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18信息安全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供实践教学资源,使学生的培养更加贴近行业需求。
创新点与突破性成果
1 2 3
创新的教学方式
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OMO教学模式,引入翻转 课堂、在线实验等先进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 生学习体验。
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资源,包括模拟攻 击场景、安全防护系统等,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 践环境。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汇报人: 2023-11-16
目 录
• 培养目标与定位 • 课程体系设计 • 培养过程与实施 • 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 学生管理与素质培养 • 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估 • 专业特色与创新点
01
培养目标与定位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网络安全理论基 础,掌握网络安全技术、安全协 议设计、密码学等专业知识的高
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和行业实践,将科研成果 转化为教学资源,推动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行业标准与认证
鼓励学生参与行业标准和认证考试,提高其在信 息安全领域的竞争力。
05
学生管理与素质培养
学生管理
学籍管理
01
维护学生信息,包括学生档案、学籍变动等。
日常管理
02
关注学生生活和学习状态,定期与学生沟通,解决学习和生活
素质人才。
培养学生具备网络安全分析、安 全防护和应急响应的能力,能够 从事网络安全管理、安全防护和
软件开发等相关工作。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 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以适应
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需求。
人才定位
01
02
03
网络安全工程师
负责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 、漏洞修复和应急响应等 工作。
安全顾问
为企业提供网络安全咨询 与解决方案,指导企业建 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的涌现,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信息安全专业的培养旨在培养具备信息安全策略制定、技术保障和安全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信息安全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较强的信息安全基础理论和方法的专业人才;2.培养具备信息系统安全分析和评估能力的专业人才;3.培养具备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制定和实施能力的专业人才;4.培养具备信息安全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5.培养具备信息安全管理和法律意识的专业人才。
三、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2.专业核心课程-信息安全概论-加密与解密技术-网络安全与防护-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计算机取证技术-安全评估与风险管理-操作系统安全与漏洞利用-网络入侵检测与防御-信息安全案例与实践3.专业选修课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移动互联网安全-云计算安全-物联网安全-社交网络与信息安全-虚拟化安全-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安全操作系统四、实践环节1.实验课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实验-网络安全与防护实验-操作系统安全与漏洞利用实验-网络入侵检测与防御实验-加密与解密技术实验2.课程设计-信息系统安全设计与实现-网络安全系统设计与实施3.实习实训-参与信息安全项目实施-跟随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五、毕业论文学生根据培养方案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课题,进行系统研究与实践,撰写毕业论文。
六、实施方式1.教学方法-理论课程采用听讲授课的方式;-实验课程采用实践操作的方式;-课程设计和实习实训采用项目实践的方式;-毕业论文采用独立研究与撰写的方式。
2.培养方式-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实验、实训和实习环节的实践能力培养;-实施导师制,建立学生与导师的良好互动机制。
有关《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及研修的活动方案》
有关《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及研修的活动方案》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及研修活动方案:1.开设信息安全课程:在大学课程中开设信息安全课程,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
2.举办安全培训班:定期举办信息安全培训班,让学生深入了解信息安全的各个方面。
3.开展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课堂知识进行操作,加深对信息安全的理解。
4.组织演讲会:定期组织信息安全专家进行演讲,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信息安全技术和知识。
5.开展竞赛活动:组织信息安全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锻炼信息安全能力。
6.建立信息安全协会:建立信息安全协会,让学生有机会参与信息安全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7.组织考试:对学生进行考试,评估他们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水平。
8.组织校内外交流:组织校内外交流,让学生与专家和企业家进行交流,增加对信息安全的认识。
9.建立信息安全教育平台:建立信息安全教育平台,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学信息安全知识。
10.开展线上培训:利用线上培训平台,为学生提供远程信息安全培训。
11.与企业合作:与企业合作,让学生有机会在企业中实习,增加对信息安全的实际操作能力。
1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在校园内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校园信息安全。
13.开展安全演习:定期开展安全演习,模拟突发事件,检验校园安全防范能力。
14.推广安全宣传:在校园内进行安全宣传,提高学生对信息安全的认识。
15.跟踪评估:定期跟踪评估活动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训计划。
16.安全管理和监督:建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和监督机构,负责校园信息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
17.安全意识培训: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学生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
18.信息安全演练:定期进行信息安全演练,检验校园信息安全防范能力。
19.安全咨询服务:提供专业的信息安全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信息安全问题解答。
20.信息安全研究:开展信息安全研究,为学生提供前沿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以上活动,将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的信息安全培训,增强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技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制定与实施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1.1确定培养目标1.2设计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应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与创新能力课程四个层次。
通识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宽广的学科背景;专业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信息安全基本知识;专业核心课程深入探讨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实践与创新能力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1.3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合理安排课程进度,保证学生在四年内完成课程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学计划应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设置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1.4确定师资队伍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关键。
学校应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教师,以保证教学质量。
