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2017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2017](https://img.taocdn.com/s3/m/2a39c723580216fc700afdd7.png)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二、服务内容(一)患者信息管理在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理时,需由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按照要求填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二)随访评估对应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和评估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用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其中,危险性评估分为6级。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三)分类干预根据患者的危险性评估分级、社会功能状况、精神症状评估、自知力判断,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1.病情不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
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2周内了解其治疗情况。
对于未能住院或转诊的患者,联系精神专科医师进行相应处置,并在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2周内随访。
2.病情基本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2周时随访,若处理后病情趋于稳定者,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未达到稳定者,应请精神专科医师进行技术指导,1个月时随访。
重性精神病服务规范解读
![重性精神病服务规范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a194d92b9d528ea81c7796d.png)
附件
姓名:
随访日期 危险性 目前症状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编号□□□-□□□□□
年 月 日 0(0级) 1(1级) 2(2级) 3(3级) 4(4级) 5(5级)
评定时间段:
上次随访到本次 随访之间的情况
自知力 睡眠情况 饮食情况
社会 功能 情况 患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 关锁情况 住院情况 实验室检查 服药依从性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是否转诊
评定等级和次数: 随访期间内最高 等级或最多次数
随访分类为不稳定的必需要转诊
每次剂量 mg 每次剂量 mg 每次剂量 mg
用药情况 康复措施 本次随访分类 下次随访日期
次 次 次
1生活劳动能力 2职业训练 3学习能力 4社会交往 5其他 1不稳定 2基本稳定 年 月 3稳定 日 0未访到
注意与社会功能的逻辑对应关系 □/□/□/□ □ 三次未访到的为失访
最近诊断情况 最近一次治疗效果 患病对家庭 社会的影响 关锁情况 经济状况 专科医生的意见(如有请记录) 填表日期
□ 3肇祸 6无 □ 次
1贫困 ,在当地贫困线标准以下
2非贫困
3不详
□
年 月
日 医 生 签 字
解读
1、诊断填写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2、非管理范围的诊断病种需排除 诊断明确:需有资质医疗单位出具的诊断证明材料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 状,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 感性障碍、偏执性精伴发精神 障碍。
(明确需要管理的对象和病种)
常见特殊病种
分裂样精神病(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目前随访管理服务对象
第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第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ca61214be23482fb4da4cc8.png)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二、服务内容(一)患者信息管理在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理时,需由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按照要求填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二)随访评估对应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和评估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其中,危险性评估分为6级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三)分类干预根据患者的危险性评估分级、社会功能情况、精神症状评估、自知力判断,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1.病情不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
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2周内了解其治疗情况。
对于未能住院或转诊的患者,联系精神专科医师进行相应处置,并在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2周内随访。
2.病情基本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
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2周时随访,若处理后病情趋于稳定,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未达到稳定者,应请精神专科医师进行技术指导,1个月时随访。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试题及答案学习总结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试题及答案学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24cc92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1.png)
一、填空题(每空 1. 5 分, 40 空共计 60 分)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的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主要包括()、()、()()、()、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2、在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理时,需由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为患者进行一次(),为其建立(),并按照要求填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3、对应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和评估患者的躯体疾病、()、()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其中,危险性评估分为()级。
4、根据患者的()、()、()、自知力判断,以及患者是否存在()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5、病情不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
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周内了解其治疗情况。
对于未能住院或转诊的患者,联系()进行相应处置,并在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 2 周内随访。
6、病情基本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或(),还是伴有()或躯体症状恶化,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时随访,若处理后病情趋于稳定者,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时随访;未达到稳定者,应请精神专科医师进行技术指导,()时随访。
7、病情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时随访。
8、每次随访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和()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一)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一)](https://img.taocdn.com/s3/m/d69b5554aef8941ea66e054f.png)
修订背景及内容
修订背景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 目实施,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国家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进行 了修订,修改完善了有关内容,精简了 部分工作指标,并下发了《国家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主要修订内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对有关服务规范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精简和优化了部分工作指 标。主要修改如下: ☆ (一)进一步明确服务对象为常住人口 ☆ (二)将原版中的“考核指标”改为“工作指标” ☆ (十一)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Q&A
☆ 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需要纳入社区管理吗? 答:住院患者不属于社区服务对象。
03
服务内容
服务内容
01 患者信息管理 02 随访评估 03 分类干预 04 健康体检 05 患者和家属健康教育
患者信息管理
在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理时,需由家属 提供或直接转自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 信息,同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 民健康档案,并按照要求填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 人信息补充表,,并录入信息系统。
● 分裂情感性障碍 ● 偏执性精神病
应急处置和符合《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 第二款第二项情形并经诊断、病情评估为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限于此六种疾病
● 双相(情感)障碍
●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登记报告与建档-精神卫生医疗机构
门诊 住院
主动告知社区服务内容、权益和医 务等,征求意见并签署《严重精神 障碍社区管理治疗服务知情同意书》
患者信息管理
☆ 早起发现 ☆ 早诊断 ☆ 登记报告与档案
早起发现
精神卫生 医疗机构
基层卫生 医疗机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d0cc44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6a.png)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5.28•【文号】国卫疾控发〔2018〕13号•【施行日期】2018.05.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精神卫生正文关于印发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8〕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为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适应精神卫生工作发展需要,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对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的有关要求,我委组织编制了《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
现印发给你们(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下载),请遵照执行。
原卫生部发布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卫疾控发〔2012〕20号)同时废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5月28日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精神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
为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现、治疗、管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回归社会,充分发挥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机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含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下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中的作用,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和工作流程,提高防治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工作规范。
本规范的服务对象为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六种严重精神障碍的确诊患者。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并经诊断、病情评估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限于上述六种疾病。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服务规范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服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499218ca45177232e60a292.png)
.
