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清明教学设计
《清明》教学设计
《清明》教学设计《清明》教学设计《清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或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并理解本课生字词,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字词的兴趣及能力。
2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反复默读,深入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并崇尚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
[重点难点]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清明”的含义.[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春秋五霸晋文公的简介及春秋战国的地图等相关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调动积累,引起阅读期待。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9课,请与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时注意的事项)2谁愿意把你知道的有关”清明节”的信息说一说,与大家一起分享。
3大家对清明节是怎样来的;清明节是什么样的节;清明节有哪些习俗等有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谁能再谈一谈你对“清明”一词的理解?(学情预设:此时学生的理解,或是表面的、浮浅的、单一的,或是略有感知却不知如何准确回答的)小结:大家对“清明”一词有了初步的理解。
我相信,待我们深入地学习课文后,你对这个词会有更深刻地理解。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文本。
1自读课文。
要求:①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利用工具书,查出解释,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传统、流亡、感人肺腑、狼吞虎咽、郑重、治国安邦、清明、念着、荒山野岭、恸哭、寒食节、祭奠、鞭策、座右铭、井井有条、安居乐业、不居功劳、不图富贵)③把课文多读几遍,达到读通、读顺、读熟的目标。
2检查自读的情况。
①同桌互读互查,检查生字词及读书的情况。
②师生借助字卡,认读生字词。
③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④师生讨论、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质疑问难,理清思路,培养问题意识。
1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及内容,或提出有利于深入理解课文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分三个层次解决。
清明古诗教案(通用15篇)
清明古诗教案(通用1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清明古诗教案(通用15篇)制定教学工作计划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特点,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古诗清明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课程目标:1. 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
2. 通过诗词赏析,提升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4.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对象: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程时长: 2课时课程内容:第一课时:清明节文化知识导入与诗词赏析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清明节的由来、传统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2. 引导学生讨论清明节的文化意义。
二、诗词赏析1. 选取几首著名的清明节诗词,如杜牧的《清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等。
2.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诗词,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三、互动环节1. 学生自由朗读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
第二课时:清明节实践活动一、手工制作1. 教师分发制作风筝的材料,讲解风筝的制作步骤。
2.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风筝的制作。
3. 风筝制作完成后,进行放飞比赛,体验清明节放风筝的传统习俗。
二、扫墓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前往附近的墓地,进行实地扫墓活动。
2. 学生分组,每组负责一块墓碑的清洁和祭奠。
3. 教师讲解扫墓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尊重先人。
三、诗歌创作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所学诗词,创作一首自己的清明节诗歌。
2. 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心得。
课程评价:1. 学生对清明节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诗词赏析中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动手能力等。
4. 学生诗歌创作的创意和表达。
课程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清明节的传统文化,还通过诗词赏析和实践活动,提升了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班语言古诗教案《清明》
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有吃元宵、猜灯谜、放烟火等习俗,象 征着团圆和幸福。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有赏月、吃月饼、提灯笼等习俗,象征着团圆和思念 。
亲子共读活动推广
家庭阅读时间
01
建议家长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古诗和相关书籍
,培养孩子对古诗的兴趣和爱好。
古诗朗诵会
02
组织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的古诗朗诵会,让孩子在朗诵中感受
词汇学习:掌握诗中重点词汇及含义
01 重点词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魂、借问、酒 家、牧童、遥指、杏花村。
02 词汇讲解
教师逐一讲解每个词汇的含义,并结合诗句进行 解释。通过图片、实物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词汇。
03 词汇练习
学生进行词汇练习,包括认读、拼写和造句等, 以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诗句解析:逐句讲解,理解诗意及表达情感
诗句含义
教师逐句讲解诗句的含义,帮助学生 理解古诗的整体意思。
诗意描绘
情感表达
通过分析古诗中的情感元素,如“雨 纷纷”、“魂”等,引导学生体会诗 人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共 鸣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将诗 句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呈现出来,增 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古诗的韵律和意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创意绘画活动
03
