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3.1.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教案
![3.1.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50066b10661ed9ad51f3d9.png)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分子式。
2、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4、了解甲烷及其取代反应产物的主要用途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践活动制作模型和展示结构模型等,来学习甲烷的分子结构2.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3.通过学生互动、电脑演示、构建问题等方式,让学生能轻松学习本节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感受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渗透科学具有两面性的辨证唯物注意思想教学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教学难点: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小组合作、学生制作等教学方法和实验条件控制、比较、类比模拟、抽象、模型等科学方法与逻辑方法。
教学过程:[投影]千年的希望—“可燃冰”[讲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甲烷的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
[板书]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一. 甲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通过简单计算确定甲烷的分子式1、分子组成CH4[提问]有那位同学能写出甲烷的电子式及及结构式。
[板书]2.电子式:3.结构式:[讲解]结构式仅用来表示分子中原子的连结顺序,不能表示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分布。
[实践活动]按课本要求动手实验:[展示]优秀作品。
引导观察图3-1所示的C与H的相对位置关系。
[结论]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顶点都是氢原子。
[展示]球棍模型及比例模型:[强调]结构式实际是分子球棍模型在平面上的投影。
[过渡]下面我们来研究甲烷的性质[板书]二、甲烷的性质[复习]初中所学甲烷的物理性质。
[归纳、板书]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提问]根据甲烷的物理性质推测如何收集?[学生]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8fb27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7.png)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目标:1. 了解甲烷的化学式、结构、性质和用途;2. 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3. 理解甲烷在能源和化工领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甲烷的化学式和结构;2. 甲烷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1. 甲烷的制备方法;2. 甲烷在能源和化工领域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课件和教学素材;2. 实验室用具(如试管、酒精灯等);3. 作业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2. 提问:你们听说过甲烷吗?它是什么?二、甲烷的化学式和结构(10分钟)1. 介绍甲烷的化学式(CH4);2. 讲解甲烷的结构特点:碳原子中心,四个氢原子围绕其周围;3. 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三、甲烷的制备方法(10分钟)1. 讲解甲烷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干馏法、热裂解法等;2. 演示甲烷的制备实验(如干馏法);3. 解释甲烷制备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四、甲烷的性质(10分钟)1. 介绍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2. 讲解甲烷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等;3. 演示甲烷的燃烧实验。
五、甲烷的用途(5分钟)1. 讲解甲烷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天然气、沼气等;2. 介绍甲烷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合成氨、制氢等;3. 引导学生思考甲烷的环保问题:甲烷泄漏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使学生了解了甲烷的化学式、结构、性质和用途。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布置作业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甲烷泄漏对环境影响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甲烷的燃烧反应(10分钟)1. 讲解甲烷的燃烧反应方程式:CH4 + 2O2 →CO2 + 2H2O;2. 解释燃烧反应的原理:氧化还原反应;3. 演示甲烷的燃烧实验,观察火焰颜色和形状。
七、甲烷的还原反应(10分钟)1. 讲解甲烷的还原反应:CH4 + 4OH→CO3^2+ 6H2O;2. 解释还原反应的原理:氧化还原反应;3. 演示甲烷的还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0ea129ee06eff9aef807e3.png)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学情分析】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甲烷的部分性质为系统学习甲烷、烷烃等相关知识奠定了一定基础。
但因学生刚开始较全面的学习有机化合物缺乏理论指导,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应注重衔接,注重基础,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特征,能够书写甲烷分子的结构式、电子式。
(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
(3)解取代反应的特征。
(4)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甲烷的用途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的认识,掌握分析四氯化碳、一氯甲烷、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分析结构的方法。
(2)通过甲烷分子模型的分析,学会根据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分析分子结构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以甲烷的存在和用途等为素材,增强化学在人类重要作用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甲烷的化学性质。
难点:甲烷跟氯气的取代反应。
【教学设计】复习正四面体构型。
观察、总结甲烷到底具有什么化学性质?【板书】 (2)取代反应指出甲烷还可以取代制氟利昂理解取代反应实质换反应。
阅读资料卡取代反应第2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等概念2、了解常温下常见烷烃的状态3、通过探究了解烷烃与甲烷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4、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及探究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烷烃的组成、分子结构和通式;2.了解烷烃性质的递变规律;难点:烷烃结构和通式,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教学过程】【引言】在有机化合物中有一系列结构和性质与甲烷很相似的物质。