□
□
□
10
健康体检表
内容 症状
检查项目 1无症状 2头痛 3头晕 4心悸 5胸闷 6胸痛 7慢性咳嗽 8咳痰 9呼吸困难 10多饮 11多尿 12体重下降 13乏力 14关节肿痛15视力模糊16 手脚麻木17尿急18尿痛 19便秘 20腹泻21恶心呕吐22眼花 23耳鸣 24乳房胀痛 25其他 :幻觉、行为怪异
1.检查发现。2.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3.健
(2 型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
康体检。
八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 理
和 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 1.患者信息管理。2.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
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3.健康体检。
卫 生 服
基 层 卫
辖区内肺结核病可疑者
九
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及诊断明确的患者(包括 耐多药患者)
危险性行为
精神状况
社会功能是否恢复
精神症状是否消失
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复
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
或躯体疾病情况
三个分类
不稳定、基本稳定、稳定
.
16
1.病情不稳定患者
第1维度
若危险性为 3~5 级
第2维度
或精神病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急性药 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
干预措施
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 第三版)
.
1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7年1月,发布第三版 2011年版的修订 适用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站) 包括12项内容
.
2
附件
2016
2016 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览表
第三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第三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25b75b8e53a580216fcfe85.png)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二、服务内容(一)患者信息管理在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理时,需由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按照要求填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二)随访评估对应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和评估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其中,危险性评估分为6级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三)分类干预根据患者的危险性评估分级、社会功能情况、精神症状评估、自知力判断,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1.病情不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
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2周内了解其治疗情况。
对于未能住院或转诊的患者,联系精神专科医师进行相应处置,并在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2周内随访。
2.病情基本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
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2周时随访,若处理后病情趋于稳定,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未达到稳定者,应请精神专科医师进行技术指导,1个月时随访。
第三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第三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fd3424ef12d2af90242e66b.png)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二、服务内容(一)患者信息管理在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理时,需由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按照要求填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二)随访评估对应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和评估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其中,危险性评估分为6级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三)分类干预根据患者的危险性评估分级、社会功能情况、精神症状评估、自知力判断,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1.病情不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
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2周内了解其治疗情况。
对于未能住院或转诊的患者,联系精神专科医师进行相应处置,并在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2周内随访。
2.病情基本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
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2周时随访,若处理后病情趋于稳定,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未达到稳定者,应请精神专科医师进行技术指导,1个月时随访。
第三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第三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63c311abcd126fff7050be9.png)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二、服务内容(一)患者信息管理在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理时,需由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按照要求填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二)随访评估对应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 4 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和评估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其中,危险性评估分为 6 级0 级:无符合以下1~5 级中的任何行为。
1 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 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 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 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 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三)分类干预根据患者的危险性评估分级、社会功能情况、精神症状评估、自知力判断,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1. 病情不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3~5 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
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2周内了解其治疗情况。
对于未能住院或转诊的患者,联系精神专科医师进行相应处置,并在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 2 周内随访。
2. 病情基本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1~2 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
2019年版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服务规范
![2019年版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服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4b02f6969eae009581becee.png)
如果近1年表现有精神症状,应在健康体检表“症 状”栏选勾“25其他”项,并填写具体的精神症状
在健康体检表中的“现存主要健康问题” 栏“神经 系统”或“其他系统疾病”项选勾“2有”,并填 写出所罹患的严重精神障碍疾病名称
居民健康档案
将近1年的住院情况和用药情况,填写在相应的健康体检 表栏中,如果无,则不需填写
1.检查发现。2.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3.健 康体检。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 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 1.患者信息管理。2.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
八
理
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3.健康体检。
九 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辖区内肺结核病可疑者
1.筛查及推介转诊。2.第一次入户随访。3.