鼓励孩子根据古诗的内容和意境进行创意绘画,通过绘画表达
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THANKS
感谢观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传统节日绘本·清明节》
精美的绘本,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和简洁明了的 文字,帮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3
《古诗里的节日·清明》
《古诗三首——清明》教案 精选1篇
《古诗三首——清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清明》这首诗的作者杜牧及其创作背景。
(2)使学生掌握《清明》这首诗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使学生学会背诵《清明》这首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清明》这首诗的意境。
(2)通过朗读、背诵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体会古人对自然、生活的独特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使学生了解《清明》这首诗的作者杜牧及其创作背景。
(2)使学生掌握《清明》这首诗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使学生学会背诵《清明》这首诗。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清明》这首诗的意境。
(2)如何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讲述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引出诗歌《清明》。
(2)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度过的清明节,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所表达的主题。
2. 学习诗歌(1)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讲解诗歌的内容,包括诗人杜牧的生平事迹以及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析诗歌的结构,包括诗歌的形式、韵律等方面。
3. 深入理解诗歌(1)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象、修辞等方面入手,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 背诵诗歌(1)指导学生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进行分段背诵。
(2)安排学生进行全班背诵,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尝试模仿诗歌的形式,创作一首关于清明节的现代诗歌。
(2)让学生了解其他关于清明节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牧的《清明》,了解了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迹。
古诗《清明》教案(优秀14篇)
古诗《清明》教案(优秀14篇)古诗《清明》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熟读古诗。
3.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活动准备:1.古诗教学的自制PPT。
2.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活动过程:入场:听《琵琶语》学古人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教师:现在我们听着优美的古曲,慢慢的进场,然后轻轻地找个座位坐下来。
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教师:之前清明节,我们放了一个小长假,那请你们回忆一下,清明节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播放清明介绍PPT ,教师做相应的小结。
教师:小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悲伤。
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在清明节人们会做的事情,那古时候的诗人,在清明节这天会做些什么呢?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幼儿看图自由回答3.句卡配对,进一步了解古诗大意教学反思。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现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2)观察图片,幼儿为诗句匹配图片。
教师:如果要给这些句卡宝宝找图片朋友,� 谁能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
教师:谁能为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教师: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对应哪一幅画面?教师:那是谁回答老爷爷的?那个小孩。
哦,最后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对应的就是第四幅图片了。
教师:现在你们知道古诗和这些图画的关系了吗?原来图片上的内容说的就是古诗中的内容。
朗诵古诗1.幼儿整体诵读。
教师:那这首古诗的名字就叫《清明》(出示字卡),写这首诗的诗人叫杜牧,他是唐代很有名的`诗人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片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清明》教学设计3篇
《清明》教学设计5清明教学目标:1.会认3个字,会写5个字,其中重点认识“魂”字,重点指导书写“魂”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是左窄右宽。
正确读写“牧童、遥指”词语,并注意“遥指”的“遥”。
2.背诵课文,并会默写。
3.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课件(课文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民乐《春天》)教师朗读《清明》。
并请学生评价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
学生:欣赏图片、音乐及教师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课文对本诗的评价。
“纷纷”(“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比较:纷纷之雪──大纷纷之雨──细揭示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色比较: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
夏雨:“如倾如注”秋雨:“淅淅沥沥”【设计意图:揭示了春雨独特境界:春雨寒冷,侵袭了开发的花朵,春雨迷蒙,象烟雾般笼罩着柳树。
"纷纷"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通过对"纷纷"这个词语的品味,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景":春雨的特点与境界。
"纷纷"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纷乱的心情,由何而来。
】“行人”“断魂”:通过品味这两个词语,作者体会了诗歌的"情":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
【设计意图:通过品味“纷纷”、“行人”“断魂”,我们体会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境界。
】学生齐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默读古诗,学习生字多媒体出示“欲、魂、借、酒、牧”5个生字,老师讲解“欲”字与“浴”区别来记,“酒”和“洒”区别来记。
古诗《清明》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清明》。
