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百科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简介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这部小说通过描绘东汉末年乱世的政治斗争、战争和英雄豪杰的故事,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忠诚与背叛的较量,同时传达了智勇双全的英雄主义精神。

本文将对《三国演义》进行简要介绍,并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和全球文学的影响。

《三国演义》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东汉末年,以公元184年黄巾起义为起点,而又以公元280年晋朝统一中国为终点。

小说描绘了这个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动荡中涌现出的各种英雄人物。

故事主线主要涉及三个国家,即魏国、蜀国和吴国之间的政治争斗和战争。

小说中最为人熟知的角色包括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周瑜、诸葛亮等。

刘备是小说的主角之一,他是一个仁德之主,不断努力恢复汉朝的统一。

而他的义兄张飞和关羽则是刘备最为信任的武将,被尊称为“刘、关、张”。

曹操则是另一个重要角色,他是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将力量集中于魏国,并试图征服其他两个国家。

孙权是吴国的领导人,他聪明而权谋深沉。

而周瑜和诸葛亮则分别是孙权和刘备的谋士,以智谋过人的才智为主。

《三国演义》通过这些角色的生动形象和精彩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小说中的角色有各种各样的品质和缺点,他们的行为常常被忠诚、勇敢、智慧和背叛所驱动。

故事以智谋和战略的对决为主,展示了英雄人物的智勇双全。

然而,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物质利益和私欲逐渐蚕食了他们的理想主义,这也暗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善恶并存的现实。

《三国演义》不仅仅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对整个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智谋策略为后来的文学作品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许多文化作品和流行媒体,如电影、电视剧和游戏等,都以《三国演义》为创作素材。

它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海外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的窗口。

总结起来,《三国演义》是一部关于英雄豪杰和政治争斗的史诗般的作品。

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智谋对决,展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辛酸和复杂性。

三国演义概述历史背景与故事大纲

三国演义概述历史背景与故事大纲

三国演义概述历史背景与故事大纲在中国文学史上,三国演义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它以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的纷争为背景,描写了三国时期乱世的历史背景及其中的故事情节。

下面将概述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与故事大纲。

历史背景:三国演义的故事发生在公元184年至280年的中国,这一时期被称为三国时期。

当时,曹操控制中原地区,刘备在蜀地崛起,孙权则统治江东地区。

随着黄巾起义的爆发以及东汉王朝的衰落,各地开始形成多个势力,割据一方,引发了一系列的战争。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频繁更迭、社会动荡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战争时代之一。

故事大纲:《三国演义》以历史为背景,虚实结合,将那个动荡的时期演绎得生动而富有传奇性。

故事情节围绕着曹操、刘备和孙权之间的争斗展开,同时涉及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故事开始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爆发引发了朝廷的动荡。

一时间,各地涌现出许多英雄豪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关羽、张飞和刘备三人。

他们结义为兄弟,助刘备成为当时困扰中原的乱世英雄之一。

后来,刘备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战斗和政治斗争之后,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即蜀国。

与此同时,曹操控制了中原地区,并且屡次进攻刘备,试图统一天下。

曹操是个聪明而强大的统治者,他的谋略和领导能力备受赞誉。

在江东地区,孙权建立了吴国,成为当地的领导者。

孙权与刘备结成联盟,对抗曹操的侵略。

然而,由于其实力的差距和内部的矛盾,联盟后来破裂,孙权与刘备陷入了对抗的局面。

然而,正当刘备和孙权为争夺天下而激烈对抗的时候,曹操病逝,留下了一个兵分三路、群龙无首的局面。

曹操的儿子曹丕趁机篡位,建立了魏国。

此后,刘备、孙权与曹丕之间的争斗进入了新的阶段。

故事情节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场景和人物,如赤壁之战、千里走单骑的关羽、白衣渡江的周瑜等。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传奇经历,同时也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牺牲。

总结:三国演义以其历史背景、丰富的故事情节和塑造的英雄形象而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资料

三国演义资料

三国演义资料1、《三国演义》由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末期开始描写,至西晋初期国家重归统一结束,以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形成演变,矛盾斗争为主线,最后由晋统一全国,国家重归统一。

2、《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式上有所不同。

《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

3、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

4、《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5、《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群鲜明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罗贯中也因此获得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刻画的近200个人物形象中最为成功的有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关羽、刘备、赵云等人。

6、《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对古代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起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7、《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代表了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这其中不无罗贯中的功劳。

8、作者简介罗贯中,。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据说和施耐庵合著《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9、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我们看到了罗贯中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113|评论。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1.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

但《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2.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