课题:§5-2 烷烃一、烷烃的结构和同系物【探究过程】教师引入→学生讨论→学生总结⑴由教师给出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等部分的名称和化学式,请同学们完成结构简式和结构式。
⑵让学生分析表中的各种分子结构。
【结论】以下特点:①碳原子间以碳碳非极性共价键—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
小结:以上各结构中,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都达到“饱和”。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90537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6.png)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甲烷的化学式、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
2. 让学生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燃烧反应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甲烷的化学式和结构特点2. 甲烷的制备方法3. 甲烷的物理性质4. 甲烷的燃烧反应5. 甲烷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甲烷的化学式、结构特点、制备方法、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和燃烧反应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甲烷的发现和应用。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甲烷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和实际应用。
3. 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甲烷的性质。
4.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讲解meth-(甲-)这个词根的含义,引导学生关注甲烷。
2. 讲解甲烷的化学式和结构特点:CH4,呈正四面体结构。
3. 讲解甲烷的制备方法:无机物制备(例如碳和氢气反应)和有机物制备(例如石油化工)。
4. 讲解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5. 讲解甲烷的燃烧反应:CH4 + 2O2 →CO2 + 2H2O,放热多,二氧化碳和水。
6. 讲解甲烷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燃料(天然气、沼气)、化工原料(合成氨、合成橡胶)、环保(生物质能转化)。
7. 进行实验操作:甲烷的制备和燃烧实验。
8. 分组讨论:甲烷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及环保意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甲烷的基本性质和应用,评估学生对甲烷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甲烷制备和燃烧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3. 作业论文:评估学生对甲烷应用和环保意义的理解深度。
七、教学拓展:1. 有机化合物:介绍甲烷的同系物,如乙烷、丙烷等,并比较它们的结构和性质。
2. 生物化学:探讨甲烷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在环境监测和能源回收中的应用。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17e57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09.png)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甲烷的结构、性质、制备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甲烷的结构特点2. 甲烷的制备方法3. 甲烷的化学性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甲烷的相关知识。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甲烷的结构、制备和应用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强互动性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甲烷模型或图片3. 甲烷制备实验器材4. 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籍五、教学内容1. 甲烷的发现和命名2. 甲烷的结构特点3. 甲烷的制备方法4. 甲烷的化学性质5. 甲烷的应用领域教案内容:一、甲烷的发现和命名1. 介绍甲烷的发现过程,如斯帕拉捷、舍勒等科学家的贡献。
2. 讲解甲烷的命名规则,如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甲烷”、“乙烷”等。
二、甲烷的结构特点1. 展示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让学生了解甲烷的五个原子组成。
2. 讲解甲烷的空间构型,如正四面体结构。
3. 分析甲烷的键角和键长,如碳氢键的键角约为109°28′,键长约为1.09 Å。
三、甲烷的制备方法1. 介绍实验室制备甲烷的方法,如伍德合金法、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反应等。
2. 讲解工业制备甲烷的方法,如天然气、煤矿瓦斯等。
四、甲烷的化学性质1. 点燃甲烷,观察其燃烧现象,如火焰颜色、热量释放等。
2. 介绍甲烷的氧化反应,如与氧气反应二氧化碳和水。
3. 讲解甲烷的取代反应,如与卤素单质反应卤代烃。
五、甲烷的应用领域1. 生活用途,如天然气作为燃料、化工原料等。
2. 工业用途,如合成氨、制造碳黑等。
3. 科学研究,如研究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新型材料等。
六、甲烷的物理性质1. 介绍甲烷的密度、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
2. 讲解甲烷的溶解性,如在水中溶解度较低。
3. 分析甲烷的稳定性,如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58314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ea.png)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目标:1.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理解甲烷的结构、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探索甲烷的制备方法和相关实验;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和试剂:燃气灶、燃气罐、打火机、试管、导管、石英棒等;2. 幻灯片或黑板、粉笔;3. 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幻灯片或黑板,引导学生回顾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并与无机化合物进行对比,强调有机化合物的碳元素特征;2. 提出问题:什么是甲烷?它有哪些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知识探究:3. 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讨论,搜集关于甲烷的信息,并记录在黑板上;4.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介绍甲烷的结构、性质和常见应用;5. 引导学生思考:甲烷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制备方法?实验操作:6. 介绍甲烷的制备方法:实验室制备和工业制备,重点讲解实验室制备的步骤;7. 演示实验:利用燃气灶和燃气罐制备甲烷,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步骤和结果;8. 学生实验: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进行甲烷的实验制备,鼓励学生自主操作和观察,记录实验步骤和结果;9. 实验讨论:学生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并讨论不同实验条件对甲烷生成的影响。
知识总结:10. 整理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讨论,总结甲烷的制备方法和关键条件;11. 强调甲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燃料、烹饪等;12. 提问和回答环节,巩固学生对甲烷的理解。