及诊断明确的患者(包括
耐多药患者)
国
掌 握 重 点 和 要 点
基 本 公 共 卫 生 服 务
工 作
家 卫 计 委 基 层 卫 生
司
2019
意 见
年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
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诊断明确
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出院证明(盖章) 精神科医师诊断和复核诊断表(签名) 严重精神障碍线索调查登记表
在家居住
出院患者,包括疗养院、养老院、托养机构等
姓名:个人基Βιβλιοθήκη 信息表编号□□□-□□□□□
性别 身份证号
1男 2女9未说明的性别0未知的性别□
工作单位
出生日期
□□□□ □□ □□
本人电话
联系人姓名
联系人电话
常住类型 血型
文化程度
职业
婚姻状况 医疗费用 支付方式 药物过敏史 暴露史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36ff26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9.png)
1、精神分裂症表现
• (5)认知功能障碍 • • 注意增强:主动注意的增强。有妄想观念
的病人,过分地注意他人的一举一动是针 对他的。 • 有疑病观念的病人,过分注意自身的健康 状况。 • 注意涣散:主动注意的不易集中,注意稳 定性降低,易被外界干扰。
1、精神分裂症表现
• 记忆增强:指病态的记忆增强,对病前不 能够且不重要的事情都能回忆起来。
• (3)情感障碍 • 情感淡漠: 为情感活动减退表现。病人对外界
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情感反应。对引起正常人的 极大悲伤或愉快的事无动于衷。对周围发生的事 漠不关心,说话声调平淡,面部表情呆板,内心 体验贫乏或缺如。严重时对个人生活漠不关心。
• 情感倒错: 病人的情感体验与当时外界刺激及 思维内容不协调。如说到别人在迫害他时,表现 为愉快的表情。听到令人高兴的事时,反而表现 为伤感。
言语单调空洞,自感“脑子空虚”,回答 简单“不知道”、“不清楚”、“什么也 没想”。
1、精神分裂症表现
• 思维松弛(思维散漫):联想散漫。思维 缺乏连贯和逻辑,内容结构无序,回答不 切题。表现为说话东拉西扯,回答不易理 解,交流困难。严重发展为思维破裂。
• 思维破裂:联想断裂。思维缺乏连贯和逻 辑。表现为病人言语或书写的句子之间没 有关联,别人无法理解其意义。
一、服务对象
• 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 诊断部门: 精神专科医院 综合医院精神科或心理科
一、服务对象
• 主要包括下例六种精神疾病,(有潜在的 危害性)
• 1、精神分裂症 • 2、偏执性精神病 • 3、双相情感障碍 • 4、分裂情感障碍 • 5、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 6、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禽畜栏
1无 2单设 3室内 4室外
□ □/□/□ □/□/□/□ □/□/□
□ □ □
□/□/□/□/□/□
□ □ □ □ □
个人基本信息表来自 《居民健康档案》,新 版在血型、文化与职业 等有所修订。
附表1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新版修订 增加:就业情况; 患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 改为:危险行为;
• 主要检查是否存在严重的躯体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 脑卒中、肾功能衰竭、肝功能异常等。
4、社会功能
• 个人生活料理 • 家务劳动 • 生产劳动及工作 • 学习能力 • 社会人际交往
(1好、2一般、3较差)
5、服药情况
用药依从性 1按医嘱规律用药 2间断用药 3不用药 4医嘱勿需用药
而停止。 • 5 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
在家估的分级要点实际并不难,可以简单记为: • 0级无,1级骂, 2级3级有打砸; 2级家内摔东西,别人劝说能听话; • 3级折腾出了家,劝说就是不听话;4级毁物还伤人,甚至自伤和自杀; • 5级手中有凶器,想要制止靠警察。 • 想记住更简单的请看:一骂二摔三家外,四、五级邀警察来。
二、服 务 内 容
• (一)患者信息管理 • 2、全面评估: • (1)全面了解患者基本信息 • (2)首次随访评估得到的信息
二、服 务 内 容
• (一)患者信息管理 • 3、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性别 身份证号 本人电话 常住类型
血型
文化程度
职业
婚姻状况 医疗费用 支付方式 药物过敏史 暴露史
既往史
1、危险性评估
• 关于危险行为(如有要填写次数) • 1轻度滋事 次 2肇事 次 3肇祸 次 • 4其他危害行为 次 5自伤 次 6自杀未遂 次 7无 • 重要概念
• 轻度滋事、肇事肇祸-法律定义—由公安确定 • 伤害行为、危害行为-医疗定义—由医务人员确定
1、危险性评估
• 轻度滋事