3.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

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

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

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4.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有人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

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

生活节俭,不好华服。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

《三国演义》阅读百科题72题与答案

《三国演义》阅读百科题72题与答案

《三国演义》阅读百科题72题与答案《三国演义》阅读百科七十二题一、练习题1、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是《三国演义》。

2、能够体现《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的一个字就是“义”。

3、《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4、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关羽。

5、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6、《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7、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D )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庄8、“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关羽、刘备、曹操)9、“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

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10、下面语句与何人有关(1)望梅止渴(曹操)(2)刮骨疗毒(关羽)(3)乐不思蜀(刘禅)(4)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5)鞠躬尽瘁(诸葛亮)11、写出《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司马懿父子有关的4个成语或典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空城计;借东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2、请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褒和贬两个角度,各写一句话,对我国三国时期的人物——曹操进行评价。

褒:雄才大略的曹操,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高悬在三国的政治天宇中。

贬:曹操为人奸诈如狐,打着天子的旗号,干着算计诸侯的勾当。

13、表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前后出师表、忠辅刘禅。

14、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赤壁之战;曹操、周瑜)15、《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关羽。

初中语文课外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初中语文课外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初中语文课外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

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说家。

内容简介《三国演义》通过集中描绘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宦官当政,民不聊生。

灵帝184年,张角发动了黄巾起义,很快发展到了四五十万人,声势浩大,官军闻风丧胆。

张角率领大军直犯幽州,太守刘焉为了抵挡黄巾军,出榜招募义兵,这一下就引来了三位英雄好汉——刘备、关羽、张飞。

三人虽然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于是就在张飞家后的桃园结为兄弟,三人焚香发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刘备为长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刘关张三人从军后显示出非凡的才能,多次大胜黄巾军,却并不被赏识,直至参加了平定渔阳之战,刘备因立功才被任为平原令。

汉灵帝死,太子刘辩继位,为外戚大将军何进所制。

十常侍诱杀何进,袁绍等领兵诛杀宦官,西凉刺史董卓趁机进兵京师,驱逐袁绍,灭丁原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专权朝野,并毒死刘辩。

满朝文武,对董卓无可奈何。

骁骑校尉曹操于是借献宝刀为名,入董府前去行刺,未成,逃走,至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感其义行,义释曹操,与他一道逃到成皋,投宿曹操的父亲结义兄弟吕伯奢家中。

吕伯奢家人磨刀准备杀猪款待,曹操怀疑他们要杀自己,竟将吕伯奢全家杀害,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因不齿曹所为而离开。

曹操只身前往陈留,组建一支队伍,并联系袁绍,推袁绍为盟主,联合十七镇诸侯讨伐董卓。

刘关张也参与了这次讨伐。

曹操、袁术等十八路诸侯与吕布对峙于汜水关,吕布大败,逃至虎牢关上。

董卓见吕布战败,盟军势大,烧洛阳,逼献帝迁都长安。

盟军入洛阳,各起异心。

孙坚在宫井中得到了传国玉玺,率军返回江东。

三国演义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内容简介三国演义内容简介(一)《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本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述了公元三世纪东汉末年,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由于各国后主过于无能而亡国。

蜀后主刘禅被钟、邓合军擒于成都,吴后主惧战而降,魏后主曹奂被迫移位于司马炎改年号为晋,从此天下皆归司马掌控。

正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三国演义内容简介(二)《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三国演义》全书出现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字。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小说如何由短篇发展至长篇,这点我们要注意。

原来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

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着。

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到辗转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

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们注意。

这种源出众手的小说,后来还有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另一讲史小说《水浒传》。

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

讲史文学的源流,这部巨着本身的文学价值,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重点知识整理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重点知识整理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重点知识整理为您整理“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重点知识整理”,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www.)。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重点知识整理名著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一、刘备(字玄德)性格:仁政爱民,重情义,忠义,有才智谋略,礼贤下士。