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2.1加强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采用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2强化实践教学建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验课时,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信息安全竞赛、项目实践等,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2.3提升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举办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4培养职业道德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组织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学生了解行业现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企业、政府等多方共同努力。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希望为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信息安全专业详细培养方案和课程
信息安全专业详细培养方案和课程信息安全专业作为应对当前网络时代下多样的安全威胁的前沿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技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满足市场对于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我们制定了详细的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
一、培养目标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备信息安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针对这一目标,我们将培养方案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阶段。
二、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石,旨在为学生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其中包括以下课程:1. 计算机科学基础:介绍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
2.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学习数字电路的基本运算原理,掌握数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 离散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推理能力,为后续学习密码学和算法设计打下基础。
4.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学习常见数据结构和算法,提升学生的编程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操作系统原理: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原理和运行机制,为后续学习系统安全打下基础。
三、专业课程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学生将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重点培养信息安全领域的核心知识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专业课程:1. 网络安全:学习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攻击与防御技术,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和威胁,并学习如何进行网络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
2. 数据库安全:学习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机制和安全策略,掌握数据库加密、访问控制和审计技术。
3. 密码学:介绍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密码算法,学习常见的加密技术和密码破解方法,培养学生的密码分析和设计能力。
4. 威胁情报与事件响应:学习威胁情报收集与分析方法,了解网络威胁的态势和趋势,并学习如何进行安全事件响应与处置。
5. 移动安全:研究移动设备的安全特性和安全问题,学习移动应用程序漏洞分析和安全开发技术。
四、实践环节信息安全专业的培养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培训计划
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为了加强学校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保护学校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提高学校师生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识和防范能力,特制定本网络信息安全培训计划。
二、培训内容(一)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知识1. 网络信息安全的定义与重要性2. 网络威胁与攻击类型3. 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与风险4. 网络攻击的危害与后果5.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标准与流程(二)密码安全1. 密码的基本概念与作用2. 安全密码的设定与管理3. 避免密码泄露的方法4. 双因素认证的重要性与使用方法5. 密码管理工具的介绍与使用(三)邮件与网页浏览安全1. 如何识别和避免垃圾邮件2. 如何防范网络钓鱼和恶意软件3. 如何安全浏览网页和下载资料4. 防止个人隐私泄露的注意事项(四)移动设备安全1. 移动设备安全的重要性2. 如何设置安全的移动设备密码3. 如何防范移动设备丢失或被盗4. 移动设备上的安全应用与保护措施(五)网络行为规范1. 不良网络行为的危害与后果2. 遵守网络使用规范与法律法规3. 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与实践4. 如何举报网络违法违规行为(六)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理1. 网络安全事件的分类与处理流程2. 如何应对个人电脑或移动设备的安全事件3. 如何应对网络系统的安全事件4. 如何报告网络安全事件并寻求帮助三、培训形式(一)线下课堂培训组织专业的网络安全培训讲师进行面对面讲解,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的形式加强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网络视频培训为方便学生学习,录制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的培训视频并加以教学辅助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
(三)专题讲座邀请网络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或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就当前热门的网络安全话题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能及时了解网络信息安全最新动态和技术。
(四)网络知识竞赛举办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知识。
四、培训执行计划(一)确定培训时间安排每学期至少两次网络信息安全培训活动,每次培训活动持续时间不少于2小时。
2018版信息安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8版信息安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简介信息安全专业是为适应国家“信息强国”战略而设的一个新兴本科专业。
湖北大学信息安全专业自2012年首次招生,每年招生规模在40人左右。
依托于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建设,2016年6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和数学与统计学学院联合申请并成功获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本专业以信息学科为平台,以信息安全为方向,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分为网络安全和系统与应用安全两个专业培养方向。
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以及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信息安全相关的实际问题。
