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月圆》诗歌鉴赏及对写法共19页
杜甫《月圆》诗歌鉴赏及对写法
再如韦庄的《菩萨蛮》词: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 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 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词中运用“对写法”的是“未老莫还乡”一句, 这里作者正话反说,写得“似直而纡,似达而 郁”。说“莫还乡”,实则正是由于想到了还乡, 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说是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 而其中蕴涵的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郁结的感情。 因为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 鼎沸,欲归不能,所以,“未老莫还乡”一句, 巧妙地刻画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 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二、移情于物 诗人本欲表达自己对某人、某 事或某物的一种情感,但在具体表达 时却故意将自己的感情移注于另外的 人、事、物上,表面上看是移情别恋, 而实质上作者对此人、此事、此物的 眷顾更深,感情也更真,能够受到 “倍增情感”的效果,这就是诗词中 “对写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有人评说“主客移位”是这首诗的构 思巧妙之处。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借 景抒情,移情于物,通过对柳条、藤 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巧 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 恋之情。
再如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对蜀中 山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 就是曾经养育他的故乡,初次离别,怎能 不无限眷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 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山水恋恋不舍地一 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从对面 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
知识链接:对写法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
杜甫《月圆》诗歌鉴赏及对写法
另外,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 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思乡之切, 却正意反说,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担心听到 坏消息,从而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切。陆游 《秋思》:“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纵然是天大的事也一醉罢休,但真能“醉亦休”吗? 诗人不过是正意反说,表面放达,实则抒发报国无 门、难以释怀的愁苦。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同样运用对写法,揭 露和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文过饰非、讳疾忌医,表 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失望之情。 不难看出,
首联从天上月、江上波到门上月光的闪动,视角不断转换,写 出了一个活脱脱的生动传神的月亮。 颔联诗人从江楼上俯视长江上的月色,又从写江上的月光转到 写屋内的月光。 颈联诗人的视线从室内转到了室外,接着诗人又仰望星空。 尾联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 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这是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 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
真题链接:
1.⑴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 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案:孤月当空,清回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 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 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⑵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4分) 答案: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 故园桂花正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 结合,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 团圆的美好愿望。
二、移情于物 诗人本欲表达自己对某人、某 事或某物的一种情感,但在具体表达 时却故意将自己的感情移注于另外的 人、事、物上,表面上看是移情别恋, 而实质上作者对此人、此事、此物的 眷顾更深,感情也更真,能够受到 “倍增情感”的效果,这就是诗词中 “对写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月圆阅读及答案
月圆阅读及答案月圆阅读及答案月圆阅读及答案1月圆(1)【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2)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8.这首诗签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8. (1)明月独悬,照射在江面和屋舍上,波光粼粼。
(2)月光照射在屋内的华丽的席面上。
(3)仰视月空,月光皎洁,群星稀廖。
9. 前一句写眼前的月亮,后一句虚写,想象到千里之外家乡的亲人也共同沐浴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希望天涯各处的亲人们都共同沐浴美好月光的美好心愿,同时也表达出自己长期滞留在异乡,久久不能回家的无奈,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月圆阅读及答案2[唐]杜甫舍②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③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④。