具体情节及体现的人物性格:1、桃园三结义(第一回) 义薄云天的忠义思想2、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 胸怀大志,韬光养晦,有才智谋略3、三顾茅庐、隆中对(第三十八回) 知人善用,礼贤下士,敬才爱才4、遗诏托孤(第八十五回) 惟贤惟德,注重自身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5、携民渡江(第四十一回) 仁政爱民二、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性格: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心胸坦荡,胸怀宽广,爱惜人才,知人善用,法纪严明,关心百姓疾苦,注重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具体情节及体现的人物性格:1、隆中对,三顾茅庐(第三十八回)有远大抱负,高瞻远瞩,励精图治2、舌战群儒(第四十三回)草船借箭(第四十六回)妙算华容道(第五十回)巧说周瑜(第四十四回)智辞鲁肃(第五十二回)智取汉中(第七十二回)巧布八阵图(第八十四回)智取三城(第九十二回)弹琴退仲达(空城计)(第九十五回)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卓越的才能3、七擒孟获(第九十回)关心人民疾苦,注意与少数民族的联系4、制造木牛流马(第150回)重视农业生产5、遗诏托孤(第八十五回)忠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6、挥泪斩马谡(第九十六回)娴熟韬略,善于治军,赏罚分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三、关羽(字云长)性格:武艺超群,神勇威猛,谋略过人,忠义,但骄傲不听劝谏具体情节及体现的人物性格:1、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第五回)武艺超群,神勇威猛2、单刀赴会(第六十六回)神勇威猛,胆识过人3、关公约三事(第二十五回)神勇威猛,武功高强4、刮骨疗毒(第七十五回)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第二十七回)斩车胄(第二十一回)挂印封金(第二十六回)武勇神威,武艺高强,有胆识,才智过人,自信5、水淹七军(第七十四回)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谋略过人6、义释曹操(第五十回)义释黄汉升(第五十三回)义重于山,舍生取义,忠义思想浓厚7、败走麦城(第七十六回)刚愎自用,骄傲自负四、张飞(字翼德)性格:耿直,粗犷,性格豪爽,直来直去,爱憎分明,粗中有细,有一定的计谋,但又是鲁莽。

三国演义作品简介

三国演义作品简介

三国演义作品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三国演义作品简介,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作品简介《三国演义》故事自黄巾起义起,终于西晋统一。

是书陈叙百年,赅括万事,七分真实,三分虚构。

三国指的是魏、蜀、吴。

小说通篇精巧叙述谋略,被誉为中国谋略全书。

《三国演义》诞生于元末明初,由罗贯中依据有关三国的历史、杂记,在广泛吸取民间传说、民间艺人创作成果以及有关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加工、再创作了这部长篇章回小说。

《三国演义》是中国最有成就的历史小说,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展现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风云画卷。

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以曹魏、蜀汉、孙吴为代表的各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另外,《三国演义》沿袭了平话“拥刘反曹”的传统,体现了人民朴素的拥明君、反暴君心理。

《三国演义》是根据正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加以扩展而成,基本上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在许多情节的设置和历史人物的塑造上,又充满了浪漫的传奇色彩,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三国演义》的结构以蜀汉矛盾为中心,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来展开情节,既保证了前后发展的一贯性,又富于曲折和变化,于清晰明朗的脉络间,构成了一个古典小说中少见的,既宏伟又严密的结构。

《三国演义》的中心内容是演绎各集团间的种种矛盾斗争乃至战争,这一切都是通过复杂的故事情节来完成的,而在讲述这一个个曲折的故事时,作者又总是以人物为中心。

例如对那场著名的赤壁之战的描写,作者使用了八回的篇幅,细致、周到地一步步推动情节:游说江东、孙吴内部的矛盾、孙刘联盟的形成、双方的备战等,全都道来,而这些情节的描写,又都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作用,显示诸葛亮高超智慧之目的。

《三国演义》常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讲述战争。

《三国演义》知识点总结

《三国演义》知识点总结

《三国演义》知识点总结1. 作者与背景《三国演义》是中国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一部历史小说。

该小说描绘了中国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其间发生的英雄故事和战争。

作品创作于14世纪末,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2. 内容梗概《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为起点,以西晋统一中国为终点,通过描写董卓篡位、吕布、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物的故事,展现了三国时期政治斗争、战争和个人英雄的传奇故事。

作品以其丰富的情节,深入的人物塑造和扎实的历史背景而广为流传。

3. 主要人物- 刘备:东吴的建立者,受到众多忠义之士的支持和帮助。

- 曹操:代表着权力、政治以及统一中国,同时也有其复杂的人物形象。

- 孙权:吴国的建立者,与曹操和刘备展开了多次争斗。

- 关羽、张飞、赵云:刘备麾下的重要将领,各自具有突出的武艺和忠诚。

4. 常见情节- 桃园结义: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结下义兄弟之盟,立誓共闯天下。

- 千里走单骑:赵云以一人之力救出刘备的儿子。

- 白马将军:关羽因助曹操平定黄巾之乱而被封为白马将军。

5. 作品价值《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它通过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情节,展示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状况。

同时,作品中蕴含了许多智慧和道德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6. 影响和传播《三国演义》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和传播。