努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专业业务素质、较强创新与实践能力、能够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研发、信息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信息安全教育、信息安全管理与执法等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代码:080904K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在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及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信息安全领域的科技研发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具有终生学习能力、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能在信息技术产业、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及国家信息安全的相关部门和机构中从事信息安全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毕业5年后,经过实践锻炼能够达到信息安全相关领域工程师的职业要求,成为业内技术骨干或承担技术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解决信息安全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毕业要求通过本科阶段学习,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的毕业要求(能力)。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信息安全工程问题;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信息安全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信息安全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同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4.研究:能够基于信息安全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信息安全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建模与仿真、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信息安全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合理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工程与社会:了解国家在信息安全领域的相关产业政策及法律法规,能够基于信息安全的相关背景知识,评价信息安全相关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方面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结合信息安全专业知识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信息安全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信息安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10.沟通:能够就复杂信息安全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各种报告与设计文档、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反馈。
哈工大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培养计划
哈工大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培养计划学科代号:0812学科专业名称:网络空间安全一、培养目标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
品行优良、身心健康。
2.掌握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网络空间安全发展的现状和前沿。
能够熟练地用英语从事网络空间安全相关工作的听、说、读、写。
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方法、技术与工具,可以从事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技术及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与管理工作。
3.在科学研究或专门工程技术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4.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素质,是学科带头人、技术负责人和政府领导人的后备人才。
二、研究方向(1)信息内容安全(2)网络安全(3)系统安全(4)新型密码(5)工业控制安全(6)网络安全公共治理与策略三、课程学习及论文工作时间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原则上为二年。
研究生需在2年内在指定范围的学术期刊(见附录)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并具有一定难度的应用型研究、工程技术开发课题,课题完成后须经学院指定的验收组验收。
如果未能达到上述要求,则培养年限适当延长。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总学分数为32~36学分。
课程体系框架如下:(1)学位课(19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3学分)(课堂讲授2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第一外国语(2学分)数学基础课或基础理论课(4学分)学科基础课与学科专业课(10~12学分)(注:学位课均为考试课程)(2)选修课(6~8学分)(3)专题课与实践环节(3~6学分)(4)学术交流(1学分)(5)论文环节开题报告(1学分)中期检查(1学分)系列1五、学位论文及有关要求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或工程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
A10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方案
A10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方案《A10 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使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信息安全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如密码设置、网络社交安全、防范网络诈骗等。
3、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安全习惯,如定期更新密码、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谨慎下载软件等。
4、提高学生对信息安全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能够在遇到信息安全问题时采取正确的措施。
二、培养内容1、信息安全基础知识介绍信息安全的概念,包括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讲解常见的信息安全威胁,如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网络钓鱼等。
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明确自己在信息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2、个人信息保护强调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
教导学生如何设置安全强度高的密码,并定期更换。
提醒学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谨慎分享个人信息,避免过度曝光。
3、网络社交安全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社交工具,如微信、QQ 等。
告诫学生不与陌生网友见面,不轻易相信网友的话。
引导学生识别网络欺凌行为,并知道如何应对。
4、网络购物与支付安全讲解网络购物的注意事项,如选择正规网站、查看商家信誉等。
介绍常见的网络支付方式及安全措施,如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开启支付验证等。
提醒学生注意防范网络诈骗,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轻易转账。
5、移动设备安全教导学生如何设置手机锁屏密码、指纹识别等安全措施。
让学生了解手机应用的权限管理,避免过度授权。
提醒学生注意公共 WiFi 的安全风险,不进行重要的资金操作。
三、培养方法1、课堂教学开设专门的信息安全课程,系统讲解信息安全知识。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信息安全问题。
2、主题活动举办信息安全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学生制作信息安全手抄报、宣传海报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密码设置、软件安装等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信息安全专业详细培养方案和课程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目标
一、概述信息安全专业是计算机、通信、数学等领域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确保信息安全的科学和技术,课程设置上围绕信息安全目标,注重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政务等领域的信息安全专门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开发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规划和设计安全信息系统的能力,能对信息系统进行风险分析,为信息系统安全开发和制定安全策略和安全方案。
二、信息安全专业课程:
(1)主干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原理与汇编、信号与信息处理基础、通信原理、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2)特色课程: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应用密码学、信息隐藏、病毒攻击与防御、安全编程技术、软件安全与测评、信息安全工程、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三、毕业合格标准
本大类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满规定学分(其中必须修满规定的必修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 年
学位:工学学士
五、信息安全专业详细课程
(1)比例
(2)课程设置及学分
公共课程
大类课程
信息安全专业课程
(四)课外研学
至少修满8个学分,时间分散在全学程。
信安培养方案
信安培养方案
一、前言