拓展延伸:13. 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合物和甲烷的相关知识;14. 提供拓展实验选项,如利用甲烷进行燃烧实验,观察产生的气体和火焰特点等。
作业布置:15.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甲烷的小论文,包括甲烷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等内容;16. 提醒学生注意查找和引用资料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教学评估:17.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观察能力;18. 评价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19. 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甲烷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高中化学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高中化学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a6c7f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6.png)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目标:(一)知道与技能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储量情况;2.掌握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3.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并理解取代反响的含义;4.了解甲烷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探讨甲烷结构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2.掌握甲烷性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3.运用微观动画体验甲烷空间结构和取代反响历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初步形成对有机化学领域的学习兴趣;2.认识化学微观世界分子结构的立体美;3.培养学生关心环境、能源、平安等问题。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甲烷的结构;2.甲烷的化学性质。
〔二〕难点:1.甲烷的空间结构;2.甲烷的取代反响。
学情分析:有机化学是化学中的重要分支,对学生而言,一切都是新的,学生没有任何框架。
但是,学生在化学已经知道甲烷是一种化石燃料,可以燃烧,能从甲烷的组成上认识燃烧反响的产物。
而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以甲烷为根底,带着学生进入有机化学的领域。
教学过程:【引言】从今天起,我们将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知识。
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在衣、食、住、行、医疗、能源、材料、科学技术及工农业生产等领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展示生活当中常见的一些有机化合物〕结合教材58—59页答复:1.什么是有机物?其组成元素有哪些?2.2.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何在?3.3.有机物有何性质特点?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新课】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一、甲烷的结构1.甲烷的存在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2.甲烷的分子结构甲烷的分子式为CH4甲烷的电子式:实验探究:根据课本中制作方法制作出CH4分子模型。
实验测出,CH4分子中4个C—H键完全相同,曾有科学家测量出相邻C—H键的夹角为1090,请同学们根据模型和提示,大胆猜测CH4分子的空间位置关系?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经过科学实验证明甲烷分子的结构是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4个氢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上。
高中化学《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50370b6529647d272852d8.png)
《甲烷》教学设计《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三章第一节。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以典型有机物甲烷为切入点,从结构的角度适当加以深化,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
学生通过初中的化学学习,已经对甲烷的分子式、存在和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本节课是学生在高中阶段首次接触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目的是使学生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为以后的有机教学打下一个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既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和空间想象又有实验的感性认识,同时引入了一个新的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教材重点:甲烷的结构和取代反应。
教材难点: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取代反应发生的实质。
2、学情分析所面向的学生是胜利油田所在地东营市高中的学生,几乎每家都是用天然气作燃料。
学生在初中已经了解了甲烷是天然气、沼气、煤矿坑道气等的主要成分。
在元素周期律这一章中,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有关物质结构的上位概念,应当在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抓住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头脑中逐步建立起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模型,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打好基础。
二、教学方案设计1、教学目标2 通过情境教学,了解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研究思路;②通过理论假设、实物西红柿桔子模拟模型、动画展示,掌握甲烷的正四面体构型,能初步构建有机物的空间结构;③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体会有机反应与无机反应的区别,并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教法与学(1).教学方法“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并与实验探究、多媒体有机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和谐的课堂。
(2).学习方法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充分的进行探究和讨论、交流。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特点。
3、教学思路采用板块教学,分为四个学习板块。
即:板块一:甲烷的物理性质;板块二:甲烷的结构探究;板块三:甲烷的氧化反应;板块四:甲烷的取代反应。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ce71d7d4d8d15abf234e26.png)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从结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
②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