(2)理解古诗《清明》的内容,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古诗《清明》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学会通过古诗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清明》。
2. 理解古诗《清明》的内容和意境。
难点:1. 分析古诗《清明》的表达手法和韵律美。
2. 联系传统文化,体会诗人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杜牧及《清明》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古诗《清明》,感受诗的音乐美。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古诗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2)学生畅谈自己对本诗的感受。
5. 拓展延伸:(1)介绍与《清明》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
(2)学生展示自己对古诗的延伸创作,如绘画、书法等。
(2)学生谈收获,对古诗学习提出建议。
四、作业布置: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清明》。
2. 写一篇关于《清明》的赏析文章。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古诗《清明》的朗读、背诵及赏析文章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古诗《清明》教案
古诗《清明》教案篇一:古诗《清明》教案教材分析:这首古诗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清明》是晚唐诗人杜牧的作品,前两句写出了清明时节行旅之人在蒙蒙春雨中孤身上路的愁闷,后两句通过一问一答,把诗情推向全篇高潮,使诗中行人的愁苦思绪一下转换为继续抖擞前行的奋争心态,景中言情,意蕴深远,语言清新,朗朗上口,有利于积累和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掌握运用“欲、魂、借、酒、牧” 5 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吟诵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画面,体会诗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吟诵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画面,体会诗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清明》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1、同学们,前个星期我们放了清明假,那么谁来说说清明假你是怎样过的?2、你了解清明节吗?清明节:,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
3、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中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特殊气氛,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看看吧!4、板书课题;5、了解作者;杜牧(公元 803-约 852 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在晚唐成就颇高。
古诗《清明》教学设计
古诗《清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古文《清明》的基本意义和文化内涵,通过诵读、表演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诗歌;2.掌握文中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阅读能力;3.引导学生认识清明节的文化背景、习俗和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准备教学材料:古诗《清明》;课件等。
教学器材:录音机、播放器、音响设备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课前预热(10分钟)1.播放相关音频,介绍清明节的文化背景、形成过程和习俗;2.通过回答问题等方式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
第二步:文本呈现(10分钟)1.讲解古诗《清明》的基本意义和文化内涵;2.逐句翻译,讲解诗句的含义和表现技巧。
第三步:诵读练习(20分钟)1.分组练习,每组按顺序诵读古诗;2.点拨学生的发音表达和语感训练;3.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情感表达。
第四步:表演展示(20分钟)1.鼓励学生根据诗歌表现个人的情感体验;2.分组表演、诵读等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置公开诵读活动;3.在表演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
第五步:词语解析(20分钟)1.讲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诗句的意义;2.通过举例、问题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表达技巧。
第六步:课堂小结(10分钟)1.由教师拓展与《清明》有关的诗歌或文学作品等,丰富学生文学素养;2.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3.宣传过程中的公开诵读活动。
四、教学方法1.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和个人表演等互动活动;2.词语讲解和语文要点掌握有针对性,讲解方式灵活多样; 3.鼓励齐声诵读、朗诵表演,充满情感表达。
五、教学评估1.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的参与度;2.通过练习的诵读表演、词语解释和总结等环节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建议1.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广泛的文化内涵,可以从文化教育的角度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视野;2.学生的表演和朗诵过程中应注意加强练习和提高表达效果,重视语言情感的传达;3.在课程结束后,可以邀请学生进行节日知识的专题讲解和分享,发扬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小学清明古诗的教案
小学清明古诗的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古诗《清明》。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和文化背景。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古诗《清明》的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准备古诗《清明》的文本和注释。
2. 准备与清明节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2. 引导学生思考清明节与古诗的联系。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古诗《清明》的作者和背景。
2. 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清明》。
三、诗句解析(10分钟)1. 逐句解析古诗《清明》的意义。
2. 解释古诗中的生僻字词。
四、意境感悟(5分钟)1. 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古诗《清明》所描绘的画面。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中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五、情感体验(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古诗《清明》所表达的情感。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中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六、背诵练习(5分钟)1. 引导学生朗读和背诵古诗《清明》。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七、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收获。