肯⑤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⑥尽余杯⑦。
注释:①客至:客指崔明府,明府,县令的美称。
②舍:指家。
③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
④市远:离市集远。
兼味:多种美味佳肴。
旧醅:隔年的陈酒。
樽酒句: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
⑤肯:能否允许。
⑥呼取:叫,招呼⑦馀杯:余下来的酒。
(二)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果蔬:泛指菜肴。
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⑤脔:切成块的肉。
⑥箸:筷子。
认真阅读上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小题1】、(A)材料一中客至是什么季节?(B)这是一首七言_______,(C)这种诗体颔联和颈联句式上有什么特点?(3分)【小题2】、仔细阅读材料一,我们会发现首联、颔联内容为A 客,颈联、尾联为B客(各填一动词)。
月 圆
关于杜甫
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与李白又合 称“大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 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 的诗被称为“诗史”。生活于唐朝由盛转 衰的历史时期,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 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 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 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早期作品主要表 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和政治思 想,中年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
2015安徽卷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月圆①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 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②绮逾依,这里指光 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圆。④列宿,众星。
8.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 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4
分)
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 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8.(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 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 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 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9.(4分)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 前的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该开放, 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 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 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月圆
杜甫
月在古代诗歌中的寓意
• 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 怀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在众 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月有 阴晴圆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举 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 年年只相似。”
杜甫《月圆》诗歌鉴赏及对写法教学提纲
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 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清人浦起龙谈到这首诗时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 飞来。”这两句话,突出点明了此诗所采用的一种特殊表 现手法——“对写法”。此诗之妙,在于从对方(妻子) 写起,使意思深入一层。首联想像妻子思念自己的情形: “闺中”指代自己的妻子;颔联以“长安”代指流落到长 安的自己;,月寒玉臂;尾联以美好的祝 愿作结,意味隽永。备受欣赏的是颈联描绘的情景:妻子 夜不能寐、辗转反侧、黯然伤神,自己也不禁伤心落泪。 作者巧用“对写法”,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将夫妻间真 挚而深沉的爱恋表达得淋漓尽致。无怪后人称《月夜》: “五律至此,无忝称圣矣。”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有人评说“主客移位”是这首诗的构 思巧妙之处。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借 景抒情,移情于物,通过对柳条、藤 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巧 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 恋之情。
再如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小结:
全诗意境宏大、清冷寂静,从天上写到地上,从江 上写到屋里,从眼前写到山林,从身边写到万里之 外。但无论怎么写月亮,写月光,都始终摆脱不了 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感觉,作者远在他乡,根本无法 与亲人团聚,只能借月亮遥遥地寄托一种对亲人的 思念之情,既然无法团聚,才会有万里共清辉的愿 望。
真题链接:
2015年安徽卷诗歌鉴赏 杜甫《月圆》
1这首诗是杜甫在大 历元年(766)秋天
唐 杜甫
月圆 月圆之夜,寓居夔州
月圆
2015安徽高考月圆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原文: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译文独悬天空的一轮圆月,正对屋舍,月光照射在秋夜滚滚的江面之上,又反射到屋门之上闪动。