过程与方法采用“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的方法,使学生亲历科学的历程.初步学会从结构推导性质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①领略实验学习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个人及学科价值。
②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难点:主要是学生有机物立体结构模型的建立,具体体现在如何将甲烷和烷烃的结构特点、有机物的成键特点从实物模型转换为学生头脑中的思维模型,帮助学生从化学键的层面认识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什么叫有机物?它有哪些组成元素?1、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
注意:个别简单的化合物如:CO ﹑CO2、碳酸盐、氰化物和硫氰化物等虽含有碳元素,但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与无机物相近,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物。
2、组成元素:碳、氢、氧、氮、硫、磷、卤素等3、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甲烷是最简单的烃。
推进新课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一、甲烷分子的构成和空间结构1.甲烷的分子式通过定量实验测定,一个甲烷分子中含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甲烷的分子式为: CH 42.甲烷的电子式因为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能与四个氢原子分别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因此,甲烷的电子式可写作:C H H H3.甲烷的结构式将电子式中的一对共用电子用一条短线表示,得到的式子叫结构式,因此,甲烷的结构式可写作:问题:从甲烷的电子式是否可以推断甲烷分子中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呢?4.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甲烷分子里的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形成了一个正四面体的立体结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而四个氢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
二、甲烷的物理性质1、在通常状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adbda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f.png)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甲烷的化学式、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
2. 使学生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燃烧反应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兴趣,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甲烷的化学式、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
2. 甲烷的制备方法和燃烧反应。
教学难点:1. 甲烷的结构特点及其燃烧反应的原理。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甲烷模型或图片。
3. 甲烷制备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甲烷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关注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2. 提问:你们知道甲烷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二、甲烷的化学式和结构特点(10分钟)1. 讲解甲烷的化学式(CH4)及其含义。
2. 展示甲烷的结构模型,解释其结构特点:四个氢原子围绕一个碳原子。
三、甲烷的物理性质(5分钟)1. 讲解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2. 提问:甲烷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它们对甲烷的应用有何影响?四、甲烷的制备方法(10分钟)1. 介绍实验室制备甲烷的方法:干馏法、消石灰法等。
2. 演示甲烷制备实验,并解释实验原理。
五、甲烷的燃烧反应及其应用(10分钟)1. 讲解甲烷的燃烧反应:CH4 + 2O2 →CO2 + 2H2O。
2. 说明甲烷燃烧反应的原理:甲烷与氧气反应二氧化碳和水。
3. 探讨甲烷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燃料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掌握甲烷的化学式、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制备方法。
要引导学生思考甲烷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六、甲烷的燃烧实验(10分钟)1. 演示甲烷燃烧实验,并解释实验原理。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如火焰颜色、燃烧产物等。
3. 提问:甲烷燃烧时有哪些实验现象?它们与甲烷的性质有何关系?七、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分钟)1. 讲解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 + 2O2 →CO2 + 2H2O。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43c84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3.png)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甲烷的化学式、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
2. 让学生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燃烧反应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甲烷的化学式、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
2. 甲烷的制备方法和燃烧反应。
三、教学难点1. 甲烷的结构特点及其燃烧反应的原理。
2. 甲烷的应用及其环境保护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教案。
2. 甲烷模型、化学试剂。
3. 视频资料:甲烷的制备和燃烧实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PPT展示甲烷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什么?2. 讲解甲烷的化学式、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引导学生了解甲烷的化学式为CH4,结构特点为正四面体结构,物理性质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3. 演示甲烷的制备实验:利用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反应制备甲烷,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 讲解甲烷的燃烧反应:引导学生了解甲烷与氧气的燃烧反应,掌握燃烧产物的组成。
5. 演示甲烷的燃烧实验:利用甲烷模型进行燃烧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6. 讲解甲烷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甲烷在能源、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7. 讲解甲烷环境保护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甲烷对环境的影响,掌握甲烷的减排措施。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甲烷的知识。