信息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为加强我国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提高整体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特制定本信安培养方案。本方案旨在建立一套系统化、专业化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满足我国信息安全领域的实际需求。
二、培养目标
本方案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的专业人才:
1.面授课程: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及实践能力的专家、教授进行授课。
2.实践教学:组织学员进行实验操作、实战演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在线学习: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方便学员自主学习。
4.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培养周期与考核
1.培养周期:一年。
2.考核方式:采用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考核。
-安全设备配置与优化
-操作系统安全加固
-应用软件安全防护
(2)实战训练
-网络攻防实战
-漏洞挖掘与修复
-数字取证与分析
-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处理
3.创新能力培养
-参与导师科研项目
-自主申报科研课题
-参加国内外信息安全竞赛
-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五、培养方式
1.面授课程:邀请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授课。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培养对象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基础知识、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2.提高培养对象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使其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信息安全问题的能力。
3.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及良好职业道德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
三、培养对象
1.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及从事信息安全相关工作的在职人员。
2.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知识,对信息安全感兴趣的人员。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方案背景与目标1.方案背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政府对信息安全高度重视,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为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政策支持。
同时,企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渴求也日益增加,为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2.方案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
(2)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安全领域。
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1.课程体系设计(1)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科学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信息安全领域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
(2)专业课程:包括信息安全基础、密码学、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等课程,使学生深入了解信息安全领域的各个方面。
(3)实践课程:包括信息安全实验、网络安全实验、密码学实验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课程选择,如、大数据、云计算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2.实践教学体系设计(1)课程实验:结合理论课程,开展实验性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信息安全相关技术。
(2)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习或实训,了解企业信息安全需求,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3)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教师或企业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4)技能竞赛:组织学生参加信息安全相关的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创新能力与素质培养(1)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开展学术讲座:邀请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举办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文艺、体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18信息安全(学术)培养方案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专业:信息安全代码:0810Z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信息安全领域的专门人才。
要求掌握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掌握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或研究方向的发展现状和先进的研究方法,熟练掌握1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开发能力。
二、研究方向1.密码学2.系统安全3.网络安全4.应用安全5.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及其密码应用6.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7.信息安全测评三、学习年限本学科学制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学术型硕士参加科研、撰写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的时间为1.5年。
四、培养方式与原则1.学习各环节的设置与安排及学分要求(1)课程学习时间为2学期。
课程设置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组成。
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必修学位课三类;非学位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共选修课两类。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至少应修满28学分,其中学位课17学分,非学位课8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但一般不超过33学分。
(2)本学科允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可在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学院的信息与通信工程、理学院的数学等跨学科选修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必修学位课、专业选修课,所修学分可以计算作本学科培养方案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学分。
(3)本学科允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在本学科培养方案多选修专业学位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所修学分可以计算作本学科培养方案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学分。
2.导师负责制与培养要求(1)导师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全面关心硕士研究生的成长,对研究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导师应根据本方案的要求,认真制定培养计划,检查并督促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社会实践以及论文研究工作。
导师指导研究生论文选题、文献查阅、论文调研、课题研究、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应注意在各个环节上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的工作作风。
中山大学网安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中山大学网安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主要围绕网络空间中电磁设备、电子信息系统、网络、运行数据、系统应用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借助计算机、自动化、通信和数学等学科交叉,开展理论、方法、技术、系统、应用、管理和法制等方面的研究。