绵延曲折起伏的水波在不停地跳动着金光,华丽的绮席被月光照射显得更加老旧。
秋天的深夜里高悬着的一轮明月,照耀着幽深人少的山林。
夜空中月光皎洁,群星稀廖。
想到遥远的家乡的松树当茂,桂花正香,在这明净的夜晚,唯愿同远隔万里天涯的亲人们共同沐浴着这美好的月光之中。
赏析:全诗一直在写月,角度不断变化,意境开阔,但清冷寂廖,抒发了作者面对明月时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真切的思念。
首联从天上月、江上波到门上月光的闪动,视角不断转换,写出了一个活脱脱的生动传神的月亮。
颔联诗人从江楼上俯视长江上的月色,又从写江上的月光转到写屋内的月光。
颈联诗人的视线从室内转到了室外,接着诗人又仰望星空。
尾联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
这是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
全诗意境宏大、清冷寂静,从天上写到地上,从江上写到屋里,从眼前写到山林,从身边写到万里之外。
但无论怎么写月亮,写月光,都始终摆脱不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感觉,作者远在他乡,根本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借月亮遥遥地寄托一种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既然无法团聚,才会有万里共清辉的愿望。
高考真题8.这首诗签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括。
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8. (1)明月独悬,照射在江面和屋舍上,波光粼粼。
(2)月光照射在屋内的华丽的席面上。
(3)仰视月空,月光皎洁,群星稀廖。
9. 前一句写眼前的月亮,后一句虚写,想象到千里之外家乡的亲人也共同沐浴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希望天涯各处的亲人们都共同沐浴美好月光的美好心愿,同时也表达出自己长期滞留在异乡,久久不能回家的无奈,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月圆杜甫》阅读附答案
月圆杜甫》阅读附答案
月圆⑴【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⑵
未缺⑶空山静,高悬列宿⑷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⑴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
⑵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
⑶未缺:指月圆。
⑷列宿:众星。
⑴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4分)
答案:孤月当空,清回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⑵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4分)
答案: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
故园桂花正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
虚实结合,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月圆杜甫的意境_杜甫蜀相意境
月圆杜甫的意境_杜甫蜀相意境《月圆》是杜甫于大历元年秋季流离于夔州时所写,全诗从头到尾一直在描写月亮,随着不同的角度,意境深远开阔却清凉冷寂,下面是为你搜集月圆杜甫的意境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月圆》是杜甫于大历元年秋季流离于夔州时所写,全诗从头到尾一直在描写月亮,随着不同的角度,意境深远开阔却清凉冷寂,表达了诗人在直面明月时的孤寂以及对于遥远亲信的真挚思念。
诗文的大意,孤零零挂在天上的圆月正好对着我的陋舍,月光映在江上激起粼粼波光,又再反射到房门外闪闪跳动。
绵延浮动的金色江波在时刻不停地保持跳动,床上的席子也被月光照得更加炫彩柔美。
秋天的深夜里高高悬起一轮明月,照射着人烟稀疏的幽深山林,夜空中月光如雪般皎洁,繁星寥寥。
免不了想到此时此刻,家中的松树正是开得茂盛之时,仿佛还能闻到家乡的桂花香。
在这么明亮纯净的夜里,唯独希望能够与千万里天涯之外的亲人们共沐这美好的月色。
杜甫的这首《月圆》,首联从天上的月亮、江上的月波以及门外的月光等多个不同的视角,通过描写圆月本身的明亮以及月光照映衬得其它事物闪闪跳动,从而塑造了一个活灵活现生动传神的圆月。
而颔联写的是,起初在楼上眺望江中月光,后又从江波转写照进屋里的月色。
颈联中,诗人的视角又从屋中回到了外面,再次仰望天空中的明月。
最后的尾联中,诗人通过眼前的月光遥想到远隔千里的亲人们,表示了十分渴望与其团聚一同赏月的意愿。
杜甫在这首诗中流露出独自赏月的孤单,并通过遥远的月亮来寄托自己浓厚的思乡之情。
杜甫蜀相意境蜀相是杜甫搬入成都草堂居住之后,于第二年在武侯祠游历时的一首咏史怀古诗,假借旧时的古建筑,表达了对于诸葛亮雄才大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叹,同时也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痛惋之情。
全诗既写出了尊蜀为正的观念,也含有怀才不遇的感慨以及借景思人的情怀。
蜀相这首七言诗,工整密凑,婉转曲折,前两联写景,十分洒脱大气;后两联叙述,谈事论人,阴郁重重。
全诗由景及人,由起初的前瞻到尾句的回顾,感慨缅怀至泪沾满襟,抑扬顿挫,豪迈又迂回,层层叠叠,意蕴悠长。
杜甫《月圆》诗歌鉴赏及对写法教学提纲共19页文档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19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杜甫《月圆》诗歌鉴赏及对写法教学 提纲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月圆》原文及翻译赏析
《月圆》原文及翻译赏析《月圆》原文及翻译赏析《月圆》原文及翻译赏析1原文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赏析序文折一身瘦骨,踩雨后的虹桥,进山。
在山山与树树的夹缝间,辟半亩薄地,起一间柴屋,只栽松柏。
男松站远些,刚劲孔武,护塞戌边;女松倚近些,端茶递水,红袖添香。
老松可对奕,小松可共舞。
酒醉茶酣也可“以手推松曰‘去’”。
山认樵夫给树,水认渔翁给鱼,我非樵非渔,便拥有一切,无路则处处是路。
山中何事?闲闲地餐风饮露,忙忙地耕云种月。
写几行骈文骊句,用松针钉在篱笆上,花朵来读有花香,蝴蝶来读有蝶味,萤火虫来读有萤光,山鬼来读有鬼意,仙人来读有仙气……诗越读越厚,日子越读越薄,生命越读越轻。
明天有明天的飞花,后天有后天的落叶。
反正这山中没个忙人,反正这山中没个闲人。
蓄了一春的露,檐前的小瓴也该满个七八分了。
日头下端进新垒的红泥小炉。
用去岁晒干的花尸燃火,才不会把水煎老。
宠自己一回,今年就用那把不曾舍得用的养得釉亮的晚唐小壶。
一盏香茗、一柱檀香,一人独对一山,一心静面一世。
往日的尘缘都不得记不起来了,就喝眼前的茶吧。
茶要独品,酒需共酌。
这好山只归我一人所有。
让我如何能信?可不,山中无甲子,大约在三个秋天之前就有山背后的白飘胸的老翁来访,用一串铜钱来换我的松花酒。
我说如如今通用银子,他不懂。
好说歹说,用三双草鞋换去我两竹筒的酒。