作品被改编为电视剧、电影、舞台剧等形式,并且成为了许多游戏和动漫作品的背景。

全球各地的读者也通过翻译版的《三国演义》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

7. 结语《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它通过丰富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入的历史背景,展示了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和政治斗争。

作品不仅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全球读者提供了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有关三国故事的宋元话本、戏曲和轶事传闻的基础上,依据晋代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以及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所作的注,所进行的艺术加工再创作。

《三国演义》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描述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该版本也成为诸多版本中水平最高、流传最广的版本。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一部文人长篇小说,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

自问世以来,取材于它的各类文艺
作品不胜枚举。

它的巨大影响力,以至于使艺术的真实盖过了历史的真实。

《三国演义》书目简介

《三国演义》书目简介

《三国演义》书目简介《三国演义》书目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一、《三国演义》故事内容大纲故事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主旨,同时糅合千百年来广大民众心理,表现对昏君贼臣大乱天下的痛恨,对明君良臣清平世界的渴慕。

黄巾之乱东汉末年,汉桓帝、汉灵帝昏庸无道,宠信宦官,疏远良臣,致使朝廷腐败,百姓生活痛苦。

灵帝时,张角自称曾遇见仙人,幸得天书,学得有效治病方法,后云游四方收徒,聚众起事,欲图推翻东汉,爆发农民大暴动——黄巾之乱。

乱世出英雄,出现了刘备、关羽、张飞、曹操等英雄人物。

大将军何进带领剿灭黄巾贼,后发生十常侍之乱。

汉灵帝已故,汉少帝刘辩即位。

何进欲杀皇宫里所有宦官,反被宦官诱杀。

袁绍和曹操带领众大臣冲入皇宫,杀绝宦官,还误杀不少不留胡须的男人。

少帝与陈留王刘协于慌乱中逃出皇宫。

董卓乱政各路诸侯分头寻找,最终由西凉刺史董卓找到少帝与陈留王。

董卓自持救驾有功,趁机专权弄政,废少帝,改立陈留王为汉献帝。

董卓横行,残害忠良,引起大臣愤怒。

曹操行刺董卓失败而逃亡,假传圣旨,召各路诸侯结盟勤王,反抗董卓。

斩华雄,败吕布,十八路诸侯在袁绍率领下杀向首都洛阳,迫使董卓劫持皇帝,迁都长安。

董卓后来与其义子吕布争美女貂蝉。

吕布在王允劝诱下,杀了董卓。

群雄逐鹿长沙太守孙坚于洛阳发现了传国玉玺,欲私藏起来。

袁绍大怒,逼孙坚交出玉玺。

孙坚不肯,逃回长沙,途中遭荆州刘表袭击。

孙坚为此与刘表结怨,后发兵进攻荆州,不料死于战中。

在河北,袁绍与公孙瓒互争土地,爆发界桥之战,最后董卓假天子诏书和解才停战。

同时,各路诸侯如刘备等正在建立起自己的实力。

曹操广招贤才,建立起一支强悍军队,准备霸占中原。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欢迎阅读。

《三国演义》创作背景《三国演义》的素材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其一是关于三国史事的历史文献;其二是民间不断流传的三国故事和民间创作。

一方面是上千年所积累和深化的史学家对三国历史的叙述和评价,另一方面是历朝历代民间三国传说的不断演化丰富,它们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

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

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

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

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毛宗岗(1632~1709),字序始,号子庵,生于明崇祯五年,中国清初文学批评家。

扩展阅读:《三国演义》名言名句1、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2、前无去路,诸军何不死战?被袁军围困,曹操语3、云长早出,直取管亥。

两马相交,众军大喊。

量管亥怎敌得云长,数十合之间,青龙刀起,劈管亥于马下。

三国演义是真实历史吗

三国演义是真实历史吗

三国演义是真实历史吗
《三国演义》有一部分是真实的,有一部分是虚构的。

《三国演义》通俗演义是以历史为依据进行改编而创作的小说。

不少故事情节是作者根据小说创作需要而虚构,其以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和人物形象凸显而著称。

《三国演义》介绍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一部文人长篇小说,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

自问世以来,取材于它的各类文艺作品不胜枚举。

它的巨大影响力,以至于使艺术的真实盖过了历史的真实。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简介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简介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

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

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残暴又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