2. 向学生推荐其他与清明节相关的古诗作品,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背诵和表达方面的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古诗《清明》的理解和感受。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024年幼儿园小班清明节教案《古诗清明》
2024年幼儿园小班清明节教案《古诗清明》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了解《清明》这首古诗的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幼儿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让幼儿在清明节这个节日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
二、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清明》古诗卡片、孩子们的白纸冥钞和毛笔。
2.教学环境:整洁、安静的幼儿园教室。
3.教师准备:认真研读《清明》古诗,熟悉古诗的背景知识。
三、教学内容1. 清明节的介绍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清明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杜牧,杜牧在他的文学代表作《清明》中,抒发了他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清明节期间,人们会扫墓、搓麻将、放风筝、踏青等,是一个融合了怀旧情感和欢乐气氛的节日。
2. 《清明》古诗赏析《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共有五句话。
这首诗以写大自然景色为主,引起人们对逝者的回忆,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深切感慨。
该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诗句,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凄美的画面,让人深深感受到离别之情。
3. 活动安排1.讲解《清明》古诗,让幼儿认识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2.让幼儿轮流朗读《清明》古诗,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
3.让幼儿用毛笔在白纸冥钞上写下自己对逝去亲人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4.带领幼儿一起玩青蛙跳、踏青等与清明节相关的游戏,让幼儿体会节日的快乐氛围。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赏析《清明》古诗,让幼儿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内涵。
2.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清明》古诗,引导幼儿跟读。
3.体验法:通过写毛笔祝福和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亲身体验清明节的文化氛围,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五、教学反思在这次清明节教学活动中,幼儿们积极参与,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他们不仅学会了《清明》古诗,还理解了清明节这个节日的意义,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也引起了幼儿对亲人的思念和感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情感情绪。
古诗三首《清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清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清明》教学教案一、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古诗词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识读和理解简单的诗句,但可能对清明节的习俗和深层情感表达理解不深。
他们对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关联性需要通过具体情境和引导来体会。
此外,学生在描述和表达情感方面的能力正在发展中,需要通过课堂活动来锻炼。
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他们对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更感兴趣,如图片、故事和角色扮演等。
因此,教学应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和情感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清明》,理解诗中描绘的清明景象。
2. 技能目标:学生能通过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意,学会描述诗中的情境。
3. 情感目标:学生能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清明节的特殊氛围。
三、教学重点1. 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和文化背景。
2. 分析“雨纷纷"、“欲断魂”等词语的意境。
四、教学难点1. 揭示“断魂"一词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2. 体会诗人如何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内心情感。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展示清明节的图片,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场景,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清明节的了解。
①互动讨论:提问学生清明节有哪些习俗,鼓励学生分享家庭的清明节故事。
2. 朗读感知(1)示范朗读: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清明》,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跟读体验:学生跟读,教师适时提示注意停顿和重音,让学生模仿诗歌的节奏。
(3)节奏游戏:将诗句拆分成词组,学生以拍手或敲击桌面的方式打节奏,增加课堂趣味性。
(一)导入新课1. 故事引入:讲述杜牧的生平故事,如他如何成为著名诗人,以及他创作《清明》的背景,激发学生对诗人的兴趣。
①问题引导:提问学生是否知道杜牧,引导他们分享所知的唐代诗人或故事。
2. 初步感知(1)听诗入境:播放《清明》的配乐朗诵,让学生闭目想象诗中的画面。
(2)情境问答:提问学生听后有什么感受,引导他们描述听到的场景,如“雨纷纷”、“行人"等。
古诗《清明》教案(通用5篇)
古诗《清明》教案古诗《清明》教案一、古诗教案的特点尽管各个学科课程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学形式和手段也不尽相同,但在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宗旨上是一致的,对教案的要求也是有共性的。
这些共性原则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取材内容合理,切合课程宗旨,符合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适应现实需要,讲述内容观点正确,有实际应用价值。
2.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典型事例研究分析,揭示学科相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实质和价值及明确的应用方向。
3.逻辑思路清晰,符合认识规律。