9.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甲烷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甲烷化学式、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的掌握情况。
2. 实验观察:评估学生在甲烷制备和燃烧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3.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甲烷制备方法、燃烧反应及其应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讲座,分享甲烷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和最新研究动态。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甲烷作为替代能源的潜力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案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d559060b4e767f5acfceac.png)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用途(2)掌握甲烷的结构和性质2.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型制作、探究实验、模型、甲烷的多媒体动画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2)通过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甲烷分子结构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点】甲烷的空间结构和甲烷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甲烷的空间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教学过程设计】[新闻导入] 2014.8.1 台湾高雄瓦斯爆炸事件[设计意图]观看台湾高雄瓦斯爆炸事件视频,感受瓦斯爆炸带来的严重后果。
借此引出引起爆炸的罪魁祸首——甲烷。
[师]提起甲烷我们并不陌生,甲烷是我们在初三就学习过的一种有机化合物。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生]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
[师]甲烷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种有机化合物,也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这节课我们将对甲烷做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
【板书】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一、甲烷1.分子组成与结构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CH4H HHCHHHHCH结构式:用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的图式[思考探究] 甲烷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间上是如何分布的呢?【实践活动】甲烷的结构裁一段长25cm 、宽8.7cm 的矩形纸板或硬纸条,按下图所示方式,裁去两头的小三角,按虚线向内折成如图3-1所示的正四面体,其顶点分别为甲烷中4个氢原子的位置,中心是碳原子。
观察图3-1所示的C 与H 空间位置关系。
试用原子结构拼插模型(或用橡皮泥、黏土、泡沫塑料、牙签、火柴棍等代用品),自制甲烷的分子模型。
【学生分组活动】由学生分组完成甲烷正四面体结构的制作,感受甲烷的空间结构。
[实物展示] 由教师展示能够体现甲烷正四面体构型的空间结构模型和球棍模型并做讲解。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69b7a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3.png)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第一篇: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甲烷的结构式、甲烷的电子式和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了解有关实验结论,了解取代反应。
3.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甲烷的用途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模型制作)、探究实验、模型、图表、图片、甲烷、烷烃的多媒体动画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2.通过讲授、讨论、小组合作、学生制作等教学方法和实验条件控制、比较、类比、模拟、抽象、模型等科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
3.培养学生用新概念理解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甲烷的分子结构的探究,解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且在实验研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2.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解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解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辩证地解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3.结合甲烷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观点的教育;通过动手实验,使其体会理论上的理解和亲手实验的不同,而且实验不总是每次都能成功,解析教训、总结经验,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作风。
[教学重点] 甲烷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甲烷的取代反应。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科学探究,实验法[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探究法,模拟.抽象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各种素材、纸板、剪刀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肖家湾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提问] 瓦斯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为何能引起爆炸?今天我们来学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板书]:一、甲烷的分子结构[讲述] 大家都知道甲烷的分子式为CH4,那么甲烷的电子式怎样书写呢?[学生] 一位同学板演,其他的同学在下面练习。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880c5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4.png)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甲烷的化学式、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
2. 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燃烧反应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甲烷的结构特点2. 甲烷的制备方法3. 甲烷的燃烧反应4. 甲烷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甲烷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观察甲烷的燃烧现象。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甲烷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澄清石灰水等。