• 是指公安机关出警但仅作一般教育等处理的案情,例如患者打、骂他人或者扰乱秩序,但 没有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属于此类。
1无 2有:疾病名称
□
1无残疾 2 视力残疾 3听力残疾 4言语残疾 5 肢体残疾 6智力残疾 7精神残疾 8其他残疾
厨房排风设施
1无 2油烟机 3换气扇 4烟囱
燃料类型
1液化气 2煤 3天然气 4沼气 5柴火 6其他
饮水 厕所
1自来水 2经净化过滤的水 3井水 4河湖水 5塘水 6其他 1卫生厕所 2一格或二格粪池式 3马桶 4露天粪坑 5简易棚厕
8小学9文盲或半文盲10不详
□
□□□□ □□ □□
0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1专业技术人员 2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3商业、服务业人员 4 农、林、牧、渔、
水利业生产人员 5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6军人 7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8无职业
□
1未婚 2 已婚 3丧偶 4离婚 5未说明的婚姻状况
• 肇事
• 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未触犯《刑法》,例如患者有行凶伤人 毁物等,但未导致被害人轻、重伤的。
• 肇祸
• 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的。
2、精神状况
• 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如有无幻觉、妄 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
3、躯体疾病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4贫困救助 5商业医疗保险 6全公费 7全自费 8其他
1无 2青霉素 3磺胺 4链霉素 5其他
1无 2化学品 3毒物 4射线
1无 2高血压 3糖尿病 4冠心病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恶性肿瘤 7脑卒中 8严重精神障碍 9结核病 10肝炎 11其他法定传染病 12职业病 13其他 □ 确诊时间 年 月/ □ 确诊时间 年 月/ □ 确诊时间 年 月 □ 确诊时间 年 月/ □ 确诊时间 年 月/ □ 确诊时间 年 月
二、服 务 内 容
(一)患者信息管理 1、患者来源 2、全面评估 3、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4、填写个人信息补充表
(二)随访评估 (三)分类干预 (四)健康体检
录入信息系统
4
二、服 务 内 容
• (一)患者信息管理 • 1、患者来源 • (1)家属提供 • (2)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转介:已经实现信息系统转介
详细请参照填表说明填 写。
二、服 务 内 容
• (二)随访评估
• 1、危险性评估 • 2、精神状况 • 3、躯体疾病 • 4、社会功能 • 5、服药情况 • 6、实验室检查结果 • 7、失访处置
• (注意时间段:从上一次随访至现在)
1、危险性评估
• 0 级:无符合以下1-5 级中的任何行为。 • 1 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 2 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 3 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 4 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
疾病
手术 外伤 输血
家族史
遗传病史 残疾情况
生活环境*
个人基本信息表
1男 2女 9未说明的性别 0未知的性别 □
出生日期
工作单位
联系人姓名
联系人电话
1户籍 2非户籍
□
民 族 01汉族 99少数民族 □
1 A型 2 B型 3 O型 4 AB型 5不详 / RH:1阴性2阳性3不详 □/□
1研究生2 大学本科 3大学专科和专科学校 4中等专业学校5技工学校6高中7初中
1无 2有:名称①
时间
/ 名称②
时间
1无 2有:名称①
时间
/ 名称②
时间
1无 2有:原因①
时间
/ 原因②
时间
父亲
□/□/□/□/□/□
兄弟姐妹
□/□/□/□/□/□
母 亲 □/□/□/□/□/□ 子 女 □/□/□/□/□/□
1无 2高血压 3糖尿病 4冠心病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恶性肿瘤 7脑卒中 8严重精神障碍 9结核病 10肝炎 11先天畸形 12其他
一、服 务 对 象 二、服 务 内 容 三、服 务 流 程 四、服 务 要 求 五、工 作 指 标 六、附 件
一、服 务 对 象
• 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
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