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教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互动式教学安排和过程,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4.不墨守成规,能继往开来,教案既是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又是开拓知识新领域的钥匙,能够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5.教学方法有创新。
不照本宣科,不满堂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讲要抓住本质、引人入胜;练要有的放矢,调动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索,不但知道相关学科领域核心知识“是什么”和“为什么”,还要知道“做什么”、“怎样做”,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能力。
6.教案不能面面俱到、大而全,而应该是在学科基本的知识框架基础上,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相关学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及研究心得。
不是我会什么讲什么、我想讲什么讲什么,而是社会需要什么、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需要什么就注重讲什么,就带领学生研究什么。
总之,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应是与时俱进的。
二、古诗《清明》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清明》教案(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古诗《清明》教案
幼儿园古诗《清明》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清明》这首古诗,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通过古诗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古诗,让幼儿能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自然。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朗读《清明》这首古诗。
2.理解古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色。
3.掌握古诗中的一些汉字和词语。
三、教学准备
1.幼儿园古诗《清明》教材
2.一份用大字体印刷的《清明》课文
3.视频或录音设备,提前准备好古诗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4.平板电脑或投影仪,用于展示古诗的课文和相关绘画作品。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春天的音乐或展示美丽的春天图片来引入课堂。
2. 学习《清明》这首古诗(15分钟)
1.让幼儿围成一个大圈子,一起朗读古诗《清明》。
2.老师分段朗读,幼儿跟读。
重点引导幼儿感受古诗中的春天景色和意境。
3.老师可以播放古诗的录音或视频,让幼儿听音乐播放或观看古诗的图像。
4.通过多次朗读、听音乐和观看图像的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清明》。
3. 分析古诗的内容(15分钟)
1.向幼儿提问:。
《清明》教案(精选7篇)
《清明》教案(精选7篇)《清明》教案(精选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教案(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明》教案1一、活动目的:清明节是祖国传统文化节日,经学校研究决定,将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家乡英雄知多少”主题活动,切实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增加学生修养、提升素质。
重要的是通过这次主题教育,让学生来缅怀先烈,知道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二、活动主题:民族精神代代传——家乡英雄知多少三、活动时间:4月3日下午第三节课四、活动地点:教室五、参加人员:四年级五班全体师生六、活动程序:1、唱队歌2、班主任宣布活动主题:同学们,本月的班队会主题是:民族精神代代传——家乡英雄知多少。
4月4日,就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了。
你知道清明节扫墓的来历吗?说到清明节扫墓,我们也一定回想起那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们。
我们利用清明节三天的时间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了解“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活动的意义,并利用“网上祭英烈”互动平台,进行网上祭奠、发表祭奠感言、开展网络访谈。
清明过后,写出祭奠体会,发表感言心声。
3、主持人献词:男:又是一个清明节,我们缅怀革命先烈。
女:天空为今天垂泪,松涛为今天呜咽。
男: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长眠于地下。
女: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们。
男: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以先进的科学和灿烂的文化矗立在世界民族的峰巅。
女:而近百年黑暗与屈辱的历史,又将她推向深渊。
男:为了改变这一切,多少仁人志士在苦苦探索与奋斗中含恨而去。
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烈士们的鲜血才点亮了中国的天。
男:今天,我们在这里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
女:以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现实来告慰英魂。
古诗三首《清明》
《古诗三首·清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清明》,并背诵全诗。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清明时节的景象。
1.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诗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诗人的描绘,感受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把握诗中描绘的清明时节的景象。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2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诗人通过清明时节景物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其能够描绘诗中的画面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提问学生是否知道清明节这个节日,并简要介绍清明节的习俗和意义。
•引出课题《清明》,介绍诗人杜牧及其创作背景。
3.2 预习检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了诗的大致内容和诗人的基本信息。
•针对预习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补充。
3.3 朗读古诗•教师范读古诗,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学生跟读、自由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律和情感。
3.4 讲解古诗•分句讲解古诗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讨论诗人如何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慨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3.5 深入理解•小组讨论:清明时节,你通常会做些什么?诗中的哪些描写让你感受到了清明节的氛围?•分享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3.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其他与清明节相关的古诗词或文章,分享并交流。