2. 教学课件:甲烷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引导学生认识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2. 讲解甲烷的结构特点:介绍甲烷的分子式为CH4,原子构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3. 讲解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4. 讲解甲烷的制备方法:讲解实验室制备甲烷的方法,如用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反应。
5. 讲解甲烷的燃烧反应:介绍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现象及物。
6. 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甲烷的制备和燃烧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7. 讲解甲烷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介绍甲烷作为燃料、化工原料等方面的应用。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甲烷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9.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甲烷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让学生了解甲烷的化学式、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
2. 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燃烧反应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七、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引导学生认识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2. 讲解甲烷的结构特点:介绍甲烷的分子式为CH4,原子构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a4466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2.png)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甲烷的基本性质、结构特点和制法。
2. 使学生掌握甲烷的化学式、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3.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甲烷的结构、性质和制法。
2. 教学难点:甲烷的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甲烷的基本性质、结构特点和制法。
2. 利用实验法让学生观察甲烷的物理性质。
3. 运用讨论法分析甲烷的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铁架台等。
2. 实验试剂:甲烷、氧气、水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什么。
2. 讲解甲烷的基本性质:颜色、气味、密度等。
3. 讲解甲烷的分子结构:CH4,介绍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关系。
4. 讲解甲烷的制法:讲解天然气、沼气等含有甲烷的气体来源。
5. 实验演示:观察甲烷的物理性质,如燃烧、溶解等。
6. 分析甲烷的燃烧反应:CH4 + 2O2 →CO2 + 2H2O。
7. 讨论甲烷的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8. 课堂练习:完成甲烷的结构简式、燃烧反应等题目。
9.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甲烷的基本性质、分子结构和制法。
10.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甲烷的分子结构图,并总结甲烷的性质。
六、教学内容1. 讲解甲烷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消除反应等。
2. 介绍甲烷的用途:燃料、化工原料等。
七、教学过程1. 讲解甲烷的化学性质:通过实例讲解甲烷的取代反应、消除反应等。
2. 介绍甲烷的用途:讲解甲烷作为燃料的优势,如高热值、环保等;介绍甲烷在化工产业中的应用,如合成氨、生产塑料等。
3. 课堂练习:完成甲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思考甲烷的用途。
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甲烷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八、教学内容1. 讲解甲烷的安全处理:防止泄漏、中毒等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4﹢2O2→CO2﹢ 2H2O
学生实验:
①CH4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观察实验现象:不褪色 证明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溶液褪色。
结论:一般情况下,性质稳定,与强酸、强碱及强氧化剂等不起反应
(2)取代反应:
② 取代反应实验
观察现象:色变浅、出油滴、水上升、有白雾、石蕊变红。
CH4 CH3Cl CH2Cl2 CHCl3 CCl4
化学式
CH3Cl
CH2Cl2
CHCl3
CCl4
名称(俗名)
氯仿
四氯化碳
溶解性
常温状态
气
用途
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的比较:
取代反应
置换反应
可与化合物发生取代,生成物中不一定有单质
反应物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
反应能否进行受催化剂、温度、光照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大
2、了解常温下常见烷烃的状态
过程与
方法
通过探究了解烷烃与甲烷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及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定义 及写法
教学难点
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定义 及写法
教学方法
实物展示、启发诱导、引导归纳、自学、讲述、实验探究
教学媒体
多媒体、实验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C-C-C-C-C 正戊烷
然后写少一个碳原子的直链:
( )
然后再写少两个碳原子的直链:把剩下的两个碳原子当作一个支链加在主链上:
(即 )
C
C_ C_ C
C
探究C6H14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
补充练习
1.下列有机物常温下呈液态的是( )
A.CH3(CH2)2CH3B.CH3(CH2)15CH3
C.CHCl3D.CH3Cl
D.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生成的产物四氯甲烷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灭火剂
2.下列关于甲烷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甲烷是一种具有对称结构的分子
B.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C.甲烷分子具有极性键
D.甲烷分子中H-C—H的键角为90℃
3.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H4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
A.氯气 B.溴水 C.氧气 D.酸性KMnO4溶液
甲烷、乙烷、丙烷等都是烷烃的同系物。
关于烷烃的知识,可以概括如下:
1烷烃的分子中原子全部以单键相结合,它们的组成可以用通式CnH2n+2表示。
2这一类物质成为一个系统,同系物之间彼此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3同系物之间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因此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则随分子量的增大而逐渐变化。
(烃基:烃分子失去一个或几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烃基,用“R-”表示;烷烃失去氢原子后的原子团叫烷基,如-CH3叫甲基、-CH2CH3叫乙基;一价烷基通式为CnH2n+1-)
一、甲烷的分子结构
化学式:CH4电子式:
H
|
