环境本底辐射水平的调查,至少应获得最近两年的调查数据。
同一厂址后续建造的机组应至少获得最近一年的辐射环境水平现状调查数据。
”这些数据是评估核电厂安全性的必备资料,也能够评价核电厂对周围辐射环境的影响。
当核电厂发生事故时,需要以辐射环境本底调查数据为参考依据判断事故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因此,开展运行前辐射本底调查工作对核电厂的建设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5 核电厂辐射环境本底调查的特点(1)周期长,需要进行连续两年监测。
国家核安全局关于印发《秦山第二核电厂四号机组首次装料前综合检查报告》的函
国家核安全局关于印发《秦山第二核电厂四号机组首次装料前综合检查报告》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核安全局•【公布日期】2011.10.19•【文号】国核安函[2011]144号•【施行日期】2011.10.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核能及核工业正文国家核安全局关于印发《秦山第二核电厂四号机组首次装料前综合检查报告》的函(国核安函[2011]144号)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根据国家核安全法规的有关要求,我局组织检查组于2011年9月27日至29日对你公司秦山第二核电厂四号机组首次装料前核安全和环境保护设施情况进行了综合检查。
现将检查报告印发你公司,请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检查报告中提出的各项要求,确保秦山第二核电厂四号机组首次装料和运行安全。
附件:秦山第二核电厂四号机组首次装料前综合检查报告二○一一年十月十九日附件:秦山第二核电厂四号机组首次装料前综合检查报告检查单位名称:国家核安全局受检单位名称: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检查日期:2011年9月27-29日一、检查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五)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六)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七)相关核安全规定及导则(八)秦山第二核电厂三、四号机组建造许可证条件(九)秦山第二核电厂三、四号机组最终安全分析报告(十)秦山第二核电厂三、四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二、检查内容(一)机械、仪控电设备和役前检查项目(二)系统调试和生产准备(三)辐射防护与应急准备(四)三废系统与环境保护设施(五)质量保证工作(六)实物保护三、检查活动2011年9月27-29日,国家核安全局组织检查组对秦山第二核电厂四号机组首次装料前核安全和环境保护设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名单见附一)。
核电厂辐射环境本底研究的具体情况
核电厂辐射环境本底研究的具体情况作者郑开想核电丁第一次进行装料运行前期一定要展开2年以上时间的辐身环境本底调查,获得核电厂咐近的本底检测的放射性枋含量的一些信息,这主要有海洋介质即海洋沉积物、海洋生物、海水等)、γ辐射水平、陆地介质即陆上动植物、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空气,它成为核电厂装料工作前期辐射背景下的依据资料。
这份原始资料能够给核电厂后面进行的工作起到积极的影响与作用:核电厂进行工作的时候,以射环境本底调查数据为基础,针对核电厂咐近地区环境的具体情况展开发析;核电厂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以辐射环境本底调查数据为依据,对事故的发生的大小程度去进行分析;核电厂没有使用之后,以辐射环境本底调查数据作为借鉴对象,去分析核电厂退役治理的具体效果并且云进行评估核电厂退役后对环境所产生的作用。
并且,第一次装料前期环境影响报告书即是它的运行阶段与国家主管部分委托营运单位反应堆第一次进行装料许可证的重要因素即为核电厂辐射环境本底监测数据。
1 核电厂辐射环境本底研究的具体情况1. 1 本底调查依据的具体研安核电厂辐射环境本底监测数据的进行主要以“核动力厂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11)中9.1.1的规定:在第一次给核动力厂内的第一组设备装料使用之前,厂方必须将厂所在地的辐射水平进行基本调查,获取本地本年度、去年甚至前年的辐射相关数据。
在已有核电厂中增加机组之前,应该对近期(一年内)当地的辐射情况进行调查。
当然本规定中关于新厂首次装料的说明通常并无异议和疑问,毕竟在建厂之前当然有必要对周边环境的辐射情况进行周密的调查,但是对于在原厂址上增设机组的环境调查要求,部分人颇有不解。
依据《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修订编制说明》中相关解释,可以发现《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规定》(NB/T20246—2013)中不仅要求对厂址所在地区内环境进行调查,而且还设定了具体的调查项目、范围和频次,并且提供了指导,帮助调研者选择合适的指示生物,同时给出了每月至少采样一次气溶胶和大气沉降的评测原则。
核电厂环境放射性监测规范
核电厂环境放射性监测规范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核能的特殊性质,核电厂环境放射性监测成为保障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的重要工作。
因此,建立规范、科学的监测体系,确保核电厂环境放射性监测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监测范围和对象核电厂环境放射性监测的范围主要包括核电厂周边环境以及核电厂内部的放射性物质排放和浓度。
核电厂周边环境监测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的放射性物质浓度,以及食品、农产品等人类摄入食物途径的放射性物质摄入量。
核电厂内部监测主要集中在燃料元件组件、冷却和蒸汽环路等关键部位的放射性物质浓度。
二、监测方法和技术核电厂环境放射性监测方法和技术的选择应基于科学、合理的原则,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
监测方法包括采样、分析和测量等环节,常用的技术手段包括γ射线测量、α射线测量和β射线测量等。
同时,在选择监测方法时应考虑到环境介质的特殊性,如水样和土壤样品的不同处理、前处理等。
三、监测设备和仪器核电厂环境放射性监测需要使用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仪器设备,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监测设备和仪器需要经过定期的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监测过程中,还应采取适当的质控措施,如并行采样、复检等,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四、监测频率和报告核电厂环境放射性监测应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并及时生成监测报告。
监测频率的确定应考虑到核电厂运行状态、环境变化和环境介质的敏感性等因素。
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结果、监测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改善措施等内容,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进行公示和共享。
五、应急响应和处理核电厂环境放射性监测中应设置应急响应机制和处理方案,在发生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和应对。
应急响应和处理应基于科学、规范的原则,并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此外,应对不同程度的放射性事故制定相应的预案和紧急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公众的损害。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86)1 总则1.1 本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和国家有关法规,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参照有关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而制订的。
1.2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轻水堆型的陆地固定式核电厂(原则上也适用于核热电厂)。
1.3 核电厂的厂址选择、设计、建造、运行、退役和扩建、改建或变更运行工况,均必须符合本标准有关章节的要求。
1.4 辐射防护原则1.4.1 核电厂所有领导人员辐射照射实践活动要有正当的理由,保护公众免受一切不必要的辐射照射。
1.4.2 辐射防护最优化,即考虑了社会的和积极的因素之后,使核电厂对公众所造成的辐射照射,应遵循“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
1.4.3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对可能受到核电厂辐射照射的公众个人和群体,实行计量当量限度制度。
1.4.4 在应用这些原则是,应考虑现在的实践在未来的岁月理所造成的计量负担。
1.5 核电厂有关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的设施,应通过技术经济论证,采用最优方案,并必须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1.6 核电厂的营运毒物,必须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门颁布的《核电站基本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提交相应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1.7 核电厂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实行专业技术审核,国家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制度。
1.8 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形式对核电厂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检查、监督权、遇有违反本标准,并使环境质量和公众健康受到危害的事件时,有权予以制止,并视情节轻重依法予以惩罚。
2 选址要求2.1 在评价厂址是否适宜核电厂时,必须综合考虑厂址区域的地质、地震、水文、气象、交通运输、工业企业、土地利用、厂址周围人口密度和分布,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合理性等因素;必须考虑厂址所在区域内可能发生的自然的或人为的外部事件对核电厂自身安全的影响;必须考虑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特别是事故工况下的流出物)对环境、生态和公众的影响;必须考虑新燃料、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贮存和运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