•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一首描绘清明节景象的小诗,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四、作业布置•背诵并默写古诗《清明》。
•写一篇短文,描述你眼中的清明节,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古诗中的意境进行创作。
五、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清明》,通过朗读、讲解和讨论,我们感受到了诗中描绘的清明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
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和意义。
语言古诗《清明》教案
语言古诗《清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清明》。
2.理解并熟记《清明》的内容,领会其中直观的描写和深沉的意境。
3.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正确理解《清明》的意境,领会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
2.难点: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述作品中的细节和意境。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杜牧及其作品《清明》的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
2.课文学习(30分钟)(1)朗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清明》,让学生跟读并理解其中的意思。
(2)课文分析: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描写手法等进行讲解和分析。
(3)语言解读:解读课文中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表达方式。
(4)大声朗读: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并特别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和诗歌节奏。
3.理解与思考(20分钟)(1)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人表达的感情和意境。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个人感悟:要求学生写下自己对《清明》的感悟和思考,可以是文字、诗歌或绘画等形式。
4.语言表达(40分钟)(1)写作指导:向学生讲解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如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写作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撰写一篇短文,介绍《清明》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
(3)展示与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写作体会。
四、巩固与拓展(15分钟)(1)诗歌朗诵:选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现场朗诵,展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拓展阅读:向学生推荐更多杜牧的作品,鼓励他们扩展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五、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清明》的读后感,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开始了解古代文学作品《清明》的内涵和意义,培养了他们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的环节,学生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清明古诗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和文化内涵。
(2)掌握《清明》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3)学会欣赏古诗,体会诗人对清明节氛围的描绘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背诵、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关爱亲人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清明》这首古诗的背诵与理解。
(2)清明节的相关知识。
2. 教学难点:(1)体会诗人对清明节氛围的描绘。
(2)理解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清明节的历史渊源、习俗和文化内涵。
(2)提问:清明节有哪些习俗?为什么会有这些习俗?2. 学习《清明》(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内容,包括景物描写、情感表达等。
(3)讨论:诗人为什么在清明节这天写这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互动环节(1)小组讨论:清明节有哪些传统习俗?这些习俗有什么意义?(2)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清明节习俗,交流心得体会。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明节,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2)布置课后作业:背诵《清明》古诗,写一篇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学习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背诵古诗和作文的情况。
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清明》这首古诗,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感受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明》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学生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关于春天的诗句,谁能说说有哪些诗句?
学生背,教师顺势板书
二、一读——解诗题
1、指名读课题——清明
2、了解有关清明的习俗
3、自由读古诗,整体感知诗的内容
三、二读——悟诗情
1、学生字。
2、学生自读古诗,自读自悟,并生生交流。
3、全班交流:
1)体会诗人的心情,体会诗人“欲断魂”的原因。
并重点指导朗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2)体会诗人和牧童的对话。
指导朗读“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四、三读诵诗韵
1、把整首诗连连起来读一读,看谁能读出这首诗的韵味。
打开书自己试一试。
2、指名配乐读,看谁能和诗人心意相通。
3、全班读一读。
4、背一背,分组诵读全诗。
五、课外拓展:
(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安排)
最懂你的人,也许会一直默默的陪伴在你的身边;也许会在天涯海角;但他总会在心里默默的守护你,总会在心里默默祈祷你幸福安康!
人与人之间最美是懂得,同事之间,只有互懂,才能互相理解;朋友之间,只有互懂,才能互相担待;夫妻之间,只有互懂,才能融洽度日;知己之间,只有互懂,才能长久长远;人与人之间,只有互懂,才能结识、结缘!
互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父母与子女之间,如果能互懂,就没有不孝和刁难;夫妻之间,如果能互懂,就没有争吵和硝烟;朋友同事之间,如果能互懂,就没有是非和埋怨;
官场之间,如果能互懂,就没有争斗和谗言;人与人之间,如果能互懂,就没有愧疚和不安。
其实,懂,应该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