并向我打探山外的世道,我故意很使劲地想,然后说是元。
他诡诡地一笑,笑得我心里发虚。
再问我进山的道,我指的东西南北,他丢下两句没头没脑的话,径自去了。
此后也就是隔山说些阴晴圆缺的话,也没什么来往。
年前找他对酌,只见两间茅屋,一间紧闭,草绳紧紧拴了门环,另一间住人,极其简陋。
奇的是窗上糊纸竟是三尺棉宣,依稀可辨三五字句:“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倒是好句,只是意未尽而气未结,加上无奈的沧桑像一件短衣,终究遮挡不住曾经的少年血气,不知那双倦了的诗眼在后句中将望向何处,无从寻觅。
杜甫《月圆》阅读解析
杜甫《月圆》阅读解析
月圆①【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
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
③缺:指月圆。
③列宿:众星。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4分)
答案: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解析:只需要概括,不要分析;先要判断“几幅”,前三联一句一景,六句就是六个画面,关键的是要用准确的词语概括,如第一句:天空一轮孤月,清辉洒满楼宇;意思是对的,但语言上就不如“孤月当空,清辉满楼”简洁。
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4分)
答案: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的清辉,是实写。
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
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解析:先要分清虚实,“故园松桂发”是诗人的想象,属虚写,但这又是符合时令特点,虚中又有实;
“万里共清辉”是对眼前景的描写,是实,但思念的人又在远方,实中又有虚。
二是表达效果的分析,这是关键。
月圆阅读及答案参考
月圆阅读及答案参考月圆阅读及答案参考月圆【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
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荣更加柔美。
③缺:指月圆。
③列宿:众星。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展概括。
(4分)答案: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荣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意境的营造。
第一、二句“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孤月:明月独悬天空,故称孤月。
当;对着,当楼即为对着楼。
满;特指圆月。
寒江:秋冬季节的江河水面。
动:闪动。
夜扉:夜间的屋门。
这两句描写一轮明月独悬高空,正对屋舍,月光照射在秋夜滚滚的江面之上,又反射到屋门之上闪动。
从天上月、江上波到门上月光的闪动,视角不断转换,写出了一个活脱脱的生动传神的月亮。
第三、四句“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委:委蛇,曲折绵延,委波,绵延不断的波浪。
金:水波闪动着的金光。
不定:不住,不止。
席绮:绮席,漂亮的席具。
逾:越,更加。
依,仍旧。
诗人从江楼上俯视长江上的月色,绵延曲折起伏的水波在不停地跳动着金光,又从写江上的月光转到写屋内的月光,华美的绮席被月光照射显得更加老旧。
第五、六句“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未缺:即满月的代称。
空山:幽深人少的山林。
高悬:高挂,这里指圆月高挂夜空。
列宿:众星,列宿稀:星星稀少。
诗人的视线从室内转到了室外,秋天的深夜里高悬着的一轮明月,照耀着幽深人少的山林。
接着诗人又仰望夜空,看到月光皎洁,群星稀廖。
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展赏析。
(4分)答案: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的清辉,是实写。
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
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漂泊思家月圆夜 寄意万里共清辉——杜甫《月圆》赏析
作者: 吴振华
作者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学语文
页码: 55-56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4期
主题词: 杜甫;《月圆》;清丽芊绵;画面感强;虚实结合
摘要:�月圆》是杜甫流寓夔州时所写的清丽芊绵的名作。
全诗都在写景,不仅画面感强,而且结构独特,是杜甫晚年重视格律并追求新变的结晶。
全六句由近及远,描写孤月当楼、月映寒江、月照绮席、月挂空山、月明中天的景象,后两句运用虚实结合手法。
抒发羁旅漂泊时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并寄托渴望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杜甫《月圆》阅读答案及解析
杜甫《月圆》阅读答案及解析杜甫《月圆》阅读答案及解析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
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月圆》阅读答案及解析,欢迎大家分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所作。
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
③缺:指月圆。
③列宿:众星。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4分)答案: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意境的营造。
第一、二句“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孤月:明月独悬天空,故称孤月。
当;对着,当楼即为对着楼。
满;特指圆月。
寒江:秋冬季节的江河水面。
动:闪动。
夜扉:夜间的屋门。
这两句描写一轮明月独悬高空,正对屋舍,月光照射在秋夜滚滚的江面之上,又反射到屋门之上闪动。
从天上月、江上波到门上月光的闪动,视角不断转换,写出了一个活脱脱的生动传神的。
第三、四句“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委:委蛇,曲折绵延,委波,绵延不断的波浪。
金:水波闪动着的金光。
不定:不住,不止。
席绮:绮席,漂亮的席具。
逾:越,更加。
依,仍旧。
诗人从江楼上俯视上的月色,绵延曲折起伏的水波在不停地跳动着金光,又从写江上的月光转到写屋内的月光,华丽的绮席被月光照射显得更加老旧。
第五、六句“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未缺:即满月的代称。
空山:幽深人少的山林。
高悬:高挂,这里指圆月高挂夜空。
列宿:众星,列宿稀:星星稀少。
诗人的视线从室内转到了室外,秋天的深夜里高悬着的一轮明月,照耀着幽深人少的山林。
接着诗人又仰望夜空,看到月光皎洁,群星稀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