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

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

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

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拓展:四大名著好词好句好词:如鱼得水、髀肉复生、如饮醇醪、步步为营、偃旗息鼓、七步成诗、乐不思蜀、火烧连营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七擒七纵、六出祁山、舌战群儒、单刀赴会、得陇望蜀、负重致远坚壁清野、巢毁卵破、顾曲周郎、一身是胆、超群绝伦、大器晚成、才占八斗、出言不逊兵贵神速、吴下阿蒙、断头将军、车载斗量、势如破竹、老牛舐犊、如嚼鸡肋、后患无穷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虎踞龙盘、集思广益、鞠躬尽瘁、望梅止渴、一臂之力、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亲芳泽、下笔成章、不出所料、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好句:1、古者择贤者而让之。

三国演义最全整理

三国演义最全整理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著作小说,别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自《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明代刻本有20多种,清代刻本也有70多种,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

康熙二十八年,日僧湖南文山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对《三国演义》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

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

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

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章回数量120回类别章回轮体历史演义小说内容梗概东汉末年,宦官当权,民不聊生。

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榜文前,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萍水相逢。

三人都有为国效力之心,于是桃园结为异姓兄弟,投靠了刘焉。

从军后刘关张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一败黄巾于琢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不久,又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但董卓见刘备是白身,并不答谢。

张飞大怒,要斩董卓,被刘备劝住。

刘关张与朱俊、孙坚进攻黄巾,大胜。

朱俊、孙坚皆受封赏,只有刘备被冷落。

很久之后,刘备才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知识点最全整理与练习答案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知识点最全整理与练习答案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知识点最全整理与练习答案【内容提要】《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

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体小说的鼻祖。

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

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

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小说一开始,描写汉末大乱,各路英雄陆续登场。

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开始了“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伟大事业;董卓进入洛阳,祸国殃民,终被消灭;曹操与袁绍又展开争斗,官渡之战成为高潮。

在这一段落,张飞怒鞭督邮、关羽温酒斩华雄及青梅煮酒论英雄等精彩的片断,展示了刘、关、张不同的英雄风采,特别是关羽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等,更突出表现了他义薄云天、勇武神威的性格特点。

接着,重点描写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决策,拉开了三分天下的序幕。

刘备在与曹操的当阳之战中失利,迅速采取联吴抗曹的政策。

诸葛亮舌战群儒,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

于是,赤壁之战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蒋干中计、草船借箭、曹操赋诗、借东风等,高潮迭起,构成了全书最为紧张的智慧较量,大大提升了小说的文化品位。

随后诸葛亮三气周瑜,刘备不仅稳定了根据地,同时占领益州,夺取汉中,又得到马超、黄忠等大将,势力不断壮大,并进位“汉中王”。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简介三国演义简介《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故事开始于张梁、张角领导的黄巾军起义,结束于司马氏灭吴开晋,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汉、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展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并成功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全书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民间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之说。

《三国演义》里面有名有姓的人物不下千余人。

根据版本不同有争议,毛本统计约为1100人,后来有人统计为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族后裔、后、妃、宦官等128人,黄巾起义者、鲜卑、羌等边远民族67人,宦官和三教九流、各色人物109人。

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人物形象中,描写得比较详细、人物性格突出的有近百位,对其肖像有所描绘的大约二、三百人。

毛宗岗把曹操、诸葛亮、关羽称为其中的“三绝”。

刻画的众多人物形象中,将刘备的“仁”、关羽的“义”、张飞的“勇”以及曹操的“奸诈”、诸葛亮的“智慧”充分展现出来,令人印象深刻。

《三国演义》无论从文学艺术方面,还是故事情节的描写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方面,都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之文学常识
小说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1、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1、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

3、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双股锏的刘备,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和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

4、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5、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例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计。

6、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
(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曹操、周瑜。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10、、“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

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

11、《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12、指出下面的话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一位人物?
①”大意失荆洲“关羽
②”煮酒论英雄“曹操
③”乐不思蜀“刘禅
13、孔明笑曰:”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

“士元指的是庞统,他冠以凤雏之称,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是:连环计。

14、吕布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15、”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魏、蜀、吴三国。

16、从《三国演义》的描写看,诸葛亮出山后三次用或的战役分别是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这就衍生了一个俗语:新官上任三把火。

17、常胜将军指的是(A )
A、赵云
B、关羽
C、张飞
D、曹操
18、《三国演义》中救阿斗在长坂坡杀了七进七出的将军是赵云,长坂桥头退百万兵的将军是(A )。

A、张飞
B、赵云
C、关羽
D、吕布
19、《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杜甫誉为”万古云霄一羽毛“的是(C )
A、曹操
B、刘备
C、诸葛亮
D、孙权
20、《三国演义》中最能体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英雄人物是(A )。

A、关羽
B、刘备
C、曹操
D、诸葛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