旨在培养掌握信息安全理论以及计算机、自动化、通信和数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创新精神,能够在高新技术产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相关行业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整个培养过程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能够具备较强的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重在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利用基本专业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优秀本科生加入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为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使学生能够有机会提前了解前沿动态,打下坚实的科研基础。
该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完规定课程并完成毕业设计后即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本科主要课程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网络安全基础,网络安全与管理,嵌入式系统设计。
信息安全培养活动方案范文(精选5篇)
信息安全培养活动方案信息安全培养活动方案范文(精选5篇)为了确定活动的圆满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综合考量活动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怎样写活动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信息安全培养活动方案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信息安全培养活动方案1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信息安全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安排1.广泛深入开展宣传。
班级各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周会升旗、道法课、信息课及黑板报,班队会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学生充分认识信息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努力营造健康网络信息环境。
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
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围。
3.切实加强信息法制和安全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信息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
将网络信息法制教育、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活动。
4.突出重点。
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正确认知,增强安全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5.注重总结,形成班级管理长效机制。
及时对班级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安全教育的班级长效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专业:信息安全代码:0810Z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信息安全领域的专门人才。
要求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掌握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或研究方向的发展现状和先进的研究方法,熟练掌握1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开发能力。
二、研究方向
1.密码学
2.系统安全
3.网络安全
4.应用安全
5.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及其密码应用
6.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
7.信息安全测评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学制为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学术型硕士参加科研、撰写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的时间为年。
四、培养方式与原则
1.学习各环节的设置与安排及学分要求
(1)课程学习时间为2学期。
课程设置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组成。
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必修学位课三类;非学位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共选修课两类。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至少应修满28学分,其中学位课17学分,非学位课8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但一般不超过33学分。
(2)本学科允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可在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学院的信息与通信工程、理学院的数学等跨学科选修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必修学位课、专业选修课,所修学分可以计算作本学科培养方案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学分。
(3)本学科允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在本学科培养方案内多选修专业学位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所修学分可以计算作本学科培养方案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学分。
2.导师负责制与培养要求
(1)导师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全面关心硕士研究生的成长,对研究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导师应根据本方案的要求,认真制定培养计划,检查并督促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社会实践以及论文研究工作。
导师指导研究生论文选题、文献查阅、论文调研、课题研究、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应注意在各个环节上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2)科研团队应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工程实践、学位论文选题、科研工作及论文撰写、预答辩和答辩等各个环节上积极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和监督作用,以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导师要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硕士研究生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其他
无
五、课程设置
Curriculum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在学术型硕士生培养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生以书面形式提供并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要求(含质量和格式)
论文要求基本论点和结论正确,概念清晰、分析严谨;实验数据真实可靠,计算正确无误;对结论应作理论上的阐述与论述。
篇幅一般不少于三万字。
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中外文摘要、目录、文献综述、理论部分、实验部分、数据处理或算法程序、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格式规范。
2、发表论文等科技工作要求
在国内的一级期刊、国外SCI/EI期刊、CCF推荐的会议上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二导师第一作者,研究生第二作者)发表一篇(含一篇)以上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或申请发明专利并已公开(署名第一或者导师/第二导师第一,研究生第二);或出版专着、教材、译着(署名第一或者导师/第二导师第一,研究生第二);或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
3、论文选题与开题
一般从第二学年开始,选题应当来源于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选题在第三学期末以前完成。
4、论文答辩
论文经开题报告、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盲审等环节,论文工作时间从开题报告之日起至完成学位论文申请答辩之日止一般不少于1学年。
论文答辩一般在第五学期的一月底之前完成。
论文应有2位专家评阅,其中一位校外专家。
答辩委员会由5-7位专家组成,答辩主席由非本校人担任。
5、毕业与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要求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硕士研究生,符合授予学位条件者,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
七、其他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