结构式: H- C— H|
H
二:甲烷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比空气轻,是天然气、沼气(坑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天然气中按体积计,CH4占80%~97%)。
2:化学性质:甲烷性质稳定,不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反应,也不与强酸强碱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
二: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定义: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如正丁烷与异丁烷就是丁烷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属于两种化合物。
正丁烷 异丁烷
熔点(℃)-15
沸点(℃)
我们以戊烷(C5H12)为例,看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先写出最长的碳链:(氢原子及其个数省略了)
结构简式:为了书写方便可以将有机物的结构式改写成结构简式,如乙烷 CH3CH3,丙烷 CH3CH2CH3,
烷烃物理性质的规律性: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熔沸点升高,状态由气态到液态到固态。
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都能燃烧 也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
(2)取代反应:
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CH4 CH3Cl CH2Cl2 CHCl3 CCl4
3、用途:
甲烷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可用于生产种类繁多的化工产品。
课后反思
甲烷的取代反应使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化学反应,很多学生对有机反应不熟。所以要抓住有机反应的特点对甲烷的取代反应来理解,如有机反应是分布步进行的,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一、甲烷的分子结构
化学式:CH4电子式:
二:甲烷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比空气轻,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甲烷的氧化反应)
CH4﹢2O2→ CO2﹢ 2H2O
①CH4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不褪色
证明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溶液褪色。
结论:一般情况下,性质稳定,与强酸、强碱及强氧化剂等不起反应
CH4 CH3Cl CH2Cl2 CHCl3 CCl4所以无论氯气与甲烷以何比例混合,最终都有4种卤代烃生成。写好有机反应方程式一定要了解反应物如何断键,才能理解生成物如何成键。并本着在那儿断就在那儿接的原则,更好的写出方程式。
课题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课时)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1、掌握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等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教学难点
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教学方法
实物展示、启发诱导、引导归纳、自学、讲述、实验探究
教学媒体
多媒体、实验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修改建议
通过简单计算确定甲烷的分子式
画出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甲烷分子的结构。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课题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一课时)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分子式。
2、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
4、了解甲烷及其取代反应产物的主要用途
过程与
方法
1 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实验模型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的态度。
2.正己烷的碳链是( )
A.直线形 B.正四面体形 C.锯齿形 D.有支链的直线形
3.下列数据是有机物的式量,其中可能互为同系物的一组是( )
A.16、30、58、72 B.16、28、40、52
C.16、32、48、54 D.16、30、42、56
4.在同系物中所有同系物都是( )
A.有相同的分子量 B.有相同的通式
修改建议
一:烷烃:结构特点和通式:
师引导学生分别书写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等烷烃的结构式并分析他们的特点。
总结 烃的分子里碳原子间都以单键互相连接成链状,碳原子的其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达到饱和状态。所以这类型的烃又叫饱和烃。由于C-C连成链状,所以又叫饱和链烃,或叫烷烃。(若C-C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课后反思
烷烃异构是碳链异构,通过戊烷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命名让学生了解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则即简单命名,并理解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烷烃同系物随碳原子数递增,其物理性质有明显的变化规律。让学生了解并记住。
C.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D.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5.在常温常压下,取下列4种气态烃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其中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CH4B.C2H6C.C3H8D.C4H10
环烷烃和烯烃是同分异构体
强调结构相似
投影练习
总结:同分异构体书写原则;碳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由心到边。
5种
布置作业
4.将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所得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
A.CH3Cl B.CH2Cl2C.CCl4D.HCl
空间正四面体结构
强调以便后来对比
有机反应是分部进行的,所以无论Βιβλιοθήκη 气与甲烷以何比例混合,四种卤代烃都有。
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区别
多媒体投影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课时)
一:烷烃:
烃的分子里碳原子间都以单键互相连接成链状,碳原子的其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达到饱和状态。所以这类型的烃又叫饱和烃或叫烷烃。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
在室温下,甲烷和氯气的混合物可以在黑暗中长期保存而不起任何反应。但把混合气体放在光亮的地方就会发生反应,黄绿色的氯气就会逐渐变淡,有水上升、有白雾、石蕊试液变红,证明有HCl气体生成,出油滴,证明有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生成。
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遵循金属或非金属活动顺序。
分步取代,很多反应是可逆的
反应一般单向进行
3、用途:
甲烷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可用于生产种类繁多的化工产品。
4.补充练习
1.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采煤矿井中的甲烷气体是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发酵而来的